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蓄意勾引(np) > 第42章

第42章

抬回夏家了!” 036:恶客上门 夏家的家庭会议结束,初步得出了将夏晓兰母女接回来的会议结果。 没办法,这次刘芬和夏晓兰确实硬气,都跑回七井村十来天了,愣是没说要回家。夏老太是极不喜欢这母女俩,却也不得不承认,刘芬除了生不出儿子,在干活儿方面倒是一把好手。任劳任怨比张翠和王金桂加起来都强,王金桂是惯会偷懒的,张翠在县城陪读几年,对田地里的活有点生疏。 不过那小破鞋最好还是别回来丢人现眼,留在刘家最好。 希望两个儿媳能体会到她的意思,把这件事办好。 夏老太睡觉前都还在担心。 夏家人都住一个院子,晚上要说点悄悄话必须压低声音。王金桂和夏老太的想法一样,刘芬能回来,夏晓兰绝对是不能回来的: “你别看大嫂今天那样,不情不愿的,子毓能找到王建华,我家红霞哪里差了?不就是没继续上学?女孩子会认会写就行了,大学毕业都是老姑娘了……” 王金桂嘀嘀咕咕,夏红兵困得要命,不耐烦道: “红霞就不是念书的那块料,你明天去刘家,别只顾着当恶人,一个臭丫头还能翻天了,回来就把她关起来,再给找个婆家远远嫁出去,闲话慢慢就淡了!” 王金桂嘴里答应着,其实压根儿没改变主意。 说来搞笑,张翠和夏长征两口子也在聊同一件事,不过他们是想把夏晓兰弄回家的。 就像夏红兵说的,把夏晓兰关起来,再给她找个差不多的婆家——反正她名声都坏到底了,老光棍和鳏夫都行,其实坏夏晓兰名声的张二赖也可以,和张二赖没关系才是乱搞男女关系,两个人结婚不就是名正言顺了? 张翠越想越合适: “我们又不是把她关一辈子,女人嘛,嫁了人生下孩子,就在农村扎根了。” 夏子毓不想看见夏晓兰离开大河村,张翠觉得把夏晓兰嫁给那些老光棍和鳏夫,甚至是张二赖,同样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只要把夏晓兰弄回家,张翠就有信心能把这事儿办成。 夏家能收到一笔彩礼钱,夏晓兰也没有兴风作浪的本事,谁让她不知道轻重,要抢子毓的对象! 夏长征也觉得挺有道理,两口子在这事儿上没分歧。夜深人静,他们又说了别的事,因为夏子毓考上大学去了京城,张翠再也不能打着照顾她生活起居的名义呆在县城了……夏长征挺担心自己家的那个生意: “店里你弟媳妇看着不会出问题吧?” “能出啥问题,子毓舅舅、舅妈是好心帮忙,要没有这店,你女儿以后的嫁妆,你儿子娶老婆的彩礼从哪里来?” 夏长征想,子毓舅舅那是个雁过拔毛的主,每天都有钱从手里过,小舅子随便藏一点都是他家的损失。店是在女儿子毓的指点下开起来的,从小摊到租下铺面,经营的越来越好。生意红火,夏长征真是一刻都不放心。 “还是你自己看着,把那丫头的事解决,咱们就在家里人面前过个明路,就说是你娘家开得店,你去店里帮忙,给子毓赚点生活费。” 能不在农村刨土干活,张翠巴不得长居县城。 “你也去,店里缺人手,等你去了就叫子毓她舅舅回去,我和你两个人在店里,也能把摊子支起来了。” “我再想想,早点睡,明早还要去七井村。” 天还没亮,夏大军就起来了。 王金桂打着哈欠,张翠看着还挺精神。夏大军是去岳家,一年难得去一趟,又是去接刘芬母女的,总不能空手上门。可夏大军穷的兜比脸干净,夏老太只能给他置办点礼物。啥礼物呢?恰好是刘勇上次买来的白糖和挂面等东西,挂面吃了,白糖还没动,夏大军又给提着去。 这时候走礼都是同一批东西,你送我,我送他,其实就那么几包东西在轮流送,大家也都习惯了。不过原样又给人家送回去的,就太不讲究了。 送来的东西还得扣点起来,岂止是不讲究,简直是抠搜! 夏老太就是这么一个抠搜的人,夏大军也没觉得异常。 三个人提着那袋白糖,吃了两个蒸红薯,天还没亮就往七井村走。刘勇他们走了有3小时,夏大军带着两个女人闷头赶路,到七井村时还不到八点。可巧夏晓兰正要出门,她都已经收了一点黄鳝回来,这是要赶去下一个地方,结果打开门发现夏大军带着张翠和王金桂站在外面,夏晓兰当下脸色就冷了。 “晓兰,你再吃点东西,一会儿路上饿……” 赚钱要紧,也不能仗着年轻不管身体啊,刘芬捧着搪瓷缸追出来,里面装着饺子,是预防夏晓兰半路上饿着。