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91章

第91章

笑,真是可笑啊!” “啧啧,杨思忠,这就是你的为官理念?你学了那么多年的儒家经义,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儒家理念是什么?仁政!是让你对大明百姓施以仁政,不是让你打着仁政的旗号去跪舔外夷!” “你说这些屁话之前,不妨去问问沿海百姓,他们这些年过的是什么日子?” 杨思忠神情一滞,根本不敢接话。 他被汉王这癫狂模样给吓住了! “你说两国邦交?我问你是什么邦交?” “自洪武二年开始,倭寇就驾驭海盗船只到我大明沿海掠夺,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直到今日尚未平息!” “你可知沿海有多少百姓因此无辜丧命?有多少百姓因此家破人亡?有多少女子因此被倭寇凌辱?你还有脸口口声声在这朝堂之上,高唱什么两国邦交?” 一连串的厉声呵斥,直接问懵了杨思忠。 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没话反驳! 倭寇之患朝野尽知,只是因为大明现在国力强盛重视水师、海运建设,倭寇未能酿成大患。 但是,这并不代表沿海地区就没有倭寇侵扰,沿海地区就没有百姓受苦! 朱高煦冷眼看着杨思忠,眼神中闪过一丝鄙夷。 “你们这些个文人士大夫,吃着百姓种的粮食,穿着百姓织的衣服,动动嘴皮子鼓吹几句仁政,就觉得自己是忠良了?” “像你这种沽名钓誉、卖直取名的狗东西,也配穿这身獬豸服?” 话音一落,群臣顿感不妙。 左都御史顾佐当即出列,准备为杨思忠求情,然而已经晚了。 朱高煦大手一挥,冷喝道:“来人,将这狗东西扒了官服,叉出去,杖五十,逐出京师,永世不得录用!” 杨思忠顿时慌了,开始声嘶力竭地大喊,试图用自己言官谏臣的身份,免去这顿皮肉之苦。 毕竟风闻奏事是言官谏臣的职责,永乐朝还从未见过因言获罪的谏臣。 然而朱高煦毫无顾忌,他又不是皇帝,又不需要贤名,他怕个锤子! “叉出去!打!” 第163章倭国局势!栽赃陷害我在行! “叉出去!打!” 汉王爷话音一落,左右侍立的锦衣卫闻言,当即狞笑着走上前去。 内阁学士黄淮当即出列,怒喝道:“汉王殿下,刑不上大夫,杨大人乃是朝廷命官,且是言官谏臣,岂能因言获罪,受此羞辱?” 是的,羞辱! 文人士大夫都好一个脸面,突然被五六个锦衣卫推下去扒光了衣服打屁股,何人能够忍受得了? 要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样大庭广众之下显露出臀部,对于清高自傲的文人士大夫而言,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伤害。 而且相比于羞辱,这廷杖更有可能丧命! 这廷杖用的都是栗木大杖,打人的一端是铁皮包裹的槌头,并且铁皮上面置有锋利无比的倒勾,一棍下去,再顺势一扯,登时鲜血淋漓皮开肉绽! 以杨思忠这等弱不禁风的书生体质,别说杖五十,杖三十都能活生生地把他当场杖毙! 廷杖这种事情,始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但那也只有他而已。 除了这位褒贬不一的高皇帝外,大明至今还没出现过官员被廷杖的事情! 这更是开了永乐朝廷杖朝臣的先河! 国子监祭酒胡俨同样出列,准备捞一手这个不知进退的杨思忠。 毕竟杨思忠是言官谏臣,若是真因此被廷杖,那带来的后果太恶劣了。 轻则堵塞言路,再无言官谏臣直言上谏,重则损伤皇帝陛下的贤名,这些都是他汉王朱高煦承担不起的。 然而还未等他开口,朱高煦就已经发话。 “今儿这杨思忠,本王打定了,谁劝都不好使!” “不为别的,就因他吃里爬外,骨子里满是奴性,这种人不配位列朝堂!” 