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冷汗浸湿,秋风一吹,凉进了五脏六腑。 “陛下现在的脾性收敛了许多。”李卧云抬头望天,万里无云,艳阳高悬,“只可惜祝昭仪自己也为流言所困扰,无暇为陛下分忧。” 白珩:“陛下的脚步一下子迈得太大,下官总担心——” 后面的话他及时止住。 李卧云:“担心什么?依我看,陛下定会功盖千秋,引无数后人竞相膜拜。” …… 陷入风波争议的祝思嘉却跟个没事人一样现身太极宫。 一路上遇到的宫人都有些怕她,虽依旧恭恭敬敬向她行礼,可他们眼中那份恐惧无处可遁形。 祝思嘉自己倒是无所谓,她又不会真的吃人。 朱雅命人先传信回宫,信上说她和晏为遭遇刺杀,好在她万无一失,晏为却伤得极重。 她在信中说道晏为现在半死不活的,就剩一口气吊着,回西京恐怕还要再晚两日。 这样的大事想必晏修也得知了,祝思嘉虽不喜欢湘王,但晏为好歹是他的弟弟,她比谁都明白弟弟遇刺时的心情。 故而她抱着关照晏修的目的来到太极宫。 晏修最喜欢靠在她膝头让她按摩,甚至不用她做什么,只要她一出现,晏修的心情就会迅速好转。 他毫无顾忌将近日发生的桩桩大事告诉祝思嘉。 “最让朕担心的还是你。”晏修睁眼看她,“蝉蝉,外头的人都说你是妖,你若是难过就一定要来找朕,别做什么傻事,明白吗?” 祝思嘉:“陛下为何担心臣妾会做傻事?” 晏修:“以往你和朕吵架那几回,可没少自轻自贱、妄自菲薄。你一个小姑娘,遇到这么大的事,又怎么会轻易就能扛过去?” 祝思嘉淡然笑道:“陛下放心,臣妾最惜命了,谁做傻事都不会轮到臣妾做傻事。那倘若臣妾当真是妖,陛下又该怎么办呢?” 这话她是发自真心的,有晏行这个隐患在,迟早有一日,她重生之事会被曝出,到时晏修又会怎样看她? 晏修斩钉截铁答她:“你是妖朕也会宠着你,说不定啃你两口朕还能长生不老。” 他说的绝不是玩笑话,祝思嘉是妖又怎么了? 她这么善良,就算是妖也是只不会伤害人的妖,若她要靠吃下年轻女子的心脏来维持美貌,为何不在一年前就动手杀人? 非要等到她离那个位置一步之遥的时候,惹火上身? 晏修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有人刻意害她,手段还不低。 他的回答令祝思嘉愕然。 晏修不仅不在意外界对他自己的声音,更是不在意外界对祝思嘉的声音。 祝思嘉湿了眼眶,俯下头,朝他无暇的额头落下一吻哽咽道:“多谢相信。” 第164章 几日后,困扰大理寺的三桩悬案,竟是易府一案最先告破。 但真相浮出水面的事并未在西京掀起多大波澜,反之是齐国皇室尽数丧命一事为人讨论得沸沸扬扬。 有人说这是晏修刻意为之,所谓的刺客便是他派出去的,袁浩宇和他联手演了一出戏;也有人坚决维护晏修,说他既能礼待周室之人,又怎会容忍不下齐国皇室? 更有甚者,说晏修是被猫妖蛊惑心神,才屡屡做出此等违背礼法道义的事,他行事越发癫狂、不计后果,若是猫妖不除,这位年轻有为的君王日后恐会成为一代昏君。 两拨人在茶楼里争吵得愈发厉害,直到官差包围茶楼,警告茶楼里的平民不得妄议君王,否则立即处死。 官差离开后,茶楼变得静悄悄的,可闻针落。 好几个年轻人暗暗痛心疾首,甚至不惜为大秦的未来担忧,陛下真是一日比一日残暴了。 十一放下窗间竹帘,转身问晏行:“王爷,您这样做,对陛下而言……” 晏行缓缓点茶:“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十一,很多道理你这个位置的人是不会明白的。” 十一低着头替他打下手,没再继续说话,他明不明白上位者的任何举措不重要,可他主子身上是越发没有人味儿了。 