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五府,苏州、嘉兴、湖州、杭州和松江五府地理上连成一片,是江南地区最富饶繁华之地,其中又以松江府为首善之地。 松江是天下闻名的产米区,兼而种植有棉花、桑麻等多种经济作物,可以说是粮、棉、布、盐、渔行业五开花。 以松江府为代表的江南,就是历代王朝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摇钱树。 “王爷,苏州区区一府所交的税额相当于整个湖广省,相当于是福建省的两倍。” “而松江府的赋税,尽管仅仅只是苏州府的一半,但其仅下辖两个县,苏州府则有八个县,这样按照每县的税赋平均算下来,松江府几乎是苏州府的一到两倍。” “下官曾经计算过,松江府每亩平均税粮二十余升,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倍之多,是北直隶每府州平均数的二十三倍之多!” 周忱手拿报表,开始了滔滔不绝地演讲。 叶家家主被斩,周忱亲手斩杀了叶修文,自此大仇得报,也恢复了先前的朝气。 只是,谁都不知道,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是否会想起那个温润如水的江南女子,那个他差一点就可以在一起的此生挚爱。 “也就是说,情况最严重的,不是苏州府,也不是常州府,而是松江府,对吧?” 朱高煦摸着下巴接话道。 “正是如此,不仅仅只是赋税,江南百姓还要承担大量的徭役!” “大明立国初期,太祖高皇帝在金陵、凤阳,当今圣上在北平等地营造皇宫,都大量使用了来自江南各行业的工匠,工期往往长达十几年。” “而且,随着近些年来陛下有意迁都北平,开始向新都运送粮草物资,运输损耗所产生的损失也要加到江南百姓头上。” “各种名目繁多的所谓‘加耗’随之而来,松江每年漕米二十三万二千九百五十石,加耗损十五万三千七百四十七石,合计三十八万六千六百九十七石,也就是说损耗粮草高达应定税粮的三分之二!” “而且最令触目惊心的是,这个数据还只是是官方上报的‘加耗数’,大家都知道江南士绅豪强故意拖欠税粮,官府为了完成额定征税,只能向穷苦百姓强行摊派征收。” “在这个过程里面,老百姓需要上交的苛捐杂税,足足高达额定税额的四倍,负担之重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 周忱叹了口气,前面两年时间,他游走于江南五府各地,所见所闻实在令人绝望。 老百姓吃不饱饭,却还整日在田地里艰苦劳作。 士绅豪强钟鸣鼎食,歌舞升平,却依旧对此仍不满足,还在想方设法地兼并田地,盘剥压榨耕户农户! 地方官府毫不作为,要么与士绅豪强沆瀣一气中饱私囊,要么高高挂起不顾百姓死活! 偌大一个江南,出了名的膏腴之地,百姓却生活得连乞丐流民都要不如! 这样的大明,也配称得上是盛世? 朱高煦闻言眉头紧锁。 说到底,这还是他老朱家造的孽! 但凡朝廷有一点作为,但凡这些皇帝太子向朱重八同志学习一下,大明朝百姓的日子,绝对不会过得这么艰难! 士绅! 豪强! 曾经被重八同志如屠猪狗! 这才过去了多久,他们就开始跳起来了? 朱高煦嘿嘿冷笑了几声,吓得周忱与况钟大气都不敢出。 “一条鞭法,你们研究得如何了?可以推行下去吗?” 不是朱高煦瞎操心,而是赋税改革牵连太深,一旦出现任何意外,大明就有可能把自己给玩崩了。 其实还有更加先进的摊丁入亩,不过并不一定适合如今的大明。 哪怕是救世宰相张居正,也是在做足准备之后,才敢顶着巨大的压力,推行这“一条鞭法”! 听见这话,周忱当即来了精神。 “王爷放心,此法完全可行,堪称是解决赋税不平问题的最佳方案!” “眼下我们完全可以在苏州府推行,随即是松江府、湖州府,一直推广到赋役繁重的整个南直隶,最后将其推广至整个天下!” “不过在这之前,还需要王爷出手,血洗一遍整个江南!” 