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183章

第183章

就会被这些土著蛮夷给撕成碎片! 恶毒! 真他娘的恶毒! 朱高煦你这个畜生,真是恶毒啊! 走之前不告诉我们这些,现在江山都要打下来了,你突然就开始收费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别说他朱权只能认栽,想必所有藩王都只能老老实实地咽下这口恶气,背上这笔巨额贷款! 毕竟,失去了兵权,现在好不容易失而复得,又岂会愿意再次放手? 这种宰执一方的强烈诱惑,没有几人能够拒绝得了! 陡然间,宁王爷脑海中划过了一道亮光。 “郑和,要是孤这仗不打了,选择跟水师陆军一同撤兵,你待如何?” 朱权正在试探,试探这些汉王党羽的底线! 要不然老子不打了,继续回中原去做混吃等死的高洁雅士! 你汉王朱高煦想要坐收渔翁之利,那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能行? 然而朱权万万没有料到,郑和一听自己这话,脸色立马变得严肃了起来。 “宁王,咱家得警告你一次,也只有这一次!” “当初诸王大会时,尔等宗室亲王亲口做出的选择,所以没有变更的道理!” “如果宁王殿下现在想撤军返回中原,那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水师出海的费用,与陆军战兵的军事援助,宁王殿下必须立刻结清!” “就算是钱财不够,抄了你家的王府资产,扣了你家所有宗室成员的既定俸禄,将你宁藩一脉的子孙后人贬为奴役挣钱还债,什么时候把这两笔费用偿还完毕了,什么时候再接着下发,宁王殿下听明白了嘛?” 朱权:“!!!” 阴损! 阴损至极! 老子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合着他们宗室亲王当初完全就是一脚踩进了火坑里面,现在只能顺着汉王朱高煦的心意,替大明征战域外开疆拓土! 如果不打的话,就回到中原继承那笔巨款,子孙后人世代为奴为婢,直到偿还清楚为止! 这已经不是狠辣恶毒了! 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丧尽天良! 朱高煦这个混账东西,真是个刻薄寡恩的畜生! 事到如今,他朱权已经别无选择,只有尽快打下倭国,然后开始偿还中央朝廷的贷款! 不然天知道继续拖下去,这些狗屁费用会增长到一个什么天文数字,到时候他宁藩一脉世世代代都偿还不清,光给中央朝廷打工了,还谈什么反攻中土! 朱高煦你这个畜生,老子迟早与你清算! 朱权不敢迟疑,老老实实地继续商议作战计划。 是日夜中,三万大明陆军战兵由倭国京都出发,分兵扫荡倭国京畿之地,是为“罗网计划”! “血屠计划”与“罗网计划”层层推进,加上细川氏与京极氏等带路党提高的情报,宁王朱权打下倭国已成定局。 南洋,旧港。 赵王朱高燧怒视着黄淮杨士奇,一拳锤烂了案桌。 “你们他娘地敢问老子要钱?信不信老子扒了你的皮?” 黄淮杨士奇面面相觑,一时间有些无可奈何。 他们也是刚刚得到朝廷回复,国库空虚没钱了,开始向海外诸王追债。 不出意料,当赵王朱高燧听到这笔巨款时,脸都快被气绿了。 这他娘地不是坑人吗? 合着老二那个狗东西,当初就是为了把自己骗来南洋? 什么南洋之王,什么南派三叔,都他娘地全是假的! 老二这个畜生,是准备剥削压迫所有的宗室亲王啊! “这钱老子没有,就算天王老子来了,老子也没钱!” “咳咳,赵王殿下,汉王殿下已经给你减免了很多费用,至少我们这些流放官员朝廷是没有收费的……” “你们告诉朱高煦那个畜生,老子没钱,让他拨款!” “赵王殿下,三万陆军战兵的援助军费,高一日达十万两纹银……” 朱高燧:“!!!” 