和以前那个逸王,完全是两个人。 晏行并不认为此举有什么不妥。 在家国存亡之际,名声可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王侯将相也不是什么不得肆意屠杀的金贵人物,只要有手段,贱奴也能成为王侯将相,何来人生来就分三六九等一说。 作为古往今来第一个屠尽一族皇室的人,晏行并未招来任何天罚。 所谓君权神授、天子是诸神在人间的代表这些话是用来愚弄民众的,在人性和野心面前皆是空谈。 前世大秦是一统天下,晏修同样命人将齐国皇室接进西京以礼相待,奈何齐国皇室里偏偏有个最不安分的公主,名叫姜嫄。 晏行清清楚楚地记得,自晏修死后,这位齐国公主就蠢蠢欲动,暗中谋划复国计划。 晏修驾崩后十年,姜嫄带着大群齐国旧臣叛军谋逆,虐杀无数秦国皇族后逃回齐地,夺走大秦东部大片领土顺利复辟齐国,天下又一分为二。 秦室子嗣单薄皆是因为那场浩劫,他现在做的一切就是从根源上消除那场浩劫。 周国人全身一群没有骨气没有血性的怂蛋,可齐人不同,姜氏不灭则晏氏必亡。 人人都道晏修是暴君,晏行不认为他残暴,甚至认为他在不该温良手软的地方太过宽容。 晏修做不到的事,那就由他来做,好为大秦杜绝后患。 十一心不在焉地替他点茶、煮茶,晏行对茶可不像晏修那么感兴趣,坐在此地还不到一个时辰便觉枯燥无趣,他拍了拍手起身叫十一: “走吧,听说易家那桩案子告破了,我们去大理寺问问内情。” 十一:“王爷,您现在就要正式现身于百姓视野?” 所有人都以为他还在外游玩呢,忽然又现身西京,不会引起怀疑吧? 晏行:“陛下于废相府设立新太学,广邀天下贤德之士入太学担任老师。本王自小便醉心于诗词歌赋,今大秦有需求,本王自然当仁不让为陛下效力。” 太学的老师仅仅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并无任何实权,晏修定不会拒绝他自请入太学教书的机会。 …… 大理寺。 傅逐再三问许子霄:“你确定他所说,都与易小姐的伤势完全对得上?” 许子霄点头:“易小姐的尸首一直停放在大理寺冰间妥善保管,除大人与下官外,没有第三人再接触过。他若是说谎,绝不会将细节记得一清二楚。” 傅逐重重地薅了下头发:“真是奇怪了,没想到三桩掏心悬案,竟是易府一案最先告破。” 说罢他又小声嘟囔,脸上又哭又笑又皱眉,好好一张俊脸扭成一团: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若想证明宫中没妖很简单,将大名鼎鼎的李循风请下山“捉妖”即可;想抓住第一个凶犯也很简单,再过几日的九月三十城南守株待兔。 本以为最棘手的是易府一案,谁知大理寺甚至还没开始着手调查,凶犯就被抓获了。 用抓获二字并不准确,将这凶犯说成自首更不准确,这案子事到现在简直堪称离奇。 今日一早天还未亮,傅逐在家用完早饭出门时,府中家仆一打开大门,只见这位鼻青脸肿的杀人真凶被泼了满身黑狗血,疼得浑身扭曲地悬挂在傅府正门前。 傅逐暗叹不好,以为又是一桩大案找上门来,甚至也有可能是仇人蓄意报复,命人连忙将凶手绳子解开放到地上。 傅府家仆误碰到凶手的下身,凶手更是疼得直接晕了过去。 那家仆摸了满手的黑狗血,又摸到凶手空空荡荡的裤裆,当即反应过来:“少爷,他这这这这、这是被人阉了!” “阉了?”傅逐连忙吩咐下人,“把府医找来。” 不经意间,凶手身上掉下一块白绸。 傅逐以为白绸是凶手之物,好心替他捡起,没想到白绸上有字,傅逐一目十行看完,当即变了脸色: “不必找了,让他死了的好。” 不过傅逐也不敢意气用事,片刻后还是将人带到大理寺。 原来白绸上是控诉凶手混进易府杀人之行的。 