血洗江南! 这句话,竟然是从周忱嘴里面讲出来! 经历了芸娘一事,周忱如今对所有士绅豪强都是恨之入骨,恨不得将他们全都杀光诛尽! 朱高煦见周忱这副模样,反倒是感到一阵安心。 男人不经历磨难,是永远成长不起来的。 尤其是周忱作为大明财税改革的设计师与执行者,如果还是以前那副优柔寡断、温文尔雅的样子,他这辈子都难成大器! “放心!” “本王既然来了江南,自然要把问题处理好!” “新法的事情,交给你们去做,杀人的事情,交给本王就好!” “周忱况钟,苏州府接下来就交给你们了,本王已经得到消息,吏部派遣了候补官员正在赶来的路上。” “至于那些官员胥吏,该杀的本王走之前会杀了,剩下的你们看着处理,四大家直接流放去岭北!” 顿了顿,朱高煦再次提了一嘴。 “你们推行一条鞭法,可多征用新学子弟,他们尤擅数算且思想先进,算得上是推行新法的上好人才。” “本王已经给礼部尚书王景、学部尚书解公豹打过招呼,他们会全力配合!” 听到这话,周忱与况钟都是大喜过望,他们原本还担心新法推行无人可用,却没想到汉王爷早就准备好了一切! 新学加上新法,一旦成功完成,那这二者将会取代旧者,大明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朝堂! 朱高煦交代完一切,起身向外走去。 “聂兴,传本王王命!” “嘉兴、湖州、杭州和松江四府卫军,即刻封锁四府府城县城,严禁任何人出入!” 此话一出,聂兴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自家王爷,这是想要玩一把大的啊! 苏州府的动静,只怕隐瞒不了多久,那些士绅豪强要么提前做好准备,要么就是游走四方找关系! 自家王爷这么一搞,那这些个士绅豪强除了等死,别无他法! 问题在于,那些卫指挥使,会听汉王命吗? 没有朝廷的调令,私自调集军队,而且还是包围府城县城,这无异于造反啊! “王爷,只怕那些卫指挥使……” “告诉他们,要么接我朱高煦的王命,要么等着被本王清算!” 朱高煦翻身上马,浑身杀意滔天。 既然来之前,老头子朱棣都说了会给他撑腰,那他还怕什么? “放跑了一个豪强劣绅,本王杀他全家祭旗!” 第536章 奉汉王命!封锁松江府! 筱馆镇,金山卫城! 大明立国之初,为抵御倭寇借河网水道侵扰江南腹地,于洪武十九年在筱馆(小官)镇筑城设卫,因与海中金山相望,所以称为"金山卫"。 金山卫下辖七个千户所,驻兵一万三千余人,辖境东起宝山、川沙,西达乍浦,绵亘三百余里。 除建卫城外又在沿海滩涂建立一系列海防堡墩,严密戒备,成为南直隶防御门户最重要一关,也是抵御倭寇、拱卫都城的主战场,冠称"江南第一卫"。 此刻金山卫指挥使侯承忠正神情凝重地看着军报,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好。 老侯家祖上以大明朝“开国军功世袭直隶金山卫指挥,因家于官”,成了金山卫本地人,传承至今也算是声望日隆。 祖上余荫,足够让他们这些子孙后代吃一辈子了。 而且金山卫可不是寻常卫所,江南第一卫的名头摆在这里,老侯家也算是权势滔天。 所以,侯承忠看着眼前的“汉王命”,的确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眼见自家指挥使满面愁容,指挥同知武门刀忍不住开口口。 “大人,依下官看,其实完全可以不用掺和进这趟浑水。” “汉王只是汉王,区区一个王爷,凭什么调动我金山卫?” “更何况,汉王还让我等封锁江南五府之地,这根本就是在开玩笑!” “没有陛下的旨意,没有兵部的调令,任何人私自调兵那都是形同谋反!” “此事干系太大,我金山卫掺和不起啊!” 武门刀此话一出,瞬间赢得了一众指挥千户的赞同。 开什么玩笑? 你朱高煦哪怕贵为汉王,也不能这么瞎指挥吧? 