朱扒皮! 你大爷的啊! 老子迟早扒了你的皮! “回信给我二哥,多派点人手过来,价格再商议一下!” “另外,即刻整军备战,准备打掉爪哇国!” 第408章 彻底疯狂!汉王爷买卖读书人! 东宫太子府。 朱高炽满脸无奈地看着朱高煦。 “老二,你把陈公甫一案的涉案学子,全都给……杀了?” “嗯,杀了。”朱高煦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他们有胆子迫害我大明朝堂重臣,就要付出应有的代价!” “狗屁!”大胖胖勃然大怒,起身怒斥道:“你简直就是恣意妄为,由着性子胡来!” “那三百多个落榜举子,可都是出身京畿之地的官宦之家,你把他们都给杀了,就不怕这些官员士绅群情激愤,起来造我老朱家的反吗?” “你这样做,只会让我老朱家失了士林之心,他们如果效仿洪武朝文人,全都拒绝入仕,事情闹大了我看你怎么收场!” 朱高煦看着暴怒跳脚的太子爷,冷笑道:“拒绝入仕?好啊!” “高皇帝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太子爷,我看你是好日子过久了,连太祖高皇帝的祖训都忘了吧?” 士大夫不为君用,诛其身而没其家! 这就是太祖高皇帝针对那些拒绝入仕的文人,做出的强有力回答! 天大地大的,都是老朱家的,没你们容身之地! 既然你们不肯入仕,不肯为君所用,那就杀人抄家! “天底下最不缺改为的就是文人,他们如果不听话,那就杀,一直杀到他们听话为止!” “又想着依靠朝廷功名吃喝玩乐,又不愿意入仕履行义务,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面对朱高煦的连翻追问,大胖胖怔在了原地。 他没有话语反驳,毕竟这是当年太祖高皇帝亲口做的事情,而且高皇帝也真这样做了。 英明神武的太祖高皇帝,在三十年帝王生涯里,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十五年的空印案、十八年的郭桓案、二十六年的蓝玉案,前后加起来牵连被杀的官员文人超过十二万之巨! 而现在,眼前这个老二,准备走高皇帝的血腥杀伐之路! “太子爷,我给过他们机会了,也给过你机会了。” “赶赴北疆之前,我特意嘱咐过你,按部就班地推行新政,路子都给你铺好了,可是你怎么做的?” “六部百司的各项新政,现在都成了一团乱麻,你这个太子爷为了稳固朝堂大局,一直不偏不倚也可以,但你千不该万不该选择维护那些官员缙绅!” 朱高煦叹了口气,起身向外走去。 “我今日来这一趟,只是想告诉你,该发狠的时候,千万不要心慈手软!” “老头子那边我已经递了折子,他短时间内不会回京,等我厘清了这方朝堂,你才能踏出这太子府!” 话音一落,朱高煦转身就走,没有丝毫犹豫。 他还要去参加朝会,借着狎妓官员与落榜学子这两场案件,来一次大清洗! 此刻文武百官已经在太和门广场前等候,相比于喜笑颜开的武官勋臣,文臣缙绅此刻面色惨白,战战兢兢。 他们终于得知了消息,也明白这位汉王殿下回京当日,究竟干了什么。 陈公甫一案的涉案学子,全都被汉王朱高煦给杀了! 是的,全杀了! 打着锦衣卫搜捕瓦剌细作,这些学子拘捕逃逸的名头,将他们全给杀光诛尽了! 而且,他不但把人全杀了,还要杀人诛心! 这个狗贼汉王爷,竟然命人在十里秦淮那等风月之地,立起了一块巨大石碑,上面记录了方宾、周文方等乱臣贼子收受瓦剌贿赂泄露大明军情,甚至逼杀忠良陈公甫,最终被锦衣卫悉数剿灭一事。 呵,多么可笑啊! 方宾自作聪明,死了也就死了。 周文方等行凶学子,枉顾大明律令,将朝堂重臣殴打致死,死了也就死了! 但是,那些没有动手的学子,何其无辜也? 丢掉了性命不说,还被强行贯以卖国恶名,挂在石碑上受世人唾弃,遗臭万年! 