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64章

第64章

朱高炽拍了拍他的肩膀,叹道:“儿呐,你要记住,我们父子二人,欠你二叔太多了。” 朱瞻基点了点头,神情复杂至极。 恰在此时,小鼻涕前来传旨。 “传圣上口谕:我大明以武立国,太孙不可不通兵事,即日起组建太孙幼军,于西山操练演武。” 大胖胖闻言懵了,愣在了原地。 朱瞻基脸色一喜,兴冲冲地问道:“爹啊,那西山是什么地方?” 朱高炽神情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犹豫片刻后幽幽道:“西山就是煤山,老二在那搞了个煤炭厂……” 朱瞻基:“???” 啥? 西山煤炭厂? 这是让我去挖煤? “朱高煦你个狗贼,你大爷的!” 第81章纨绔?我朱高煦最喜欢了! 皇上一道旨意,在朝野掀起了不少风浪。 首先,特意为太孙组建幼军,彰显出了皇上对太孙的宠爱。 毕竟这可是在历朝历代都没有见过的事情,开天辟地头一回。 这道旨意下发,一众太子党可谓是扬眉吐气,一扫先前的愁云惨淡。 皇上还是宠爱太孙的,那太子爷的地位就牢不可破,别看现在监国汉王爷蹦跶地这么欢,实则皇上心中还是偏爱太孙殿下的。 其次,这支军队从现在成立,就会打上太孙殿下的标记。 无论他们自己怎么认为,在朝臣眼里这都是天子为太孙能够顺利即位做出的安排。 毕竟依照皇上旨意,幼军人数高达一万,而且还都是从府军各个卫所之中挑选的青年组成。 这些青年正是年轻力壮,可塑性极强的时候。 他们与太孙殿下年纪相仿,又身家清白,只要培养得当,等到太孙即位称帝,完全可以成为军中的骨干力量,助太孙尽快掌控大明战师。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些幼军就是太孙殿下的嫡系部队,大明朝未来的骨干精英。 正因为如此,不少人也就动了心思。 毕竟,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只要在幼军中与太孙殿下交好,将来还少的了荣华富贵吗? 一时之间,幼军之事遍传朝野,很多人望风而动,虎视眈眈。 …… 鸡鸣寺。 朱棣听着赵王朱高燧的密报,觉得有些头疼。 始作俑者朱高煦坐在小板凳上,嘴角时不时泛起坏笑。 “幼军暂且就隶属于府军前卫吧,由右都督薛禄统率。” 朱高煦听了一愣,有些不太乐意。 府军与京营不同,府军是属于卫所系统,负责日常屯守和组织管理,而赫赫有名的京师三大营,负责平时训练与战时征伐。 这就好比一个是预备役,一个是战兵,两者身份地位差距太大。 朱棣将幼军划拨在府军门下,显然从一开始就不没对幼军抱有太多期望,顶天了算也不过是作为一个后备力量,等到主力军队缺额之后进行补充。 但是这样一来,幼军即便单独拉上战场也不过是炮灰,养着根本就是浪费国家钱财。 没有上过战场的军队,甚至都不能称为军队。 他们没有经历过鲜血洗礼,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朱高煦本来还想着借用后世练兵之法,打造出一支划时代的特种精英,可是朱棣这么一弄,这目的好像就完不成了啊!。 “不是爹啊,这样一来幼军的人员素质和训练水平可就跟不上了,那朝廷花这么多的民脂民膏,养着他们做什么?” “既然都组建幼军了,那就应该加强训练啊,让其成为真正的精锐,不然组建幼军干嘛?陪大侄儿过家家?” 朱棣有些不悦地看了他一眼,冷声道:“老二,幼军战力不能高,你难道想不通这里面的缘由?” 听了这话,朱高煦顿时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 合着朱老四这是在给大胖胖着想啊! 太子爷朱高炽手里没有一兵一卒,太孙朱瞻基却有一万幼军,而且战力还很是惊人。 将来等大胖胖坐上了龙椅,自己儿子手里握着一支雄兵,他心里会怎么想? 这种事情,换做是谁,都会生出忌惮之心,更何况是皇帝! 帝王,是气量最大的人,也是心胸最狭窄的人。 此事还涉及到军权,这个最敏感的东西。 