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样的表现,十分满意。 这样好的孩子,应该去翻译司。 现在翻译司的很多年轻人,崇洋媚外,本事不大,翻译能力弱,只知道一味讨好人。 像是小甜这样有骨气的人,才是应该放在翻译司的。 一晃三天时间过去,苏小甜一行人这边的任务都已经完成了。 对于苏小甜此次的表现,范淑芳满意。 整个翻译司过来的人都十分满意。 之前,他们都觉得范淑芳对苏小甜过分推崇了。 没想到这一次亲眼见了,才发现,小姑娘确实非同一般,本领很强啊。 她不光有骨气,专业能力也很强。 虽然这一次只是承担了法语翻译,但听说,小姑娘还懂得好几个国家的语言。 这样的人,从来没有骄傲过,他们这些人,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范淑芳对于这一次带着苏小甜一同来春城,真是满意的不得了。 不光解决了翻译的问题,也让他们翻译司的这些人看到了一个他们值得学习的人。 三天之后,送走外宾,范淑芳这边的任务都完成了。 这一次,他们的接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可以回去交差了。 顺利的话,可能还会得到表彰。 范淑芳闲下来了,火车是晚上的,还有一个白天的时间。 范淑芳便问苏小甜,是否还有其他想去的地方,可以去转转。 “二奶奶,春城也没什么好看的,又是过年,很多地方还在过年,没意思。” 苏小甜出去了半天,就看得差不多了。 “你这孩子,真不像个小孩子!”范淑芳宠溺的笑着:“总表现的像个大人一样。” 小孩子怎么会没有好奇心呢? “小甜又干了什么不像小孩子的事情了?我听说,这几天,小女娃表现好的很呢。”杨立明进门的时候,正好听到了这句话,好奇问道。 “这不是还有几个小时时间,我建议出去转转,小甜这孩子,说没意思!”范淑芳微笑着摇头。 “正好,我过来就是邀请你们一同去花市的,我们今天最后一个考察项目就是春城的花市。” 春城的花市,这两年蓬勃发展,就连国家层面都关注到了。 她此次过来考察,也要顺便看看,春城这种经济模式是不是可以推广。 如果可以,在京城乃至全国都推广一下,让那些家庭妇女们也有收入就最好了。 实际上,春城的花市发展得好,不光来春城考察的领导想看看,春城自己的领导更加想让领导们多看看。 这两天,杨立明可没少听春城领导也一再提到了窗台经济,说起家家户户种花致富之类的话。 范淑芳听杨立明介绍了一下花市,忍不住对此多了几分兴趣。 她问了苏小甜,确定苏小甜也有想法去看花,这才接受杨立明的邀请,一同去参观花市。 苏小甜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好机会呢。 她原本就想多看看,顺便购买几盆高品质的花,今天去花市,绝对是天赐良机。 这两天,苏小甜委托花市的年轻人帮忙收购君子兰,手中又多了了十盆看起来品相不太好,但品种不错的君子兰。 算下来,现在手里已经有四十多盆君子兰了。 只等这些君子兰救活、养好,然后卖出去,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虽然苏小甜上辈子并不知道春城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君子兰经济,但她会分析啊。 她几乎可以确定,一年之后,君子兰的价格会成倍的涨,到时候出手就是稳赚不赔。 这几年,春城一直在发展君子兰经济,能让春城领导们推崇的花市,自然不是一般地方。 两组人这时候,又汇合在一处了。 这里面的很多人,其实对花儿草儿都没有兴趣,但听到一株花几百块钱还有人抢着要的时候,就多兴趣了。 想看看,这些花是不是镶了金边。 不得不说,春城的花市很不错,各种各样的花卉争奇斗艳,从高端产品到寻常百姓家适合养活的花儿都有。 但最多的,确实是君子兰。 而这些价格居高不下的君子兰,和寻常的花卉,也没太大差别,最起码是没有镶金边的。 众人看过之后,不得不说,还是有些失望。 花儿不错,几块钱十几块钱买下来,倒是能接受,可是几百块钱,不划算。 范淑芳看了好一会儿之后,基本上可以确定,整个花市,只有君子兰的价格高居不下。 “君子兰的价格,比其他花要高不少。” 杨立明也点头:“市场有需求!听说,还供不应求!” 一旁的负责人知道,这一次来参观的人都不是一般人,作为花市的负责人,他早就将这一行人打听清楚了。 听到两位大领导说话,他忙就赔笑招呼。 “现在喜欢君子兰的人有很多,就连香江那边的人也喜欢,愿意要咱们的花。