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死死守着门,那些记者吐沫星子都喷到了他脸上,老赵也不为所动。 你们想见夏晓兰,就一定要给见啊? 孙校长没同意,夏晓兰同学没同意,老赵就认死理不开门。 “省状元?你们想采访晓兰同学,要经过校长的允许!” 老赵的态度很坚决,有记者眼睛一亮,“那我们能采访你吗?” 《门卫眼中的省状元》?这个标题也不是不行,另辟蹊径啊。 老赵握着后腰的警棍,彻底傻眼,活了大半辈子,他也能上一回电视和报纸?老赵第一个反应不是激动,而是他的制服下摆昨晚挂了个洞来不及补,早知道他要上电视,那就不穿这件破衣服了啊! 老赵把手从后腰警棍上收回,不自然扯了扯下摆,想把自己衣服的破洞遮住,不知道哪个缺德的记者趁机端起相机“咔嚓”就拍了一张。 这也是个好素材啊,安庆县一中就是这么个学校,门卫都只能穿破衣服,可想而知学校的财政有多么困难。 就是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安庆县一中培养出了高考状元,这也是一种新闻的切入点——孙校长知道话,会在心中大喊冤枉,县一中也不至于穷成那样啊,门卫的制服还是发的起呢。但孙校长才不会解释,他一定会狠狠感谢这个记者,不这样写,上面咋会向县一中拨款呢! 老赵评价夏晓兰有几个关键词: “特别有礼貌,对每个人都有礼貌,每次来学校都会和我聊近况……这孩子啊,是我在当门卫这么多年,遇到过最优秀的学生。” 老赵这话发自内心,不是抽了夏晓兰的烟才这样说,哪个学生不用来学校,在家自学都能考全省第一,老赵同样会说对方最优秀的。但夏晓兰来学校的次数太少,老赵对她其实也没有多了解。 除了知道她家里亲戚很极品,老赵能讲啥? 极品的亲戚,当着记者讲不太好吧,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老赵正为难,孙校长跑出来,拯救了老赵。 “采访夏晓兰同学的?这……算了,各位记者朋友先进来吧。” …… 拿省状元当然很高兴。 紧接着来的就是省状元的采访,夏晓兰想要闷声发大财,她想要考最好的大学,不代表想当明星学生。孙校长怎么肯放弃这个替安庆县一中扬名的机会,特别是夏晓兰是如此特殊,别的不说,她手上的石膏还摆着呢。 这够不够励志? 不够励志的话,孙校长还能对记者讲讲别的故事。 夏晓兰能说什么,她怀疑孙校长已经掌握了“假哭”技能,她不同意的话,这人能再次流泪。 于是孙校长带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走进学校,一边走,一边像挤牙膏一样,爆出点省状元的秘密事迹。 “晓兰同学,其实是去年才来安庆县一中插班的,看见她的第一眼,我就知道这是个会念书的苗子,我们安庆县一中必须留下这个学生。” 插班生? 校长讲这个事,恐怕还有后招吧,如果只读了一年的话,如何证明省状元的高分是安庆县一中的功劳呢。 记者们追着孙校长问,老汪落后几步,没想到自己的上司是这样的睁眼说瞎话的校长。啥第一眼就瞧出是个好苗子啊,说的就像晓兰同学的入学考试,是孙校长亲自监考一样。当时谁会重视一个插班生,老汪把任务交给齐老师,齐老师又分给新来的小孙。 老汪听见孙校长继续面不改色吹牛逼: “晓兰同学不仅是插班生,她是被破格同意插班高三年级的,此前她只有初中学历,已经辍学在家几年了。唉,家庭条件不好,夏晓兰同学没有放弃求学的梦想,去年终于又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孙校长深沉的表情拿捏的恰到好处。 记者们都被这信息量炸翻了。 所以,省状元初中毕业后,辍学几年再插班安庆县一中,去年来上高中,今年就直接高考了,还拿了个省理科第一? 有记者对着孙校长怒目而向,吹牛要有个尺度啊,是不是在把大家当小孩哄! 孙校长这点倒是不心虚,他说的全是真的嘛。 一路走,一路讲,开始记者都被孙校长镇住,后来发现孙校长开始掺杂太多的私货,安庆县一中就这么大,孙校长都带着他们转了三圈,到底啥时候才能见到省状元?! 有记者抗议,渐渐大家都在抗议,孙校长干咳两声: “总之,晓兰同学和大家以往对省状元的固有印象都不一样!” 