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网王同人]与你同在 > 第42章

第42章

赵延军解释:“我主要是怕耽误你的事儿。” “我能有啥事儿,我又不会编,最多在边上看着。”说着,周立新搓了搓手指,“你衣裳咋湿这么厉害,该不会都是出汗出的吧?” 赵延军笑了下,“对,我就是热醒的。” “那你先凉快儿会儿,我去给你打盆水来你先擦一擦,然后再睡吧。” “真不用了。”赵延军才拒绝又被周立新否了,“没事儿,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找点事儿干,我这心里也没那么着急了。” 屋里没点灯,但幸好外面的火把够亮,倒也能看清楚。 周立新干脆扶着赵延军在门口附近坐下,又急匆匆去给他打水。 将盆放到赵延军面前后,周立新又忙叨叨地问:“你的毛巾还有衣裳啥的在哪儿呢,我给你拿。” “真不用了,我自己来。”赵延军拽住周立新,“队长,我自己可以的,你先出去吧。” 迎上赵延军的目光,周立新这才想起来他在外见过世面,和村里的大老粗不一样,有些讲究。 干干笑了下,周立新就说:“那行,那你自己来,但你要是有啥别的想弄的,招呼一声就行,我就在外面。” 赵延军好脾气的点点头,“好。” 周立新转身,看见赵延军肩膀下面一点还沾了个树叶子,顺手摘了下来。 “队长?” 周立新晃了下手上的叶子,“没啥事儿,就是看你身上有半拉树叶子,给你摘了下来。” “是吗,可能是刚才不小心摔倒沾上的。”不甚明亮的火光下,赵延军原本温和的瞳孔骤然紧缩。 但周立新完全没注意到,甚至还很激动问道:“啥,你摔倒了?你摔哪儿了?没事儿吧?” 周立新的大嗓门瞬间吸引了外面的人的注意力。 赵三爷最先反应过来,放下手中的活跑了过来,黑沉着脸问道:“摔哪儿了?” 其他人也没差多少,紧跟着问。 赵延军摇头,“没事儿,就下床的时候太着急了摔了下,没受伤,也不严重。” “真没受伤?”赵三爷担心。 赵延军点头,“真没有,我当时用胳膊撑住了,可能也是这样才沾了地上的树叶子,是队长太紧张了,没听我说完就惊动你们了。” 周立新不好意思笑了下,“我这不是想着黑灯瞎火的,有些担心吗?” 赵延军:“但我真没事儿。” “没事儿就好,有事儿也别忍着。”赵三爷下了定论,其他人也重新回到了位置上继续编东西。 周立新最后出去,还帮着关上了门。 但这时他才注意到手里面的树叶子还没有扔,正要丢掉的时候却又觉得手感不对,就对着火把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 “奇怪了,咋是柞树的叶子?” “啥叶子啊?”其他听到动静的人追问。 “柞树的。”周立新边走边拿给人看,“你看是吧?” “还真是,不过玩意儿不是大都长在西边吗?延军咋沾上的,三爷,你去西边那个后山了?” 赵三爷摇头,“我哪有那个时间。” “那延军咋沾上了?” “该不会村里又有不听话的孩子过去了吧?”周立新皱眉,“今天下午这里没少人来人往的,说不准就是谁带下来的?” “那指定是。”其他人纷纷给周立新出主意:“大队长,这事儿你可得好好管管,现在我们忙着秋收,山里的那些狗东西也忙着呢,这多危险啊!” 周立新黑沉着脸,“我明天就开大会好好说一下这件事。” 话题又逐渐转移到了山上和秋收后的狩猎,屋里面的赵延军渐渐放松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周立新就开会吼了不准在这个时候随便上山的事情,让各家家长管好家里的孩子。 然后又和其他人一起急匆匆把东西装车,并且给祝成蹊拍了封电报。 第44章 别乱耍心眼子 祝成蹊把电报拿给祝明萍的时候, 她正在写东西。 