物以稀为贵,喜欢的人多了,君子兰培育又不容易,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范淑芳点头,现在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了,以前那一套也用不上了。 发展市场经济挺好的,但总还是觉得,君子兰涨到这个价格,有些诡异。 这基本上应该算是炒作出来的泡沫经济了吧? 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后遗症! 但她不是负责这一块工作的,自然不会操心这些问题。 只是想着,等回去之后,给老董说一说,看看老董对此怎么看。 她现在就牢牢记住一点,今天她过来就是陪着苏小甜看花儿的。 “小甜,你喜欢这些花?”范淑芳问。 小甜这孩子,以前就发现,她喜欢看书,什么时候开始,竟然也喜欢花花草草了? 不过,苏家四合院的院子里好像也种了不少花草,虽然没太多名贵品种,但花开的季节,看着倒是赏心悦目。 “二奶奶,喜欢,以前在南岭村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花儿,多好看啊。” 范淑芳笑着说道:“你喜欢就好,不过这些精心种植的花儿,可不好养活,和咱们山上的花儿不一样呢。” 范淑芳是担心小姑娘忽然想不开要买这些花。 虽然小甜手中有钱,但这样的价格确实太贵了,就她自己来说,都觉得舍不得。 苏小甜郑重地点头:“二奶奶,我知道。只是,如果看到了自己真心喜欢的,花点钱,让自己心情愉悦,也是划算的。” 苏小甜自然不好意思说,自己打算赌一把,看看能不能发一笔小财。 只能说,买自己喜欢的花儿,能让人心旷神怡。 范淑芳看着小姑娘盯着花儿看的眼神,再听小姑娘这么说,忽然觉得,要是自己养上几盆花怡情养性也很不错。 第749章 范淑芳虽然自己身居高位,丈夫更是身居高位,两个儿子也算出息。 可是,这些年,她日子过得并不是很顺遂。 从十来年前开始,他们就有预感,因此,一直都低调做人,甚至将两个儿子送到最基层的连队里。 而董元忠自己,也选择了去地方,去的还是很偏远的西北。 也因为当初的选择,那些年,才会没有受到太大的牵连。 饶是如此,他们在西北,也还是小心翼翼地过日子,唯恐什么地方做得不到,就被人盯上了。 这两年,回到京城,好不容易日子好过了。 但范淑芳因为工作繁忙,也没有时间种花种草的。 现在看到这么多的花儿,再看着小姑娘那眼神儿,她忍不住就多了些想法。 花市里的人,那是人精一样的。 立刻就看出此时范淑芳对花儿有了兴趣,忙就凑上前介绍。 这位自己地位很高,丈夫的地位更高,绝对不能得罪,还要可这劲儿巴结才行。 “领导您看,这种君子兰是现在市面上卖得最好的一种,叶片厚实,花儿大颜色也俊俏,前几天,有人花了五百块钱买了一株回家。” “还有这种也不错,容易养,株型漂亮,喜欢的人也有很多,尤其是不太熟悉养殖君子兰的人,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品种。” “……” 听着负责人的介绍,看着花旁边的品种名称,范淑芳点点头。 这两种花确实都很漂亮,这会儿怒放着,看着就喜庆,范淑芳看着也觉得欢喜。 “二奶奶,我喜欢那边的。您看看,是不是比这两种还漂亮一点?”苏小甜指着远处的一盆花说道。 这是后世十分有名的和尚君子兰,很多君子兰品种都是从和尚君子兰培育出的新品种。 花市的负责人听到苏小甜这么说,立刻笑着上前。 “小同志既然喜欢,这盆和尚君子兰便送给小同志当个纪念可好?” 范淑芳是大领导,她的丈夫职位更高,这样的人,巴结还来不及呢。 但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很难巴结,需要想办法才行。 而能让大领导带在身边的晚辈,可想而知有多么得宠。 他卯足了劲儿想要从苏小甜身上下手,巴结范淑芳。 在他看来,苏小甜不过是个小女娃,肯定见识有限。 见到了喜欢的东西,又有人愿意送给她,她当然会接受。 且小孩子接受一点礼物,就算别人看到了,应该也不会说什么。 他的想法很美好,可苏小甜是什么人? 这点儿小伎俩她还能不明白? 一盆花就算要价三四百元,听起来价格很高,可是她苏小甜是什么人? 她缺钱吗? 肯定不缺啊! 几百块钱的话,她也不是买不起,为什么要平白接受一盆花落人话柄? 她接受了一盆花,二爷爷和二奶奶就会被人戳脊梁骨。 这种事,爱惜羽毛的苏小甜绝对不会干的。 “不用了,谢谢叔叔,我喜欢自己花钱买。”苏小甜甜甜地笑着,语气客气而疏离。 那负责人显然没想到,一个小姑娘竟然直接拒绝了自己的示好。 一时之间,有些错愕,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口了。 “小甜说得对,喜欢的东西,自然要用钱买过来才好。”