孙校长真是一个吊胃口的高手啊,有记者后知后觉发现自己被县城高中的校长牵着鼻子走,觉得孙校长在安庆县一中真是屈才了,就这吊胃口带节奏的能力,咋说也该到省报去当个主编,在他的领导下,省报肯定能卖脱销! 371:采访乌龙(4更) 话说一千遍,不如亲眼一见。 安庆县一中是没有图书馆的,倒是有个小小的阅览室,平常很少有人来。 孙校长很有心机,把采访夏晓兰的地点安排在了阅览室。 记者们走进这地方,不由自主就会降低声音。阅览室被临时征用了,闲杂人等都不许围观,只有夏晓兰和几个高三科任老师在。看见夏晓兰的第一眼,记者们都一怔。 这个女生倒是长得漂亮。 不过,夏晓兰呢,我们是来见省状元的! 阅览室的几个人,都不太像是学生,记者们的视线到处打转,落在略显青涩的孙甜身上。刚刚参加工作一年的孙甜,师专毕业,年纪也才20出头,很符合孙校长说的辍学几年又重回学校的设定啊。 “夏晓兰同学?” “夏晓兰同学,我们是省台的,想对你做一个采访。” “夏……” 孙甜往身后一退,连连摆手:“你们搞错了,我不是晓兰,我是学校的老师。晓兰在这里!” 几个人都指着夏晓兰。 记者们面面相觑,居然闹了个大乌龙。现在录像机还使用的事摄影带,带子是很珍贵的,幸好刚才没有开录像机啊。没想到长得最漂亮的女孩儿,就是今年豫南省的理科状元夏晓兰。 她坐在窗户边上,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她身上。白色的短袖衬衣,红色的百褶裙,头发扎了一个马尾,把所有形容女性外貌好看的词堆砌在她身上也不为过的。 这样好看的女孩儿,就是省台也找不出来。 说她是电影明星他们百分百相信,说她是今年的高考状元……记者们半信半疑。 大众有着一些固有的偏见:女孩子是小学、初中成绩好,到了高中大学就会落后;女孩儿最好学文科,文科简单,她们没有理性缜密的思维;学习成绩和长相是成反比的,长得越好看的女孩儿,她学习时就会越分心。 固有的偏见,让记者们很难相信,这样的女孩儿就是今年的省状元。 进来时,明明看见夏晓兰才是谈话的中心,惊艳夏晓兰长相,却在心里直接跳过她是夏晓兰的可能性,找上了外形清秀腼腆的孙甜。高考状元,就该埋头苦读书,朴实无华的才对嘛,她可以是个插班生,初中毕业后辍学几年重新走进校园,这些统统都没关系!不但不会损坏高考状元的形象,还能增加新闻的可看性。 但她不该是这样的。 和朴实无华的好学生形象完全不符合,长得就太高调了,没有穿着朴素的衣服,没有黝黑的脸庞,没有他们想象中那种贫寒学子……好吧,就是长得太好看,当电影明星都绰绰有余。 如果夏晓兰长得和夏子毓一样,符合时代的主流审美,那记者们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她长得是太娇媚了,尖尖的脸,白皙的皮肤,白衬衣的下摆扎到裙子里,极为纤细的腰,身材玲珑有致。现在央视版的《封神榜》还没有播,不然第一反应就是把“苏妲己”套在夏晓兰身上。 搞错人了,短暂的尴尬之后,终于有眼尖的记者发现了亮点: “夏晓兰同学,你手上打着石膏,你受伤了吗,是在高考前还是高考后呢?” “夏晓兰同学,恭喜你获得今年豫南省理科状元的荣誉,我们能问问你现在的感想吗?” “省台想给你做个专访。” “夏晓兰同学,根据我们对县一中孙校长的采访,你是插班生对吗?在一年的时间里,你的总分从入学考试的446分,提高到预考的565分,再到高考最终的616分,请问你本人是怎么学习的呢?” 短暂的乌龙后,谁都想第一个采访夏晓兰,记者们根本不会谦让。 一些事,孙校长已经讲过,记者们还是想从当事人嘴里再听一遍。 一个记者,忍不住端起相机,拍了一张夏晓兰的照片。 夏晓兰被闪光灯一晃,终于说出了第一句话,“文字采访可以,我本人不太想自己的照片出现在报纸上……你们的问题我挨个儿回答吧。” 夏晓兰不想自己照片登报,但她说了两句就放弃,因为看见了扛着摄像机的,已经打开了机器。纸媒能控制,省台的新闻怎么控制,别管是夏晓兰还是孙校长,都没有这个面子。 那就说呗。 “手是高考前受伤的,对,别人骑着自行车撞到了我。有没有什么影响?打着石膏照常参加高考,还能为着一点小伤不考试呀。” “获得理科状元的感想的话,首先是高兴,高兴的同时也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校领导对我的关爱,老师们对我的教导,同学们对我的帮助,这个省状元不是从天而降的,没有大家也没有现在的我……” “学习方法的话……” 夏晓兰就是实话实话,她真不喜欢卖惨,孙校长估计在记者面前胡说八道一番,已经将她塑造成了励志的小可怜。 