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83章

第83章

解啊,想死还是想活? “皇上……要……要我死?” 直到此刻,解缙终于反应了过来。 想要自己死的人,不是汉王朱高煦,而是天子朱棣! 为什么? 皇上为什么想要自己死? 解缙豁然转身,难以置信地看向汉王朱高煦。 “不!我不信!你绝对在骗我!” “骗你?你也不想想,皇上如果看重你的话,当年会将你打入诏狱,至今不得释放吗?” 朱高煦有些无语地翻了翻白眼,直接道破了一个残酷事实。 朱棣想杀解缙吗? 那是真想杀啊! 如果不是这解缙颇有几分才名,在士林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早就宰了这个不长眼的蠢货了! 解缙有多蠢? 朱棣北伐,他上奏反对,因为靡费太多,影响民生。 朱棣修建顺天帝都,他也上奏反对,因为靡费太多,影响民生。 朱棣命郑和下西洋扬威海外,他还是上奏反对,因为靡费太多,影响民生。 永乐新政最主要的项目,就这么三个,堪称三驾马车,拉动着永乐朝的新政改革。 结果解缙这个蠢货,不知道是读书读傻了还是怎么地,碰上一个就反对一个,而且还是在朝堂之上当众反对,根本不给永乐大帝半点面子。 帝王,是气量最大的人,也是心眼最小的人! 朱老四一直渴望做出文治武功,成就千古一帝,以此证明自己称帝的合法性。 但是解缙你这个蠢货倒好,在这种事情上面,给他上眼药恶心人,他不杀你杀谁? 当然,这还不是主要原因。 毕竟朱老四也不是没有容人之量,不会仅仅因此就容不下解缙。 解缙该死的地方,在于他多次揣摩圣意,涉足储君之争! 这才是朱棣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当年朱老四在立储问题上犹豫不决,而解缙又是出了名的直言敢谏,所以老朱同志私下问过很多重臣立储之事,唯有解缙敢于直言。 解缙直接回答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朱老四听后没有反应,解缙又叩头说道:“好圣孙(朱瞻基)。” 听到这三个字,朱老四这才回心转意,下定决心册立大胖胖为储君。 然而朱棣虽然立了大胖胖为太子,但太子朱高炽的所作所为,却让他很是不满。 所以朱高煦的地位与权势,甚至比太子朱高炽还要高。 解缙见状自然坐不住了,不断上奏弹劾汉王横行不法,又上折子劝朱棣:“启明也,不可。” 当然,解缙的担忧不可谓不对,朱棣既已立朱高炽为太子,那就不应再过度恩宠朱高煦,否则太子位争夺不可避免。 只可惜朱棣听不进去,他认为解缙这是在离间骨肉,自此对解缙愈发不满,原主则趁机落井下石,不断打压解缙,在朱棣耳边说解缙的坏话。 自此以后,解缙不断被贬,甚至一度被被贬到了交趾,而后打入诏狱,沦为了夺嫡之争的牺牲品。 最悲哀的是,这解缙竟然没有半点醒悟,直到现在都没想明白,朱老四为什么容不下他! 可怜明初第一大才子,文章、书法、作诗,解缙样样冠绝于世,其狂草更是堪称一绝,就这般沦为了牺牲品,甚至还半点不自知! 一个人得是蠢到了什么地步,才会落到这般田地! 想着,朱高煦丝毫不惯着解大才子,将其中缘由一五一十地道了出来。 解缙起初还不以为然,但当他听到“为君所忌”这四个字时,吓得面色惨白,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为君所忌的臣子,注定没有什么好下场! 朱高煦见他这副模样,忍不住调侃道:“小解啊,你不是恃才傲物,很狂傲吗?继续狂啊!” “本王听说你当年老头子拿了一副《虎彪图》,命群臣题词,就只有你这蠢货题了一首五言绝句。”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嗯……后面是什么来着?” 解缙满脸惨白,不见丝毫血色,哆嗦着身子补充道:“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唔就是这句,你记得就好,难道你当真以为,满朝文武贤才无数,都比不过你这个解大才子?” 