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80章

第80章

或是作为前进征伐漠北的根据地,依北平此刻的种种优势,都是非常雄厚且绰绰有余的。 朱棣想要肃清漠北,征服草原,征杀四方,需要身后有这么一个基地! 所以,他要迁都,态度十分坚决,即便朝中很多重臣都不同意。 但是,永乐七年,他以北平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开始在北平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 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平而不是南金陵,这正是朱棣向群臣表态,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 如今大运河疏浚完成,南北漕运成功打通,从此北平所需物资可以从江南等繁华之地运输。 只待北平皇宫修建完毕,他朱棣就可以迁都北平,开启征杀四方的帝王生活。 正当此时,赵王朱高燧脸色古怪地走了过来,手中还拿着一封密函。 “爹,京师出事了,老二他……” 朱棣闻言眉头一皱,淡淡地瞥了一眼朱高燧。 “那个混账又干了什么?朕前脚刚走,他就开始作妖了?” 朱高燧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神情精彩到了极点。 眼见他这副模样,朱棣顿时心中一惊,生出了不妙之感。 等他拆开密函一看,永乐大帝气得暴跳如雷! “混账东西!真是一群混账东西!” “朱高煦,你这个逆子,你敢动老子的小金库?” 第130章百官联名!老二你这是要逼宫啊! 凤阳,中都。 朱高燧、柳升等将佐尽皆垂下了头。 因为,永乐大帝正在发飙,没人敢在此刻触他的眉头。 就在刚刚,锦衣卫指挥使纪纲送来密函,皇上看了后竟然勃然大怒,当众怒斥监国汉王爷是“逆子”、“混账东西”! 天知道那位汉王殿下,又在京师里面作什么妖! 柳升捅了捅一旁老神在在的赵王朱高燧,压低声音问道:“赵王爷,我说这究竟什么情况?” “老二脑子绝对有问题,他都敢打内帑的主意了!” 此话一出,一众大将顿时目瞪口呆。 你娘咧! 我的汉王殿下,你胆子未免太大了吧? 那可是皇上的小金库啊! 人皇上好不容易存点私房钱,就是不想以后再看夏元吉那老抠货的脸色。 结果你现在倒好,你丫直接盯上皇上的小金库了! 这是打着灯笼进厕所——找死啊! 朱高燧叹了口气,他也不明白老二突然抽什么疯。 难道真是因为朝廷财政紧张,逼得他这个监国汉王爷不得不打内帑的主意? 朱高燧一直记得,上次与老二谈话时,他还吐槽监国就是个烂摊子。 谁接了这个差事,谁就得想办法搞钱,满足朝廷的各项财政支出。 以往太子爷监国的时候,可没少因为搞钱发愁。 但是发愁归发愁,你就算再没办法,也不能把主意打到内帑上面啊! 老头子为了存这点钱,他容易吗他? 打个仗都得看夏元吉的脸色,天底下哪有这么憋屈的皇帝? 你丫现在动人家小金库,那不只是动他的钱,更是要他的命啊! 柳升也叹了口气,皇上接到密函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日了,大军停驻凤阳止步不前。 再这样下去,那可就会延误北伐军机了!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可全都是汉王殿下! 一旦陛下临时更改主意,含怒返回京师,那汉王殿下这个王爷也算是做到头了。 柳升等大将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现在比谁都要着急。 毕竟抛开并肩作战的生死情谊不谈,他们可都是公认的汉王党,一旦汉王殿下出事,太子党一家独大,他们这些将佐日后的日子将会更加难过。 因为聚集在太子爷周边之人,全都是满口儒家仁义的文官儒臣! 这也是为何,柳升等将佐当年全力支持汉王争夺太子大位的真正原因! 