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理户籍转移信息的公社办公楼里有厕所和水池,几人冲进去又是洗漱又是擦身,总算像个人样了。 徐进端看了眼众人,挺好!都换过衣服了。 果然与刘峰峰说的一样,他们七人被分配到了东风寨,是个傣族人聚居的寨子。 七人被工作人员好好叮嘱了一番,无外乎就是三点: 第一点,国家把补贴直接发到他们手里,是为了让他们在这里安家的,所以,寨子里单独给他们提供的住宿是要付费的。 第二点,刚来这里没粮食可以向村民购买,不会列入投机倒把范围。 第三点,务必积极认真投入到农村劳动中去。无事不得外出,外出必须有东风寨的公章和介绍信。 这里的‘外出’更包括不得跨出边境一步。 一旦越线即按叛国论处,虽不至于株连九族,但父母兄弟受牵连、关押、监视是肯定的。 如此一番叮嘱后,东风寨就此又多了新户—— 七个人的知青集体户。 来接他们的是东风寨的族长岩(读ai第二声)贵生。 别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看到了岩贵生留在公社的交接签字。 岩贵生用蹩脚的普通话,把几个人的名字都报了一遍后就开始催几人上马车。 徐进端用半生的傣语问岩贵生邮局在哪里,说他要去邮局拿包裹。 岩贵生诧异地看着他用傣语问:“你会我们的语言?” 徐进端腼腆一笑回:“在车站跟知青办一个干事学了点,但还不是很会。” 岩贵生像是舒了口气点头:“好好好,娃子能听懂一点也好。” 说着又道:“赶紧上车,我带你们去邮局,再去趟集市,你们有什么要添置的尽快,否则回寨子就晚了。” 徐进端又把岩贵生的话给几个知青说了一遍。 几人叽叽喳喳又是一堆问。 徐进端让岩贵生先往邮局方向走,一边走一边了解情况。 然后再翻译给几人听。 “贵生叔说了,我们每个月有一天假,要出寨子必须提前一天去他那开介绍信。如果要寨子的马车出来拉东西,来回要收五毛钱;” “涪知青帮我问问向寨子里买粮什么价格?” 徐进端问了后回:“粳米一毛五一斤;糯米一毛八一斤。每人每月最多只能买30斤。” “涪知青再帮我们问问,寨子里能买到肉吗?” 徐进端问了后又回:“贵生叔说寨子里每年过年或是有青年从山上猎到肉时就能吃到。猪肉、牛肉、鸡肉、兔肉都有。” 倪海涛问:“涪知青,你再问问,平时我们怎么吃饭。” 徐进端问了后回:“贵生叔说,我们住知青点,自己开伙。他们给我们垒了火塘。” “火塘是什么?” “和土灶差不多的灶。” 邮局到了,七个知青都下车了,不一会儿徐进端一人先回了,肩上扛着个箱子。 岩贵生好奇问:“娃子,你把家都搬来了?” 徐进端笑道:“是啊,不知这里是个撒子情况,就把锅碗瓢盆都带来了。” 岩贵生又问:“娃子打算留咱寨子成家不?” 徐进端疯狂坚决摇头:“不不不!我们是响应号召下乡的,总有回去的时候,在这成家就是害人姑娘了,使不得!使不得的!” 不一会儿,六人从邮局出来,岩贵生又带他们去了少数民族专属的自由集市。 东西不多,除了有一些牛肉和牛骨还有卖社员们自己织的粗麻布。 除了徐进端买了两匹粗麻布和一匹自己织的粗白棉布外,其他人都没买。 郭芙蓉对徐进端道:“涪知青,你问问这里供销社在哪?我们要去供销社买热水瓶和纸。” 这个问题根本不用问,徐进端直接和岩贵生道:“贵生叔,他们要去供销社买油盐酱醋和热水瓶。”岩贵生大手一挥。 几人跟着去了供销社。 再出来时,每人手里都拎着网兜。 岩贵生和几人确认,是否没有要买的,不买就得走了,否则到寨子就要天黑了。 几人都说不买了。 回去路上,徐进端给拉车的黑马加了个速度BUFF,马儿欢快地嘶鸣一声后,就哒哒哒地撒欢跑开了。 刚到寨子口,徐进端就见一群(四五个吧)露着两条胳膊,身穿花花绿绿长裙的妹子站在那,冲他们招手。 待马车停下后,几个女孩抢着要帮他们拿行李。 这哪里可以! 徐进端拉出行李袋的背包带挂身上,拎起木箱扛肩上问:“贵生叔,我们住的地方在哪?”几个围在他身边的女孩就很失望地看着他,犹如看负心汉似的。 徐进端用半熟的傣语对几个姑娘道:“那还有三个,你们可以帮他们拿。” 系统出声了:‘主人,你有点渣...’ 