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169章

第169章

而且还是个干吏,足以胜任六部宰执! 因为他的个人功绩,加上自己对这位贤臣干吏的尊敬,大胖胖只能坐直了身体,神情严肃地看着金纯。 “太子殿下,臣听闻工部正在筹备大明工会,管理为天下匠人,并为其评级。” “如今顺天帝都还在营建,南北大运河仍需要疏浚,急需大量的工匠苦役,所以臣觉得此举很是不妥。” “而且天下匠人何其多也,木匠铁匠瓦匠石匠等等数不胜数,难不成还要给这些匠人全都校验评级?那工部也不用做其他事情了,光是这一项就足以让他们忙上一辈子了!” 听到这话,群臣顿时大笑出声,原本沉默的气氛也变得快活了起来。 令人意外的是,这位贤臣干吏出列所奏之事,竟然是暂停工部开设大明工会这项新政! 工部尚书宋礼看着这位知己好友,一时间倒也没有发声。 毕竟人家说的这话,也不无道理。 顺天帝都和南北大运河,再加上皇帝陛下的帝陵,大明现在正在劳作的匠人本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难不成停了这些大项目,让工部派遣专人去工地给他们评级? 这根本就是不合理之举。 皇家制造局局长胡元澄有些不爽,出列反驳道:“金大人,自从我皇家制造局改建之后,研制出的新型武器军备诸位有目共睹,这可都是那些匠人的功绩!” “而且技术卓越精湛的匠人,应该得到保护,享受部分特权,这样才能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才能,努力创新……” “呵,真是可笑!”方宾正愁一肚子火没有地方发泄,还未等胡元澄把话说完,直接冷嘲热讽道:“胡大人毕竟是出身交趾,可能不太了解我大明祖制!” “士农工商,这是历朝历代不变的祖制,让工匠享受与士人一样的优渥特权,那岂不是乱了套了吗?” “真要是如此行事的话,那何人还愿意耕田种地,直接全去做匠人算了!” 胡元澄怒视着方宾,恨不得再给他一个大嘴巴! 这个混账东西,真是胡搅蛮缠! 尤其是他那句“交趾出身”,更是戳中了胡元澄内心的自卑之处! “太子殿下,臣附议金大人所奏,必须暂停这大明工会!” “臣附议!” 汤宗再次出列,选择紧紧跟上。 很快越来越多得人出列,及时声援金纯。 一时间,足足有十好几人附议,看得太子爷有些头皮发麻。 这些程朱缙绅,今儿个是要拼死反击啊! 老二啊老二,我现在该如何是好? 第370章 作战计划!三军猛扑岭北和林! 岭北,中军大帐! 朱高煦一身戎装,环顾全场。 薛禄、柳升、陈懋等骄兵悍将一个个地神情肃穆。 修养了不过几日时间,朱高煦便彻底恢复了过来,除了肩膀上的伤口外,他几乎已经恢复如初。 待他伤势养好后,朱棣当即下令,命汉王朱高煦统管三军,负责此次岭北战役! 听到皇上的这个命令,薛禄柳升等靖难大将可谓是欣喜若狂。 毕竟一众蒙古部落已经被逐一扫灭,蒙军再难阻止其像样的反攻。 估摸着也就岭北府城和林一战,脱欢阿鲁台等人会集结最后的兵力据城固守,给一路势如破竹的大明王师带来些许难度。 但是有了皇家制造局送来的灭夷大炮,加上脱欢仓皇溃逃留下的回回炮,什么坚固城池,都不够这些战场利器轰上几次的! 所以这场岭北战役,明军大胜收复岭北,那是必然的! 只需集结大军开拔和林,就能彻底填满岭北这块拼图! 之后的事情,那就是朝廷派遣文臣官员前来治理布政了。 换而言之,皇帝陛下此刻更换三军主帅,命汉王朱高煦接替骠骑将军薛禄,明摆着是送给汉王殿下一场滔天功绩! 凭借这收复岭北、永清沙漠之大功,汉王殿下的民望将会暴涨到一个惊天的地步! 到时候北伐大军大捷还朝,何人还能阻止汉王殿下入主东宫,成为当之无愧的大明储君? 太子不行! 太孙不行! 那些文臣官员更不行! 在煌煌大势面前,任何人胆敢阻挡,只会被碾成齑粉! 皇帝陛下这道诏命,无异于是在传递政治信号! 