朱高煦思索了片刻,随即沉声道:“爹啊,既然如此,那就让幼军隶属府卫吧。” “不过爹你得答应,这幼军交给儿子训练,包括大侄儿在内!” 朱棣闻言一愣,有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你为何要自己练兵?还必须带上瞻基?你个混账又在打着什么鬼主意?” 真诚地笑了笑,朱高煦一本正经地回答道:“爹,儿子好歹也是带兵多年的宿将,训练一支新军本就不成问题。” 听了这话,朱棣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自家老二别得不太行,打仗的本事可是当世一流。 “再者说来大侄儿一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懂民间疾苦,让他一同与幼军将士接受训练,才能真正地磨炼他,并且这样才能让他得到幼军拥戴,得到满朝文武认可。” 朱棣脸色微变,犹豫片刻之后,还是点了点头。 老二说得不错,瞻基这个孩子,的确没有体会过民间疾苦。 想当年他朱棣七岁的时候,就与一众兄弟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 太祖朱元璋认为七个儿子“宜习劳”,命令朱棣与兄弟们都穿着麻鞋,裹上缠腿,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十分之七的路骑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时还要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 而后朱棣等皇子和勋贵子弟,便开始在大本堂读书学习,接受宗法教育。 十六岁那年,朱棣与徐氏成婚后,又奉命和秦、晋二王前往“中都”凤阳,观摩祖宗肇基之地,了解大明的基业由何而兴。 自此之后,朱棣先后三次被派往凤阳常驻,在练兵演武的同时,还要充分了解民生疾苦和民间生活。 这段生活,是朱棣宫廷教育的实习阶段,也是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美好回忆。 与自己相比,瞻基这个孩子,确实差了不少。 所以朱高煦的这个理由,朱棣思索片刻后也点了点头认可。 “玉不琢不成器,既然如此,那就将这支幼军交给你操练。” 朱高煦顿时面露微笑,只是这笑容怎么看怎么贱。 赵王朱高燧却在此刻出言,沉声道:“爹,朝中有不少臣子,都有意将自家子弟送入幼军,您看……” 朱棣听了脸色一变,眉头紧锁。 这些个朝臣的心思,自然不是那么单纯。 太子幼军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给自己子侄谋取锦绣前程的大好机会。 只是那些勋贵子弟,大都是些不成器的东西! 朱棣靖难成功即位称帝,对武勋贵戚颇为优待,却养成了这些勋贵子弟嚣张跋扈的性情。 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视大明律令为无物,呼朋引伴胡作非为,游手好闲惹是生非,已经成了京师百姓人人唾弃鄙夷的对象。 把他们塞入幼军里面,还会败坏幼军风气! 朱高煦听了却是一喜,笑道:“爹啊,这可是好事儿啊,他们想来就让他们来呗,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朱棣一愣,有些傻眼。 “那些可都是纨绔子弟,你要去干嘛?” 朱高煦阴险地笑了笑,“毕竟都是将门勋贵之后,不能让他们辱没门楣啊!” 官二代与勋二代什么的,朱高煦可是最喜欢了。 越是嚣张跋扈,虐起来才越有乐子! 第82章西山!二代培训基地! 西山。 得了朱棣的同意,朱高煦立马带着人手返回西山,开始打造一个训练基地。 西山地区面积很大,煤炭厂仅是占据了一小部分地方。 这样的深山老林,最适合培养他理想中的特种精英。 朱老四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同意让那些纨绔二代们进入幼军。 