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182章

第182章

,利用鱼鳞图册清查天下田地!” “可惜,天不假年,上天并未给高皇帝足够的时间,让他完成这套不断趋于完善的税收制度。” 说到这儿,朱高煦忍不住叹了口气。 “从户帖到黄册,再到鱼鳞图册,高皇帝为了查清天下田地,精心谋划了一个又一个的十年,可是他这精心设计的税收制度,却逐渐流于形势,黄册制度被破坏,鱼鳞图册与实际逐渐不相符合,甚至流为具文!” “你们二人,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贾谅有些茫然地摇了摇头,今日汉王所说的这些,信息量实在太大,他需要时间消化一下。 顾佐脸色很是难看,因为他已经隐隐猜到,汉王殿下会说什么了。 “因为利益,没有人想让朝廷知道自己手里握有多少田地!” “满朝文武、士绅大夫甚至平民百姓,都害怕天子皇帝清楚他们手中有多少田,又有多少地! “因为,田地就代表着粮食,代表着利益,代表着财富。” “高皇帝想清丈天下田地,要把全国田地牢牢掌握在朝廷手里,无疑触碰到了所有人的利益底线。” “官员士绅不愿意执行清查工作,平民百姓不愿意如实上报,如此一来朝廷最终得到的结果,也不过只是个模糊的数字罢了,这个数字下面不知隐藏了多少利益关系网络。” 贾谅听得满脸骇然,他从未想过大明朝如今这盛世之下,竟然还隐藏着这些蝇营狗苟! 顾佐只是微微变了脸色,此事他曾经有所耳闻,源于汉王殿下所提的士绅兼并田地一说。 如今看来,事实倒真是如此! “呵,很可笑吧?” “皇帝陛下身为九五之尊,却很可悲地不知道天下究竟有多少田地!” “这其中出力最大之人,就是贾子信你口中的大明根基,就是这些文人士绅!” “什么狗屁‘耕读传家’,不过是这些文人士绅给自己的贪婪,所贴上的一块遮羞布罢了,他们个个家中有谁会少于百千良田耕地?” “这就是读书人的功名特权,给了他们大肆兼并田地,鱼肉百姓的合法武器,偏偏还是朝廷赐予,非但不受律令的限制、打击,反而受律令的各种保护,使得这些个乡野士绅更加肆无忌惮,更加贪婪成性!” 朱高煦喝了一口茶水,接着骂道:“一群厚颜无耻的伪君子,还有脸自称是大明朝的‘根基’?” “这样的‘根基’,本王看不要也罢,大不了推倒重来!” 贾谅一听这话,整个人都麻了,吓得脸色苍白。 顾佐此刻亦是神情动容,脸色复杂地看着汉王爷。 只怕整个大明,真正忠心为国、一心为民之人,就是眼前这位汉王殿下了! 他朱高煦如果有夺嫡之心,自然不会有这样可怕的想法,去得罪天下士绅! 他朱高煦若是没有夺嫡之心,那也不需要去清查天下田地,直接去云南就藩逍遥快活那不香吗? 可是,他偏偏生出了这样可怕的想法,势要清查天下的田地数量,废除读书人的功名特权! 为什么? 为了大明! 为了百姓! 第405章 阖族流放!全部定价卖出去! “汉王殿下,此事牵连太深,须谨慎啊!” 顾佐忍着心中的惶恐,低声提醒了一句。 他是位才华横溢的大才,所以他很清楚,汉王朱高煦想要做的事是一件多么凶险的事情!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变法推新之人,那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春秋齐桓公相管仲改革,将羸弱的齐国重塑为了超级霸主,齐桓公也因此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自此揭开了春秋战国的变法序幕! 战国初期魏国魏文侯相李悝变法,促使魏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也由此引发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天下变法! 