大明储君,将要易主了! 所以,即便薛禄白白丢失了一场足以青史留名的滔天功绩,他也是欣然接受。 只要汉王殿下能够顺利入主东宫,成为下一任大明天子,他薛禄还怕没有荣华富贵吗? 而胡广金幼孜等扈从文臣,同样揣测到了这个可怕的信号。 奈何经历上次何林夫一事,皇帝陛下对他们极其不满。 别说进言劝谏了,他们没事都挨了一顿毒打,现在还是鼻青脸肿的,哪里还敢吭声! 此刻二人只能老老实实地一旁坐着记录工作,眼睁睁地看着汉王朱高煦接掌三军,制定作战计划,白捡一场滔天大功。 因为永乐大帝的提醒,朱高煦也意识到了此次岭北战役的损耗,会带给大明财政极大的负担。 所以他本着尽快结束这场岭北战役的念头,也根本没有多想,直接欣然领命,开始指挥三军。 巨大沙盘上,此刻岭北各地,已经插满了大明黄龙旗。 朱高煦伸手拿起一枚龙旗,插到沙盘一处。 “这是杭爱山,武夫至高荣誉之一‘燕然勒功’,就是在此地,这燕然山就是杭爱山。” “杭爱山南麓,就是岭北府城和林,昔年的大蒙古国帝都!” “当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从蒙古国的杭爱山一带向西方进军,一路打到了南部俄罗斯草原,看似路途遥远,实则从杭爱山到伏尔加河畔不到四千公里!” “而且从杭爱山出发穿过阿勒泰地区,来到中亚那些斯坦国,这一路基本是一马平川的大草原,很适合铁骑大军奔袭疾驰,所以从杭爱山出发,铁骑大军完全可以快速机动进军中亚!” 顿了顿,朱高煦斩钉截铁地看向众人。 “这也是为何,我大明一定要掌控杭爱山的真正原因!” “我大明打下岭北,派遣官员布政驻军驻守,完全可以效仿元朝,将岭北行省打造成塞上江南之地,而后储备钱粮辎重,随时可以向西进军中亚,帖木儿帝国可是有着汇聚了整个中亚之地的惊人财富!” 听到汉王这话,一众悍将瞬间就兴奋了。 果然啊,不愧是他们选中的明主! 原本众将还有些担心,眼瞅着岭北战役就快结束了,他们这些骄兵悍将会不会就此被闲置,甚至遭到清算,落得个跟开国将佐一样的下场! 直到汉王殿下方才开口,众将这才彻底放下了心来! 他汉王朱高煦不只要打岭北,还要进军中亚,还要打帖木儿帝国! 这样一位野心勃勃的开疆雄主,才是他们武官悍将的明主! 坐在一旁的永乐帝,先前还在满脸欣慰地听着众人制定作战计划,可是他听着听着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老二这个混账东西,打了岭北还觉得不够,竟然还真的想进军中亚,去打帖木儿帝国? “咳咳,汉王,帖木儿帝国已对我大明称臣纳贡,而且你也说了铁骑可以快速机动到中亚,那后勤补给怎么办?” “杭爱山的确是个不错的跳板,但是进军中亚这件事情,还需要仔细斟酌考量。” 永乐帝此刻有些怕了,他是真害怕自家老二,直接带兵就杀过去了! 这他娘地,不是不可能,而是很有可能! 毕竟这个老二,经常做些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 “爹啊,为啥不打帖木儿帝国?您忘了那死瘸子帖木儿前几年还东征大明,为此筹谋准备了数十年之久!” 朱高煦笑道,“要不是这死瘸子命不好,喝了阿拉克烧酒暴毙而亡,指不定您这位大明天子会被他打得满头都是包……” 朱棣:“???” 啥? 打不过? 老子打不过帖木儿? 你个反骨逆子,这么看不起你爹我? 咋滴没收拾你是吧,你个逆子又开始皮痒了? 永乐帝闻言勃然大怒,嗤笑嘲讽道:“那帖木儿战线拉得这么长,我大明王师以逸待劳,且正值军容最盛之际,如何可能会败给那个死瘸子?” “呵,也许吧。”朱高煦轻笑了一声,并未过多解释。 其实当年帖木儿东征大明,为此整整筹备了数十年之久,出征之时粮积若山,马羊成海,可谓是做足了准备。 而且光是第一波前锋大军,就足足有二十万,后续还有第二波第三波大军! 