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去集中照料,她们出去找活计了。” 说的没毛病,沈桃就是这么教育屏县百姓的。 这大男子的时代,你和他们讲男女平等,讲女人也能自立自强,他们能接受?! 那肯定不能啊。 所以得换一种方式。 把男人捧的高高的。 说他们养家辛苦,女人要体谅,一起出去找活计养家才行。 男人一听,哇呀,好有道理呢,凭啥自己费劲巴拉的养家,让女人在家里看孩子享福? 就得让她们也出去做工养家! 等女人真的走出家门,有了赚钱能力,还愁她不觉醒,没后路吗? 王长顺就算读了许多书,明白很多大道理,可追其根本他还是个男人。 他顿觉这番话说的好有道理。 想想家里的败家娘们,就想把她送来屏县打工。 王长顺还想问托儿所怎么收费,护卫头子喊了,“集合集合。” 护卫小哥一溜烟跑走。 王长顺只得返回马车,继续往县衙赶。 县衙门口,又是一群人。 王长顺怀疑屏县是不是捅了人窝,四目望去全是人。 他们又是干啥的?为啥在县衙门口排队? 第439章 王长顺持续懵圈 王长顺跳下马车挤到最前面,想和登记的衙差打听情况。 他还没和衙差搭上话呢,排在队伍最前面的百姓觑了他一眼,“我说你这人真不懂规矩。 没看见后面都排队呢吗?还想插队?!” 王长顺的解释还没出口,他就扯着嗓子喊开了,“护卫快来啊,这里有人要插队!!” 护卫是近期衙门聘请的,根本不认识王长顺。 粗大的汉子拎住王长顺的后脖领子,拎小鸡子似的把他扯到最后面,呵斥:“衙门口你还能放肆?老实点排队!” 王长顺那叫一个气。 等会看到沈桃,他非让她收拾那个护卫不可。 可转念一想,这护卫有啥错?他不认识自己,只是在兢兢业业的维持秩序。 好吧。有火也没地方发了。 王长顺平复心情,排在他前面的男人转头拍了拍他肩膀:“老哥你挺猛啊,衙门口就想插队?! 你今天运气好,沈大人不在。要是她在,她一把将你扔出队伍,永不让你家孩儿进学!” 王长顺又蒙圈了,到了屏县他感觉自己就像大傻子。 他迫不及待的问:“进啥学?” “不知道你就来排队?你这人可真有趣。”男人讥讽。 王长顺也顾不上面子,追问:“小哥你要是知道,你就解释解释呗。” 男人看他上道,就说:“我们在这排队,是给孩子报第二期职业技术学院的。 只收十三岁以上的孩子,每个行当只收一百名。 排最前面那个昨天晚上就来了,熬了一宿,你想插队他没揍你都不错了。” “职业……技术……学院?”王长顺把几个字在舌尖滚了一遭,他说话声音小,还是被前面的男人听到了。 “老哥哥你估计是外地来的客商,看这里热闹胡乱排队的吧。我给你解释解释,这个学院是县衙办的,专门让孩子学手艺的地方。 学时免费,学成找到伙计再分期交束脩。 黑风居的市场办起来了,订货量可大呢。到处都需要有技术的人,衙门就开始培养了。” 王长顺听后苦笑,沈桃是真有主意啊。 他整了整衣服,“小哥,谢谢你给我答疑解惑,不过老哥哥可不是来排队的,而是来找县令的。” 说着他错开人群往前走,走到头,把腰牌递给埋头书写的衙差看。 衙差倏地站起来,“刺史大人,刺史大人快里边请。” 刚给王长顺答疑解惑的男人就见衙差高呼着刺史大人,然后把刚才和他搭话的小老头请进了衙门。 男人后怕。 他刚才没瞎说话吧,不会给沈大人招来灾祸吧? 他照着嘴不轻不重的呼了一巴掌,就这张破嘴惹事。 王长顺进了衙门,直接问:“你们沈大人呢,让她来见我。” 衙差:“沈大人去下桥村视察了,估计得下午才能回来。” 王长顺:“下桥村?她去那里干什么了?” 见王长顺平易近人,衙差快嘴道:“我们沈大人最近忙着搞景点呢,瞧中了下桥村那个驼峰山。” “景点?” 