她一看到夏大军三人,话也卡壳了,手脚也不听使唤了,竟是愣在当场。 夏晓兰叹气,理论培训再丰富,实践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哟,二嫂,你这是欢喜傻了?我们一路走过来,脚酸腿疼,你也不说让我们进屋去!” 王金桂望着刘芬手里的搪瓷缸,嘴里不由分泌出了津液。闻着味道是猪肉小葱馅儿的,不年不节的刘家吃的这么好,怪不得夏晓兰母女呆在刘家就不愿意回去。 刘勇真是发财了,买了自行车,家里还能吃上肉馅饺子。 王金桂舔了舔嘴唇,出门前吃的红薯顶啥事儿呢,她闻着饺子香气肚子就饿了: “二嫂,你做了饺子啊,正好我们还没吃饭!” 夏晓兰一点便宜都不想给夏家人占,李凤梅在屋里听到不对劲,出来看夏家三口人把门儿堵了。 “哟,我当是谁呢,大早上就来堵门,咋的是想干架?告诉你们,刘家人口不多,这里却不是你们大河村,老刘家人不会让你们白欺负!” 李凤梅叉着腰很有气势,愣是不让夏家三个人进门。 夏晓兰也把自行车放好,快点把夏家三个人打发走,她还要出门儿收黄鳝呢,别的不说,市委招待所胡永才预订的20斤黄鳝,夏晓兰就不能放人鸽子。 “舅妈,让他们进来说吧,您帮忙喊下我舅,今天不把话说清楚,以后还有的麻烦。” 农村少见睡懒觉的,别看才早上八点,不少人都看见夏大军三个人堵在门口,夏晓兰倒觉得没啥,她一点都不觉得丢人。不过她妈可能觉得不自在,夏晓兰多少顾及到刘芬的心情。 张翠跟在最后面,偷偷打量夏晓兰,这个侄女长得还是那么不正经,但气定神闲的样子,让她整个人都变得大方了。 撞墙没死后,夏晓兰好像就变了。 不能再让夏晓兰在外面野了,否则夏家没人能掌控对方,张翠心里有点慌。 037:不思悔改 刘勇大早上就去沟里捉黄鳝了,李凤梅在沟渠那边找到他,两口子急忙忙赶回家,就怕夏晓兰母女吃亏。 走到家门口一看,他家外面有人在张望,不敢拉住刘勇,就把李凤梅扯住了。 “咋的,你小姑子婆家终于来人了?” “是夏大军吧,两口子这次闹得挺大啊,阿芬都在娘家住不少天了……” “凤梅,你小姑子也怪可怜的,你也别急着赶人,给她撑下腰。” 刘芬老实肯干,又不爱打扮,外表生的黑瘦不起眼,对村里女人们都没威胁。和她说几句闲话也不怕传的满村都是,也就是倒霉没给夏家生出儿子来,像刘芬这样的媳妇夏家都容不下的话,同为女人,命也真是太苦了。 要不怎么说远香近臭呢,刘芬在大河村也是这样一个人,偏偏嫁过去20年了,夏晓兰的事闹出来,大河村竟没有替刘芬说句公道话的,都等着看热闹呢。 七井村是刘芬的娘家,刘家在这里扎根也三代人了,摆脱了外来户身份,村里人都向着刘芬母女的。 李凤梅谢过大家的好意,好不容易脱身,回家一看,几个人坐在堂屋里,刘勇占了主位,夏晓兰母女俩就坐在他左手边儿,右边住的是夏家人,没有要打起来的迹象。 李凤梅松了口气,要打架的话她男人肯定吃亏,她得叫村里人来帮忙! “说吧,你们今天来是啥意思,是之前没把话说利索?” 刘勇的眼神中带着厌恶。 夏家两个女人还敢来,别以为他不知道,刘芬在夏家时经常被两个妯娌挤兑,张翠是咬人的狗不叫,王金桂是夏老太婆座下第一恶犬,两个都不是好东西。 夏大军看了一眼刘芬,刘芬低头数蚂蚁,两口子十几天没见面,刘芬不像以前那样关心他,甚至连句话都没和他说过。夏晓兰也是,看见他都没有叫人。 夏大军压下心里的火气: “我来接她娘俩回去,田里的活也忙完了,她奶的病也大好。” 夏大军的意思,家里人已经不生夏晓兰的气,他带着两个嫂子来接,彼此有个台阶下,依旧回去安稳过日子。晓兰名声坏了是挺糟心,不过来的路上大嫂张翠和他保证,一定会给晓兰说个婆家,让她安安稳稳嫁人。 刘勇有点头疼,和棒槌交流特别不容易,夏大军显然是没把之前的话放在心上。 “阿芬不想和你一起过了,你俩也没办过手续,写个字据大家把手印按了,从此就桥归桥路归路。” 80年代农村,生活了几十年却没去民政局领结婚证的夫妻比比皆是,大家也不讲究这个。结婚就是一辈子的事,就算打的天翻地覆,也少人有会想到离婚,结婚证对大家来说也没啥用。 刘芬要不想和夏大军过了,东西一收直接走人就行,起码法律是约束不了她。 