接过后看了一眼,放下,“我会安排人接的, 对了, 你之前还说你想过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来宣传乌拉草?” 祝成蹊点点头, “那只是最开始的想法, 现在也用不上了啊。” 甚至她还想过做赠送来营销宣传呢, 但那时候不是还不知道外国人的事情吗。 祝明萍却说:“能用得上, 我们商量了下,准备正式在内部的刊上发一下有关于这次合作的通知, 但这种文件不能渲染太多, 报纸确实可以用一下, 你的文章写了吗, 拿给我看一下。” 祝成蹊没动,而是好奇追问道:“所以你们这是打算从官方到民间进行引导?” 祝明萍敲了她一下,“什么话,我们这明明是对农民兄弟进行帮扶。” 祝成蹊:“……” “我去拿文章。”祝成蹊跑出去把东西翻出来递给祝明萍, 顺势在她的手边坐下, 等着她给结果。 见她看完, 第一时间开口问道:“怎么样?我可是专门对着好多报纸上的文章一点一点磨出来的, 就怕哪里用错了词或者写错了字,我甚至通篇都在赞扬和歌颂,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毕竟磨了好久的东西, 祝成蹊还是有些期待的。 祝明萍点点头,把文章还给祝成蹊, “还行,你先把全文都改成第一人称后再拿给我。” 祝成蹊:“改人称?” 祝明萍点头, “改成第一人称最合适,也更有代入感,去吧。” 祝成蹊只好回去改了一遍,祝明萍却没再说别的,而是道:“剩下的我回去改,对了,你是打算用本名发表还是另外再起个笔名?” “笔名吧,叫桃李,正好应对我的名字。”祝成蹊认真想了下,但又没忍住好奇道:“那你呢?” 祝明萍:“我什么?” 祝成蹊:“你用什么名字啊?” “我不写名,不合适也没必要。”说着,祝明萍收拾了东西就要走。 “你不在家吃饭了?”祝成蹊跟在她身边,方淑红看见了也赶紧问了遍。 “不了,回去还有事儿,正河应该来接我了。” 方淑红就说:“那我给你盛碗肉你带上。” “来的时候不是已经吃过了么,妈你别忙了。”祝明萍拒绝。 方淑红却没理会,“吃过了再吃点,你最近都感觉瘦了。” 祝成蹊也点点头,顺带又给她灌了壶特殊的糖水。 祝明萍虽然外表看着没什么,但她如今做的这些事也是顶着纺织厂那边的日日堆积的技术问题,要是扛不下来,她连带着商业部那边都要倒霉的。 压力可想而知。 哎, 要是可以的话,她真想给那个托马斯套麻袋打一顿。 可气! 但是没办法,甚至这样的拉扯恐怕还要持续几天。 好在那些厂领导们这些年也见惯了这些外国人高傲又自大的丑恶嘴脸,所以大方向上还是和祝明萍他们站在一起的,希望能通过这件事好好治一治他们的臭脾气,也出一出气,所以即便他们也很着急任务,但并没有一直催他们。 第二天,挂着桃李这个名字的文章就见报了。 祝成蹊专门和自己写的对比了下,发现祝明萍改过后的文章更加简练,也删除了很多她特意些的歌颂的话。 但她这两天特意留意过后续的影响,也专门跑到百货商店蹲点,却发现不仅讨论度很高,而且过去百货商店打听什么时候开始卖货的人也不少。 好奇问过之后,发现人家还是真是觉得这样是在对遥远的东北农村的农民兄弟的帮扶,加上家里面就算现在不用之后也需要,就想着买了也没什么,还能做贡献。 祝成蹊不得不佩服祝明萍他们想的高。 反正以她的脑子,她只会想到如何利用人的一些心理进行营销宣传,是想不到还能这样光明正大且让人主动甚至觉得花钱花的开心,花的高尚的法子。 自此,她得出她从没想过上岸这条路是对的。 不过没关系,因为她的主场——从迎胜村发来的货到了。 祝成蹊和祝明萍他们一起过去接,看见开车送货的居然是张师傅,她还特别高兴地打招呼,“张师傅,没想到这次过来的居然是你,好巧啊,你还记得我吗?之前我下乡就是你开车把我们送到安美镇的。” 张师傅也没想到能在这儿碰上祝成蹊,心想你那病怏怏的样子,我能记得不清楚吗。 