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期工作搞一搞。 高考成绩公布,她再南下鹏城,时间刚刚好。 估分填志愿这种事,李凤梅和刘芬都不懂。她们认识的人,估计只有一个夏子毓是大学生,那也不可能去问夏子毓啊。在这件事上,别的家长还能出出主意,夏晓兰的长辈们是真帮不上忙。 不过估分“584分”,回家后还是要告知家人的。 于奶奶倒是比刘芬和李凤梅强,听到估了584分,还报的是华清大学,她夸夏晓兰有出息! “华清大学堂啊,旧朝时要去美国留学的人,就要先在华清大学堂念书才行!现在更了不得,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你要真能考上华清,算的上是光宗耀祖了!” 随便考个大学,也能脱掉那个农村户口的。 但这还不够,于奶奶想起周诚那做派,家里肯定不简单。夏晓兰有点优秀还不行,得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家世当然是鸿沟,但古往今来,家世能把一个人给限制死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周诚家里条件好,那也是父辈或者祖辈奋斗的,于奶奶觉得,一个年轻姑娘咋证明自己优秀,身处在啥位置,就做符合啥位置的事呗。 是学生,踩过全国上百万考生,考上最好的大学,这就是最优秀的。 于奶奶看得很清醒,再高的门槛,夏晓兰考上华清大学的,也就不成问题了。 刘芬傻乎乎的,李凤梅最多比刘芬强三分,于奶奶十分无语,她又不是夏晓兰的亲奶奶,为啥要来操这个心?瞧着俩人光顾着傻乐,于奶奶十分无语。 夏晓兰想的可没有于奶奶复杂,但于奶奶是真心觉得她有出息,夏晓兰也不会不领情。 “等分数出来了,咱再庆祝吧,我去商大找找龚洋,让他给画个图纸,村里修房子的事也该开始筹备了!” 要不是手受伤,夏晓兰完全可以自己画图。 她反正要念建筑,就当提前练手呗,修个二层小楼能有多复杂,不用多气派,实用的同时,兼顾下审美就行。不过现在手受伤了,她还真的要求助龚洋,夏晓兰寻思着,等新房子的设计图画好了,高考成绩也该公布了。 商大已经放暑假了,龚洋却没有回家。 他打定主意跟着刘勇和夏晓兰赚钱,自然要对业务更熟练,争取早日没有夏晓兰的参与,也能独立出设计方案——招待所的装修一签合同,刘勇就给了他500元的报酬。刘勇并不吝啬,香港的设计师不用说,像给华建搞设计方案的,基本工资之外,顶天多给几十块奖金,除了稳定,那些人收入比不了龚洋。 龚洋每天都如饥似渴的吸收着新知识,夏晓兰在图书馆里把他拉出来,龚洋问她今天几号,而后恍然大悟的问:“今天是估分填志愿吧?你考的咋样?” 卓娜也来图书馆借书,偷偷摸摸竖着耳朵听。 夏晓兰说了自己估分,疲劳过度的龚洋一下子有了精神,卓娜却连手里的书都吓掉了——吹牛的吧,估分584分?去年豫南的理科状元就这个分数,而今年的数学题有多难,考完试到处都在传,卓娜也知道。她不相信,决心要密切关注高考成绩公布,第一个就要查一查夏晓兰的分数! 365:都耐心等两天(3更) 夏长征受伤截肢,已经好几天。 他伤口没发生感染,虽然截肢了一只手,好歹保住了性命。 另一只手也骨折不能动弹,夏长征如今成了一个需要人喂水喂饭的废人。要没有张翠帮忙,他甚至要尿在床上。这下倒不用早起揉面了,可夏长征能高兴起来吗,他也才四十出头,正值壮年的男人落了残疾,出事前和老婆的关系就没从前那么好,现在成了残废,张翠巴不得将他甩掉吧? 夏长征其实能出院了,不过租住的房子环境差,他情愿还在医院呆着。张翠倒是没说啥,这几天反正也不能摆摊,在哪里都一样。两口子都在等夏子毓回来,生活接连不顺,夏子毓已经成了他俩的主心骨。 儿子当然好,就是年纪太小,现在不顶事。 夏长征截肢住院,张翠娘家是清楚的,张满福第一个赶来医院,后来夏长征丈母娘还带夏俊宝来医院探望过。张翠尽心尽力的把小吃技术教给张满福夫妻,因为张母答应帮忙照顾外孙。等到张翠和夏长征在省城站稳脚跟,再把夏俊宝送来城里……当时是这样的计划的,现在夏长征变残疾,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把夏俊宝接到身边了。 张翠这几天翻来覆去抓住夏子毓哭诉,中心思想就是让夏子毓照管以后。 “你不管你爸行,你弟弟总不能一直呆在乡下上学吧?” 夏子毓很想反驳,她不是一直在乡下上学?只是高中时才从乡镇初中考到了安庆县,学习上舍得下功夫,在哪里读书都一样的!那时候,父母也没说过,一定要努力赚钱把她送城里上学啊。 夏子毓知道这不公平,她最厌恶的就是这点。 但这世上不是人人都能从不好的教育环境中脱颖而出,夏俊宝要是不争气,以后被拖累的还是她自己。 她如今还真的不能不管夏俊宝,别管在哪里上学,夏俊宝马上要念初中了,必须要把学校定下来,频繁的转学对夏俊宝并不是好事。 夏子毓从安庆回来,张翠问她情况如何,夏子毓摇摇头: “她是受伤了,伤的应该不太重,照样参加了高考。” 而且很谨慎,从前一点就炸,现在可不好骗了,夏子毓故意在身上带了录音机,就想抓住夏晓兰的把柄,夏晓兰说话却滴水不漏。这还是夏晓兰吗?夏子毓知道夏晓兰是有些小聪明的,但她只是离家到京城念了半年大学,夏晓兰从小聪明就成长到让夏子毓摸不透的地步。 夏子毓心里乱七八糟的想法也没处去说,她也怪父母不靠谱,从夏晓兰刚到县一中读书,这件事就该告诉她。 非得拖到了过年时。 让学校开除夏晓兰可不是好办法,一开始就应该狠,不要搞那些小打小闹的阻拦,务必一击即中就好了。 现在,让夏子毓雇凶杀人她是没胆子的,各种小手段根本不管用——她这次回安庆,还打听到另一个消息,赵刚因为赌昏了头欠下债务跑去入室行窃,被人当场抓住,判了几年刑,也被县一中开除。赵刚是什么样的人,夏子毓也有几分了解,赌博欠钱可能是真,但叫他入室行窃,赵刚不会做。 不是品德高尚,是因为怂! 赵刚的事,还让夏子毓想到了张二赖。 张二赖去年是咋被严打的,好像也是“入室盗窃,数额巨大”的罪名? 张二赖本来就偷鸡摸狗,夏子毓只以为对方运气不好,现在和赵刚的事加一起,绝对不是巧合!两个人,都是要对夏晓兰使坏,却两个人都“入室盗窃”,夏晓兰怎么会这样厉害?夏子毓不相信,她觉得有人在帮助夏晓兰! 就说今天跟在夏晓兰身边的两个男人,明显是在保护夏晓兰。 一切变数都是在夏晓兰离开夏家后发生的,夏子毓再也掌握不到夏晓兰的动向,不知道夏晓兰认识了什么样的人…… “那、就就这样算了?!你爸的手……” 张翠不甘心,也害怕,她指望着夏子毓回来后能收拾夏晓兰,去了一趟安庆,却没啥收获。 她理解不了夏子毓心中的顾忌,夏子毓也认为张翠不可能懂,颇为不耐: “那你说我咋办,跑去把夏晓兰的手打断?我让你和爸做事谨慎点……算了,现在说这个没用,等两天就知道夏晓兰的高考成绩了!” 张翠失望,躺在病床上的夏长征更是失望,女儿就算再厉害也是靠不住的,别怪乡下人都想生儿子。 …… 不仅是夏子毓在等夏晓兰的成绩,估分填志愿的当晚,周诚就打电话来了。 听说夏晓兰估分“584分”,周诚的嘴角翘的老高。 因为自己媳妇儿要高考,周诚也刻意了解高考的情况,这个估分要是差错不大,考华清一点问题都不会有。周诚觉得自己媳妇儿厉害啊,脑子得聪明才能一边做生意,一边考这么高的分数? “晓兰,过几天就是你生日吧,我送你个生日礼物好不好?” 夏晓兰的生日是7月24号,不过农村一般按农历来算,夏晓兰是农历六月二十三出生的,那一天是“大暑”,夏晓兰出生的时候特别热,刘芬怀孕时吃的不好,孩子生下来后没有奶水,刘勇心疼妹妹,不晓得哪里弄了一只鸡送到夏家,结果刘芬就只喝过一碗汤吃过个鸡翅膀,剩下的都被夏家人吃了,说是天气大,他们不吃鸡也会坏。 周诚不知道这些往事,刘芬也不会讲,都是李凤梅讲给夏晓兰听得,李凤梅当然也是结婚后听刘勇讲的。 夏晓兰有点走神,这一个生日,是她“新生”后的第一个生日。 “晓兰,你还在听吗?” “嗯,在听,你说要送我个礼物?先说好,不要送太贵的,只要是你选的东西我都喜欢。” 周诚还真打算送个贵的,夏晓兰这样一说,他就有点迟疑。 在一起后晓兰第一次过生日,他该送个啥好呢,以前的18年可都错过了。 …… “过两天就是高考出成绩了,也不晓得夏晓兰能考多少分。” 梁欢这几天都在想这个事,她可能比夏晓兰本人还想快点知道分数。 刘芳也想知道,“要不,我们到时候去问问?” 觉得夏晓兰考不好是一回事,不亲眼看到成绩,刘芳这心还是不踏实。 366:学霸反正不急(4更) 夏晓兰一个人高考,亲近她的,厌恶她的,一大堆人在等成绩。 考成啥样,夏晓兰比任何人都清楚,她心情一点也不急躁,确认志愿表交上去了就慢慢等呗。