第310章
的味道。 这位太子爷始终初心不变,依旧那么和蔼可亲。 胡元澄略显激动,拉着朱高煦低声问道:“王爷,事情当真成了?” “臣可是听解公豹说了,礼部禅位大典都准备好了啊!” 朱高煦含笑点头,没有瞒着这个绝对心腹。 当年朱高煦准备推广弘扬新学,给予程朱理学致命一击,所以召集了大量学问大家进诏狱,一同编纂新学教材典籍。 这里面就有解缙、胡元澄、陈公甫、王景、邹辑等人。 他们可谓是第一批新学元老,如今也大都身居高位,执掌一部大权。 唯独只有心学大家陈公甫,被程朱缙绅给算计了,生生被殴打致死,没能见到新学大成的那一天。 几位元老里面,解公豹和胡元澄关系最好,所以联系得比较密切。 胡元澄成为皇家制造局局长之后,一门心思地扑在了科技树上面,所以极少过问朝堂政务,就连先前那场夺嫡之争,皇家制造局也未曾插手其中。 毕竟只是一群技术性人才,都是大明王朝的国宝级存在,你总不能让他们拿着喷子去干仗吧? 夺嫡之争结束后,朱高煦正式成为太子,也不能再像之前那样随心所欲,其中更是多次出奔前往南京,鲜少来这西山视察,所以胡元澄一直未曾得以与朱高煦见面。 现在好不容易见上一面,却突然得知了太子爷马上即位称帝的消息,属实是让人感慨万千。 “太子爷,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啊!” 胡元澄眼眶微红,有些喟叹莫名。 “若是公甫先生在天有灵的话,他也应该瞑目了!” 当年诏狱潜修生涯,可谓是胡元澄过得最舒心得日子。 他们这一批学问大家不用做任何事情,只需要坐而论道交流学识,然后将其编纂成册,仅此而已。 诏狱研究院里面,没有任何勾心斗角,也没有任何权力争斗,所有人都是各个学说的学问大家,没事儿一起聊聊天交流一下学识,然后再整点烤串喝点小酒,日子简直不要过得太舒服。 不过虽然没有矛盾,但是毕竟派系不同,所以也出现了一个个小团体。 唯独胡元澄这个安南人和陈公甫这个心学大家,隐隐受到众人排挤,所以同病相怜的二人关系一向很好。 然而谁能够想到,陈公甫就那么没了,胡元澄因此黯然神伤了好久好久。 朱高煦听到这话,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放心吧,献章那小子出息了,公甫先生若真的在天有灵,应该也会含笑九泉。” 陈献章乃是陈公甫遗留的弟子,在公甫先生遇难之后,胡元澄亲自赶去象山书院将他接了回来,之后朱高煦将他带在身边亲自培养,前不久科举大考恢复,更是一举高中独占鳌头,成了新科状元。 这份耀眼成绩,那真是给公甫先生长脸了! 胡元澄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 他说的不只是这件事情,而是朱高煦即位称帝之事。 当年张軏身死,汉王与太子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胡元澄曾经多次提醒过朱高煦,希望他狠下心来,争一争那个位置。 这么多年过去了,总算是等到了这一天。 朱高煦即位称帝,他们这些心腹自然会跟着水涨船高。 胡元澄对权势不甚看重,他只看重皇家制造局,看重自己这么多年的心血。 要是朱高煦一旦失败了,那皇家制造局自然也会受到牵连,至少他胡元澄肯定会被拉下马来! 好在,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这位汉王爷,不但坐稳了太子大位,而且马上就要即位称帝了! 如此一来,皇家制造局也会稳如泰山,不会被小人所窃! 胡元澄心情复杂地看向朱高煦,脸上露出了诚挚笑容。 公甫先生,您也应该瞑目了吧? 第787章 匠人的生活! 在胡元澄的带领下,一行人上了西山。 朱高煦也见到了两个熟人,一人是刘边,一人是宋终。 当年朱高煦还因为二人的名字而感到震撼,对其惊为天人。 皇家制造局经过这么多的发展,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小作坊了。 