衙差:“这不屏县报纸火了吗?好多外地学子啊,富家公子哥就想来游玩。 我们县令瞧准时机,准备搞那个叫……叫旅游来着。” 王长顺又听到一个新名词,当时来了兴趣,“我外面有马车,但是车夫不认识下桥村。你派个识路的人跟我走一趟。” 衙差:“巧了,小的又识路又会赶马车,小的这就带您过去。” 王长顺赶往下桥村时,沈桃正拔树呢。 驼峰山只有一条人脚踩出来的羊肠小道,根本无法让马车通行。 她只好发挥自己林黛玉倒拔垂杨柳的本事,跟那儿拔树呢。 她身后还跟着一大群人,她拔一棵树就叫一声好,然后吭哧吭哧把地铲平,把石头子儿清理掉。 除了这一帮人,还有一群人在小溪边建凉亭。 倒不用建的多好,茅草凉亭即可,说好听点,主打一个乡间野趣。 说难听点,就算报纸日进斗金也不够衙门四处开销,让穷给逼的。 活干到半山腰,就听有人在山脚下喊:“沈大人你在哪里啊……沈大人,刺史大人来了……” 沈桃压根没想到王长顺会来屏县,只隐约听到刺屎。 谁刺屎? 刺啥屎? 还刺屎达人?这玩意也能当达人? 呼喊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沈桃才听到他喊的是刺史大人。 王长顺? 沈桃心里卧槽了一声,老王头咋来了?还找到这片山头来了? 她赶紧拍了拍手,把卷起的袖口和裤腿放下,交代身后的人继续干,然后飞跑下山。 山脚下,王长顺气定神闲的背着手,仰头往山上看。 沈桃拱手,“下官见过王大人。” 王长顺:“沈大人真是身先士卒啊,听说你要在这座山上搞啥子旅游? 沈大人要不要给本官解释下啥叫旅游?” 王长顺皮笑肉不笑的,沈桃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过旅游也不是见不得人的事,说就说。 沈桃解释道:“王大人您进了城,应该发现城中多了很多外地人。 来都来了,咋也得让他们见识下我们屏县的山山水水。 这座山是坡缓,修好了可让车马通行,到时四周百姓沿途卖点土特产,也贴补下家用。” 王长顺拉长调嗯了一声,语气中颇有感叹,“小沈大人做的很不错。本官三年来了屏县三次,这是第三次。 一次比一次给本官震撼大,这屏县交给你算是交对喽。” 听出王长顺语气中的赞许,沈桃悄悄把腰板挺了挺,小人嘴脸的溜须拍马:“还不是王大人您教的好? 您啊,没事多教教,多指点指点我,我爱听着呢。” 马屁拍的王长顺舒服极了,眼睛都眯起来了。 美到一半,他忽然睁眼,“沈大人,你少给我嬉皮笑脸,你知道本官这次为何而来吗?” “哎呦喂,王大人,下官可真不知道。要不您老给提点提点?” 王长顺看她那滑头的模样,脸上严肃但心里喜欢极了。这小妮子一肚子鬼主意。 偏偏她还心眼正,一心为民。 要是手下的官员都如她一般,他倒过来给他们溜须他都乐意。 王长顺清了清嗓子:“听说你的报纸都卖到圣上手里了?一日能在京城卖好几万张?” 沈桃装傻:“您说屏县报纸啊,那是一商户搞的,和我可没关系。” “里面写的都是官府最新政令,还有你升堂的案件,说没有你的授意,谁信呢?” 沈桃傻笑的搓手,“嘿嘿,让您看出来了。不过您也别挑我的理,赚的银子可都投入屏县了。帐记得明明白白,我是一个铜板都没过手。 衙门搞别的买卖肯定不行,可搞个报纸让天下人知道圣上政令,这没问题吧?” 王长顺:“呵,要是有问题我早就找你了!” 第440章 发现活字印刷 王长顺说完这番话,就见沈桃低头看着一株草,表情三分木讷七分委屈。 他心里不落忍。 这妮子毕竟岁数小,刚才提到圣上,她怕是吓傻了吧。 