7月7号高考,7月12号估分填志愿,最迟7月16日也该出成绩了。豫南省的试卷,现在还集中在商都批改吧,从全省各校抽调的优秀教师,在紧张的进行着阅卷工作。 夏晓兰估分的事儿不知道怎么传了出去,因为她预考全市第一的成绩在前,私下底羡慕嫉妒的有,公开倒是没有人质疑。是的,这个成绩估分太高了,安庆一中原本的年级第一,如今的年级第二,估分也没超过540分。 夏晓兰直接估了584分,和去年的省理科状元分数一模一样……如果真的能有这么高分,她能争一争今年的豫南省理科状元! 反正孙校长打听来的消息,奉贤一中和二中都没有估上580分的。 在各高中估分结束,填了志愿表却没上交之前,几个学校之间肯定要交换下各自最高分的信息。 比如两个都是能考高分的学霸,干嘛都去挤华清,另一个报京大,才能提高录取率啊。夏晓兰就是怕被“协调”,才再三强调不许改她的志愿表。反正她的志愿写的明明白白,只有一个华清大学,放眼整个奉贤市,自认比她考的还好的,尽管来硬碰硬试试,没信心的话,就只有对方避让了……学霸学霸,不就是霸道在这种地方么! 成绩出来前,夏晓兰也想给自己找点事做。 最后两个月真是埋头冲刺,一时闲下来,她本人还不适应。 那就和龚洋一起讨论下房子的设计呗,夏晓兰想建个二层小楼,是乡村小别墅那种。 房子外墙全部贴瓷砖这种风格,夏晓兰从本心来说是拒绝的。不过这房子更多是为她妈修的,夏晓兰也征询了刘芬的意见,万一她妈喜欢的就是类似商都市委招待所那样,在外墙贴满瓷砖,屋檐还用彩色瓷砖拼接花样的富丽堂皇呢? 刘芬连连摆手,她帮忙送黄鳝时,也去过市委招待所两次。 “太豪华了,咱娘俩住用不上,修成招待所那样得花多少钱!” 刘芬本质上就是个低调的人,现在有了点家底,她没有啥炫富的概念,修房子是为了有个自己的家,有个根基,修的那么豪华,母女俩其实一年能在乡下住多久。她现在都有点后悔让夏晓兰在村里盖房了,现在生意上用钱的地方不少,晓兰舅舅去鹏城做生意,钱都不趁手,晓兰也要大笔用钱的话,银行会不会借钱给晓兰? 银行借钱的道理,夏晓兰和刘芬讲过,把钱存进银行就能拿利息,从银行里借钱就要倒付利息。 打死刘芬,她也不敢向银行借钱,还不起咋办! 刘芬的意思,修两间砖瓦房就行,把村里分给的宅基地占上,母女俩回村也有落脚的地方。 夏晓兰没想到她妈的要求这么低,她也推翻了一定要修小楼的想法。修平房造价会更低,修的雅致点,偶尔回乡下住住也行。 七井村那种地方,真要修豪华别墅,夏晓兰都心痛那钱。 她现在也修不起豪华别墅,在村里建一个房子,母女俩就有属于自己的家了。 不管是商都租于奶奶的房子,还是寄居在舅舅刘勇家,都不如自己的家更安心自在。房子原本是修来让刘芬安心的,看龚洋一点点按照她的想法画出了草图,夏晓兰自己也越来越投入。以后她可能会拥有很多房产,但这栋建在乡下的房子,是她和刘芬的第一个“家”。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家的要求构想。 刘芬希望简单点,不要花太多钱。 夏晓兰希望在有限的成本里,能将家建的更舒适。 勉强也算达成共识了吧,村里划给她们母女俩的宅基地有八分地,农村的土地计量是一亩为十分地,一亩地换成标准的面积单位,约是667㎡,八分地就是533㎡……当然,村里划分宅基地时不可能量的这么仔细,反正精确测量后,夏晓兰家的宅基地总面积接近600㎡。 夏晓兰带着三个陌生男人回村,又是牵绳子,又是比尺子的,村里谁不知道她家要盖房子了? “晓兰,你舅呢,没回来呀?” 盖房子是件大事啊,咋让一个小姑娘操持。好吧,这小姑娘也不是一般人,陈庆不是说了嘛,夏晓兰预考拿全市第一,高考说不定也是全市第一。就凭这点,村里人和夏晓兰说话都不敢摆谱,年纪大或辈分大都不行,半道才搬回七井村的夏晓兰,指不定就是古话说的文曲星下凡。 “是呀,陈四叔,我舅没回来,我先带人量量地方,看看房子怎么修。” 文曲星的态度和从前也没啥两样,陈老四感觉很妥帖。 村里人时不时问东问西,能回答的夏晓兰不吝惜口水,不能说的,她就笑笑带过去。 村长家里,陈庆蒙头大睡。 陈大嫂担忧的望着紧闭的房门,估分填志愿回来就这样,要说考的不好吧,又说今年填报的是重点大学。最差也有490分,陈旺达听到这个分数,连说了三声好,差点就要摆酒了,陈庆本人却兴致不高。 现在夏晓兰回村,要着手建房子的事,要换了从前,陈庆早凑上去了。 