自此开始,出现了多次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邹忌的改革,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秦国的商种变法…… 即便自秦朝之后大一统王朝出现,仍有不少仁人志士掀起变法。 汉朝的晃错削藩变法、桑弘羊盐铁国营改革,新朝的王莽改革,唐朝的王叔文改革,前宋王安石变法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 这一位位仁人志士为了心中的高远志向,为了富国强兵,为了家国天下,冒着生命危险,走上了革新变法之路! 然而,革新变法岂会是如此容易之事? 变法变法,那就是革故鼎新! 革除弊政,推行新政! 这也就意味着,凡是变法,必定会触动权贵豪强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不管是变法,还是随之推行的新政,在这些既得利益者看来,那都是想要剥夺自己手中已有的权势与利益,想要断了自己的财路! 利益受损,他们岂会坐以待毙? 也正因如此,历朝历代的变法革新向来伴随着无数血雨腥风! 因为变法者想要成功,总要付出代价! 而既得利益者想要守住自己的利益,自然会攻击主持变法之人! 大部分变法者,都为此付出了惨烈无比的代价,甚至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因变法而死。 纵观历朝历代的变法者,除却名相管仲、李悝等少数人外,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尤其是那些变法失败者! 楚国的吴起被贵族乱箭射杀! 秦国的商鞅被车裂而死! 汉朝的晁错被腰斩弃市! 桑弘羊更是惨遭灭族! 新朝王莽身死族灭,遗臭万年! 唐朝王叔文无力回天,惨遭杀害! 前宋王安石两次罢相,郁郁而终! 范仲淹三次被贬,溘然长逝! ……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历代变法者的血泪教训! 有些事情,可以想,但不可以做! 不然,这竹帛青史之上,为何只留下了这么几人? 可是现在,汉王朱高煦不但大力弘扬新政,还准备直接对缙绅功名下手,直接斩断他们敛财攫利的根基! 傻子都想象得到,那些士绅缙绅会是何等疯狂,猛烈地进行反扑! 朱高煦无所谓地笑了笑,安抚道:“放心吧,本王清楚这件事情的凶险,更不会操之过急!” “现在告诉你们二人这些,是想让你们提前心里有个准备。” “不久的将来,本王希望三法司会紧紧跟随本王的脚步!” 三法司毕竟是三法司,代表着大明朝的法律权威,于整个大明天下都具有莫大公信力! 经过陈公甫一案,朱高煦也算是意识到了三法司的重要性。 所以,在真正动刀子之前,他需要将其握在手里,不至于再出现陈公甫一案类似的事情。 顾佐与贾谅对视了一眼,二人沉默良久之后,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殿下放心,臣等明白!” 不出意料,二人选择紧紧跟随朱高煦的步伐。 毕竟二人清楚地感知到了,这位汉王殿下做这一切的本意,都是为了大明,为了百姓! 他们是读书人不假,他们是程朱文人也是真,但他们不是那些在宦海沉浮中迷失本心的士绅缙绅! 说到底,二人都是出了名的孤臣直臣,受到满朝文武的排挤敌视。 毕竟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手握大权的超级喷子,而且还是时刻紧盯着你,等你发错立马动手的那种! 当然,你若是为官清廉如水,那自然不会惧怕厌恶顾佐与贾谅,甚至还有可能欣赏他们二人的为官之道,与之成为好友。 然而问题是,大明没有几个干净的官儿,位子底下都坐着民脂民膏与赃银赃款! 捞得少,那都是良心官吏,不大肆盘剥百姓,捞得多,那就更是正常了,毕竟大家都这样,贪腐起来也毫无心理压力。 如果真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天高三尺,老百姓都得送万民伞。 