听到这话,群臣心中一凛,不敢出言再劝。 胡俨与黄淮对视了一眼,随即老老实实地回到了原位。 的确,杨思忠是太子殿下一手提拔的贤才干吏。 但是今日之事,他是否得了太子爷的授意,二人还真不知道。 很快锦衣卫上前,一左一右架着杨思忠,当众扒了他的官服,熟练地用绳索反绑住他的双手,将其直接拖出了大殿,转眼便拖到了殿外。 其实原本不用拖着走的,毕竟要给当朝大臣留一些颜面,让他自己走到殿门外便可。 但此时锦衣卫只记得汉王殿下的命令,“叉出去打”,那就得叉出去! 杨思忠此时已经被吓得晕死了过去,但身体还很诚实地不断战栗,就这样被拖出了大殿。 早已忍耐不住的锦衣卫可不管这些,上去就将杨思忠脸朝下地按在长条凳上,接着不由分说地脱下他的裤子,露出了白花花的屁股。 下一刻凄厉至极的惨叫声响起,响彻整个大殿! 杨思忠仰天发出一声惨叫,巨大的疼痛感使他清醒了过来。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打得时候不是最痛的…… 当栗木大杖离开他屁股时,顺势脸皮带肉倒勾下好大一块,杨思忠瞬间痛的屎尿齐流,再次晕死过去,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一声。 当杨思忠的惨叫声不断传来,大殿内的文武百官都是心头剧震,默默地低下了头。 这位汉王殿下,真是暴虐狂妄啊! 当众杖打朝臣,连皇上都没做过的事情,他竟然敢做了! 望之,不似人君! 不少朝臣已经在想着,下朝后该如何弹劾汉王爷监国无道,暴虐妄为了。 朱高煦冷眼打量着这些朝臣,嘴角浮现出来了若有若无的笑意。 不管那杨思忠受何人指使,跳出来为倭国使团说话,他都不会手下留情。 正当此时,聂兴匆匆入内禀报道:“王爷,拷问清楚了,倭国使团分为两派人马,副使细川满元是幕府嫡系,入明是为窃取我大明火器机密,正使倭国皇子彦仁是为求援而来!” 闻听此言,朱高煦一愣,接过奏报后陷入了沉思。 足利幕府执政时期,由强大的守护大名任“管领”等要职辅佐将军,在行政方面由将军总理一切政务。 其下设“管领”,以辅佐将军,一般由足利氏一族的斯波、细川、畠山三氏轮流担任,谓之“三管领”。 也就是说,这细川满元是足利义持的嫡系心腹,勉强算是个人物。 接着看下去,朱高煦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永乐八年,由于足利幕府违反了明德和约中“两统迭立”的条件,准备立后小松天皇的儿子躬仁亲王为太子。 这“两统迭立”,即是指南朝系大觉寺统和北朝系持明院统交替继承皇位,也就是倭国南北朝的皇室交替做天皇。 结果足利义持为了进一步控制倭国朝廷,直接打破了这个协议,明明该是轮到南朝系大觉寺统做皇帝了,足利幕府却安排了持明院统称光天皇的践祚! 南朝后龟山天皇突然出奔嵯峨,秘密临幸吉野,欲召集旧南朝势力以示抗议,伊势国司北畠满雅等旧南朝势力蜂起反抗,南北朝的争乱仿佛重开。 为避免局势暂时恶化,后龟山天皇与足利义持达成暂时达成和解,唯一条件是共同派出使臣入明。 名义上是为恢复两国间的勘合贸易而来,但两拨人马却是各自怀揣着目的。 正使彦仁皇子是为求援而来,希望大明天朝能派遣援军助倭国皇室拨乱反正,铲除掉摆弄天皇的足利幕府。 副使细川满元入明,一是为了监视彦仁皇子,二是为了盗取军械资料,尤其是大明先进的火器技术! 前面这个目的傻子都猜得到,但后面这条,是朱高煦加上去的。 想着,朱高煦对聂兴耳语了几句,后者领命而去。 汉王爷则将审讯结果递给了杨士奇等人,笑道:“都看看吧!倭国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杨士奇接过一看,脸色瞬间阴沉到了极点。 夏元吉、杨荣等大佬见状,纷纷上前围观,看罢之后尽是满脸铁青。 不少武官勋臣看了,直接气得破口大骂。 “狼子野心!真是狼子野心!” “混账至极!