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的尚书顾春芳即将上任,只怕也要看看手底下这帮人的品性。 新官上任三把火。 焉知这火不烧到自己身上? 陈瀛一念及此,已是通透了,也知谢危很快便要入宫授课,不敢有太多叨扰,起身来便长身一揖,恭敬道:“下官再谢先生指点。” 谢危平淡得很:“陈大人心思缜密,假以时日也必能想到的,言重了。” 陈瀛却知道这话不过是客气。 所谓“假以时日”,便有早晚,有些事情不早点做便是错。而谢危最厉害的,或恐便是在一切刚发生的时候便洞察纵观,心中有数,执棋在手,运筹帷幄。 他一笑,也不反驳,再次躬身,才告了辞。 侍立在旁的剑书在他经过时略一欠身,可等目送着此人的身影在回廊尽头消失后却是紧皱了眉头,向谢危道:“这位陈大人做人可真是精明,万事都要问明了再走,事事都来请教您,一则是他的确谨慎,二则只怕也有向您示好之意,按说该是对先生唯命是从了。可上回宫里那件事,他办得却不妥当。您交代的分明是他,可宫里来人到刑部请时,他却带了个查案厉害的清吏司主事张遮。明摆着是两头不想得罪,既想要办了您交代的事,但也不想牵扯其中,像颗随时会倒的墙头草。” 说的是宁二被陷害那件事。 这许多年来人心之恶谢危已看遍了,倒不感到有什么意外,陈瀛这般做在他意料之中,不这般做可才是出乎他意料,反倒要让他思考思考,是不是自己有什么问题。 毕竟天下有谁能不权衡利弊呢? 是以他只道:“此人可用不可信,我心里有数。” 说罢,他将手中茶盏一搁,起了身来,从这平日待客的厅中走回了自己的斫琴堂。 堂中竟然有人。 若是陈瀛方才到此见了,只怕会要忍不住起疑:这样一个大早,京中幽篁馆的馆主怎么会出现在此地? 吕显昨日留宿在谢府,刚睡醒没多久,正打着呵欠糟蹋谢危的好茶。 上好的大红袍已沏了三泡。 瞧见谢危进来,他便笑:“回来得正好,还能赶上一泡好的。那陈侍郎打发走了?” 谢危却是走到那面空无一物的墙壁前,站定了,抬手掐紧自己的眉心,眼角显出一丝不易见的疲倦,道:“皇帝忌惮的便是侯府,厌恶的也是侯府。有谁上来为侯府说话,都是在皇帝的脊梁骨上戳了一下。他或恐不会对这帮朝臣如何,可这笔账却要记到侯府的头上。” 吕显眼皮一跳:“郑尚书不是我们的人?” 谢危微微垂眸:“有人非置侯府于死地不可。” 自平南王逆党在京中现身一事之后所发生的种种都从他脑海里浮出来,一件一件,越发清晰。 只是越清晰,那一股在胸臆中涌动的戾气便越重。 他轻轻地张了手指,搭住自己的眼帘,也搭住自己半张脸,忽然唤道:“剑书!” 剑书随他一道到了斫琴堂,但未进门,只是在门边候着,立时道:“在。” 谢危道:“立刻着人往丰台、通州两处大营,盯好各条驿道,送出的不要紧,凡有送信入城者一律截下,连入城之人都不要放进去一个!若有想通传勇毅侯府出事消息之人,能抓都抓,不能抓都杀。” 这声音已是冰冷酷烈。 吕显听得心头一寒。 剑书领命将去,可迟疑了片刻,却犹豫着问道:“若,若想入城的是教中人……” “……” 谢危搭在面上的手指慢慢滑了下来,眼角眉梢上沾染着的刀兵之气却渐渐寒重,沉默有许久,才低沉地道:“一律先杀。” 晨雾浮荡在院落之中。 斫琴堂内尚有茶香氤氲。 然而这一刻的剑书只觉深冬凛冽的寒气已提前侵染加身,钻进人骨头缝子里,不知觉间已是一片萧杀! 