汉王朱高煦这颠倒黑白,歪曲事实的手段,端得是个恶毒阴损! 正思索间,朱高煦施施然地走入了殿宇之中,一屁股坐到了小板凳上。 “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吧!” “张軏,公布一下案情经过。” 锦衣卫首领张軏当即摊开卷宗,将陈公甫一案以及方宾等人收受贿赂到被诛杀一案完美整合到了一起,甚至时间证据证人都准备得很是充分。 如果不是群臣心中都有数,此刻乍一听张軏的报告,只怕他们还当真会信了! 毕竟颠倒是非黑白,这可是锦衣卫的拿手好戏,对张軏而言没有什么难度。 张軏汇报完毕,整个殿宇内针落可闻,寂静到了极点。 朱高煦冷眼看着这些官员缙绅,直接出言道:“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案子也已经查清楚了,诸位可有什么疑问?” 一听这话,百官顿时开始了窃窃私语。 汉王朱高煦这是准备给案件定性,彻底坐实方宾周文方等人的通敌卖国罪名啊! 这要是真坐实了,方宾周文方等人会遗臭万年不说,连带着他们的家人族人都会因此受到牵连! 如果真是这样,那无辜惨死之人,何其多也? 刑部左侍郎金纯叹了口气,出列奏道:“汉王殿下,是非曲直是否真如张軏所言,还有待查证……” “查证什么?先前尔等还就陈公甫一案进行九卿会审,查出来真相了吗?” 听见汉王爷这话,众人都很是无语。 到底什么是真相,你心里还没点数吗? 你怎么好意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说出这种话的啊?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但是,谁都知道,汉王这是为了给陈公甫报仇雪恨,却偏偏又不敢开口吭声。 毕竟陈公甫已经死了,方宾周文方等人也已经死了,继续再纠结这场大案,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 甚至有可能触怒这位监国汉王爷,让他借助此案来一场血腥大清洗! 这是所有人都不愿见到的。 金纯沉默了片刻,转换了一下思维。 “汉王殿下,如若按照张軏所言,那方宾周文方等人便是通敌卖国的逆贼,按律当诛九族,敢问汉王殿下,他们族人该如何处理?” 说到底,方宾周文方等人已经死了,他们现在担心的是这些案犯的家人族人,不愿见到他们无辜惨死。 毕竟真要按照诛九族的标准来算,这三百余名案犯牵扯到的族人只怕得有好几万之巨,难不成全都因为那莫须有的通敌卖国之罪给杀了? 那大明律令还有什么公平公正可言? 这陈公甫一案堪称天下第一大冤案! “这些案犯的族人并不知情,全部诛杀有些西过重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本王也不愿多造杀孽,加之海外诸王正是用人的时候,所以他们的族人就改为流放吧!” “兵部与诸王交涉一下,定下一个价格,将这些案犯族人全部打包卖给诸王,便于他们治理刚刚打下来的大明新土!” 满朝文武:“???” 啥? 卖人? 卖给海外诸王? 我尼玛啊,那可是多少个书香门第之家啊,你打算把人家给打包卖了? 汉王朱高煦,这是准备开买卖读书人的先河? 第409章 打入奴籍!发配上瘾的汉王爷! 不杀。 打包卖出去。 听到汉王爷这话,所有人都愣住了。 汉王朱高煦这办法,简直比杀了那些人还难受啊! 毕竟此次案子中的涉案学子,大多都是出身京畿地区的书香门第,官宦世家! 可你朱高煦倒好,直接转手把人家给卖了! 读书人的威严与骄傲何在? 这简直就是杀人诛心啊! 绝不能开这样的先河! 一想到这儿,立刻有人坐不住了。 金纯怒斥道:“汉王殿下,怎可开此买卖人口之先河?