这次却诡异的安静,在屋里蒙头大睡,当妈的能不了解自己儿子?陈大嫂就问陈庆咋回事:“晓兰在学习上帮了你不少吧,人家要回乡建新房,你连问都不问一句?你俩吵架了?” 陈庆闷闷不乐,只是摇头。 他当然不恨晓兰,他就是难受。 陈大嫂再三追问,陈庆才说出当天的事,听说夏晓兰有个交往几个月的对象,陈大嫂第一反应是生气。没等她冲出门找夏晓兰要个说法,陈旺达的话又在她脑子里响起,陈旺达说夏晓兰以后比陈庆还有出息……这样的姑娘,长得还漂亮,能安心嫁给陈庆吗? 夏晓兰又没卖给陈家,双方既没订过亲,也没下过聘,她这傻儿子之前都不敢和人多说话,夏晓兰凭啥不能找其他人当对象?陈大嫂的心情很复杂,看陈庆死气沉沉的,还要激励儿子: “有对象又咋了?只要没结婚,你都能和她对象正当竞争,你俩还要一起去京城念大学,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好,你赶紧打起精神来,问问晓兰有没有啥地方需要帮忙……明天你俩总要一起去学校领分数吧?” 367:豫南的最高分(加13) 陈庆终于被他妈说动了。 他闷闷不乐,本也是生自己的气,之前明明有那么多机会,他却胆怯不敢告白。现在夏晓兰和别人处对象了,他能怪谁? 但夏晓兰有了对象,陈庆也忘不掉呀。 年轻人的喜欢可能来得又快又简单,陈庆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是挺不甘心的。 万一晓兰和她对象又不好了呢? 就像他妈说的,处对象又不是结婚,他不干恶心人的事,喜欢晓兰是他自己的事儿,也不会打搅任何人。陈庆尽量装出若无其事的样,真的爬起来跑去帮忙。 夏晓兰是带龚洋来实地考察的,这不是室内装修,要结合周围的环境来修这房子。 龚洋就很喜欢七井村的芦苇荡,7月份芦苇一片绿,河风一吹碧波滚滚,龚洋说可以入画。 “都是农村,这里的景比我老家强。” 豫南省也不算是水量充沛的地方,有像七井村这样临河的,也有比较缺水的。缺水的地方会更穷点,也别谈啥景色,龚洋喜欢有生机的地方。河边的芦苇荡,也给了龚洋灵感。他觉得地方够大,在院子里挖个小池子,从沟渠里引活水的想法是可行的。搞个小水渠,养几尾小鱼,移植几株芦苇种着,和七井村的大背景相映成趣。 陈庆不认识龚洋,倒是见过李栋梁和葛剑。 这两个操着外地口音的男人,说是晓兰的远亲,实则对晓兰很是恭敬。 等龚洋说完话了,陈庆才问夏晓兰明天啥时候去领分数。 “按前两年的惯例,阅卷结束的第二天,省招生办就会把分数线贴出来,咱们学校也会有人守在招生办外,能及时查询分数……今年咱们学校是雷老师去阅卷的。” 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姓雷,教英语的雷老师,也是语文老师齐老师的爱人。 陈庆作为复读生,这些事了解的比夏晓兰清楚,招生办在上午9点左右把分数线贴在公告栏上,省台和省内各报纸的记者都会等在那里,第一时间报道豫南省的录取分数线。广播会播,新闻联播也会播,高考是全国性的大事。 学校是让学生们1上午10点去领成绩单,毕竟每个学校的成绩也需要花时间抄录统计,上午10点,成绩能从省招生办抄录到安庆县一中已经很快了,这时候可没有电话查分系统,全靠人工抄录。 陈庆觉得,明天9点前就该到校,“咱们班还要照毕业照呢。” 分数一出来,考的好不必说,考得差的哪里还有心情照相。所以毕业照最好选在分数公布前,夏晓兰也觉得有道理,“那我也9点到校,咱俩明天学校见?” 陈庆微微失落,他还以为夏晓兰今晚会住在村里。 仔细想想也对,刘家房子都空了好久,夏晓兰要住一晚还要打扫,不如回省城。 …… 7月15日晚,陈庆口中的雷老师——雷胜利同志结束了为期5天的阅卷工作。 批改试卷的地方闲人免进,试卷也是密封上名字的,改完所有卷子才会拆开登记分数。这样避免阅卷老师在遇到自己学校的学生会偏心打高分,特别是语文作文这样很主观的题,写的对阅卷老师的胃口,可能打40分,落在另一个老师手里,打30分也说不准。 雷胜利来阅卷,每天能有3块钱的补贴,三天拿15块补贴回家还是次要的,他可是肩负着替安庆县一中抄录分数的重任。 这么热的天,每天高强度的阅卷工作,只为补贴老师们不见得愿意来。但这工作是光荣的,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谁也没有他们先接触到高考分数。 