但他以前最多跑跑省内,这还是第一回出省呢,还有这么多别的领导在,所以难免有点拘谨,就点点头,一派正经地说:“记得,祝知青嘛。” “不过你咋在这儿呢?”他又没忍住好奇。 祝成蹊指了指车上的东西,说:“当然是为了这个。” “啥玩意儿?”张师傅实在不敢相信地瞪着祝成蹊,好一会儿后才说:“你该不会说这些是你帮着搞的吧?” 祝成蹊点头,“对啊。” 张师傅:“……” 心情复杂。 他接到任务的时候只知道是有个知青帮迎胜村卖了这批东西,路上还在想会是谁呢,没想到竟然是这个病秧子。 难不成她当初信誓旦旦说的奉献还是真的? 不行,这事儿回去后得和她媳妇儿唠唠。 正好她最近又抱怨有好些地方的知青又惹事儿捅娄子,让现在社会上对知青的印象越来越不好,同样也让一些城里人对乡下的印象很不好,导致双方的印象很差,适龄人员更不愿意下乡,而乡下也更不愿意接收。 可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上面安排的下乡人员越来越多,任务也越来越重,他们这些最下面主要负责知青的管理以及和老乡之间沟通的工作人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她前两天还说就没见过有正面的例子呢,这现在不就有了。 还是个女的,病秧子,还年纪小。 多典型啊! 张师傅也不拘谨了,东北人的热情基因大爆发,“哎呀呀,哎呀呀呀,没想到这事儿竟然是祝知青你办成的啊,我就说当初看你第一眼的时候就觉得你这姑娘不简单,现在一看,果然应验了!” 祝成蹊:“……” 你怕不是忘了当初在车里面是怎么嫌弃我的了吧! 况且她打招呼只是客气客气,维护一下好形象而已,这张师傅忽然这么激动干什么? 祝成蹊心里狐疑,但这里是她的主场,她也不怕张师傅能干什么,就害羞一笑,“你太客气了,我这也不算什么吧!” 张师傅直拍大腿,“这还不算大事儿那啥算,祝知青你就是太谦虚了,当初看你在车上都还不忘记看语录,时时刻刻不忘记领导人的教诲,我就知道你是个有思想又积极先进的好同志,我的眼光果然没差的。” 祝成蹊笑着打哈哈,余光瞥到祝明萍,果然见她正奇怪地盯过来。 祝成蹊赶紧转移话题道:“张师傅你千万别再说了,你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对了,你之前去我们村里拉货的时候,大队长有没有说现在完成了多少,下一批大概什么时候能送到。” 说到正事儿,张师傅也就没继续扯了,而是道:“他还真说了,让我给你说别着急,村里面的秋收也差不多结束了,那些老手已经继续在编了,到今天,说不定都已经凑齐了。” 祝成蹊的心里也有谱,能猜到,说这些无非是想转移张师傅的注意力。 她就点点头,继续说:“那就好,那他们还有没有别的让您带过来转告我的?” 张师傅:“这倒是没啥了,就说你要是有时间的话,等开卖了后给他们回个信儿,也好让他们心里面有个底儿。” “好,我记下了。”说完又问:“对了张师傅,你们暂时不着急走吧?” 张师傅点头,“我们俩轮流开了好几天,肯定要在这里休整两天,不然继续熬下去太危险了,不着急走。” 祝成蹊就趁机提议道:“那等明天你来百货商场看一下情况,回头也好帮我和队长他们说一说,免得电话和电报说不清楚,他们也担心。” 这要是搁以往,张师傅还真不乐意。 累好几天了,现在只想躺床上呼呼大睡几天。 但他还想和祝成蹊拉拉关系呢,就点点头说:“那指定成啊,多大点儿事儿!” 祝成蹊笑眯眯的,“好啊,那我明天在百货商城等你。” “没问题。” 说话间,祝明萍他们已经把东西清点好了。 把其他人打发走,祝明萍才对着祝成蹊喊道:“小西,你过来。” 祝成蹊和张师傅告辞,刚走过去,祝明萍就指着多出来的那堆说:“这些是怎么回事儿?” 祝成蹊翻看了下里面的帽子以及包和一些小动物草编,就说:“我打电话的时候让他们特意多准备的。” “你要这些干什么?”