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112章

第112章

有可能不会出现那个反骨仔阿越了!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便看向张辅,含笑开口道:“老张头,你也看到了,我大明之外还有如此广袤的土地,而且这些土地还大都是无主之地,就算有人那也是未开化的野人!” “古代圣贤说的好啊,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老张你有没有兴趣,效仿黔国公府沐氏,为我大明镇守一方,坐镇我大明边陲重地?” 张辅:“!!!” 黔国公府,沐氏! 为大明镇守一方! 坐镇大明边陲重地! 自己,也可以吗? 不得不承认,张辅心动了,而且是怦然心动。 黔国公何许人也? 开国名将西平侯沐英次子沐晟,兄长无后袭爵西平侯,因征伐安南有功,进封黔国公,为大明永镇云南,与国同休的存在! 大明朝开国至今,唯一一个外姓列土封疆者,其余无论公侯伯,都不过只是虚封罢了。 哪个武夫丘八不想建功立业,立下大功而列土封疆,为后世子孙搏得一个永世富贵? 云南沐氏,早已成了所有武夫丘八的奋斗目标! 所以,张辅听到汉王这话,既欣喜又惶恐。 他很是害怕,这只是汉王爷的试探,又或者是他的一句玩笑。 “汉王殿下,此话何意?” “字面意思,本王要英国公府世镇交趾!” “殿下为何赐我张家这般造化?难不成是因为张軏?” “???” 第222章 老三呐,对汉王殿下好一点! 蒙了。 朱高煦蒙了。 听到张辅这话,他一时间反应不过来了。 本王因为张軏,才赐给你们老张家这般造化? 这他娘的都什么跟什么啊! “咳咳,老张,本王决定让你英国公府世镇安南,也是有原因的。” “你这几次征伐安南,擒杀叛贼伪王,然而安南却一直反叛不绝,等你一走又开始闹腾了起来。” “所以本王一直在想,朝廷如果效仿黔国公世镇云南那般,派遣一位威望资历足够的大将坐镇安南,配合布政使广施仁政,那这安南才真正会变成我大明的交趾。” 听到这话,张辅与黄福都是连连点头。 如今放眼整个大明朝,对安南问题最有发言权的人,也就他们二位了。 这一文一武已经配合多年,靠着黄福广施仁政、张辅武力镇压,这才总算是暂时稳定住了安南局势。 但是二人心中都清楚,他们也迟早会有调任安南的那一天,如果朝廷不想出一劳永逸彻底解决安南隐患的法子,长此以往大明必定会失去安南。 说到底,还是因为安南脱离中土太久,安南子民对中土王朝也没有丝毫归属感,加之大明天子言而无信,直接强行将安南划归大明统治,更是激起了安南百姓的反叛之心。 在他们眼中,大明就是一个卑鄙无耻的侵略者,一个夺取他们田地资源的外来者。 如果不消除这种观念,大明想安南彻底变成交趾布政省,那根本就做不到。 “安南反叛不断的原因,想必你们二位心中也清楚,但是安南的重要性,或许你们还不清楚。” 朱高煦起身走到《万国堪舆图》之前,伸出手指画了一个圈。 “包括安南、占城、老挝、暹罗等地在内,统称为中南半岛,这地方气候宜人,无四季之分,故而水稻可以一年三熟,如果经营得好,那就是一个超级大粮仓!” “除此之外,还有数不尽的矿产资源,铁矿、盐矿、煤矿,光是矿税都是一笔巨额财富!” “本王已经派哈士奇带着一大批文武官员,不久后远赴南洋旧港开疆拓土,届时你们需要与他南北呼应,先征服占城,与哈士奇的旧港连成一线,随后向东扩张,鲸吞蚕食老挝暹罗等国!” “张辅,只要你成功完成了这项宏伟布局,本王保证你老张家可以世镇交趾,成为与黔国公府那般与国同休的存在!” 张辅:“!!!” 黄福:“!!!” 麻了! 彻底麻了! 这位汉王爷,莫不是疯了吧? 他竟然想要吞掉整个中南半岛! 我的老天爷啊! 太祖高皇帝不征之国的祖训,在你眼里都是屁话吗? 莫说黄福惊了,张辅这位骁勇善战的猛将悍将,此刻都感到了头皮发麻。 “汉王殿下,这……这未免也太……离谱了吧?” “那些朝臣怎么会答应?皇上又怎么会答应?” 