夏晓兰一点都没觉得自己可怜,高考过后,她就要大展拳脚了,可不希望看了报道后,会引来一波同情。 同情是最没用的东西,夏晓兰不想自己被塑造成“贫寒状元”形象,那样首先就有一个问题,会有人监督她花钱!自己赚的钱,凭啥不能大方的花,她进了大学也不会装穷,在不超过收入水平的前提下,她想让自己过得舒适。 这个采访,真的是靠记者的脑补来完成的了。 记者们强加给夏晓兰的“形象”,她并不想要。 慢慢的,记者们也看出来这一点,今年的省状元,不仅是长相出众,她的性格也是很有特点的。 不完全和主流意识相符? 就和改革开放一样,夏晓兰给人的印象,就是时髦。不卖惨,时髦而乐观的省状元?这倒是挺新鲜的呀! 夏晓兰硬生生把人设给刷新了,从违和到接受,记者同志们也没用太久时间。没有谁会问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市台的记者刚才在校门口的混乱中,被人塞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些不符合主旋律的“爆料”,不管是谁想搞臭新出炉的省状元,市台的记者都不会傻乎乎配合。 省状元全省每年只有一个,必须是7月份全省文化宣传的重点,这个时候要和省内的主流媒体对着干,他脑子又没进水! 谁他妈的在搞事,这不是想让省状元挨批斗,塞纸条给他的人,分明是想搞臭他啊! 372:上电视(加14) 好不容易送走了全部的记者,夏晓兰可算完成了孙校长交待的任务。 今年安庆县一中考的真是好,夏晓兰并不是一枝独秀,她是花开的太好,才压住了其他人的风头。就拿陈庆来说,成绩单一发,今年的分数是真漂亮,515分,比重点线多了21分,考对外经贸大学的大学可能要靠点运气,服从调剂的话,北师大应该是没问题的。 现在的师范院校并不太受欢迎,学生报考的很少。 就算是北师大,那也是有加分政策的,大学四年期间,几乎每个学生都能拿补贴,这些都是鼓励大家报考师范类学校。不像别的大学,要拿每个月的补贴,在校期间的成绩要达到标准。 有人考得好,也有人考的不好。 落榜的肯定痛苦,但高考不是凭同情就能改变结局的,这不是游戏,是真刀真枪的拼杀。 夏晓兰也没空和陈庆说太多话,接受采访的任务完成了,她坚定的拒绝了孙校长要用车载着她游街的虚荣要求,想到她要站在车后面,胸前挂着绸缎扎的大红花……坚强如夏总,还是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不去看孙校长失落的眼神,夏晓兰在安庆的国营饭店早就安排好了席面,要请所有科任老师吃一顿“谢师宴”,当然也有3班的同学,高考后,大家也该天各一方了。 “在食堂吃一顿就行了,也不用你出钱,吃什么国营饭店?” 孙校长想给夏晓兰省钱,老师加学生,好几十个人呢,跑去国营饭店吃一顿,简单点也要一两百块吧,有这钱干啥不好,上大学也是要花钱的。不过考了全省第一,省教育厅应该会表彰表彰,奉贤市和安庆县,一级一级的,都会有表示。钱加起来也不少,第一年去京城念书是不用愁了,如果各级单位再大方点,念完大学四年都够。 再穷不能穷教育,一个学生如果拿了省状元还会失学,那一定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失职。 夏晓兰知道孙校长还以老眼光看她,都怪她贫穷的形象深入人心。 刚入学时,她也不全是骗人,那时候刚刚做起倒卖黄鳝的生意,的确是个穷人。但从去年10月到今年7月,是夏晓兰的生意迅速发展的时间,夏晓兰已经不穷了呀。 其实,对于她的经济状况,表现出来的不合理的地方不少,孙校长等人都没有去怀疑,下意识就忽略了。 夏晓兰特别正式的解释:“校长,我真的有钱,您忘了我在家自学的原因,就是要自己做生意,侥幸生意做的马马虎虎,不仅赚到了学费,请客吃一顿还是行的。” 不由分说,夏晓兰就把所有人带到了国营饭店。 这地方,她第一次来吃饭,就是为了感谢周诚和康伟。饭店朱师傅的手艺让夏晓兰记忆犹新,一直心心念念要再来吃一次朱师傅做的大青鱼。