祝明萍已经见识过祝成蹊的一些想法,倒没有第一时间觉得她自作主张,反而有些好奇。 祝成蹊主动提着东西,边走边和祝明萍说:“先说好,等下我说完了,你可不许骂我。” 祝明萍皱眉了,“什么意思?你干什么了?” “也没什么,就是你应该知道其实这两年一直私底下流传一些国外的杂志,书籍这些……”祝成蹊冲着祝明萍讨好地笑了笑,在她变脸之前又加快语速道:“我之前呢也偷偷看过一点点,正好就想到了国外不是一直流行所谓的时尚嘛,所以就想着不知道这点上能不能再多做点文章……” 反正时尚就是个圈儿,经典来来回回流行。 而草编的东西,尤其是包类更曾经几度流行过,甚至成为一些红毯上的尖儿货。 至于普通的消费层级,则也因为这种上层时尚的影响,买一些草编包、帽子、鞋子等等。 尤其是夏天的时候,这类产品曾一度通杀过。 当然了,也曾经有女星穿过草编的晚礼服,不过这个不合适,且太麻烦,所以祝成蹊才懒得想。 “既然已经确认了姬玛会感兴趣,那不管是贵的还是便宜的,我想她都应该会感兴趣吧。”祝成蹊头头是道:“而且国外不还喜欢讲究个高低贵贱么,有钱的,高贵的,可以买上次那样的,普通一些的,那就买点普通的嘛,反正赚咱们自己人的钱不如赚外汇。” “况且你不是还想利用这次的开卖再次刺激一下姬玛吗,我觉得我到时候把这些配上,我也挺时尚的,说不定她看了后更动心,更想要了呢!” 祝明萍没有祝成蹊超前的眼光,所以哪怕她尽力去想了,但还是无法想象出来带着草帽,背着草编包的祝成蹊能有什么时尚感。 她一时间甚至都忘记教训祝成蹊别私下里搞些小动作,回头被抓住就完蛋了的话,只是十分不解地说:“你觉得这样……时尚?” “外国人喜欢的是咱们流传下来的技术上的东西,比时尚这些,怎么可能呢?”祝明萍觉得祝成蹊这次多少有些托大了。 国内可不讲究国外资本主义那一套,两边人的脑回路不一样,怎么能撞一起。 祝成蹊却摆手,“那说不定呢,反正你不是说明天肯定让她来百货商场看我们卖乌拉草编嘛,到时候观察一下不就知道了。” 祝明萍久久不语。 “……行吧。” 反正也不过是草编的东西而已,就是再搞的花里胡哨的也出不了错,祝明萍也懒得管了,由着祝成蹊折腾。 回家后,祝成蹊就把这些东西重新收拾了下,挑了个带着麦穗的帽子,一个长的可斜挎的圆筒带盖的小包,又找了条小碎花连衣裙,以及一双麻底的草编拖鞋。 然后她又调整了一下平日里随大流编的麻花辫儿,而是换成了一股从上到下的鱼骨辫儿斜斜地垂在胸前,上面还绑着一条碎花的丝巾。 帽子没有好好带,而是挂着脖子上免得挡造型,就这么走到了其他人的面前。 转一圈,“感觉怎么样?” 无论何时,人对于美的感知都很敏锐,尤其是女星。 祝明萍和方淑红原本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等着,并不太看好祝成蹊说的所谓时尚,但等她出来后,两人的眼神就渐渐不对了。 他们之前也不是没见过祝成蹊穿这条裙子,但那时候也没这么…… 反正就是让人一眼看着就觉得很亮眼,很好看的感觉。 这不就是换了个辫子,背个包,又换双鞋么,怎么差距一下子这么大? 方淑红和祝明萍面面相觑,一时间谁也给不出答案。 因为前者是根本就没想过美丑,后者的职业注定了她只能艰苦朴素,说上去有差别,但核心还是只要板正,不失礼数就够了。 祝成蹊见她们不吭声,忍不住问道:“不好看吗?不至于吧?” 任何时代的人都会本能地追求美,更何况现在比之前开放了许多,大街上也又不少年轻人打扮的稍微“洋气”许多。 等彻底改革开放后,那更是日新月异,方淑红和祝明萍也不至于真的一点审美也没有吧。 还是她这样搭配不合适? 应该不至于啊。 虽然配上短裙,最好是吊带的那种,再把头发散下来可能会更好看,但现在的国情不是不允许么,所以这样应该也不至于太丑啊! 方淑红和祝明萍总算回神了。 对视一眼,摇摇头,“没,挺好看的。” 就是太意外了。 