范淑芳赞许地说。 他方才可是看到了,有很多人因为负责人这句话,盯着她看呢。 那些眼神各自不同,但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负责人瞬间明白,今天他肯定没有办法给领导们送花。 小姑娘不按理出牌啊! “段同志,还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花市的情况,你们这些花是通过什么方式培育起来的,如果放在各家各户养殖,怎么保证品质不降低!” 杨立明虽然不喜欢这个姓段的负责人迫切巴结人的想法,但她进来是要了解这个花市运作模式的。 杨立明将话题拉回来之后,众人很是有兴趣地听负责人介绍当地窗台经济的发展。 有好几个人对此十分有兴趣,不断地提问,而姓段的负责人确实是专业的。 他十分清晰地将众人的提问一一解答。 听完他的介绍之后,不少人连连点头,表示对于君子兰这个产业也算有多了解了。 一晃眼的功夫,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苏小甜跟着一路走过去,确实找到了几盆自己心仪的花儿。 她已经明确拒绝了对方送花的打算,自己掏钱买花,十分痛快。 最后,苏小甜买了三盆,又给范淑芳和杨立明一人送了一盆,说是孝敬二位老人的。 五盆花,苏小甜花出去一千六百多块钱,连对方打折都拒绝了。 负责人送花,杨立明和范淑芳都不肯收,但是苏小甜送的,二人还是很乐意,笑着向苏小甜道谢。 二人看着这些花,确实觉得喜庆,最后,二人又各自买了一盆花,打算带回去养在家里。 看到她们买花,其他的人就算之前没有想法的,现在也生了心思。 最后,好几个人都买了一盆花打算带回京城去。 小柳和小鞠等几个人却不想花这个冤枉钱。 “一盆花几百块钱,不划算啊!”鞠玉芳皱眉说道:“有这么多钱,我可以买几套好衣服穿了。” 苏小甜无语,这话虽然不错,可是,说到底,衣服穿过之后,就不值钱了。 可花儿就不一样了,这玩意一两年的时间,就能身价上涨不少。 小柳也不想买,可是看着苏小甜动员,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苏小甜应该值得信任。 而且,她有一种预感,如果今天不听苏小甜的,将来有自己后悔的时候。 思虑一番之后,小柳最终开口表示自己要买花。 上班几年,她还是小有积蓄的。 “要不,小甜你帮我看看,那盆花好,我买一盆回家养着玩。” 小柳开口请教苏小甜,她就是觉得,苏小甜选择的花更好! 第750章 苏小甜觉得,小柳这姑娘,是真的很奇怪。 这几天对她比亲姐姐对她还好。 也不知道到底是个啥情况。 但对方既然问自己,那就是对自己信任。 该帮忙的时候,还要帮忙! 苏小甜郑重其事地在花市里挑选了好一会儿,最终确定了一株品相品质各个方面都非常不错的君子兰。 苏小甜选择花的时候,除了看外观,还会与花做沟通,因此,选出来的肯定都是好的。 小柳确确实实不懂得怎么看花的好坏,在这方面,她根本就是一个生手。 不过,这盆花的株型十分好看,她一眼就喜欢上了,对于苏小甜的眼光很是满意。 甚至,看向苏小甜的眼神里都多了几分敬佩。 这个小姑娘,真是太能干了,她觉得,自己就是拍马都赶不上。 “小甜真是太谢谢你了,这盆花看着就好。”小柳不吝夸奖,态度十分热情。 如果不是这时候的人普遍都会压抑感情,小柳觉得,自己肯定会给苏小甜一个大大的拥抱。 “我也就是看着这盆顺眼而已。”苏小甜淡淡笑着说道。 旁边的负责人听到苏小甜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这个小姑娘几乎将花市里面最好的花都给选走了,还好意思说,只是看着顺眼? 她这一眼也真是太过厉害了。 难道是传说中的火眼金睛吗? 好在,来花市的人并不是每个都眼光好,还是有一些会买到价格虚高的花卉。 实际上,按照段同志的预判,就算这时候买到了价格虚高的花卉,只要耐着性子养上两年,绝对不会赔钱,很可能,还能赚一笔。 这还是他保守的估计,如果放心估计,三五个月,价格就能翻倍再翻倍了。 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段同志的眼神苏小甜和小柳两个人都没看到。 小柳看着这盆花,觉得越来越有感觉了。 真是太好看了。 小甜到底眼光好,换成自己,怎么也找不到这样一株好看的花。 “总之都要谢谢你,这盆花,我回去会好好养着。” 看到小柳那一脸热切的目光,苏小甜总有一种小柳会将这盆花当作女儿养的感觉。 想到这个可能,苏小甜觉得自己还是应该离小柳这个貌似精分的女人远一点。 小柳这是打算完美诠释一下,之前有多讨厌,现在就有多喜欢吗? 她忙开口说:“随便养一养就行了,不过是一盆花而已。” 