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308章

第308章

年寒窗苦读考取功名不易,一朝革去功名就等于之前的付出全部付之东流,这对读书人来说比杀了他打击还要大。 “如此新政措施,也对殿下的仁义之名有碍啊!” 这是顾佐的肺腑之言。 毕竟朱高煦马上就要即位称帝了。 可他做了皇帝的第一项新政,竟然就是要废除读书人的功名特权,这对他这位新帝而言,简直就是致命的打击,威望不存于天下! 再者士绅缙绅的利益主要在功名特权与科举优待上面,入仕当官对于他们来说只是锦上添花,绝对不是必须的雪中送炭。 功名特权才是士绅缙绅的命脉根基! 顿了顿,顾佐再次出言劝谏道。 “殿下,读书人在朝为官,为天子牧民,在乡野为士绅,宣扬仁义教化,乃是朝廷的基石。” “如若没有读书人在乡野维持秩序,宣扬教化,乡野之中岂不是盗寇横行,礼崩乐坏?” “所以臣以为适当给予读书人一些优待,这是朝廷的仁政善举,不然天下百姓为何还要艰苦求学,为朝廷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来源呢?” 朱高煦看向顾佐,对顾佐的反对没有丝毫意外。 毕竟顾佐也是士绅缙绅的一员,当年也是靠着科举入仕。 但是反对归反对,该拿出来的态度还是要有。 “这是孤即位称帝后的第一项新政!” “皇帝陛下也对此事鼎力支持!” “那么,爱卿当如何?” 没有其他废话,朱高煦直接表明了态度。 摊丁入亩一定会推行,而且还是朝廷大力推行。 朱高煦给了顾佐一个选择的机会,是继续全力支持追随于他,还是站在读书人那边,阻挠新政推行,选择权交给了顾佐。 顾佐闻言脸色大变,看着手中的小册子默然不语。 他没有想到,太子爷意志如此坚定,而且还说服了皇帝陛下,将此作为建元改新的第一项新政,那意义自然全然不同了。 也就是说,这摊丁入亩绝对会推行下去,任何人都阻拦不得。 现在顾佐面临的选择就是,是否继续追随太子朱高煦。 顾佐有些失神,心中很是苦涩。 他而立之年,便因汉王朱高煦举荐,一跃成为左都御史,朝堂公卿之首。 随后汉王朱高煦又改革都察院,大大增加了都察院的权柄,顾佐也因此权势大增,成为朝堂之上炙手可热的实权巨头。 这么多年过去了,顾佐早就打上了汉王朱高煦的标签,如今也是太子党的中流砥柱。 换句话说,顾佐其实根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跟着朱高煦一条道走到黑! 原因很是简单,他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人人畏惧的总宪大人! 这些年来,都察院秉承司法律令,查处逮捕了大量贪官污吏,树立起了赫赫威名。 可也正因为如此,都察院可谓是将满朝文武都给得罪了个遍,他顾佐这位左都御史更是成了一个孤臣。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同僚。 你若是清廉如水,自然不会惧怕都察院御史的巡查。 可问题是大明朝廷还真没有几个干净的官儿,捞得少的那都是良心官吏,不大肆盘剥百姓,天高三尺,两袖清风,老百姓都得夹道给这样的父母官送万民伞。 再有就是地方上每年的冰敬碳敬这些已经形成的规例,每个省的税收上报朝廷那是要经过监察御史的审核,光是这一点就让御史地位超然一等,毕竟真要查出问题来,地方官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左都御史顾佐从不收受什么冰敬碳敬,也从未给予过任何人好脸色,甚至入内廷办公时,独处一间小夹室,不是议政不与官员们群坐,官员都称他为“顾独坐”。 这看似是尊敬畏惧,但是不乏含有满腔恨意与不满。 顾佐这些年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一旦他失去了朱高煦的支持,只怕瞬间就会被那些政敌给撕成碎片! 这就是孤臣的悲哀之处! 孤臣与宦官类似,一切恩荣全都来自于皇帝天子。 得到皇帝天子信任,他们便可以执掌大权,烜赫一时。 