祝成蹊就说:“那我明天就这么出门。” 晚上吃饭后,祝明萍才有功夫追问祝成蹊说的私下里偷偷摸摸看过国外的杂志和文章的事情。 她把人叫过来,皱眉盯着她问道:“你那些东西都从哪儿看的?还有你都看了什么啊?” 祝成蹊没想到祝明萍还记着这茬呢,就说:“真是一些杂志,以前在同学那儿看的。” 因为稍微放开了的缘故,国内这两年私底下传进不少这些东西,上面也查封很多。 如果只是一些普通的杂志也就算了,但里面有些书籍的思想明显和他们是反着的,甚至还含有鼓动的意味。 更甚者还有一些非常污秽不堪的小说。 但偏生就有很多年轻人对这种东西感兴趣,私下里偷摸看也就算了,还搞一些手抄本。 也因为这事儿,这两年多了不少女孩子未婚先孕,又不敢到医院打胎,只能私下里偷摸吃药,结果就有很多人从此不能再生育,甚至也有直接出人命的。 祝明萍她们之前几次三番叮嘱祝成蹊到乡下后不准谈感情,不准处对象就是怕这种事儿。 现在听她提起还看过外国书,可不就更担心了。 祝明萍还是不敢放松,“真的只看了杂志,没有别的其他的了?” 祝成蹊点头,“真的只有杂志,我只是喜欢看里面好看的衣服而已。” 祝明萍还是不太放心,但是又怕说多了,反而会引起祝成蹊的兴趣,就冷静了会儿,才继续追问道:“那你手里面还有这些书吗?” “没有,真的没有,我房间就在那儿,你要是不信可以进去随便看。” 祝成蹊叹气。 其实要不是不好和祝明萍解释她怎么能想到那么多,她也不会找这个理由。 再说了,这时代小爱去文有什么好看的,有花市的香吗? 有婆婆家的肉炖的烂吗? 她这样阅遍书海,在各大文学网站都是资深vvvvvip的客户会在乎这点东西。 “大姐,我发誓,我真的没有!”此刻,祝成蹊只好再三保证,“我就是想以后要是有机会,也照着那些杂志做点好看的衣服而已,真没别的了。” “最好是这样!”祝明萍戳了戳她的脑袋,“这件事就算了,以后不许再看这些东西了,还有也别在往外面说了。爸妈那里更不许提,免得他们跟着担惊受怕的!” 祝成蹊赶紧点头,“知道了,我保证。” 好不容易打发走祝明萍,方淑红又过来了,好奇问道:“你俩说什么呢,神神秘秘的?” “还是卖乌拉草编的事儿,妈,我明天还要过去现场呢,所以我得好好收拾一下,我就先洗头去了啊。” 祝成蹊敷衍完就跑。 第二天,她也难得起了个大早,收拾一番,暂时去百货商场的乌拉草编柜台当编外售货解说员。 因为提前通知的缘故,不少对乌拉草感兴趣的市民已经在外面排长队了。 祝成蹊一路走过的时候甚至还看到祝明萍他们已经到了。 她也没打招呼,而是赶紧跑进去了。 和同柜台的小姐姐打了声招呼,并和她一起忙了会儿,就正式开门了。 外面的早就等着的人蜂拥进来,有直接开口买的,也有好奇打听消息的。 祝成蹊负责的就是这部分的回答,毕竟现在信息、交通等等都不发达,对外界的了解也很少,这些售货员就算经过短暂的培训也不可能记住那么多。 就在祝成蹊说的口干舌燥的时候,张师傅来了。 她赶紧把人喊过来,给围着她的人介绍说:“各位同志,这位张同志就是我们东北北林县运输队的司机,也是这次给我们送货的司机,你们要是还有别的对东北好奇的,也可以问他,他比我专业多了。” 张师傅都啥还没整明白呢,就对上了一双双好奇的眼睛,这给他整的,吓一跳。 “哎呀吗呀,干啥呢这是?” 他一个一米八大高个,长得也粗壮的男人一开口却是谁也没听过但是有特别招笑的腔调,顿时就惹来了一片笑声。 还有人好奇问道:“你真是东北啊啊,那你说的就是东北话了?” “那还能是假的啊,我东北人当然说东北话了!” 结果一开口有引来一片笑声。 祝成蹊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怕影响到其他生意,就说:“要不然我们出去说吧,一直堵在这儿也不方便。” 反正看热闹嘛,哪儿不行呢,很多东西已经买好了的都跟着祝成蹊他们转场走了。 