第221章 知青点是寨子为他们特意建的很大一座吊脚楼。 和传统吊脚楼相似的是一楼没有围墙,是用来放杂物和养牲畜的地方;有一个用来晒衣服被子的大平台。 不同的是,二楼的卧室被分成了两边。依着男左女右分布。 每一边有六间房,房与房之间用竹子和篾片进行分隔,约莫1.2m宽*2m长。 每个房间都有一扇小气窗。 岩贵生说,他们这里的习俗是所有客人都不得进主人家卧室的。 魏东来问:“如果进了怎么办?” 岩贵生道:“男的,嫁给女方做女婿;女的,就娶了男方。” 魏东来以为自己没听清,又问徐进端:“他说的是嫁给女方?” 徐进端点头:“嗯。这里的婚姻习俗是男嫁女娶,也叫从妻居。” 魏东来问:“那孩子跟谁姓?” 徐进端问岩贵生。 岩贵生用奇怪的眼神看了魏东来一会儿道:“女孩跟母姓,男孩跟父姓。” 魏东来惊讶地张大了嘴,久久没有说话。 整个二楼的中间有火塘,岩贵生说,这是用来做饭的。 闫红妮问:“叔,吃饭没桌子吗?” 岩贵生道:“寨子里有竹椅和竹床卖的,你们要是不习惯睡地上或坐地上,可以买椅子和床。” “我要买” “我要买” “我也要” 岩贵生道:“走吧,先去我们家吃饭,明天开始要你们自己开伙了。” 一顿饭,几人终于领略了异族的不同生活习俗。 牛肉是真的好吃,米饭也是真的美味。 徐进端可以说,这是他经历那么多个年代世界最为惊叹的一个了。 至少去别人家吃饭还能吃饱,吃撑(.........不是他,是三个年纪最小的。)还真是头一遭! 不过,吃了饭,几人还是乖乖交了房租,每月1元。 徐进端懒得每月交,直接交了一年的房租,12元。 七个人,岩贵生一次收了84块,只要不眼瞎都能看到他眼角的褶子。 闫红妮问:“叔,如果再来人,不够住怎么办?能单独建竹楼吗?” 岩贵生点头:“自然可以。”只要给钱,有什么不可以的。 闫红妮又问:“建一个单人的要多少钱?” 岩贵生想了想回:“40-50块该够了。” 吃饭时,几人见到了岩贵生家的两个女儿14岁的姐姐玉水秀、13岁的妹妹玉水香以及岩贵生的妻子玉满婶子。 还约定明天一早玉满婶子会去叫他们,带着他们去地里。 ------ 回到知青点,几人开始挑房间。 三个男生从倪海涛开始,依次选了最里面的三间。 徐进端则选了最靠外面的一间,因着外间靠走廊的末端,所以房间还多了一扇窗。 倪海涛之所以没有选这间,是因为怕不安全。 徐进端能理解,人生地不熟的,谁愿意睡门口,也只有徐进端这奇葩了。 选好房间倪海涛召集几人在客厅说话: “从今天起,我们也算是一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了。明天开始要一起生活、一起吃饭、上工、学习,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组织者,你们觉得如何?” 几人都表示同意,徐进端也没意见。 倪海涛见大家都没意见,朝站在对角的赖国强使了个眼色。 就听赖国强道:“海涛哥就你做队长吧。你年纪适中,最合适。你们有意见吗?”说完还隐晦地看了徐进端一眼。 徐进端只当没看见,点头道:“没问题。” 见大家都没问题,郭芙蓉开口:“虽然现在女知青只有三人,难保之后是否还会再增加,我提议我负责女知青事务的协调,你们有没有问题?” 男知青们齐齐摇头,郭芙蓉看向闫红妮和李来娣。 两人也齐齐摇头道:“没意见。” 郭芙蓉点头:“那好,以后知青点的事,就我们商量着来。先来说说吃的问题。怎么吃?分开吃还是一起吃?又要怎么吃?谁来烧?” 徐进端脱口一句:“用嘴吃。” 众人皆乐。 打破一室凝郁之气。 郭芙蓉咳嗽一声继续道: “我是这么考虑的,女生自明天起负责每日做饭、打扫火塘和这个堂屋卫生,如果以后有自留地还要负责自留地每天的除草、浇水; 男生自明天起要负责挑水,至少每天得把楼下水缸的水挑满、还有砍柴、自留地翻土。 对了,对于每天的伙食我是这么考虑的......” 郭芙蓉一看就是在家里干过活,且在兄弟姐妹中比较有话语权的人短短几分钟就把每天怎么吃给说的明明白白。 .........最关键是分食制,自带肉干、肉酱的,放自己饭盒蒸就好,蔬菜没成熟之前统一向村民买,买的钱大家分摊,这点徐进端就很满意。 