养好了赚钱,养不好的话,最多也就是丢了这点本钱,都不算太大的事。 小柳伸手将这盆花牢牢地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一个宝贝一样。 眼底眉间,竟然带着那么一点点欢喜。 “我说的是真的!”苏小甜有些无语的说道。 小柳选的这盆花三百二十块钱,虽然价钱高,但小柳也是真的喜欢。 她这样的表情,让小鞠忍不住想说点儿什么。 “小柳,你真的舍得花这么多的钱买一盆花吗?” 小鞠没有想到小柳竟然这么能舍得。 三百二十块钱呀,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买肉吃,一家子人都能吃上一年半载了。 就买了这么一株小破花? 怎么看,都觉得这不值当啊! 她觉得,小柳应该也没有太多的钱挥霍才对。 她们一样上班上,她上班的时间比小柳还要早一些,都舍不得花这份钱。 小柳到底怎么舍得将这些钱花出去的? 得好几个月才能赚回来呢! “我是因为相信小甜不会让我亏。”小柳眼角眉间都是笑意,那灿烂的笑脸是看向苏小甜的。 这种相信到底从何而来,她自己都不知道。 但下意识就是觉得,苏小甜是值得自己相信的人。 小鞠忍不住都想翻白眼儿了。 分明最开始不喜欢小甜的就是她,这时候又摆出一副和小甜姐妹情深的人还是她。 都说女人善变可以不能这样善变呀。 “小鞠姐姐,你没听段同志说,花儿最近涨价吗?要是你真不喜欢,现在买一盆花,过上几个月,卖出去,不就赚回来了?” 小鞠听苏小甜这么说,忍不住也郑重地考虑了一下。 虽然听这位负责人同志说了,这些花儿一年时间,从几块钱涨到了几百块钱。 但真的还会涨? 一盆花几百块钱,这价格已经很高了。 再高只怕要砸在自己手里了。 在骨子里她并不是一个善于冒险的人。 即便小鞠也曾去过国外,算是见过一些世面,但有时候人的性格是天生的。 小鞠天生没有冒险的性格。 如果这盆花几十块钱,她或许能舍得拿出一个月的工资买上一盆玩一下。 可现在这是她好几个月的工资,要准备结婚了,得多存点钱。 要是真的将这么多的钱花出去,多少有点心疼。 就小鞠还是苦苦思索,到底要不要买花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请苏小甜帮忙。 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相信这个小姑娘能让他们有意外惊喜。 这一趟几天的行程下来,苏小甜与这些人相处的都算不错。 因为她年龄小的关系,这些人对她照顾的也多一些。 既然他们相信自己,愿意找自己帮忙,苏小甜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答应下来。 苏小甜对自己的眼里还是十分相信的,很快就为几个人选到了他们心仪的花。 眼睁睁的看着花市里最好的君子兰被苏小甜一盆接着一盆的选走,段同志心里那个难受啊。 这些是他们这个花市里最顶尖的呀,都被人选走了,上哪儿几盆撑门面给懂行人看的啊。 负责此项工作的段同志,这时候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他没有想到,就这么一个原本不是特别放在眼里的考察团里面,居然有人真正的懂花。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农业部的人来了呢。 这个小姑娘不是领导家的晚辈吗?为什么会懂得这么多? 苏小甜忽然之间感觉到有人正在盯着自己看。 她下意识的转过头看了一眼,正好看到了段同志那哀怨的眼神。 段同志不光看她,而且还在那看那些君子兰,一副舍不得的样子。 这位为什么会用这种眼神? 是因为自己将整个花市最优良的一批花都选走了吗? 他们的花难道不就是用来卖的吗?换钱就好了,为什么又会舍不得呢? 苏小甜纳闷了,真的是想不明白! 但苏小甜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的选择有什么问题。 要么就选最实惠的,要么就选最好的。 没毛病! 第751章 小鞠终于决定,自己要合群,要不然等回去的时候,别人都抱着一盆花,就自己空着两只手,也不好看不是。 虽然花上几百块钱买一盆花,会让自己短时间内经济艰难一点,但稍微节约一点,很快也就挣回来了。 此时的小鞠并不知道,这一次的选择,给她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利益。 以至于等到获得收益的时候,小鞠还专门请苏小甜吃了一顿饭,表达自己的感谢呢。 等众人都买了君子兰之后,回到春城宾馆收拾东西之后,先去吃饭。 