但要是失去了这份信任,那他们必将粉身碎骨,死无葬地之地! 所以顾佐并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紧紧追随朱高煦的脚步! “殿下英明,臣愿为殿下效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听见这话,朱高煦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不枉他如此重视顾佐,这家伙总算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顾佐重要吗? 很重要! 他可是都察院的总宪大人! 如今这都察院可不是当年那个都察院,早已成长为了一个百官畏惧如虎的庞然大物! 朱高煦想要推行摊丁入亩,势必会引起天下士绅缙绅的反击。 暗地里有锦衣卫,明面上也得有一支力量,都察院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锦衣卫抓人会激起百官愤怒,但是都察院抓人那可是依法办事,百官再怎么愤怒都挑不出问题来! “很好,顾喷子,准备大干一场吧!” 顾佐自信地笑了笑。 越是身居高位,就越是老成持重。 他有好多年都没有亲自下场喷过人了啊! 那种喷人的快感,还是颇为怀念! 第781章 论一个喷子的自我修养! 表明了态度,二人关系顿时就恢复如初了。 尤其是顾佐听见那声熟悉的“顾喷子”,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殿下,都察院当如何准备?” 既然下定决心大干一场,那自然要做好完全准备。 再者聂兴重建了锦衣卫,显然也是因为此事而来。 都察院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好不容易铸就了赫赫威名,顾佐可不想见到风头被锦衣卫给了压了下去,多年努力付诸东流! “此次新政推行,孤是设计师,杨士奇是主持者,周忱与王骥为副,明面上有都察院,暗地里有锦衣卫。” 朱高煦简单解释了一下他的布置与安排。 “你心中也清楚,一旦消息公布,士绅缙绅定会拼死反击。” “锦衣卫毕竟为朝野所不容,现在又是刚刚才重建,所以他们只能干一些脏活累活,真正要动手抓人拿人,还得看你麾下的都察院!” 听到这话,顾佐心中一喜。 这么看起来,都察院的机会,可是比锦衣卫大多了啊! “禅位大典之后,孤就会推行摊丁入亩新政,战争也会随之打响。” “所以在这之前,你最好清洗一下都察院,将那些尸位素餐、不达政体、年迈昏庸之人,全都清洗出去!” “挑选一批年轻果敢的御史作为储备力量,年轻人热血赤诚,敢打敢拼,他们是最好的战士!” 顾佐闻言脸色微变,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殿下,过于年轻者缺乏办事经验,而且行事冲动易怒,都察院乃是台宪重地,重用这样年轻御史只怕不是一件好事啊!” 此话一出,朱高煦有些愣神。 他怎么觉得,眼前这一幕有些似曾相识呢? 当年他朱高煦扳倒刘观那个巨贪、举荐顾佐的时候,可是就跟永乐皇帝探讨过这个问题啊! “顾喷子,你有多少年没有喷过人了?” 朱高煦意味深长地反问道,让顾佐整个人一愣。 有多少年没有喷过人了? 那确实是有好久了吧! 差不多五六年了! 没办法,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了啊! 顾佐刚刚成为左都御史的时候,因为才区区三十年,毫无威望可言,甚至一度被满朝文武打上了“幸臣”、“佞臣”的标签。 为了改变世人对自己的错误看法,顾佐一上位就开始了疯狂喷人,逮着谁喷谁,硬生生喷出了一个刚正不阿的贤名。 不管是朝堂重臣,还是公侯勋贵,只要你敢违法乱纪,老子就敢喷你! 就连当年的汉王朱高煦,顾佐也没有少喷,二人在朝堂之上不知道对喷过多少次。 也正是因为这些光辉战绩,顾佐才能够树立起威望,成功坐稳了左都御史的位置。 