据白绸上写字人的自述所说,他是位江湖侠客,最爱替天行道,朝廷管不了的事那他来管。 而这位害死易小姐的凶手同样是江湖中人,外号檐上鬼,檐上鬼轻功了得,几乎到了神出鬼没的地步。 檐上鬼是江湖武林中最臭名昭著的采花大盗,他最爱向妙龄少女下手,夺走她们的初夜,甚至还变态到收集她们的处子之血。 而行走江湖中的大多是英姿飒爽、豪情侠义的少女,久而久之檐上鬼就失了兴致,甚至一时间不能人事。 直到他来到西京,偶然间在大街上与易小姐打了回照面。 得知易小姐还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嫡女,檐上鬼更是激动得热血沸腾,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滋生。 易小姐遇害那日,檐上鬼一早就潜伏进她的闺房。 他刚解开裤子,易小姐就被闹醒,易府守卫可不是寻常人家可比,檐上鬼怕她大吵大闹引来守卫,只能拿枕头活生生闷死了易小姐。 第165章 困扰大理寺多时的悬案,最后竟是所谓的江湖正义人士所破,要是传出去傅逐能丢掉八层脸皮。 可直觉告诉他,此事并非他所见这般简单。 傅逐命人把檐上鬼带下去,给他请来名医诊治,先拿好药在大理寺天牢里供他一段时间。 男人的子孙根被人切下是一件奇耻大辱之事,且檐上鬼是受到胁迫才会出来认罪。 傅逐不敢对他用重刑,他问什么檐上鬼都点头说是,明显已经放弃抵抗、欣然等死的模样。 人在极端疼痛和绝望时说的任何“证词”都不能轻信。 等檐上鬼下身的伤恢复好了,傅逐有的是法子慢慢审他。 好在檐上鬼被吊在傅府门口时天色尚早,街上没有什么行人,自然没有百姓知道易府一案真凶已经落网之事。 一整天很快就过去,到日暮西山,傅逐命手底下人将此事严防死守,不得透露半分,便穿上官袍入宫面圣。 易府一事非同小可,按理说真凶抓获为平息民愤当即刻处死,也好给易福生夫妇一个交代,可傅逐想暂留檐上鬼一命,此事就不得不上报晏修。 傅逐在断案解疑这一块的能力,整个大秦都无人能出其右,他靠的不仅仅是智慧,更多了许多查案官员没有的堪称天赋的洞察力和直觉。 晏修:“檐上鬼的伤何时能养好。” 傅逐:“最多一月。” 檐上鬼再怎么矫情,也不会比刚进宫中净身后的太监还难伺候吧? 晏修:“一月后,朕亲要参与自问审。他既然是江湖中人,就仔细查查他的底细,这一个月的时间,把他存活于世的家人亦或是重要之人尽数带到西京。” 他倒是好奇,傅逐这次是不是又赌对了。 …… 当夜戌时,朱雅等人终于回宫,不仅带回去年三倍之多的炭火,听闻苗王的三公主好奇大秦是何种风貌,也跟着朱雅等人的队列一并进京。 晏修让人把晏为带进宫内养伤。 他知道祝思嘉对晏为颇为介怀,用完晚膳,就先去了晏为暂住的景福殿探望他。 晏修让祝思嘉这对主仆先叙旧,没强求她跟着自己一起去。 景福殿上次住进去的是祝思嘉的弟弟,这次住进去的又是晏修的弟弟,倒也不必如此巧合。 从苗疆走一趟回来,朱雅又瘦一圈,人也晒黑不少,她迫不及待和祝思嘉讲述这一路上惊心动魄的历程。 祝思嘉:“可有查出那群刺客的来历?” 朱雅:“陛下已经向奴婢透露了,是余太傅所为。湘王这伤得很重,陛下恐怕不会轻易放过余家。” 届时不知余欣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祝思嘉自责道:“怪我,若去年这个时候,我没有让你出这么多风头,你就不会遇到这些鬼门关里走一遭的任务了。” 朱雅安慰她:“怎么会?若娘娘不给奴婢出风头的机会,奴婢的所有才干就会彻底埋没深宫,平平庸庸地度过此生,更不会救下这么多黎民百姓。” “奴婢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总是想不开,现在想开了,原来不论人在何处都可以发光发热,做出这么多有意义的事。