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宏体操。 “儿呐,终于舍得回来了?快看看你爹我是不是瘦了?” 朱瞻基连审了反贼好几日,早已是筋疲力尽。 听到这话,顿时嗤笑一声,随意应付道:“是是是,瘦了瘦了!” 太子爷见他这副模样,顿时停下了动作,从宫人手中取来锦帕,一边擦拭汗水,一边意味深长地道:“我看你最近有点飘啊,闹不好要出事!” 朱瞻基闻言脚步一顿,随即扭头看着自己亲爹,犹豫片刻后还是没有告诉他实情。 “算了这事儿跟您没法细讲,我累了先回屋休息了。” 话音一落,朱瞻基转身就走,留下太子爷望着他的背影发愁。 …… 乾清宫。 朱棣慵懒地倚靠在软榻上,手中翻阅着奏章。 在他身旁,赵王朱高燧一板一眼地立着,等待老爷子问话。 不知过了多久,朱棣这才放下奏章,突然道:“老三,你方才说瞻壑也去了锦衣卫,你还给了他一个卫镇抚的差事?” 朱高燧心中一凛,老老实实地禀报道:“瞻壑与瞻基不同,瞻基将来是要做皇帝的,可是瞻壑这孩子也不能就让他闲着啊,不然就成了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听了这话,朱棣不置可否。 朱瞻壑这个孙儿,他还是有几分印象的,前不久还随大军出塞北伐,作战也颇有几分勇将风采,与老二一个模样。 只是这孩子性子憨厚老实,所以朱棣关注不多。 “瞻壑正值年轻力壮的时候,儿臣寻思着培养培养他,就给了他这个卫镇抚的职位,这孩子倒是干得也不错,一出手就挖出了景清之女……” 朱棣豁然起身,瞪眼道:“你说谁?景清之女?” 景清这个建文旧臣,朱棣不但记得,还对他印象深刻。 当年他靖难成功即皇帝位,景清这贼子假意臣服,却藏着凶器入朝,想刺杀自己,为明惠帝朱允炆报仇,最终事情败露。 朱棣大怒,下令将景清磔死,并将他的家族全部株连,后来还不解恨,把与他相关的乡亲与邻居全部处死,于是整个村子变为废墟,又给他增添了一笔血债。 朱高燧点了点头,他本力挺朱瞻壑,此刻帮着这孩子说话,也算是尽了一份力。 “当年我们攻入应天后,景清早有死意,就将女儿托付给了故交孙愚!” 朱棣又怒了,因为这个孙愚,可是他的旧部! “好,真是好的很,朕还纳闷攻入应天后这孙愚就不见了踪影,原来是舍了荣华富贵不要,甘愿做那反贼!” 永乐帝一脸阴沉,气得在大殿内来回踱步。 恰在此时,朱高煦腆着脸走了进来,没想到正撞到了枪口上。 “畜生,给老子跪下!” 朱高煦一愣,眼见永乐帝发飙,老老实实地跪了下去。 “朕问你,孙愚一事你是否知情?” “不!你汉王爷肯定知情!你可是汉王啊,反贼口中的皇爷!” 朱高煦:“???” 你娘咧! 今天出门没有看黄历? 还是刚才进门时迈错了脚? 面对朱棣的厉声质问,朱高煦犹豫片刻之后还是点了点头。 “爹,孙愚不是反贼,他只是受人之托,本想带着景清之女浪迹天涯,结果那小丫头片子不懂事,非要找您报仇,这才被迫加入了反贼。” 朱棣脸色阴沉,抓起奏章狠狠摔在了朱高煦身上。 “你的意思是,朕杀了那么多人,就该自裁谢罪对吧?” 此话一出,吓得所有人全部跪倒在地。 朱高燧气急败坏地给朱高煦使着眼色,求他赶紧闭上自己的狗嘴。 不料朱高煦却是火了,腾地一下起身。 “我们一家人造的反,你就算把他们全杀光了,那些个史官也不会写你是顺位继承的!” “与其如此,您为何不能放下仇恨,与靖难遗孤和解,彻底解决掉这个隐患呢?” 朱高燧难以置信地看着他,随即立马以头触地,连大气都不敢出。 疯了! 老二绝对疯了! 朱棣气得浑身颤抖,拍案喝道:“和解?朕为什么要跟一群反贼和解?” 他就算得位不正,那又如何? 现在他是皇帝,一群刺王杀驾的反贼,全都该杀! 朱高煦见他气到了极致,也不该继续硬刚,换了一种委婉的说法。 “爹啊,那些前朝旧臣,几乎都被你杀光了,现在这些都是他们的遗孤!” “建文旧臣着实可恨,但靖难遗孤却是下一代人,他们又何罪之有?” “那些人,同样都是你的子民,只要爹你下旨赦免他们,恩准他们返回家乡生活,这些反贼就不攻自破了!” “而且儿子向你保证,可以借助这个契机,寻到建文下落!” 朱棣一怔,怒气却不减。 “朕知道了,你现在替他们求情,是想朕赦免了他们,然后你再趁机收为己用,对吧?” 朱高煦傻眼,这坑儿贼是不是有被迫害妄想症? “你爱杀不杀,老子还不伺候了,什么德行!” 话音一落,朱高煦转身就走,留下朱棣愣在原地无能狂怒。 第16章安排刺杀?这事儿我熟练啊! 良久,朱棣看向朱高燧,目光凶狠地问道:“这畜生刚才说什么?” 朱高燧一愣,又立马低下了脑袋。 老二疯了,他可没疯。 在老头子面前自称“老子”,还骂他“什么德行”! 这铁定是疯了啊! 朱高燧死死低着脑袋,心中对朱高煦大骂不止。 “去,去把那畜生抓回来!” 朱棣一声怒喝,赵王爷这才松了口气,连滚带爬地追了出去。 此刻朱高煦并未走远,他清楚朱棣肯定会命人来找自己。 靖难遗孤,对朱棣而言,就是一群跳梁小丑罢了。 一群躲在阴沟里的老鼠,哪里值得翱翔天空的巨龙多看一眼? 他真正在意的,只有建文帝。 建文在外下落不明,靖难遗孤多次行刺,这已经成了朱棣最大的心病。 只要顺利解决了建文帝,剩下的靖难遗孤,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果不其然,老三朱高燧很快便追了出来。 瞧见朱高煦脸上还挂着笑容,朱高燧顿时就怒了,劈头盖脸地怒骂道:“老二,你疯了,敢跟老头子那么讲话?” 朱高煦也不回答,反倒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老三,你告的密?” 朱高燧一愣,眼神有些躲闪,不敢直前者的目光。 “我……我那也是为了你好……” “呵呵。” 朱高煦冷笑一声,转身向大殿走去。 这个朱高燧,才是野心勃勃、藏得最深的那个。 表面上看似是汉王党,实则暗地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还时常搞些小动作。 朱高煦再次走进大殿,却见朱棣坐回了软榻上面,正满脸铁青地看着自己。 “成啊,翅膀硬了现在,敢跟你爹叫板了,还去就什么藩啊,去凤阳养老去吧!” 朱棣瞪眼骂道,朱高煦却没反驳。 父子二人就这般大眼瞪小眼良久,最终还是朱棣败下阵来,冷声开口道:“说说吧,有什么计划?” “景清之女名孙若薇,爹你只要下旨赦免了她,算是透露出了一个信号,那些靖难遗孤自然就会看到希望。” 眼见朱棣又瞪起了眼睛,朱高煦急忙道:“爹啊,儿子知道你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儿,所以准备在万国宴会上安排一场假刺杀,儿子敢保证这姑娘绝对会舍身救驾!” 朱棣懵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万国宴会? 假刺杀? 反贼还舍身救驾? 你搁这儿骗鬼呢? 扯着胡须思索片刻,朱棣冷声道:“你怎么能够保证,那孙若薇会舍身救驾?” “这事儿儿子不敢打包票,但至少九成九把握,再者说来,我和老三也在,不会真让爹你受了伤。” 听了他这解释,朱棣还是心生不满。 “一个女反贼,值得信任吗?” 朱高煦却是突然坏笑道:“爹啊,那可不是女反贼,而是你未来孙媳妇儿。” 朱棣一愣,“你是说瞻壑与这女反贼……荒谬!” “老二,你就不担心瞻壑的安危?” 朱棣眯着眼审视着朱高煦,脸色逐渐阴沉了起来。 没错,他是让老二去追查建文下落。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可以容忍老二为了追查建文下落,不惜用自己儿子当诱饵。 这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儿子,朱棣是绝不能容忍的。 