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86章

第86章

” “那些个读书人,自从宋元以来就成了气候,被朝廷优待,得了功名就化身士大夫,与帝分肥共治天下,至于百姓的死活他们却是重来不管!” “在这些文人士大夫眼中,皇帝需要他们去牧民,朝廷需要他们去管理,所以他们的胆子与底气,那是越来越足!” “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攫取田地,鱼肉百姓……就算最后王朝崩塌,他们大不了换个主子,继续过他们的快活日子!” 陈济没有吭声,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 他学识渊博博古通今,所以很清楚汉王这话到底是对是错! 自宋元以来,文人就成了气候,但也失了风骨! 可是,没有这些文人士大夫,谁来替天子牧民? 天子的手,就算再长,也伸不到乡野之间! 朱高煦看着陈济,微笑道:“本王要做的,就是打碎他们这些狗东西蜜汁自信!” “百家争鸣,盛世降临,程朱再不做出改变,只会被淘汰,被他人取而代之!” “呵,儒家不止程朱,程朱也代表不了整个儒家!” 第148章陈济:太子爷,汉王待你不薄啊! 陈府。 陈道与陈旺时不时看向书房,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汉王爷都进去小半天了,怎地一点动静都没有啊? 没有动静,才更令人忧虑啊! 谁也不知道,汉王与老爹在里面聊了什么。 这要是被太子爷得知了,那日后陈家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二人正忧虑的时候,门外匆匆走进来了一位绛袍大臣。 陈道与陈旺见了,急忙上前行礼。 “见过叔父大人,您终于来了。” 绛袍大臣正是吏部左侍郎陈洽,陈济之弟。 陈洽常年坐镇安南,在张辅军中则参赞军务,主管粮饷,于黄福任下就选贤任能,安抚军民,是位难得的贤才干吏。 因年关将至,他按制回京述职。 结果刚回来没有几天,就撞上了眼下这事。 得知消息后,陈洽立马赶了过来,腰间还悬着佩剑。 在安南历练了前前后后历练了八年之久,陈洽早已不是只会讲仁义道德的孱弱书生。 相反,这位文官出身的侍郎大人,更像是一位雷厉风行的军中大将! 陈道陈旺两兄弟一见到陈洽,心中顿时有了主心骨,急忙讲清了眼前局势。 陈洽一听眉头一皱,大步上前走到书房门外。 “汉王殿下,兄长,陈洽不请自来,还望见谅!” 话音一落,陈洽直接推开了房门,却是愣在了原地。 只见嚣张跋扈的汉王爷,此刻正站在一旁,如同被教训的学子一样,老实得不得了。 而自家兄长却是坐在太师椅上面,悠哉悠哉地喝着茶水。 “叔远,你来做什么?” “……” 陈洽懵了,脑袋有些转不过弯来。 这剧本……不对吧? 不是穷凶极恶汉王兴师动众地杀到陈府,想要抓捕太子恩师陈大儒吗? 那你汉王爷站在一旁,跟个乖乖学生一样,是怎么个意思? 你的嚣张跋扈呢? 你的穷凶极恶呢? 你的恣意妄为呢? 你……大爷的! “出去侯着!” 陈济一道低喝,吓得陈洽立马出门,还乖乖地把房门给关好。 长兄如父,陈洽在陈济面前,根本不敢说个“不”字。 待他出去后,陈济这才看向朱高煦,忍不住叹了口气。 “王爷,你当真下定了决心?” “或许,上天让小王活下来,就是为了解决此事。” 听到这话,陈济神情一怔,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汉王朱高煦,世人都看错你了啊! “汉王之雄伟气魄,老夫佩服。” “但是汉王想过没有,老夫为什么要参与此事?” 虽然陈济是笑着说出这话,但是朱高煦听了一颗心顿时沉入了谷底。 诚然,眼前这位陈大儒早已致仕,年龄也有七十好几了。 对于这样一位老人而言,他的人生堪称圆满了,何必再跟自己拿命去搏? 