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227章

第227章

” “那银子不是逐年增多吗?”朱高煦笑着反问道。 北直隶粮食减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几年他一直在大力发展北直隶的工商业,建设工厂,打造商业圈。 工厂建设好了,自然就需要人手。 因为各大工厂都定下了严格的薪酬制度,工人们见上工就可养家糊口,自然而然地呼朋唤友进入工厂上班。 可如此一来,愿意继续耕田种地的农户耕户就大大减少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毕竟在工厂里面上工,得到的工钱除去赋税后,远远比耕田种地挣得多多了。 长年累月地辛苦种地,自己累得够呛不说,刨除掉高额沉重的赋税,基本上也所剩无几了,养家糊口都成了难事! 这二者一对比之下,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都选择进入工厂上班。 而伴随着北直隶商业的井喷式发展,也间接带动了不少耕户农户弃农从商,摇身一变成了游走各地的行脚商人。 哪怕朱高煦与郭资等人商议后,在大明钱庄开放耕地扶持基金,帮助愿意种地的耕户农户。 但是同前面两种选择比起来,这耕田种地确实没有他们香啊! 如此,耕田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粮食产量自然就降下去了。 这一点,朱高煦曾经考虑过,不过没怎么放在心上。 只要郑和带着那些高产粮食作物,以大明目前的耕户数量与耕田面积,粮产完全供应得上。 而后为了发展大明工商业,朱高煦一门心思扑在这上面,他也没有多加关注耕户减少的事情。 结果不成想,仅仅只是两年时间,大明竟然就因此出现了缺粮的窘境! 郑和至今杳无音信! 高产作物也不见踪影! 要是再不想办法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大明王朝可真就要出大乱了! 毕竟民以食为天! 你老朱家要是让我们吃不上饭,我们就敢把你拉下马来! 朱高煦拍了拍老夏头的肩膀,随即展颜笑道。 “粮食没要到,那实属正常!” “不然本王来江南做什么?” “对付那些个豪强劣绅,你得来硬的!” 夏元吉:“???” 啥? 来硬的? 直接调兵围城? 我可去你大爷的吧! “咳咳,汉王殿下,调兵围城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而且汉王殿下并无兵部调令,如此行事置朝廷于何地?置陛下于何地……” “行了行了,老夏头你可真下头!” 朱高煦没好气地咆哮道, “本王这不是来帮你们解决问题的嘛,你在那儿哔哔赖赖个屁!” “要不是老头子亲自去北平求我,老子还不乐意来呢,这得罪人的苦差事谁爱干谁干去!” 听到这话,夏元吉苦笑着摇了摇头,不敢再多说什么。 他又何尝不知,为何朝廷对江南的掌控逐年下降,还不是因为江南士绅在朝堂之上的声音逐渐大了起来! 虽说自太祖年间那场“南北榜案”后,大明科举就分南北取士,确保了科举的公平公正。 可是,科举入仕之后,各自的前程,就没有什么公平可言了。 江南士绅底蕴深厚,朝堂重臣大多为南人,这就导致南方官员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越来越重! 当今天子是位马上皇帝,一心只想着北伐,完成他千古一帝的伟大功业! 太子朱高炽又是位仁厚君主,一向秉持仁政治国的理念! 这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最后就导致江南士绅愈发嚣张跋扈,愈发肆无忌惮! 眼下朝廷面对粮食短缺的窘境,他们不思精忠报国毁家纾难也就罢了,还有脸拖欠朝廷税粮继续欠着不给! 