朱高煦无所谓地耸了耸肩,笑道:“瞻壑跟佳人携手游应天呢,能出什么事儿?” “而且暗中不但有锦衣卫跟随保护,还有五城兵马司的好手跟着,爹你就放心吧!” 听了这话,朱棣才点了点头,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 “万国宴后,爹就可以借着护驾有功的名头,赦免了孙若薇,这只是给那些靖难遗孤做做样子,让他们看到被赦免的希望,然后以孙若薇做联络人,告诉他们我们给出的筹码。” 话到此处,朱棣也明白了。 “筹码就是赦免奴儿干都司的三万靖难遗孤,对吧?” 朱高煦点了点头,“建文自诩仁厚,大概率是会来的,他如果不来,那么这些靖难遗孤也会感到心寒,不再给他卖命,反贼也就不攻自破了。” “无论建文做出什么抉择,对我们而言,都没有坏处。” 倒也不错! 朱棣暗暗点了点头,对自家老二的计划颇为满意。 只是他一想到老二这个滚刀肉,能想出这等计划,顿时又觉得有些诧异。 难道这儿子那日真被伤了脑袋,突然间就开窍了? “此计不错,但是万国大会遭遇刺杀,让那些来使看了笑话,我大明威严何在?” 朱高煦却是无所谓地笑了笑,“国之威严,从来不是靠他国给的,而是自己打出来的。” “爹当真觉得,那些海外来使是真心臣服于我大明,所以屁颠屁颠地前来朝贡?” 朱棣一怔,这个问题他倒真没有想过。 “他们之所以前来朝贡,是因为有利可图,我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特产,都是海外紧俏的硬通货,来我大明朝贡一次,他们出海后转手一卖,获得的暴利就堪比那些海外小国一年赋税。” “这些个海外小国,不过是为利而来,对我大明毫无忠心可言,甚至都没有敬畏之心。” 朱棣闻言一惊,有些难以置信。 “老二,此话当真?海上当真有此暴利?” 见状朱高煦唯有苦笑道:“爹啊,等郑和回来了你亲自问他吧,海上财富数不胜数,仅是靠海外贸易,就足以让国库充盈了,哪里还会穷成这个比样。” 朱棣闻言豁然起身,激动得来回踱步不止。 很显然,永乐帝心动了。 要是国库充盈,钱粮足够,他何苦整日看内阁那群文官的脸色? 老子想打仗就打仗,想迁都就迁都,想修运河就修运河,哪里还会受到文官百般掣肘? 如果钱粮管够,朱棣有信心缔造出一个千古治世! 朱高煦见状会心一笑,却是回到了先前的话题上。 “至于那些万国来使会不会看笑话,大不了动用雷霆手段挑出一两个典型打压便是,这样反倒会令他们对我大明产生敬畏之心。” “靠利益笼络藩国,是长久不了的,唯有靠绝对实力碾压,靠绝对武力镇压,才能让他们老实,对大明生出敬畏之心!” 朱棣微微颔首,对这话十分认同,也彻底放下心来。 这是一箭三雕的上好计策,如果进行得顺利,不但可以顺利解决靖难遗孤与建文帝,还可威慑大明周边的藩国邻国,朱棣没有理由不答应。 “既然如此,那万国宴就交给你负责准备。” “老二,你大哥身子骨不好,不要让爹失望啊!” 朱高煦:“???” 你大爷…… “放心吧爹,安排刺杀,这事儿我熟练啊!” 朱棣:“???” 兔崽子,恶心人是吧? 第17章女反贼?那是朕的孙媳妇儿! 朱高煦走后,朱棣却始终静不下心。 很快他便唤来了朱高燧,在大殿内来回踱步。 朱高煦此刻有些不安,他不明白老头子又找自己是什么事儿。 毕竟这个亲爹刚刚与老二大吵了一架,朱高煦真怕他将邪火发到自己身上。 不知过了多久,朱棣这才开口问道:“老三,瞻壑最近在忙什么?” 瞻壑? 老头子对这孩子起兴趣了? 朱高煦立马动了心思,开始吹起了彩虹屁。 “爹,瞻壑这孩子憨厚老实,儿子给了他一个卫镇抚的职位,他这几日却是一直在陪景清那女娃游玩散心。” 朱棣点了点头,这与老二说得对上了。 “都去了些什么地方?那女娃什么反应?” 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子,让他舍身犯险,朱棣心里还真有几分担忧。 