黄福也麻了,急忙出言劝道:“汉王爷,我大明一向怀柔远人,受万邦藩国敬重,倘若如此行事,那会……” 朱高煦摆了摆手,止住了他们继续出言。 “第一,老头子已经答应了,这点你们放心,本王不会无诏调兵!” “第二,朝臣会不会答应你们更不用担心,本王行事从来不看那些伪君子的脸色,他们要是敢跳出来叫唤,本王有的是法子收拾他们!” “第三,后乐公(黄福)这话听得本王想笑,难不成你以为那些藩属国之所以奉我大明为宗主国,真是因为我大明怀柔远人以仁德待人,他们感念我大明恩德?” “外邦蛮夷是什么德行,后乐公难道心里还不清楚?如果不是因为我大明强横的国力与百万战兵,你信不信他们会如同饿狼一般冲上来撕咬将大明分食殆尽?” 黄福字如锡,号后乐,取自范仲淹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 并且他这一生都以范文正公为榜样,勤政爱民,在交趾任上做出了流芳百世的突出功绩。 仅凭这一点,朱高煦都得对他客客气气的,礼敬有加。 眼瞅着张辅与黄福二人眉头紧锁,一时间有些不能接受,朱高煦只得再次开启了忽悠大法。 只见汉王爷先指着横跨西亚与东欧的一个超级大国,信口开河道:“二位,这是奥斯曼帝国,正在飞速地崛起扩张,他们是突厥蛮夷的后裔,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建立起一个令人胆寒的超级帝国!” 听到这话,张辅与黄福二人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即便事实情况真是如此,那又如何? 这奥斯曼帝国与大明王朝中间,距离上万里之远,而且还隔着一个贴木儿汗国! 难不成他能飞过来进攻大明啊? 瞧见二人这不以为意的模样,朱高煦嘴角浮现出了坏笑。 “或许你们觉得,奥斯曼帝国距离我大明太远,所以对大明构不成威胁,对吧?” “但是你们想过没有,那只是陆地作战,奥斯曼帝国不仅有横扫千军的铁骑,还有远超我大明的无敌舰队!” “郑和曾告诉过本王,他曾在海上与奥斯曼帝国的无敌战舰正面遭遇过,仅仅只是一只几百人的舰队,就险些打得他船毁人亡!” 听到这话,张辅与黄福脸色大变,不复先前从容之色。 奥斯曼帝国几百人的舰队,险些打得郑和上万人船队船毁人亡? 这么恐怖的吗? 郑和舰队实力,朝野上下有目共睹,不但顺手收拾了海盗头子陈祖义,还多次击溃觊觎宝船财富之敌。 然而这样一只强大水师,竟然险些被打得船毁人亡! 这……怎么可能? 黄福捋着雪白胡须,满脸狐疑地看着朱高煦。 “汉王爷,为何先前从未听说过此事,那郑和也未曾提及啊……” “此事乃是核心机密,郑和只告诉了皇上,为避免朝野上下感到恐慌,所以执行了严格的封口令,本王也是受皇上之命开启南洋布局,以备奥斯曼舰队来袭!” 朱高煦脸不红,心不跳地胡说八道,将责任全都推给了永乐帝与郑和。 反倒是张辅二人听了这话后,竟然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的确,这个消息要是一旦宣扬出去,只怕会在大明国内引起恐慌。 毕竟连郑和水师都敌不过的无敌舰队,朝廷该拿什么去抵御抗衡? “所以,征伐南洋,掌控中南半岛,乃是朝廷迫于无奈之举。” “不将这些天险港口掌握在手中,我大明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奥斯曼帝国的无敌舰队杀入我大明海域,在沿海一带肆意横行,而且一旦他们了解我大明国情后,只怕还会载来无穷无尽的奥斯曼陆军精锐……” 汉王爷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张辅与黄福听得一愣一愣的。 不知过了多久,书房门打开,二人神情凝重地走了出来。 张辅看向守在门外的张軏,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脸严肃地嘱咐道:“老三呐,以后对汉王殿下好一点。” “如果你们真心相爱,那也不寒碜,兄长同意了,不要在意世俗的眼光。” “南洋布局要是真成了,我老张家可欠汉王殿下一份大恩啊!” 