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啊! 自己不是远离京师,去云南就藩吗? 你娘咧! 怎么监国这位置,还越坐越稳了? “爹啊,不是啊爹,儿子想去云南就藩,您就恩准了吧……” 就藩? 就个锤子藩! 朱棣冷笑了一声,威胁道:“要么监好国等朕大胜还朝,要么你就等着发配凤阳吧!” 坑儿贼! 你大爷的! 朱高煦人傻了,满脸生无可恋。 都什么人嘛! 这日子没法过了啊! “唔,老二啊,还有没有什么要求,现在可以提出来……” 朱棣扯了扯胡须,神情古怪地提醒道。 朱高煦闻言一愣,心里陡然感到了不安。 不对劲! 很是不对劲啊! 永乐大帝朱老四,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没有要求都要逼着你提要求? 这坑儿贼到底想干嘛? “咳咳,儿子没有任何要求,西山那边军务要紧,儿子就先走了。” 话音一落,朱高煦拔腿就跑。 然而他迈出了几步,就只听见身后传来了坑儿贼冷冰冰的声音:“凤阳高墙!” 朱高煦回过头,生无可恋地看着朱棣。 “爹啊,我真错了,您放过我行不行,您还有两个儿子呢,别折腾我一个行不行?” 麻了! 他现在真麻了! 天知道这个坑儿贼又在憋着什么坏! 奈何这狗日的坑儿贼偏偏是永乐大帝,朱高煦在他面前,根本硬不起来! 朱棣插着腰来回踱步片刻,最后总算是道出了自己的目的。 “那爹可就说了?” “说吧!快说吧!儿子求您了!” 朱高煦快崩溃了,直接催促道。 面对不怀好意的永乐大帝,他这个汉王爷只能放弃挣扎! 朱高煦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随即就消失不见。 “咳咳,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老二你也知道,爹这心里也苦啊,打个仗修条河,还得看夏元吉那个老货的脸色……” “你爹我晚上批阅奏章,都不敢多点上一根蜡烛,饿了也不敢让人去做膳,宫廷靡费甚众,爹只能委屈自己了啊……” 朱高煦:“???” 你娘咧! 你可是永乐大帝啊! 你摆出这副可怜兮兮的模样是什么意思? 晚上不敢多点蜡烛,饿了连宵夜都不敢吃…… 堂堂永乐大帝,有这么惨吗? 我信你个鬼,你个坑儿贼坏的很! “爹看你汉王府家产颇丰,比爹还要富裕不少,你说羊毛这个买卖,要不就送给爹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不是爹有意难为你,实在是爹这个皇帝太穷了啊老二,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啊……” 朱高煦:“!!!” 麻了! 彻底麻了! 合着这坑儿贼叨叨半天,就是盯上了毛衣利润呗! 你好歹也是永乐大帝,流芳百世的千古一帝,你至于嘛你! 朱高煦长叹了一声,随后摊开了手掌。 “五五开,多的没有,那些工人的工钱总得发吧?” “哎哎,就这么定了,老二呐,你也别怪爹见钱眼开,实在是爹这个皇帝过得太难了啊!” 想着,朱棣眼眶有些湿润,开启了诉苦模式。 “你说爹想做个什么,都得被夏元吉那老东西管着,打个仗还要先哄哄他,哪有这样的道理嘛……” “所以爹就想着,往内帑里多存点钱,以后爹想打仗就打仗,拿内帑里自己的钱打,看那老货还能说什么……” 听着永乐帝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苦,朱高煦整个人都傻了。 你娘咧! 我这算什么? 我与朱棣五五开? 毁灭吧! 这日子没法过了! 第115章老三呐,我被当枪使了! 朱棣还在叨逼叨地诉苦,听得朱高煦很是无语。 不过他确实也能够理解,作为一个一心建功立业的马上皇帝,大明这点财政收入真不够他朱棣折腾! 要不是有夏元吉这个小算盘在,只怕朱棣早就成了“杨广第二”,哪里还有缔造出盛世大明的永乐大帝。 不过感慨归感慨,你抢自己儿子的钱,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爹啊,差不多得了,别叨叨叨,没事儿我就先走了。” 朱高煦叹了口气,准备抽身离去。 