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影帝与迷妹(限) > 第171章

第171章

脾胃健运能力本来就弱,故而饮食稍失于不慎,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若复加外受寒凉,极易出现发热腹胀,甚至腹痛泄泻等症。如本例小患者,即是先外感发热,治愈后不久又发热、腹胀、泄泻等症,是为发热初愈,复伤饮食,饮食不消,积久化热,故见复发低热,腹胀加重,甚至泻下臭腐,精神不佳。新食宜消,积久宜化,用药应当消补兼施,故用保和丸方为主加减以消食导滞健脾,而不用发散、泻下之剂复伤元气。服药3 剂,宿食消而腹胀亦消,脾胃健而精神复常,这亦是小儿易虚易实的表现。用药处处顾及脾胃健运之气,是临证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单纯使用消食导滞,乃至一味追求攻下之味,如2 岁左右小儿竟然单用二丑或大黄15 ~30g,为末吞服,宿食倒是尽除,腹胀立消,但从此以后频发消化不良,甚至本来体质不弱的小儿变成形体消瘦,抵御疾病的能力低下。这在民间偶见,医者绝不可仿效。 95.久泻脾虚,肾阳不足 张某,男童,4 岁。2014 年8 月21 日首诊。其母代诉:“小儿泄泻大半年,治过多处,诊所、大医院、老中医都给治过,中医说泄泻,西医说肠炎,花钱不少,腹泻就是治不好。我们数千里来此,还望先生费心。” 问她起初因何腹泻?答道:“春节时吃坏肚子,随之发热腹胀,继之呕吐腹泻,住院7 天,热退腹胀未消,拉肚子次数减少。回家不到3 天,拉肚子明显加重,又请中医诊治,说是饮食积滞,服药后泻下明显加重,腹胀暂消,但腹泻仍不止,再服药3 剂,腹胀加重,饮食拒进,再去复诊,药服下又泻。如此已过大半年,现在吃啥拉啥,常泻下、呕吐清水,四肢不温,渐渐消瘦。” 视患儿面色?白,唇色淡白,形体消瘦,精神不振,舌质色淡,舌苔薄白,指纹淡淡;切其脉,细缓无力;抚摸四肢温度偏低于躯体,腹部微微膨胀。其母留下小儿的大便让我观看,气淡、色白、清稀,夹有不消化食物。 综合所见,起初本为积滞腹泻,或因止泻过早,或因泻下太过,见症治症,失于辨证施治,忽略小儿易虚易实特点,缺乏标本兼顾用药,故而病情反复无度,时日延久不愈。病久则虚,本患者已是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谷,以致泻下清稀、食物不化、四肢不温、面色?白等症显现。治宜温肾助阳、健脾止泻,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味。处方:人参、焦白术、茯苓、炒山药各6g,炮姜、炮附子各3g,肉豆蔻、乌梅、诃子、炙甘草各3g,大枣3 枚,粳米6g,1 剂。文火缓煎浓汁,多次少量温服,1 日至1 日半尽剂。泻下止住,续调脾胃。饮食以温和容易消化吸收为要,远离寒凉油腻及一切生冷零食,注意保暖,服药期间忌绿豆、萝卜、酸菜,以免降低药性。 附子理中汤温里散寒,主治脾肾虚寒,腹痛便溏,甚或完谷不化,四肢不温等症;加茯苓、炒山药、粳米以增强渗湿补脾肺之功;加肉豆蔻、乌梅以涩肠止泻;加大枣以和营。热补止涩之剂,非病久脾虚、肾命火衰、四肢不温、滑泄不止或完谷不化者,不可轻易使用。故仅用1 剂。根据个人经验,大多都能泻下止而四肢返温。嘱其1 剂药尽剂再诊,多服恐生燥热,以防续生他患。 8 月26 日二诊。其母代诉:“果如先生所言,1 剂药服至大半,泄泻即见渐止,四肢同时返温。又观察了几天,泻下数月之患,1 剂药完全治愈。由于小儿患病日久,还请先生再调理调理。” 观察患儿精神已振,面色略显微红,小儿易虚易实之体,表现甚为明显。思患儿泻下虽愈,但脾胃需要调理。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助其脾胃运化。处方:人参、焦白术、茯苓、炒山药各6g,陈皮、砂仁、木香、炒麦芽、炒山楂、炙甘草各3g,大枣1 枚,煨姜3 片,粳米3g,5剂。煎服法及注意事项同首诊时所嘱。后电话得知:小儿服药后食量渐增,消化正常,1 年

相关推荐: 重回七零:强扭的糙汉好甜   封神之万仙阵   我女儿实在太厉害了   浮生之殷商风流   湿卵胎化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穿越甄嬛传之尽力而为   控卫凶猛   重生豪门风云   从迎娶织女开始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