不过刘勇也怕夏家以后缠上了掰扯不清楚,双方写个字据最好。 夏大军觉得他大舅子不依不饶的很麻烦,他面上露出不快,张翠见形势不对,赶紧截住话头: “晓兰她舅,老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弟妹都和大军过了20年,两口子哪能不闹矛盾呢?你要是非得把他们拆散,也要想想晓兰……她总要嫁人的,未来婆家一打听,晓兰父母都不一起过了,说出去也不好听,你说是不?” 低头看蚂蚁的刘芬肩膀颤动。 李凤梅呵呵笑,“原来夏家是张嫂子当家,咋的,晓兰嫁不嫁人,一个大伯娘还能替她做主?” 呸,拿晓兰嫁人的事儿来威胁,不喷她一脸唾沫,张翠以为刘家人都好欺负是吧! 夏晓兰还着急出门收黄鳝,和赚钱大计比起来,夏家人的份量太轻了。 “我说两句吧,夏家我是不会回去了,我也不会同意我妈回去。她就算是卖身给夏家的,这些年做牛做马也偿还干净了。你们也别瞪我,流言传的到处都是,毁我名声逼我自杀,真相究竟是啥,大伯娘说不定心里早就有数。第一,我和石坡子村的张二赖没有一点不正当关系,以前没有,将来更不会有。第二,全天下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会去勾引夏子毓的男人……这两个大屎盆子扣在我脑袋上,我是不会认得!” 夏晓兰就烦有啥事不说清楚,非得遮遮掩掩。 七井村也有人听到流言了,人家只是没拿到刘家人面前来说,夏晓兰不愿意别人肆意揣测,干脆把话说清楚。她行的正坐得端,“原主”虽然长得轻浮,却也没真的勾勾搭搭。和王建华的来往是相互都有意,两人也没突破最后的防线啊! 这中间的弯弯绕绕,夏晓兰早晚会找夏子毓和王建华算账。 她看着夏大军,冷笑根本忍不住: “你了解过事情的经过没有?我被流言逼得没有活路时,你有没有一丝对女儿的疼爱之心?过了这么多天,你想过去找坏我名声的张二赖算账吗?都没有对不对,那你觉得我为啥要回夏家去,好好的人不做,要回去做摇尾乞怜的狗?!” 夏大军大张着嘴。 王金桂嘀咕道,“你做了那么丢人的事,谁好意去问?” “那三婶的意思是,红霞背着这些名声,你也不会管了?” 王金桂气急,红霞要是被人说的这样不堪,她早提着锄头和人拼命去了。就连那个张二赖,也要带人打的半死,看看有没有谁敢瞎说! 王金桂发现自己被夏晓兰带偏了想法,张嘴就骂: “我家红霞可没有不正经,苍蝇不叮无缝蛋,你要和张二赖没不清不楚,咋大家都拿你说嘴?三婶我不和你这丫头计较,你跟我们回去,好好给你奶奶认错道歉,再让子毓原谅你,大家还是一家人!” “弟妹!” 张翠大急,王金桂这个没脑子的,估计要激怒夏晓兰呢。 当务之急是想把夏晓兰哄住,回夏家才能搓圆捏扁。 “你三婶说的是气话,你奶奶怎么会和孙女计较,就是你子毓姐,也没说过怪你……” 夏晓兰不听两个女人瞎比比,她只问夏大军: “是真的吗?我要回去给奶奶认错,给夏子毓道歉?” 张翠拼命的给夏大军打眼色,夏大军迟疑了一下,还是承认了自己的想法:“你奶都病倒了,你姐不计较,你也不能真的当作啥都没发生过。” 他的意思,母女俩要回去,当然要道歉。 家和万事兴,别人原谅夏晓兰了,家里就不会有争吵了。 刘勇气得眼珠子快脱眶,李凤梅也见过这样给人当爸的,敢情夏晓兰刚才说了那么多,夏大军连个屁都没听进去! 夏晓兰觉得不能再和傻逼讲道理了。 低头数蚂蚁的刘芬却仿佛被刺中要害,猛然抬头: “晓兰不会道歉的,你是不是耳朵聋了,没听见晓兰说话?她啥都没做过,外面的人欺辱她,夏家自己人要逼死她,你们没人替晓兰出头,还想叫晓兰回去道歉。她要求谁的原谅,她对不起哪个了?夏大军,晓兰不回去,我也不回去,我要和你离婚!” 038:利索离婚 离婚! 刘芬主动说要和夏大军离婚! 这年头,离婚多罕见啊,还是向来逆来顺受的刘芬主动提出来,翻了天啦? 在刘家院子外面竖着耳朵听的,都吓了一跳。夏晓兰本人都没想到她妈居然如此硬气,更何况是夏家三个人。 夏大军想,他是不是最近没有揍这个婆娘,让她眼里没了自家男人?! 从大河村走到七井村,还带着大嫂和弟妹,三个人来接母女俩,也算给足了刘芬面子。她生不出儿子,夏大军不高兴归不高兴,也从来没想过要换个老婆。现在好了,刘芬居然说不过日子,要离婚。 “你再说一遍!” 夏大军忽然站起来,铁疙瘩肉,身强体壮的,像一座山样看着就害怕。 “你干啥,想在刘家撒野?” 刘勇顺手就在旁边摸了根扁担,挡在妹妹面前。李凤梅冲出去叫人了,“打人了,有人欺负咱刘家人,欺负七井村没人了!” 夏晓兰吃惊过后,走过去拉住刘芬的手。 刘芬从女儿身上获得了支持和勇气,这里是刘家,不是夏家,她不能怕了夏大军。 就算在夏家,刘芬拼了命也要说实话。 “我说离婚,大军,我和你过不下去了,咱俩离婚。” 夏大军捏着拳头,要把刘芬拎出来。刘勇的扁担劈头盖脸打他,终究是个子体力不如人,被夏大军把扁担抢走了。两人打成一团,夏晓兰把她妈护在身后,张翠一脸着急: “晓兰,你叫你妈消消气,有啥事咱不能坐下来好好谈,动不动提离婚,多伤感情?” 夏晓兰一脸冷漠,“那他打我妈时就不伤感情了?大伯娘,那时候我可没见你劝架。” 张翠想说,女人挨揍不是自古以来立的规矩? 李凤梅已经带着村里人回来,几个村民将夏大军和刘勇分开,有和刘勇要好的,还偷偷踹了夏大军几脚。 “咋的,还来咱们村耍横了?” “弄死他个狗东西,打老婆的男人没卵蛋,还敢和勇哥动手!” “打上门来了,以为七井村没人啊!” 也不知道李凤梅叫人时咋说的,几个村民越说越气,合伙将夏大军揍了一顿。双拳难敌四手,夏大军被人揍趴在地,刘芬紧紧握着女儿的手,发现让她吓得发抖的男人,也不是真的没办法战胜。夏大军在家里对她挥拳头,在外面却是怂货。 “都住手!” 一个六十来岁的男人背着手走进刘家。 几个村民把夏大军压着不让他动弹。 “达叔来了。” “达叔,这姓夏的太不是东西。” “别说话,达叔肯定有主意。” 达叔叫陈旺达,是七井村的村长,陈也是七井村的大姓,陈旺达当了多年村长,在七井村很有威信。陈旺达年轻时是参过军的,虽然没有立下啥大功绩,却是实打实的老革命。他虽然甘心窝在七井村当个小村长,谁知道人家的老战友现在混到了哪个位置。 别说在七井村,就算在乡上,在县里陈旺达也是个挂了名号的。 陈旺达还当选过县人大代表,刘勇以前混日子时都不敢在陈旺达面前太放肆。 “达叔,您来了,您坐。” 刘勇让陈旺达上坐,陈旺达也不客气。屁股坐下去,才去看刘芬: “你们家虽然是逃荒搬来的外姓人,不归我陈家宗祠管,但在七井村过了几十年,你们就是七井村的人。你父母不在了,我厚着脸皮也算长辈,今天就替你做这个主。刘芬,你告诉达叔,是不是要和你男人离婚?” 刘勇搓着手,眼眶都红了。 村里也没把他们一家子当成是外人,该分田分地的都有他家的,有好处不拉下,现在陈旺达要替刘芬出头,刘勇是感激的。 刘芬自然也是。 按理说她都嫁出去20年了,又不姓陈,陈旺达完全可以不理会的。 “达叔,我是要离婚,请您老给当个见证。” 陈旺达点点头,“我只管这一次,你要是哪天后悔了,达叔也只当你是夫妻破镜重圆过得幸福,再求我出头却不可能的。刘勇,去拿纸笔和印泥来,今天就把字据立好。” 夏大军让人踩在地上,憋着气大吼: “我不同意,她嫁到我们夏家,生是夏家的人,死是夏家的鬼,她就是我老婆!” 张翠和王金桂也没想到今天会闹成这样。她们俩对七井村的情况不了解,但看陈旺达的样子就不好惹。明明是来劝刘芬母女回去的,怎么就说到离婚去了? “晓兰,快劝劝你妈,她现在是在气头上,一个女人离婚了要咋生活,她户口还在大河村呢,你们母女俩在七井村连一块地都没有。” 农民没有土地咋生活? 张翠不是关心刘芬和夏晓兰,她是不想这两人脱离掌控。 陈旺达眼皮子都不抬,“把她们娘俩的户口迁回来也不难,你这个前嫂子还挺操心的,不用你操心,她们户口迁回来,七井村自然会分田分地给她们娘俩。” 就算夏晓兰不稀罕一点田地,也没打算长久留在农村,陈旺达的话也让她感激。 陈旺达是给她们撑腰呢。 再看那些把夏大军踩住的村民,还有在院子外面张望的同村人,陈旺达说要分田地给刘芬母女,肯定不可能人人愿意,但也没有人马上反对。陈旺达的威信高,七井村的人也知道这时候要给刘芬母女撑面子,需要一致对外,不能掉链子! 夏晓兰根本不用吱声儿,陈旺达一出面,就把这件事办好了。 “出来个人写字据。” 围观的人里走出来一个年轻后生,夏晓兰认识他,叫陈庆,是村长的孙子,也是村里的高中生。