他们是晚上的火车,晚饭吃了之后,随便带点吃的,饿了垫补一下就行。 匆匆吃过晚饭之后,一行人去火车站。 反正是卧铺,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能回到京城。 睡一觉能解决的事,不用浪费白天的时间。 这一个晚上,十分安稳。 主要是,范淑芳吸取教训,不肯让苏小甜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了。 这丫头,谁知道会想出什么折腾人的想法,还是看牢了好。 一宿无话,第二日天亮,他们就到京城了。 看到一行人,每个人都抱着一盆花下火车的时候,很多人的目光中都带着惊奇。 这些人,一人买一盆花,这是干啥? 不得不说,这时候的通讯实在是有些落后。 春城那边的花卉市场发展得轰轰烈烈,京城这边除了关心这一行的人,知道的并不多。 很多人才会觉得这样的景观很稀奇。 苏小甜带着三盆花回到家,家中哥哥们都惊讶得不行。 他们家的小姑娘什么时候有这种爱好了? “小甜,你不是去春城了?怎么会买几盆花回来?” “一路上抱着,你不觉得累吗?” “胳膊酸不酸,七哥给你捏捏?” “你早点说你带着这么老沉的三盆花回来,我去接你啊!” 几个哥哥七嘴八舌地说着关心的话,苏小甜但笑不语。 兄妹们说了一会儿话,苏小甜这才发现,家里好像二哥不在。 “二哥呢?怎么不在家?我还给你们都带了礼物呢。”苏小甜问。 “二哥去杜爷爷家里了,这两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跑杜爷爷家里跑得可勤快了。”苏小八瘪嘴说道。 苏小甜也没放在心上,只是将自己带来的礼物分给几个哥哥。 都是小玩意儿,就如同后世的纪念品一样。 但后世的时候,物流发达,就是坐在家里,也能收到各地的特产。 这个年代不一样,在家里,基本上见不到其他有地方特色的物品。 礼物虽然小,但哥哥们都很开心,这代表了啥?代表了小妹心里记着他们呢。 苏小甜说:“我休息一下,下午也去杜爷爷家里,我给建红她们几个也带了礼物。” “你先休息一会儿,我过去说一声,说不定,她们会主动跑过来找你。”苏小七说道。 “壹鸣阁啥时候开门?爷奶不是说,过了初七就开门?” “本来是计划过了初七开门,爷爷说,这日子不好,明天开门大吉大利。” 前些年,迷信这种事,很多人不敢提。 但现在,形势好了一些,很多人也敢于说这些话了。 苏爷爷和苏奶奶二人本来就迷信,加上苏小甜假托龙王爷的关系,二人更是相信神鬼之说。 苏小甜点点头:“那爷爷和奶奶他们去哪里了?” “去谈爷爷他们那边了,说是去看看那些孩子。” 苏小甜回房简单洗漱了一下,换了衣裳,李建红几个人已经过来了。 看到苏小甜带回来的三株花,她们都很好奇,为什么要这么大老远的路上带三株花儿回来? “小甜,你咋带着这么三株花回来了?” 苏小甜笑道:“这是春城的特色,我这一次还买了些,让人给我回头从春城捎过来。” “这个也不能吃不能喝的,干啥要买这么多?”李建红明显觉得不划算。 “我打算建花房,搞鲜花培育。” 这是苏小甜找到的合理理由。 对于别人来说,培育鲜花肯定存在困难,但对于苏小甜来说,却是完全合理的。 连粮食种子都能培育出来的人,培育鲜花,应该没有太大困难。 当天晚上,苏爷爷和苏奶奶听说苏小甜要在家里建一个花房的时候,还觉得不能理解。 但作为最宠爱孙女的爷爷和奶奶,不过是建个花房罢了,他们当然支持。 苏小甜便将这件事提上日程。 苏小甜打算建造的花房是后世那种玻璃花房。 可是,这个年代的玻璃,似乎不达标。 苏小甜找了好几天,又问了不少人,终于找到了符合自己标准的玻璃。 不过,这些玻璃也算特殊产品了,一般人根本弄不到。 在这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年月里,很多紧俏物资还是要按照计划经济来运行。 但苏小甜是谁? 她的人脉广着呢,不过是弄点儿玻璃,并没有太难,就弄到了。 听到自家小妹要盖玻璃房子,几个哥哥震惊得不得了。 小丫头这是个什么想法?住青砖瓦房不好吗?弄个玻璃房子,浪费玻璃。 但作为无条件宠爱妹妹的哥哥,他们都表示了支持。 尤其是苏小四,还大手笔地给了苏小甜两千块钱的建设基金。 苏小四给钱了,其他的哥哥们自然不能落后,就算拿不出苏小四这么多的钱,也要表达一下心意。 反正,苏小甜要盖玻璃花房的事情,最终开始建造的时候,不光自己没花钱,还赚了两千多块钱。 苏小甜决定,不能白白地收好处。 她就给哥哥们和杜爷爷他们都回馈一盆君子兰好了。 当然,她要回馈的君子兰,肯定是救活之后的,反正不能是半死不活的。 建造花房,肯定要找专业的人来做这件事,苏小甜自己则是抽空准备做其他的事情。 