区区弹丸小国,安敢辱我大明?” “弄死他们,灭其食朝……” 一时之间,大殿内咒骂之声不绝于耳,满朝文武都愤怒到了极点。 这就好比,一条翱翔天际的巨龙,突然被一只蝼蚁咬了一口。 虽然根本不痛,但很是耻辱! 杨士奇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心中暗自泛起了嘀咕。 倭国那些蠢猪,胆子真有这么大? 还是说,这是汉王殿下的栽赃陷害? 毕竟现在可以说,整个锦衣卫都成了汉王爷的私军! 倭国使团进了诏狱,想要栽赃陷害他们,对汉王爷而言,简直不要太轻松! 朱高煦同样静静地观察着群臣的反应,但当他注意到杨士奇的目光时,心头顿时一跳。 这老货,不会看穿了吧? 第164章朱扒皮!汉王爷喜提新称号! 帝都西市,水云间。 这水云间乃是帝都颇有名的酒楼,位于寸土寸金的西市。 水云间之名,出自“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颇有几分诗意,让人感觉到心境平和,因此成了不少高洁雅士的把酒言欢之地。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水云间的幕后东家,却是他们一向鄙夷不屑的卑贱商贾。 汪福光此刻正在房间内来回踱步,整个人显得焦躁不安。 距离第三次品鉴会结束,已经过去了许久,每一日对他而言都是度日如年。 按照那周忱的说法,如果中标的话,自会有户部官员前来通知。 但他一连等到现在,却是不见任何消息,汪福光顿时就有些急眼了。 当日他可是砸出了一千三百万两纹银的巨款,就为了竞标成功,成为扬州府的盐商代理! 这一千三百万两,不只是他汪福光的全部身家,还有十数位两淮盐商的全部身家! 为了拍下扬州府,守住自己的基业,连同汪福光在内的两淮盐商们这次可谓是堵上了一切! 因为,两淮盐场乃是大明四大盐场之一,包括大小十九个盐场,分布于淮河故道入海口的南北两侧,每年生产原盐近三百万吨! 自古素有“自古煮盐之利,重于东南,而两淮为最”,“两淮盐税甲天下”之说。 当年西汉吴王刘濞封广陵(今扬州),煮海为盐,获利不计其数,富可敌国的吴王图谋篡夺帝位,最终发动了赫赫有名的七国之乱。 汪福光自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只是守着自己好不容易打拼下来的基业,继续在两淮盐场制盐贩盐,而扬州府就是他们这些两淮盐商最好的选择。 朝廷先前为巩固边防筹集粮银,以“开中法”和折色制度实施盐业专卖。 在两淮地区,则承袭前代,两淮都转盐运使司依旧设在扬州,而由官方划定行政上的两淮盐区市场辖区,空前庞大到了七省! 从北方的河南,直到西南的贵州边陲,都是两淮盐区的市场辖区! 沿着淮南和淮北的海岸展开的两淮盐区,合计十九个盐场,产盐量自古就占了华夏产盐量的大头。 尤其是自大明立国后,两淮盐产定额已经是第二产区两浙盐区的将近两倍! 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 这背后又代表着多么恐怖的利润? 因朝廷施行新盐法,盐商的利润是否受损尚且不能确定。 但汪福光曾经亲眼见证,各个不同省份的财富,因为扬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源源不断地流向扬州并在那里聚积起来! 只要在这座城市站稳跟脚,成为扬州盐商代理,那他汪福光不说呼风唤雨,也足以青史留名了! 可是,还没有消息! 一想到这儿,汪福光就是满面愁容。 然而正在这个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水云间掌柜的声音。 “东家,户部有大人来了,点名要见您!” 汪福光:“!!!” 来了! 终于来了! 汪福光深吸了一口气,急忙推开房门,下一刻却是愣在了原地。 来人不是旁人,赫然正是汉王心腹,户部主事周忱周恂如! “嗯?