刘边和宋终一人执掌木匠作坊,一人执掌铁器作坊,如今也成为了皇家制造局的管事,日子也过得滋润无比。 但是他们从未忘记,现在的优渥生活,都是那位汉王爷带给他们的。 所以众人一见到朱高煦,立马就跪倒在了地上,眼眶都有些发红。 “行了,快起来吧老刘,听说你儿子刚娶了新媳妇儿,怎么都不通知孤一声?” 朱高煦笑呵呵地问道,让众人如沐春风。 刘边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衣衫褴褛的卑微匠人了,此刻已经是大腹便便,日子过得颇为滋润。 听到太子爷这话,他当即笑道:“殿下日理万机,草民怎么敢打扰?” “不过托殿下惦记,我那儿媳妇儿已经怀上了,再过两个月我老刘就可以抱孙子了!” “哈哈哈……这可是一件好事!” 朱高煦放声笑道:“那到时候你可得告诉孤一声,孤给你准备一份礼物!” “那感情好,草民到时候请殿下来西山喝满月酒!” 刘边兴冲冲地开口道,满脸与有荣焉。 太子殿下驾临满月酒,这得是多大的面子啊! 朱高煦点了点头,温声安抚了众人几句。 匠人们生活过得好,他自然乐意见得如此。 毕竟只有生活有了保证,匠人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创造之中。 “走吧,带我去看看皇家制造局的生产情况。” 朱高煦开了口,在胡元澄的带领之下,去巡视了一遍生产作坊。 “殿下,如今火器生产已经步入了正轨,大多都是来自军部的订单。” “这些订单仅靠地方生产就可以完成,所以织造局的主要精力还是投入到了研发新军备之中。” 听到这话,朱高煦点了点头。 皇家制造局在七大战区都设有分部,专门负责生产七大战区的武器辎重。 而西山皇家制造局总部,则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研发之中,不断更新大明军备,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嗯,做得不错!” “皇家制造局享有独立性,你们怎么做孤不会管,耗费多少银钱孤也不会管,孤只要看到结果,看到我大明军备不断更新换代,始终处于当世顶尖地位!” 朱高煦给出了属于他的承诺,既是对胡元澄,也是对皇家制造局。 皇家制造局的钱粮一直都是由内孥拨款,皇室专供,任何人都不得插手其中,这是为了防止士绅对匠人的迫害。 事实证明,朱高煦这个决策无比正确。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皇家制造局早已成长为了一个庞然大物,与军部七大战区关系紧密,并且受到了军部的绝对保护。 别说是那些士绅缙绅了,就连朱高煦本人,想要动一动皇家制造局,现在都得考虑一下七大战区的意见。 没办法,人家可以研发新军备,大幅度提高将士战力,并且减少将士战损伤亡,这对七大战区而言简直就是再生父母一样的存在,那还不得好吃好喝地供着捧着! 胡元澄带着朱高煦在制造局四处闲转,各个车间正在干活的工匠看到朱高煦进来也只是微笑着点点头,就继续干着手头的工作,不再搭理他们一行人,似乎太子爷就是一个普通的来访者。 实则这是因为皇家制造局严苛的考核制度,该工作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懈怠了事,否则不是罚款扣钱就是直接逐出西山。 要知道西山皇家制造局现在可是天下匠人心目中的圣地,他们通过层层筛选才好不容易进入圣地工作学习,自然不愿意就这么丢了工作。 太子爷怎么了? 自然有圣地高层去接待! 关我们这些普通匠人屁事! 不得不承认,经过朱高煦的努力,不少匠人都已经重拾了信心。 尤其是那些大匠宗师,更是生出了些许傲气,那是源自于对自己技艺的绝对自信! 所以当朱高煦见到这一幕,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很是欣慰。 就应该这样嘛! 技术型人才,本就该有傲气! 中午的时候,朱高煦在食堂拎着餐盘与工匠们一起在食堂吃了一顿工匠们的工作餐。 