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身后折叠的小马扎展开,放在她们面前说:“这是中暑了吧,来这儿坐着歇歇。” 其中一位女同志还过来一起帮忙扶着祝成蹊。 “浑身无力”的祝成蹊在她们的帮助下坐下,屁股挨着小马扎的那瞬间,她还坐不稳似的歪了歪,又在两人的帮助下才重新坐好。 祝成蹊不好意思地朝着小李姐姐和来帮忙的知青办女同志笑了下,磕磕巴巴地摆着手说:“我其实真没事儿的,我就是……就是……就是……” “就是”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正当的理由。 知青办的女同志性子有些急,见状赶紧说:“我们准备的有盐水,我去给你倒一碗过来。” “我不是中暑。”祝成蹊抓着知青办女同志的衣摆笑的虚弱,“我就是单纯的身体不好,所以不用麻烦了,我坐会儿就好。” 知青办女同志诧异祝成蹊怎么身体不好还下乡,可还来不及问什么,就听见小李姐姐冲祝成蹊说:“既然知道你身体不好,就别说话了,先歇会儿吧。” “还有,你不是带了药嘛,你们要是不着急走的话,就让知青办的同志帮忙给你熬一副。”她提醒祝成蹊的同志还看着知青办的这位女同志。 祝成蹊可不想喝苦了吧唧的中药,再一次拒绝,并冲着还在疑惑的知青办女同志笑笑,“同志,是不是吓到你了,不过我真没事,喝点水歇歇就好。” 她晃了晃水壶。 壶里面的水兑了绿药,她这几天吃那么少却还能半死不活的坚持到站,就是因为这些水。 两口水下肚,祝成蹊的脸色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 提心吊胆的小李姐姐和疑惑的知青办女同志同时松了口气。 祝成蹊也松了口气。 终于舒服了一些。 “有知青办的同志在呢,我不会有事的……”祝成蹊又一次劝小李姐姐回去,还说:“等我到了之后,就给家里面拍电报报平安,感谢你这一路上的照顾,你真是为人民服务的好榜样。” 小李姐姐因为祝成蹊的话瞬间一喜,但很快又正色道:“谢什么,为人民服务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和被感谢也并不冲突啊。”祝成蹊一脸正色道:“正是因为做了好人好事才更应该被感谢,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学习这样的雷锋精神,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把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建设的更加美好。” 小李姐姐因为祝成蹊的一番更加激动了,边上的知青办的女同志也感慨道:“没想到小同志你虽然身体不太好,但是思想上很有高度嘛,值得我们学习。” 祝成蹊就从随身的书包里面掏出了早就准备已久的语录书,正襟危坐道:“是我们要共同学习,因为这些话都是领导人说过的,我不过是才学到他老人家的精神皮毛而已。” 其实自打六八年的大下乡后,之前的运动风波就渐渐消停了。 尤其是七零年后,虽然他们有时候还是会喊口号,但是真正要命的运动却几乎没了,也很少有人会在开口的时候先说一句语录,然后才正式说话。 所以骤然见到下乡都带着语录书明志的,知青办的同志还愣了下。 但是本能还是让他们肃然起敬,对着祝成蹊说:“你是个好同志。” 小李姐姐也跟着点头,“确实,她这一路上一有时间都在看书学习。” 祝成蹊又立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用袖子爱惜地把语录书擦了擦,一副我确实是这么一个虽然身体不好但是听话懂事害羞还爱学习且思想很有高度的好同志。 另一边那些要不拿眼睛夹祝成蹊他们,要不就三三两两小声嘀咕的知青们在祝成蹊拿出尚方宝剑后瞬间消停,不再唧唧歪歪了。 祝成蹊暗中点头。 很好,是她想要的效果。 她抱着语录书歪歪扭扭地艰难站起来,对着安静下来的知青鞠了一躬,一脸不好意思开口:“对不起啊,让你们误会了,不过你们也看见了,我真的是身体不好,所以李同志才格外照顾我一点,她是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不是给我走后门,希望你们不要误会她。” 