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是一名骁勇善战的沙场虎将。 只是可惜,他没有卵子。 想着,朱高煦出言打破了寂静。 “狗哥,在辽东待得可习惯?” “习惯个屁嘞,王爷,您现在监国,能不能想办法把我调离那鬼地方。” 王彦与朱高煦私交很好,所以说起话来也没有什么顾忌。 是的,鬼地方。 辽东如今尚未经过开发,加之天气寒冷,是中原人尽皆知的苦寒之地。 赫赫有名的奴儿干都司,就设置在辽东。 那些个朝臣一听说自己被流放去了这个鬼地方,恨不得抹脖子自杀。 可是他们哪里想象得到,他们以为的苦寒之地,实则是一块宝地福地。 朱高煦摸着下巴思索片刻,淡淡地摇头拒绝了。 “狗哥啊,你格局太小了,眼光也太短浅了。” 王狗儿“!!!” 不爱了呗! 变心了呗! 老子一接到你的消息,立马就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还不是希冀着你能拉我一把,让我离开辽东那个鬼地方! 朱高煦可丝毫不惯着这家伙,正色解释道:“辽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控制蒙古草原的重要一环,以辽东钳制蒙古左翼,是我大明朝防边的重大国策。” “而且辽东还有拱卫北方重镇、皇上龙兴之地——北平的战略意义,朝鲜朝贡也必走辽东,所以无论从军事、边防、外交上来看,辽东都是边疆重镇。” “一旦辽东地区并不太平,我大明朝的统治也将不稳固,所以狗哥你还是老老实实在辽东待着吧!” 听到这话,王狗儿很是不满地撇了撇嘴。 “话是这么说,但是我大明也不缺能征善战的虎将啊,让我一个阉人坐镇辽东,算怎么回事嘛,我还想着享几天清福啊……” 朱高煦:“???” 你娘咧! 你还知道你是阉人啊? 你提着几十米的大砍刀砍翻南军的时候,怎么不说自己只是个阉人? 汉王爷认真打量了一下这位的壮硕体型,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 “行了别叫唤了,我说狗哥你就不能有点出息,你和郑和当年是老头子最信任倚重的肱骨臂膀,人郑和现在七下西洋,注定名垂青史扬名立万了,你甘心被他给比了下去?” 王狗儿闻言一怔,随即苦笑着叹了口气。 “皇上的恩德,狗儿始终铭记在心里,但是皇上让我坐镇辽东,整日教育那些不听话的蛮子,我又能怎么办?” “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啊!” 朱高煦轻笑一声,“狗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将辽东以北那整块疆土,连同朝鲜在内全都给打下来,你还比不过郑和?” 王狗儿:“???” 嘶…… 我尼玛啊! 这个汉王殿下,野心这么大的吗? 眼瞅着王狗儿还在懵逼当中,朱高煦继续出言诱惑道:“历朝历代的太监不少,能够青史留名的贤宦也就那么几个,但是没有一人做到为我中原王朝开疆拓土!” “这事儿你要是办成了,别说功成名就、扬名立万了,我爹都得喊你一声狗哥,亲自为你刻碑立传,写入史书受万世瞻仰!” 王狗儿:“!!!” 皇上……喊我哥? 第225章 狗哥啊,你要媳妇儿不要? 嘶…… 麻了。 王狗儿有些麻了。 汉王殿下方才竟然说,只要他把这事儿办成了,皇上都得叫他声哥! 这差事……似乎……也不是不行啊! 什么功成名就,什么青史留名,那些都不重要,咱就是想听皇上那声“狗哥”! 一想到这儿,王狗儿立马就兴奋了,搓了搓手讪笑道:“汉王爷,这不太好吧?那可是皇上……” 朱高煦:“???” 你大爷! 你真想让永乐帝叫你哥啊? 这家伙,真是没心没肺不怕死的代表人物啊! 想着,朱高煦笑道:“那得看你的功绩了,你王狗儿是老头子当年亲自赐名的悍将,武勇不减当年。” “其实老头子选择让你坐镇辽东,也是因为你女真人的身份,有利于同建州、海西、野人三部女真直接交流。” “事实证明,你也在辽东做得不错,管理火器、羁縻蛮夷、安抚边民……这些功绩朝廷都看在眼里,老头子也看在眼里,他多次告诉本王,你是我大明的功臣!” 