调兵封锁江南五府,而且还没有兵部的调令,那就是等同于谋反! 一旦朝廷降罪下来,谁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难不成你汉王比朝廷还牛逼? 一时间,众人义愤填膺,纷纷对那汉王命持反对意见。 更有甚者直接破口大骂,丝毫不把汉王朱高煦放在眼里。 毕竟天高皇帝远,汉王朱高煦还能把他们怎么着? 侯承忠见状也没吭声,只是静静地看着。 等到众人骂高兴了,逐渐安静了下来,他这才沉声开口。 “你们以为,这真的只是汉王朱高煦的意思?”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一愣。 侯承忠又换了一个说法。 “或者说,你们觉得汉王朱高煦是个蠢货吗?” 众人一愣,面面相觑。 汉王朱高煦,是蠢货吗? 傻子都知道他不是! 那位汉王爷虽然平日里嚣张跋扈了些,但是他的文韬武略,可是得了皇帝陛下的点头认可。 否则汉王朱高煦也不会一度成为太子爷的竞争对手,甚至还曾监国理政! 这一点,谁都没法否认! 那么,汉王朱高煦为什么要这样做? “江南的问题,我们都心知肚明。” “苦了百姓,穷了朝廷,富了士士绅!” “原本江南是膏腴之地、鱼米之乡,朝廷的财税重地,可近几年来却收不上税,穷得户部尚书夏元吉亲自赶到江南,督促征收税粮!” “朝廷忍得了一时,难不成还会一直忍下去?咱们那位皇帝陛下,可不是建文这等优柔寡断的货色啊!” 侯承忠长叹了一声,实则他根本就没有什么选择。 因为,这“汉王命”,看似出自汉王朱高煦,实则背后有皇帝陛下撑腰! “前不久皇上刚刚巡幸北平,汉王便动身赶来了江南,甚至带上了天策卫与飞熊卫,这可是上十二禁卫军!” “你们说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听见这话,众人顿时就沉默了。 什么意思? 太明显了些! 真正想要收拾江南这群士绅的,其实是皇帝陛下! 汉王朱高煦现在不过是在拉虎皮扯大旗,嚣张跋扈也有他的底气! 所以,如果现在拒绝汉王命,实则就是在违背圣意! 这同样是众人承受不起的大罪! 日后皇上清算起来,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一时间,众人都有些气闷。 “罢了!” “我老侯家沐浴皇恩,祖上当年追随太祖爷浴血奋战,这才换来了世袭指挥使一职。” “现在皇帝陛下有意对江南动兵,我们这些武夫只能紧紧追随皇上的步伐,才不会被清算!” “所以这汉王命,本官准备接了,诸位觉得如何?!” 侯承忠豁然起身,豪气干云地高喝道。 众人见状沉寂了片刻,随即纷纷出言响应。 “大人所言极是!” “老子早就看那些士绅不爽了!” “跟着汉王爷干,屠了那些士绅!” 侯承忠点了点头,当即喝令道。 “传令金山卫麾下各千户卫所,即刻整军就近封锁县城!” “未得军令前,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违令者严惩之!” 江南第一卫,接汉王命! 伴随着指挥使侯承忠一声令下,金山卫各大千户所当即出动。 松江府,湖州府,嘉兴府,杭州府…… 四府辖区内的卫军没有犹豫,简单粗暴地封锁了城门,严禁任何人进出。 此举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四府知府县令吓得魂飞魄散,误以为这些武夫就要造反了。 好在他们只是简单地围困城池,严禁任何人出入,仅此而已。 此刻汉王爷正在前往松江府的路上,得知消息后并没有什么反应。 他早就猜到,这些卫所会接自己的王命。 道理很简单,太祖所创的卫所制度,天下各卫所的指挥使,都是世袭制,而且都是当初追随太祖高皇帝征战天下的那帮子武夫屠夫! 哪怕到现在传承了两三代,武夫就是武夫,骨子里都是有着暴力因子的! 