朱高煦冷笑了一声,继续摧毁着解缙的心理防线。 “黄淮,杨士奇,杨荣等人,才学可弱于你?为什么他们默不作声?为什么百官都默不作声?只有你这个蠢货上去题诗?” 一句接一句的逼问,令解缙满脸惊惧,充满了惶恐与不安。 事到如今,他哪里还不明白,自己真是个蠢货啊! 杨士奇他们早就看出了皇上那副《虎彪图》蕴含的深意,但他们偏偏装作不知,反倒是自己这个蠢货,愚蠢地上前题词,一语道破皇上的想法。 虽然成功让皇上回心转意,册立大皇子朱高炽为太子,但是自己也因此为君所忌,为日后饱受贬谪直至入狱埋下了隐患! 原来,自己遭受的这一切不公与冤屈,从那个时候就注定了! 一想到这儿,解缙忍不住长叹了一声,仿佛释怀了一样。 而后好像看开了一样,解缙又坐了回来,还一把抢过朱高煦手里的美酒,畅快淋漓地自斟自饮了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看得朱高煦一愣一愣的。 你大爷的,这家伙还真是洒脱啊! 果真不愧“狂士”之名! “小解啊,想死还是想活?” 解缙闻言扫了他一眼,脸上浮现出嘲讽之色。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汉王殿下莫要白费口舌了,缙与汉王殿下是敌非友,绝不可能投效汉王殿下。” 下意识地,解缙以为朱高煦在招揽自己。 毕竟他这又是好酒又是好菜的,还告诉自己这么多隐秘,最后问自己想死还是想活,不是招揽又是什么? 朱高煦听了这话,顿时被解大才子的蜜汁自信给气笑了。 这个家伙,还真是狂傲得没边啊! “小解,可能你在诏狱里待得太久,不明白如今的朝堂局势。” “老头子已经御驾亲征,北伐瓦剌去了,临走前命本王监国理政!” 解缙:“???” 皇上北伐瓦剌? 汉王朱高煦监国理政? 这他娘的怎么可能? 太子爷呢? 太孙殿下呢? 再怎么算,也轮不到他朱高煦监国理政啊! “皇上北伐瓦剌已经出兵,一直到明年入冬前,这应天都是本王说了算!” “小解啊,本王再问你一次,想死还是想活?!” 解缙:“!!!” 第140章解缙:他拿妻儿老小威胁我! 麻了! 解缙彻底麻了! 皇上御驾亲征也就罢了,反正他就是个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皇帝。 但是他出征之前,为什么要让汉王监国? 汉王,不过是个王爷! 大明朝有太子,甚至还有太孙! 再怎么算,也轮不到朱高煦这个汉王监国理政啊! 外面到底出了什么事儿,朝堂又出现了什么动荡? 如果汉王殿下说的是真话,那岂不是意味着太子爷现在的处境,很是不妙? 要知道倘若真是汉王监国,那这件事情背后的意义可就完全不同了! 解缙并不愚蠢,以往他只是恃才傲物,仗着两朝天子的恩宠,行事无所顾忌。 但是这次牢狱之灾,加上方才朱高煦的提点,已经让解缙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变化。 比如,他现在转眼就猜到,太子朱高炽现在的处境,绝对很艰难。 汉王朱高煦监国,太子朱高炽就是个笑话! 原本因丘福葬送十万大军,遭受致命打击的汉王党,此刻只怕会死灰复燃了! 朱高煦眼见解缙神色阴晴不定,倒也不急着催促,反倒是故作无意地开口道:“唔对了,本王搞了几场品鉴会,又改革了大明盐法,现在朝廷也不缺钱了。” “老头子此次北伐的军费,原本是一千万两白银,被本王追加到了三千万两!” “这也就是说,老头子在外面打仗,只要后勤物资补充得及时,想打多久打多久,明年还真不一定回来。” 听了这话,解缙又是身子一颤。 他哪里听不明白汉王殿下的话外之音,顿时露出了一个比苦还难看的笑容。 皇上不回京,监国汉王爷就是这应天的天! “汉王殿下威武!” 解缙不阴不阳地表面奉承了一句,心中却是暗自敲起了鼓。 这汉王朱高煦说了这么多,明显就是想招揽自己! 只是自己应该怎么办? 如今汉王监国理政,太子自身难保,一旦自己拒绝了他的招揽,只怕会招来杀身之祸啊! 难不成真要做个毫无气节的卑鄙小人,为了活命投靠汉王朱高煦? 