朱高煦这句话,可谓是说到了王狗儿心坎里。 几乎瞬间,王狗儿就起身向北平方向跪下,红着眼眶高喝道:“臣王狗儿贱命一条,劳陛下挂念了。” 朱高煦见状也很是动容,再次上前将他扶了起来。 “狗哥啊,说这些就见外了,你对我老朱家的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昭,辽东这边疆重镇交给你,我老朱家放心。” “不过现在时代变了啊,我大明不得不与时俱进了,日后不允许我大明境内再出现羁縻之地,比如云南土司,比如西域藩国,再如辽东女真!” 听到这话,王狗儿也来不及伤感了,神情凝重地开口道:“王爷,你知道什么是羁縻统治吗?” “朝廷要是有办法解决的话,哪里还需要拉拢那些土官蛮夷?宰了他们不是问题,问题是该怎么治理?” “这些羁縻之地的百姓,生活风俗完全不同于中土,比如那辽东女真各部都是靠渔猎为生,这是他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你这突然强迫人家去耕地,这不是扯犊子吗?” 不得不承认,王狗儿坐镇辽东这么多年,对辽东女真已经熟稔无比。 更何况,他自身就是女真人。 朱高煦闻言也没有发怒,而是笑着反问道:“狗哥,在你内心里,你是明人,还是女真人?” 王狗儿闻言一怔,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但良久之后,他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我是明人!” “这不就对了?”朱高煦笑道:“既然你是明人,那就不能心慈手软!” “永乐十一年年春,贵州这才得以建省,此事你忘了?你不会真以为朝廷当真是那些文人士大夫鼓吹的那般满怀仁义道德,以此让贵州的苗民心甘情愿的投入我大明怀抱?” “难道不是吗?”王狗儿蒙了,“这不是朝廷大肆宣扬的大喜事吗?皇上甚至为此大宴群臣……” “呵,那不过是做给天下子民看的罢了,让本王告诉你吧,朝廷一直暗中施行‘赶苗拓业’的国策,为此屠杀的苗民生民,只怕不下上万人之多!” 赶苗拓业,顾名思义,就是指“蛮地”的少数民族地方,随着中原势力的深入,汉族官兵的入居,少数民族被赶往更偏僻的地区,原来的蛮地被汉族势力占据,设立郡县直接管辖。 中原王朝汉族势力大规模地杀入苗疆,期间爆发了大量暴力冲突和中央统一指挥的武力征伐,整个过程都是以兵剿为主,安抚为辅。 臣服,还是死亡,亦或者抄家灭族! 大明在拓云贵疆土时,罕见地体现了铁腕手段,坚定执行了血腥镇压的国策!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大量苗民被杀,苗民土地被侵夺,苗民被从土地肥沃的盆地驱赶至深山。 中原王朝与地方土司合作,对苗民的剥削更甚,给苗民带来了极大得痛苦。 但是另一方面,移民进一步开发了苗疆,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而且苗民中也有许多人通过科举考试入仕。 如此民族大融合下,不但打破了苗族聚居,实现汉苗杂居,随着“汉不入洞,蛮不出镜”的禁令废除,汉苗民间交往日渐平凡,更是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事实上,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往往都带有血与铁的军事征服和屠杀,只有从原住民手中夺得一片土地,才能在若干代后实现和平交流,直至最终民族大融合。 至于流血和死亡,那是不可避免的。 总之,汉地十八省,一个都不能少! “不过是‘赶苗拓业’政策不符合儒家仁义道德的思想,所以朝廷从未大肆宣扬,甚至都不准备写入史书,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为了我大明的和平统一,即便采取这等血腥暴力的武力手段,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朱高煦看着王狗儿,“你回到辽东第一步,便是执行类似的政策,将所有女真子民编户入册,愿意耕地的耕地,愿意从军的从军,愿意经商的经商,甚至可以入大明生活居住。” “只要他们愿意服从朝廷的安排,一切都好说话,但倘若他们不乐意,那就采取武力镇压,一个人不同意,那就杀一个人,一个部落不同意,那就屠了这个部落!” 