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这牛角弓是一种威力巨大的远程武器,它几乎和战马同时出现,并和战马配合成就了数个时代驰骋天下的草原劲旅! 面对瓦剌如此强而有力的箭雨攻击,明军这支具甲铁骑竟然不闪不避,甚至连盾牌都未曾动用! 这支明军铁骑,想做什么,他们是在主动求死吗? 下一秒,残酷事实给出了答案! 瓦剌抛射出的密集箭雨,对全身披甲的大明禁军而言,根本造不成丝毫伤害。 这些箭矢在高空之中划过一道道优美弧线,随即便撞击在了大明禁军身上的盔甲上面,留下一连串的火星,却是难以伤他们分毫。 脱欢惊了,装备上的巨大差距,令他感到一阵绝望! 毕竟,他们现在面对的敌人,是大明禁军,大明皇帝的亲卫军! 自从皇家制造局大幅度提高钢铁产量后,最先将装备更新换代的,正是大明禁军,同样也只能是大明禁军! 毕竟他们是皇帝陛下的亲卫军,需要保证自身拥有这个时代的最强武力,如此才有资格确保皇帝陛下的人身安全! 从一开始,这就是一场不对等的交战! “劲弩!射!” 就在双方距离不过十丈之时,随着禁军中千户陡然一声暴喝,密密麻麻的弩箭从机括中呼啸而出,随即携带巨大力量狠狠地刺向了瓦剌骑兵! 这个距离之下,他们甚至都来不及举盾,明军的弩箭便已经洞穿了身体! 嗖嗖嗖! 一枚枚弩箭激射而来,其锋用钢,似一针状,锐利无比,无比轻松地便洞穿了瓦剌骑兵那简陋的防御,随即狠狠地刺入了他们身体当中! 手臂,大腿,肚子……甚至脖颈! “啊!我的手!” “我的眼睛!” 劲弩刚刚发射,瓦剌骑兵中,立刻就有人被弩箭击中,发出了痛苦的惨叫哀嚎! 毕竟草原铁骑在大部分的时间内都非常缺乏铠甲,即便是昔年成吉思汗手底下那支横扫世界的蒙古铁骑,披甲率也不过六成! 自从元朝被大明灭亡后,明军收复了山西、河北,还在马不停蹄地不断北伐,缴获了大量骑兵装备,蒙古骑兵的披甲率就连年暴跌。 至少脱欢手中这一千精锐,大部分人身上穿的都是皮甲。 这种皮甲的造型酷似于现代带帽子的皮大衣,采用两层皮毛一体的简单鞣制的皮革作为原材料,在一些相对关键的部位,还会嵌入或者缝上牛角或牛骨作为加强。 不用怀疑,这种甲胄相当简陋,防御力也是低得可怜! 面对明军攒射出的锋利弩箭,瓦剌骑兵身上的皮甲瞬间就被洞穿,如同纸糊的一样! 一时之间,瓦剌骑兵死伤无数,在锋利弩箭的洗礼之下,阵型隐隐有了溃败之势。 项昆仑坐镇军中后方,此刻正眯着眼睛,看向了即将短兵相接的两支骑军,忍不住低声喃喃道:“脱欢,以你的狡诈奸滑,现在你会如何应对呢?” 朱瞻基与朱瞻壑率领的左右千户已经到位,只需要自己一声令下,三军就能立刻收拢包围圈,将脱欢与他这最后的一千瓦剌精锐,全部杀光诛尽! 脱欢此刻惊慌到了极点,大脑正在飞速地运转。 根据那个幼军俘虏的情报,他知道有三千大明禁军,但是此刻眼前只出现了一千人! 那就证明,明军正在设置包围圈,想要将自己等人彻底杀光诛尽! 一想到这儿,脱欢一颗心顿时沉入了谷底! 他不能死在这里! 他要逃出去,然后将这个消息告诉所有人! 只要想办法生擒了这个大明太孙,漠北草原的归属,将由他们说了算! 杀出去! 一定要杀出去! “冲锋!不惜一切地冲锋!” 骑兵的对决,进攻永远都是最好的防守! 进攻方永远比防守方要优先占据主动权,那些傻乎乎的等着敌军铁骑进攻的白痴,全部死光光了,连骨头都变成了渣滓。 骑兵原本就是因杀戮而生,不断地发起冲锋,不停地疯狂进攻,才是每一个骑兵天生的宿命! “瓦剌的勇士们!决战的时候到了!” “长生天将会见证你们的勇武!” 长生天,是草原部落的最高天神,并且与成吉思汗联系在了一起! 故而当脱欢喊出这声长生天后,所有瓦剌勇士全都疯狂了,瞬间士气大振! 随即两支铁骑狠狠对撞在了一起,惨叫声与哀嚎声响彻整个夜空!