陈庆看见夏晓兰就会脸红,这时候站出来目不斜视的,挺有文化人的感觉。 这不是说笑,在83年的农村,一个高中毕业生就算文化人。陈庆今年高考落榜了,帮家里忙完农活还会回学校复读。高中生是不分配工作的,摆在陈庆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继续复读考大学和回乡下当一个农民。 陈旺达念一句,陈庆写一句。 一式三份的字据,挺像后世的离婚协议,不过刘芬和夏大军只有破屋两间,实在没啥财产好分割。夏晓兰也不用选择跟着谁,她满18岁了,谁也管不到她。 张翠满口劝,刘芬不为所动。 夏大军不肯签字按手印,陈旺达才不管他乐不乐意,让人抓起夏大军的手在纸上按了下去。 刘芬拿到协议,看看夏晓兰,又看了看哥嫂,也没人反对。 她都不看夏大军一眼,蘸了红泥,狠狠戳了两个拇指印。 陈旺达把一张纸塞给张翠,“这是你家的那份,一份留给刘芬,还有一份我亲自交到县民政局去存档。你们要无事,可以滚了。” 039:离婚需要庆祝下 老爷子干得太漂亮了! 强势独裁本来不是夏晓兰推崇的特质,她也是当过领导的,知道有时候就需要强势。 “谢谢陈爷爷。” 她重生后遇到过不少渣渣,却也有不少好人。大河村看牛棚的孤寡老王头,救了她的周诚和康伟,商都市里卖鳝丝面的个体户胡柱良,还有眼前替她们母女俩出头的陈村长。 这些人都和她无亲无故,本不必像舅舅刘勇那样帮她,可人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夏晓兰默默把情分都记住。 陈旺达看她一眼,“你是个好孩子,以后和你妈好好过日子。” 夏晓兰开始做生意,陈旺达就在观察她。夏晓兰并不像传言中是个轻浮娇气的,能吃苦,做生意只赚自己该赚的钱,陈旺达对夏晓兰公开表示了肯定,母女俩回七井村就能站稳脚跟。 “达叔……” 刘芬的眼泪要掉不掉的,她手里捏着字据,自己和夏家从此就没了瓜葛? 刘芬说不出是啥感觉。 她16岁嫁给夏大军,在夏家呆的年份比刘家还长,一开始夫妻俩感情也还不错,后来不知咋把日子过成了眼下这样。她辛苦不要紧,却不能看着女儿夏晓兰继续受欺负。嫂子李凤梅说得对,夏家人就是通过她,才能拿捏住夏晓兰。 那就离婚好了,她和夏家没了关系,他们再也不能欺负晓兰。 张翠再会说话,也不能挽回今天的颓势,王金桂也目瞪口呆,就这样干脆利索的离了婚?刘芬哪里来的胆子,都快四十岁的女人了吧,没了生育能力,长得黑瘦不起眼,离开夏大军,刘芬还能嫁给谁! 不过想想,刘芬不回夏家了,也趁机甩脱了夏晓兰那小破鞋,王金桂是三人里唯一暗爽的。 七井村的人像防贼一样,确保他们离开了七井村地界。 夏大军一把将字据撕得稀烂,扔在路边水沟里。 就连张翠也知道,字据写的是三份,撕了这一份并不顶事:“大军,你别急,等弟妹气消了,你们日子还能过……” 张翠这话说的干巴巴的,连她自己都不信。 夏大军不说话,王金桂想,看刘芬那样是铁了心。还说要把离婚的字据交到县民政局去,谁家两口子闹矛盾能这么大的阵仗。 刘勇肯定是发财了。 刘芬有这个大哥撑腰,才有了离婚的底气。 王金桂十分妒忌,“回去咋向娘交待?” 七井村的人把夏大军三人赶跑了。 刘勇就要请今天揍夏大军的几个村民喝酒,还得好好谢谢村长陈旺达。夏晓兰也觉得今天是她妈对过去的告别,是未来新生活的开始,连做生意这种事也要往后挪。 “舅舅,我去买菜!” 刘勇拉住她,“你该干啥就干啥去,晚上才请客,请客用得着你一个大闺女上蹿下跳的显摆?今天舅舅高兴,你等着晚上吃饭就行。” 刘勇请客,能让外甥女出钱吗? 别说夏晓兰现在自己都困难,就算她有钱了,这顿饭只能是刘勇请。 李凤梅也没意见。 两口子把夏晓兰轰出门,刘芬在家里也不知道能干啥,还没从离婚事件中回神,夏晓兰干脆把她妈带上一块儿出门收黄鳝。等夏晓兰带着刘芬走了,李凤梅打开自己床头的箱子,刘勇跟进来: “你那儿还有多少钱?” 刘勇赚的钱大头都交给李凤梅了,他半年出去三趟,一共往家里拿过两次钱,大概有七八百。再加上刘勇买了一辆新自行车,这半年来他拿回家的也有上千块了。 李凤梅不用数就给刘勇报了个数: “还剩690块。” 半年来,李凤梅才用了一百多块,包括给涛涛看病,家里杂七杂八的开支,买化肥什么的钱都在里面。