汪福光,不认识我了吗?” 周忱见他愣在了原地,顿时笑着打趣道。 汪福光这才如梦初醒,象征性地给了自己一个耳巴子,恭敬开口道:“小人方才有些错愕,周大人快快请进!”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户部来的人,竟然会是周忱周恂如! 现在朝野上下谁不知道,此子是汉王朱高煦的绝对心腹,而且深受户部尚书夏元吉器重,将其视为接班人培养! “周大人大驾光临,小人有失远迎,还请周大人恕罪!” “唔,无事,本官今日得了空,特意过来告知你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 听到这三个字,汪福光激动不已。 成了! 扬州府新盐代理商! “想必你也猜到了,你的竞拍价最高,且汉王殿下对你印象不错,所以只要你付完代理费,日后你就是扬州新盐代理商了!” 周忱笑眯眯地看着汪福光,直接点破了这个好消息。 汪福光在得到了确认回答,顿时身子一颤,表面上强装镇定,但他那端着茶杯的手却是在不停地颤抖。 无他,激动耳! 扬州新盐代理商! 这个职位,足以让他老汪家一辈子荣华富贵,吃喝不愁了,更是光耀门楣的存在! 然而周忱接下来的这句话,却是令汪福光如坠冰窟! “汪福光,你本就是以盐商起家,此次朝廷推行新盐法,还有不少疏漏,比如说这保证金该缴纳多少最为合适?” 汪福光:“???” 你娘咧! 保证金? 什么鬼保证金? 代理费都要了我的老命了,哪儿还有钱交保证金? “不是,周大人,这保证金是什么意思?我等为了竞拍代理地,已经掏空了全部身家啊……” 汪福光急眼了,心中大骂汉王不当人子! 你他娘的就算是为了敛财圈钱,吃相也不用这样难看吧? 这等卑鄙无耻的下作手段,古往今来的贪官污吏见了都要流泪! 周忱面不改色,依旧笑着解释道:“第二次品鉴会,裘广德曾透露过新盐法的消息,当时就已经提及代理费、保证金与违约金等费用……” 听到这话,汪福光还真没办法反驳,因为这是事实。 只不过当日他们被新盐法这个惊天消息震懵了,一个个欣喜若狂,哪里还会在意这些“小细节”…… 周忱也不跟他废话,直接道明了自己的来意。 “本官来见你之前,已经去见过了王文显,他给出的法子,是各地盐商任期为六年,第三年缴纳保证金,依照各地州府的人口经济等为依据,分为甲乙丙丁四大类别。” “如扬州府这等甲等繁华之地,保证金五百万;如山东济南府这等乙等之地,保证金四百万两;如四川成都府这等丙等之地,保证金三百万两;如山西大同等九边重镇之地,保证金一百万两……” 汪福光:“!!!” 麻了! 彻底麻了! 我汪某人麻了! 这他娘的什么意思? 盐商六年任期,前三年挣代理费,后三年挣保证金? 动不动就是几百万两,那做这个盐商代理还有什么利润可言? 那汉王朱高煦不是敛财小能手啊,他娘的是吸血虫扒皮精啊! 呸,朱扒皮! 周忱轻咳了两声,“保证金只是套在你们身上的一道枷锁,只要你们这些盐商守规矩按章程办事,任期一到自然就会退给你们,如果不按规矩的话,那不但保证金没有,你们还会被打入诏狱,抄家充公,作为违约金!” 汪福光:“!!!” 我尼玛啊! 汉王啊汉王,你真是朱扒皮啊你! 第165章震惊!被吓破胆的倭国副使! 乾清宫,偏殿。 朝臣的怒骂声还未停止。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他们对倭国的痛恨! 当年太祖高皇帝,曾将倭国定义为“国王无道民为贼”的弹丸之国,这都是有据可查的铁证! 可笑那杨思忠自不量力,想要卖直取名,却撞见了不按套路出牌的汉王爷。 朱高煦瞧见这一幕,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先前杨思忠在那儿狗叫的时候,这些朝臣连屁都不放一个。 现在杨思忠还在外面挨板子,惨叫声不断传来,他们立马就老实了! 文人的气节呢? 