黄嫂快餐也能请客,对谢师宴来说不太正式,夏晓兰早上刚到安庆,就让李栋梁帮忙去饭店安排了。 本来是吃午饭的,没料到被采访耽搁了好一会儿,到了饭店是快两点。 朱师傅的手艺没得说,瞧见人到了才把鱼下锅,从白溪水库现拉回来的几条大青鱼,每条都超过了15斤。除了鱼还有大肘子,有红烧肉,对工资微薄的穷老师来说,个个都是硬菜。 当然,学生比老师还穷呢。 “夏晓兰,你可真够意思的!” “大方,爽气!” 只等夏晓兰敬了大家一杯酒,感谢和话说了几句,全体师生就甩开膀子,敞开肚子吃了。 夏晓兰喝了不少酒,不会喝酒的害羞女生也破戒,这顿饭吃到最后,还有女学生抱着夏晓兰哭呢……说实话,她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受欢迎,男同学说舍不得她,夏晓兰可以放周诚,女同学说舍不得她,夏晓兰只有承诺大家已经多写信,不要断了联系。 孙校长还敬刘芬酒呢,说她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女儿。 刘芬先是惶恐,后又想到女儿夏晓兰的成绩,虽不觉自己出了多大力,今天多高兴呀,值得喝一杯! …… 省台的动作最迅速。 早上才出的分数,到了晚上,今年省状元的采访录像都剪辑好了。播不播放这段录像,省台内部还讨论了一番。夏晓兰和从前那些高考状元都不一样,播出去的话会不会影响不太好? 还是一个领导拍板: “谁说省状元就要灰头土脸,我看今年的省状元很是青春靓丽嘛。学习不是一件痛苦的事,就该找一点这样的正面形象,学习也能很快乐,很积极阳光!” 那就播放呗。 新闻联播后,夏晓兰的采访就开始了。 看新闻联播能掌握国内各地的动向,国家干部肯定要多看新闻联播,包括邵光荣的叔叔邵立民。 只要工作不忙,他会准时收看新闻联播。今天新闻联播结束后,他还来不及关电视,马上就是省状元的采访。夏晓兰那张明丽娇艳的脸闯入视线时,邵立民都愣了愣。 肯定要对省状元介绍一番,奉贤市安庆县一中,同名同姓的,这难道就是周诚的对象? 周诚的对象是个体户吧,怎么又变成高考状元了! 可要说是同名同姓,邵立民也觉得不像。 同一个县,不会有两个年貌相仿,还同名同姓的女孩儿吧,外形这样出色,难怪迷住了周诚。不,岂止是外形出色,省状元可不是那么好拿的,脑子不比长相逊色。这样的女孩子,要是和邵光荣处对象,邵立民会举双手双脚赞同! 只是不知道周家会怎么想? 卓家。 卓娜在厨房热奶,听见她妈在客厅里说今年的省状元咋长这么好看,卓娜好奇一看,嘴里的牛奶顿时喷了一茶几。 “这……她、她……” 她是夏晓兰啊! 今年的高考省状元,总分616分?! 卓娜有点小委屈,骗子,还说自己估分584!骗子,还说自己是个体户! …… 京城,晚上八点,周家的电话叮铃铃响了起来。 周国斌接起电话,却是儿子周诚的声音,叫了一声爸,周诚就开始傻笑。 周国斌发誓,自从周诚8岁以后,他就再没有听到过这种笑声,周诚是痞痞的,是少年老成的,在不同人面前有不同的面孔,但绝对不会像这样傻笑。 “周诚!” “爸,对不起,我就是太高兴了。” 周国斌等了半天,也不知道周诚到底为何高兴。他挂了电话,觉得是不是要给周诚找个心理医生了?后来关慧蛾嘀咕了两句,“今天是高考出成绩吧?” 豫南省那个种山药的丫头,不也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吗?多半是没考好,要不周诚早就回来炫耀了。 周国斌了然,原来是这样呀。不过他妻子的性格真是十年如一日,说了不同意豫南省的女孩儿和周诚处对象,关心人家的高考成绩干嘛?当然,这话周国斌是不敢说的。 373:就是很了不起(加15) 你所厌恶的人,你的敌人,取得了耀眼之极,你拍马都追不上的成绩,你应该怎么办? 这种痛苦,想必夏子毓现在是深有体会。 她都不能自欺欺人,电视里,报纸上,清清楚楚刊登着夏晓兰的照片。作为豫南史上颜值最高的高考状元,印着夏晓兰的照片的报纸简直卖到脱销。很正经的报纸,都快被夏晓兰的照片搞成娱乐版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有啥新电影呢! 不是新电影,是高考状元的照片。 是,长得和以往的高考状元是不太像,但长得好看也不是高考状元的错啊! 反馈都是正面积极的。 没办法,“高考状元”的光环太耀眼,凭着一颗聪明的头脑,不会再有人觉得夏晓兰是狐狸精长相。