困的时候就点根烟继续熬,熬过5天,工作差不多就结束了。 然后是拆分卷子。 省招生办干这个倒是很擅长,拆开密封纸条后,先以学校来分,再登记每个学校的分数。 雷胜利没能捞到这个工作,他想第一时间看到夏晓兰的卷子的希望没有达成。这天晚上,明明是很疲惫,雷胜利却睡不着,高考时夏晓兰的英语还能拿满分吗?阅卷的时候,没听见谁嚷嚷英语有满分卷。满分卷是要小组集体批阅的,雷胜利怀疑夏晓兰的卷子没能分到他们这组。 想太多也没用,明早就能瞧见成绩了。 雷胜利在省招办提供的临时住所里,像烙饼一样翻来翻去。 同宿舍的老师嘀咕了两句,雷胜利才强迫自己躺着不动,免得打搅到别人。唉,这些同行哪里懂他的心思,晓兰同学可是安庆一中有史以来最有可能考华清大学的,学校的哪个老师不关心? 雷老师限制颇多,孙校长睡在自家床上,那是想怎么翻就怎么翻。 一会儿叹气,一会儿又傻笑,他老婆终于忍不了这个犯病的人,将他赶去沙发上睡。 孙校长还振振有词:“你这个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什么!” 他是替夏晓兰操心啊,估584分,究竟能考多少分?那些批改试卷的老师万一心情不好,这里少给一两分,那里扣点卷面分,那总分不就缩水了么!孙校长暗暗发誓,夏晓兰的总分低于560分,打上省招生办,他都要申请查卷! …… 越是紧张的时候,夏晓兰心态越好,心里有底她晚上并不失眠,第二天七点半出门,坐车去学校。这一天刘芬也没心思去店里,和夏晓兰一起去安庆。 上午九点,夏晓兰和刘芬到了教室。 说是10点出成绩,哪个考生不着急,夏晓兰都算到的晚的了。 豫南省招生办外,已经等候了一群记者。他们等今年的分数线,也在等今年的最高分,这两者都是值得好好报道的新闻题材。雷胜利也在等,9点的时候,有人喊了声“分数线出来了”,雷胜利跟着跑出去。 公告栏上白字黑字很清楚: 重点线(一批):494分。 本科线(二批):460分。 专科线(三批):427分。 雷胜利第一个反应,今年的录取线果然比去年低! 第二个反应,是学校今年的估分太准了,每个学校对录取线的预测都是不同的,安庆县一中今年特别神,估的本科线就是460分,这对学生的报考是很有利的! “小雷,看你这表现,今年安庆县一中估分不错?” 认识的人凑上前来,雷胜利心不在焉,他看见记者们呼啦啦往办公室跑,自己也跑过去。 “最高分呢?最高分咋没出来?!” “出来了,听说有点问题,正在复查……” 最高分能有啥问题,雷胜利一脸疑惑。 招生办的人也是崩溃的,你们是不是瞎改的卷子啊?文科就不说了,豫南省的理科最高分,比第二名多了足足45分,这像话吗?! 是不是搞错了,在公布之前,申请复查卷子吧。 “把这个考生的卷子先调出来,情愿我们费点工夫,不能闹出乌龙!” 368:准确无误的省状元(1) 记者吵吵闹闹的,省招办的人也一头汗水。 既然存疑,那就查卷子呗,很快理科第一名的卷子就被找了出来。 查卷的人先看语文,这份卷子肯定不是单科第一,但它也不拉低总分,语文102分。现代文和文言文两部分加起来59分,作文43分。 “这没问题啊,唔,作文写得不错,要是我阅卷,能打45分……” 说到一半讪讪的,这不是来给加分的,而是看看试卷出了啥毛病,第一名的总分比第二名多了足足45分。 “物理也没错,92分。” “化学卷子复查完了,95分。” “生物卷子准确无误,46分。” “英语卷子……是满分,100分。” 哦,满分卷子那就要好好查一查了。几颗脑袋凑过来,对着这份英语卷子评头论足,看了半天,这份卷子也找不到哪里能扣分的地方。 看到政治卷子,总算像是正常人的,省招办的查卷的怪叫一声: “政治怎么才考61分!” 太让人生气了,政治拉低了总分数啊,虽然也勉强及格了,可这是全省第一的试卷,勉强及格像话吗?! “可惜了,政治没有复习好吧。” “别的科都那么优秀,这是临场发挥不好?” “如果能考到70分……争全国第一都行了吧?” 省招办的几个人,从想找错,到想给第一名加分,心态的转变也是很自然的。 最无可挑剔的,当然是数学卷子。 “又是一张满分!” 数学不用说,正确和错误一目了然。选择题全对,后面的解答题也没有丢分的地方,像是把标准答案直接印上去,哪一道步骤是必须写的拿分点,哪些步骤可以省略……目光灼灼,把试卷都要点燃,今年的数学卷很难,阅卷时大批三四十分的,数学能及格的都是凤毛麟角,考120分是啥概念? 