诚可谓是将“有恃无恐”这四个字写在了脸上! 面对这等劣绅豪强,唯有血腥屠夫出场,才能够镇得住他们! 而永乐朝如今凶名最甚的屠夫,正是汉王朱高煦! 一念至此,夏元吉也只能叹了口气。 “汉王殿下!” “那批劣绅豪强就交给殿下了!” “老夫会上一封折子,把此间事情尽数上报陛下!” 朱高煦点了点头,表示没有什么压力。 反正后面有老头子兜底,他就是把江南血洗一遍,事后也不会受到什么惩处! “侯承忠!” “带兵入城,接管城防!” “另外,严禁任何人扰民,违令者斩!” “末将领命!”侯承忠领命而去,没有丝毫犹豫。 见到了那块圣命金牌,他的一颗心也落回了肚子里! 既然没有后顾之忧,那就大闹一场吧! “奉汉王命!” “即刻打开城门,违令者视为谋逆论处!” 侯承忠在城外一声暴喝,吓得守城将士腿都快软了。 汉王朱高煦,这是想干什么,难不成真要造反吗? 然而当他们看见户部尚书夏元吉疾驰而来,同样要求打开城门时,众人顿时就不再犹豫了,乖乖打开城门。 汉王朱高煦可能会反, 但是户部尚书夏元吉绝对不会! 毕竟,他夏元吉可是当今陛下的心腹重臣! 朱高煦骑乘高头大马,就此进入松江府城! 与此同时,一封急报入京。 兵部官员查看之后,吓得瞬间脸色煞白,连滚带爬地冲到了兵部尚书值房。 “祸事了!” “老大人,真祸事了!” “汉王朱高煦要谋反了!” 金忠:“???” 啥? 谋反? 汉王谋反? 金老爷子一愣,随即接过奏报看了起来。 这是金山卫指挥使侯承忠上的紧急奏报,如实禀报了自己接到汉王命一事。 金忠细细看完,随即脸色变得古怪了起来。 沉思良久之后,他才叹了口气。 “补一道兵部调令!” 众人:“???” 啥? 我尼玛啊? 兵部调令还能补? 这特么地什么意思啊? 第539章 皇帝撑腰!汉王爷恐吓知府大人! “老大人,这恐怕不太合适吧?” 兵部官员试探性地开口问道,不太明白这位尚书大人的意思。 无诏调兵,那可就是谋反啊! 哪里还有什么事后补上的道理? 金忠执掌兵部这么多了,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还是说他也暗中与汉王朱高煦勾结,这是在给汉王爷打掩护? 金老爷子白了这厮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没有一点眼力见儿。 “老夫这就入宫面圣,调令一事尔等先准备好!” 随口嘱咐了一句,金忠匆匆入宫面圣。 此刻朱棣心情不错,巡视完毕北平新都,确认再过个两三年,他便可以迁都北平了,那心情自然是不错。 不得不承认,老二这个家伙,还真是有几把刷子! 不仅大大缩短了新都筹建工期,而且建造的新都紫禁城那叫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比之这应天紫禁城都要霸气不少! 一想到那座美轮美奂的琉璃水晶宫,朱棣就觉得心里面有些痒痒的,恨不得马上就搬进去住了。 唯有那琉璃水晶宫,才配得上朕千古一帝的身份啊! 正当这个时候,金忠匆匆而来。 “陛下,江南出事了!” “嗯?”朱棣闻言一愣,“老二这么快就闹出动静来了?” 永乐皇帝很清楚自家老二的能耐,加之这厮又是个暴脾气,此去江南少不了要杀鸡儆猴! 听到他这话,金忠也是一愣。 汉王果然是得了皇帝陛下的授意! 不过从明面上看,汉王朱高煦依旧是“无诏调兵”啊! “这是金山卫指挥使侯承忠的奏章,还请陛下过目!” 金忠也不废话,直接递上奏章。 朱棣看罢之后脸色一变,不复先前从容模样。 “老二这个逆子!” “朕让他去江南,是去收拾那些士绅的,不是让他去撒欢的!” 那可不就是撒欢吗? 以汉王身份,强令江南诸卫出兵,封锁江南五府城市! 这落到天下人眼中,他汉王朱高煦那就是无诏调兵,形同谋反! “这个混账东西!” “明摆着是想让朕给他擦屁股!” 在这一刻,朱棣突然有些后悔当初的决定。 调老二去江南,是不是有些冲动了? 