众人的关注重点重回之前的事,但这一回,人群更加缄默,半点动静都没了。 小李姐姐冷哼,没好气道:“你冲他们道什么歉,你又没做错什么!” “到底是因为我的身体不好才造成的误会,也不能全怪他们胡思乱想。”祝成蹊依旧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 可才说完,面色骤然严肃,“但我还是想说,我们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这时,我想你们也一定希望有人能对你们伸出援手帮你们一把,那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把这件事定性位走后门,你怎么想?你让帮助你的人又怎么办?” “更何况如果大家遇上这种事情的第一想法是走后门,那以后谁还敢帮助别人,这简直就是对领导提出的团结一家亲理念的破坏!” “更何况走后门并不是一句平常的指摘,它代表着其中一方,尤其是身负公职的一方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说白了就是渎职,或者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这可是违法违纪的大罪,哪能就这么不经过任何的调查就这么轻易的说出口。” 祝成蹊捏着拳头,一脸的义愤填膺,“这万一有人信了,检讨什么的还是小事儿,要是把人开除了,或者因此给送去劳改的话,那这……这……这不就简直是在害人么!” 小李姐姐和一边的知青办的同志本来还没想那么多,经祝成蹊这么一开口,还真跟着她的思路想了想,脸色都跟着黑了。 祝成蹊没管他们,而是朝着知青们二鞠躬,才满脸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可能是我想多了,说的话就有点重,可我还是觉得我们作为当代的新青年,应该积极向上,自信阳光,不要一遇见事情就往阴暗污秽肮脏的地方去想。” “而且领导人这些年来也一直鼓励我们学习雷锋精神,我觉得不管是任何人,在见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都是一件值得弘扬开来和被人学习的事,不能因为她是何种身份,何种地位而被冠上一些不好的猜想,这不仅是对他们的侮辱,也是对雷锋精神的侮辱,所以请不要随便误会李同志,也不要误会那些心地善良,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 “你们要是怪,就怪我好了,是我的身体不争气,所以才不得不麻烦李同志。” 三鞠躬,再次恭送多嘴的那位。 完了,身体一歪,在其他人惊恐的眼神中惊险万分地重新坐回小马扎,总算没摔倒。 心里还在想着不知道这杯茶专不专业,毕竟以前也没绿过。 第19章 脑子肯定有病 “你怎么样?没事儿吧?”被吓了一跳的小李姐姐和知青办的女同志赶紧扶住祝成蹊, 紧张兮兮问道。 祝成蹊坚强摇头,喘了口气,虚弱微笑, “我没事儿。” “都差点又摔了还说没事儿。”小李姐姐口中责怪, 但还是动作温柔地抚着祝成蹊的后背帮她顺了顺气。 祝成蹊立马换了个乖软的表情, “我真没事儿, 就是一下子起来没站稳, 歇两口气就好了。你就别担心我了, 你真该回去了,火车上的其他同志好像在喊你了。” 小李姐姐也听到了, 就说:“我这就走, 你好好歇着, 有什么事就找这几位同志帮帮忙, 他们也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所以你也别因为这句不知所谓的走后门就害怕给他们添麻烦,你的身体最重要,其他都是次要的。” 祝成蹊点头应是, 知青办的几位同志听见小李姐姐这么说, 也赶紧出声附和, 表示一定会照顾好她。 “那就辛苦你们了。”小李姐姐朝他们客气。 “这有啥, 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他们也回答的认真,只是看祝成蹊的眼神多少有些好奇,似没想到小李姐姐竟然这么照顾她。 