刘勇皱眉,他不是嫌弃李凤梅用钱太厉害,而是觉得自己赚的不够多。 “张二赖被抓了,今天又把夏家人给打发了,我过几天就出门。钱你别吝惜,该花的地方别太省。穿得不用太讲究,伙食上不能抠,晓兰说的没错,多给涛涛炖骨头汤喝,将来长高点。” “听你的。今晚怎么也要有三桌人吧?你说说按照啥标准请客。” “一桌怎么样也要弄四五个荤菜,其他你看着办,我去县里买点酒,你要买多少肉?” 李凤梅在心里迅速盘算,只要舍得放油,鲫鱼和泥鳅也是能吃的,家里水缸里还养了不少,谁说这不是荤菜?现在去城里面也买不到啥好肉了,那天夏晓兰做的糖醋排骨味道不错,不行不行,排骨里加点土豆红烧,端上桌: “买三斤肉,两斤排骨,有猪肝也要点,没有就算了。” 刘勇进城肯定要买酒买烟的,请客吃饭就得这样,还要买点糖和瓜子等零嘴。李凤梅给刘勇装了50块,三桌人吃饭这点钱肯定是够的。 刘勇在村里借了辆自行车,一点没耽搁骑着去安庆县。 另一边,饥肠辘辘的夏家三人又走回了大河村。 去的时候信心满满,回来时却垂头丧气。回去要经过石坡子村,路过这地方夏大军都恨不得缩着脑袋走,流言中和夏晓兰滚草垛子的张二赖,就是石坡子村的人。 夏大军觉得丢人。 谁不觉得尴尬呢。 要低着头走过石坡子村,夏大军蓦然又想起夏晓兰沉着脸说她和张二赖绝无关系,又问他这个当爸的有没有找过张二赖算账。夏大军迟疑着停下脚步: “大嫂,是谁先传晓兰和张二赖有不正当关系的?” 张翠眼神一闪,“这种事咋找源头,村里有人看见了,就说了出来。有人去问张二赖,他也是承认了的,要真没有啥,张二赖能承认?” 王金桂这次站在大嫂那边,“他二叔,我看晓兰就是嘴太倔,做错事又不敢承认。” 都把小破鞋丢出去了,千万别又找回来。 王金桂和张翠你一言我一语,两个人真是把夏晓兰踩到泥浆子里,没影儿的事都说的信誓旦旦,张翠最后不得不搬出夏子毓: “晓兰和张二赖在路上拉拉扯扯的,子毓也看见了,不过子毓可是一点没出去说过嘴。” 流言的确是在夏子毓和王建华离家上学后传开来的。夏大军一点也没怀疑侄女。 夏晓兰不想认亲爹,夏大军对这个女儿也很失望。乱搞男女关系丢光了老夏家的脸,还振振有词满嘴谎话。 三个人都想快点离开石坡子村,偏偏被人叫住。 都是邻村的,谁不认识谁啊? 这个人一脸好奇,“大军,你知道张二赖被抓了不?严打游街了,我看这次他是跑不了的!” 张二赖被抓了? 张翠脑子里忽然窜出来一个大胆的念头,乱搞男女关系只抓男的不管女的?要是夏晓兰也被关几年,那才是再也翻不了身的。张翠也顾不上装模作样了,一把抓住这人的手: “张二赖有没有把我侄女交待出来,公安会不会来抓她?” 040:夏家愁,刘家乐 “大嫂!” 夏大军大惊,他对夏晓兰失望归失望,却也没想到要夏晓兰吃牢饭。张翠向来是最稳妥的一个人,说这话不是主动要晓兰扯进去吗? 张翠是得意忘形了。 她有几分讪讪,“我是太着急了,怕张二赖说瞎话,晓兰和那二流子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石坡子村的人却不信,谁不知道夏家人最怂,就算闺女受欺负了,要找张二赖算账啊。夏家可好,三兄弟都身强力壮的,就任由张二赖嚣张,反而在家里逼得家里闺女撞墙……什么玩意儿。 这人想看夏大军三人的笑话,故意笑嘻嘻的: “张二赖是入室盗窃被抓的,昨天县城严打游街,他身上挂着大牌子写着他罪名。这烂人肯定要被重判的,村里人都讨厌他,这下子算是把祸害解决了。” 张二赖只要不在村里晃荡,时间一久谁还记得那些流言,这才真是救了老夏家的姑娘一条命呢。 等风头过了,挑个远一点的婆家嫁过去,这件事不就过去了吗? 冷眼看着,当爹的夏大军想不通关窍,不过张二赖被抓他肯定是高兴的。 当大伯娘的张翠笑得太勉强,三婶王金桂脸色变来变去的,也不知道在想啥。 这就是出了女大学生的夏家? 石坡子村的人暗暗摇头。 夏大军也不管,“晓兰她们还不知道,我得去告诉她们这个消息。” 走了两步才想起来,他和刘芬刚刚离婚。母女俩看着他被七井村的人打一顿,偏偏冷漠的要命。夏大军的高兴荡然无存。 他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回夏家。 