她可忙得很呢,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她有许多安排,为了去春城购买君子兰,她还浪费了不少时间呢。 剩下的时间,要安排得更加紧凑才行! 第752章 苏小甜一直是个有计划的人,她将自己这个假期剩下时间需要做的事挨个儿捋一遍,做出一份计划表。 她并不是那种没有计划的人。 实际上,苏小甜是个十分懂得利用时间的人,所以这些年下来,她的一切才会都做得很好。 当李建红几个人看到苏小甜做出的这份详细的时间计划表,甚至从几点到几点都规定好的时候,三个姑娘震惊了。 “小甜,你真的能按照这个做到?”齐晓芳问。 她怎么看都觉得不太可能,反正换了她自己,就算列出这样一个计划表,也肯定做不到。 “既然列出计划表了,当然就要严格按照计划表执行。除非有不可控的原因,比如突发意外情况。” 苏小甜笑着解释。 李建红点点头:“小甜说得不错,咱们是应该按照预先的计划,这样就不会乱了。” 她十分赞成苏小甜这样的做法,觉得苏小甜这样,能督促自己,成为最自律的人。 对此,苏小甜十分赞成,忙里偷闲的时候,她会看一看几个姑娘的计划。 三个姑娘的计划表都差不多,毕竟,她们基本上同进同出,生活节奏简直一模一样。 苏小甜笑着说:“你们这样的安排十分不错呢。除了上班的时间,剩下几个小时安排得井井有条。” 钱小北笑眯眯的说道:“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我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 “没错,自律的人,永远都是最容易取得成功的。”苏小甜当然希望身边的人都是优秀的,而且,越优秀越好。 在将来同学和朋友这些,都会成为人脉。 目前为止,三个姑娘做的计划表只有假期,她们将除了在壹鸣阁上班之外所有的时间都分解做了详细的计划。 每天早上起来,先是锻炼身体、接着进入读英语环节,再往后就是吃早餐,上班。 等晚上下班之后,除了做家务的时间,她们十分合理地安排了读书、做头花的时间。 做头花的时候,三个人抽出来一个人读英语,两个人听,三个人轮换着来。 这样能将时间最有效地利用起来,还不会耽误赚钱大业。 “以前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这样计划之后,发现时间还是很多的。”齐晓芳笑着说道。 时间不够用,那是因为浪费了很多时间,现在她们按照这份计划表,可以说,学习赚钱两不误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李建红坐在炕上,一面利索地剪手中的碎布头,一面说。 “等开学了,我们按照新的课程表,重新制定一份计划表,将时间都利用起来。”钱小北信心满满:“我们还要让他们三个也加入进来。” 苏小甜都不得不称赞,这几个都是有想法的人。 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很好。 如果能将这些想法用在赚钱上,可能会更有前途。 但她们胆子有点小,不敢来一波大的。 算了,一时半刻,估计也没办法改变她们的固有思想。 就让她们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干,等过段时间,赚到钱之后,或许就有不一样的想法了。 事实确实像苏小甜想的那样,几个姑娘的创新能力足够,自律能力也足够。 短短几天时间,除了最开始苏小甜教给她们的花样儿之外,几个姑娘竟然举一反三,又捣鼓出来不少很漂亮的花样儿。 甚至,她们还想到了在后世很流行的立体的花样儿。 对此,苏小甜也只是偶尔看一眼,她自己每天除了抽空给三个姑娘教英语之外,剩下的时间,大都用来忙自己的事情了。 苏小甜现在承担三个厂里的翻译工作,正好过年期间三个厂子都有外商来谈生意。 加上苏小甜自己的食品加工厂也需要苏小甜操心,她的忙碌可想而知。 就连那张原本看着还算圆润的小脸儿,也逐渐消瘦下来。 苏奶奶看着真是心疼得不得了,连声说着,好不容易养起来的肉,怎么就没有了。 但苏小甜自己很是愿意,干得热火朝天的,就算晚上回家的时候,累得都快趴下了,却从来没有叫过苦叫过累。 虽然不叫苦不叫累,但苏小甜也明显感觉到了,自己欠缺的就是人才。 这个时代的法律不算健全,很多人的法律意识也很淡漠,因此很多企业还是选择了家族式的经营模式。 但苏小甜却选择员工外聘,包括负责人都外聘。 两个工厂,荔城和京城的食品加工厂都是外聘的人员在负责。 荔城那边,只要有陈子安在,苏小甜坚决相信,没有人敢闹出幺蛾子。 倒是京城这边,苏小甜并不是全然放心,因此,她隔一段时间也会去一趟食品厂。 就目前来看,食品厂的人还是没有异心的,苏小甜认为还是能够相信的。 