原本胡元澄想要开个小灶,特意为朱高煦做一顿大宴。 但朱高煦却是直接拒绝了,因为他想要切实了解一下,现在匠人们的生活究竟过得如何。 再者食堂里面做饭的师傅们也没想到太子爷今天能来,所以食堂的饭菜与以往没有任何的区别。 朱瞻基坐在这个年轻的工匠身边,这个小伙子明显的感觉到了紧张,眼前的这个男人可是大明的皇帝,整个大明至高无上的存在。 朱高煦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坐下,夏元吉与宋礼二人见状,也只能现场照学。 他们也隐隐猜到了太子爷的用意,所以并不准备暴露身份。 感受到了这个年轻工匠的拘束感,朱高熙微笑着对这年轻的工匠说道:“小哥儿,匠人们情况如何,家里如今能吃饱饭了吗?” “这位大哥不是西山人吧?” 年轻工匠略显狐疑地开口道。 要真是西山人,哪里还不知道生活情况。 “大哥你有所不知,我们当然已经能吃饱了,每个月的月俸都足够让家人饱饭了,还能有不少积蓄!” 西山可是匠人圣地,俸禄待遇当然是全天下最好的。 所以西山匠人们日子过得可谓是滋润无比,吃饱喝足早已经不是他们的追求了,更多的高等匠人甚至已经开始纳小妾了。 没得办法,饱暖思淫欲,传宗接代乃是第一等大事! “吃饱喝足不是目标!” “这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而已。” “只要你们好好工作好好努力,还可以做官步入仕途!” 朱高煦轻笑道,满脸都是欣慰之色。 现在匠人确实可以直接做官,比如那些大匠宗师,经过考核之后,就可以直接去工部任职,大小也算是个官儿了。 年轻匠人讪笑道:“大哥是不知道啊,做官也太难了,哪里有在西山过得自在。” “再说了,如今做官的条件还是很难,像我们这样的老实人,可能得二三十年才有机会。” 此话一出,朱高煦眉头一皱。 这是怎么个意思? 第788章 匠人晋升之路! 匠人晋升, 这是朱高煦早就定下的规矩。 从匠人加入大明工会开始,凭借自身技术与手艺参加考核,然后不断晋升。 基本上达到了匠师这一步,匠人就可以通过遴选进入工部为官为吏了,而一旦通过了最终考核成为大匠宗师,那不管是进入工部为官还是前来西山圣地,待遇俸禄都足以与正三品官员一样。 这一整套匠人晋升制度,乃是朱高煦亲手制定,就是为了确保匠人的权益,从而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匠宗师,为大明王朝提供技术型专业人才。 可现在听这位小哥的意思,匠人晋升好像没有那么容易。 朱高煦向宋礼和夏元吉招了招手,二人见状老老实实地坐了过来。 “老宋头,这位小哥说匠人晋升很是困难,这是怎么回事?” 听见这话,宋礼眉头一皱,有些不悦地扫了那名年轻匠人一眼。 不过太子爷就在面前,他也不好发作苛责人家。 “殿下,此事说来话长……” “那就长话短说!”朱高煦不耐烦地喝道。 宋礼可是追随他多年的老人了,一向兢兢业业,也曾为大明做出过突出贡献,光是治水有功这一项,就足够他名留青史了。 “殿下,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匠人太多了,所以我们不得不控制每个等级匠人的数量,因此稍稍提高了评级考核的难度。” “为什么要这样做?” 朱高煦有些不满。 老子辛辛苦苦地制定这一套制度,就是为了激励匠人们不断进取,不断研发创造。 可是你丫倒好,却提高考核晋升难度,打消匠人们的进取热情,你这是跟老子唱反调啊! 感受到了太子爷的怒火,宋礼没敢吭声,而是将目光看向了夏元吉。 随着宋礼的目光看去,朱高煦也盯着夏元吉。 “夏元吉,你最好给孤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特么真是无妄之灾! 夏元吉心中叹了口气,随即硬着头皮给出了解释。 “太子殿下,天下匠人何其多也,若是按照先前的制度,通过考核的匠人只会越来越多,光是他们的俸禄待遇这一项,朝廷就要付出海量的银钱,这就是一笔额外开支……” 砰的一声巨响,朱高煦直接将碗筷砸到了夏元吉脸上。 