么得办法,汉王爷给得太多了! 张軏:“???” 朱高煦:“???” 第223章皇帝内侍怎么了?杀不得? 朱高煦蒙了。 他觉得这些古人的思想太前卫了。 这他娘的两个虎背熊腰的大老爷们,还能被人误会? 不过懵逼归懵逼,该办的正事还得继续办。 张辅与黄福虽然被自己的忽悠大法成功忽悠瘸了,准备即刻返回安南执行南洋布局。 但是这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解决掉某个该死的东西! 想着,朱高煦眼神发冷,“二位,随本王去一趟诏狱如何?” 张辅与黄福二人闻言一愣,随即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他们经过从汉王殿下口中获悉那惊天隐秘后,已经不得不执行南洋布局了。 奥斯曼帝国蒸蒸日上,正在鲸吞蚕食肆意扩张,而且其舰队有东进之心,还与郑和在海上爆发了遭遇战。 幸亏郑和反应迅速,付出惨重代价将其全部消灭,不然一旦奥斯曼帝国获悉大明水师孱弱,只怕会派遣主力海军杀向大明。 一想到那可怕的场面,张辅与黄福就迫不及待地想回到交趾,立刻执行汉王爷的南洋布局。 水师事务他们没有接触过,也没有任何发言权。 但是交趾占城乃至整个中南半岛,二人有信心配合朝廷将其吞并! 更何况,远在南洋旧港,还有一位大才带着一大批文武官员配合。 想着,黄福有些疑惑地看向朱高煦。 “汉王殿下,那‘哈士奇’是哪位大人?我大明什么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位人杰?” 听到这话,朱高煦脸色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精彩至极。 他娘地,说顺口了。 “咳咳,旧港布政使就是杨士奇,本王唤他‘哈士奇’以示亲近。” 二人:“???” 啥? 亲近? 我亲近你大爷! 有你这么直接将人姓都改了的吗? 再说了,两个大老爷们需要什么亲近…… 嘶……这位汉王殿下,心思够野,玩得够花啊! 这是文武都要,荤素不忌啊! 张辅看向自家三弟,意味深长地拍了拍他的肩头。 “老三呐,你可得努把力啊,可不敢被哈士奇给比了下去……” 我老张家的列土封疆,可都在你身上了啊! 张軏:“???” 朱高煦:“???” 诏狱。 张軏在前面带路,领着三人走入了幽深长远的甬道。 狭窄逼仄的空间内,张辅与黄福都感到了十分不适。 毕竟这鬼地方可是诏狱啊,出了名的人间地狱! 谁没事儿愿意来这鬼地方参观! 听见那些不绝于耳的凄厉惨叫声,黄福只觉得头皮发麻,当即硬着头皮开口问道:“咳咳,汉王爷,咱们来这鬼地方做什么?” “带你们二位去见一个熟人,马上到了。” 朱高煦头也不回地回答道,嘴角泛起了残忍笑意。 为了彻底解决安南隐患,他这汉王爷可真是没少操心啊! 听到这话,张辅与黄福感到十分困惑。 熟人? 还是他俩的熟人? 那只能是与安南有关的人! 只是除了他俩之外,并未听说有安南官员回京啊,还他娘的被打入了诏狱! 很快众人来到了一处牢房之前,那小得可怜的牢房内,正蜷缩着一道身影。 张辅与黄福见了更加疑惑,这丫到底是谁啊? “咳咳!” 朱高煦轻咳了两声,那道身影身子一颤,急忙冲到牢房门口,朝他跪地哭诉道:“王爷,奴婢知错了,奴婢真的知错了,求王爷开恩呐……”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张辅与黄福脸色大变,难以置信地看着那正在叩头的人影。 交趾监军,皇上心腹宦官,马骐! 原来是他! 竟然是他! 汉王殿下,这胆子未免也太大了! 这个没卵子的货,可是皇上的心腹近侍啊! 不过看到马骐这副凄惨样貌,张辅与黄福心中都觉得快意无比。 朱高煦冷眼打量着这个死太监,淡淡开口道:“小马啊,这才哪儿到哪儿,你在交趾搜刮民财、鱼肉百姓的时候,那嚣张跋扈的张狂气焰呢?” 