新学胜了,对陈济而言,没有任何益处。 相反,一旦他参与进来,陈济将会名声大损,连带着整个陈氏也会受到影响。 将心比心,如果朱高煦是陈济的话,他也不会出山相助。 都这个年纪了,在家读书写字,教育子孙,享受天伦之乐,那不香吗? 想着,朱高煦同样叹了口气。 但他并未选择放弃,而是态度强硬地回答道:“先生不算是程朱大儒,而是一位披着儒皮的史学家。” “针砭时弊,秉笔直书,批判不公,记录史实,这是史学家的基本素养,更是每一位史学家的责任!” 陈济闻言一怔,再次陷入了沉思。 针砭时弊! 秉笔直书! 批判不公! 记录史实! 的确,这是史学家的基本素养。 他们要通过手中笔与笔下字,将一个时代乃至多个时代发生的事情,按照事实书写列传,供后人品评! 只是,那又如何? 我陈济即便算是个史学家,也并不代表,我就要跟你汉王一同,舍命将程朱拉下马来! 朱高煦见他这副神情,心中也明白了他的选择。 “文的不行,那小王只能来武的了!” 陈济:“???” 文的? 来武的? 你想干嘛? 不好,这家伙开始犯浑了! 陈济有些慌了,汉王犯起浑来,太子爷可都挡不住! “我说汉王殿下,天底下名宿大家不在少数,汉王为何就盯着老夫不放?” “唔……因为解公豹举荐了先生,称先生乃是千百年来读书最多的人……” 朱高煦“一五一十”地讲出了实情,还不忘变相恭维这犟老头一番。 陈济听后勃然大怒,气得胡子都快竖起来了。 “那解公豹是何人?真是不当人子……” “解缙呀,先生好友……” “老夫没这种朋友!” 话音一落,房间又陷入了寂静。 朱高煦深知想要打动眼前这个犟老头,就必须让他认识到新学的意义。 “先生,你有没有想过,一旦新学成功,我大明人人可读书,人人皆启智,百家争鸣之下,大明会是何等场景?” 陈济也有些恍惚,眼神中充满了希冀。 “那……会是一个盛世,真正的大同之治!” “这样的盛世,先生愿意去看看吗?” “若真有如此盛世,老夫自然想要去……”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陈济一愣,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上了当了。 “汉王,你真是……” “先生,咱这就出发吧!” 陈济见状又好气又好笑,最终还是跺了跺脚,颤颤巍巍地起身。 “罢了,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老夫就陪你走这一遭,是非功过留于后人评说……” “多谢先生,诏狱已安排妥当,只等先生入住。” “嗯,汉王有心了,不必这么客气……你说什么?诏狱?你让老夫入诏狱?” 陈济瞪大了眼睛,怒气冲冲地盯着朱高煦。 诏狱那是什么鬼地方? 他都半截身子入土了,一进去只怕另外半截立马就被埋进去了! “先生多虑了,只是名义上而言,绝对让先生感到宾至如归……” 还宾至如归? 我可去你的吧! “非得去诏狱?” “此事干系甚大,绝不能走漏消息。” 的确,育部新学都还是个计划,如果提前走漏了风声,那些朝臣绝对会奋起反击! 陈济同样明白这个道理,无奈之下他只能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太子爷提着太极剑终于赶到。 陈洽立马行礼,不料大胖胖直接无视了他。 恰好房门打开,三人大眼瞪小眼,就这般看着。 太子爷率先反应过来,举剑就要劈了朱高煦这个畜生。 “你这个混账东西,敢动老子的先生,老子今日非要砍死你不可!” 朱高煦一怔,下意识地偏过了头。 “卧槽你真砍啊!朱高炽你疯了?!” 大胖胖红着眼睛,追着汉王爷疯狂劈砍,陈家众人急忙上前劝阻,好不容易才将发狂的太子爷给拦了下来。 陈济痛心疾首地看着大胖胖,厉声训斥道:“太子爷,你怎可如此行事?汉王可待你不薄啊!” 大胖胖:“???” 啥? 不薄? 是我听错了? 还是先生疯了? 第149章激烈冲突!新一轮党争开始! 