这突如其来的惊变,吓得所有人愣在了原地。 胡元澄眼见太子爷暴怒,急忙命人疏散了所有在食堂用餐的匠人。 这尼玛地究竟是发生了何事? 太子爷怎地会突然暴怒? 而且还针对夏元吉? 夏元吉可是户部尚书啊,朝野上下敬佩称颂的贤才干吏! 太子殿下您这样做,真的好吗? 看着满脸米饭菜汤的夏元吉,宋礼吓得腿肚子都快软了,根本不敢吭声。 而夏元吉也愣在了原地,感受着额头上的剧痛,隐隐有鲜血滴落,但是他却不敢伸手去擦拭。 因为他明白,太子殿下这一次,是真的暴怒了。 他们认识了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朱高煦如此失态的模样。 朱高煦冷冷地盯着夏元吉,眼神锐利如刀。 “夏元吉,你真是好的很!” “就因为匠人多了些,所以你就让工部提升考核难度,那这天下官吏何其多也,他们的俸禄加在一起又有多少?你夏元吉怎么不提升一下科考难度,你怎么不罢免一些官员?” “老子看你是缙绅做久了,都快忘了自己姓什么了吧?” 朱高煦暴怒开口,随即将目光放在了宋礼身上。 “夏元吉让你提升考核难度,你就提升考核难度?” 宋礼满脸委屈,低声嘟囔道:“殿下,这俸禄开支可是要从户部拨款,不然就要我们工部自行承担,工部哪儿来那么多的钱啊!” “没钱你不会问老子要吗?你不会告诉我吗?” 朱高煦恨铁不成钢地喝道。 他算是看明白了,夏元吉这老家伙,真不是个东西,真他娘地下头! “殿下,若是匠匠人的地位待遇拔高到与读书人一样,只怕天下都会因此沸反盈天。” 夏元吉低声解释了一句,他觉得自己很是委屈。 这匠人怎么能够和读书人平起平坐? 士农工商,工可是排在第三位,而士则是第一位!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这种观念也早已经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太子爷想要通过大明工会,直接给天下匠人开辟出一条类似读书人科举的晋升之路,将匠人的待遇地位拔高到与读书人一样,这原本就是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 夏元吉正是担心这一点,所以才会暗中出手,提高了匠人考核难度,从而减少获得待遇的匠人数量。 只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太子朱高煦会对匠人如此重视,甚至还超过了读书人! “你以为你这是为了大明好为了朝廷好?” 朱高煦嗤笑道:“夏元吉啊夏元吉,你真是个不折不扣的蠢货!” “殿下!” 夏元吉梗着脖子反驳道。 “若是天下人都觉得从事匠人职业,比读书科考、比耕田种地更加有希望,那谁还愿意读书习字,谁还愿意耕田种地啊?” “殿下想要将匠人拔高到不属于他们的地位,那势必会引得天下动荡不安,祖宗基业会有倾覆之患啊殿下!” 这些话语,朱高煦已经听过很多次了。 他不管是想发展工商业,还是想提高工匠的地位,总是会有人跳出来指责,甚至在暗中阻扰。 比如说眼前这位户部尚书夏元吉,名留青史的贤臣干吏。 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面,工商业地位提高,就势必会影响到农业的生产。 这其实就是地主思维,或者说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 士绅缙绅的主要收入,就是靠着各种手段兼并得来的田地,而田地则需要大量百姓佃户去耕种。 所以他们要想方设法地保持现状,确保老百姓除了安心为他们耕田种地之外,不会再有其他的生计选择,从而确保他们的自身利益! 比如提高了工商业的地位,放开了工商业的限制,老百姓就会惊讶地发现,去做个匠人或者说去做个商贾,挣得远比耕田种地要多得多,日子也要好过得过,那老百姓自然不会再过耕田种地的苦日子了。 如此一来,就没人愿意耕田种地了,那士绅缙绅家里面的田地怎么办? 