朱高煦这个汉王爷,现在给了他们一个合理的理由与借口,让他们去大闹一场,让他们去收拾那些自视甚高的士绅豪强,他们巴不得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 当然,朱高煦本人,也想要借此机会铲除江南士绅。 这批骨子里都流淌着酒色的家伙,除了吃喝玩乐当个蛀虫米虫外,于国而言毫无益处! 倒是可以借助这个机会,给新学子弟谋取一个锦绣前程! 第537章 汉王爷的手段!怒火冲天夏元吉! 松江府城! 夏元吉正愁眉不展。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堂堂户部尚书,亲自赶来江南要粮食,这些天杀的江南士绅竟然同样不给! 这还有王法吗? 这还有天理吗? 这还有公道吗? 偏偏人家给出的回复很是充分,什么天灾人祸加上流民众多,反正就是扯出一大堆的理由与借口,跟他这位朝堂巨头哭穷。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啊! 我们这些人不过是表面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上日子过得也不富裕! 诸如之类的话语,夏元吉连标点符号都不相信! 这些江南士绅,现在是摆明了要跟朝廷作对! 偏偏朝廷如今极度缺粮,连九边的军粮都快凑不齐了,还要往更北边的岭北行事输送粮草! 一想到这些糟心事情,老夏头顿时就愁容满面,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松江府知府黄子威匆匆走了进来,满脸惶恐惊惧。 “夏大人?” “出大事了啊夏大人!” 夏元吉闻言一怔,下意识地反问道:“出了何事?” 这个黄子威倒不是进士出身,而是因自身贤德被举荐为官。 其处理松江府事务也算是井井有条,唯独就是税粮这个问题,他始终不曾解决,或者说不曾触碰。 看得出来,这黄子威就是一个明哲保身的聪明人。 夏元吉哪怕心中对其不满,也不好多说什么。 “夏大人!” “那些武夫丘八疯了,他们率军封锁了松江府城,严禁任何人出入!” 夏元吉:“???” 大军封锁松江府? 这是谁下的命令? 自己怎么全然不知? 按照正常流程,兵部先向皇上请旨,得皇上准许后再下发调令! 各地卫所驻军,只有在得到兵部调令后,才能调集军队出征! 换而言之,若有谁胆敢私自调兵,那就是等同于起兵谋反的十恶不赦之罪! 这是那些卫所指挥使都知道的常识! 那他们怎么敢? 难不成当真有人敢谋逆? 夏元吉深吸了一口气,当即随同黄子威匆匆赶到了城头上面。 只见城外大军正在安营扎寨,摆出一副打持久战的模样。 见此情形,夏元吉更是颇为纳闷。 这也根本不像是起兵造反的架势啊? “黄知府,随本官出城!” “什么?出城?” 黄子威一听这话,顿时就慌了。 现在谁还敢出城,不怕被这些武夫丘八给宰了啊? “混账!” “你身为松江知府,身上肩负着守护松江府百姓的职责!” “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难道你想要做那不忠不孝之徒?” 面对夏元吉的厉声指责,黄子威只能唯唯诺诺地点了点头。 反正天塌了还有高个子顶着,有这位户部尚书在,城外这些丘八应该不会为难自己等人。 随即夏元吉带着黄子威出了城门,很快一排利箭便激射而来! “严禁任何人出入,违令者格杀勿论!” 一声暴喝传来,吓得黄子威身子一颤。 夏元吉非但不惧,反而厉声高喝道。 “本官夏元吉,当朝户部尚书!” “尔等是奉何人之命,封锁松江府?” 此话一出,远处几名甲士面面相觑,随即一人策马返回大营上报去了。 户部尚书,执掌朝廷户部的九卿巨头! 这等大人物,他们还真不敢得罪! 很快金山卫指挥使侯承忠亲自赶了过来,对着夏元吉就是一礼。 “下官金山卫指挥使侯承忠,见过夏大人!” “侯承忠,你可有兵部调令?” 老夏头一见到他,直击主题地发问。 