懵了。 朱高炽懵了。 这情况有些不对吧这? 陈先生怎么还帮着老二说话? 大胖胖想不明白,更加不能理解。 自己这位先生学问渊博,平时却十分谦虚,终身危坐手不释卷。 此外,先生还常说:“知识和布帛、粮食一样贵重,有益于社会”。 而且先生虽居高官多年,生活却很朴素,住简陋的苇墙草屋,说聊蔽风雨则可。 这样一位淡泊名利、醉心学问的名宿大家,老二朱高煦都忍心对他下手,将他牵扯进党争之中,只会生死两难。 所以朱高炽得知消息后,立马就怒到了极致。 他本就怀疑老二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是伪装,结果老二立马就开始铲除异己,更加确定了他的想法。 然而眼前这一幕,又让大胖胖蒙了。 自己这位先生,究竟是怎么了,怎会帮着老二说话? 想着,太子爷怒视着朱高煦,“你这混账,给先生灌了什么迷魂汤?” 朱高煦差点挨了大胖胖一剑,此刻也是有些火气,根本就不搭理这死胖子。 他娘地,一剑砍下来,朱某人差点身首异处了! “聂兴,还愣着做什么?拿人!” 汉王爷懒得跟大胖胖解释,直接命锦衣卫拿人。 聂兴当即率锦衣卫冲了进来,架着陈老爷子就走。 太子爷见状勃然大怒,持剑挡在了前面。 “一群混账,都给本宫住手,我看你们谁敢再动?” 聂兴见状大感头疼,下意识地看向了朱高煦。 毕竟挡路的人,乃是太子朱高炽,大明朝的储君! 真要是发生了什么冲突,导致太子爷有个什么闪失,他们这些人万斯难辞其咎! 正当此时,杨荣、夏元吉等朝堂重臣接连赶来,下意识地站在太子爷身后。 嗯,这种时候,太子爷的分量,比他们重得多。 至少勉强算是个人肉盾牌! “汉王爷,敢问陈大人有何罪过?” 左都御史顾佐冷着脸高喝道,这位铁面御史当真动了怒气。 朱高煦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冷声道:“陈济乃是解缙同党,本王要严加拷问!” “锦衣卫抓人,先斩后奏,皇权特许,怎么着,还需要向你们报告吗?” 听了这话,顾佐等人神情一滞,说不出话来。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是锦衣卫的特权! 但是,有一个人,可以阻止! 当朝太子,朱高炽! 大胖胖冷着脸,手持太极剑,怒喝道:“本宫就在这儿,看你们谁敢动!” 聂兴等人再次傻眼,又看向了汉王朱高煦。 朱高煦见状也有些头疼,他本就不愿将新学一事告知朱高炽。 因为朱高炽自幼学习程朱理学,身边聚集的又全都是通过程朱入仕的文人士大夫! 他要是将育部新学计划告知了这个大胖胖,那就不是走漏风声了,而是主动投敌了! 育部新学计划,最大的阻力,就是眼前这位太子,以及盘踞在他身边的太子党朝臣! 即便,这新学计划对大明而言有利无害,甚至可以称之为国策! 但是有些事情,汉王朱高煦做得,太子朱高炽却做不得,甚至他朱高炽还不得不跳出来反对! 毕竟在当前大明朝堂之上,程朱文臣占了绝大多数! 而朱高煦的新学计划,无异于掘了程朱文人的根,谁参与其中,谁就是文学逆种,谁就是文学异类! 假设朱高煦如实相告,大胖胖得知新学计划,他会怎么做? 只有一个答案:他定会站在程朱文人那边,拼死打压反击朱高煦! 光脚的,是不怕穿鞋的。 但光脚的人太少,穿鞋的人太多!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脸色冷了下来,直接从怀中掏出了圣命金牌! 金色令牌,“如朕亲临”金灿灿四个大字,犹如烈阳般刺的众人双眼一个恍惚! 下一刻,“哗啦啦”一片跪地声立即响了起来,除了手持金牌的汉王爷外,所有人都跪倒在地,恭问圣安! 太子爷朱高炽咬了咬牙,最终叹了口气,一把扔掉了太极剑,跪倒在了地上。 朱高煦见到大胖胖服软,这才收回金牌,喝令道:“聂兴,拿人,走!” 聂兴当即起身,扶着陈老爷子缓缓走了出去。 