这种精神上的富足,可比漫无目的、轻率成婚生子的人生强上百倍。” 祝思嘉笑了笑。 与此同时的景福殿内。 晏修刚进去小坐一会儿,便冷着脸将手边凉掉的茶水泼到晏为身上:“装?” 晏为一个激灵坐了起来:“不装了不装了,皇兄我不敢了。” 练武之人的气息与常人完全不同,还多了层内息,晏修自己就功力深厚,最容易通过气息和内息来辨别对手的身体状况。 晏为的脸色和气息是伪装成了命不久矣的模样,可他的内息却四平八稳。 晏修:“没病就滚回你的王府,别在宫中赖着。” 这小子年龄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甚至连他这个皇兄都敢骗。 晏为跪在床上向晏修磕头:“还请皇兄让臣弟在宫中住上一段时间,不多,就一个月。” 晏修:“你想让白珩累死?” 晏为:“皇兄要相信白大人的能力,再说了,厌雪楼的事我也不会耽搁多少。臣弟从小到大都没提过任何过分的提议,还请皇兄看在我这么多年不辞辛劳、任劳任怨的份上,同意我这个请求。” 晏修半眯着眼,似要打探他的心思:“留在皇宫里有什么好处?” 晏为老实交代:“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住在宫中就可以和朱姑娘抬头不见低头见了。” 原来这臭小子竟是喜欢上了朱雅。 晏修:“不行。” 晏为:“为何不行?臣弟知道,想轻易让皇嫂开口同意把朱姑娘许给臣弟,简直堪比登天;臣弟也知道,从前做了许多错事害皇嫂和朱姑娘伤心了,可臣弟已经在尽力补偿,臣弟会对朱姑娘付出所有真心,请皇兄明鉴。” 晏修缓缓道来:“因为,朕想封朱雅为大秦第一任女官。” 晏为疑惑:“女官?宫中不有不少女官吗?皇兄想封就封,不耽误她嫁给我当王妃啊。” 晏修轻拂衣袖,站起身来背对他:“朕要封的,是可让她上朝参政的职位,你耽误得起?” 上朝参政? 上一次有能参政的女官,还是两千年前神州大地茹毛饮血的时代,大大小小的部落四散各地,那个时候女人还能有一席之地,在部落里有话语权,勉强算得上是女官。 可现在,女子地位远低于男子,朱雅提出科举一事促成晏修创办新太学,本就惹得文臣忌惮,连余太傅那种只会教学的书呆子老头都敢对她下手。 晏为无法想象,朱雅成了女官会面临多少风险,便极力出言阻止晏修。 晏修却和他理智分析:“正是因为朱姑娘没有任何职称和实权,余太傅的胆子才会这么大。那群刺客刺杀你们的时候,恐怕没有一个是冲着你这个大秦逸王动刀的。” “倘若朱姑娘成为朝廷四品命官,担太学院院长一职,刺杀昭仪身边的一个宫女,和刺杀天子钦点的官员,这两个罪名孰轻孰重?且朱姑娘会继续居住在宫内,若到此种地步,还有人执意要除她,先过问自己的脖子挨不挨得起刀。” 晏为:“可那样,臣弟想娶她岂不是愈发艰难了吗?” 晏修往门外走:“你想娶?也要看看人家愿不愿意嫁,就算朱姑娘愿意,你嫂嫂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第166章 晏为立刻从床上跳下,外衣也顾不得披上一件:“皇兄是要去找皇嫂了?等等我我一起去!” 长乐宫。 看到生龙活虎的晏为,祝思嘉和朱雅相顾无言,敢情晏为这是吃了晏修带过去的灵丹妙药治好了? 晏为跪在祝思嘉等人面前,诚恳承认了自己骗人一事,还顺便向祝思嘉诚心求娶朱雅。 祝思嘉冷漠道:“本宫说了可不算数,王爷该问的是朱姑娘这个当事人的意见。” 她嘴上虽说着不在意,打量晏为的眼神却像看一个死人一样。 晏为从来没这么怕过祝思嘉,没想到她这个皇嫂好的不学学坏的,净把晏修看人那一套学了过去。 