一时之间,解缙心乱如麻。 朱高煦听到他这声恭维,一张脸顿时冷了下来。 “呵,解缙啊解缙,看来你是想死了。” “你不会以为,本王这是在招揽你吧?” 既然话已经说开,解缙也没了什么顾忌,直接反问道:“难道不是吗?” “汉王殿下从方才,就一直在强调自己的监国王爷身份,无非就是想震慑威胁解某罢了,先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然后又威逼利诱,汉王殿下这些手段……” “哈哈哈……你这蠢货,还真是狂得没边,蠢得可爱啊!” 解缙话音未落,朱高煦就已经大笑了起来,似乎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招揽你?就凭你解缙?你也配?” 解缙:“???” 你娘咧! 我不配? 我凭什么不配? “汉王!我解缙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过目不忘,应口成诵,九岁被乡野赞为神童,十八岁中乡试解元,二十一岁高中进士……” 解缙此刻如同被踩住了尾巴的毛,满脸暴怒地喷了起来。 朱高煦可丝毫不惯着他,同样喷道:“三十六岁被贬为广西布政司右参议,三十七岁再贬为交趾布政司右参议,督饷化州,四十二岁被逮入诏狱,拷打至极……啧啧,真是光鲜的履历啊!” 话音一落,鸦雀无声。 解缙如同一只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鸡,再也叫不出声儿来。 悲愤欲绝的他,怅然地瘫软在地上,眼神中没了丝毫光彩。 “汉王,你既不是来招揽我的,那就是来杀我的。” 良久后,解缙长叹了一口气,双目无神地看向朱高煦。 “既然如此,那你就杀了我吧,只希望汉王大人有大量,不要苛责我的家人……” 话音一落,解缙坐直了身体,引颈受戮! 呵,这个家伙,终于知道怕了啊! 朱高煦轻笑了一声,再次摇了摇头。 “小解啊,今日我既不是来杀你的,也不是来救你的,而是亲自来看看,你解缙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 “你想活下去,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必须证明自己的价值!” “不然即便本王把你放出来了,等到北伐结束,老头子大捷还朝,回京之日,那就是你解缙的死期!” 听了这话,解缙点了点头,他清楚汉王说的都是实话。 皇上心中已经容不下自己了,自古以来才华惊世者往往都会夭寿,比如汉武帝之霍去病,汉文帝之贾谊,唐高宗之王勃,唐羡宗之李贺等等! 但是,这些英才乃是天妒,解缙这是人祸! “而且小解啊,你要知道,你曾是内阁大臣兼太子府属官,一旦你被处决了,那因你受到牵连之人,估计一个指头都算不过来,至少你的妻儿是铁定跑不了的!” 解缙:“!!!” 威胁!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汉王朱高煦真是个畜生,竟然拿自己的妻儿威胁自己就范! 解缙怒了,恶狠狠地盯着朱高煦,但他终究还是没有发作。 不是不愿,而是不敢! 自己死了倒是保全了名节,可是自己的家人怎么办? 一想到这儿,解缙两眼流下了两行清泪。 他步履艰难地起身,走到朱高煦身前,昧着良心拜了下去。 “缙愿追随汉王殿下,请殿下饶过缙的妻儿老小!” 朱高煦:“???” 啥? 你说啥? 我踏马说什么了? 我对你妻儿老小又不感兴趣! 朱高煦只是想提醒他一下,不要一根筋地犟下去,否则必死无疑。 毕竟史书上记载,解缙一直在诏狱内被拷打了整整八年之久! 直到永乐十三年,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呈上囚犯名册,朱老四见到解缙的名字,便问:“解缙还在世吗?” 小机灵鬼纪纲立马就明白了朱老四的意思,于是用酒将解缙灌醉,埋在雪中,解缙当夜就被活生生冻死,终年四十七岁。 