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刚刚还在激励士气的瓦剌少主脱欢,此刻竟然调转马头,趁着所有人不备,直接带着几个亲卫冲出了这方战场,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千夫长巴图拉见状愣在了原地,随后发出了凄厉的咆哮嘶吼。 “脱欢,你这个该死的懦夫,你会受到长生天的诅咒!” 第331章 追杀与分歧!朱瞻基的必杀之心! 脱欢临阵脱逃! 巴图拉别无选择,只能拔出弯刀,继续冲锋。 “儿郎们!长生天将会见证你们的勇武!” 脱欢逃了,他不能逃,否则这一千勇士必死无疑! 即便再无可奈何,巴图拉都只能继续作战,试图看到一线生机! 一千瓦剌勇士,当即拔出了弯刀嗷嗷叫着杀向了明军铁骑,震天动地的马蹄之声响彻整方战场。 两军前排铁骑已经快要冲杀到了一起,真正血腥残酷的白刃战即将到来,而那将会是瓦剌勇士的主宰之地! 毫无疑问,先前的远程攻击中,因不熟悉大明禁军的作战方式,导致瓦剌铁骑吃了一个闷亏! 但是巴图拉并不担心接下来的白刃战,甚至隐隐感到有些兴奋,那张丑陋的面容之上充斥着滔天凶光! 白刃战,才是草原铁骑的主战场! 从来没有一支骑兵,面对草原勇士手中的马刀战镐、骨朵战斧,还有还手之力! 就算这些明军身披重甲,他们本质上也不过是孱弱的两脚羊! “杀光这群卑劣的明军杂碎!” “长生天正在看着你们每一个人!” “用这些孱弱两脚羊的鲜血,来见证你们的勇武!” 巴图拉不断嘶吼暴喝,试图振奋士气激励瓦剌勇士。 然而巨大的装备差距摆在眼前,他们的结局其实早已经注定。 此时此刻,在两军对冲的正面战场上,双方之间的距离已经不过一丈! 大明领头冲锋的中军千户,甚至已经能看清楚对面瓦剌骑兵狰狞的面容和满嘴的黄牙。 这样的蛮子,就该将他们抹除! 很快,两军距离,只有五十步。 但大明禁军将士依然没有慌张。 “举枪!” 随着一声暴喝,领头的中军陡然将骑枪平端,然后他就跟过去训练一样,大腿一夹马腹。 下一刻,原本应该是白刃战的战场上,出现了让很多人终生难以忘怀的一幕。 临出征前,大明所有的禁军都接受过特训,他们所骑乘的战马,也全部受到过短距离忽然加速的特别训练,为的就是在战场上逆转战局,爆发出惊天战力! 刹那间,整个大明禁军铁骑的速度达到了极致! 只见大明禁军第一排的骁勇,高举骑枪狠狠地撞进了对面的瓦剌铁骑冲锋阵型之中。 长长的骑枪,带着巨大的动能,以及巨大的惯性,在一秒钟之内,就将迎面冲来的瓦剌骑兵捅穿! 是的,捅穿,瓦剌骑兵整个人还没反应过来,瞬间就失去了生命,被一根锋利无比的骑枪结束了他这罪恶的一生! 当然,他们也没有忘了,挥舞着手中的马刀战斧,狠狠地劈砍在大明骑兵身上,但是面对全副武装的大明禁军,这点程度的伤害,甚至都破不开他们的防御! 在巨大的动能、巨大的惯性加持之下,屠杀却还没有停止! 瓦剌前排骑兵被活活捅穿了身体,而后骑枪直接顺势捅入了第二排瓦剌骑兵的身体,直接将第一排那个可怜的家伙串进了骑枪的中心! 项昆仑坐镇后方统筹全局,清晰地看见,还有禁军骁勇的骑枪上接连撞穿了好几个瓦剌骑兵的身体,硬生生地将他们捅成了串儿! 在这刹那间的撞击结果,惊呆了所有目睹此刻情景的人,甚至整个战场都为之一寂! 太可怕了! 大明禁军实在是太可怕了! 许多人的嘴巴都张得大大的,一副完全不敢置信的模样。 这个情景,很难用文字来形容。 因为它实在太过震撼人心! 巴图拉整个人都绝望了,发出了野兽般的悲鸣。 这一刻,他终于有些理解,脱欢为何要弃军逃跑了。 这样的大明禁军,简直就是一群魔鬼! 瓦剌人发蒙,禁军骁勇却是没有。 第一排的禁军骁勇此刻已经扔掉了骑枪,拔出战刀杀入了瓦剌阵型之中。 第二排的大明铁骑刚刚抵达,沿着第一排撞开的口子,接着平举骑枪硬生生地撞了进去! 