对于那些辽东建奴,朱高煦可是丝毫没有怜悯之心。 如果王狗儿摆不平的话,他不介意来一次“永乐犁庭”! 王狗儿听到这话,眉头几乎皱成了一个“川”字。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让我一个女真人,去征伐屠杀女真部落…… 这不是要人老命嘛! “狗哥啊,你可以跟那些女真部落讲清楚,朝廷对汉人与各部一视同仁,只要入了大明户籍,那他们的子孙也一样可以参加科举,一样可以从事士农工商四业,表现优异者甚至可以入大明生活居住,离开辽东那苦寒之地,与汉民无异。” “还有,组建辽东铁骑,这件事情你放在心上,可以开出高价诱惑,也可强制征召,女真人常年生活在苦寒之地,以渔猎为生,体格强壮,天生就是完美的骑兵!” 王狗儿点了点头,在他心里已经将此事提上了日程。 “其实也不是太麻烦的事儿,先以金银财宝粮食等征召那些女真部落的青壮,把他们送入北伐战场,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还不是任由你揉搓拿捏?” 朱高煦转头给了一个建议,听得王狗儿心头直冒寒气。 这尼玛啊! 汉王爷真是阴损毒辣啊! 你丫如此不当人,就不怕折寿吗? “狗哥,要不给你找几个媳妇儿,辽东苦寒,给你暖暖床……” 王狗儿:“!!!” 第226章 王狗儿:媳妇儿?我要十个! 太监娶媳妇儿,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宫女和太监之间如果仅仅是谈谈恋爱,相互眉目传情,安慰一下彼此寂寞的心灵,那么可以称之为“对食”。 如果两人确定了夫妻关系,双方不再移情别恋,固定的生活在一起,那么就称为“菜户”。 历史上娶媳妇儿的太监不在少数,但那仅限于一些有权有势的大太监,普通小阉人是不敢有这种奢望的,就算是有对食,他们也只是私下偷偷摸摸的来。 比如赫赫有名的高力士,就娶了一个正经媳妇儿。 再如大明朝遗臭万年的九千岁魏忠贤,先是勾搭上了明熹宗的乳娘客印月,通过她一步一步登上权力巅峰,而后又养了数量众多的俏丽佳人。 当然,朱高煦也没有这个机会去问问,九千岁晚上是如何行房的。 “狗哥啊,辽东那块你多上心,毕竟你的文韬武略摆在那里,又坐镇辽东多年,所以完成朝廷对辽东的布局,你王狗儿是不二人选!” 王彦听到汉王爷的夸奖,满脸骄傲之色。 只是转念想起朝廷对辽东的布局,他这一颗心又提了起来。 毕竟这个差事,真要是做了,他王狗儿就是女真族史上的罪人了! 女真各大小部落祖祖辈辈都靠渔猎为生,并且只是名义上臣服大明,朝廷也从未过多干涉女真部落的生活,双方这才相安无事。 但是你现在突然对他们下手,那些女真贵族领主又怎会答应,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部落子民变成大明子民? 矛盾与冲突一触即发,注定会有一番血腥厮杀。 一想到这儿,王狗儿就叹了口气。 “王爷,难道真不能像以往那般,友好往来,和睦相处了?” “喝,和睦相处?”朱高煦冷笑了一声,眼中满是杀意。 “外邦蛮夷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这是历代中原王朝血与泪的教训!” “他们现在之所以愿意跟我大明和睦相处,只是因为他们还不够强大,一旦我大明国力衰微开始走下坡路,你信不信辽东女真会即刻起兵杀入我大明,夺取这大好河山?” 王狗儿听到这话,吓得瞠目结舌,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分明从汉王爷身上,感受到了一股令人心悸的骇人杀意! 那赫然是针对辽东女真的杀意! 为什么? 汉王为何会敌视女真? 朱高煦冷冷地瞟了他一眼,直接撕开了平日里的伪装。 “王彦,本王只提醒你一次,如果辽东布局你完成不了,那本王会亲自走一趟!” “如果真走到了这一步,那你可别怪本王心狠手辣,不给辽东女真留下活路了!” 为什么会痛恨女真? 这个问题,还需要回答吗? 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 这句古之先贤的评价,从来没有错误之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建奴这些该死的蛮夷,到底有多混账? 明末自然不必多言,那是老朱家的不肖子孙自己造的孽,怨不得他人。 但是自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之后,大明王朝国威受挫,边事大坏。 李满住、董山等女真首领就开始乘间窃掠边境,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辽东为之困弊,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大明朝仅仅只是吃了一次败仗,稍微露出了一点颓势,建奴这群该死的蛮夷就如饿狼一般向大明露出了獠牙,完全枉顾了王狗儿口中的“友好往来、和睦相处”! 宪宗朱见深暴怒之下,决心对建州女真实行剿杀,来一次狠的。 所以就此爆发了赫赫有名的成化犁庭,经过一个月的围剿,大明王师斩首六百三十余人,俘虏二百四十余人,李满柱、董山等贼子全部伏诛,女真各部强壮就戮,老稚尽俘,险些被杀到亡族灭种! 只是可惜,大明并未毕其功于一役,否则日后大好河山也不会落入建奴之手! 王狗儿此刻已经被汉王爷的凌冽杀机吓得不敢吭声,直接愣在了原地。 虽然他想不明白,汉王为何莫名其妙地对女真起了杀意,但他十心中分清楚一点,自己如果不处理好辽东的事情,真让眼前这位汉王爷亲自过去,只怕女真会被他杀到亡族灭种! “咳咳,王爷,我已经想明白了,一切遵从王爷旨意。” “不过王爷想过没有,朝廷的政策对于女真子民而言,的确是一项仁政,他们渔猎所得根本不能自给自足,大多还要靠与我大明互市换取生活物资,如果接纳他们为大明百姓,只怕有不少女真子民前来归附。” “但问题在于,这政策对女真贵族首领而言,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他们绝对会坚决抵抗。” 王狗儿叹了口气,“以往朝廷采取羁縻统治,这些贵族首领在自己部落内就是土皇帝,对部落子民拥有着杀生大权,任何人都不敢违背他们的命令!” “可是内附之后呢?他们就要受到朝廷的管控,运气好点能得个爵位,运气差点就只能做个富家翁,哪里比得上以前作威作福的土皇帝来得逍遥快活啊?” 狗哥这话说得没毛病,事实本就是如此。 蛮夷部落的贵族首领那就是土皇帝,作威作福,发号施令,因为地小子民少,他的命令甚至可能比大明天子还要管用。 你让这样的人,舍弃掉土皇帝的身份,归顺大明做个富家翁,那怎么可能? 朱高煦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那他们要是肯归顺,还要你做什么?” “本王不是告诉你了嘛,先用种种优渥待遇组建辽东铁骑,抽取兵员青壮,而后将这些兵员青壮送去北伐战场,或者送入大明境内,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大明百姓正过着更好的生活。” “如此一来,这些女真青壮就会对大明生出向往之心,再搭配上一些略显优渥的奖励措施,比如他们砍杀了多少个蒙古鞑子,就可以带家人一起入大明生活,更加刺激他们脱离部落的念头。” “这样慢慢削弱各个部落的实力,发展到最后,那些部落就只剩下些老弱病残,以及我们前期投入的金银财宝,你说他们还如何反抗我大明扩张?” 王狗儿:“!!!” 麻了! 彻底麻了! 汉王爷这揣摩人心的本事,真是令人脊背发凉! 书房内沉寂了良久,直至被王狗儿率先打破。 “王爷,这差事我干了,一切为了大明,但是前面媳妇儿那事……” “没问题,说吧你要几个?包在本王身上!” “嘿嘿,我要十个!” 朱高煦:“???” 第227章 观刑!