他深深望了谢危几眼,可终究知道事到如今,这件事在谢先生这里已经毫无转圜余地,是以收敛所有心神,躬身领命退了出去。 吕显却是久久回不过神来。 他打量着谢危,难得没有平日玩笑的轻松:“教中情况,已经不堪到这境地了吗?” 谢危闭上了眼道:“他年岁渐高,等不得了,且公仪丞素来与我不对付,我上京后,金陵之事便鞭长莫及,他若不趁机算计,倒堕了他威名。世不乱,教不传。勇毅侯府治军甚严,在百姓中多有盛誉。一朝设计逼得侯府陷入绝地,引皇帝忌惮出手除之,便可令朝廷失民心,如此天教才可卷土重来。何况勇毅侯府掌天下兵权三分,丰台、通州两处大营皆有重兵驻扎,向为侯府所率。若有人借此机会传递消息煽动军心,引得军中哗变……” 此为君王大忌。 届时无论勇毅侯府是否清白,只怕都难逃九族诛灭之罪! 这一点,吕显也能想到。 只不过…… 他其实想说,若勇毅侯府当真出事,未必不是好事一件。毕竟朝廷失却民心,皇帝失却臣心,丰台、通州两处大营的兵力更可趁机拉拢,只要将还侯府清白、讨伐昏君的旗号一打,原勇毅侯府之旧部或许便会来投。 如此,牺牲一个侯府,却能换来大局。 可在谢危这里,事情好像非同寻常。 他不知其中利害,也不敢妄言,是以看了谢危许久之后,终究没有出言说什么,只是道:“你把刀琴派哪里去了?我打听得今日那尤芳吟要见任为志,正缺个人探听探听。” 谢危瞥他一眼皱了眉:“刀琴没空。” 吕显顿时瞪眼。 谢危淡淡提醒他:“你对尤芳吟之事未免太执着了些。” 吕显浑然没放在心上,嗤了一声,颇有些斤斤计较:“我吕照隐考学入仕输给你谢危便已经够丢人了,从商这一道苦心钻研,自问拿捏时机、算计人情都是上乘。总归你谢危不可能从商,我便没想过谁还要在此道压我一头。生丝那一回,却被人捷足先登。这口气是你能忍?” 谢危面无表情:“我能。” 吕显:“……” 这他娘还能不能好好聊天谈事儿了! 他有心想要反驳,可细细一琢磨谢危这些年过的日子,又没那底气开口,终究把手一摆,气道:“不管了,人你不借就不借,我还不能自己去查了吗?小小一个尤芳吟,我吕照隐手到擒来!” 说罢把端着的那盏茶一口喝干,径直从斫琴堂走了出去。 谢危也不拦他。 吕显走到院门口之后回头一看,姓谢的已经又在面壁了,不由暗骂了一声:“奶奶的,还真不拦老子一下!好,够狠。这回非要把事儿办漂亮了,叫你瞧瞧!” 骂完便哼了一声,把手一背,扇子一摇,就上了街。 蜀香客栈还是那老样子。 吕显琢磨着先去找任为志聊聊,也好探探口风,看看还有谁想要入这股。可没料想,他前脚才跨进客栈门,后脚一抬头就看见了站在那边正同掌柜的说话的尤芳吟。 好嘛,冤家路窄。 听闻最近任为志又收到了一笔钱,吕显暗中查过,竟然来自清远伯府,似乎还是后宅里的尤二姑娘出的。而那段时间,他正好在这客栈中看见过尤芳吟。 这一下,他倒有点不明白起来。 难道上一回生丝的事情,的确是伯府在背后主导,这微不足道的庶女不过是伯府派出来的一个小卒? 想到这里,吕显面上便挂上了笑意,一袭长衫穿在身上倒是颇为斯文,竟上前主动向尤芳吟拱了拱手,道:“上回便在此地遇到过姑娘,听闻姑娘也与任公子有往来,今日缘分到了,又打个照面。在下今来也找任公子,不如同去?” 尤芳吟顿时一怔。 