士大夫的骄傲呢? 咋滴现在都不准备要了? 我呸! 一群沽名钓誉的东西!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畏惧了气焰滔天的监国汉王爷。 内阁学士黄淮再次出列,试探性地询问道:“汉王殿下,这份供词,臣以为多有疏漏!” “其一,那倭国怎知我大明火器优良?还特意派遣那什么细川劳什子元前来窃取?” “其二,据这份供词所说,倭国境内现在足利幕府与南朝天皇看似对立,实则那南朝天皇不过是丧家之犬罢了,既然如此足利幕府为何要答应和解,还坐视南朝天皇派遣皇太子入明求援……” “其三,就算真是求援,那南朝天皇也应该派一个心计过人的使者,而不是彦仁皇子这个蠢货……” 听着这些质疑,朱高煦有些惊讶,头一回认真打量了几眼这个黄淮。 他先前一直以为,这黄淮不过是学识好文采高,所以得朱老四器重,提拔为翰林院编修,并且入阁参预机务。 但是亲耳听到黄淮这么一分析,朱高煦整个人都惊了! 因为他说的这话,非但没有一点错误,而且无限于接近真相! 这个黄淮,之前有些低估了呀! 朱高煦在打量黄淮的同时,这位内阁学士也在观察着朱高煦。 他在此刻提出这些质疑,就是提醒满朝文武,这份供词极有可能是假的。 至于伪造供词之人,当然就是监国汉王爷朱高煦了! 但是黄淮尚未想明白,汉王伪造这么一份供词,到底有什么目的? 难道他想挑起大明与倭国的战事? 不可能啊! 隔着茫茫大海,大明想要覆灭倭国根本就不现实! 反倒是如此一来,甚至可能导致倭国怀恨在心肆意报复,加重沿海地区的倭寇之患! 汉王朱高煦,到底在想什么? 想着,朱高煦点头笑道:“事实究竟如何,唤那倭国副使上殿一问便知,他就在殿外呢,等着召见!” 闻听此言,黄淮顿时变了脸色,险些被噎了个半死。 汉王让那倭国副使细川满元在殿外等候,显然是有着十足的底气接受盘问,那就证明这细川满元已经废了,彻底成了汉王爷的提线木偶。 一想到这儿,黄淮便再次提出了质疑。 “汉王殿下,倭国使团尽数被打入诏狱,至今已过了数日之久,锦衣卫滥用私刑、屈打成招朝野皆知,如何保证那细川满元……” “黄淮,你瞧瞧你自己说的什么屁话?锦衣卫对待外国友人,那可一向很是敬重,别说滥用私刑了,他们的日子过得可很是潇洒。” 朱高煦面无表情地回答道,脸上浮现出了戏谑笑容。 黄淮闻言一愣,有些不敢相信。 既然没有动用私刑,那这汉王哪儿来的底气,认为细川满元会替他作伪证? 杨士奇也有些傻眼,有些诧异地看着朱高煦。 这个汉王爷,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正思索间,只见一名个子矮小、长相丑陋的倭人走入了大殿,正是倭国使团副使细川满元。 相比于嚣张跋扈的倭国皇子彦仁,这细川满元几乎是用五体投地的姿态趴在地上,用近乎谦卑的语气高喊道:“倭国外臣细川满元,拜见尊贵的大明汉王殿下!” 文武百官:“???” 啥? 我尼玛? 这么下贱? 这就是幕府三管领之一? 细川满元自然感受到了那一道道鄙夷目光,如同刀剑一般锋利,狠狠刺进了自己的心田。 但是到了现在,他已经失去了所有自尊与骄傲,一见到汉王朱高煦这个魔鬼,就恐惧得瑟瑟发抖,生不起丝毫反抗之心。 别看他现在身上一点伤都没有,但是他所受到的折磨,绝对会肉体伤害还要令人绝望百倍! 尤其是那水刑,自己被绑成脚比头高的姿势,脸部被纸张盖住,然后他们把水倒在自己脸上,嘴巴被人强行打开疯狂吞咽,直至被灌成个水蛤蟆…… 呼吸急促,快要窒息,快要淹

相关推荐: 数风流人物   差生(H)   云翻雨覆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镇痛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捉鬼大师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