不过他们也没多想, 谁让祝成蹊刚才一口一个为人民服务和团结一家亲,谁不喜欢这样的夸赞。 更别说她的情况确实不太好, 人又来了他们的地界儿,不可能再立马给送回去, 除了好好照顾好,也没别的招儿了啊。 这要是在他们手里出什么事儿,他们也担当不起啊。 可走后门的事还没完全掰扯清楚呢,就算他们要照顾,也得先找到那个多嘴的。 毕竟祝成蹊刚才都扯到了劳改。 现在的情势虽然不比前几年紧张,但也也不能随便掉以轻心,免得给将来留下什么隐患。 所以,祝成蹊很快就听见有人问道:“刚才那话是谁说的?什么叫做走后门?来,你们来给我讲讲照顾一下身体不好的同志怎么就是走后门了?” 依旧没有人吭声,但是人群有了小小的骚动,不少人都左顾右看,回忆是不是自己身边的人开的口。 他们继续冷着脸批评,“我想着你们都是大城市来的年轻人,读过书,上过学,也应该有最基本的礼貌和是非观念吧,可没想到这一张口就说人走后门,你们哪儿学的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你们在学校,在家里,都是这样教的,让你们张嘴闭嘴就见不得人好是吧?” “我看你们就是城市里面的生活过的安逸太久了,思想素质极其低下,回头你们不仅要在农村支援建设,还要进行思想方面的进一步学习,并且这件事我们会逐步落实到你们下乡的大队,由他们对你们进行思想方面的学习监督和再塑造!” 知青办的同志发火,甚至还将这件事的性质上升到进行思想教育这一步,瞬间引的人群大乱。 本来下乡就已经够倒霉的了,现在还要他们重新进行思想学习,那不跟改造那些臭九一样了么! 当下就有人不耐烦地问道:“到底是谁说的,敢做不敢当是吗?” “就是,我们又没说走后门,这也不能把我们一杆子都打死吧!” 更甚者直接在人群里问开了,“是不是你”这样的话一句接着一句。 最后还真叫他们问出来多嘴多舌的是谁了。 一个平头四方脸,中等个子,肤色一般,并且很瘦的男人。 但在他被周围的人群指出来并且远远隔开的那一刻,脸霎时间就白了。 “不是我,我没……”他慌慌张张地摆手想要解释,但是才开口就被人开口打断了。 “就是你说的,我们好几个人都听见了。不止你说了,你边上的叶知意也说了。” 很显然,能这么讲话的也只有真千金程玉颜了。 事实上,祝成蹊一开始就猜到了叽歪她的人可能跟这两位千金有关。 毕竟这么一堆人里面,也就只有这两位最显眼。 因为灵泉水的缘故,程玉颜现在是完完全全的雪肤花貌,整个人站在那里白到发光。 而假千金叶知意的金手指虽然没有程玉颜的能打,让她美的这么惊心动魄,但是她胜在见识过真正的盛世大国,穿越前还是个小有名气的网红,气质方面专门练过,所以在一堆普通人当中,尤其还是这个落后的年代的普通人当中也是相当的能打。 总的来说,就是人群中的两个发光体,一个美在外面,一个秀在里面,谁也不服气谁。 所以祝成蹊刚到的时候就第一眼注意到她们了,并且也听到了声音是从她们俩所在的附近传来的。 更何况一群刚来到陌生地方下乡的知青光是惶恐和新奇都来不及,哪有什么功夫注意这些,更别说大着胆子说出来了。 所以除了一路风波不断的真假千金外,不会有别人了。 这也是她为什么会直接拔高这件事的缘故。 跟真假千金牵连上的能有什么好事儿,她当然要先发制人了。 省的回头这件事因为她们的存在而变了味道,那还不如她直接定性呢。 甚至要不是因为小李姐姐当时也在,她怕晕倒的消息传回家里让家里人担心,她当时就直接晕一晕给他们看了。 所以,看着被指出来的这俩人,祝成蹊是半点不惊讶。 但其他人却不行了,毕竟叶知意虽然没程玉颜漂亮,但胜在气质不错,所以实在让人意外。 “这位女同志,你为什么这么胡说八道?”知青办的同志直接问道。 “我没说过走后门这样的话。”叶知意第一时间否认,并柔弱气愤地看着程玉颜反驳道:“程玉颜,你不能因为我们之间有私人恩怨就这样污蔑我!” “少在我面前装出这幅模样,恶心!”程玉颜依旧抱着胳膊,抬着下巴用鼻孔看叶知意,“还有,这么多人在,你以为就我一个人听见了吗?你敢叫知青办的同志好好问问你的狗腿子,看他怎么说吗?” 程玉颜龇着一口大牙,幸灾乐祸地继续嘲讽着叶知意。 