没办法啊! 这帮纨绔二代们,大多都是各勋臣贵戚家中的次子幼子,甚至是庶子。 按大明律,唯有嫡长子可袭爵,其余子孙一般情况下没有袭爵的权力。 这就造成二代们袭爵无望,衣食无忧,自然不必习文练武锻炼政事,反倒是整日放浪形骸无所事事,呼朋引伴声色犬马,丢尽了父祖脸面。 朱高煦主动开口,让那些勋臣贵戚将子侄送入幼军操练,朱棣思索一番后也很满意。 如此一来,把这帮烦人的家伙全部赶到了西山操练,既能让京师安宁百姓安生,也能磨砺一下这些纨绔二代,让他们收敛嚣张气焰。 至于朱高煦能不能镇压得住这些二代们,那就不是朱棣该担心的事情了。 开什么玩笑? 汉王爷压不住勋贵二代? 这世上还有比王爷更嚣张的二代? 他朱高煦可是犯起浑来,连太孙都敢毒打的狠人啊! 朱高煦带着府卫人手,按照后世记忆,草草打造出了一个训练基地。 很快便到了幼军成立的日子,薛禄也带着大批兵马入驻西山。 “薛禄见过王爷!” 见到朱高煦第一眼,薛禄便单膝跪地,口称“王爷”。 从这个称呼不难看出,他也是汉王党,否则只会称“汉王殿下”。 朱高煦看着眼前这个彪形大汉,热情地上前将他搀扶起来。 这薛禄可是靖难名将,更是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 想当年靖难之役中,大小战事薛禄均有参与,立下赫赫战功,从行伍丘八一路晋升为都督佥事。 朱棣御驾亲征时,这薛禄更是充任骠骑将军,随朱棣北伐,并升任右都督。 骠骑将军,这可是武官第二等职位。 第一为大将军,第二为骠骑将军,第三为车骑将军,第四为卫将军,再下就是前、后、左、右将军以及杂号将军。 薛禄充任骠骑将军,足见他之骁勇善战,深受朱棣器重。 不过他现在还未封侯,有官无爵,一直引以为憾。 “王爷,自古以来,用人必先进行教育,若不在闲暇时期教育武臣子弟,恐怕将来有战事时,没人可以委任。” “所以此次幼军组建,有不少老兄弟家的子侄都送了过来,您看……” 朱高煦坐在太师椅上,笑道:“好事儿啊,没关系,告诉咱那些靖难老兄弟们,家里有不成器的子侄,都可以送来西山,本王亲自帮他们调教!” “幼军的意义,想必你们心中也明白,放着这些子侄沦为纨绔,不如谋一个锦绣前程,说不定将来就成了我大明的中流砥柱。” 薛禄急忙点了点头,一颗心顿时放回了肚子里。 汉王不愧是汉王,一眼就看穿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那就开始吧,把人全都带上来,你的差事也就结束了。” 朱高煦笑眯眯地开口,嘴角泛起了坏笑。 相比于百无聊赖的监国生涯,他更喜欢虐一虐这些纨绔二代。 而且大明现在的练兵之法,虽然堪称当世一绝,但远不能与后世相比。 朱高煦之所以接手这幼军训练,也是为了将这批幼军培养成后世现代化军人,然后再让他们走出西山,分散到各地战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久后的大明战师,战力将会翻上十倍百倍不止! 薛禄虽然不知道,汉王爷为何不去监国理政,反而跑来与一群小年轻瞎胡闹,但他并没有过多询问,而是命人将幼军青壮带了上来。 这些青壮都是年纪不过十五六岁的小青年,都是来自各个卫所,不少小青年更是卫所将领的儿子,小官二代。 “王爷,共计七千二百三十一人,其他地方还在遴选……”薛禄适时禀报。 朱高煦看着这些稚嫩面孔,摆了摆手道:“先暂停遴选,七千多人已经够了,等这一批毕业之后,再送下一批过来。” 薛禄听了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皇上的意思,幼军限额两万人,但并不代表就必须满两万。 说到底,薛禄对这幼军也并不看好。 一群连战场都没上过的娃娃,即便是整日操练,那又有什么战斗力? 不过都是陪太孙殿下过家家罢了。 “哟,王爷,老薛,都在呢?” 宁阳侯陈懋施施然地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略显惶恐的小年轻。 朱高煦也是笑着打招呼,好奇地打量了一眼这员虎将。 