但苏老大和王香花两个人明显觉得,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外人是不可靠的。 尤其是,苏小甜半个月,一个月才会来一趟,大部分事情都是交给外人,万一那人有其他心思,可咋办? 随着厂子发展得越来越好,苏老大两口子的担心就越来越多了。 二人都觉得,如果不多操心一些,厂子什么时候没了都不知道。 “小甜啊,你可得盯着点儿,虽然雇人操心了,但到底不是自己人。”王香花苦口婆心地说道。 苏小甜笑着应下,她知道,老一辈的人,想法就是这样。 但家里就只有这么几口人,哥哥们各自有自己的事业,长辈们也都很忙,根本顾不过来,能怎么办? 她现在还是个学生,又要操心很多事,每天过来肯定不现实。 “以后我到了周末就过来一趟,看看账目什么的。”苏小甜只能安抚二人。 “这就对了,你经常过来看看,免得有人生出异心。”苏老大也苦口婆心地劝着小侄女。 这小妮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家里人保护得太好了,咋就觉得,这天下都是好人呢? 要不是他们自己清楚自己是个没本事的,早就帮苏小甜去了。 不得不说,这两口子对自己的认知还是很清楚的。 管着养殖场,肯定没问题,毕竟就是跟动物打交道,单纯得很,让猪啊鸡啊都吃饱了不生病,就算完成任务了。 可是,管着加工厂,他们二人没有这个本事。 第753章 私下里,苏老大没少说过,小甜这孩子,也就是老天照顾,找的人都很好。 养殖场和加工厂距离并不是很远,苏老大他们经常会过去,也没少跟厂子里的年轻人们聊天。 那些年轻人,说是苏小甜给了他们展现才能的平台,让他们能有一个好的将来。 一个个都说十分感谢苏小甜的成全。 苏老大并不知道,苏小甜就算没有经常过来,但对厂子里的情况还算了解。 她在工厂周围是有不少眼线的,不过没人知道罢了。 所有的人都没有留意,苏小甜每一次来的时候,会和周围的树木略微聊一聊。 对于苏小甜来说,更值得信任的是这些高大的树木。 这世上,最是不可测的就是人心。 不过,苏小甜并不是用这些树木监视人,而是只针对有怀疑的人。 而且,苏小甜相信,这世上,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现在工厂里的人,大都是她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回乡的知青,还有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学生中招录过来的。 实际上,这些人对自己并没有忠诚度。 能为她所用,只是因为待遇不错。 那些愿意放弃体制内工作,成为私人企业打工仔的年轻的大学生,为的不就是能早日在京城立足吗? 她将这些人绑到了厂子这艘大船上,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让这些人知道,他们与厂子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他们保护厂子的利益,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利益。 当然了,整体来说,这些人的人品还是不错的。 就目前来说,还没有做过损害厂子利益的事。 但是,万一将来有其他人出更高的价格,给出更加优厚的条件,说不定,就会有人跳槽。 人员跳槽并不可怕,苏小甜担心的是,有核心人员在跳槽的时候,会带走厂子里的核心机密。 做食品加工,只要赚钱了,很快就会有企业跟风。 在口味比不上的情况下,为了有更加长足的发展,不排除有人用十分阴损的办法。 实际上,这半年多以来,京城周围出现了好几个食品加工企业。 这些企业的老板似乎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基本上就是她厂子里做什么,这些人就跟着做什么。 只是,在口味上比不过,且在工艺上也要落后许多,她的厂子现在还占着优势。 据说,有几个厂子已经在背后想办法打算挖人了,目前也有了确定的目标。 不过,这个目标还没有答应下来而已。 苏小甜相信,只要利益给得足够,目标人物答应下来,不过是时间问题。 可对这一点,苏小甜从来没有担心过。 她厂子里的流水线是最先进的,包括密封保鲜的能力也是最强的。 这就对食物的安全有了绝对的保障。 这一点,这些跟风的厂子不能比。 不要说国内的生产线,就是连西方国家的生产线,苏小甜都坚决相信,不能与系统提供可升级的生产线相比。 就不要说,她手中精益求精的调味料。 没错,苏小甜真正的杀手锏其实就是她的调味料。 