她如今还住在牢中,上回尤月和她一起进衙门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是以尤府根本没有往外声张。而她则等尤月已经入宫之后,才挑了个合适的日子,请周寅之将自己的放了出来,准备办姜雪宁交代给自己的事情。 遇到吕显,她没想到。 更没想到对方竟然主动上来搭话。 吕显见她半天不说话,试探着又问了一句:“姑娘?” 尤芳吟这才回神,却是拘谨且慎重,既不知此人身份底细如何,更不知此人是何用意,更何况她今日见任为志,还有别的事情想说,并不方便旁人在场。 所以她垂下头道:“我与您不熟,还是自己去吧。” “……” 吕显生意场上打滚久了,很久没听过谁用这么直白的理由拒绝自己了。 不熟…… 他笑容有些僵硬:“姑娘说得也是。” 尤芳吟便低垂着眉眼,也不敢多言,只向他一躬身算是道了个礼,便谢过旁边的掌柜,埋着头往楼上去了。 吕显只好在下面看着。 尤芳吟越往上走,越是紧张,待到得任为志门前,才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定神,再睁开眼时已经一片坚定,叩门道:“任公子在么?” 任为志这些日来都在客栈里。 因为已经有钱进来,有人愿意出钱入干股,他回到四川重振家中盐场的希望渐渐有了,是以这些日来看着,已经不那么憔悴,眉眼里也多了几分神采。 乍见之下,竟依稀有些丰神俊朗。 他笑着请尤芳吟入内:“昨日通过消息后便没出门,专在这里等候,没想到尤姑娘来得这样早。” 尤芳吟入内坐下。 她径直从袖中掏出两样东西来,搁在桌上:两张共一万两的银票放在左边,一页薄薄的写有生辰八字的纸笺放在右边。 任为志一看之下都愣住了。 他道:“尤姑娘今日……” 尤芳吟道:“我来出钱入股。” 任为志心头顿时一跳,几乎立刻想说有这一万两便差不多够了,可再一看尤芳吟神情,似乎不那么简单,略一迟疑,便没出声。 果然,尤芳吟道:“不过我有两个条件。” 任为志肃容道:“姑娘请讲。” 尤芳吟在他对面端端地坐着,道:“第一,我所出钱入的干股,订立契约时需写明可以转手他人,而你无权干涉。” 任为志眉头顿时一皱,但随即又松开。 他道:“旁人出钱已经很难了,姑娘肯出钱,钱到了我手里,便可投入盐场。干股将来如何分红,于我而言都无差别。虽然生意场上似乎未有先例,但也未尝不可。” 这是答应了。 尤芳吟点了点头。 任为志道:“那第二呢?” 尤芳吟两手交叠在身前,微微一垂眼,默然了片刻,才抬首来,直视着他,道:“第二是,娶我。” 任为志:“……” 坐在尤芳吟对面,看着这眉清目秀的姑娘,他惊呆了。 * 吕显这人什么都好,智计也是一流,就是脾气略坏。 万事不想居于人后。 谢危离府入宫之前,想想还是吩咐了刚回来的剑书一句,道:“吕照隐行事离经叛道,且京中大局正乱,哪里有空去管什么尤芳吟。刀琴回来还是暂听吕照隐使唤,免得他成日挂心,不务正业。” 剑书笑起来,应声:“是。” 谢危这才放下车帘,乘车入宫。 今日虽有课,但既无经筵日讲,也不大起朝议,所以入宫的时辰稍迟。 他到奉宸殿时,翰林院侍读学士王久刚讲过书法离开。 众人正自休息玩闹。 周宝樱悄悄从殿里溜了出来,藏身在那粗粗的廊柱后头,脸上挂着笑,两眼亮晶晶地从自己袖中拿出了个小小的油纸袋。 里头鼓囊囊的,装着东西。