但是,随着都察院职权大增,顾佐也因此水涨船高,渐渐隐于幕后,鲜少亲自下场喷人了。 其一是没有必要,其二则是顾忌脸面。 大家都是要面子的啊! 他顾佐可是堂堂左都御史,都察院的总宪大人,整个朝堂也没有几个官员值得他亲自下场去喷啊! 再者顾佐这身居高位久了,也渐渐明白了大明朝堂的默认潜规则。 类似于他这样的朝堂公卿,一般都不会亲自下场,与政敌当众攻讦。 大不了就是让自己麾下的堂官出手,鲜少会见到各部寺监主官亲自下场。 毕竟大家仕途走到这一步,那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总得顾惜一下脸面吧? 真要是亲自下场了,那矛盾与冲突自然也就升级了,不是什么生死大仇没必要闹得这么僵! 因为这些原因,顾佐好多年都不曾喷过人了。 就算有官员贪赃枉法、违法乱纪,顾佐也只是让手底下的御史出面弹劾罢了。 现在朱高煦陡然一问起来,还真是把顾佐给问蒙了。 见顾佐愣在原地,朱高煦顿时冷笑了一声。 “怎么?” “做了这么的总宪大人,都快忘了自己姓什么是不是?” “当年你顾喷子可是出了名的铁嘴御史,逮着谁喷谁,硬生生喷走了大明朝堂的歪风邪气!” “可是现在呢?你顾喷子不喷人了,转而隐于幕后了,开始老成持重了,身居高位就忘了本心是不是?” 这番话语可是极其严厉的指责,丝毫没有留下情面。 顾佐顿时慌了神,急忙起身跪倒在地。 “殿下,臣……” “孤本不愿指责于你,但是你这些年的表现,实在是让人太失望了!” 朱高煦一甩袖袍,轻叹道:“当年你顾佐是个什么人物?区区一个按察副使,就敢喷公侯勋贵,不畏强权,刚正不阿,喷出了御史该有的风采!” “孤正是看中了你这一点,哪怕你才仅仅三十岁,孤也力排众议向皇上举荐你顾佐成为左都御史,执掌都察院大权,肃清朝堂之上的歪风邪气!” “你顾佐当年才三十岁,就可以做得如此出彩,那为何现在反倒是不给其他年轻人机会?” “御史的本职工作是什么?是专属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 “所有大臣奸邪、小人结党、作威福乱政的,便弹劾他;所有百官卑劣贪鄙败坏官纪的,便弹劾他;所有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现成章法、企图进用的,便弹劾他……” “你们这些台宪御史,本就是干的喷子的活儿,可你顾佐又多久没有喷过人了?” 一通质问令顾佐哑口无言,满脸涨红之色。 “诚然,御史干的就是得罪人的事儿。” “所以更应该让那些地位不高、资历不深、年纪较轻、顾忌较少的官员去干,因为他们年轻,所以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因为他们年轻,所以充满热血赤诚;因为他们年轻,所以斗志昂扬……” “再看看你顾佐本人,仅仅只是过去了十年,就被磨平了棱角,变得圆滑世故,你心中还有当年怒喷天下的热血赤忱吗?你还记得身为喷子的自我修养吗?” “呸,啥也不是!” 顾佐将头埋得更低了,满脸委屈愁容。 他哪里敢反驳啊! 只能老老实实地认错。 “殿下,臣知错,还请殿下降罪!” “知错就要改,挨打就要立正!” 朱高煦叹了口气。 “你还年轻,孤不希望你最后变成一个圆滑世故的人,那样孤只会怀疑当年举荐你是对还是错!” “都察院这等朝堂公器,必须要放在一个热血赤忱的人手中,绝不能交给一个圆滑世故的官吏,那样对大明而言将会是一场灾难!” “你自个儿好好想想吧,回去之后写一篇检讨,论一个喷子的自我修养!” 顾佐:“???” 啥? 自我修养? 你杀人还要诛心啊? 第782章 帝王心术!朱棣的最后一课! 乾清宫。 朱瞻基陪着朱棣在聊天。 这些天来,朱瞻基也无事可做。 基本上就是陪着朱棣吃吃喝喝,逛逛看看,以尽孙臣孝道。 他们祖孙二人也七八年时间没见过了,所以很是珍惜这最后的时光。 但朱瞻基心中还是有些忧虑,毕竟他离开北美分朝已经七年多了。 返航大明耗费了一年的时间,离开大明回去北美又要一年的时间,这么一耗费下去,只怕他得两三年才能够回到北美。 毕竟是自己亲手打下来的基业,朱瞻基可不想就这样拱手送给别人。 