这个混账逆子,不会真把整个江南血洗一遍吧? “传旨,汉王奉命清查江南官田诸事,有节制地方军马、便宜行事之权!” 朱棣沉思了良久,最终还是硬着头皮下了这么一道命令,彻底解决了朱高煦的后顾之忧。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老二人都已经到了江南,而且展开了雷霆行动。 朱棣这个皇帝老子,自然不能在这个时候拆老二的台! 更何况,江南问题亟待解决,不能再拖下去了! 索性,此次就让老二大闹一场,一劳永逸! “陛下,如此一来,只怕朝野上下恐有非议啊!” “而且东宫那边……” “不必理会!”朱棣摆了摆手。 “东宫那边不能掺和进此事!” “等老二解决完了,朕就命他前去云南就藩!” 金忠闻言一怔,暗自叹了口气。 汉王这是被当成刀使了啊! 只是可惜,他不是长子! …… 松江府。 大军入城,接管城防。 因为汉王朱高煦突然率军入城,整个松江府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毕竟,汉王朱高煦可是出了名的嚣张跋扈,凶横霸道! 松江知府黄子威当天便主动求见汉王爷,却是根本连这位汉王殿下的面儿都没见到,只能提心吊胆地黯然离去。 紧接着便是天策卫查封知府官署,一应人员上到知府黄子威,下到不入流的胥吏,尽皆被控制了起来。 再有半天时间,聂兴便带着详细情报返回。 “王爷,基本上都查清楚了。” “这是松江府内拖欠税粮的士绅名单……” “这是鱼肉盘剥松江府百姓的劣绅名单……” 朱高煦抿了一口茶水,兴致缺缺地点了点头。 “你带着兄弟们去处理吧!” “拖欠税粮的,愿意补足,就此揭过,若还推辞,直接抄家!” “鱼肉百姓的,手上沾了多少条人命,就杀他嫡系几人偿命,余者抄家收监,等后面一同流放去岭北!” “两天时间,肃清整个松江府,去下一县!” 聂兴闻言点了点头,当即领命离去。 时间紧迫,必须得抓紧了! 待聂兴走后,黄子威被带了上来。 方才他就跪在门外,所以很清楚地听到了汉王爷的交代。 拖欠税粮的士绅豪强,要么补粮,要么抄家! 鱼肉百姓的劣绅豪强,那就是杀人又抄家! 这位汉王殿下,还真是好大的杀性,好狠的手段! “你就是松江知府?” “下官黄子威,忝为松江知府,参见汉王殿下!” 黄子威不敢迟疑,立马跪倒在朱高煦身前。 朱高煦细细打量着这厮,随即叹了口气。 “黄子威,本王听说你当年是因德行荐举入仕,怎么做了几年官,德行全都败得一干二净了?” 此话一出,黄子威顿时额头上直冒冷汗。 “王爷此话……下官不太明白!” “呵,不明白?”朱高煦冷笑一声,“本王就问你三个问题,如果你都答上来了,那今日就此揭过。 “第一,松江府士绅兼并田地盘剥百姓,你这个松江知府是否知情?” 黄子威脸色微变,迟疑片刻后,还是点了点头。 “下官知情!” “第二,你身为松江知府,百姓父母官,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过得水深火热,为何不出手惩治士绅,反而听之任之?” 当听到这个问题,黄子威顿时就慌了。 “王爷,非是下官不愿,而是下官不敢啊!” “那些士绅豪强皆是松江本地大族,掌控松江各行各业不说,族内子弟还遍布松江府县官署县衙,下官不过是顶着一个知府的名头,即便有心铲除这些毒瘤,可也是无能为力……” 朱高煦静静地看着黄子威,伸出了第三根手指头。 “第三,你任松江知府期间,可曾收受士绅贿赂,与其同流合污,盘剥地方百姓?” “想好了再回答,这本就是你黄子威的生平事迹,本王可不希望今日宰了一个知府大人!” 面对这最后一个问题,黄子威惊惧到了极点。 他心中很清楚,汉王朱高煦绝不是在开玩笑! 他真的敢杀了自己! “下官以性命起誓,从未收受贿赂!” 黄子威斩钉截铁地回答道,罕见地挺直了腰板。 见此情形,朱高煦这才神色稍缓。 “你还算是没有忘本!” “失职之罪先给你记着!” “待清洗掉那些士绅豪强之后,即刻推行一条鞭法,届时周忱会派人过来指导!” “你黄子威从现在起,就是戴罪立功之身,一条鞭法在松江府何时推行完毕,你何时免除这失职之罪,听明白了吗?” 