要不是最后两道大题的解法和标准答案不一样,省招办都要怀疑是有人泄题了。 看了半天也挑不出毛病,省招办的人喃喃道: “人和人之间真的有智商差异啊。” “那现在咋办?” “卷子没有问题的。” “能咋办,外面的记者都快把门给推翻,就对外公布呗,对了,把第一名的学校联系方式找出来,通知他们!“ 外面的记者都脑补了好多戏,为啥迟迟不公布全省第一的消息,是有人作弊呢,还是搞错了分数? 办公室的门终于被拉开了。 雷胜利和一堆记者一起挤过去,有人踩住了他的脚,连鞋都掉了一只。这是亲戚帮忙从沪市带回来的皮鞋,平时雷胜利很宝贝,这时候也顾不上捡鞋,拼命往前挤啊,就想第一时间听到确切消息。 “全省理科第一考了多少分?” “是哪个学校的?” 文科啥的,没多人关心呢,学好数理化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嘛。 雷胜利终于挤到了前面,听见有人说:“……616分,奉贤市的。” 不是省城的学生摘取了理科状元,这也挺正常,省城的高中虽然有豫南省最好的教育资源,不过也是上线的人数占绝对优势,省状元这种事,总归得看天赋和运气,被下面的市拿走省状元也正常。 现在大家关心的是,理科状元是哪个学校出来的。 奉贤有什么好的高中,奉贤二中? 雷胜利的心跳的厉害,他有个直觉,在省招办的人说出“奉贤市”,他的脑子就在嗡嗡响,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他张开嘴,都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其实他那声呐喊,大的镇住了吵吵闹闹的记者和其他学校的老师。 雷胜利用尽全身力气大喊: “省状元是安庆县一中的吗?!” 你特么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安庆县一中啥鬼,在全省范围内默默无名的学校啊。 认识雷胜利的老朋友,挤在人群外一脸同情。当初大家是一起分配工作,雷胜利坚持要回家乡去,而他则留在了省城高中任教,这些年过去,两人的事业差距自然是越来越大。雷胜利一定是在小地方呆傻了,现在还妄想任教的安庆县一中能教出个省状元? 为啥迟迟不公布啊,听说第一名的分数比第二名高出足足45分,这是安庆县的学生能考出来的高分吗? 教学质量就在哪里摆着呢! 别人觉得雷胜利有毛病,省招办的人却多看了他两眼,脸上带着笑: “同志,你是安庆县一中的老师?” …… 毕业照是很珍贵的。 特别是现在,一个高中毕业的,未来几十年见不着面都有可能。 大学毕业后大家会被分配到全国各地工作,回到原籍的反而不多,再相聚时,人生已过几十载,都是退休的年纪咯。三班这点人,再团聚时不一定能凑齐,毕竟人生有那么多意外。 有的班选择在后操场拍,有的班选择在升旗台上拍,三班则是在教学楼前。 不算新的房子,贴着瓷砖的花台,身后的地方是他们在高中呆的最久,也最熟悉的呀。寝室只是睡觉的地方,来去匆匆,只有教室才是大家埋首学习的地方。 拍毕业照时,能到的老师都到了,孙校长也在。 老师们坐在第一排,孙校长强烈要求夏晓兰就站在他身后。第二排最中央,最黄金,最显眼的位置,就留给了夏晓兰。任何人都没有意见,她虽然不经常来学校,并不妨碍她的好人缘。 拍了毕业照,孙校长就等着电话不愿意走开了。 9点10分,这电话咋还不响? 小雷同志咋回事啊,还没看到分数线呢。 9点20分。 回来一定要批评教育下雷老师。哦,3班要拍毕业照,那暂时离开下。 9点40分。 考的好不好,你倒是打个电话来说一下啊,雷老师,雷大爷!5班要拍毕业照?等一等,现在哪有心情拍照,你们都缺心眼是吧,分数线还没出来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办公桌上的电话终于响起,吓了孙校长一大跳,他扑过去把电话接起来,老汪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纸笔还是记录,孙校长一边听,一边说,老汪就一边记: “重点线494分,本科线460分,专科线427分,一中过线……27人?你是不是搞错了,把本科和专科混淆在一起了!没错?哦哦哦,还有省第一……啊?!” 