当一个人有了不能忽视的成就,从前那些受到诟病的地方,都会变成优点。只允许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须发怒张不修边幅,不允许高考状元长得好看么。过于艳丽妩媚的长相,被“高考状元”的光环一照,省台的领导都说是青春靓丽、积极阳光。 这就是主旋律的基调,夏晓兰用成绩证明了自己,再多的污水都会被驱退。 这招数,夏子毓也用过。 因为有出息,夏子毓可以得到夏家人的全部偏爱,可以掌握舆论,胡乱摆布夏晓兰的生活和命运。 当伪学霸遇到真学霸,夏子毓的那一套就玩不转了! 她给记者递纸条,认为记者会对深度挖掘“高考状元”的过去有兴趣,哪知电视台的新闻,报纸的新闻,提都没有提一句,没有说夏晓兰坏话的,全是赞誉。 616分,甩了全省第二名45分的成绩。 全国的大学都在排着队等夏晓兰挑选,她可以去最顶级的学府! 夏子毓当时就气血上涌,吐了一滩血。 回到商都后,她更是百爪挠心般难受! 她也付出了四年的汗水,没有一丝的懈怠,不过也只考了京城师范学院。 夏晓兰去年才插班念高三,只有一年的时间,随随便便就考了个省状元?夏子毓觉得老天爷太不公平,看着父母惊惶的表情,夏子毓心情更是暴躁。 “子毓,现在咋办啊……” 张翠的恐惧已到达临界点。夏长征没了一只手,夏晓兰成了省状元。好学生会受到哪些优待,张翠比一般人更深刻了解,夏子毓从前就是享受这样的优待,在读高中时,在高考后。 好学生说的话,不会有人怀疑。 好学生做的事,就算是错的,那也能变成对的。 他们一家人从前是如何收拾夏晓兰,现在情况即将颠倒,张翠只差把自己活活吓死! 夏子毓很不耐烦,问她咋办,她咋知道? 都怪她这对父母没有能力,如果之前就把夏晓兰死死摁住,让对方没机会离开夏家,又怎会有今天! “她说报考了京城的大学,看来是要和我不死不休了!我这趟回来本打算带你和我爸去京城,现在这种情况,去不去的让你们自己选。” 小吃生意当然辛苦,两个人把摊子撑起来还好,夏长征没了一只手,夏子毓只能接受父母的生活费用。她想着自己已经开始的补习班生意,觉得多养两个人并不成问题。怪他们没本事,他们也是自己的父母,夏子毓还是想管的。 女儿要接自己去京城享福,夏长征差点就一口答应下来,张翠却是怕了夏晓兰。 夏晓兰去京城就太好了,她真的一点也不想和这个煞星呆在一个地方。 “要去的话,你弟弟咋办?” 张翠这话,让夏子毓气不打一处来。能咋办,当然是放在姥姥家照看了,她有再大的本事,在京城只是个学生,还能给夏俊宝安排好学校不成! 夏子毓真是心灰意冷。 这就是她和夏晓兰不同的命,夏晓兰够心狠,亲爹说不要就不要,她却要被这一家子拖累!是舍不得夏俊宝,也是不想陪她面对夏晓兰的报复吧?夏子毓咬牙切齿: “我明天就回京城,你们愿意走就收拾东西,不愿意去就留下!” 张翠看出女儿生气,赶紧找补:“要去京城不开介绍信啊?要开介绍信我和你爸就要回一趟大河村。” 张翠真是一点都不想回去,夏长征的手弄成这样,做生意没有赚到大钱,回去干啥,被死老婆子笑话? …… 夏子毓一家人,犹如惊慌失措的小麋鹿,要远离夏晓兰的光环全家跑路。 刘芳和梁欢咋跑? 夏子毓在京城上大学,刘芳在百货商店当售货员,梁欢还在上学,她们只能老老实实呆在河东县。 夏晓兰是高考状元这件事,简直是千万根针同时扎进刘芳心口。她就算对梁欢再有信心,也顶多是对梁欢将来考个大学有期待,做梦都不敢做梁欢能拿高考省状元啊……夏晓兰偏偏就拿了!刘芳争强好胜,看不起娘家人,看不起所有不如她的人,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随意对待夏晓兰,还振振有词说夏晓兰不会投胎,没有梁欢天生好命! 除了一张脸,没学历,没户口,没工作! 但现在,夏晓兰成了高考状元,这些东西夏晓兰全部都拥有了。 高考状元可以挑最好的大学,这是学历。 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也会有好单位抢着要她,这是体面的工作! 和工作同时解决的,就是户口。 一次高考,夏晓兰鱼跃农门,击碎了刘芳最后的骄傲。 梁欢之前还惦记着周诚,阴戳戳的打着小算盘,想找机会挖墙脚,这下子也歇菜了。梁欢也想不出周诚会舍弃夏晓兰选她的理由,唯一比夏晓兰强的家世,随着她爸的去职也不复存在。 