继续跟这坑儿贼待在一起,指不定他还要作什么妖。 朱棣诉说了一番心中苦楚,还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来源,这心情也好了许多。 “老二呐,山东、顺天、河南等地的精兵已经开始向宣府大同一带集结,明儿一早爹就会带着应天与凤阳的大军启程前往顺天。” “爹离开之后,朝中一切大小事务,都交给你负责,如果出了什么差错,你就等着去凤阳高墙度过余生吧。” 这话一说出口,就代表着朱高煦监国理政,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对此朱高煦很是无奈,只能满脸郁闷地点了点头。 “爹,明日您去大营阅兵,太孙幼军可否参与?” 朱棣:“???” 啥? 太孙幼军? 那群十五六岁的娃娃? 让他们参与阅兵是什么意思? 朱棣很是不解,不太明白自家老二的意思。 明日参加检阅的都是各军精锐,主力大军早已出了居庸关在宣府等候。 这检阅大军,说白了也是阵前鼓舞士气,振奋军心。 你让一群毛都没长齐的娃娃,掺和进来做什么? 而且一旦参加检阅,那太孙幼军也就会跟随大军出征北伐! 朱高煦却正色道:“爹,此次您北伐是一个绝佳机会,那批太孙幼军可以视为将校种子,带他们去战场上历练几次,回来之后就可打散至各军中,带动全军发生蜕变!” 听了这话,朱棣神情一肃。 “老二,你的意思是……” “这七千多个良家子弟,经过儿子特训之后,已经远超出普通士卒,而且他们家世清白,不少人更是勋贵二代,这些小家伙完全可以成长为我大明军队的中流砥柱!” 朱棣闻言挑了挑眉毛,并未第一时间开口。 他在思考,老二这话,究竟有什么深意。 那七千良家子弟,虽然名义上是太孙幼军,可自建立成军到接受训练,都是这老二全权负责! 他方才说日后还准备将这七千余人打散分入各军之中,成长为中流砥柱…… 嘶……老二不会是想…… “中流砥柱?这评价是不是太高了些?朕看他们不过是群毛都没长齐的娃娃!” 朱棣似笑非笑地回答道,表达出了他对太孙幼军的轻视。 朱高煦闻言也不恼怒,笑着道:“爹,这回出征就带着他们吧,还有瞻基、瞻壑这几个小崽子,跟在您身边也能多学点东西。” 这话永乐帝倒是爱听,思索片刻之后便点了点头。 老朱家的儿郎,尤其还是他朱棣的子孙,自然不能做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废物!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参加检阅吧,随大军一同出征!” “行吧,儿子知道了,走了。” 没了继续跟朱老四扯皮的精力,朱高煦直接转身离去。 朱棣看着自家老二的背影,眼中闪过了一抹精光。 开疆雄主,与太平天子,究竟谁更有资格坐到这张龙椅上? 拭目以待吧! …… 汉王府。 朱高煦刚刚回府,赵王朱高燧却立马跟了过来。 “老二,你这脑袋真是越来越好使了啊!” “用那什么三策,成功说服了老爷子,继续监国理政,如今朝野上下都在谣传老头子动了易储之心啊!” 看着欣喜不已的老三朱高燧,朱高煦很想给他一个大嘴巴子。 不过转念想起二人的兄弟情谊,他还是忍住了这个冲动。 “老三,你真以为监国这差事那么好干?” “不然呢?你都监上国了,下一步只怕就是废太子改立储君了!” 朱高燧带着些许兴奋激动,似乎已经见到了老二即位称帝的光辉时刻。 朱高煦见他这副模样,忍不住笑着给他泼了盆冷水。 “老三,你怕是想的有点多了。” “你说我监国以来,接连杀了不少贪官污吏,成功打击了朝堂之上的贪腐之风,那些文官恨不得整死我!” “这些事情你觉得老头子会不知道?可他偏偏还让我继续监国理政,在他不在京的时候。” 听了朱高煦这话后,朱高燧神情一滞,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了起来。 “老二,你的意思是……老头子这是把你当刀使?替老大铲除所有后患?” 太子爷闭门思过不出,汉王受命监国理政! 以老二这个暴脾气,一上台就接连挖出了不少贪官污吏,并且动用雷霆手段将其连根拔起! 或许正因为如此,老头子才继续让他监国理政! 不为其他,只为继续打击贪腐,肃正朝纲,最后将焕然一新的朝堂,还给老大太子爷! 