朱雅被他气得眼冒金星,一时间竟是话也说不利索。 晏修对别人鸡毛蒜皮的事不感兴趣,拉着祝思嘉去太极宫陪他过夜。 温暖熟悉的床榻上,晏修问祝思嘉:“蝉蝉就这么舍不得放朱姑娘离开?” 祝思嘉笑意逐渐消散,她用力翻过身背对晏修:“陛下若是替湘王说媒,便不必再和臣妾聊下去了。” 以晏为的身份,想娶天下任何女子都易如反掌,可祝思嘉就是不希望他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强迫朱雅嫁给他。 而有权有势的男人们,在这一点上几乎都是统一战线的,祝思嘉可不敢保证晏修不会直接给二人赐婚。 晏修把她翻过来:“蝉蝉别气,我要说的不是此事。” 祝思嘉:“那是?” 晏修:“待到新太学建成,我想让朱姑娘担任新太学院院首一职,正式受封为朝廷命官。只是这样一来你身边无人照料,我怕你不习惯。” 祝思嘉默默落下眼睫,长睫如羽,遮住她无数情绪。 朱雅是她亲手救下的,又是被她亲自选中陪伴身侧,二人虽相识才短短一年,但祝思嘉不得不承认,朱雅天生就不该是个做奴婢的料。 她这么聪明,又这般通透,若她为女官、开创先河,只会为大秦百姓、为天下女子谋得更多更好的出路。 祝思嘉身边现在不缺人,可她自己还有许多事都未做完。 朱雅若是忽然离开她,许多事少了朱雅的出谋划策,她又该怎么办? 祝思嘉忽然又想到碎玉。 朱雅不在她身边这段时间,她也没少叫碎玉跑腿,可碎玉到底是男子,不宜与她过多接触。 祝思嘉的脑子都快乱死了。 晏修见她左右为难,又哄她:“蝉蝉若是不愿意,朕就重新考虑院首人选,让朱姑娘一直陪着你就是。” “不行。”最终还是理智和道德占据了上风,祝思嘉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说出,“我怎么能误了她的大好前途?官场非儿戏,我只是担心她身为女子,会在朝中遇到何种挑战和曲折。” 她重生以来为了复仇间接害了许多人,造下太多业障,下辈子恐怕也还不完。 她不愿意让朱雅再继续被困下去了。 晏修伸手灭了灯:“好,你若做好决心,明日我再找她详谈相关事宜,安心睡觉吧。” 第二日清晨。 晏修上朝后祝思嘉直接回了长乐宫。 她神色恹恹免掉今日的请安,没有人会在大早上打扰她的清净。 坐在长乐宫主位上,祝思嘉望着殿中一切陈设,从未生出过这样的溃败感,在命运的洪流面前,她好像什么都不是,她好像什么都无法改变。 怎么就没人直接把晏行和祝思仪给五马分尸了。 她刚坐下没多久,朱雅就哼着小曲儿进正殿,见到她,朱雅甜甜地请了个安: “娘娘怎么就回来了?奴婢方才还想着派步辇去接您呢。” 祝思嘉笑容凄凉,她有气无力地问朱雅:“你与湘王昨夜都说了些什么?” 若是晏为执意要用强硬的手段娶她,她不会像今早上这么开心的。 朱雅故作轻松:“自然是把奴婢的心里话实话实说咯,奴婢看不上自以为是的男人,他说他会改,我就叫他改好了再找我。” 祝思嘉却忽然扯到别的事上:“你记不记得你刚入宫来陪我的时候,连向我下跪都双膝僵硬。可在宫中的时间待久了,一口一个奴婢地从嘴里冒出来,再也没有当初那份生涩。” 她自嘲地笑了笑,她想,她最是厌恶上辈子的晏行,把她硬生生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个面目全非、和她完全不同的人。 可如今她却做着和晏行一样的行径。 朱雅笑容渐消:“娘娘,奴婢不明白您……” 祝思嘉叹了口气,抬起头时,她一双疲惫眼眸中尽是热泪,她把朱雅叫到自己身侧坐着,颤抖着往她手里塞了颗药丸: “我不能再错下去了,同样,我也不能把一只高飞的鹰困在皇宫这座樊笼。朱雅,这是解你身上之毒的最后解药,今天我把它交给你,从今天开始,你自由了。” 