从安庆县回家的路上,母女俩一句话都没说。 艳阳高照,母女俩心头的阴霾却是烈日都无法驱散的。 要命的事,夏晓兰的消息无处不在,晚上一家人吃饭,新闻联播后,省台开始放起了高考状元的采访。 梁秉安一脸惊愕,梁母没有察觉,就说了句今年的省状元是安庆人,还和刘芳有几分像: “……你那个外甥女,是不是也姓夏?” 梁欢唰一下站起来,掀翻了饭桌:“就是一次考试,有啥好说的,有多了不起?不就是省状元吗……呜呜呜呜……不就是省状元……” 她掀了桌子,还没挨骂,自己却呜呜呜哭起来。 因为梁欢心里明白,高考状元就是了不起啊! 374:痛失吾家金凤凰!(1更) “豫南省高考状元,夏晓兰,19岁,毕业于奉贤市安庆县一中,安庆县七井村人……” 电视里是这样介绍的,对陈村长来说,抓重点也很容易:安庆县七井村人! 陈旺达脸上有奇异的光彩,家里的黑白电视搬到了院子里,聚集了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观看。 新闻联播放完了就是“高考状元”的采访,不大的屏幕,却不妨碍准确无误辨认出夏晓兰那张脸。想到文曲星下凡的高考状元还曾在村里一毛两毛的收鸡蛋,不少人村民心情是相当复杂的! 看完了采访,好多人还没回过神来,陈旺达大手一挥: “我晓得,你们有些人在背地里说酸话,说阿芬是嫁出去的人,说晓兰不算村里人,村里给她们母女俩划宅基地是错的……现在谁还有意见的,站出来当着大伙儿说说!” 陈旺达的眼神颇有威严,扫过院子里的村民,谁敢唱反调? 村子里出个大学生都是了不得的事,出一个高考状元,脑子有毛病才往外赶的! 对对对,那个大河村就是脑子有毛病,把好好一个高考状元送给了七井村。 还有夏家人,这么好个闺女,说不要就不要? 阿芬是没给夏家生个儿子,她生的这个女儿,十个儿子捆起来都比不上的。 …… 二儿子离家失踪,大儿子不孝分家,夏老太的日子过得很不顺。 倒不是生活水平下降了,反正她拿着钱也是抠门的厉害,张翠就算给了分家的生活费,夏老太也舍不得花用,夏家的餐桌上永远是咸菜丝,红薯稀饭,馒头是面粉掺着玉米面蒸的,菜永远是自家种的不要钱的萝卜白菜,张翠把一个月5斤油折算成钱,这钱进了夏老太腰包,自然再不可能掏出来。 炒菜多费油,萝卜白菜一律水煮。 原本吃着这样的伙食也没啥,家里从前就是这样吃的嘛,但去‘张记’帮忙的几个月,夏红霞可是长胖了一圈。吃过好东西,就不想再吃差的,夏红霞在县里养出来的膘,在村里呆了几个月又瘦了。 夏家人是不会关心啥高考的,知道夏晓兰要高考,他们谁会当成一回事? 唯有夏红霞,人生的目标就是和夏晓兰比较,和夏晓兰别苗头,她自然会关注夏晓兰的情况。 夏晓兰高考能考成啥样? 呸,她就是作弊的,还能像子毓姐那样考上大学啊! 王金桂说夏子毓不是个好东西,真要孝顺就不会同意张翠和夏长征分家,那也是个以后指望不上的白眼狼。夏红霞不肯信,子毓姐对她向来很好,咋会是假的?再说了,分家这种事,子毓姐远在京城,也做不了长辈的主! 反正夏红霞认为,夏子毓配拥有的东西,夏晓兰就不配。 比如王建华那样的对象。 比如成为大学生。 夏晓兰是不配的! 7月16日,照常有很多人端着饭碗,守在村里有电视的村民家院子里,《新闻联播》他们是没啥兴趣的,但《新闻联播》结束后省台会放电视剧,省台最近播放的是《大侠霍元甲》,男女老少都爱看,每天一集不落的追看。夏家人没有电视机,早早吃了饭就搬着板凳往别人院子里坐。 可是这天,《新闻联播》后的第一个节目,居然不是放《大侠霍元甲》,而是说今年的高考。 高考的录取分数线,豫南省的高考情况。 “老夏家的子毓也上大学一年了,日子过得倒快,大学生今年不回来啊?” 学生都有暑假的,这也没见夏子毓回村里,夏长征一家子,都把兄弟和老娘撇开了吧?面对村里人质疑的眼神,夏老太输人不输阵,中气十足大喊:“子毓念得是京城的大学,这大学也有好坏,好大学和差大学能一样?子毓放假不回来,那也是为了学习,她毕业后就是国家干部……” 夏老太说的没错,王建华都不算村里人,夏子毓才是。 村长都很有权威,别说更大的国家干部,夏家有再多的笑话,有一个争气的夏子毓,夏老太在村里依旧可以横着走。一时满院子的人都在说奉承话,夏老太被马屁拍的浑身舒坦,她偏心大孙女是有原因的,分家又咋样,只要夏子毓是她的孙女,她就永远会高人一等。 