老汪记录到关键时刻,孙校长声音颤抖:“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清楚!” 电话那边又再说了一遍。 孙校长显然听清了,老汪还没听清啊! 孙校长却顾不上那么多了,他连电话都没挂,抬脚就跑,滑稽的动作像一只猴子在奔跑,几乎是手脚并用。他冲到3班教室,大口喘气: “……616分,晓兰同学,你考了616分,全省理科第一!” 孙校长声音哽咽,把自己给说哭了。 369:一定是同名同姓!(2更) 616分! 孙校长情难自禁,在讲台上哭着呢。 夏晓兰的心却很静,估分的时候她稍微保守了一些,也觉得自己的总分会在600左右,没想到超过600有十几分,1984年理科总分616分,拿豫南省理科状元是毫无疑问的! 刘芬也得以坐在三班的教室里等候。 拍毕业照时,刘芬看着女儿夏晓兰被叫到最中间的位置,就站在校长后面,她知道这是种看重。 这样的看重当然不是因为夏晓兰长得好看,真刀实枪的考场拼杀,阅卷老师还能透过卷子看到学生长相不成?只有分数,用一点一滴汗水累积起来的,才是学生的实力。离开夏家搬到七井村后,夏晓兰说要考大学,那时候她和大哥夫妻咋想的,只求夏晓兰从高一念起,两三年后考个大专,再不济上中专也行的。 想不到夏晓兰会一次比一次考得好,等到预考前已经是全市第一。 全市第一,那肯定是要念本科的,还是重点大学! 预考到高考也颇为坎坷,夏晓兰伤了手腕,刘芬心疼且心忧,高考那几天整夜整夜失眠。估分出来了不算,直到现在,孙校长嘴里说出来的分数才是最终的定额——616分,再不会出错的分数! 刘芬听见了,又不敢全信。 真是做梦一般的经历,直到教室的屋顶都快被反应过来的学生们尖叫掀翻,夏晓兰也被推到了讲台上,孙校长就那样淌着泪,又说了一遍:“晓兰同学,616分,你是今年豫南省的高考理科状元!” 比第二名多了足足45分的省状元。 孙校长是喜极而泣,夏晓兰也被他感染了,被全班尖叫的气氛给感染。 她好像明白了重生一次的意义,上辈子的一些遗憾,可以被弥补。 上辈子高考不尽如人意,这一辈子,夏晓兰有了重来的机会,她抓住了,也努力拼搏了,前后两辈子的学习累积,才有今天甜美的收获。看着孙校长脸上还带着泪,夏晓兰不由真诚道谢: “谢谢您,也谢谢每一位老师!” 孙校长这人身上毛病有,耳根子软,容易被骗,但谁是完美的啊。 作为安庆县一中的校长,他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学校每多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孙校长就像捡了金子那么高兴。 夏晓兰给孙校长鞠躬,孙校长欢喜的都傻了。 别的老师都跑来了,夏晓兰考了616分,是让安庆县一中炸裂,估计整个奉贤市教育界都要抖一抖的消息。但分数线也同样重要啊,全校除了夏晓兰同学,还有其他考生嗷嗷待哺呢! 老汪把消息给带来了,全校27人上了本科线! 去年只有8个考上本科的,今年却有27人,翻了三倍还多! 专科上线就更多了,427分的专科线,从前似乎遥望不可及,今年竟然变得简单起来,安庆县一中有76人分数超过专科线。这已经不是安庆县最高水平了,恐怕和奉贤市最好的高中也不相上下。 孙校长哭了半天,十分不好意思拿袖子胡乱擦了眼泪:“横幅呢,快把横幅挂上去!” 横幅早就印好了,就等着填数字,比如那条“热烈祝贺我校夏晓兰同学以XXX总分取得84届全省理科状元”,这横幅,就是那个“XXX分”没填呢。 当然,高考成绩出来以前,夏晓兰估分584分,这个分数能不能拿到省状元说不定,孙校长还很是谦逊的,找人做了一条“全市理科状元”的横幅备用。现在市状元的横幅用不上了,直接挂省状元的横幅! 说到本科分数线460分,自然又是一阵惊叹。 学校今年估计的分数线太准了,学生填志愿的时候不会浪费分! 前提是,学生对自己的估分也要准确。听到重点线494分,陈庆有点忐忑,他的估分最低可是490分,万一真的差了4分,他想跳河的心思都有了!横幅很快挂了出去,27人上本科线,76人上专科线,远远望着这条横幅,夏子毓心里就有不妙的预感。 去年她那届,一共只有8个本科生,要不她怎么能受孙校长重视呢。 这才一年的时间,安庆县一中就能有27人本科上线,专科线更是有76人,未免也长得太快了吧! 