解缙死后,朝廷把他的家产登记造册,妻子、儿女及宗族被流放到辽东,真可算是“抄家灭族”! 很快朱高煦就反应过来,解缙这是误会了。 但他也懒得计较,只是提出了自己的目的。 “本王有一件事情,交给你在狱中做,因为你曾是文献大成的编纂官,所以这个任务只能由你完成!” “如果事情做成了,本王保证你不但可以官复原职,还能名垂千古!” 解缙一听这话,眼睛立马就亮起来了! 名垂千古! 这是所有文人都拒绝不了的天大诱惑! 只是这位汉王爷,当真会这么好心? 不会坑人吧? 第141章育部!再穷不能穷教育! 解缙现在很慌。 他想不明白,汉王究竟想让自己做什么。 自己现在身陷囹圄,对汉王而言还有什么价值? 除非他先把自己从这诏狱里给捞出去,再让自己官复原职…… 而且汉王方才说什么这个任务办成了,足以让自己名垂千古! 只是,这可能吗? 名垂千古,流芳百世,这是每一个文人的追求。 但这也代表着,这追求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 编纂文献大成,一直都是解缙最引以为傲的事情。 毕竟这文献大成,代表着永乐帝的文治成就,自己参与其中,也足以功成名就,被史官记录在册,被后世铭记。 现在听汉王这话,难道还有什么事情,比起编纂文献大成还要重要? “不知汉王殿下口中的任务,到底是什么?” 耐不住好奇,解缙主动问出了这个疑问。 朱高煦闻言只是笑了笑,“本王找了很多法子,增加朝廷财政收入。” “效果很不错,过段时间,户部进项就会大大增加,甚至我大明也都不会缺钱了。” 解缙:“???” 啥? 不缺钱了? 这怎么可能? 解缙还没入狱前,可是知道夏元吉与太子爷,整日因为国库空虚而愁白了头。 听汉王这话的意思,他搞了很多圈钱的法子,弥补国库空虚。 只是这些办法真这么好用,国库现在都不缺钱了吗? “财政不紧张了,那朝廷就应当致力于民生发展,所以本王决定在朝廷六部外增开一部,名为‘育部’!” “育部地位与六部等同,主管天下学政,无论是社学县学,还是即将开设的书院,凡是涉及教育的事务,均由育部管辖……” 解缙听了这话,人都傻了,满脸惊骇之色。 育部? 这是什么鬼? 中央行政机构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六部,那可是自先秦时期就逐渐演变成的定制! 这位汉王爷,竟然想打破这定制,再新开一部! “汉王殿下,天下学政已有国子监统率管,何必再打破旧制另设一部……” “这……这不符合祖制啊!” 解缙硬着头皮劝了一句,一颗心此刻正在砰砰直跳。 他有那么一种感觉,自己好像上了一条贼船! 朱高煦听了这话,却是冷笑了一声。 “国子监?那是什么东西?最高学府就该有最高学府的样子,国子监祭酒常年在京,哪里知道天下学府的授业情况?哪里清楚莘莘学子的学习情况?” “……” 解缙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然而当他看到朱高煦满脸鄙视的模样,他很是识趣地闭上了嘴。 “我大明奉行‘养士取士’的国策,人才对我大明而言,是最为重要的执政根基,可是你知道大明各地有多少寒门子弟读不了书,上不了学吗?” “太祖高皇帝制定了一套完备的教育体系,从乡野社学到州府官学,再到京师国子监,从稚子启蒙到学子进学,再到科举大考…… “但是,这中央和地方上的官学只是各自为政罢了,没有完备的督查制度,地方学政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听了这话,解缙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因为汉王爷说这话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真真确确发生过的事情。 比如就县学而言,举荐入州学的名额只有那么多,学政会挑选谁? 是才华横溢但出身寒门的寒门子弟? 还是才华平庸但出身书香门第的高门子弟? 傻子都知道,他会怎样选! 毕竟地方上那些个士绅,向来把持着当地的资源。 