电视里的镜头忽然一变,女主持人的声音非常煽情: “现在,为大家介绍的是今年的高考省状元,总分616分的理科状元夏晓兰,今年19岁,奉贤市安庆县一中毕业,安庆七井村人……” 拍马屁的声音小了,大河村的人惊愕的看着电视里。 同名同姓也有可能,但采访是录像的形式,电视里都出现夏晓兰本人了,总不会出错的。 集体失声,有人连手上的饭碗都端不住。 夏家小破鞋,被赶出村子的夏晓兰,是今年的豫南省高考状元? 夏老太说的没错,大学和大学是不一样的,采访里记者问省状元报考了啥学校,隔着电视屏幕,夏晓兰的声音特别清晰: “华清大学吧,我挺喜欢华清大学的。” “616分的话,全国的大学都等着夏同学选择……” 泥腿子的奉承话,和省台记者的奉承话,分量是完全不同的。泥腿子们刚才奉承夏老太,说夏子毓有多么优秀。省台的记者却奉承着夏晓兰,告诉全省的观众她是最优秀的! 众人默默看着夏老太,她眼睛一片血红,反复确认电视里那人真的是被她赶出家的夏晓兰后,夏老太眼皮一翻,直挺挺往后倒下,砸翻了几个小凳子,现场一片混乱。 夏红霞彻底失声。 ……不是夏晓兰不配考大学,是一般的大学,配不上夏晓兰这个省状元! 村长要把电视机瞪出一个窟窿,“七井村的省状元,七井村……胡说八道,省状元是我们大河村的……是大河村的!” 本该是大河村的。 本该是夏家先后飞出两个凤凰,夏家人就像失心疯般,把夏子毓捧上天,把真正的金凤凰夏晓兰赶走。 村里人在看笑话,在推波助澜,在指指点点添柴加火。 村长没帮忙作恶,可在关键时刻,他也没有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为被赶走的刘芬和夏晓兰说一句好话。有能力却不作为,有时就是在“作恶”,夏子毓这只凤凰,有了省状元比较,已然像一只草鸡。 老戏文里不都那样演吗?状元当了高官,衣锦还乡,修桥铺路,福泽乡邻。 状元能当多大的国家干部?啥七井村,原本是大河村的状元啊! 375:人在跟着时代变(2更) 拿到高考状元,是夏晓兰迄今为止最值得说道的成就。 但人不能总沉湎在已经取得的成就中,616分,华清大学的录取几乎悬念,尽管第一批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要七月底才会陆续收到,夏晓兰一点都不着急。 省台的采访播出后,还有想深入采访夏晓兰的,都被她推掉了。 至于省教育厅和奉贤市教育局,安庆县教育局,以及安庆一中给的各种奖励,夏晓兰通通让刘芬去代领。这种领了钱就要汇报演讲的场合,夏晓兰没什么兴趣,你们不是要听省状元的成长经历吗?采访省状元的亲妈也是行的吧。 刘芬老实朴素,倒是更符合大众对寒门状元家庭的固有印象。 至于夏晓兰本人,在确定了老家房子的设计方案后,就把采购材料的钱预支了一部分给龚洋,让他帮忙主持建房的事。 龚洋自己都还是大学生,画画设计图行,猛然被赶鸭子上架,从画图到建房子都一手包揽,龚洋真的是不敢肩负这种单子。 “有事就找陈村长,村里人都会帮忙,你就负责看着整体工程,让他们不要把房子修的四不像。” 夏晓兰和刘芬要建新房子,时间选在她拿省状元之后,别说修房子有报酬,就算不给工钱,村里人也乐意帮忙。天气热算啥,大家的心本也是一片火热。夏晓兰对龚洋只有一个要求,早上6:00-10:00点,下午16:00-20:00点,除开这俩个时段,其他时候都不准开工。 她要求在大学报到前把新房子建起来,但赶工期不能拿村里人的身体不当回事,中午时动辄30°往上的高温,还要在室外作业,夏晓兰情愿缩短每天开工的时间,开工的时间不够,人数来凑,不要吝惜每天几块钱的工期,多请人不就行了! 7月16号公布的高考成绩,7月19号,夏晓兰已经吊着石膏,到了羊城车站。 白珍珠等候着呢。 白老板越发英姿飒爽,现在说她是个女人也没人信,小商品市场那一带,都知道白老板够狠能打还路子野,总能搞到一些紧俏的货,性别这种东西,在白老板身上是不存在的。 “白姐,你总偷偷看我做啥?” 大家都是老熟人了,有啥话不能光明正大的说啊,还要偷偷摸摸的瞅。 以前的交情不说,马上还要合作做生意呢。 白珍珠憋半天才说出来一句:“你高考是豫南省第一,刘勇大叔说你要念华清大学,还和我们做生意不?” 夏晓兰哭笑不得,“不做生意我急冲冲跑来羊城做什么,你连店铺都拿下了,白姐你快别讲笑话。” 白珍珠真的是松了口气! 