殊不知,沈桃摆出那副表情其实是在想,既然办报纸你没啥意见,老王你跑到屏县来干啥? 你这一来耽误我多少活?这景点晚开张一天就少赚不少银子。 王长顺安慰道:“我这次来呢,是圣上过问了报纸的事。 圣上说我要是不把你们屏县报纸了解透彻,他就要治我一个失察之罪。 咱们也别在这儿杵着了,你带我去办报纸的地方看看。 给我好好讲解讲解,我好禀明圣上。” 这都把圣上搬出来了,沈桃能不从吗? 她跟着王长顺的马车进了城,在她的指点下,来到印刷报纸的小民宅。 小民宅挺破的,土坯院墙。 王长顺嘴角抽了抽。 没想到他天天看的报纸,就是从这么个小破院里印出来的。 而且人家手眼通天,直接卖到京城,卖到圣上手里了。 王长顺背手站在门口笑眯眯,“叫门吧。” 沈桃气沉丹田的冲着门内大吼,“我,沈桃,开门。” 门里听到声音,赶紧从里面把门打开。 王长顺就见院子里用砖头撑起好多门板。 门板上左一摞右一摞的堆放着报纸,伙计戴着围裙和口罩,围裙上蹭满墨迹。 王长顺走到报纸前看了看,好家伙,每一摞上面都压了纸条,写着即将发往的目的地。 有京城的,有孟蒲县的,有褚州的,有邢州的,有琼州的…… 五花八门,涵盖了大半个大月皇朝的版图。 王长顺直嘬牙花子,这得赚多少银子啊。 “你这利润怎么样?”王长顺笑着问,沈桃总觉的他的笑不怀好意。 沈桃:“嗐,纸都多贵了,我这一张报纸利润都不到两文钱,就是点蝇头小利。” 王长顺看过报纸,自然也看过上面的广告。 他咳了一声,“小沈大人,说实话。再不说实话,我可就要查你们衙门的账本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 沈桃只好弱弱的伸出两根手指,蔫头耷脑的交代,“两万两。 这两万两我建了养马场、养猪场、养鸡场、修了三条路、建了四十三个托儿所、修了两个城门、建了一个职业技术学校,还设了低保户,资助了三百多个贫寒学子。全花光了~” 最后一句是重点,沈桃还做了个手心向上的动作。 其实她赚的何止两万两?忽略报纸一张两文的进账,全国各地定制的广告费,日收入就超一千两。 她怕说出真实数字,吓坏王长顺。 王长顺狠狠的咽了口唾沫。 褚州离屏县近,肯定是报纸最先卖到的地方。报纸出现在褚州也就两个月,那她办报纸的时间肯定相差不多。 短短两个月她就靠报纸赚了两万两! 好像怕他抢似的,还一股脑都用掉了—— 难怪屏县起的这么快,有这么个搂钱的耙子,能不快吗? 他要是有这个实力,褚州早就赶超京城了。 惋惜钱花的这样快,以至没能打上秋风的王长顺,内心更多的其实是钦佩。 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是人家沈桃想办法赚来的。 活该他们屏县富起来。 王长顺又感叹的看了看报纸,这可是个生金的宝贝疙瘩呀。 看着看着他就看出问题了,发往每个地方的报纸日期不同,广告内容不同,甚至还有把屏县报纸四个字换成他们本地报纸的。 沈桃是怎么做到短期内印刷出不同版面的? 这小破作坊的伙计忙里忙外,并没有很多的雕刻伙计啊? 王长顺内心慢慢平静下来,他好像洞破了圣上专门让他调查报纸的真正目的。 圣上不是要给沈桃定罪。 而是想知道沈桃印刷报纸速度之快,成本之低的真正秘密。 想通这点,王长顺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他看伙计总是从一个房间往出搬报纸,想来那就是印刷间。 他指了指印刷间道:“小沈大人,可否带我去那个房间里一观?” 沈桃叹了口气。 