所以,顾佐与贾谅此刻唯有紧紧跟随汉王殿下的脚步,与他并肩而行! 若是后退一步,只怕他们二人立刻就会被虎视眈眈的程朱缙绅给撕成碎片! 换句话而言,从他们二人坐上这个位置开始,他们就已经被打上了“汉王党羽”的标签,早就没有退路了! 经过这么一次谈话,二人也算是彻底归心了。 就算是做“汉王党羽”,那又如何? 至少一向以宽厚仁慈闻名天下的太子爷,与眼前这位汉王爷相比,只怕他心里更多的还是官员,不是天下百姓! “殿下,今日那批狎妓官员,下官觉得按照大明律令杖六十的判决,有些过重了。” 听到这话,朱高煦顿时来了兴趣,笑问道:“那子信觉得应当如何判决?” 眼见汉王爷脸上露出了笑容,贾谅心中暗道了一声好险。 如果他不提前请教顾佐一番,直接全部将那些狎妓官员杖六十,只怕汉王爷还真会对自己失望,那自己这个大理寺卿可能做不了几天了。 “殿下,如今诸王在海外开疆拓土,想必他们也需要读书人治理藩地吧?” “这些狎妓官员可是实打实地由科举入仕,自身才华不必多言,而且他们为官多年,治政经验也很是丰富,这可都是人才啊!” 朱高煦闻言一愣,随即看向了顾佐,笑骂道:“顾喷子,你教的?” 顾佐无奈地摊开了手,苦笑道:“殿下,那倒真不是,下官只是点了他一下海外之地,结果他自己举一反三了!” “好,脑袋灵光最好,本王还怕你贾子信真是个愣头青,突然上任后会被大理寺里的官吏给架空,现在看起来倒是本王多虑了。” 朱高煦欣慰地点了点头,接着开口道:“那就这么判吧,全部流放海外藩国。” “不过你方才说的对,这流放归流放,也不能白白送给那些藩王,毕竟可都是人才啊,定出一个价格,卖给他们!” 顾佐:“???” 贾谅:“???” 啥? 你说啥? 我尼玛啊! 你这有点过分了吧? 那可是朝廷命官,不是街头大白菜啊! 你都把人家流放海外蛮夷之地,还要从人家身上捞一笔? 汉王朱高煦,你可真是“朱扒皮”啊!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第406章 宁国与野望!朱权人都傻了! 倭国,京都。 两个傀儡天皇自从签订条约后,彻底被圈禁了起来。 就连掌控倭国实权的幕府四代将军,如今也成了提线木偶,任由郑和与朱权摆弄。 郑和与朱权二人,并未急着公布倭国自愿归附大明的消息,而是十分鸡贼地引而不发。 就在京都事变当日夜里,整个幕府上下被屠戮一空。 因为细川氏主动归降天朝,有着这群带路党,大明将士毫无阻碍地发动了突袭,清洗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 毕竟细川氏乃是幕府三管领之一,其本身就在幕府中占据核心地位。 足利幕府的最高首领和镰仓幕府一样,也称为征夷大将军,如今是四代将军足利义持。 幕府将军以下,设有相当于镰仓幕府执权的管领。 管领这个职务,是由斯波、细川、畠山三家轮流担任,称为“三管领”。 三管领以下,设有政所、问注所、侍所三个核心机构。 政所在镰仓幕府时代是掌管行政的重要机关,在足利幕府时代,它的职权大大缩小,仅限于管理幕府的财政税收及诉讼等事务。 问注所本来是幕府的司法机关,因诉讼裁判权移归政所,它就形同虚设了。 侍所是幕府的军事机关,它的首长称为“所司”,由赤松、山名、一色、京极四家组任,合称“四职家”。 “四职家”和“三管领”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室町幕府的领导核心。 除此之外,幕府里面身居高职之人,不少都是三职家的分家或畿内周围的强力大名和守护,与血缘、家名、功业多少都有些关系。 当日因细川氏主动归降天朝,暗中运作送入了上万名大明骁勇潜入帝都,而后更是成为带路党,趁夜色带着这上万名精锐,将幕府将军足利氏与三管领斯波氏、畠山氏杀了个血流成河。 就连四职家中也唯有京极家见势不对,选择投靠细川氏,这才得以保全。 当然,京都虽然大乱,落入明军之手,但这些大名之所以能够在幕府身居高位,不单单只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更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实力。 