宁阳侯陈懋,泾国公陈亨之子,靖难名将,后镇宁夏,五次北伐,威名震漠北。 陈懋体貌魁梧,髯部修美,声如洪钟,端得是个英武美男子,令人一眼看去就心生好感。 “王爷,这是我两个不成器的儿子,陈昭与陈晟……” 陈懋坦荡开口道,没有丝毫羞赧之色。 朱高煦见状含笑点头,“没事儿,交给本王培养。” 听了这话,陈懋顿时大喜,“多谢王爷!” 有了宁阳侯的良好开头,其他勋臣贵戚也纷纷效仿,厚着脸皮带上自家子侄,屁颠颠地赶到了西山。 丰城侯李彬之子李贤、广城侯袁容之子袁祯、成安侯郭亮之子郭晟、安平侯李远之子李安…… 一个个二代子弟被送来了西山,有的勋臣贵戚亲自送来,有的却是坐镇北疆送来了书信。 总之,这次幼军组建,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为不孝子侄谋求锦绣前程的大好机会。 其实对于这些纨绔二代们,勋臣贵戚自己也感到头疼。 嫡长子他们自然着重培养,视为将来的接班人,但是这些次子庶子,根本就没多余的精力与时间去管教,以致于他们成了不学无术的纨绔废物。 但不管怎么说,始终都是自己的儿子,放任他们这般继续不学无术,放浪形骸,等到自己死后,他们该如何生存? 嫡长子可以继承一切,庶子幼子连汤都不一定能喝一口。 所以为了给这些不成器的子侄谋求一份锦绣前程,这些勋臣贵戚舍下了面皮,承了汉王朱高煦一份人情。 对此朱高煦并没有拒绝,反倒是全盘接受,甚至放出话来,越多越好。 以致于整个京师里的达官显贵都望风而动,将自家不成器的子侄全部打包送来了西山。 成不成才不要紧,他们只希望这些不肖子孙能少惹点祸端。 如此一来,京师风气为之一肃,反倒是西山热闹非凡。 勋二代、官二代等妖魔鬼怪齐聚西山,一场好戏即将上演。 第83章汉王的手段!二代的噩梦开始了! 麻了! 彻底麻了! 朱瞻基现在很慌。 看着眼前这群妖魔鬼怪,他恨不得自己扭头就走。 原本他是不打算来西山的,毕竟这幼军虽然名义上是为他而组建,但他可是太孙殿下,学习如何处理政务才是正道。 更何况老爷子不知道抽什么疯,让狗贼朱高煦训练幼军。 他如果来接受训练,那不是吃饱了撑得纯纯找虐吗? 然而狗贼就是狗贼,朱高煦传来了一句话,朱瞻基就不得不乖乖来了。 “大侄儿,再不过来,打断你的狗腿!” 面对单方面的武力碾压,太孙殿下只能服从。 只是他有些想不明白,朱高煦这个狗贼,收拢这么多的纨绔做什么? 眼前这些妖魔鬼怪,那可都是京师里出了名的害虫,人见人厌的那种。 难不成他还能将这些米虫废物培养成才? 朱高煦瞧见朱瞻基到了,顿时笑道:“哟,正主到了,那特训可以开始了。” 众人:“???” 特训? 什么特训? 真要对幼军特训? 一时间,所有人脸上的表情变得精彩至极。 他们还以为汉王爷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哪里想到他会动真格啊! 朱高煦站在高台上面,看着台下满脸慌乱的青壮,嘴角露出了诡异笑容。 寒冬来袭,妖风呼啸。 列队的青壮们被冻得瑟瑟发抖,鼻涕横流。 太孙朱瞻基虽然裹着棉袍,但也架不住长时间站在妖风中,手都快冻僵了。 “先给你们介绍一下,本王是汉王朱高煦,当今天子的亲儿子,大明亲王。” “所以不管你们中有什么勋二代官二代,在老子面前最后都老实点,因为老子朱高煦就是整个大明最嚣张的二代!” 听了这话,众人傻眼。 汉王爷这话虽然说得很是粗鄙,但不可否认的是,事实本就如此。 不管你是哪位达官显贵的子侄,在这大明天下,拼爹还能拼得过汉王爷? 他爹是谁? 当今天子啊! 想着,众人都变了脸色,心中生出了些许不安。 似乎这幼军,与他们想象中的,根本不同。 “下面介绍一下负责你们特训的教官,他们是京营中征战沙场的虎贲骁勇,曾经为我大明流过血立过功,比起你们这些米虫蛀虫不知好出凡几。” “本王不希望听到或是见到,有人胆敢违背甚至羞辱教官的事情发生,不然遭殃的不止是你,还有你全家老小!” “都听清楚了吗?!” 一声怒喝,响彻耳畔。 所有人都懵了,愣在原地。 这是啥意思啊? 怎么幼军特训还牵连到家人? 就算你是监国汉王爷,这未免也太过分了吧? 高台之上,汉王朱高煦身后,站着一排彪形大汉,足有数百人。 