想着,朱高燧看向一旁余怒未消的永乐大帝,试探性地出言道:“爹,主力大军已经在宣府大同一带集结,等待圣驾降临……” “如果再耽搁下去,只怕……只怕……” 朱棣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朱高燧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起来。 他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这点小心思,转眼就被老头子看穿了。 他硬着头皮在此刻出言,自然是为了老二。 只要老头子继续行军,先打完这场仗,剩下的事情回京再说。 如此一来,老二的罪责也会轻上许多,不至于承担“延误北伐军机”的莫大罪名。 但是,朱棣仅是一眼,就看穿了他这些小心思。 不过朱棣并未动怒,只是淡淡地吐出了一个字。 “等!” 等? 等什么? 等一个解释! 朱棣也很是纳闷,老二这个混账东西,究竟想要做什么? 这个逆子自从上次受伤后,虽然时常犯浑,但是脑子确实好用了不少。 他不但一反常态舍弃了不该有的野心,多次主动请求前往云南就藩,而且还提出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国策,如新盐法、牧羊计划等等。 朱棣对他的改观,早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前这个儿子,骁勇善战,极像自己。 现在这个混账,成熟稳重,更似人君! 说到底,太平天子朱高炽,开疆雄主朱高煦,朱棣更倾向于后者! 那么,老二在此刻打内帑的主意,究竟是为了什么? 有什么事情,值得他冒这样大的风险,也要在短时间内筹措海量金银? 朱棣插着腰来回踱步,堂下一众将佐不敢吭声。 “报!应天府急报!” 大殿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喝声。 下一刻,众人只见一个身穿飞鱼服,浑身风尘仆仆的锦衣卫,三两步一个急冲,直接冲进了大殿之内。 这锦衣卫也不见礼,而是直接扑倒在地,高声道: “报,应天府急报,汉王殿下提出“大明钱庄计划”,百官联名上奏,请求皇上降恩支取内帑金银!” 锦衣卫话落,大殿内所有人都眼神一凝,一个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靖难老将们听了这话后,竟是齐齐倒吸一口冷气。 百官联名! 我的老天爷! 别说永乐朝了,自大明立国以来,都从未出现过这等可怕的局面! 到底出了什么天大的事? 那“大明钱庄计划”又是什么鬼东西? 面对百官联名上奏,请求支取内帑金银,朱棣并未慌乱,而是淡然地接过了锦衣卫手捧着的奏报,静静地坐在龙椅上看了起来。 大殿中大约安静了一炷香的时间,等到朱棣将奏报看完,而后竟然朗声大笑了起来。 “好!好!好!” “这个老二,干得漂亮!” 朱高燧等将佐眼见皇上这般模样,吓得当即跪倒在地,脸都快白了。 干得漂亮! 皇上这是气急反笑,彻底暴怒了? 朱高燧跪在地上,心中哀叹了一声。 老二啊老二,你这个混账王八蛋,老老实实地监国理政不好吗? 你没事儿作什么妖啊! 还你娘的百官联名,这是要逼宫啊! 一时间,大殿内安静得有些可怕。 朱棣看向地上的锦衣卫道:“起来吧,下去领一百两的赏。” “回去告诉老二,内帑十二库随他支取,应天府一切听从汉王安排!” “谢皇上!” 一众大将:“???” 啥? 内帑随意支取? 应天府一切听从汉王安排? 皇上不是彻底暴怒了吗? 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待锦衣卫走后,朱棣这才笑着看向一众大将。 “你们跪在地上作甚?都起来吧!” 众人战战兢兢地起身,脸上写满了疑惑与茫然。 朱棣见状并未多言,只是叹了口气。 “老二这回,可是干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啊!” “只要大明钱庄运作得好,我大明财政将永远不会紧张了!” 