张翠想了一肚子话,王金桂也似有心思。 夏老太看见只有三个回来,心中有数,肯定是没把人接回来呗,夏晓兰那小破鞋脾气大着呢。 “咋的,她们娘俩儿还拿架子,等老婆子亲自去接?” 夏大军摇头。 王金桂快人快语,“娘,二嫂和二哥离婚了,刘勇找了一群七井村的人把二哥打了一顿,还逼着他按手印写啥字据。” 夏家人都不肯信。 但夏大军身上还带着伤,三个人也不至于说这种假话。 夏老太顿时就哎哟哎哟呻吟起来,对夏晓兰母女破口大骂,夏晓兰是小破鞋,刘芬就是大贱人了。 “弟妹咋会提离婚?肯定是被刘家逼的。” 夏长征试图找回点面子,王金桂傻不兮兮的反驳:“哟,还真是刘芬自己提的,从头到尾都冷着脸,活像夏家欠了她钱没还!” 王金桂是想不通刘芬的行为,她指望着有人给解惑。 夏老太只觉得头都要炸掉,自从夏子毓考上大学,夏老太自觉夏家门楣都高人一等。她嫌刘芬生不出儿子,要把刘芬一块儿扫地出门,但那是夏家掌握主动权啊! 刘芬那贱人,咋敢提离婚? 夏老太的嗓门儿大,骂得半个村子都听见。真是稀罕事,夏大军的老婆跑回娘家十几天,早上天没亮夏大军就去接人,人没接回来,刘芬和他离婚了?! 夏家今年的笑话,真是一年都讲不完。 夏大军浑浑噩噩的,大男人的自尊心严重受挫,心里也打定主意,刘芬要是哪天后悔了还想回这个家,别管那女人哭得再可怜,他都不会心软! 刘芬提离婚的消息,炸的夏家天翻地覆,大河村都议论纷纷。 夏长征干巴巴安慰夏大军几句,私下里又让张翠把当时的情况讲了。 “真离婚了?” “那还有假,写了三张同样的字据,大军和刘芬都按了手印,七井村那个村长还说要把字据交到县民政局去。” 张翠忧心忡忡,“回来的路上我还听说张二赖被抓了,说他入室盗窃要重判。你说,我们是不是要给子毓发个电报?” 张二赖被抓,还不是乱搞男女关系被抓。 夏晓兰是牵连不进去了,这张牌也就作废。夏子毓去京城前,交待他们要把夏晓兰看牢点,一家人都没想到刘芬会和夏大军离婚,还看牢夏晓兰?人家压根儿不会回夏家来! 夏晓兰已经脱离了掌控。 以张翠的能力解决不了,夏长征也没主意。 “明天我找个借口去县里,给子毓拍电报,再打听下张二赖的事。” 夏家一屋子鸡飞狗跳。 七井村刘家,李凤梅在邻居的帮助下,整治出三桌席面,请今天仗义帮忙的人喝酒吃菜。请客当然没有只请男人的,家里女人也要带来,大家很有默契不带小孩儿。计划生育政策才刚执行没两年,独生子女少,真要把家里孩子喊来,三桌是绝对坐不下的。 堂屋里摆了一桌,陈旺达坐上座。 陈旺达也没带几个人来,除了他老妻,就只有孙子陈庆。 来吃饭的都没想到菜色这么丰盛,土豆烧排骨、韭菜炒鸡蛋、干煸泥鳅,鲫鱼汤豆腐汤,大葱炒猪肝,还有用蒜炝炒的青菜心,桌子最中间摆了一大盆羊肉烩面当主食……刘勇没买到好肉,干脆弄了点羊肉回来。 羊肉烩面堆的老高,羊肉一片片的毫不含糊。 就是过年也没有这么丰盛的吃法。 刘勇还在每张桌子上放了烟和酒,被请的村民都咂舌。 “勇哥,你今天太破费了。” “这桌菜,没得说!” 陈旺达也没扫兴,笑着说刘勇赚了几个钱就瞎糟蹋。 刘勇端起酒杯,“达叔,我今个儿是真高兴!阿芬和我小妹不同,她是逆来顺受惯了的,也怪我年轻时混账不懂事,自己没本事,不能替她撑腰……您知道,我爹妈走得早,两个妹妹都嫁的不算好,我混账!” 酒还没喝上,刘勇就开启了自我批判大会。 他说的也不是假话,陈旺达点头赞同: “你小子年轻时是挺混账,好在成家后懂事了,你媳妇儿没少操心。” 李凤梅身上的围裙都没脱,听到陈村长的肯定,她挺不好意思。她嫁给刘勇之前结过一次婚,婆家嫌弃她过门十年没生育,把她赶出了家门。后来又经人说媒嫁到刘家,刘勇都三十多岁了还不懂事,李凤梅躲在被子里哭得时候也不少。 好在儿子的出生,让刘勇有了责任心,这两年家里日子才变好了,刘勇也对她体贴起来。 刘勇马上说感谢媳妇儿的操持这个家。 李凤梅对他妹妹和外甥女好,刘勇心里有数,感激着呢。 陈旺达又说到夏晓兰母女俩户口的事儿,“我这两天陪你跑一趟,去把她们娘俩的户口迁回来,这件事越早办越好。” 刘芬有点局促,不过夏晓兰给她倒了一杯酒,她也小口抿了。 来吃饭的人当然不会那么没眼色,心里咋想不说,嘴上都说刘芬是苦尽甘来,好日子就在前头呢。 