知青办的同志当即问了李为东,已然吓到的他磕磕绊绊重复了叶知意刚刚的嘀咕。 叶知意垂下的眼睫微闪,一边暗骂程玉颜,一边快速想着要怎么解释。 从她们和那三个女知青闹矛盾后,车厢里不少人看她们的眼神就更不对劲了。 因为她和程玉颜的缘故确实导致了很多原本能躲避的人不得不下乡,虽然让人不爽,但碍于政策,还真没人敢说太多,顶多阴阳怪气她们几句。 直到那三个女知青说了祝成蹊的事后,一些原本还忍着的就好像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口子一样,说话比之前更加阴阳怪气。 要不是因为之前吵架的事闹的大,导致列车员时不时来她们那节车厢转一转,要不是她们这么快下车,还不知道火车上那些人要怎么埋汰她们呢。 她原本想着下了车后和那些人就没了交集,只要她在乡下维护好自己的形象,这事儿就彻底过去了。 可她没想到才下车到聚集点没多久就看到被列车员送过来的祝成蹊以及她口中的身体不好,需要照顾的小祝同志的称呼。 她当下本能觉得这就是那三个女知青口中的差点被她们害死的祝知青。 她暗叫倒霉,更怕祝成蹊的事情被说出来,所以才想先下手为强。 只是叫她没想到的是祝成蹊的脾气完全出乎意料,也不似那三个女知青说的那么温柔乖巧,导致这件事情的走向超出了她的预期,甚至现在还牵连出了她。 但她怎么可能承认。 不过她也不能完全否认,因为确实是她引导的李为东。 略一思索,叶知意一脸坦然地解释道:“我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我当时只是好奇而已,因为在上一站的时候听到三位女知青说过火车上有位朱同志身体不好,家人还专门拜托列车员照顾她的事,所以就好奇是不是一个人。” 说完,又一脸歉然地看着祝成蹊道:“朱同志,很抱歉我的好奇心话给你带来了麻烦,但我真的没想到李同志会误会你,我代他一起向你道歉,真的对不起。” 祝成蹊还没接茬,原本还在冲着叶知意翻白眼“呿”声的程玉颜总算把目光落在了祝成蹊的身上。 她好看的眉毛皱起来,盯着祝成蹊的眼神一点也不友好。 经过叶知意的提醒,程玉颜也想起来上一站的那场闹剧以及那一壶被倒了的灵泉水。 程玉颜目光不善。 见到这一幕的祝成蹊心里却再一次“谢谢”之前那仨姐妹。 同时感慨叶知意不愧是最后能发现并且抢了程玉颜的灵泉空间的女主,脑子转的挺快,不仅点了她的家人找列车员照顾她的事,还把程玉颜的怒火转移到了她的身上。 但她也没慌,依旧抱着她的语录书坐的板板正正的,苍白的脸色满是坚韧。 “首先,我不姓朱,我姓祝,祝福的祝。我叫祝成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成蹊,因为我的身体打小就不好,所以我家里面希望我长大以后不受身体影响,依旧能走出自己的路,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先给自己定了个人设基调。 然后,继续一脸真诚地看着叶知意,并把上一站的冲突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了。 真假千金闹出来的风波也仅局限在她们所在车厢的附近,不少宁市来的知青也是第一次听说,更别说聚集点里那些其他城市来的知青。 就连知青办的几位同志都好奇地皱眉盯着叶知意看,没想到她在火车上就已经和人闹过不愉快了。 注意到这一幕的叶知意倏然面色一沉。 她张了张嘴,想要解释,但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她总不能自曝自己和程玉颜互相举报的事吧。 她又不清楚祝成蹊了解多少,万一她解释了,再被祝成蹊戳破了怎么办? 祝成蹊笑,当没看见叶知意变换的脸色,继续道:“如果我们口中说的是一件事,那我想我就是你好奇的那一位,我家里面确实有拜托火车上的工作人员照顾我。” 祝成蹊才说过一堆大道理,现在又主动承认照顾的事,难免让一些人心思浮动,看她的眼神带着闪烁。 她将这些看在眼里,面不改色地重复了一遍自己打小身体就不好的事实,还笑着说:“事实上,我上周还因为昏厥而住院好几天,最近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吃药调养,甚至我现在包里面还背着医生给我开的药。” 