如此一来,循环往复,直至最后一排禁军铁骑冲入战场。 仅仅是一个照面的对冲,瓦剌铁骑便几乎全军覆没,一千人十不存一! 没有一个人,在这样恐怖的骑枪撞击中存活。 就连此刻瓦剌骑兵的最高统领巴图拉,也丧生在了一名大明禁军的骑枪手中。 他那魁梧的身体,直接被明军的骑枪捅穿,甚至来不及做出丝毫反应。 他身上那简陋的皮甲,在明军骑枪面前,如同纸糊的一样,根本没有半点防御能力! 最终,巴图拉的尸体被高高抛起,在高中中划过了一道优美的弧线,随即重重地摔落在地。 在眼睛闭上之前,他见到了遍地都是瓦剌勇士的尸体,一如那日明军奇袭瓦剌驻地一样,充满了令人绝望的血腥。 “脱欢,逃出去啊!否则整个蒙古,都完了!” 话音一落,巴图拉眼前一黑,当场气绝身亡。 剩下的瓦剌骑兵,已经被大明禁军杀破了胆子,开始仓皇溃逃。 仅仅只是一个照面,他们便被屠杀了大部分人,甚至敌军连减员受伤的情况都没有。 面对这样一群魔鬼,没人愿意继续与他们厮杀下去。 逃,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项昆仑指挥中千户结阵绞杀,将这些漏网之鱼全部屠戮一空。 随即他看向了漆黑的夜幕,不知道那两个好圣孙,是否抓住了仓皇出逃的脱欢。 此刻,朱瞻基正亲率铁骑,追杀着前面慌不择路逃跑的“脱欢”。 “脱欢,你逃不掉了,速速下马就擒!” 面对他的高声呼喊,“脱欢”似乎听不懂一样,只顾着仓皇逃跑。 然而下一刻,“脱欢”胯下战马被一枚利箭射中,直接高仰马蹄将他摔了下来。 朱瞻基见状大喜过望,迅速上前将人给围了起来。 然而当禁军骁勇将人押上来后,却是令朱瞻基勃然大怒。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脱欢,而是随他临阵脱逃的那几个亲卫之一。 “该死的杂碎,真是狡诈狠辣到了极点!” 事到如今,他只能寄希望于朱瞻壑,希望后者能抓住脱欢那个杂碎。 很快三军合兵一处,得到的结果却是令人怅然。 脱欢还是逃了。 他们甚至带着俘虏一一辨认尸体,最后还是只能得到这个令人失望的结果。 望着心有不甘的朱瞻基,项昆仑主动提议道:“朱将军,撤军吧!” “脱欢手里四个千户,已经被我们屠了两个,想必他也不敢再冒出头来。” “要是继续深入追击下去,我们的粮草水源将会是大问题!” 撤军? 听到这个字眼,朱瞻基面色一变。 “继续追击!必杀脱欢!” “朱将军……” “你们忘了牛三?” 牛三,正是那个被脱欢刑讯逼供的幼军俘虏。 当朱瞻基在山洞内发现他时,这个可怜的孩子已经没了呼吸。 脑门上留下了一个巨大豁口不说,嘴里还塞满了他自己的手指! 只要一想起这丧尽天良的一幕,朱瞻基就没办法撤军! 不宰了脱欢这个杂碎,他此生难安! 项昆仑看向了朱瞻壑,后者同样摇了摇头。 “老大,没必要再追杀下去了,脱欢此刻孤身逃亡,我们想要找到他的踪迹,比之前还要难上千百倍不止!” “更何况我军是最深入的大明战兵,一旦遭遇险境,根本没有援兵前来支援,继续追击是不理智的……” “继续追击!”朱瞻基怒喝一声,打断了朱瞻壑的提醒,“孤说了,必须宰了脱欢,他若不露面,那就杀到他露面为止!” 听到这话,项昆仑与朱瞻壑都叹了口气。 当朱瞻基开始以“孤”自称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这位太孙殿下已经下定了决心。 只是继续深入追击下去,的确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二人见到朱瞻基那杀气腾腾的模样,也只能依令行事。 很快众人打扫了战场,迅速撤离了此地。 原本尸横遍野的战场中央,出现了一座血肉模糊的京观,宛如人间炼狱! 第332章 乱者须斩!