更何况他们大多都是有功名在身的士子官员……” “呵,金惟人,本王看你是昏了头吧?” “这些人是犯官家眷,哪里还是什么士子官员,哪里还有什么功名在身?” “按照大明律令,通敌卖国者家眷应当连坐,诛九族,本王减轻了他们的刑罚,改为流放海外新土,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更何况这些犯官家眷自然是要打入奴籍,子子孙孙世代为奴,怎么着买卖奴役触犯大明律令了吗?” “金大人府上有多少奴仆?他们又是怎么来得?金大人不妨解释一下,本王也很想听听。” 汉王朱高煦一连串地质问之下,直接令金纯哑口无言。 金纯没有想到,这汉王行事作风如此酷烈,杀了人还不够,还要将其家眷打入奴籍。 难怪他先前要颠倒是非黑白,原来目的在此。 毕竟大明朝买卖奴隶是合法的,不少官员为了享受生活,都会在家中畜养大量家仆杂役。 所以,汉王如果真这么做,谁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要是真论起来,他金纯家中同样有着不少奴仆,哪里还有资格指责汉王朱高煦? 一想到这儿,金纯只能无奈叹了口气,黯然回到了原位,不再出言。 革除功名,打入奴籍,那这些书香门第算是彻底完了。 要怪就只能怪他们家的子弟自己愚蠢,非要去招惹这位汉王殿下。 朱高煦眼见无人吭声,直接开口将此事定性。 与其真个诛九族,造成数万人的杀孽,不如把他们发配去海外新土,帮助宗室亲王治理地方。 随后他又扭头看向了新任大理寺卿贾谅,主动询问道:“贾子信,官员狎妓一案如何判决?” “汉王殿下,太祖杖六十的律令过于严苛了些,并且我朝皇帝陛下多次提出宽省刑狱,以仁义教化天下……” “故而在大理寺臣僚的复核之下,下官建议可将犯官酌情量刑,以贬谪为主!” 朱高煦听见贾谅这话,差点没绷住笑出声儿来。 这贾谅的确是个人才,为了给那些官员寻找一个合适的减刑理由,那可真是张口就来啊! 宽省刑狱,以仁义教化天下,不用洪武朝的严刑峻法约束天下子民,这是建文皇帝朱允炆干的事情。 朱棣攻入金陵即位称帝之后,将建文年间改变的制度几乎全部恢复为洪武旧制,根本不予承认建文皇帝的那些新政。 也就是说,永乐皇帝宽省刑狱,根本就是个笑话,一直用的还是洪武朝的严刑峻法! 相反,朱棣也重用陈瑛、纪纲这些爪牙奸臣,大兴党狱屠戮官员,几乎与太祖高皇帝如出一辙。 不过现在为了合理发配那些狎妓官员,朱高煦自然也不会点破此事,借坡下驴全给流放出去。 “既然如此,那吏部配合大理寺,酌情给这些狎妓官员处罚。” “嗯,南洋旧港与东海澎湖鸡笼山等地,正急待官员前去布政,就优先分配去这些地方为官吧!” “吏部还要尽快举荐贤才,填补这些人的职位空缺,不能因他们而怠慢国事!” 看着汉王与贾谅唱双簧,群臣也算是听明白了 合着这位汉王爷,从一开始就是打的这个主意,将这批狎妓官员流放海外新土。 咋滴你这是发配人发配上瘾了啊? 只是可惜了老寺卿汤宗,就这样被逼得黯然致仕,白白失去了朝堂公卿之身。 不过两件大案就此解决,汉王没有再造杀孽,群臣对此还算比较满意。 然而汉王殿下带给群臣的意外惊喜,似乎还未说完。 “澎湖鸡笼山地缘价值极高,朝廷准备在此地建立水师基地,所以需要一位贤才干吏前去坐镇,出任东鲲布政司布政使一职,诸位可有贤才举荐?” 东鲲一词,出自《汉书》,即是指鸡笼山。 鸡笼山的地缘价值不必多说,朝廷在此地建省是势在必行。 哪怕后世子孙不孝,失了倭国与琉球群岛,只要将东鲲紧紧抓在手中,大明就不会有海外之祸。 群臣一听到这话,顿时就有些意动。 毕竟这布政使可是从二品,掌一省之政事民政,乃是妥妥的封疆大吏! 而且澎湖鸡笼山与南洋旧港不同,毕竟离中土距离很近,来往时间不算太长。 再者说来这地方上的子民,大多都是移居海外的汉民,土人反倒是数量不多,真要前去布政的话,阻力也不会太大。 