要知道北美分朝可不只有他朱瞻基一人,前太子朱高炽的血脉全都在北美,包括朱瞻埈、朱瞻墉等子弟,全都在北美镇守一方。 朱瞻基这位北美王迟迟未归,他真害怕那些弟弟会趁机作乱,抢了他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 一时间,朱瞻基有些忧心。 朱棣见他这副模样,隐约猜测到了什么。 “皮猴子,想回北美了吗?” 朱瞻基闻言讪笑了两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总不能催促皇爷爷早点挂掉,然后自己赶回北美去吧! 这多尴尬啊! “皇爷爷,孙臣只是有些担心。” “孙臣这一走,政务全都落到了母后和杨溥身上,不知道他们能否应对得了!” 朱棣闻言点了点头。 “你母妃是个贤惠的人,再者杨溥也有宰辅之才,出不了什么大事的。” “这对你而言,反倒是一个机会,跟着你二叔学习的机会!” 学习? 学什么? 学他不讲武德? 朱瞻基满脸茫然。 他对这位二叔,印象还停留在汉王朱高煦上面。 朱棣见状笑了笑,准备给这个亲孙子好好上一课。 “近些日子,你应该听到了些许风声吧?” “嗯,据闻二叔正在筹谋大事,为此还重建了锦衣卫!” 朱瞻基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锦衣卫重建太过震动,很难瞒过朝堂公卿。 在当前这个节骨眼上面,太子朱高煦重建锦衣卫,自然有着深意。 “重建锦衣卫,你怎么看?” “这是皇爷爷过渡力给二叔,好为二叔铺平道路?” 朱瞻基试探性地给出了回答,却令朱棣不太满意。 “你如果这么想的话,那让朕有些失望了。” 朱棣叹了口气,“你那位二叔,还用得着我为他铺平道路吗?” “朝堂公卿皆他的亲信,地方战将也对他唯命是从,他这个太子爷权势早已不亚于皇帝天子了!” 嘶…… 这么狠的吗? 朱瞻基倒吸了一口凉气,觉得脊背有些发凉。 按照皇爷爷的说法,二叔朱高煦这是彻底大权在握,把皇爷爷都给架空了啊! “皇爷爷,二叔他这样做……” “这正是爷爷想教你的东西,教你卖个乖!” 朱棣捋了捋胡须,长叹了口气。 “你二叔从汉王开始,一直都在推行新政改革大明,所以才能够聚集起一批贤才干吏,为了他们心中共同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磕磕绊绊走到现在,总算是见到即将成功的曙光了,摊丁入亩就是这最后一步,废除人头税,废除读书人的功名特权,士绅缙绅与百姓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再无任何优越之处!” 此话一出,朱瞻基心神狂震! 摊丁入亩! 一体当差! 一体纳粮! 那位二叔,还真是好大的手笔! 他怎么敢这样做的啊? 那不是逼着天下读书人跟朝廷做对吗? 天下读书人何其多也,一人一口唾沫只怕都能淹死他! 朱高煦啊朱高煦,你哪里来的勇气与底气啊? 见朱瞻基满脸骇然,朱棣笑呵呵地开了口。 “怎么?是不是觉得此事太过荒谬?” “皇爷爷,读书人在朝为官,在乡为绅,乃是朝廷的根基,二叔他这样做的话,只怕会……” “你看看,这就是你跟你二叔的差距了!” 朱棣轻笑道:“你只看到了读书人的作用,却没有看到他们的危害!” “读书人倚仗着功名特权与科举优待,入仕为官则贪腐受贿、上下勾结,在乡为绅则兼并田地搜刮民脂民膏,成了一只只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的蛀虫米虫!” “可是皇爷爷,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做的啊,优待读书人,保证科举官源!” 朱瞻基有些不服气,提出了反对意见。 “一直都是这样做的,那就是对的吗?” “前宋优待读书人,给予了读书人莫大的权柄,最后结果是什么难道你不知道?” “偌大一个朝堂派系林立勾心斗角,党同伐异排斥异己,文官把持朝政架空皇权,武将地位卑贱还不如文臣府上看门的走狗,硬生生地折腾掉了前宋王朝的气运!” “而前宋灭亡的时候,那批士绅缙绅读书人在干什么呢?