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可没想到这么快啊。 晚一天就能多赚点银子入账。 就不该把报纸送到京城去卖。 可谁让林蔷给的实在太多了呢。 沈桃苦兮兮的领着王长顺进门。屋里有一张大桌子,四个伙计正在桌案前忙碌。 他们用一把细密的大刷子沾墨,甩到九分干就往模具上涂抹,过后将一张纸印在上面,再用一把干净的刷子扫。 须臾,揭下一张印满密密麻麻字的报纸。 印刷工身后还配了另外四个伙计,他们接过报纸后放到桌子上摊开。 等干了再整理到一起,形成一摞。 这也无甚稀奇。 直到—— 一名印刷的伙计端着手里的模板出门,去了另外一间屋子。 他把模板交给屋里的人,又抱着一个新的模板出来,回到工位继续干活。 王长顺探头往排版间里瞅,就见排版的伙计将模板里的木块拿出来,分门别类的归拢。 归拢好,他又快速抽取新的字块,排版新的内容。 王长顺激动的踉踉跄跄跑进屋,把排版的伙计给挤走了。 他尝试拿起字块,仔细辨认上面的反字,对照内容排版。 王长顺哈哈大笑。 “竟是如此!竟然是如此啊!难怪你想印多少就印多少,想印什么内容就印什么内容。 速度之快无人能比,真相竟然是这样!” 王长顺也不带手套,徒手去摸刚印刷过的字块,手上黑乎乎的。 他的手还不老实的乱摸,不一会儿头发上,脸上,衣服上全黑了。 正忙碌的王长顺忽然想起了什么。 初七那天官员汇报工作,沈桃给他送了年礼。 年礼当中就有一包字块。 他当时怎么处理来着? 他根本没有想其用途,就当成小孩认字的玩意,随手赏给了下人。 但凡。咱就说但凡他多看一眼那个字块,发现上面的字是反的,也不用被蒙在鼓里这么久。 王长顺心里酸唧唧,不知道沈桃送了他字块就算了,现在想起来了,感觉错过了一个亿。 第441章 皇帝和沈桃互相算计 王长顺疯够了才从排版间走出来。 他黑乎乎的手指指着沈桃,脸上却不见指责之意,“你个小狐狸,你连我都骗啊。” 沈桃夸张的摆手,“王大人,我可没骗您哈~” 王长顺:“行了,咱不说这个了。按照我的脾气,知道这东西有大用肯定第一时间报给圣上。 如若那般,你这屏县衙门倒是少了一大笔开销。 你想出来的办法,你先用来获利改善民生。别说我了,就算圣上也没权利指责。 只是再有这样利国利民的发明,你可得先告诉我一声。 你不知道啊,圣上写折子来质问我,吓的我一裤兜子都是汗。” 见王长顺这么开明,沈桃倒因为在他身上使了小心机,有点过意不去。 不过为了屏县发展,这点微小的良心痛不值一提。 王长顺来都来了,就不急着走。 至于给圣上的回信,在屏县也能写啊。 王长顺厚着脸皮管沈桃要了一整套刻好的字块,连带一封书信连夜差人送往京城。 沈桃在黑风居招待了王长顺吃晚饭,晚饭过后两人关起门彻夜长谈。 王长顺:“此番圣上询问你的印刷之法,肯定别有用意。 往小里说,他可能要抢你的生意。再狠一点,他让你停了报纸,他可以自己印来赚银子。 屏县没了报纸的收入,屏县的摊子又铺的这么大,当如何维持下去?” 沈桃见王长顺像长辈似的推心置腹与她交谈,也打开了心扉。 “王大人,就算圣上不停我的报纸,我也会自觉的停下来。” 王长顺:“我多多少少了解圣上,他胸襟挺宽广的,不会这么不近人情,断了你的财路。” 沈桃手指摩挲杯沿,“王大人,你只看到了报纸能赚钱,却没想到报纸的深远影响力。 报纸是思想的传播途径,上面传播的内容和思想会引导一批人。 时局平稳时,看不出端倪。一旦时局动荡,报纸上随便发表些反动皇权的东西,对圣上是十分不利的。 相反,由朝廷来发行报纸,全天下百姓都将是圣上的信徒。” 王长顺茅塞顿开,“你早就知道有这一天?