反观当时因为靖难之役,有些阵脚不稳的大明朝,一线边军总兵力不过十五万,二线满额总兵力才二十万,这还是满额情况,实际上有些卫所早就空虚了,光是兵力上而言,大明就不敌帖军。 再加上大明刚刚经历了一场靖难之役,而张玉、王真、陈亨、张武、谭渊等骁勇大将均已战死,邱福、刘才、陈珪、郑亨、孟善、火真诸将皆为一勇之夫,毫无主帅之才,能独当一面者,惟朱能一人,又身患重病。 降将中,平安、何福、顾成虽号称宿将,但都难堪重任,永乐帝也不放心让他们掌权,盛庸、耿炳文则早已自杀,李景隆被软禁在家。 这么一看起,当时的大明朝,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关键大明也从未想过,帖木儿胆敢扫境而来,孤注一掷地大军突袭。 要不是那死瘸子命好点,没有突然暴毙,直接率军突袭甘肃陕西等地,大明猝不及防之下,还真有可能会被打得满头是包,甚至可能丢失半壁江山! 可惜,两大超级帝国的终极对决,因为帖木儿的暴毙身亡,变得虎头蛇尾,留下无数遗憾。 想着,朱高煦摇了摇头,继续回到眼前话题。 “即便不进军,我大明也要掌控岭北,遏制杭爱山,不然万一帖木儿帝国再次出现一位雄主,那这漠北草原可是一直太平不了了。” 听到这话,朱棣没有反驳,认可地点了点头。 随即朱高煦又点出了几个关键位置,如库伦(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关键地区,势必要将其牢牢掌控在手中,如此大明才能彻底掌控漠北草原! 作战会议结束,大军随即开拔。 朱高煦骑乘在高头战马之上,行在永乐帝身旁,心中不免豪气万丈! “爹啊,多活几年吧,儿子去中亚给你抢几个西域舞娘,让您老体验一下何为真正的异域风情!” 朱棣:“???” 众人:“???” 第371章 科技!陈济老爷子的指点! 文华殿内,吵闹不休。 因为贤臣金纯的突然提议,一众程朱缙绅仿佛寻到了主心骨。 几乎没有过多迟疑,他们立马上奏附议,声援金纯。 对于这些程朱缙绅而言,不管金纯怀揣着什么目的,只要他反对汉王新政,那就可以附和跟从。 有这位金大人在前面冲锋陷阵,他们只需要在后面摇旗呐喊就行了,何乐而不为呢? 一时之间,胡元澄仿佛成了众矢之的,一众缙绅纷纷将矛头对准了他。 尤其是胡元澄原本就不是明人,而是安南人,更是昔年的安南王子。 有着这么一层渊源在,他本就受到了文臣缙绅的排挤。 而且因为汉王所创的皇家制造局局长一职,品秩俸禄等同于六部宰执,这更是让一众缙绅眼红嫉妒! 新仇旧恨一起算,这些人巴不得整死胡元澄! 胡元澄在大明入仕多年,早已习惯了这些朝臣的故意排挤打压。 如果是放在以往,他被喷了也就喷了,根本不会多说什么。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胡元澄始终牢记汉王殿下的那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而发展科技之人,也只能是匠人! 你总不可能让这些缙绅老爷,去铁匠铺打一天铁吧? 所以,朝廷必须要提高匠人待遇,让这些匠人安心钻研自己的技艺,养家糊口保证温饱即可,不必再为生计奔波发愁! 尤其是那些技术精湛的顶尖匠人,这对大明而言简直就是瑰宝,可是除了皇家制造局以外,天下各地还有不少这等工匠宗师,连饭都吃不饱,活得像个乞丐一样,这怎么能行? 工部组建大明工会,给天下工匠评级,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则是按照匠人等级,朝廷制定出新的匠户制度,按照技术水平不同,酌情减免他们的徭役赋税。 还有第三步,那便是开设专门的匠人学堂,传播科学知识,发展各行技艺,如此大明才能高攀科技树,走上真正的兴国强国之路! 这是监国汉王爷,联合工部尚书宋礼、皇家制造局局长胡元澄,亲自商讨制定出的强国三步走战略。 