厂子里用的所有调味料,都是苏小甜在系统商城里面用积分兑换得来的。 不光材料齐全,而且,质量比普通的调味料要更加高端很多。 光是这一点,就是其他厂子拍马都赶不上的。 苏小甜从来没有想过固步自封,她也清楚地知道,食品加工企业要发展起来,生产线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口味和食品安全问题。 只有做到了这两点,食品加工厂才能有长远的发展。 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让人放心的原材料。 目前,厂子里用的料包,都是苏小甜提供的,几种口味而已,都是苏小甜的独家秘密。 苏小甜相信,就算有人复制也很不容易。 毕竟,她提供的都是粉碎的调味品。 除非是天赋异禀的人,才有可能凭着味道辨别出所有调味料的种类和分量。 但苏小甜却没打算凭着这一点打败所有的竞争对手。 一个厂子,只有自身动力被激发,才能走向良性循环,得到更好发展。 苏小甜没有想过,依靠系统长久走下去。 早在厂子建立起来的第一时间,她就已经组建了研发部门。 她必须要培养起来属于自己厂子的人才队伍,而研发人员,是其中最重要的。 研发部门成立之初,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个部门没有必要存在。 厂子里有好几种十分不错的口味,通过试验,很符合当下人们的口味,很多人都喜欢。 人常说,一招鲜,吃遍天,又何必要研发新口味? 再说了,搞研发,简直就是在烧钱。 几个年轻人,成天无所事事地在所谓的实验室里,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光看到他们浪费原材料了。 也有人向苏小甜提议过,是不是应该让这几个人去车间里创造价值。 至于理由,很充分:研发部门不光不能为厂子获得利益,还要花钱,不划算。 被苏小甜给否决了。 这几个年轻人,苏小甜从大学里挖出来可不容易。 是她走访了很多人才寻到符合自己要求,又愿意跟着自己来创业的。 她也相信,只要给予平台,这几个年轻人,一定能创造出价值。 这日,苏小甜过来的时候,正好看到几个年轻人拿着新鲜出炉的鸡翅和鸡胗子。 看到苏小甜的时候,研究小组的几个年轻人立刻围拢过来。 “老板,这是我们新研究出来的口味,您试试。” “之前我们研究出了好几个配方,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味道,这一次终于成功了,我们自己很满意。” 研究小组的负责人方新安激动地对苏小甜说道。 苏小甜听到这个好消息,很开心,拿起干净的筷子,夹了一块鸡翅放在嘴里。 不得不说,香辣味道十足,十分够味,比起后世吃过的一些香辣鸡翅还要好吃很多。 第754章 果然,随着研发部门成立的时间越来越长,苏小甜确实看到了成果。 几个年轻人有想法、有本领,而且还有奋斗精神。 经过几个月孜孜不倦的研发,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研发出了两种新口味。 与苏小甜之前提供的口味完全不同,他们跳出了卤味的圈子,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苏小甜最开始听到他们的研究方向的时候,都十分震惊。 这几个年轻人想出来的是香辣口味和麻辣口味的研制。 他们第一批研制出来的是香辣鸡翅和麻辣鸡胗。 知道后世的苏小甜很清楚,这两种口味,几乎算是所有喜欢吃辣的人的福音。 在未来几十年里,风头无两。 这两种口味,只要发展起来,可以在厂子里生产几十年时间。 苏小甜之前提供的配料以卤味为主,符合大众的要求,但到底有些人不喜欢。 苏小甜也曾经考虑过增加辣味食品。 就在苏小甜打算拿出配方的时候,年轻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苏小甜索性就让这些年轻人放手去试了。 她原本打算,如果夏天到来之前,这些人研究不出来想要的口味,她就帮忙提供。 却没想到,在这么快的时间,竟然就做到了。 苏小甜尝了一下口味之后,觉得确实不错。 她点头称赞。 “香辣鸡翅不错,值得夸奖,这种口味,推向市场之后
相关推荐:
痞子修仙传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烈驹[重生]
吃檸 (1v1)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误打误撞(校园1v1H)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