也有些实在好奇的跟在了屁股后面,整个商场一下子空了好多。 只有还懵的张师傅扯了下祝成蹊,小声问道:“祝知青,这到底啥情况啊?” 祝成蹊特别郑重道:“因为乌拉草编的热卖,很多宁市的人民群众都对我们东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可你也知道我就是个才乡下一个月的知青,了解的实在是有限,所以只好拜托张师傅您好好和大家伙讲一讲我们大东北了。” “况且这也是对外宣传,让大家了解东北,甚至爱上东北,我也怕我自己说错了什么,回头再给我们东北招黑,所以只好拜托您这个本地人了,张师傅,你一定可以对吧?” 张师傅没想到还能遇上这种大事儿,他顿觉身上的担子有点重,但是又打心眼儿里觉得这事儿实在是太光荣了。 哎呀! 这可是给这么大城市的人宣传我们大东北哎! 回去后要是这么一说,别人不得羡慕死他啊! 张师傅越想,心里越是美的冒泡。 但祝成蹊也没忘记提醒他说:“不过您也不能随便瞎说,主要还是围绕着天冷,大雪,乌拉草这些,毕竟人家愿意花钱也是因为听说我们的乌拉草很神奇,还可以说一下以前生活艰难,现在国家好了,大家日子也比以前好点了这方面讲。” 张师傅这些年虽然不算真的走南闯北,但是也是见过世面了,更经历过不少动乱,知道什么样的话能说,什么样的话不能随便说。 他也不想给东北招黑,就拍着胸口表示道:“祝知青你瞧好的吧,我心里有数。” 没多会儿,人群重新扎堆儿。 张师傅又是激动又是兴奋地开始一边回答问题,一边科普东北的一些事情。 他也确实特别有分寸,口才也不错,再加上语调又特别招笑还吸引人,没多会儿就让人群越聚越多,听的也越来越如痴如醉。 甚至哪怕所有的乌拉草编都卖完了,这些人都还不舍的走。 而祝明萍也在另一旁给姬玛当翻译。 一直到太阳到正中午了,实在是太晒了,祝明萍怕人太多晒坏了,才安排人让大家都散了。 张师傅也得以有喘息的机会,一边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一边白话道:“哎呀妈呀,嗓子都给我干冒烟儿了!” 祝成蹊已经把水递到了他的手边,“张师傅,你喝口水,先歇歇。” 张师傅两口就把水灌下去,随手抹了一把汗,才朝着祝成蹊确认道:“祝知青,我说的咋样,没给我们大东北招黑吧?” 祝成蹊之所以敢打他的主意,一是因为她确实没有他了解东北,二也是考虑一个本地人的嘴里说出来的事肯定更具有可信度。 当然,她也相信张师傅不至于在这么多人面前说东北的生活现在多富裕,毕竟前些年的跃进硬生生搞出了饥荒。 回头他说多了,传播的广了,再害得那边的粮食任务和经济任务加重,他怕不是要被别人的唾沫星子淹死。 不过事前是事前,事后是事后。 所以彻底安心的祝成蹊这会儿的夸奖也特别的真诚。 她朝他竖着大拇指,“特别棒,我都听的惊呆了,张师傅你实在是太厉害了。” 张师傅窃喜,但嘴上毫不在意道:“这都有啥啊,这我说的也都是正常的情况啊。” “那还是不一样的,要是不会说话的人,可能说出来就没你讲的这么动人了……”祝成蹊又夸他。 边上,背着照相机的记者和祝明萍打了声招呼,并表示:“祝同志,我想去采访一下这位张同志,您

相关推荐: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痞子修仙传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取向狙击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吃檸 (1v1)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捉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