朱雅小心接过药,满眼不可置信,她不明白祝思嘉为何去了趟太极宫,回来就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 “是奴婢哪里做得不够好吗?”朱雅盯着药丸,声音哽咽,“娘娘怎么就突然要舍了奴婢了?” 如果祝思嘉当真放她自由,她离开以后,祝思嘉在皇宫中又该怎么办? 祝思嘉:“以后在本宫面前,不要再用奴婢二字自称,更不要用臣自称,你就是你自己。朱雅,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我们生来就是平等的,不是吗?” 朱雅:“娘娘口中所言的臣,是什么意思?” 祝思嘉把晏修准备将她封为女官一事如实说出。 朱雅听到后面已是红了眼,她捂住嘴,试图不让自哭得太大声。 她熬出头了,她明明已经完成一个女人在古代封建社会,能获取的最大成就了,可功成名就的这一刻,她为什么会这么伤心呢? 连人带着躯壳地穿越是她遇到过最倒霉的事,可遇到的第一个人是祝思嘉,也是她今生最幸运的事。 祝思嘉毫无疑问是自己的伯乐,她年纪还这么小,又是从小被古代的各类规则驯化长大,却能一次又一次地被感染、觉醒。 到现在更是直接告诉她,她们两个人生来就该是平等的。 朱雅替祝思嘉开心,又替祝思嘉感到痛,血肉里慢慢滋生出一个全新的灵魂太痛苦了。 但祝思嘉说得对,她不能在皇宫里做一辈子的奴才,她要昂首挺胸地走上朝堂,为女子开创更多的路。 朱雅选择毫不犹豫吞下解药,郑重地对祝思嘉磕了个响头:“朱雅多谢娘娘关照。” 第167章 早朝结束,晏修闲庭信步,带一道圣旨走进长乐宫。 听到“赐居玉堂殿”这几个字时,祝思嘉和朱雅相视一顾,满心欢喜笑了起来。 胡顺海笑眯眯地把圣旨递给朱雅:“朱大人就算担任朝廷命官,往后还是能住在宫中,与娘娘为伴的。” 朱雅接过圣旨,隆重地给晏修磕头:“臣谢陛下隆恩。” 晏修免去她的行礼,让她先下去收拾包裹,再让胡顺海给她带路到玉堂殿,那边早有伺候她饮食起居的宫女等候。 他自己则陪祝思嘉用完早膳,匆匆返回太极宫。 祝思嘉问他何事这么急,晏修眉头微皱:“逸王回京,早朝时他就在太极宫外候着朕了。” “嗯。”祝思嘉替他理好衣领,“臣妾恭送陛下。” 晏行还真是有瞒天过海的本事,早在两三个月前祝思嘉就知道他暗中回京,他竟能在京中潜伏这么才出头露面。 可倘若他当真是外出避险,也该等到太后谋逆风波平息后再度现身,为何会急于这一时? 不知他这几个月在暗中谋划什么,祝思嘉生出不好的预感。 太极宫。 晏修随手将晏行亲手书写的几本游记和风物志放到一旁,掀起眼皮,慵懒看他: “逸王急于求见朕,恐怕不止是为朕献上几本游记这般简单吧。” 晏行恭敬跪下: “逃不过皇兄一双慧眼,臣弟归京路上便听闻皇兄于京中设立新太学,抵达西京后更是第一时间前去参观。臣弟为新太学之蓬勃气象所打动,又觉自己无所事事愧对皇室栽培和百姓供养,故而斗胆进宫,自请入太学担任博士。” 以晏行之才学担任一个小小的太学博士,实属大材小用。 可他更不可能被用于别处。 晏修神色微妙,带了几分冷嘲热讽:“朕怎么记得,逸王从前最是孤高不群,最不屑与你眼中之愚夫俗子往来,遑论与他们谈论诗书礼乐。” 晏行甚至曾做出过在诗会上手撕他人诗作,指责对方投机取巧、文心不正的举措,因此得罪不少文人,而他也不屑于与对方往来。 如今新太学为未来大秦培养能臣官吏为主,陶冶情
相关推荐:
浪剑集(H)
危险情人
迷踪(年下1v1)
莫求仙缘
花花游龙+番外
删除她gl
我的美女后宫
他是斯文糙汉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