这马骐是谁? 交趾脱离大明,安南成功复国的重要推手! 因为朱老四极其信任宦官,所以开了让宦官出镇一方的先河。 比如让骁勇善战的王彦王狗儿镇守辽东,再如让眼前这个死太监马骐出任交趾监军。 人王狗儿镇守辽东,是凭借自己的赫赫功绩与悍不畏死的勇武。 当年靖难之役中,王狗儿虽然只是太监,但与郑和一样,多次率军拼杀,大破南军敌营,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后出任为首任辽东镇守太监,镇守辽东三十年,为大明贡献了一生。 但是这死太监马骐可不一样,靠的是谄媚讨好,舔得朱老四开心了,得以出任交趾监军。 这混账东西到了交趾之后,打着为朝廷采办金银、珠宝、香料的名义,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还肆意凌辱投降大明的安南土官,搅得交趾百姓怨声载道,恨不得砍了这没卵子的货。 黄福作为交趾布政使,正在广施仁政,为大明获取交趾民心,这狗东西倒好,不帮忙不说,还跟黄福对着干,怎样恶心人怎样来。 后乐公当然不惯着他,没有因为他是朱老四的亲信宦官而屈从,多次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驳了这位钦差宦官的面子。 张辅同样如此,貌似还揍过这死太监一回。 如此一来,马骐自然对二人怀恨在心,多次上奏朱老四出言构陷。 朱老四对黄福很是了解,马骐的陷害未能得逞,但是张辅因为武官身份又统率大军,竟然真的被朱老四猜忌,调离交趾,以至于未能世镇交趾,被后世引为憾事。 马骐最大的“功绩”,就是在黄福离任后,多次羞辱安南地方官员,这其中便有后黎朝的开国太祖黎利。 黎利怨恨马骐,遂于永乐十六年正月起兵于蓝山,一时间从者甚多,声势浩大至极。 马骐这死太监倒好,想要彰显自身武略,率军征讨叛军,打一次输一次,亲手将黎利给送了起来。 纵观整个安南复国史,这个死太监可谓是后黎朝的重大功臣。 所以,朱高煦即便将他千刀万剐,都丝毫不为过! 张辅深吸了口气,强忍着内心的杀意,竟出言劝道:“汉王殿下,这马骐不可杀!” “他是皇上心腹内侍,只有皇上才有处置的权力,如果您动了他,那就是对皇上大不敬啊……” 黄福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同样出言相劝。 他们何尝不想直接宰了这个狗东西,奈何人家是皇帝内侍,旁人问罪不得。 “怕什么?一个死太监,宰了也就宰了!” 二人:“???” 你大爷! 你听不懂人话吗? 这位汉王爷,一直都是这么勇的吗? “再说了,皇帝内侍又怎么了?你们看天子亲军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不也在那儿蜷着吗?” 二人闻言一怔,扭头看向马骐的隔壁牢房,竟然真的见到了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这尼玛啊! 什么情况啊这是? 纪纲:“???” 朱高煦你大爷!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拿我当反面教材…… 第224章 狗哥啊,想不想建功立业啊? 纪纲在前。 张辅与黄福已经麻了。 这位汉王殿下的胆子,只怕比他们想象的还大! 而且皇帝陛下对这位汉王爷的宠爱,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连天子亲军锦衣卫指挥使他都能随意处置,还有什么是这位汉王爷不敢做的? 一想到这儿,黄福立马来了精神,当着众人的面儿历数马骐在交趾的种种暴行恶行,听得一旁的纪纲都觉得过分。 这尼玛的,现在太监都这么拽的吗? 丧尽天良啊这是! 我纪纲都自愧不如,甘拜下风! “小軏軏,愣着干什么?全都记下来啊!” “这可都是罪证啊,足够将这厮千刀万剐了!” 张軏一愣,老老实实地掏出小本本记了下来,显得异常听话。 