可是胡元澄万万没有想到,工部仅仅只是开始实施第一步,就好像捅了马蜂窝一样,遭到了程朱缙绅的拼死反抗,百般驳斥刁难! 呵,汉王殿下监国理政的时候,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汉王殿下一走,一个个地都开始跳出来了,真是无耻至极! 胡元澄没有办法,只能顽固地坚持组建大明工会。 火烧到了自己身上,而且事关自己能否名垂千古,宋礼也急眼了,不再明哲保身,带着侍郎赵毅等人舌战群儒。 其实原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中,工部职权最轻,所以排名最后,一直没有什么参与感。 工部一众官员,想要青史留名,除了向宋礼这样疏浚运河治理黄河,此外几乎没有什么可能。 但是现在,汉王殿下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一条足以青史留名的道路! 只要把大明工会这件事情办好,除了他工部尚书宋礼之外,工部侍郎赵毅乃至工部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可以成为大明工会的首创者,注定会在史书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史留名,流芳百世,这等诱惑,没有一个文人拒绝得了。 尤其是对于工部这等清水衙门而言,那更是他们百年难遇的机会! 现在,你不让老子办工会,那就是断了老子青史留名的道路,老子不跟你拼命才怪! 如此一来,大殿内出现了奇怪的一幕。 相比于皇家制造局局长胡元澄,工部众人那更是暴怒到了极点,以往一个个地都是老好人,现在却变成了舌战群儒的名家子弟,硬是与一众缙绅对喷而不落下风! 大胖胖见状也是觉得奇了,暗自慨叹老二这个家伙的魅力。 工部在他的整治管控之下,倒还真是一反常态转了性子了。 这种变化,也不知是好是坏。 此刻金纯也很是懵逼,他不过是提了一嘴,觉得那大明工会章程没有制定妥帖,所以建议推迟进行也可以。 结果他万万没有想到,不过是提了这么一嘴,这些朝臣一个个地怎么跟疯了一样,自己还没说什么呢,就开始互相对喷了起来。 而且还他娘地全是文臣在对喷,朱勇徐亲等武官勋臣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就差鼓掌叫好了! 这他娘的什么情况? 大胖胖见这些朝臣又吵起来了,索性趁机大发脾气,直接将群臣怒骂了一通,而后直接起身开溜。 老二这些新政,以大胖胖目前的眼光见识,只能看懂一半,所以他明智地选择使用一个拖字诀,等北疆那边传回来了消息再说。 至于这些个文臣,他是一点都不想理会了,一个个地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太子爷一走,群臣也就没了顾忌,一个个地边骂边走,朱勇徐钦也加入了战场,帮助宋礼胡元澄怒骂程朱缙绅。 他们不懂这劳什子工会有什么好处,他们只知道这是汉王殿下提出的新政,所以要坚决推行。 谁敢反对,那就不是好人,骂他甚至揍他就完事了。 朱勇趁着方宾不注意,直接从后面一脚将他踹翻在地。 还未等方宾反应过来,只听见徐钦一声高喝“兄弟们上啊”,下一刻暴风骤雨般地拳脚打了过来,硬生生地将方宾揍得鼻青脸肿。 等到禁军甲士过来维持秩序时,朱勇等人已经撒开脚丫子开溜了。 可怜方大侍郎,一次朝会挨了两次打,哼哼唧唧地躺在地上哀嚎。 陈府,书房。 解缙王景胡元澄六人均在此处。 下朝之后,他们预感到即将到来的危机,所以结伴赶来了陈府,准备询问一下陈济老大哥的意见。 毕竟今日朝会上发生的事情,足以让他们感到致命危机感了。 那些程朱缙绅,一个个地面目狰狞,恨不得将他们六人生吞活剥了去! 