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来,数了一遍,便叹了口气:“越吃越少,可也不能叫宁姐姐再分给我一点,那也太过分了……” 谢危走过来时瞧见这一幕,因大约知道周大人家的这小姑娘甚是爱吃,本也没留心。 可下一刻周宝樱竟从那油纸袋里拿出来一瓣桃片糕。 谢危脚步便停下了。 周宝樱方吃了一口,低垂着的眼忽然看见前方台阶下出现了一片苍青道袍的衣角,便忽然一僵,目光顺着这一片衣角抬起,就看见谢危站在她面前。 她吓得立刻把嘴里还叼着的半截儿桃片糕拿了下来。 整肃地向谢危问好:“谢先生好。” 谢危的目光落在她手中,也落在那油纸袋上,温和地朝她笑了笑:“宫中昨日也做了桃片糕吗?” 他眉眼清隽,笑起来更如远山染墨。 周宝樱一下不那么紧张了,虽除了上学之外皆与谢危无甚接触,可莫名觉着谢先生是个随和人,于是也笑了笑,很是开心地道:“好像是没有做的,不过宁姐姐那边有,我的桃片糕就是宁姐姐给的,可好吃了!比宫里以前做的都好吃,还比蓉蓉上回带来的好吃!” 谢危平和地注视着她:“这么好吃吗?” 周宝樱用力点头:“当然!” 她看了看谢危,又看了看自己油纸包里所剩不多的桃片糕,想起父母之训,咬了咬唇,似乎才定下决心,将打开的油纸袋向谢危递过去:“您要尝尝吗?” 谢危唇边的笑意深了些,道:“那便尝尝。” 他抬手便将那纸袋拿了过来。 周宝樱顿时睁大了眼睛,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小手,小嘴也微微张大,似乎想要说点什么。 谢危轻轻道:“怎么?” 这一瞬间一种奇怪的寒意从背后爬了上来,周宝樱看着眼前这张含笑的脸,竟不知为什么想起了寺庙里画在墙上的那些阎府妖魔。 可这也是一瞬间的错觉。 她有些茫然起来,有心想说“我只是请您拿一片尝尝,不是全要给您”,可话到嘴边,被谢先生这般和煦清淡的目光注视着,她又不好意思说出口,只能挠了挠自己的脑袋,有些不舍地道:“没什么。” 谢危便用修长的手指拎着那纸袋,转过了身。 在背过身去的那一刻,所有的表情都从脸上消失。 他进了偏殿。 外头的小太监立时进来布置茶具,置炉煮水。 谢危把这装着桃片糕的纸袋放到了桌上,静坐许久。 小太监躬身道:“少师大人,今日御膳房有做新的糕点,还是叫他们不用送来吗?” 谢危敛眸没有说话。 小太监有些战战兢兢。 过了许久,谢危才一指桌上搁着的那纸袋,平静无起伏地道:“往后都不用备,把这东西扔掉吧。” 作者有话要说: 1/2 第088章 奉剑与少年 昨日的桃片糕给了周宝樱一半, 姜雪宁想起来还有点丧气。 她垂首低眸跟在谢危身后进了偏殿。 谢危也不看她,只平淡地一指殿中那张琴桌,道:“练琴吧。” 这时姜雪宁还没什么察觉。 谢危讲话向来不多, 一句话也不说几个字, 她都习惯了。 上回心不静,这次倒是稍稍静了些。 坐下来弹完之后,她自己还觉得不错,想听听谢危怎么说。 可没想到, 听琴的时候,谢危全程看着窗外,直到那琴音袅袅尽了, 才回过头来看了她一眼, 道:“起手时心还太浮,弹得急了些, 中段稍好,末尾又浮起来。往往你觉着满意之后,很快便不让人满意了。熟能生巧, 还是当再熟悉一些, 心再静一些。” 姜雪宁瞅了瞅自己的手指若有所思。 谢危却道:“勾指时太快,弦音急促,须待上一韵的余音将尽时才入。” 