嘶…… 朱高燧倒吸了一口凉气,顿时怒道:“凭什么?同样都是他的亲儿子,他这样子对你,你能忍得了?” 打仗靠老二,那是因为老大天生肥胖,腿部有疾,没办法的事情。 但是现在连处理国政,老头子都开始利用上了老二,把他打造成了太子爷的手中刀! 这未免太过分了些,太令人心寒了些! 看着朱高燧那愤怒的模样,朱高煦只是笑道:“手中刀就手中刀吧,我是真不想争了。” “老三,你此次随军出征北伐瓦剌,可得照顾好老头子的安危。” “这里有三个锦囊,如果北伐大军遇上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可以打开锦囊寻求办法。” 朱高燧:“???” 啥? 锦囊妙计? 你丫是不是疯了? 怎么总感觉老二这脑子好像出问题了? 看着朱高煦一脸认真的模样,朱高燧也不好拒绝,随手将三个锦囊放进了兜里。 兄弟二人闲聊了几句后,赵王爷这才匆匆离去。 大军即将出征北伐,朱高燧这个锦衣卫头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朱高煦看着他的背影,陷入了沉思之中。 打仗是不可能打仗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仗的。 他朱高煦自从来了大明,还没有过上一天依红偎翠的奢靡生活。 这要是真去了战场上,一不小心嗝屁了,那找谁说理去? 但是留下来监国理政,朱高煦又觉得很是头疼。 如果有的选择,谁乐意做别人的手中刀啊! 叹了口气,朱高煦动身赶往西山军营。 也不知道朱瞻基这几个小崽子,在军营里表现得如何? 第116章幼军!一份惊人的名单! 西山军营。 朱高煦坐在高台上面,看着台下焕然一新的七千幼军,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虽然他这个汉王爷并未常驻西山,监督幼军将士特训,但是雷雄等教官与聂兴等锦衣卫,却是严格按照训练大纲执行。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当初那群乌合之众,已经彻底改头换面。 朱高煦从他们那整齐划一的动作里面,见到了一丝后世军人的影子! 这,就足够了! 正思索间,雷雄拿过来一份名单。 “王爷,按照您的吩咐,幼军新兵营分为五个团,这是营长及以上将佐名单。” “这些将佐的筛选任命,皆由士卒推选举荐,而后由教官团考核,才可真正任命……” 幼军新兵的职位升迁非常严格,必须是底层将士推举,而后接受教官团考核。 这就意味着在幼军新兵里,不看出身,不重门第,不定资质! 想要往上爬,成为幼军将佐,不但要赢得底层士卒的拥戴,还要得到教官团的考核认可! 太孙幼军共计七千余人,刚好是一个旅的兵力,划分分了五个兵团。 朱高煦接过名单一看,顿时就乐出了声。 新兵五大团长,朱瞻基与朱瞻壑直接占据了两个席位,还有成安侯郭亮之子郭晟,宁阳侯陈懋之子陈昭,以及一个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曹龙象。 五大团长里,天潢贵胄占了两个,勋贵子弟占了两个,出身寒门的只有一个。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出身决定了一切。 朱高煦相信雷雄等教官没有徇私舞弊,而是严格按照幼军军律筛选执行。 但是寒门子弟与勋贵子弟相比,天生就矮了一大截。 如这个杀出一条血路的曹龙象,如果不是因为他天生魁梧体魄强健,单论体能训练一条,他就远远比不过郭晟这些纨绔子弟。 人家自幼锦衣玉食,只是性子轻浮放荡了些,进入幼军接受特训后,身体素质却是远远超过普通士卒。 毕竟这些个普通士卒,平日里难得吃上一次肉,哪里有什么可比性? 而且勋贵子弟即便以往再不成器,见识与眼光总是摆在那儿的,甚至大部分勋贵子弟都识字,这是普通士卒的一大缺点。 想着,朱高煦忍不住叹了口气。 阶级分化,自古皆有。 这些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孩子,连饭都不能管饱,哪里还能期望着他们识字? 简单操练完毕,校场之上鸦雀无声。 七千幼军立着军姿,没有一人胡乱动弹,都在等着汉王训话。 