夏晓兰和她妈坐在一起,另一边恰好是陈庆。 夏晓兰心中一动,“陈庆哥,我一会儿有件事想请教一下你。” 陈庆拿着筷子都不敢夹菜,他不是没有和同龄女孩儿相处过,学校的女同学也和夏晓兰差不多大,可、可她们谁都不长成夏晓兰这样啊……陈庆和夏晓兰坐在一起,脸就红红的,幸好干农活晒黑了看不出。 想着夏晓兰要问他事儿,他急急忙忙答了一声“好”,声音比蚊子大不了多少。 “晓兰,过来和各位叔伯长辈们说说话!” 刘勇叫她,夏晓兰高高兴兴跑过去,陈庆望着她的背影,觉得自己心跳的厉害。 041:我能参加84年高考吗? 陈庆不喝酒,所以安排他和一桌婶娘、嫂子坐。 夏晓兰站起来了,陈庆还痴痴望着,和夏晓兰打交道比较多的陈四婶就笑话他:“咋的,想娶媳妇儿啦?” “四婶,没有的事!” 幸好刘芬和夏晓兰都不在,陈庆急急忙忙辩解。 陈四婶嘿嘿笑,“你四叔像你这年纪,我们孩子都生了!想娶媳妇又不丢人!” 陈庆闹了个大红脸,知道村里的婶子们就喜欢打趣年轻后生,其实也没有啥恶意。陈庆慢慢镇定下来,“我还要念书呢,不考上大学,不会找对象的。” 大学不好考。 83年高考也没恢复几年,暂停高考的那些年里,学生无心学习,老师无心教学,全国整体的教育水平都在倒退。高考恢复前几年,师资力量薄弱的底子没能立刻填补完成,像安庆县这种地方,每年能考上本科的寥寥无几。 陈庆自己就是复读生。 他还要和应届生,和那些已经复读两年以上的老复读生竞争。 今年全国一共有167万人参加高考,专、本线共录取39万人,听起来录取比例也挺高了,23%的录取比例,意味着100个考生里有23个能考上大学,陈庆还能落榜,成绩实在不好。 其实这个录取比例是有门道的,在1980年实行高考预选制后,在高考前没有通过“预考”的考生,别管你是应届还是复读生,你连报名参加正式高考的资格都没有!而预考,已经提前刷掉了超过60%的考生,这才有了23%的录取率。 安庆县是豫南省的小县城,豫南是高考大省,考生多,录取率低,竞争十分惨烈。 在这种情况下,能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可不就是凤毛麟角吗?所以夏子毓才金贵,所以陈庆在落榜后二话不说就要复读……要么继续考上大学,要么回家当农民,眼下留给陈庆的只有两个选择。这年头连中专生都要分配工作,大学专科和本科更不用说,唯有高中生夹在中间地带不上不下,像是后娘养的。 城镇户口的,没考上大学还能招工进厂,陈庆别无选择。 听他说到考试,陈四婶也不敢开玩笑了。 陈庆是达叔家的读书苗子,她要是说浑话坏了他的读书心思,别说陈旺达有啥反应,陈四婶的男人都不会放过她。 想到高考,陈庆少年慕艾的心思淡了些。 他吃完饭丢下碗想回家看书,又有夏晓兰的之前的请求,就耐着性子等夏晓兰。 夏晓兰心里也惦记着,找了个空隙和陈庆说话。 原来她要问的就是高考的事。 “你想参加明年的高考?” 陈庆很吃惊,他以为夏晓兰要一直干个体户呢。 “是啊,不过我只念过初中,不知道能不能插班读高三,陈庆哥你帮我向学校打听下。” 夏晓兰的年纪不是问题,很多应届生都比她年纪大,别说是复读生了。但恢复高考已经几年了,现在更多的人是按部就班的念完高三,再参加高考。夏晓兰初中毕业两三年没摸过书本儿,当初成绩也不好,她一下子想参加高考……陈庆不好打击她积极性,能上进当然是好事。 “我回学校帮你问问,就算能插班,肯定也要让你考试。” 陈庆不好打击夏晓兰,就把这话提前说了,好让夏晓兰心里有底。看夏晓兰有点为难,那双雾蒙泛着水光的眼睛,说不出的动人,陈庆怜惜之情大起,不由脱口而出: “我先帮你借一套高中的教材吧,你提前看看,万一学校要考试,你心里也有底。” “嗯,真是太谢谢你了,陈庆哥!” “不、不客气。” 陈庆像是有狗在后面追,说完就跑了。 夏

相关推荐: 屌丝的四次艳遇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云翻雨覆   [快穿]那些女配们   取向狙击   凄子开发日志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