于是, 姜雪宁终于隐隐察觉到了—— 但这个发现与琴无关。 只与谢危有关。 他并不总是笑着的, 眼底常含着的那一点笑意常常是礼貌居多,但眉眼只需柔和上那么半分,便总叫人如沐春风。 完美得无懈可击。 可在这座偏殿里, 他是会皱眉的,也会在没有旁人的时候冷冷地笑着责斥她。 然而今日一切都淡下去的。 不是冷, 只是淡。 尽管言行与平日似乎并没有区别,可姜雪宁总觉得好像疏远了一些,隔着一层似的。 这念头来得太快,也太直接。 她甚至都来不及梳理这感觉究竟从何而起,更不知道到底是有什么蛛丝马迹可循。 思绪一飞,眨眼又回到琴上。 “铮……” 姜雪宁按着谢危言语的指点重新尝试了一遍,然而比刚才更差了,不得其法。 她有些不知所措地望着他。 少女的目光有一点困惑,似乎想要开口再问他什么,但又不大敢开口。 谢危于是想,她好像一直都是这样,有些怕自己的。 学琴这件事,说总是没有用的。 他移步,到姜雪宁身旁来,轻轻将那一卷书搁在了她琴桌边上,下意识俯身便要将手指搭在弦上。然而当他倾身之时,宽大的袖袍垂落在少女纤细的手臂旁,于是顿了一顿。 桃片糕的事回到他脑海。 她把他当什么人呢? 又或者,他把自己当成什么人呢? 神情未变,谢危直接伸手将琴往旁边挪了挪。 同姜雪宁的距离便拉开了。 搭着眼帘,抬了手指,勾着弦弹了方才那一段,他才将琴还给她,道:“再试试。” 这回离得近,听得也清楚。 姜雪宁大约明白了。 她试了一试,果然好了不少。 只是抬眸注视着谢危从琴桌旁走过的身影,她却越发觉得方才划过心间的那种感觉,不是错觉。 克制,疏离。 这种保持着距离的感觉,不管是比起往日的含笑责斥,还是比起往日的耳提面命,按理说都会让她轻松不少。 毕竟一开始她就是想远着谢危的。 可眼下,轻松之余,却觉得哪里不对。 但往细里一想,又不知具体是哪里不对。 如果说这短短的一日或恐还是她的错觉,那接下来的这几天,这种“错觉”便渐渐加深成了一种真正的感知。 是真的疏淡。 文一样的讲,琴一样的教,谢危还是往常那个谢危,还是那个满朝文武所有人都熟悉的谢危。可他没有什么脾气了,姜雪宁对着这般的他便连那少数的一点任性顽劣都不敢显露;偏殿里再也没有闲吃的糕点和零嘴,连茶他都几乎不沏了,更不用说像前几次一般叫她去喝了。 这种感觉,像是什么? 就像是一个人迈出来,又往后退了一步,回到原处。 姜雪宁无端地不大舒服,也不大自在。 她的直觉告诉她,该是有什么事情在她不知道的时候暗中发生了,也或许是自己无意间做出了什么不对的举动,可二人的接触拢共就那么多,她实在无从想起。 每每对着谢危想要问个究竟时,又觉矫情。 明明一切看上去都无异样,叫她从哪里问起呢? 加上勇毅侯府燕临冠礼之日渐渐近了,旁的事情,姜雪宁也就渐渐放下了,没太多的心思去想。 上一世她为燕临准备了生辰贺礼,可最终没能送出去; 这一世她准备了相同的贺礼,只希望能弥补上一世的遗憾,将之交到那少年的手中。 在又一次出宫休沐的时候,姜雪宁甚至不大来得及去过问尤芳吟那边的事情办得如何,径自吩咐人往城西的铸剑坊去。 话本子里总写宝剑要挑明主。 可事实上真正能铸好剑的都是匠人罢了,剑给何人从来不挑,能许重金者自为“上主”。 很显然,这位他们并不相熟的“姜二姑娘”便是这样一位腰缠万贯的“上主”。 * 早在半年之前,勇毅侯府小侯爷燕临的冠礼便已经引得大半座京城翘首以盼,不知多少有闺秀待嫁的人家等着那少年加冠取字的一日,各处为人说媒的冰人们更是早早准备好了花名册,就等着冠礼之后把侯府的门槛给踏破。 然而如今的光景,却是谁也没料到。 不过短短半年时间过去,昔日显赫得堪与萧氏一族并肩的勇毅侯府,已是危在旦夕,随时有阖府沦落为阶下囚的风险。往日是众人到处巴结钻营,唯恐小侯爷冠礼时自己不在受邀之列,徒受京中耻笑;如今却是一张张烫金请帖分发各府,要么闭门不收,要么收而不回,生怕再与侯府扯上什么干系,惹祸上身。 人情冷暖,不过如是。 仰止斋内诸位伴读除姜雪宁外,与燕临几无私交,原本大部分都是趋利避害不打算去的。 可架不住沈芷衣要去。 非但要去,她还要光明正大、大张旗鼓地去。 众人都是长公主的伴读,一听沈芷衣说要去,便有些犹豫起来,接下来又听萧姝说自己要去,其余人便都被架到了火上,不去也不好。 大家伙儿一商议,干脆都陪沈芷衣一块儿去。 如此便是将来出事追究起来,也与她们背后的家族无关,只不过是她们一帮小姑娘陪着长公主殿下去罢了。 所以,在十一月初八这一日,众人结伴乘车,自宫中出发,一道去往勇毅侯府。 沈芷衣本说要与姜雪宁一道走,但临出发前又被萧太后叫去,只好让她们先去,自己晚些再到。 这一来,姜雪宁便刚巧与周宝樱同车。 经过上回“借糕点”的事情后,两人的关系便近了不少。但陈淑仪、姚惜等人好像很介意周宝樱对姜雪宁的好感,老怕这小姑娘被她这狐狸精给拐骗走了似的,甭管是在奉宸殿进学,还是在仰止斋小聚,都把周宝樱给拽着,对姜雪宁十分防备。 周宝樱也糊里糊涂,对这些好像没所谓。 反正嘴里有东西吃,手里有棋下,便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折腾地坐上一整天。 这回居然同车,周宝樱还手舞足蹈高兴了一阵。 毕竟上回的桃片糕太让人记忆深刻了。 才一上车她就抱住了那大大的引枕,巴巴问姜雪宁:“宁姐姐,她们都不让我跟你说话,也不让我来找你,这些天可差点馋死我了!那桃片糕,还有没有呀?” 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姜雪宁也念叨好几天了呢。 只可惜这既不是她做的,也不是她家厨子做的,更不是宫里御膳房做的,谢危这些天也绝口不提除了学琴、学文之外别的话题,就好像他与姜雪宁之间,除却师生关系外,的确没有什么旁的关系了。 不过…… 这好像也是事实。 所以姜雪宁越发不敢过问什么,只恐又有哪里做得不对触怒了他,又或者对那口腹之欲上的事情表现得太热切,招致他想起旧事,忌惮上她。 此刻她坐在车内,也有些无奈,淡淡地笑了一笑,回周宝樱道:“没有了,就那一些,分过一半给你后,剩下的我都吃了。” 周宝樱一张小脸顿时垮了下来。 她愁眉苦脸,小声地抱怨起来:“早知如此,当时谢先生拿走的时候,我就不该那般大方。连我自己都没吃几片呢……”
相关推荐:
大干妖女婠婠
为父只想静静看着你长生
「NP」离开冷宫之后
洗脑(妖魔NP)
重生之人生巅峰李晋苏晚晴
(西游记同人)杨戬与孙悟空
窥山(人外,伪NP)
君醉尘香完结
理查德外卖
古代穿了一次回来后我悟了(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