陈老爷子静静听完解缙王景的叙述,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 见此情形,六人都有些沉默,不知该如何是好。 良久之后,陈济叹了口气。 “程朱的反击,开始了!” “汤宗请求废除学部、方宾上奏弹劾诸王外放、金纯奏请暂缓组建工会,这三者之中,金纯是一心为国,但汤宗与方宾则是开始反击了,为了反对而反对!” “这还是只是第一波试探,往后的日子里,他们的反击会来得更加猛烈,你们六人定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尤其是公豹与公甫,程朱最重要的便是垄断科举与学政,你们二人最为危险!” 解公豹与陈公甫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脸色很是难看。 胡元澄若有所思地开口道:“陈老,情况应该没有那么严重,太子殿下今日多次出言维护我等……” “呵,那是因为,他还不能确定汉王殿下的生死!” “什么?”解缙六人大惊,难掩惊恐之色。 汉王殿下,不是没事了吗? 陈济面无表情地看着六人,叹道:“老夫问你们,汉王暴薨的谣言何时传出来的?是不是就在几日之前?还不足十日吧?” “就算是动用锦衣卫的秘密渠道,将消息从北平传回金陵,也需要大半个月,更何况汉王殿下远在岭北,别说十日了,两个月都不见得会有消息!” 此话一出,解缙六人如遭雷击! “太子殿下这么说,不过是在安抚人心罢了,这也是为何他选择和稀泥,面对程朱缙绅的反攻无动于衷!” “同时,这两个月的时间,也会是你们最煎熬的时间,程朱缙绅同样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地攻讦弹劾你们六人,直到汉王殿下活着的确凿消息传来,太子爷才会下定决心继续推行新政!” 陈济有些哀伤,因为他曾是太子之师,太了解朱高炽这位太子殿下了。 太子殿下宽厚仁慈不假,但优柔寡断也是真。 一旦汉王殿下真的出事了,那这新学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 想着,陈济主动开口道:“元澄,将新学教材与科学原稿给老夫吧,即便事不可为,也要保留新学火种,我会让陈氏子弟将其保管好,直到它该出世的那一天,再公布出去。” 六人闻言,心中一片惨然。 解公豹叹了口气,苦涩笑道:“陈老,情况当真有这么危急?” “嗯。”陈济看着六人,叹道:“汉王一死,太子为了稳固朝堂,势必会废除所有新政,尤其是影响天下的新学,更是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眼见六人有些气馁,陈济又笑着宽慰道:“怎么了?后悔弘扬新学了?” “当初你我七人,大部分都是被汉王爷逼迫进入研究院,可是真的了解这新学与科学后,我等却又无比庆幸,不是吗?” 陈济起身,看向众人。 “不是汉王选择了我们,而是新学选择了我们。” “这个世界还是一片蒙昧,帝王、将相、官员、士绅,他们甚至连这个世界的真面目都没有见过,更何谈秉承天意大道,造福苍生百姓?” “这是你我等人的责任,不容推卸,更不可推卸,不是吗?” 顿了顿,陈济又鼓励道:“诸位,当年朱子之学,也曾被驳斥为伪学,这是每一门新学都要面对的艰难险阻!” “漫长时光,自然会证明,你我等人是对的,更会给予我们应有的荣誉!” “微斯人,吾谁与归?” 六人坚定地点了点头,仿佛回到了诏狱研究院里的快乐时光。 待他们走后,陈济看向了北疆方向,神情凝重到了极点。 “汉王殿下,您可一定要活着回来啊!” 第372章 惊变!解公豹被开除宗籍! 马车滚滚向

相关推荐: 云翻雨覆   蔡姬传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镇痛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