要么就是投入了蒙元蛮夷的怀抱里面,成为蒙元蛮夷的忠臣孝子,要么就是挂印而去,在乡野靠着功名特权悠然山林,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蒙古蛮夷毕竟是蛮夷,他们想要稳固在中原的统治,就离不开这些乡野士绅和朝堂缙绅,所以对这些士绅缙绅而言,功名特权从一开始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 “不把这功名特权给废除了,读书人永远觉得他们高人一等,永远都会走历代王朝的老路子。” 朱瞻基沉默了。 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与朱高煦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他朱瞻基只想做个盛世帝王,按照先朝前朝的经验,打造出一个类似的太平盛世就行了。 可是朱高煦却完全不一样,这位二叔是想要将前朝先朝的所有痹症全都推倒重来,打造出一个他认为的盛世大明! 这等雄浑气魄与过人胆识,朱瞻基自问他远远不如。 “皇爷爷,如此一来,只怕天下会沸反盈天啊!” “呵呵,那又如何?” 朱棣冷笑了一声。 “你二叔为了这一刻,已经筹谋准备了数年之久!” “从当年推行一条鞭法,到分割财政大权以便皇室彻底掌控军部战兵,再到如今重建锦衣卫,每一步都是为了推行摊丁入亩,都是为了完成这最后一步!” “孩子,你扪心自问,如若是你坐在这个位置上面,你能做得这么好吗?” 朱瞻基再次沉默了。 他只觉得大受打击! “你二叔天生就是做帝王的料!” “相比于他,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趁着这段时间,好好跟你二叔学学吧,够你受益终身了!” 第783章 教导!他想开启民智! 朱高煦多了个小跟班。 以往的太孙殿下,如今的北美王,朱瞻基。 没有办法,这是永乐皇帝的命令,朱高煦也不好拒绝。 再加上先前叔侄二人化解了恩怨,所以朱高煦也只能听之任之。 尤其是批阅奏章的时候,朱瞻基这小子可谓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他想要真真切切地看看,这位二叔是如何治理国政的,批阅奏章无疑是一个最佳的学习机会。 旁边有这么个人一直盯着你,搁谁会乐意啊! 朱高煦被朱瞻基这么一搞,也没心思再批阅奏章了,直接扔给了太孙朱瞻壑。 “大侄儿啊,你到底想学什么?” “二叔,学习治国理政!” 朱瞻基老老实实地回答道,一副好好学生的模样。 见此情形,朱高煦很是无奈。 你当年有这个觉悟多好,老子还用得着坐上这张龙椅吗? “有什么疑问吗?大胆提出来!” “二叔,我听闻您准备对读书人动手了!” 朱瞻基试探性地开口,“那万一以后读书人抵制朝廷,那该如何是好?皇帝用谁治理天下呢?” “呵呵。”朱高煦笑了,“这世间多的是想要升官发财之人。” “读书人寡廉鲜耻,表面上仁义道德,暗地里做尽了蝇营狗苟之事,再光鲜亮丽的外表都掩盖不住他们那肮脏的内在!” “读书人之所以有底气贪腐受贿,有底气兼并田地,除了功名特权之外,就是你方才说的这一点。” “在他们眼里,不管他们怎么折腾,朝廷都离不开读书人,皇帝也需要读书人为他们牧民对吧?” 朱瞻基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毕竟没了读书人,皇帝太子两个人怎么治理天下,怎么坐稳江山? 这也是朱瞻基真

相关推荐: 醉情计(第二、三卷)   痞子修仙传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屌丝的四次艳遇   误打误撞(校园1v1H)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小白杨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