杨荣的觉醒之路! 太原。 聂兴很快去而复返。 “王爷,这太原城,貌似姓王了啊!” 他这第一句话,就把杨荣等人震了不轻。 朱高煦淡淡地扫了他一眼,“仔细说说。” “也很简单。”聂兴伸出了两根手指,“太原有一王氏,其子弟遍布各行各业,几乎垄断了太原百姓的生活物资。” “这其中又以王子丰和王子文这两兄弟最为出色,王子丰多次乡试落榜,遂动用能量进入太原府城,逐渐成了胥吏头头,掌控太原的行政大权。” “而王子文天生便有经商头脑,上次王爷召开品鉴会拍卖食盐专销权,这兄弟二人一合计,立马就果断变卖了所有家产,集举族之力让王子文拍下了太原府食盐专销权,成了太原府的盐商!” “这样一来,王子丰在知府衙门掌控行政大权,王子文则负责经商赚钱,兄弟二人可谓是相得益彰,直接成了这太阳府的无冕之王!” 听到这话,杨荣徐滨等人眉头紧皱。 “太原王氏那可是出了名的豪横,别说那些时不时调任的太原知府了,就连晋王府也要卖他们几分面子。” 聂兴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再次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完美诠释了何为太原地头蛇。 按照常理而言,这太原地界上,晋王府才应该是最大的地头蛇! 毕竟明初藩王实力强横,有着多种优待特权,甚至还手握重兵! 大明朝的晋王殿下,那可是攘夷塞王之一,赫赫威名不比燕王朱棣差上几分! 即便因朝廷多次削藩,晋王府权势大衰,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晋王顶着天潢贵胄的身份,在这太原府还怕什么? 但是谁能想到,真正的地头蛇,却是这王氏子弟! “这怎么可能?”杨荣主动出言,直接驳斥道:“那王子丰不过只是个知府衙门户房经承,连品阶都没有,算不上官员,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吏,他凭什么操控太原府衙的行政大权?” 杨荣由科举入仕,而后一路青云直上,所以并不能接受一个不入流的胥吏头头,竟然能够操控一府行政权柄! 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朱高煦叹了口气,笑道:“杨勉仁啊,你的见识还是太浅薄了,要是换做杨士奇,他肯定不会说出这样的蠢话!” 杨荣:“???” 啥? 浅薄! 你大爷啊! 我哪里比不上杨士奇了? 他杨士奇非科班出身,无论从哪方面而言,哪里比我优越了? 瞧见杨荣这不服气的神色,朱高煦脸上的笑意更甚。 “你不服?那本王问你几个问题。” “各地方州府衙门,真正办事的人,是谁?” 杨荣闻言一怔,随即脱口答道:“胥吏!” “那官员与老百姓之间,又隔着谁?” “还是胥吏!” 朱高煦摊开双手,笑问道:“你既然知道答案,那现在明白了吗?” “胥吏啊,这个似官非官的庞大群体,这个官僚体制内不可或缺的角色,这群地位低下却敢行滔天大罪的亡命之徒,他们才是真正接触老百姓的人!” 不得不承认,这些胥吏,是真的麻烦。 湘军创建者郭嵩焘有云:“汉唐以来,虽号为君主,然权力实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 “故西汉与宰相外戚共天下,东汉与太监名士共天下,唐与后幻藩镇共天下,北宋与外国共天下,南宋与外国共天下,元与奸臣番僧共天下,明与宰相太监共天下,本朝则与胥史共天下。” 这段话的意思粗浅明了,但可谓是点明了历朝历代兴衰存亡的根本原因! 西汉天子受制于宰相外戚,最终亡于外戚王莽;东汉天子受制于宦官士族,最终亡于阉竖乱政;李唐分封节度使,最终亡于藩镇割据;两宋羸弱,均亡于强敌环伺;蒙元政治腐败,权臣迭出,最终亡于奸臣番僧! 