不料后者竟直接摇了摇头,“下官并未接到兵部调令!” “侯承忠!” “私自调兵形同谋反!” “你既无兵部调令,怎敢私自调兵?” “难不成你这卫所指挥使也敢犯上作乱?!” “夏大人!”侯承忠急忙解释道,“下官虽无兵部调令,却接到了汉王命!” “不止我金山卫,所有驻扎在江南的卫所,全都接到了汉王命,封锁整个江南之地!” 夏元吉:“???” 汉王? 朱高煦? 他封锁整个江南? 我尼玛啊,你这是要疯啊? 老夏头脸色狂变,随即再次怒喝道:“汉王命,你就接吗?” 汉王只是一个王爷,甚至连太子都不是! 他一句话,就能让整个江南卫所全部出兵? 那他朱高煦这位汉王爷,未免太过可怕了些,皇上和太子爷还能容得下他吗? 侯承忠并不接话,反而笑着发出了邀请。 “夏大人可否入营一聊?汉王爷估摸着也要到了!” “也罢,老夫就随你去,看看那位汉王爷究竟想做什么!” 夏元吉点了点头,随即看向身旁的黄子威。 “黄知府还请回城,安抚好城内子民。” “有些话,黄知府还是莫要说出去的好!” 黄子威连连点头,示意自己知晓利害关系。 实则他心中早就掀起了惊涛骇浪,那位汉王爷似乎准备谋反了啊! 私自调兵封锁整个江南五府,这不就是起兵谋反了吗? 侯承忠懒得理会这松江府知府,将夏元吉迎入了大营之中。 两个时辰后,一队铁骑疾驰而来,径直驶入了这城外大营。 朱高煦前脚刚刚踏进帅帐,还没来得及坐下去,迎面就来了一个人将他喷得体无完肤,言辞很是激烈。 汉王爷定睛一看,随后就被气笑了。 这跳脚骂自己的小老头儿,不正是夏元吉那老不死吗? “朱高煦,你枉为人子!你个不忠不孝的东西,竟然真敢起兵谋反……” “打住!”汉王爷急眼了,“老夏头你是不是老糊涂了,老子什么时候谋反了?” “你丫都起兵了……” 朱高煦无奈地掏出掏出圣命金牌,明晃晃的金光刺得众人眼睛生疼,瞬间齐刷刷地跪倒在地,连夏元吉也不例外。 “怎么着?明白了吧?还叫唤不?” 朱高煦没好气地怒喷道,恨不得给这老家伙一脚。 夏元吉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老脸臊得通红。 人家连牌子都掏出来了,证明背后有那位皇帝陛下撑腰! 这他娘地,枉做小人啊! 侯承忠却是大喜过望,他明白自己赌对了! 或许封锁江南不是皇帝陛下的意思,但是解决江南税粮官田问题却是! 更何况这位汉王爷手持圣命金牌,哪怕自己等人日后被追究责任,也全可以推脱到汉王爷头上! 人家有圣命金牌,那可是“如朕亲临”,敢不听令吗? “行了,都起来吧!” “老下头,粮食要到了吗?” 朱高煦满脸促狭地笑问道,直接往老人家伤口上撒盐。 夏元吉听到这话,一张老脸顿时就黑了。 这天杀的汉王爷,还是那般不当人子! 第538章 恶人还需恶人磨!屠夫与酷吏! 粮食要到了吗? 面对这个问题,夏元吉一下子说不出来话了。 要是真要到了,他夏元吉早就回京了,还在此地待着做什么? 这些个士绅豪强最是难缠,偏偏又做足了充分准备,理由借口一大堆,反正就是向他哭穷没钱没粮! 可朝廷都快穷得揭不开锅了啊! 尤其是北直隶,因为汉王朱高煦的祸害,粮食大幅度减产! 一想到这儿,夏元吉顿时就恶狠狠地看向朱高煦。 “汉王殿下!” “北直隶粮食减产,总得有个说法吧?” “北方粮产一直不如南方,这虽然是事实,但是自从汉王殿下前去北平之后,北直隶上交朝廷的税粮那是一年不如一年!
相关推荐: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烈驹[重生]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突然暧昧到太后
绝对占有(H)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凄子开发日志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