朱高煦给了陈济一个隐晦眼神,后者张了张口,最终还是将话咽了回去,十分顺从地跟着锦衣卫走了。 路过太子爷时,只听得大胖胖传来了一声低喝。 “老二!你莫要自误!” 这是提醒,也是警告! 汉王无故抓捕朝廷忠良,以“解缙同党”之名肆意迫害太子党官员,这等同于新一轮的党争即将展开! 朱高煦听到这话,脚步只是一顿,便毅然决然地走了。 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他就算想暂停也不可能了。 而且,朱高煦并不想终止新学计划! 走出陈府,陈济这才开口问道:“王爷,为何不告知太子爷实情?” “为什么要告诉他实情?”朱高煦反问了一句,令陈济有些愣神。 “老大知道了,会怎么做?先生觉得呢?” 听了这话,陈济脸色大变,这才反应了过来。 太子朱高炽,学的是四书五经,学的是程朱经学! 面对汉王提出的新学计划,太子会怎么做? 坚决维护程朱理学,让那“新学计划”胎死腹中! 因为,他朱高炽是太子,是大明朝未来的皇帝! 他,是储君,这就决定了,他朱高炽不能失去文人的支持! 而新学计划即便顺利施行,那也需要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的时间,培养出下一批新学文人! 这对太子朱高炽而言,是不能接受的。 他本就得到了程朱文人的鼎力支持,何苦让汉王破坏这大好局面,去支持什么新学呢? 一想到这儿,陈济深深地叹了口气。 “难怪汉王要以‘解缙同党’之名,将老夫打入诏狱!” “那些朝臣,只怕都错看了汉王爷!” 朱高煦闻言只是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了些许凝重。 陈府。 太子爷朱高炽满脸铁青,小胖手都握成了拳头。 陈旺陈道两兄弟则跪倒在他身前,恳求太子殿下救出他们可怜的老父亲! 七十几岁的名宿大家,因为某些人不该有的野心,被强行抓入了诏狱! 诏狱,那是什么地方? 别说陈济这位老学者了,就算是身强力壮的武夫丘八进去了,最后都是非死即残! 也就是说,陈老爷子这一去,基本上意味着踏入了坟墓! 朱高炽气得浑身发颤,当即怒喝道:“汉王监国无道,言官谏臣即刻上奏弹劾,务必使皇上回心转意!” 这种局面下,也唯有弹劾这个办法。 朱高炽不能也不敢对朱高煦动手,因为老二是皇帝钦定的监国之人。 他敢对老二出手,那就算忤逆不孝! 如果扣上这个罪名,朱高炽也不用做什么太子了,等着发配高墙吧。 面对嚣张跋扈的监国汉王爷,朱高炽即便是当朝太子,似乎也只有避让的份儿! 毕竟,汉王手中,还握着一张圣命金牌! 那是,如朕亲临! 第150章后妈生的兵仗局! 诏狱。 解缙嚎了半天,却是不见效果。 很明显,汉王殿下“请人”去了。 只是这请人的方式,可能不是那么温和的…… 解缙哪里知道,汉王朱高煦听话只听一半,转身就抓人去了。 这他娘的你求着人家编写新学教材,不说八抬大轿地去请,你不至于带锦衣卫抓人吧? 可偏偏汉王爷就这么干了! 那这教材还怎么编? 解缙正想着,忽然来了一个锦衣卫。 “解大人,您的新牢房已经安排好了,请随小的前去一观。” 唔,新牢房! 不,应该说是日后战斗的地方! 解缙深吸了一口气,雄赳赳气昂昂地踏出牢房,准备踏上汉王爷的贼船。 “新牢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根本就不算是牢房,乃是镇抚司衙门内一个僻静小院。 解缙正在左右打量,暗自赞叹小院环境不错,至少比起他那二十平方的潮湿牢房,好出不知凡几。 正当此时,身后陡然传来了一声怒喝。 “解缙,你这个混蛋,看你做的好事!” “……” 不用回头,解缙就知道来者是谁。 史学大家,两脚书橱,陈济。 下一刻,解缙拔腿就跑,唯恐遭受一顿毒打。 陈老爷子见状有些哭笑不得,指着解缙背影笑骂道:“汉王爷,看到没有,这解小子到底还是差了点火候啊!” 