黄子威闻言一颗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当即感激涕零地叩首道。 “下官叩谢殿下大恩,定全力推行一条鞭法!” 第540章 松江府初定!万民拜谢汉王爷! 其实, 朱高煦完全可以拿下黄子威。 毕竟从其所作所为不难看出,此人即便没有与士绅豪强同流合污,那也是尸位素餐不管百姓死活。 一个失职的罪名,就足够将他拿下来。 不过这有些得不偿失。 拿下一个松江知府,朝廷吏部会派遣来另外一个。 相比于此,不用抓住这黄子威的把柄,让他全心全意地推行一条鞭法! 为了自己前途,黄子威就算再无能,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很快就过了两天。 聂兴办事效率极快,毕竟他手底下有着天策卫与飞熊卫禁军! 禁军出手,可根本不管你是什么世家大族,在他们眼中不过都是土鸡瓦狗! 按照汉王爷定下的标准,该缴粮的缴粮,该抄家的抄家! 整个松江府大小一众士绅,瞬间就遭受了灭顶之灾! 尤其是聂兴还故意更改了一下程序,或者说故意给了这些士绅豪强一个反抗的机会。 他先是派人登门追缴所欠税粮,而不是直接上门抄家! 这二者一前一后的区别,就是不少试图蒙混过关的士绅,直接就被强行抄家! 聂兴原本就是靖难遗孤出身,对永乐朝廷极为不满,做了多年的刺客游侠后,也对那些个为富不仁的士绅豪强极其痛恨。 经过他这么一算计,整个松江府内的大小士绅几近全军覆没。 毕竟以往也不是没有官差衙役上门追缴欠粮,士绅们还以为可以用之前的手段,或威胁或欺骗,直接给蒙混过去。 哪里想到,这次上门之人,不是什么官差衙役,而是大明禁军! 皇帝陛下的禁军卫队,哪里看得起这些地方士绅,只要一句话没谈拢,直接就是拔刀相向! 随着一家家士绅遭难,其余人这才反应了过来! 那汉王朱高煦,分明就是个屠夫刽子手! 面对汉王爷的淫威,士绅豪强们只能老老实实地准备好自家拖欠的税粮,希冀着能够破财免灾。 然而紧接着,令他们绝望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轮的大清洗之后,聂兴立马就展开了第二轮! 这一次,不再是追缴税粮那么简单了,而是直接抄家杀人! 兼并田地者,抄家收监! 哄抬物价者,抄家收监! 强抢民女者,抄家收监! …… 一条条残酷命令下达,还没等士绅豪强反应过来,披坚执锐的禁军甲士便已经上门,不由分说地直接拿人! 直到这一刻,他们才终于明白,自己等人先前的想法有多么可笑! 哪怕是家财万贯,也抵不过刀兵之祸! 什么关系,什么背景,跟汉王朱高煦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那个天杀的屠夫刽子手,端得是个凶厉跋扈,不择手段! 一时之间,松江府人人自危,风声鹤唳。 但紧接着知府衙门便张贴出一条条告示,彻底稳定住了大局。 这告示上面的内容也很简单,所有被抄家收监的士绅,其名下田地经过重新丈量之后,将会作为民田返还给地方百姓! 此外,朝廷将会推行新的赋税政策,将松江府的赋税摊到全县的土地上,尽量减小官田和民田的税则差别,力求二者的税率一致! 告示一出,百姓奔走相告,纷纷喜极而泣,盛赞汉王贤德昭彰! 要知道,这告示里面说的,是将那些田地以民田返还百姓,而不是官田! 民田是私有的,可以买卖;而官田是公家的,不可以买卖。 但官田也是田,也需要有人耕种,那些官员老爷们日理万机,本身肯定不会劳作,常用的手段便是将官田租出去,招人耕种。 耕种的佃户,每年需要交给官田主人粮食,这就是田租,也是第一层税!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田又需要向国家交税,官田也不例外,这就是田赋,是第二层税! 