真要是去了,镀上一层金,将来定然可以顺利重返朝堂宰执中枢! 毕竟布政使期满之后,可升为太常侍卿、光禄寺卿、太仆寺卿等中枢职位,再往上那可就是朝堂公卿了! 这对于不少需要资历政绩的朝臣而言,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蹇义当即出列奏道:“臣举荐户部侍郎古朴……” 得,又是古朴,看来这位贤臣的确能力卓越,赢得了一众大佬的点头认可。 朱高煦暗自点了点头,但他心里有些不太愿意。 因为他接下来会进行商税改制,需要古朴夏元吉这些钱粮大才从旁辅佐,现在可不能把他扔到鸡笼山去。 蹇义这一开口,就如同开了个好头,群臣纷纷出言举荐贤才,甚至还有人毛遂自荐。 直到顾佐顾喷子出列,举荐了一位令所有人都大为意外的贤才。 “汉王殿下,臣举荐内阁学士杨溥……” 杨溥? 朱高煦一愣,随即扭头看向了面无表情的杨溥。 日后的三杨名臣,杨士奇正在南洋旧港为大明开疆拓土,杨荣也终于洗尽铅华留在岭北行省坐镇一方,唯有这杨溥还在中央朝堂守着内阁,跟个闷声虫一样,安安静静地让人忽视。 不过这杨溥的才华,并不输于杨荣与杨士奇。 主要是杨溥朴实正直,廉洁好静,没有城府,个性恭敬谨慎,每次上朝,都顺着墙跟走,即使对隶属小官,也不敢怠慢。 虽然他这性子显得有些谨小慎微,但是鸡笼山太过重要,交给他杨溥更令人安心。 “杨溥,你可愿意?” “下臣愿为朝廷分忧!” 杨溥其实也没想到,顾佐会举荐自己出任此职。 但是转念想起冷清落寞的内阁,加上杨士奇与杨荣都开始了自己的征途,杨溥也不愿就此颓废沉沦下去。 布政一方,更能让人快速成长起来,所以杨溥直接点头答应了。 “汉王殿下,澎湖鸡笼山等地刚刚内附,为防止宵小作乱,刑狱司法一事同样重要,臣举荐原大理寺卿汤宗,出任东鲲按察使一职!” 汤宗,东鲲按察使! 这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准了,还有那批狎妓官员,直接送去澎湖鸡笼山,先把布政司的架子搭起来,收拢民心。” 东鲲布政使,杨溥! 东鲲按察使,汤宗! 第410章 东鲲攻略!汉王手把手教你致富! 侯显很忙。 忙得脚不沾地。 自从他成了水师转运使,就一天没有闲下来过。 先是转运粮草物资,将张辅黄福送到交趾,而后继续南下将朱高燧杨士奇送到南洋旧港。 人家是抵达目的地了,他却立马就得带着船队返航,配合朝廷转运人才送往澎湖鸡笼山。 这不船队刚刚休息了几天,他这个转运使又接到了一个大项目,将杨溥汤宗这些东鲲布政司的官员,送往东鲲布政。 一想起这个,侯显就觉得很是不爽。 前脚刚把楚王朱桢给送过去了,后脚又得转运这些官员。 丫的汉王殿下就不能一次性搞清楚,这不是平白浪费财力物力吗? 不过侯显也只能想想,毕竟现在朝堂之上局势晦涩难明,他哪里还敢有什么意见。 皇帝陛下明明大捷还朝,却始终停留在北平行在,并没有直接回京的意思。 而汉王率先回京,直接夺回了监国大权,据说还封了东宫太子府,回京当日就大肆清洗了一番。 眼前这批前往东鲲布政的官员,连同东鲲按察使汤宗在内,那都是此次被汉王清洗掉的对象。 汤宗与杨溥看着这些装满货物的大船,同样是百感交集。 杨溥还好,毕竟他是想去东鲲布政的。 杨荣与杨士奇都寻找到了自己的前进道路,杨溥也不甘示弱,想要做出一番政绩。 因为如今的朝堂局势,可以说是汉王一家独大,而且还是在皇帝陛下的有意纵容之下,似乎那位停留北平的皇帝陛下,当真动了易储的心思。

相关推荐: 云翻雨覆   蔡姬传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镇痛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