当事人马骐咬牙切齿地怒视着黄福,很后悔自己当初为何不直接整死这个狗东西。 朱高煦见状反倒是笑了笑,“你们看,这狗东西还敢龇牙呢!” “算了,证据确凿,也就懒得去审了,三日之后,拖到菜市口剥皮抽筋!” 此话一出,张辅与黄福连连点头,心中郁结尽出。 马骐声嘶力竭的哭嚎,却是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汉王爷潇洒离去。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可是皇上委以重任的心腹,天子内侍近臣,就这样栽倒了汉王朱高煦手中! 汉王府。 朱高煦送走张辅与黄福二人,刚刚回到府中。 还未等他去寻自己的美娇娘,朱八那贱人又来搅了汉王爷的兴致。 “王爷,辽东镇守太监王彦大人到了。” “请到书房。” 王彦,也就是王狗儿,赫赫有名的大明首任辽东镇守太监。 等到朱高煦进入书房时,只见到了一位身形异常魁梧的彪形大汉。 这尼玛的是个太监?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朱高煦当真不能相信,这世上还有这么雄壮的太监! 不愧是千军万马中拼杀出来的武将啊,他这一拳下去,只怕哈士奇会死吧? “王狗儿参见汉王殿下!” 王彦一见到汉王爷,当即眉开眼笑地起身,装模作样地跪地行礼。 朱高煦急忙起身上前扶起了他,同样贱笑道:“狗哥行这些虚礼做什么?见外了不是?” 王狗儿:“???” 啥? 狗哥? 你才是狗! 你全家都是…… 老子大名王彦,还是皇上亲自赐名! 王狗儿满脸狐疑地打量着汉王爷,总觉得眼前之人,与以前大不一样了。 他本是松花江的建州女真人,骨子里带有野性,与脾气暴躁的燕王次子朱高煦可谓是惺惺相惜,故而二人私底下相交甚好。 只是不知为何,王彦总觉得眼前这位汉王爷,不再是当你那个燕王次子了。 朱高煦同样细细打量着王狗儿,脑海中思绪万千。 这王狗儿是本松花江的建州女真人,父亲萨理蛮率部属归附朱老四,王彦就成了燕王朱老四的侍从。 靖难之役打响,具有决定性的战役,便是白沟河之战。 当年建文帝命“战神”李景隆率军六十万人,号称百万人,进抵白沟河,意图直捣黄龙进攻北平。 朱老四率马步军十万人迎战,双方在白沟河杀得昏天暗地,都已经没了退路。 朱棣亲率精锐数千人冒矢突入阵中,杀伤南军将士不计其数,却落入了南军设置的包围圈中,几次都差点被瞿能所擒获。 燕军猛将张玉、朱能、丘福、王真等人拼死求主,王狗儿率军力战白沟河北岸,拼死为朱老四杀出一条撤退之路,燕军才免遭全军覆没的结局。 燕军军心大涨趁机反攻,朱高煦率军杀来阵斩瞿能父子及俞通渊、滕聚等一众南军大将,最终南军溃败,“战神”李景隆率余众仓皇逃往济南。 自此一役,建文帝再也组织不起来大规模的军事征讨,朱棣由此转守为攻,取得战事上的主动,奠定了靖难之役的成功。 不得不承认,除却张玉朱能等猛将外,王狗儿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功绩。 同样白沟河之战后,燕军在济南遭到了铁铉的顽强抵抗,不得不被迫撤退。 两个月后,燕军再攻济南,还是王狗儿率军偷袭南军大胜而归,为一片败绩的燕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平息了某些人让朱老四据北称帝的声音。 纵观整个靖难之役,王狗儿的表现可谓极其出彩,根本不像是一个柔弱的太监,更像

相关推荐: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鉴昭行   取向狙击   [快穿]那些女配们   突然暧昧到太后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致重峦(高干)   盛爱小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