说着,她把书包打开,把里面的中药掏出来打开展示了一番。 微笑着道:“所以我家里面的人就特别担心我在火车上坚持不下来,才请火车上工作人员多照顾我一点。” “可这辆火车从宁市一路开到这里,甚至还要继续往前,我想不会只有我一个人受到他们的照顾,一定还有其他人被他们帮助过,比如明明火车都广播不会再供应开水,但最后还是单独为你们加煤烧的那一壶水。” 祝成蹊微微叹息,继续点醒道:“现在物资紧张,所有的东西都有定量,火车上的水和煤也是一样,水还好,但煤是需要花钱还有票才能买的,他们为你们多烧一壶水,就要自己承担多出来的那部分支出,这难道也是他们为你们走后门吗?” “这不是,这是因为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所以他们才会答应我家人的请求,一路照顾我直到下火车并亲手交给知青办的同志才放心离开;所以他们也才会自掏腰包承担那份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损失。” “他们对我的照顾或许显眼了些,但也不能因此就漠视他们其他没那么显眼的付出,甚至当成理所当然,最后还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他们,你觉得呢,叶同志?” 如果说祝成蹊之前只是空喊口号的话,那这几句话就是彻底砸实了整件事,让原本还有些不以为然的人,看叶知意他们的眼神都微妙了起来。 就连知青办的几位同志看祝成蹊的眼神也透露着赞赏,“这位小祝同志说的不错,人民的生活本就是点点滴滴的小事组成的,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从这些微不足道的点点滴滴出发,或许微小,但绝对不容忽视,也不容污蔑!” 知青办的同志一锤定音,叶知意再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强忍着恼意笑道:“是我的错,我没把话说清楚才让李同志误会了,真的很抱歉。” 紧接着看着李为东转移焦点道:“李同志,你也一起道个歉吧,这件事确实是我们两个错了。” 李为东已经完全六神无主,还是听了叶知意的话,才慌乱道歉。 祝成蹊却对他的道歉毫无兴趣。 因为整件事情很明显就是叶知意搞的鬼。 她依旧盯着叶知意道:“李同志是个好同志,所以道歉我代替她收下了,不过我还是要说一句,不管是说者无心也好,还是听者有意也罢,最终都是思想上不太积极,我建议你们没事儿的时候和我一样,多看看领导人的语录书,提升一下自己的思想境界。” 祝成蹊郑重的建议成功让叶知意的脸色再次黑了一个度,心里气的要死,可面上却还不得不陪着笑。 “我……”她张嘴,又要解释,可其他人的注意力却被忽然按着脑袋揉了揉的祝成蹊吸引,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她说的话。 就连知青办的同志们也都紧张地盯着祝成蹊。 “你怎么了?是头疼吗?”知青办的女同志,也就是胡玉兰一脸担忧。 祝成蹊乖软地笑着摇摇头“不是,就是头有点晕,可能是坐火车的时间太久了吧,总感觉身上也在晃。” “坐久了火车是会这样。”胡玉兰松了口气,但盯着祝成蹊苍白的脸色和单薄的身体,还是没忍住确认了一遍,“不过你真的没事吗?你不用忍着,有事儿一定要说,也不用担心会有人会说你走后门。” 说着,她还神情严厉地瞪了叶知意他们一眼。 “我明白,我也很清楚我的身体状况,不然我也不会主动报名下乡了。” “主动”两个字被祝成蹊咬的格外重了点。 “你主动报名下乡的?”胡玉兰他们果然好奇。 