朱高煦缓缓起身,手中拿着将佐名单,高声喝道:“儿郎们,特训四个月,总算让本王看到了一些成果。” “不过这份将佐名单,倒是让本王有些意外。” “或许你们自己也清楚,这份名单上有大半将佐,都是勋贵子弟!” 此话一出,三军将士顿时议论纷纷。 有些东西他们虽然心里清楚,但是一旦摆在台面上来讲,那就令人不好受了。 七千幼军,勋贵子弟不过百人,这七十比一的巨大人数差摆在面前,最终却是这样的结果。 这个数字,太过惊人了些。 朱高煦冷着脸环顾四周,高声喝道:“这份名单的公平公正,教官团愿意用性命保证!” “那也就意味着,问题出在你们自身!” 将佐名单,公平公正,那只能证明,问题出在士卒自己身上。 “或许你们有很多理由,什么身体素质,什么眼光见识!” “但是,进了这西山之后,你们所有人的起点全都一样,吃的一样住的一样,你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甘愿向他人低头?” 面对汉王殿下的厉声呵斥,所有将士都垂下了头。 诚然,算上适应的第一个月,这四个月以来,他们吃穿住行全都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待遇。 那既然如此,为何当上将佐的人,不是自己? “本王说过,幼军新兵,不看出身,不重门第,不定资质,只要你肯吃苦就能出人头地!” “可是你们有些人的表现,真是令人失望啊,七千比一百,将佐还被占了大头,你们心中就没有半点愧疚吗?” 巨大的人数差摆在眼前,足以让人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人群中,一个魁梧汉子异常显眼,面貌奇伟粗黑,身形异常高大,正是新兵团长曹龙象。 听了汉王殿下的话后,曹龙象也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如果不是他天生臂力过人,靠着一身蛮力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夺下了一个团长名额,只怕今儿个还不知道会被汉王爷骂成什么惨样。 七千比一百,勋贵子弟占了大头,那只能说明他们这些寒门子弟不争气啊! 天天白面馒头大米饭地伺候着,时不时还有些许肉汤改善伙食,这样优渥的待遇天底下还能去哪儿找到? 但曹龙象更加关注的,却是日后的前程。 这是太孙幼军,未来大明皇帝的私兵! 只要继续坚持下去,将来未必不能封侯拜将,征战沙场! 在他不远处,一条水平线上,汉王世子朱瞻壑面容有些抽搐。 他被自家父王强行扔来了西山军营接受特训,心仪姑娘不见了不说,还得整日被折腾得死去活来,这让他上哪儿说理去? 好在朱瞻壑不是赵王世子朱瞻塙那等不成器的货色,适应几天后便立马展现出了自身能力,得到队友一致拥戴,从排长一步步做起,短短三个月就成了团长。 其实朱瞻壑心里憋着一口气,当初在锦衣卫追查靖难遗孤一事中,他能压朱瞻基一头,现在来了这西山军营,二人起点相同,他朱瞻壑同样可以压他一头! 在他右手边不远处,朱瞻基同样神情恍惚。 三个月的艰苦特训,终于要结束了吗? 算上适应期的第一个月,他已经整整四个月没有回过东宫太子府,整日与这些幼军将士同吃同住,一同接受二叔那些稀奇古怪的变态特训,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四个月。 想着,朱瞻基忍不住笑了笑。 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明白,那日二叔为何会暴打自己一顿。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啊! 他朱瞻基,是未来的大明天子! 他这一生,注定不会平凡,更不能有任何污点! 一众龙孙里面,他冠绝同辈赢得皇爷爷宠爱。 到了这西山军营,他同样要力压群雄,做那个第一! 第117章北伐!骠骑将军薛六子! 西山军营。 寂静无声。 面对台下的七千幼军将士,朱高煦摸着下巴缓缓开口。 “本王清楚,自幼军组建之出,尔等就心怀揣测,这所谓幼军是不是陪太孙过家家玩的!” 此话一出,将士们尽皆神情一变。 