不管是“三管领”还是“四职家”,都担任着地方上的守护大名,手里面还握着几千人的军队。 倭国这种可笑的政治体制,郑和、朱权、王景宏看了都是直摇头。 “宁王殿下,‘血屠计划’已经开始了,水师提督吴宣率水师精锐,正散布在倭国所有沿海港口,大肆烧杀劫掠,这些地区的地方大名已经来不及顾上京都的事情了。” 王景宏指着倭国地形图,圈出了沿海各大港口。 血屠计划,是他们水师三人组根据汉王殿下的命令,配合海贼王纪纲袭扰倭国沿海港口地区,所制定的计划。 因为汉王殿下给出的命令,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金银财宝、钱财粮食甚至是人口,都可以疯狂掠夺,注定会给倭国子民带来无数血泪,所以名为“血屠计划”。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不只是大明朝,自元朝开始,倭寇在这片土地之上犯下的罪孽,现在都到了该偿还的时候了! 朱权闻言眼睛一亮,顿时满意地点了点头。 “如此一来,那王师陆军精锐,可分兵从京都出击,扫荡不臣的地方大名,这样我等攻占倭国的时间,可就大大缩短了!” 其实朱权还有一句话没说,这样一来的话,他这位宁王殿下,很快就能成为这倭国的主人了! 倭国? 不对! 这名字不好听! 不如叫“宁国”! 宁国之主! 宁国之王! 朱权突然张开了双臂,享受着这令人迷醉的自由气息。 因为当年那场靖难之役,他被燕王朱棣裹挟着造反,打光了自己的家底,却拱手送给了朱棣一个大好河山! 甚至,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打消朱棣的忌惮与他猜疑,他朱权不得不龟缩在自己的封地,整日读书弹琴参禅悟道,伪装成一个高洁雅士,被当成一头猪猡圈养! 好在,出了一个朱高煦,竟然给了他们这些藩王一线生机! 诸王外放,列土封疆! 朱高煦啊朱高煦,孤还真得要好好谢谢你啊! 如果不是你朱高煦愚蠢,本王怎么能够困龙升天,重新执掌军权? 不错,现在宁国的确只有六卫三万战兵! 但那只是现在! 十年之后,宁国将会有十万战兵,甚至是五十万战兵! 到了那个时候,就算他朱权已经不在人世,宁藩一系的子孙后人,也会牢记燕藩一脉带给他们的耻辱! 只要有机会,宁国大军便能杀入中原,夺回这座本该属于他朱权的天下! 一国君主,称孤道寡! 列土封疆,反攻中土! 这就是朱高煦送给他朱权的礼物! 一想到这儿,朱权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 郑和王景宏等人见此情形,全都是一脸懵逼,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尼玛地,眼前这位宁王殿下,多多少少有些沾点疯魔啊! 作战计划商量得好好地,结果人突然张开双臂放声大笑,跟抽疯了一样…… “咳咳,宁王殿下。” 郑和试探性地提醒了一句,后者这才反应了过来。 “诸位抱歉,孤有些失态了。” 众人:“???” 孤? 傻了吧? 你这就开始称孤道寡了? 这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啊! 诚然,朱权贵为大明宁王,的确有资格自称“孤”。 但是因为建文皇帝与永乐皇帝的多次削藩,大明这些藩王都被削成了麻瓜,成了被圈养起来混吃等死的猪猡! 别说自称“孤”了,他们有胆子自称“本王”都算不错了! 所以在现在的大明朝,一般唯有太子殿下可自称“孤”。 可是现在,这还没有打下倭国呢,宁王朱权就开始自称“孤”了。 他那点小心思,郑和王景宏等人那是一眼就看得出来。 