简单地说,耕种官田的佃户,既需要交租,又需要交赋,负担很重,而一般私有的民田只需要缴纳田赋,负担就轻。 原本大明定鼎天下后,朝廷给每家每户都分了几亩田地,大家都有自己的的私田。 然而随着士绅豪强想方设法地强占田地,松江府真正的耕户农户大面积减少,大部分平民百姓不是成了替别人种地耕田的佃户,就是直接舍弃田地身份沦为流民。 即便如此,佃户既要上交田租,又要缴纳田赋,同样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艰难生活。 而且士绅豪强故意拖欠税粮,官府征收不上额定粮食,就强行往老百姓头上摊派,这就更是加剧了耕户农户肩膀上的负担! 要么成为佃户,要么成为流民,这是松江府百姓唯二的选择! 直到现在,汉王朱高煦突然率军入城,将那些作威作福的士绅豪强全部打杀,并且承诺将士绅豪强的田地以民田返还给老百姓! 这一瞬间,老百姓梦回洪武太祖年间。 汉王朱高煦,似乎同太祖爷一样,真正把他们这些穷苦百姓当成了人! 对此,朱高煦并不知情。 可是当他走出行辕后,却见成千上万的百姓聚集在门口,还没等他开口询问,这些百姓竟齐刷刷地跪倒了下去。 “汉王大恩大德,我们无以为报啊!” “小人愿给汉王爷做牛做马,以报答王爷的恩情!” “叩谢王爷的大恩大德……” 见此情形,朱高煦急忙高喝道。 “诸位乡亲父老!” “这些都是父皇命本王做的!” “皇帝陛下他老人家虽然远在京师,可也挂念着江南的百姓,所以此次命本王前来清洗那些士绅豪强!” “接下来官府会出台新的税制,力求做到公平公正,诸位乡亲父老一定要全力配合官府丈量田地,这可关系到最后分到你们手中的田地有多少!” “另外,若有被士绅豪强欺压的乡亲,若有蒙受不白之冤的乡亲,可以随时向本王检举揭发,本王定会为乡亲们主持公道!” 朱高煦这番话讲得极为敞亮,听得一众百姓眼泪汪汪。 尤其他还加上了一位皇帝陛下,能得皇帝陛下挂念,这是所有百姓先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老百姓就是这般淳朴老实,只要你对他们好,给他们分发田地让他们自行耕种,先前他们遭受的苦难转眼间就忘记了。 夏元吉看着眼前这一幕,陡然喟叹了一声。 汉王朱高煦,真有太祖之风! 太子朱高炽,仁义不假,心善也不假。 可他朱高炽毕竟是太子殿下,从小锦衣玉食,从未真个深入到民间! 再加上这位太子殿下天生肥胖行动不便,注定他这辈子都只能坐在深宫里面发号施令! 可,他以为的仁政,对底层百姓而言,真的就是仁政吗? 究竟是百姓的仁政,还是官员的仁政? 这一刻, 夏元吉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汉王朱高煦,可能不是一位合适的君主,但他绝对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君主! 第541章 难题!当新学子弟撞上一条鞭法! “人到了吗?” 周忱风风火火地走进官署, 然而况钟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并未抵达。” “听闻是学部侍郎王骥王尚德亲自带队!” 王骥! 听到这个名字,周忱眼中闪过一抹喜色。 原因无他,这王骥可是自己人,而且能力卓著。 当年学部侍郎陈公甫被谋害,学部尚书解公豹独木难支,汉王爷遴选满朝文武,最终挑中了时任应天府府丞的王骥,举荐其为

相关推荐: 醉情计(第二、三卷)   鉴昭行   小白杨   屌丝的四次艳遇   盛爱小萝莉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镇痛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突然暧昧到太后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