众人:“!!!” 你娘咧! 朝廷不缺钱了? 那不是想打仗就打仗? 何人能撄大明战兵之锋芒? 第131章鸟铳问世!划时代的先进火器! 凤阳。 北伐大军继续行军! 只是在离开之前,朱棣回望了一眼应天。 这个老二,真是给了他太多的惊喜。 大明钱庄计划一旦推行,那朝廷再也不用为钱粮发愁了! 相比于大明钱庄的其他优点,这才是最大的好处! 近些年来,大明财政紧张的原因,朱棣自己心知肚明。 因为同时进行各项大工程,国库已经非常空虚了。 如果不是老二搞了一些赚钱的项目,他朱棣这次能不能北伐都还是个未知数。 其实朱棣也不是没有想过赚钱,然而他对此也是有心无力。 如果论起行军打仗的话,朱棣的确是一把好手,打得鞑靼瓦剌抱头鼠窜。 但是提及挣钱一道,十个朱棣都赶不上一个朱高煦。 再者说来,国库原本就没钱,想要挣钱更是难上加难。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本钱,想做什么都是空想。 因为没钱,所以要赚钱,弥补日益空虚大多国库。 但是本来就没钱,又拿什么赚钱呢? 这就陷入了一个绝对恶性的死循环之中。 但是现在,老二提出的大明钱庄计划,只需要在前期投入海量银钱作为准备金,等到钱庄正常运行之后,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产出银钱带来利润。 在不影响百姓生计的前提下,让他们把自己多余的钱存入钱庄。 然后用百姓的钱来赚钱,最后再以赚到的利润回馈百姓。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个道理,老二可算理解得很是清晰透彻。 先前朱棣还感到疑惑,什么时候杨荣黄淮这些太子党,成了老二的附庸,甘愿听从他的命令? 甚至还联名上奏,就连金忠夏元吉等朝堂重臣的名字都赫然在列。 现在朱棣想明白了,因为这钱庄计划本就是利国利民的国策,有助于发展民生,这与夏元吉黄淮等儒臣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 正因为如此,朱棣也大手一挥,直接让老二随意支取内帑金银。 就算老二将内府十二库全都给搬空了,他也不会感到丝毫心痛。 毕竟他存这些私房钱,就是为了日后北伐蒙古,拿自己的私房钱打仗。 现在老二提出了这个钱庄计划,朝廷永远不会再出现财政紧张的局面,那他朱棣不是想打仗就打仗? 就算是打到贴木儿帝国去,大明也支撑得起! 想着,朱棣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为自家老二的成就感到欣慰。 “你这逆子,倒真是能折腾!” “爹已经彻底放权给你,希望你不要让爹失望啊!” …… 军器局。 朱高煦匆匆赶到,脸上充满了喜色。 刚刚他收到消息,军器局已经成功研制出了鸟铳,所以汉王爷立马屁颠屁颠地赶了过来。 但是当他看到实物之后,却是愣在了原地。 眼前这根丑不拉几的掏火棍,就是军器局研制出的鸟铳? 你他娘的玩我吧? 老刘头瞧见汉王爷脸色不对劲,讪笑着询问道:“王爷,这鸟铳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可是不眠不休了一个多月,完全按照您的图纸制作的,虽然卖相不怎么样,但该有的东西全都有。” 说着,老刘头拿起鸟铳,却被朱高煦接了过去。 既然实物已经做出,加之金忠夏元吉等人在场,他觉得有必要向众人介绍一下这划时代的火器。 “这东西叫‘鸟铳’,后有照门,前有照星,机发弹出,两手不动,对准毫厘,命中方寸,兼之筒长气聚,更能致远摧坚……” “以前的神机铳需一手持柄一手燃药,操作麻烦发射效率低,因而较难命中目标,只能是靠运气。” “这鸟铳可是不同,与神机铳这等手持火铳相比,鸟铳身管较长,口径较小,发射同于口径的圆铅弹,射程较远,侵彻力较强。” “而且增设了准星和照门,变手点发火为枪机发火,枪柄由插在火铳尾銎内的直形木把改为托住铳管的曲形木托,持枪射击时由两手后握改为一手前托枪身、一手后握枪柄,可稳定持枪进行瞄准,射击精度较高……” 金忠等大佬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有些词语他们不懂,但是大致意思还是能够理解。 