朱高燧便把两人的行程汇报了一遍,恨铁不成钢地笑道:“这孩子就是太老实了,带着人家姑娘去面馆吃面,去茶楼喝茶,还去桥底下听书,尽去些寒酸的地方。” 朱棣听了一愣,随即欣慰地笑了笑。 这样看来,瞻壑这孩子,当真是毫不知情,本色出演啊! “瞻基这孩子呢?又在忙什么?” 朱瞻壑都这么出色了,朱棣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自己寄以厚望的好圣孙,又做出了什么成绩。 然而,结果却让他失望了。 只见朱高燧沉吟了片刻,这才凝重出言道:“大侄儿这几日连挖了不少暗桩,把人全部抓入诏狱提审。” “这孩子审讯能力极强,似乎已经发现了,老二与此次刺杀有关,正连夜拷问那些反贼,想要深挖下去找到证据。” 听了这话,朱棣一怔,随即叹了口气。 这孩子,路走歪了啊! 自己让他拿着金腰牌,去查靖难遗孤,目的是寻到建文下落。 但是他现在倒好,一门心思地深挖老二与反贼勾结的罪证! 这个孩子,心比他爹要狠得多啊! “景清那女娃如何?相貌学识可还行?” 朱高燧一愣,有些狐疑地看了亲爹一眼。 “爹啊,那女娃相貌没得说,学识儿子哪里知道?” “不过她是个女反贼,爹你可不能动歪心思啊……” 朱棣眼睛一瞪,没好气地笑骂道:“女反贼?那是朕的孙媳妇儿!” “滚滚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朕看见你就心烦。” 朱高燧傻眼,带着满腹疑惑灰溜溜地走了。 女反贼? 孙媳妇儿? 这什么跟什么啊? …… 汉王府。 朱高煦走进书房,却见便宜儿子正在画画。 走近一看,那画中之人,赫然是一个容貌秀丽的女子。 不用怀疑,这画中人定然就是孙若薇了。 “哟,儿呐,你这是情窦初开了?” 朱瞻壑大囧,急忙将画用手挡住。 “爹啊,你怎么走路都没有声音啊!” “那是你心神都在这女娃身上,哪里还有余力关心你爹?” 朱高煦没好气地笑骂道,随即坐在了他对面。 “儿呐,喜欢这女娃吗?” 朱瞻壑羞红了脸,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认。 孙若薇天生丽质,相貌身段都是上佳,最令人着迷的,却是她行走江湖多年,言谈举止间都散发着一丝丝英气。 这与朱瞻壑见过的那些柔柔弱弱的大家闺秀完全不同,自然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朱高煦见他这般害羞模样,哪里还不明白这个便宜儿子的心意。 “红什么脸?男子汉大丈夫,喜欢就是喜欢,你是我朱高煦的儿子,怎么连这点勇气都没有?” 朱瞻壑沉默了半晌,这才笑着摇了摇头:“爹啊,喜欢归喜欢,但她是反贼,儿子就算再喜欢,也不能与她……” “傻儿子,怕什么?这事儿爹已经告诉你爷爷了,你爷爷想要见她一面替你把把关,明日你先带她来府上吧。” 此话一出,朱瞻壑欣喜若狂,以他慢半拍的脑回路,根本就没有往深处想。 “爹?此话当真?爷爷真的同意了吗?” “嗯,你爷爷又不是量小之君。” 朱瞻壑露出了诚挚笑容,望着画像中的俏丽女子,眼神中充满了爱意。 朱高煦有些爱怜地看着这个傻儿子,心里倒是没有丝毫惭愧。 解决了靖难遗孤,揪出了藏匿在外的建文,这傻小子还白赚了一个媳妇儿,现在骗一骗他,问题不大。 只是可怜朱瞻基那大侄儿了,被人截胡了都不知道。 “儿呐,朱瞻基那小子这些天在忙什么?” 听到这话,朱瞻壑面色一变,好心情瞬间烟消云散。 “堂兄这几日都在提审他从暗桩挖出来的反贼,据三叔说他怀疑到了爹你头上。” “爹啊,这该如何是好?” 看着满脸焦急的便宜儿子,朱高煦却是神情古怪地笑了笑。 “担心什么?这可是好事儿啊!继续让他查下去吧,他这路子算是走窄了!” 朱棣两大心病,一是建文下落,一是骨肉相残。 