窥视着安庆县一中高考成绩的,可不只是夏子毓,还有藏头露尾的刘芳和梁欢。母女俩找了个借口,从河东县跑来安庆,就是为了查夏晓兰的高考分数。看见挂出来的横幅,刘芳还没感觉,梁欢却很吃惊: “去年我们学校才7个本科生!” 安庆县一中,居然比梁欢的高中多出20个本科生。同样是县城的高中,教学质量居然相差这么多? 刘芳都动心,“要不,把你转学到安庆来?” 县与县的距离又不算远,让梁欢来安庆念书,考大学的机会好像大一点。梁欢本想一口拒绝,她才不要住校,和那些乡下来的女生挤一间小屋子,但想到她爸丢了职务后,学校里那些人全变了,梁欢又想换一个新环境。 她还没有回答刘芳,就见学校门口在挂另一个横幅。 “咦,这又是庆祝啥?” “看看……” 站在她们这个角度,横幅还有一部分折叠,依稀能见的是“省理科状元”几个字。 刘芳已经倒吸凉气,瞬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梁欢转学来安庆。 梁欢向前走了几步,垫着脚跟,“不可能吧,安庆还能有人拿理科状元?” 不远处,夏子毓也觉得不可能。 安庆这破地方,也有人能拿理科状元吗? 她们的消息太滞后了,一个远在京城,另一方则住在河东县。眼下信息传递极为缓慢,没有方便的移动信息端,没有电脑,也没有网络,她们都不知道夏晓兰在两个月前的预考中已经拿过全市第一!如果知道的话,当她们看清横幅的时候,不至于那么惊慌,乃至失措! “热烈祝贺我校夏晓兰……夏晓兰?” 夏晓兰是豫南省理科状元! 是她们认识的那个夏晓兰吗? 不可能的,夏晓兰怎么会是理科状元,初中毕业后就闲在家里的人,一定是同名同姓的别人! 夏子毓被这消息打击的心窍都堵住,喉头一热,一阵咳嗽,竟然吐出一口血! 刘芳和梁欢坚决不肯信——不看,不听,不信,假的,都是假的!是同名同姓的! 恰此时,一群人跑着来,从商都到安庆,记者们跑的是这样快。 扛着长枪短炮,涌入安庆县一中,着急要采访新出炉的省状元!门卫老赵摸着后腰的警棍,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挡住这么多“暴徒”。 “放我们进去,我是省台的,要采访夏晓兰同学……” “我是省报的——” “别挤,别挤,我是学校的老师,老赵,快放我进去……我把学生们的成绩单带回来了!” 370:赵老实,孙忽悠(3更) 雷胜利挥舞着手里的成绩单,老赵一把拽住他手臂: “雷老师,您咋才回来?校长都催了好几次!” 是,之前催促了好几次呢,后来知道上线人数和夏晓兰的成绩,孙校长已然变成提上裤子不认人的渣男,将雷胜利的动向抛在脑后。那些学生的成绩,急什么急呀,省状元在安庆一中,最大的荣耀都拿了,孙校长特别淡定。 老赵当然不能这样说嘛,表达了校领导的重视,雷胜利眼眶泛着水光,觉得自己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也不枉他在省招办连鞋都挤掉了一只。后来再找到那只鞋,鞋帮子都被踩坏了,可见那些记者和其他学校的老师有多狠。 穿着坏鞋子,雷胜利揣着成绩单,老赵眼明手快,拽住他胳膊将他推进学校。 其他人暂时不能进,没有孙校长同意啊! “我们是记者!” “我们有权采访!” “那人为啥能进去……” 气死了,无冕之王啥时候被人拦过,除了保密的单位,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无冕之王都是能去的。今天居然被一个县高中的门卫给拦下,真是岂有此理,要不是省状元出在安庆县一中,花钱请他们来采访都不可能! 真想掉头就走啊! 不行不行,要冷静,省状元只有一个,不采访状元,难道采访第二名? 如果第二名考了615分,他们倒是能问问,是在哪里丢了宝贵的一分,导致和省状元失之交臂,这也算是个新闻点嘛。足足差了45分,省状元616分,第二名571分,有啥好采访的,听对方讲45个小失误,必然是很无趣的。 门卫老赵
相关推荐: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云翻雨覆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屌丝的四次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