那就算神机营威震漠北的神机铳已经落伍了,眼前这“鸟铳”与其相比先进了不少。 尤其是变手点发火为枪机发火,这鸟铳就能甩神机铳好几条街! 以前这神机铳那是手持点火,一人手持,一人点火,需要两个人同时操作。 但是这鸟铳是枪机发火,通过预燃的火绳和扣动枪机,带动火绳点燃火药池内压实的火药,借助火药燃气的爆发力将枪管内铅弹射出,杀伤敌方人马。 神机铳需要两人操作,发射效率低,命中率也低。 鸟铳发射只需要一人,发射效率自然大大提升,而且因为增设了准星和照门,所以命中率也大大提高! 二者对比之下,鸟铳胜出了太多! 这不是简单地火器改良,而是划时代的火器变革啊! 金忠有些激动,难以置信地看着朱高煦。 他没有想到,这个汉王殿下,竟然还精通天工技艺,转眼间就捣鼓了这般利器! 眼前这其貌不扬的鸟铳,虽然看着不咋地,但它堪称战场上的杀敌利器! 金忠乃是追随朱棣起兵靖难的老人,又做了这么久的兵部尚书,哪里看不透鸟铳的价值。 “汉王殿下,敢问这鸟铳能否量产?” 即便是战场利器,那也要看能不能量产,普及到全军。 朱高煦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还是觉得有些不太满意。 毕竟鸟铳是后世步枪的雏形,可是他现在看见的,就是一根丑不拉几的掏火棍。 不过想想这是世界上第一支鸟铳,朱高煦也就释然了。 丑是丑了点,可以不断改良嘛。 “老金头你想什么呢?不能量产我捣鼓它做什么?” “军器局停止生产神机铳,改为生产这鸟铳,尽快制作出一批送往北伐大军!” 可以量产! 金忠欣喜不已地点了点头,爱不释手地端详着鸟铳。 良久之后,他才将其放下,神情肃穆地向朱高煦郑重一礼。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汉王爷一跳,急忙侧身就要躲过。 “老金头,你这是做什么?” “汉王殿下,我代大明百万将士,向你致谢了!” 朱高煦闻言有些动容,有些不好意思地摆了摆手。 “行了老金头,别这么煽情,以后好东西会越来越多,你争取多活个几年就行了。” 金忠:“???” 第132章竞争!兵仗局表示压力很大! 军器局。 形势一片大好。 鸟铳成功问世,正在批量生产之中。 借助各种各样的模具,再加上流水化生产模式,军器局与兵杖局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制造出大批鸟铳,完全赶得上北伐瓦剌的战事。 朱高煦巡视了一番军器局,随即命人唤来了兵仗局的掌印太监海寿。 兵仗局与军器局不同,军器局隶属于工部,但兵仗局却是宦官官署,属于明八局制造军用器械,宫中零用铁器的机构。 也就是说,兵仗局掌造刀、枪、剑、戟、鞭、斧、盔、甲、弓、矢等军用器械和宫中零用的铁锁、针剪及法事所用钟鼓等,但它却是由一群太监掌管,属于内府八局。 永乐帝信任器重太监,这是饱受后世诟病的事情。 海寿太监很快便赶了过来,一张洁白无须的脸上,写满了谄媚之色。 “王爷,唤老奴前来所为何事?” 要知道他海寿可是兵仗局的掌印太监,是兵仗局地位与权势最高的宦官。 但是这区区一个掌印太监,在汉王朱高煦面前,那连个屁都不是! 所以海寿太监姿态放得很低,接到消息后就立马屁颠屁颠地赶了过来。 毕竟眼前这位汉王爷,不但一直都是皇上最偏爱的儿子,而且如今监国理政,很有可能取代太子爷问鼎九五之尊! 更何况皇上前不久下令,命汉王殿下提督兵仗局,所以这位爷还是他海寿太监的顶头上司,万万得罪不起。 朱高煦瞥了一眼这个谄媚讨好的死太监,淡淡地问道:“海寿啊,你们兵仗局还没完成革新吗?” 上回朱老四把兵仗局交给朱高煦一同改革,但他可没这么多的时间与精力。 所以汉王爷直接让兵仗局掌印太监海寿带着匠人来军器局学习,自己完成兵仗局的改革。 