县令想要在地方上做出政绩,就必须得仰仗这些士绅豪强! 那么,就算是投桃报李,士绅豪强从县官手里要走一个名额,也是很轻松的事情! 这种现象,不止是大明,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想着,解缙忍不住叹了口气。 然而正当此时,他却听到了一句令人血脉贲张的话语。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缙只见,满脸忧容的汉王爷竟然喊出了这句先贤之语! 有那么一瞬间,解缙在朱高燧身上,看到了神圣的光辉。 “小解啊,太祖高皇帝曾经说过,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 “但是我大明现在的学校还是太少了,而且制度太不完善了,所以本王想开设育部,专门管理我大明学政,独立于六部之外,任何势力不得插手其中!” “育部要做的,是为天下寒门子弟打造一间广厦,让他们能接受到公平的教育,让他们有书可读有学可念,让他们可以通过科举大考,改变自身的命运……” “如此,我大明才会源源不断地出现贤才干吏,为繁荣盛世这个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奋斗……” 汉王一席话,听得解缙热血澎湃! 他好像,已经找到了自己奋斗的方向! 还有什么,比“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更让人心动? 这是汉王冒天下之大不韪,创设育部的宏愿! “小解,跟本王联手,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吧!” “育部只要做成了,本王将拨款一千万两银子给育部,开学校建书院,著为令!” “本王要我大明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本王要我大明莘莘学子,都有书可读,都有学可上,寒门也能出贵子!” 解缙愣在了原地,怔怔地看着朱高煦。 “学校如林,庠序盈门?!” “寒门也能出贵子?!” 朱高煦起身,狠狠挥了挥拳头。 “育部之款项,乃是专款定款,任何人不得擅动!” “我大明就算再穷,国库就算再空虚,那也不能穷教育!” “小解,你觉得呢?” 这一刻,解缙仿佛看到了,一位比起永乐大帝,还要光辉神圣的帝王! 这一刻,他抛弃了先前对汉王的成见,果断起身上前,诚心实意地恭敬一礼。 “臣缙代天下学子,谢汉王殿下赐学之恩,臣缙愿为汉王殿下育部之宏愿效死,愿为我大明教育之业效死!” 这一刻,二人的心,仿佛贴在了一起! 然而下一秒,一声惊呼传来。 满头大汗的大胖胖刚刚抵达,看着眼前你侬我侬泪眼婆娑的汉王与解缙,直接就愣在了原地。 我尼玛啊! 这是什么情况? 这俩家伙不是死对头吗? 怎地现在还“情投意合”地拉上手了? 本太子要是再晚来一步,你俩是不是还要抱上了? 呸,真辣眼睛! 第142章汉王爷,你好毒啊! 嗯? 大胖胖怎么来了? 那古怪暧昧的眼神是什么个意思? 朱高煦注意到了满头大汗的朱高炽,随即看了看自己的手,立马一脚将解缙踹倒在地。 个混账东西,说话就说话,谈心就谈心,怎么还动手动脚的? 解缙被这突如其来的一脚踹得有些懵逼,当他注意到了一旁的太子爷后,脸色立马变得精彩至极。 “太子殿下,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太子殿下你听我解释……” 朱高炽露出了一个诡异笑容,当即

相关推荐: 数风流人物   差生(H)   云翻雨覆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镇痛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捉鬼大师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