把活字的字块交给我,又不说明活字的用途,只是为了给屏县赢一段赚钱的时间?” 沈桃点了下头,“报纸是我能想到的赚钱最快的方法,既能给衙门快速积累第一桶金,还能打响屏县名号。 钱赚到了,屏县名头也家喻户晓,我的两个目的都已达到。 再者说,不能卖报纸我可以写话本子啊。您知道什么叫植入,什么叫冠名吗?” 王长顺心想,不止羊让你玩明白了,报纸也让你玩明白了啊。 不过作为屏县报纸连载故事的重度爱好者,王长顺还是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那你的报纸停了,我还能看到故事的后续吗?” 沈桃掩嘴轻笑,“当然。后续故事会以你意想不到的形式,出现在你眼前,你就瞧着吧。” 最初敲定报纸生意,沈桃只是觉得衙门干这行不会被上级追责。 随着报纸火起来,她的思想维度变了。 她心里有一盘大棋,可以让屏县更上一层楼的棋。现在看来,圣上已经入瓮了。 后面几天,王长顺就跟着沈桃到处去——干活。 主要是沈桃事情太多,没空陪王长顺转。 王长顺脾气还硬,拒绝了安排的向导,非得跟着沈桃。 干了几天,王长顺腰酸背痛,一把老骨头差点交代在屏县。 这会儿沈桃赚钱他也不羡慕了,实打实用力气换钱啊。 到了第四天,王长顺说啥也不待了,返回褚州。 ** 圣上是在王长顺写信后的第二十天,收到了递进宫的包裹。 看着一大包沉甸甸的东西,圣上脑壳疼。 王长顺搞什么鬼? 包裹里是什么玩意? 让他调查个屏县的报纸,至于送这么重的东西来? 莫非是把沈桃祖宗十八辈调查一番,全写成折子递上来了? 张内侍掂量了下包裹的重量,“圣上,让老奴来拆吧。” 圣上点头。 张内侍打开包裹,包裹里磨的黑漆漆的。里面的字块散乱的到处都是,他嫌弃的翘起兰花指捻起一个字块,“圣上你瞧,这王大人送的是什么东西?老奴从未见过呢。” 圣上凑近些,看着散落的字块,脑海炸开一个闪电。 他哈哈大笑,“难怪,难怪啊!张内侍你去把工部的人叫来,让他们好好看看这东西。” 张内侍晕晕乎乎的出去传旨,不多时工部来了一群人。 看到这活字印刷的字块,他们拍着大腿感叹,“妙啊,妙啊。我们怎么就没想出来?! 只要雕刻出活动的字块,就可以快速排版内容,用时少,还能反复使用。” 圣上打开了王长顺的信,信里一五一十的交代了活字印刷的用法。 王长顺吧,详细说了报纸的成本,以及一张两文钱的利润。 更是表明连载故事是促进大家去买报纸的关键。 他啥都说了,就是没说广告的事,更没说广告特别赚钱。 这是他护犊子的小心机。 圣上激动的拍案,“王长顺这事做的不赖,张内侍,你去把王长顺的折子都扒出来,看看他之前求过朕什么事。 这次算他大功一件,有啥愿望满足他!” 张内侍:“圣上,老奴这就去!” 待人都退出去,御书房里只留皇帝一人时,他落座沉思。 沈桃这个活字印刷当真妙极,难怪她能把报纸卖往天南海北。 然,这天下是他的天下,报纸也只能是朝廷发行的报纸。 活字印刷流传开后,人人都效仿屏县办报纸,朝廷如何控制百家言论? 时间一长岂不引发动乱? 他只能对不起沈桃,把屏县报纸给掐掉。 唉。沈桃想出了报纸的主意,还提供了活字印刷的方法,他这个皇帝却要断人家财路。 皇帝怎么想,都觉得自己不是个东西。 他想着要给沈桃补偿。升官不行,
相关推荐:
[位面]清洁工
有点道德观念但不多(校园 NPH)
黑化病娇短篇合集
傻女人郑秋月(np)
快穿之大肚人生
师兄为什么生气(NPH)
夭寿!夫人又帮首辅大人纳妾了
二的代价
强占弟妹
召君日久(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