如今军器局在老刘头的带领下,连鸟铳这等划时代的火器都研制成功了,可是这个死太监掌管的兵仗局还未完成改革! 这样一来,汉王爷可就要问责了! 海寿心中一惊,立马解释道:“王爷,已经在改了!” “现在兵仗局里那些匠人的待遇全都提上去了,生产模式也改为了流水化生产,只是还有不少模具母机尚且在赶制当中,所以我兵仗局的生产效率比不过军器局……” 这话说得是大实话,毕竟军器局改革在先,还是这位汉王爷亲手为之,自然占了优势。 兵仗局就如同后娘生的一样,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只能是他海寿自己一个人学习借鉴,再全力推行改革。 甚至为了赶制那些模具母机,海寿还求到了工部尚书宋礼头上,从军器局调走了几位手艺高超有经验的大匠师。 一想起这事儿,海寿心中就憋屈至极。 宋礼这些自视甚高的文臣,一向看不起海寿这些阉人。 当日如果不是看在汉王朱高煦的面子上,宋礼哪里会搭理一个该死的死太监。 但即便如此,海寿也没少被讥讽嘲笑。 想着,海寿太监就忍不住叹了口气。 “王爷,您同样提督兵仗局,为何不能莅临我局指导一番……” “不能什么?本王哪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 瞧见这海寿太监一副受了委屈的小媳妇儿模样,朱高燧那是又好气又好笑。 军器局完成了改革,这死太监直接带着匠人过来学习就是,非要自己去兵仗局走一趟干嘛? 而且掌管大明军器制造业的具体机构,是工部虞衡清吏司管辖的军器局以及内府管辖的兵仗局。 加之军器制造的仓库,戊字库和广积库,也是工部管辖的。 戊子库储藏的是弓箭盔甲等物品,广积库储藏的是硫磺、硝石等物品。 朱高煦为了攀升科技树,自然而然地将重心放在军器局。 死太监,事儿真多。 不过朱高煦有意让兵仗局与军器局形成竞争关系,所以不能让一家独大。 按照他的本意,将两局独立出来,打造成军工企业,由皇室直接负责统率。 如此一来,军器局与兵仗局形成竞争关系,军队采购武器辎重,将由双方竞标争取军队的订单! 在有竞争有威胁的前提之下,两大军工企业才不敢松懈,激励自己局里的工匠不断研发创新,高攀科技树,提升自家军工产品的竞争力,不至于被对方挤垮。 谁的质量好,价格更加便宜,军队就会采购谁的产品。 质量不好价格还高,军队自然会放弃采购。 在这种竞争的条件下,两家唯有拼命提高竞争力,才能保全自身不被淘汰! 这样一来,他们会更加重视掌握技术的工匠,匠人们的生活也好过一些。 现在军器局形势大好,还掌握了鸟铳的生产工艺,兵仗局尚且还在改革,已经落后了太多。 军器局一家独大,的确不利于这个计划。 必须想办法,给兵仗局捣鼓出一门独家工艺。 想着,朱高煦叹了口气。 “走吧,死太监,跟你走一趟!” 海寿太监闻言大喜,一张脸笑得跟菊花一样灿烂。 当然,他耳朵自动忽略了“死太监”这个难听的称谓。 谁让人家是监国汉王爷呢? 然而正当此时,一个锦衣卫突然跑了过来。 “汉王殿下,不好了,兵部尚书金忠大人,刚才在兵部晕倒了!” “什么?他刚刚在这儿不是还好好的吗?” 朱高煦一愣,下意识地追问道。 方才他们一同还在欣赏鸟铳,结果人一回到兵部就晕倒了,这算什么事儿? 金忠啊金忠,你可千万别嗝屁了啊! 想着,朱高煦立马吩咐道:“让太医院里的老家伙全去金府,为老金头诊治!” 锦衣卫听后点了点头,当即领命而去。 朱高煦又看向海寿太监,苦笑着解释道:“你也看见了,现在事发突然,金忠是老头子的心腹重臣,本王不得不前去看

相关推荐: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云翻雨覆   凄子开发日志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鉴昭行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蔡姬传   差生(H)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