朱瞻基同样变了脸色,此刻很是不爽。 这个二叔,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啊! 太孙幼军组建的目的,的确是为了他这个太孙殿下熟知兵事,上阵杀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七千幼军还真是来陪他过家家玩的。 将士们心中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没有计较深究罢了。 但是现在汉王爷直截了当地点明此事,那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扬鞭策马,驰骋沙场,建功立业,马上觅封侯,哪个热血男儿不向往? 可是他们现在成了幼军将士,天知道何时才能够扬鞭策马驰骋沙场? 难不成当真要等到太孙殿下即位称帝后,才有这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这未免也太可笑了些。 一时间,三军将士都有些气闷,开始了低声议论。 朱高煦瞧见此景,朗声笑道:“或许你们都不知道,咱们那位太孙殿下,同样与你们同吃同住,一同接受了特训,直到今日!” 听了这话,将士们更是惊诧莫名。 太孙殿下也在军中,与自己同吃同住? 而且他还接受了这变态特训? 这怎么可能? 他可是太孙殿下啊! 他可是大明朝未来的皇上啊! 这……未免太过惊人了些! 将士们环顾左右,试图找出那位藏匿身份的太孙殿下。 朱瞻壑看向一旁的朱瞻基,嘴角浮现出了古怪笑容。 自家老子这是想做什么,当众曝光朱瞻基的真正身份,把这位太孙殿下放在火上烤? 他分明注意到了,朱瞻基那难看的脸色。 好在他们担心的情况并未出现,朱高煦并没有曝光其身份,反倒是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今儿本王前来,是为了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皇上决意御驾亲征北伐瓦剌,明日于京营驻地检阅三军,誓师出征!” 什么? 皇上真要北伐瓦剌? 三军将士听了这话,顿时激动莫名。 皇上竟然真要再次北伐,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啊! 打仗意味着军功,意味着封侯拜相! 大明朝现在这个勋贵武臣,哪一个不是在战场上面拼杀出来的? 然而,他们是幼军将士,他们只是陪太孙殿下过家家玩的,根本就没有随军出征的可能。 想着,不少人顿时叹了口气,激动与兴奋瞬间消退,只留下了无尽怅然。 朱高煦笑了笑,将将士们的表现尽收眼底。 这些幼军将士年纪与朱瞻基相仿,不过十五六岁,正是满腔热血渴望建功立业的黄金年纪。 年轻人嘛,朝气蓬勃,热血勇敢,最是受不得刺激…… “在本王的不懈努力下,皇上终于同意,恩准幼军随军出征,北伐瓦剌!”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懵了,整个校场鸦雀无声。 朱瞻基瞪大了眼睛,既有些激动,又有些惶恐! 皇爷爷竟然同意让幼军随军北伐? 那自己这个太孙殿下自然也会跟随大军,北伐瓦剌! 朱瞻壑始终面无表情,只是缓缓握紧了双拳。 随从大军,北伐瓦剌! 这对于他而言,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既然在幼军特训中,与朱瞻基打成了平手,没有分出胜负,那这场较量就放到战场上去! 上阵杀敌,立下赫赫战功,这位才是对一
相关推荐: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云翻雨覆
凄子开发日志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鉴昭行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蔡姬传
差生(H)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