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婚姻止步 > 第77章

第77章

到王大人面前。 王大人捡起两个土豆,也不管脏不脏,不由分说塞进厨娘怀里。 “去做菜,用清水煮一锅,顺便切丝炒一盘,快去快回!” 一番话说得极快,外加急切的语气,就跟催命似的。 等厨娘走后,王大人高兴的仰天长笑。 他一会儿摸胡子,一会儿又站到书桌前,毛笔沾墨想写什么。 可最后又放下毛笔。 急不得,急不得。 得确定这东西好吃饱腹,还要跑一趟屏县,确定土豆如徐以德所说这般高产,他才好把这件事往上报。 若这事是真的,他完全可以把土豆作为依仗,和圣上讨个赏。 把税粮的量往下压一压,百姓也好过活。 厨娘这边拿到土豆,半分不敢耽搁,按照王大人所说的方法做了几盘菜。 她带着灶房几个打下手的伙计,忐忑地把菜端到桌上。 王大人捏着煮土豆,闻了又闻——额,就没什么特别的味道。 只是从未吃过这东西,他心里也打鼓。 不过徐以德既然敢让人送来,那必是亲自尝试过的。 旁的不说,徐以德能养出一身肥膘,那也是个好吃鬼。 好吃鬼亲自验证过的,他还有什么可担忧? 王大人咬了一口煮土豆,口感又面又沙。 普通的煮土豆,若是土豆品种不好,是会有一点涩味的。 但沈桃的土豆可是系统出品,质量上乘。 不仅不涩,细细咀嚼后,口齿还有清香。 王大人越吃越快,吃得眉眼都舒展了。 等他吃到八分饱,他把筷子往桌上一扔,道:“备马车,我要亲自去一趟屏县!去见见徐以德。” 心腹赶紧去备马车,又点了几个会武艺的手下陪同,这才踏上前往屏县的路。 ** 沈桃把粮食上交后,细细盘点着手里的商品货物。 目前,屏县除了有不断推陈出新的木制品,还有油印、双面绣、蒸馏烈酒、玉雕、茶器这些好货。 商人们回去,宣传的也很卖力。 现下不止有从孟蒲县的水路来的商人,也有其他商人从四面八方赶来。 不过主力还是码头。 每天有数以百计的商人来屏县,是时候规划一片地,把“义乌批发市场”盖起来了。 这个市场占地面积不小,配套设施也要完善。 选地、盖房子、装潢、后续宣传,直到投入使用,至少耗费一年时间。 等到那时,屏县会更热闹。 沈桃这边规划的好,却不知孟蒲县的县令冯家照坐不住了。 屏县在他的码头开了一个摊位,把数不清的商人都弄到屏县去了。 他啥都没捞着! 三年清知府,那还十万雪花银呢。 更何况冯家照在徐以德口中的外号叫冯小眼,他那小眼睛里除了银子啥都装不下。 见天这么多生意从他地头上过,他要是不薅一把羊毛,他都难受的睡不着。 不过,动屏县特产的摊位,就意味着要和徐以德宣战。 他俩同为县令,还是同一年科考出来的。 虽然他看不上徐以德,但也得顾念一点薄情。 到底是要银子,还是要这点薄情,冯家照势必要做出选择。 不过嘛,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两个都要。 左右是个商户,随便寻点由头就能让他干不下去。 想要开张继续做生意,势必要求到他们头上。 到那时,他和徐以德二一添作五,岂不快活?! 冯家照这么一想,顿觉人生通透,当即让人备马车往屏县去。 彼时的徐以德还不知道,冯家照的算盘珠子马上就要崩他脸上。 他换了一身便装,正在街上闲逛。 徐以德那一身肥膘,还有标志性的两撇小胡子,早都成特色了。 屏县谁人不认识他? 徐以德自认为了解屏县百姓,殊不知屏县百姓把他也摸得透透的。 徐大人他就爱听好话,一听就上头。 一上头,还真能办两件像样的差事。 所以街头巷尾的百姓就假意没看到他,实际一边瞟着他,一边把他夸到天上去。 “徐大人可真是个好官啊!之前有商人在门口乱扔东西,衙差就在他的授意下处罚了那商人五文钱嘞! 从那往后,大街上干干净净,多亏了徐大人!” “就是,徐大人支持咱们出来做生意,讨生活。 我儿子在外面卖舆图,一天就赚了十文钱,全赖徐大人英明!” 徐以德更加得意,心想,不知是哪个衙差这么上道,替他得了美名。 也不能白得这名声,一会儿回去就下令,在街上乱扔东西罚五个铜板! 徐以德美滋滋地走着,就见街道尽头两辆马车一前一后驶来。 前面那辆马车走得挺慢,而且车身和马身都有披挂,一看就是外地来的商人。 而后车嚣张,马夫一直打马,逼着马再快一些。 屏县街道并没有宽到两辆马车并排而行的地步。 若是后车想赶超,前面那辆车必须得停下。把车往旁边拽,直到快要贴上墙,才能让后面的马车顺利通过。 故而,前车看后车加速,就也打马,想要快行几步。 前边有岔路,这样两车就能顺利交汇。 后车却等不及了,小小马夫张嘴就骂:“前面的,赶紧停下让我们过去。 知道我们是谁吗?敢拦我们的路,不想活了?!” 徐以德:…… 嘶。 他要是没记错,前几日沈桃与他商量过,要让商人在屏县吃好喝好玩好,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他们才会支持屏县经济。 故而,徐以德还张贴了告示。 让百姓对商人客气点,断不敢坐地起价。 谁砸屏县饭碗,他就砸了谁的饭碗。 