于是,他心甘情愿贡献出了家里带来的铁锅和蒸锅。 他突然觉得,自己和这种什么都算的清清楚楚的人相处也挺好的,省的时间长了说不清。 基于徐进端贡献出了锅具,郭芙蓉提议今天及一年内买的调味料都无须他再分摊的议题,也都全员通过。 至此,第一次全员知青会圆满结束! ------ 谈好正事,魏东来招呼徐进端一起去河里洗澡。 只是这满河都是寨子里的女孩这就很尴尬! 怎料岩贵生家的俩女孩也都在,玉水秀走到倪海涛身边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轻声道: “我们这里男女混杂红果果洗澡是习惯,你们这么害羞这里的姑娘们都很不习惯。” 徐进端:....,肥皂也不打了,用毛巾在身上搓了两把,和倪海涛打了声招呼就走了。 他是有男德的人! 就算是习惯他也不会惯着! 他走了,玉水秀和玉水香的脸上瞬间就臭了。 徐进端的神识感应到了,却也无所谓。 他又没想结婚,何必沾染因果! 这天晚上众人都是睡在地上的,以致于翌日一早除了徐进端众人都眼圈发黑。 其实吧,徐进端也没进空间,而是从空间拿了个蒲团出来一直在打坐,因为他感受到这里有微弱灵气的存在。 这也是别人眼圈青黑,他依旧精神奕奕的主要原因。 —————— 第222章 玉满婶子来的时候,还带着满满一个篮子,里面不仅有各式新鲜蔬菜,还有十只毛茸茸的刚满月的小鸡。 听到玉满婶子的声音时,郭芙蓉迎了上去,在得知这一篮子菜都是送他们的后,她有些不好意思了。 一个劲地道谢。 上午,男知青们照着玉满婶子说的意思在一楼搭鸡窝、围菜园子。 女知青们则跟着指导好男知青们的玉满婶子去了岩旺叔家,定竹床、竹凳和竹桌。 回来后,郭芙蓉对男知青道:“每套两块钱,我能干不?” 倪海涛、魏东来都很给面子地道:“嗯,能干。” 徐进端则没说话,直接从裤兜里掏出两块钱走过去递给郭芙蓉:“郭知青,这是我那份的钱,麻烦你了。” ------ 五月份,开始开启炎热夏季模式,这时除徐进端之外的男知青已经能很习惯地与当地女孩子们在洗澡时坦诚相见了。 且他还发现每次倪海涛去洗澡回来后,郭芙蓉总是会给他‘脸色’看。 这.....是有情况的节奏了! 不过他对这种事是向来不关心的。 因为在这个小小村寨吸引他注意力的东西太多了。 比如,在看到寨子里成群的马匹和水牛都是散养时,他不得不关心下这个寨子的人口。 在他每天细心观察下发现,整个东风寨只有200多人口,主要劳动力不足百人,却有700多亩水田。 他们现在实行的还是轮作制,即:能种多少种多少。 种不完的水田就长草喂牛喂马。 寨子里牛马成群,无聊时徐进端曾数过牛马的数量,单就是牛的数量就比人多。只是,这里大部分是水牛,对于黄牛傣人并不重视,养了当作菜牛给人食用。 徐进端最喜欢的还是寨子里大群的马匹,非常漂亮。 这里马群是放养的,让它们自由地外出吃草,马匹都认识路,不会逃跑,一般只围着寨子自由活动。 除了自由自在的动物,还有山上的野鸡野兔、各类菌菇。 对于每天的上工,基本都是玉满婶子带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对于徐进端来说就很不友好,于是借口承包知青点的柴火,每天上工就让岩贵生单独分给他一块地,干完活就上山。 玉满和岩贵生都表示没意见。 其实也不会有意见,因为这里和北方真的不一样,很不一样! 因为在地里的多是女人,男人要么以狩猎之名在山里玩,要么在山上砍竹子或是响应公社号召去种橡胶树或是修水库。 能在地里看到他们的时候真不多! 这才能便宜了徐进端和整个知青点的知青们。 除了柴火,每隔两三天,徐进端总是能拎回来两条鱼、一兜螺蛳、或是一兜黄鳝、亦或是一两只野鸡、野兔、野
相关推荐:
地狱边境(H)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切切(百合)
危险情人
[综影视]寒江雪
靴奴天堂
作恶(1V2)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我的美女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