难不成让他们这些士绅老爷们亲自去耕种吗? 所以他们反对发展工商业,他们反对提高匠人商贾的地位! 这一点,哪怕是夏元吉都不例外! “罢了!” “孤懒得跟你废话!” “不管你是因为私心也好,还是为了大明也罢,你暗中阻扰朝廷国策,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夏元吉,你让孤很是失望,也让孤很是痛心,自己递交辞呈吧,这个户部尚书你别做了!” 众人:“!!!” 夏元吉:“!!!” 第789章 朝野震动!夏元吉致仕归乡! 麻了! 彻底麻了! 就因为插手了匠人晋升,太子爷竟然强命夏元吉致仕! 众人见到这一幕,惊得头皮发麻。 夏元吉本人也有些难以置信,但是当他注意到朱高煦的脸色,却明白这位太子爷并非是在说笑。 这一次,他当真是让朱高煦失望透顶,没有任何转机与缓和,直接致仕! 夏元吉神情恍惚地起身,向朱高煦郑重地行了一礼,随后颤颤巍巍地走出了食堂。 看着夏元吉的背影,朱高煦有些于心不忍,但是事已至此,他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 夏元吉阻碍匠人晋升,名义上是为了朝廷为了大明,但是实际上,他的动机绝对没有那么单纯。 朱高煦给过夏元吉机会,并且不只给过一次。 但是他从未想过,夏元吉却早就做出了他的选择,那么既然如此朱高煦也只能做个恶人了。 西山视察之旅草草结束,朱高煦带着满腔怒火回到了皇宫。 他才回来没有多久,就被朱棣唤了过去。 “怎么回事?” “夏元吉怎么递交辞呈了?” 朱棣满脸茫然地出言问道,对此事很不理解。 夏元吉这老家伙,朱棣那可是十分了解的,如果不是很有必要,夏元吉绝对不会主动请求致仕。 毕竟这位贤臣干吏,可是一向以家国天下为己任,只要他还干得动,就肯定不会想着致仕退休。 可是现在,夏元吉的辞呈就摆在眼前,朱棣很难不怀疑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夏元吉不是跟着你去西山了吗?” “去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一回来他就递交了辞呈?” “没错,是我让他辞职的!”朱高煦直接了当地回答道,惊得朱棣满脸骇然。 “老二,你疯了不成?那可是夏元吉啊!” 朱棣很难理解,为何太子会容不下夏元吉。 要知道夏元吉的才华有目共睹,朱高煦更是对夏元吉推崇备至。 这眼瞅着马上朱高煦就要即位称帝,推行摊丁入亩的新政了,结果他突然勒令夏元吉致仕,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再者夏元吉可是永乐皇帝的心腹重臣,朱棣是一个念旧的人,对待自己的心腹从没有过苛责之举,不管是陈懋柳升这些武官勋臣,还是金忠夏元吉这些文臣缙绅,他都希望这些老伙计可以安享晚年。 “究竟怎么一回事?” “夏元吉是不是做了什么,惹怒了你?” 朱棣一再追问之下,朱高煦也不好隐瞒,只能点头道出了实情。 “夏元吉通过财政大权向工部施压,暗中修改大明工会的匠人晋升制度,以减少高等匠人数量!” 朱棣闻言一愣,下意识地追问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名义上是为了减少朝廷开支,实际上不过是缙绅对匠人的打压手段罢了!” 朱高煦冷笑道:“以往士农工商中以士为尊,读书人通过科举大考享受一切特权待遇,现在匠人也可以通过大明工会这条途径评级升迁,甚至进入工部任职,无异于是动了士绅缙绅的利益,所以他夏元吉才会这么做!” 话听到
相关推荐:
镇痛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痞子修仙传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致重峦(高干)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