而大明非亡于拥有宰相职权的内阁,亦非亡于太监阉竖,实亡于文官的朋党之争,以至于最终让满清窃取了江山! 满清朝之胥吏,更是发展到了与帝治天下的惊人地步! “正所谓‘士有爵禄,则名重于利;吏无荣进,则利重于名’!” “对于你们这些由科举大考出身的文人官员而言,你们有着光明璀璨的锦绣前程,有着更远大的政治追求,自然更看重政绩与名声,因为你们有仕途可走,仕途还有上升空间!” “但是对于胥吏而言,除特别优秀之人可经严格考核晋身为官,并且仅仅是不能超过八、九品的未入流小官之外,绝大部分的胥吏一辈子都只能做个刀笔小吏,根本没有仕途可言!” “而且胥吏的待遇也普遍较低,俸禄仅够勉强解决温饱问题,这就造成他们更看重利益,不在乎什么名声,行事也没有顾忌!” 朱高煦扭头,认真看着杨荣,笑问道:“地位低、没前途、俸禄少,这一系列的因素加在一起,你说他们为什么不想方设法地攫取财富,鱼肉百姓?” 杨荣听完这些话后,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虽然他以往注意到过胥吏的存在,但是那个时候的杨荣,可是内阁第一大学士,皇帝陛下身旁的第一近臣,自然看不起这些地位卑贱的刀笔小吏。 可是现在听汉王殿下这么一说,杨荣顿时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此说来,官场根本就离不开这些胥吏,但是偏偏他们又是夹在官员与百姓之间的沟通,而且贪腐起来更加肆无忌惮! “汉王殿下,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官场乱局?难道就没有彻底解决的办法吗?” “那王子丰不过只是个知府衙门户房经承,连品阶都没有,就能操控太原府的行政大权,这样的事情未免太过可怕了些!” “而且这还只是在太原府,谁都不能保证,其余州府是否还有第二个王子丰,第三个王子丰!” 杨荣的忧虑不无道理,太原有地头蛇王氏,那其他州府就会有李氏、周氏! 这些地头蛇在当地就是士绅,拥有众多土地产业,然后通过胥吏掌控一地州府的行政大权,那不是一个个大隐于朝的土皇帝吗? “杨勉仁,你再想想,为何本王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对程朱动手,狠狠砍了它一刀?” 杨荣:“!!!” 程朱! 士绅! 田地! 胥吏! 新学! 这一个个节点联系在了一起,杨荣脑海中瞬间划过了一道亮光,难以置信地看向眼前这位汉王爷! 这位汉王殿下,真是瞒着世人,下了好大一盘棋! 大明官场的胥吏乱象,说得好听点是因为制度的问题,官员离不开这些佐胥贰吏! 但是,真的离不开吗? 以为程朱垄断科举大考与大明官场,通过科举制度选拔而出的“优秀才子”,的确都是些饱读诗书之辈! 然而,这些才子却毫无理政经验,对于公文、钱粮等“小事”,那更是一窍不通,这就确保了胥吏的必要性与必须性! 毕竟他们寒窗苦读十几载,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科举大考上面,谁会去学习这些对科举无用的“歪门邪道”? 在程朱大行其道的天下,读书习字诵读圣贤文章,就是天下学子该做的事情! 可是现在,汉王将程朱打落尘埃,立刻开始弘扬新学! 虽然杨荣并不知道汉王殿下弘扬的新学究竟是什么内容,但是有一点他可以确认! 日后通过科举大考的学
相关推荐:
云翻雨覆
蔡姬传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镇痛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