杨荣被恶心吐了! 天还未亮,郭兰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汉王爷传来消息,今儿个将要率文武百官于闹事口监斩死囚,包括前面贪腐之人以及随同纪纲谋反之人,还有一个死太监。 只是这样一来,他郭兰身上的担子可就太重了。 五城兵马司,即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为负责京师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门,并且分成了五个衙门。 这个机构,听着高端大气上档次,实则就是个类似后世帝都某安局及某管局,没事儿干干救火、巡夜、疏通街道沟渠这等烂差事儿,后面还多了一项捕盗的职责。 虽然多同市井商贾打交道,油水不可谓不丰厚,但这点贿赂小兰子根本就看不上眼,他更渴望的是征战沙场,浴血搏杀! 加之五城兵马司现在全让他一个人管着,每日破事一大堆,郭兰就更是烦躁。 正当他焦头烂额的时候,却是又传出汉王爷要公然在菜市口监刑死囚,而且率文武百官观刑! 一得知这个消息,小兰子气得险些破口大骂,心中对狗贼汉王爷充满了怨念。 这他娘的你一天真是闲出屁了啊,你就不能直接让锦衣卫把他们宰了,非要多此一举? 汉王率文武百官出现在闹市口,这对于五城兵马司而言,可是一件头等大事! 毕竟自秦汉以来,朝代可以更迭换代,但仪式排场却始终如一。 只要但凡是个官儿,出行便是虎头牌一对对排开,八抬大轿,鸣锣开道,前呼后拥。 更何况现在还是汉王爷带着文武百官,那场面只怕要惊动整个帝都。 从接到消息的那一刻起,郭兰便来不及抱怨,亲自带着手下兄弟开始准备。 面临规模如此宏大的人员聚集活动,这个时候最紧张的人,无疑就是活动的组织策划人,以及现场负责安保工作的保安队长,显然郭兰就是悲催的后者! 终于到了时间,菜市口已经是人山人海,气氛压抑到了极点,就连空气中弥漫着残忍的气息。 很快在围观百姓的注视之下,汉王爷拎着小板凳大大咧咧地走了过来,身后几百名官员自己提着小板凳,在杨荣夏元吉等人的带领下,迈着生无可恋的整齐步伐,亦步亦趋地走到了菜市口。 “听说了嘛?汉王爷要亲自监刑杀贪官了啊!” “真的吗?杀哪个贪官?杀谁?” “可不止贪官啊,听说还有造反的逆贼,就是上次那声巨响……” “什么?造反?我的天呐!” 听到这个惊天消息,无数百姓士子奔走相告,呼朋唤友地前往菜市口围观杀人。 杀贪官,一向都是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 对于他们而言,皇帝陛下太过于遥远,他们也只能接触到那些个州府县官。 但也正是这些州府县官,横征暴敛,欺压良善,鱼肉百姓,一个个面目丑恶狰狞到了极致! 纵观历朝历代,老百姓可以说对贪官恨之入骨。 如果有人问应该怎么处理这些贪官,这些老百姓极有可能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杀掉,统统杀掉,剁了他们的脑袋!” 所以现在,他们在卫兵的阻拦之下,兴奋不已地向前探头观望,随着一声声的厉声怒骂而热情无比地摇摆着身体,宛如逢年过节一般欢快。 距离午时三刻还有一刻钟的时间,杨荣等官员早就面无血色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而此刻菜市口里里外外早已经是人山人海,数以万计的百姓士子正在欢呼高喊。 朱高煦见状给张軏使了个眼神,后者立马会意,命人带上来了一批贪官,正
相关推荐: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取向狙击
云翻雨覆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大胆色小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蔡姬传
醉情计(第二、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