现在朱瞻基忘了朱棣让他入职锦衣卫的目的,是追查建文下落,反倒是一门心思地追查自己的罪证,想要借此机会把自己扳倒。 这种行为落到朱棣眼中,那就是骨肉相残的铁证啊! 放着正道不走,非要一股脑地走上歪路,这小子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 东宫太子府。 朱瞻基大步流星地走进房门。 他虽然满脸疲惫,但目光却是炯炯有神。 接连拷问了这么久,总算是得到了一些有利的证据。 只是这些证据,还不足以扳倒汉王朱高煦。 但是朱瞻基相信,只要他继续深挖下去,迟早会找到汉王勾结反贼的确凿罪证! 太子爷正在躺椅上晃晃悠悠,撸着爱子白毛阁大学士。 瞧见朱瞻基这行色匆匆的模样,忍不住提醒道:“儿呐,郑和马上回来了,届时万国来朝普天同庆,你身为太孙彰显着国之威严,近些日子就不要去锦衣卫了,收收心吧。” 对于亲爹的善意提醒,朱瞻基只是疲惫地打了个哈欠。 “爹,您性子宽仁不争不抢,但是儿子做不到。” “您现在禁足东宫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叔已经手握兵权搅弄风云,如果继续放任下去,将来这东宫就要易主了!” 话音一落,没等太子爷开口,朱瞻基直接转身离去,回屋睡大觉。 朱高炽看着爱子的背影,忍不住长叹了口气,愁得像个三百斤的大胖子。 “乖儿子,还是你听话啊!” 第18章郑和,你会满载而归吗? 乾清宫,御书房。 朱棣手中拿着奏章,却是丝毫看不进去。 他时不时地起身踱步,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小鼻涕,郑和回来了没?” “回皇上的话,太子爷已经亲率文武百官前去迎接了,估摸着快进宫了。” 小鼻涕躬身回答道,忍不住偷偷笑了笑。 这位皇上文治武功,堪比太祖高皇帝,什么时候露出过这般着急的模样。 朱棣听了这话,随即连连点头,脑海中却是思绪翻飞。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便仓促回国。 这第一次出海,只是朱棣的一次尝试,以破除高皇帝“片板不得下海”的祖训。 当年朱棣即位为帝,迫不及待地想要推行新政。 得位不正的他,迫切地想要使大明复兴,重振雄风。 他也发誓决不做温饱即安的井底之蛙,永乐新政就是要从国策的根本入手,奠定一代盛世之基石。 奈何朝堂之上矛盾重重,即位初期时局动荡,朝臣各怀诡异心思。 在这种情况之下,朱棣明白要想天下归心,道路还很漫长。 他想要大治天下,必须另谋新路。 万事开头难,永乐新政,关键是如何迈出第一步。 正在这个时候,郑和提出了扬威海外,朱棣认为这是当时最合适的突破口,完全冲开片板不得下海这块坚冰,如此才能振聋发聩,势如破竹! 他朱棣就是要借下西洋,拉永乐中兴的这驾新车,作强国富民的大文章! 所以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去得仓促,回来得也仓促,效果也十分喜人。 郑和等人途径了麻喏八歇国、三佛齐旧港等海外小国,还顺手宰了海上最大的盗匪头子陈祖义,成功宣扬了大明天威。 只是出海靡费甚众,却没有带回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引得朝臣极其不满。 不过第一次尝试,不出错已经算是很好了。 郑和回国后,立即就进行了第二次远航
相关推荐: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鉴昭行
取向狙击
[快穿]那些女配们
突然暧昧到太后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致重峦(高干)
盛爱小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