祝成蹊在一众不解的眼神中重新捧起语录书,夯实自己刚立了一半的人设,“因为我想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的身体不好,即便留在城市也不一定有工作的机会,做不了什么贡献,但农村就不一样了,领导人说农村天地大有作为,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是因为农村比城市更需要我们这些读过书的年轻人,所以我才要下乡,因为我要用自己的所学来身体力行地为祖国的发展和强盛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祝成蹊眼神虔诚而坚定,完全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被洗脑的样子。 啊……这…… 本来很期待答案的众人齐刷刷无语,好半天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就连知青办的几位同志都忍不住面面相觑。 心里一致想着怪不得她从一开始说话就和别的年轻人不一样,动不动就扯一堆大道理呢! 说真的,除了最开始那两年,后面来的知青哪个不是如丧考妣,甚至就连最初那两年来的知青现在也天天念叨着回城呢。 像祝成蹊这样的明明病怏怏的不用下乡却偏生主动报名下乡,并且还想要在乡下有所作为的,他们真的是第一次见。 但是也没有人敢反驳她,毕竟她说的那些还真是当下的大道理。 知青办的几位同志还不得不捧着她说:“不错,小祝同志的思想觉悟很高嘛,你们这些其他的年轻人也应该好好向她学习,以小祝同志为榜样,发挥你们的特长,好好帮助我们的老乡建设农村这个大家庭。” 一堆知青被说的脸色发白,只觉得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现在又不是六八年那会儿了,现在的他们都知道了所谓的上山下乡支援农村建设不过就是去农村种地。 还发挥他们的特长,种地需要什么特长? 还建设,有什么好建设的? 可他们又不能这样说,只能尴尬地笑笑。 知青办的同志们也没觉得众人敷衍的态度有什么不对,毕竟这些年他们也没见过有哪个知青真在农村做出什么贡献。 他们甚至只期待这些知青在乡下不要闹事就好了。 “知道了就好。”他们也随口敷衍了句,干脆利落地转移了话题,“我们还要等最后一趟火车,大概还有一个小时,你们先各自再歇息会儿吧。” “你也休息会儿吧,我看你脸色还是不好。”胡玉兰也劝了祝成蹊一句。 祝成蹊没再继续搞事情,而是摩挲着手中的语录书乖巧点头,“好,我再看会儿书。” 胡玉兰张张嘴,又下意识看了下身边的同事,和他们大眼瞪小眼两秒,最终什么也没说。 也是怕万一她说了什么再让祝成蹊有机会拿着语录书引经据典。 过了好一会儿后,扎堆的人群又慢慢热闹了起来,有不少人都在互相认识,打听彼此的下乡地点。 但是这些人都统一“忘记”了和祝成蹊搭话。 可祝成蹊还是明显感觉到时不时有一些探究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 祝成蹊心里十分满意。 看来她明明家庭不错,但身体不好,脑子还不清楚,喜欢拿着语录书当圣旨的光辉形象应该算是深入人心了。 其他人倒无所谓,毕竟这次之后也几乎没机会再见了,但经过这一遭,相信真假千金尤其是叶知意要是还想搞什么小动作的话,就得稍微掂量掂量了。 回头她再给各位主角们上几桌晕一晕、倒一倒的套餐,争取让他们日后离她要多远就有多远。 最好把她当成瘟神,见她就躲。 时间在祝成蹊的思索中一分一秒的过去,胡玉兰他们要等的最后一趟火车终于要进站了。 祝成蹊甚至还听到他们大大松了口气的叹息,“今天运气好,火车居然没怎么晚点。” “是啊,今天运气确实不错,就是除了……” 话没说完,但祝成蹊明显又感觉到有不少目光落在了她的身上。 她心中好笑,没想到她的这一番动作竟然能让这些这么害怕,还归咎于运气不好上了。 不过她依旧当没发现,一副完全沉浸在学习中的认真模样。 没多会儿,一群扛着大包小包的青年男女满头大汗地找了过来。 胡玉兰他们开始登记信息,并且按照下乡的地点开始点名,再
相关推荐: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总统(H)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差生(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