朱高煦含笑点头,立即会意道:“先生,那就由您出任新学教材的总编,解缙就给您端茶倒水、提鞋擦汗吧!” “唔,倒是可以。” 解决完新学教材的事情,朱高煦总算是松了口气。 纪纲正带着锦衣卫挨个“请人”,相比于史学大家陈济,王景、邹缉等人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陈济需要汉王爷亲自去请,但王景、邹缉等人,直接抓过来就完事了。 进了诏狱,也就由不得他们不同意了。 什么时候把新学教材编好,他们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这诏狱! 这件事情,总算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 不过方才在陈府内的那一幕,至今回想在脑海里面,令朱高煦有些忧虑。 这样一来,只怕不但老大要误会,夏元吉等朝堂巨头也会误会啊! 奈何这事儿偏偏还说不得! 想着,朱高煦已经领着杨士奇与杨溥,走到了兵仗局门口。 海寿太监早就翘首以盼,等着汉王殿下大驾光临。 “王爷,总算是把您给盼过来了,老奴可是等得好辛苦啊……” 刚一见面,这死太监就是各种不要钱的马屁狂拍。 朱高煦也没有理会,在海寿的带领下,开始巡视起兵仗局的改革情况。 不得不承认,这个死太监虽然人是贱了点,但在改革兵仗局这方面,绝对是上了心的。 虽然直到现在,兵仗局也有不少地方是一团乱麻,没有跟上军器局的脚步,不过大部分作坊都已经采用流水线作业,模具母机样样齐全,生产效率提高了数十倍不止。 “海寿啊,可能你也听说了,本王有意让兵仗局与军器局独立出来,直接向皇帝负责!” 此话一出,众人有些惊了! 兵仗局与军器局独立出来,直接向皇上负责? 汉王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要知道军器局隶属于工部,下设盔甲厂与王恭厂,还有两个储藏军器与军用原料的库,即广积库和戊字库。 如果真把军器局给独立出来,那兵部四大清吏司之一的武库清吏司岂不是形同虚设? 而且兵部失去了武库清吏司这个大财源,那些官员自然是不会同意的! 嗯,杨士奇如今暂代兵部事务,他也不同意。 “汉王爷,为何要将军器局与兵仗局独立出来?这对朝廷而言有什么益处?” “好处多了去了。”朱高煦白了他一眼,细细解释道:“首先,两局独立出来后,我大明军队获得武器辎重,可以转变一种方式:军队采购两局武器装备,两局竞标争取军队的订单!” 听到这话,杨士奇与杨溥都是眼前一亮。 这种新奇方式,完全省去了武库清吏司这个环节,大大降低了官员从中贪腐谋利的可能! 而且如此一来,军器局与兵仗局形成了竞争关系,为了夺得军队的订单,只能拼命地提高所产武器辎重的质量,这对大明将士而言更是一件大好事! 海寿太监已经是满面愁容,他虽然早就有所耳闻,并不觉得意外,但是人军器局已经远远地跑出去一大截了啊! “王爷,军器局得了您的指点,早早地就完成了革新,如今又成功研制出了鸟铳,而我兵仗局现在还没完成革新,您说这怎么个竞争法……” 朱高煦瞧见他那可怜巴巴的委屈模样,顿时就感到一阵恶寒。 个死太监,真懂女人那套! 不过海寿太监这话说的也不无道理,这就好比军器局的起跑线,已经超过兵仗局一大截了。 长此以往下去,兵仗局只会越来越落后,最终难以望其项背。 至少鸟铳一旦面世,军队里

相关推荐: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取向狙击   云翻雨覆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大胆色小子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蔡姬传   醉情计(第二、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