作为皇帝陛下的内臣,郑和觉得有必要敲打一下这位宁王殿下! “宁王,有件事情咱家得提醒你一下!” “虽然诸王外放是朝廷的国策,但是你们这些藩王出海的一切费用,以及水师出动的费用,那可都会记在你们的头上!” “还有六卫三万战兵,以及他们家属的转移,这都属于军事援助,你们宗室藩王同样需要给钱!” “再者就是后面朝廷会发配犯官读书人过来,那可能也是要花钱购买的……” 朱权:“???” 啥? 我尼玛啊! 这些都还要花钱? 我们出海的时候你怎么不说? 宁王爷人都傻了,直接愣在了原地。 水师出海的费用,陆军战兵的军事援助,犯官读书人的购买…… 这一条条加在一起,那他娘地只怕是个天文数字啊! “郑和,为何出海之前,汉王朱高煦从未提及?” “咳咳,当时你也没问啊!” 朱权:“!!!” 朱高煦! 你大爷啊! 第407章 权力与限制!那个天杀的朱扒皮! 麻了! 真的麻了! 朱权还在沾沾自喜! 他以为那朱高煦是个蠢货! 但是到头来,他发现自己才是个蠢货! 朱权满脸怒容地看着郑和,急切问道:“放屁,本王记得当时宗藩条例上,并未写这些东西!” 由金忠蹇义夏元吉三巨头制定的宗藩条例,并未直接写明这些费用啊! 不然他们这些宗室藩王吃饱了撑得,才会愿意放弃中原优渥的条件,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为朝廷拿命去征战沙场! 这他娘地不是故意坑人吗? 郑和笑眯眯地点了点头,“宁王说的不错,宗藩条例上真的没写。” “但是没写,不代表没有,毕竟这些费用都是因为诸位藩王出海所造成,自然应当由你们自行承担。” “不然朝廷为什么要花这么一笔巨款,帮助诸位藩王征战海外异域,就算是亲兄弟分家也得明算账,更何况是朝廷分家?” 郑和一席话,怼得朱权哑口无言。 直到此刻,朱权这才意识到,自己这些宗室亲王,掉入了朱高煦那个王八蛋的陷阱! 是的,这就是个陷阱! 什么列土封疆,称孤道寡,根本就是一个阴险恶毒的陷阱! 等到诸王率六卫战兵拼死打下了这一个个海外藩国,朱高煦那个王八蛋就开始收取费用了! 什么水师出海费用、陆军战兵的军事援助、犯官读书人的购买费用……这一桩桩一件件加在一起,定然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至少以诸王目前的家底实力,是根本偿还不起的! 也就是说,即便他朱权打下了倭国,将之变为宁国,至少五十年间,他都会背上一笔来自朝廷的巨额贷款,至少需要五十年才能够偿还得清! 而这五十年,恰恰是外放诸王在海外异域彻底站稳脚跟的关键时期,他们根本没有拒绝的可能,只能不断花费高昂费用,变相接受来自中央朝廷的援助! 毕竟你打地盘的时候,总得要人吧? 那就得支付军事援助费用! 地盘打下来之后,你总得安排读书人教化治理吧? 那就需要支付费用购买来自中原的犯官读书人! 甚至后面两国子民间往来经商,还会产生什么关费税费! 该死的朱高煦,他就是一个“朱扒皮”! 可笑他朱权刚刚还在沾沾自喜,暗自嘲笑朱高煦愚蠢! 结果时间还未过片刻,他朱权就被狠狠打脸了,还是直接将脸抽肿的那种! 朱高煦,你个朱扒皮,我去你大爷的! 宁王爷暴怒到了极点,不断来回踱步。 郑和静静地看着他,出言提醒道:“宁王,做决定吧,军情紧急!” “朝廷会根据水师与陆军征战的时间,计算宁王殿下应该支付的费用!” “当然,如果宁王殿下觉得不再需要军事援助,那也可以,我等当即撤军,宁王可带领自己的私军继续征战倭国……” 朱权:“???” 撤军? 撤你大爷! 你们还真是恶毒啊! 眼瞅着马上就要拿下倭国了,你现在这个时候撤军,那不是故意逼死人吗? 朱权心中很清楚,自己手底下真正的私军不到千人,现在根本不可能打下整个倭国! 一旦郑和撤军,他宁王朱权别说打下倭国了,立刻

相关推荐: 醉情计(第二、三卷)   鉴昭行   小白杨   屌丝的四次艳遇   盛爱小萝莉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镇痛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突然暧昧到太后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