不是她爱多想,个体户是什么地位,普通的工人都瞧不起个体户,如果有正经的工作单位,谁会丢掉铁饭碗去干个体户?虽然她和夏晓兰这种规模,和一些小摊贩不同,本质上也还是个体户。夏晓兰从前是没办法,现在成了高考状元,念最好的大学,毕业后的前程不必说……在很多人的眼里,像夏晓兰这样的还干个体户就是不务正业了。 人民桥小商品市场那栋房子特别大,夏晓兰如果不做新生意,就剩白珍珠可玩不转。 至于康伟,没有夏晓兰在中间维系纽带,白珍珠和京城的公子哥儿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要换了几个月前,白珍珠绝对想不到这些。小商品市场摆摊很历练人,白珍珠和人抢地盘,自己找货源,赚到了不少钱,中间也被人骗过,她本人的成长十分快……士别三日,非吴下阿蒙。 夏晓兰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事物都有双面性,不能要求合伙伙伴既能独当一面,又要老实忠厚。人肯定会发生变化,白珍珠现在也学会了说话之间掂量下,不再像过去那么简单粗暴一根筋,夏晓兰不能要求对方改,只能自己去适应她的变化。 听到夏晓兰坚定的说生意照做不误,白珍珠显然很高兴: “店铺交给刘勇大叔来装修行不行?我去看过一次招待所的装修,很好看。” 两人见面,谁都没提夏晓兰打着石膏的手。 这是禁忌,夏晓兰让葛剑报复了几个混混,又逼着混混去废了夏长征的手,急忙让李栋梁回商都,这中间的种种细节,白珍珠都不适合知道。她要知道了,就是李栋梁和葛剑已经不适合再当夏晓兰的保镖,他们拿着夏晓兰的工资,却把这种要坐牢的机要事透漏给白珍珠的话……夏晓兰显然不会再用这俩人。 她和白珍珠现在是生意伙伴,是朋友,却不知道将来会如何,夏晓兰没傻到什么事都让对方知道。 她不是小人之心,而是不想考验人性。 别把刀亲手递给别人,自己受伤的机会就很小。 夏晓兰现在的派头不同了,走哪里都有两个保镖,哪像去年刚来羊城时,一副乡下丫头的打扮。可柯一雄还偏偏瞧上了乡下丫头打扮的夏晓兰,求之不得,自然寤寐思服,白珍珠不不能问,柯一雄却留意了夏晓兰的手上的石膏。 那个男人不是很厉害吗? 有人觊觎夏晓兰都不行,却也让夏晓兰受伤。 看来也不怎么样! 夏晓兰知道了柯一雄的想法,一定会替周诚喊冤,周诚到现在都不知道她手受伤的事。 为啥瞒着?夏晓兰有种直觉,周诚知道她手受伤,一定会失控!周诚有点太在乎她了,在市委招待所那次,夏晓兰真怕周诚会直接杀掉樊镇川。周诚有点邪,有点痞,两人好上后又成了粘人精,但这些都只是周诚在她面前展现的部分,还有没展现的部分呢。 石膏没拆之前,夏晓兰都不打算和周诚碰面。借口鹏城的生意要筹备,高考结束后她没有立刻去京城,而是南下来了特区。 刘勇在特区入关处等夏晓兰,和她一起的,还有汤宏恩的司机小王。 小王看夏晓兰的眼神多了几分尊重。 高考状元的光环还是很耀眼的,起码领导知道后,也抽空要见夏晓兰: “领导说,要见一见你。” 刘勇在旁边打着眼色,夏晓兰却很坦然:“好呀,我也想去看望下汤叔叔。” 这个‘汤叔叔’究竟是什么领导,刘勇估计知道了,夏晓兰却还不知道呢。显然,汤宏恩这次想要认真介绍下自己了! 376:此女心机深沉(3更) 白珍珠就不好跟着去了。 刘勇倒是能一起去,汤宏恩似乎想听听招待所的装修进展,反正小王是这样说的。 低调的小车,直接把夏晓兰和刘勇拉到了市政府的办公楼。 第一个见到的是有一面之缘的彭秘书,彭秘书那时候忙着给汤宏恩转院,再八面玲珑也没空去关心夏晓兰这样的闲杂人等。不管什么时候,领导才是最重要的,安危必须放在首位。至于夏晓兰雨夜中提供的帮助,送医院,让李栋梁回市区报信……这不是应该的吗?如果别人知道领导的身份,只怕会跑的更快,根本轮不到夏晓兰献殷勤! 彭秘书是不能感同身受,因为他不像小王那样亲身经历了当时的困境,没有夏晓兰等人“共患难”,自然就会把夏晓兰的帮助轻描淡写带过。 显然,这个殷勤没引起彭秘书的重视,却献到了汤宏恩的心里。 汤宏恩出院
相关推荐:
烈驹[重生]
取向狙击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误打误撞(校园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