这些“教官”身上,都散发着一股剽悍气息,加上那魁梧雄壮的体型,更是充满了威慑力。 朱瞻基见了不由摇头苦笑,这他娘的别说羞辱了,随便一个教官一拳打下来,我可能会死! 朱高煦啊朱高煦,你还真是个狗贼啊! 为了整死我们,不惜抽调这样一批彪形大汉当教官! 朱高煦没有听见回答,顿时就怒了。 “唔……看来你们没有听清楚,那本王就再重复一遍。” 寒风呼啸中,汉王朱高煦一遍一遍地念着特训条例,台下的幼军青壮早已冻得瑟瑟发抖。 但是这狗贼却丝毫没有让他们散去取暖的意思,直到一声怒喝传来。 “都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 朱瞻基连忙高喝,众人这才反应过来,齐声高呼。 “声音大点,没吃饭吗?” “听清楚了!” 朱高煦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笑道:“去吧,按照分配的宿舍,领取生活物资。” 众人一拥而散,冲向了自己的宿舍。 陈昭这些纨绔子弟,从小锦衣玉食,哪里吃过这等苦头。 奈何那朱高煦是皇帝亲儿子,他们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在心里暗自咒骂,仅此而已。 直到他们离去,薛禄这才上前,有些忧心地开口道:“王爷,您未免太严苛了吧?他们都不过十五六岁,更何况太孙殿下还在里面……” 朱高煦闻言摇了摇头,目光变得幽深。 “老薛啊,北疆边塞自古就是苦寒之地,这里难道还能冷得过边塞?” 薛禄一怔,随即苦笑了起来。 “王爷,难不成您真想将他们培养成战兵?皇上那边可是不会答应啊……” 幼军是太孙的幼军,成立初衷也不过是让他们陪太孙过家家,让太孙朱瞻基熟知兵事。 这就注定了,这支幼军上阵杀敌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那他们自然也就不需要战斗力。 相反,如果他们战斗力太过惊人,反倒是会引起皇上的不安与猜忌! 所以薛禄搞不明白,汉王殿下这么苦心孤诣地训练幼军,不是吃力不讨好吗? 朱高煦静静地看着他,突然问道:“老薛啊,你也是沙场悍将,深谙兵事,我大明最精锐的,是京师三大营,对吧?” 薛禄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是世人都知道的事情。 京师三大营又被称为京师三营和御前三营,主要分为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是不同于卫所编制的驻京部队,由朝廷直接指挥,担负“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任务。 不同于卫所军,三大营作为御前三营,跟着皇帝御驾亲征、深入漠北,与瓦剌、鞑靼、兀良哈作战多年,浴血搏杀至今,乃是精锐中的精锐、骁勇中的骁勇,堪称大明战力最强的战师。 提及京师三大营,朱高煦也是有些感慨。 五军营乃洪武旧制,分步骑为五军,这支部队是从各个地方调上来的精锐部队,担任作战的主力。 三千营的兵力构成主要是由投降的蒙古骑兵组成的,实际人数不止三千人,三千营与五军营不同,它所辖全部都是骑兵,这支骑兵部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是明军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他们在战争中主要担任突击的角色,充当战略机动力量,同分五司

相关推荐: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鉴昭行   取向狙击   [快穿]那些女配们   突然暧昧到太后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致重峦(高干)   盛爱小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