后面这辆马车也不知是什么来头,这是没把他的话当话?! 徐以德带着穿便装的衙差,快走几步,想要去会会他们。 还未等他走近,前车就勒马停下。 道路狭窄,前车一停,后车不得不停,否则就撞上了。 瞧吧。 前车脾气也不太好,杠上了吧。 前车的商人下了马车,皱眉道:“我来了屏县好几次,屏县的人都很和善。 你们什么来头,竟然当街纵马?不怕县令大人惩处?” 后车车帘掀起,钻出一个穿官袍的男人。 第226章 孟蒲县县令冯小眼 男人一双眼尖细上挑,官威浓重。 他高高站在马车上,丝毫没有要下车的意思,就那么斜睨着几个商人。 他那高贵的眼神,就好似商人如蝼蚁般卑贱。 大月皇朝虽没有士农工商这样的排名,但商人的确比不得当官的高贵。 几个商人瞧对面是官身,也都低头拱手。 马车上站的,不是外号冯小眼的冯家照,还能是谁? 他冷哼一声 ,“本官乃孟蒲县县令冯家照,现来屏县找县令徐以德大人商讨公务。 速速将马车停靠到一边,让本官先过去。耽误了公务,小心本官问你们的罪!” 商人心中有气,却还是强忍下,挥手让马夫把车往墙根靠,放冯家照的车离去。 冯家照见商人知趣,便钻回车里。 马夫得意洋洋地甩鞭,马儿吃痛,快速行去。 周围人议论纷纷,“这孟蒲县的县令好大的官威!” “这一对比,倒是我们的徐大人亲民!” “呸,什么东西!” 徐以德不好追着马车喊冯家照,只好看着他的马车往县衙行去。 停顿一会儿,徐以德决定先安抚商人,再回县衙。 等他到了近前,却见那几个商人已经被百姓围住了。 他们有人从菜篮子里拿鸡蛋塞给商人,有人把买的菜送给商人。 还有人替冯家照道歉。 “大老爷别气,那人不是我们屏县的,不懂我们屏县规矩。 我替他给你们道歉,可千万别因为他,就对我们屏县失望啊。” “就是就是,我们屏县的县令徐大人最是亲民,绝对做不出这样的事。” 商人没想到百姓这么热情,手里抱着满登登的东西,笑道:“老乡们,我们都知道屏县人是好样的。 谢谢你们安抚,我们心里都记着呢!” 有人发现藏在人群中的徐以德,大喊道:“说县令大人到,县令大人还真到了!” 徐以德挤进人群,冲商人拱手作揖。 “是徐某的错,让几位受了委屈。 这样,几位到四方客栈入住。 无论你们在屏县待几日,衣食住行我们屏县包了。 权当是给你们赔罪!” 徐大人的表现,和刚才那位冯大人的表现,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也让人对屏县升起更多好感。 百姓也与有荣焉。 徐以德处理完街上的事,急匆匆地赶回县衙。 一进衙门,就有衙差来报,“徐大人,孟蒲县的冯大人来了,现在正在偏厅等您呢!” “知道了,我去换个衣服。” 徐以德换官服时,冯家照正在偏厅等候,屏县的县丞正在接待他。 “冯大人,您稍等片刻,徐大人外出视察民情还未归……” “徐以德倒是清闲,整日可以出去闲逛呢。 今日来你们屏县,倒是和往日不同。借着我们孟蒲县的光,你们屏县发展的真不错呢。” 这话明褒暗贬,讽刺屏县借了孟蒲县的光。 这的确是冯家照能说出来的话。 毕竟他所在的孟蒲县富庶,而屏县贫瘠。 每年孟蒲县上交的税银,比屏县多不少。 他在刺史王大人面前都可以挺直腰杆,损徐以德几句又怎么了? 都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可他和徐以德同级同品,他照样能打压他。 没办法,谁让徐以德摊上屏县这么个鸟不拉屎的破地方。 徐以德穿好官袍,又故意多等了一会儿才赶往偏厅。 “以德兄,你现在贵人事忙,可让我好等啊!”冯小眼阴阳怪气。 徐以德拱手,气愤道:“是我的不是!冯兄想必也知道我屏县最近来了很多商人。 为了留住他们,我还亲自下了一道令,让百姓把他们当成家人。 没想到今天有个王八蛋,他不把本官的话放在眼里。 当街纵马超车不说,还让那几名商人下不来台。 我要是碰上那个王八蛋,我非甩他两个耳光!” 若论阴阳,徐以德也是个中好手,明里暗里骂冯小眼是王八蛋。 冯家照脸色讪讪,直奔主题道:“听说你屏县出了个厉害的商人,还在我孟蒲县开了个摊位,把商人全都拉到你屏县来了。 商人图利嘛,我们当官的也乐见其成。 只是有些事啊,官府还是要出面管一管。 比如产量这么大,税是不是得多交一些? 还有,我看木材用的也不少,照这么砍伐下去,没两年山都得砍光。 我们食君之禄,得替君主分忧。 他把好端端的江山交给咱们治理,总不好还他一片光山。” 冯家照一番话说的云里雾里,听得徐以德心中打鼓。 他索性直白问道:“冯大人是什么意思,大可以明说。” 冯家照挥手遣散左后,又给徐以德使了个眼色,让他谴退身边人。 徐以德照做。 屋里只剩下两人,冯家照笑的不怀好意。 “既然做生意,就要受咱们管。 这生意我想让他做,他就能做成。 我若是不想,马上就能让他在孟蒲县待不下去。 我呢,发财也不好自己发,总想着拉徐大人一把。 不如咱们联手,让这商人送点……呵呵,你懂的。” 徐以德都快跳起来骂人了。 他们屏县百年都难出一个沈姑娘!! 先不说她的生意手段,就说她这生意带活了多少人啊? 现下屏县有了活路,人人都高兴。 反倒惹他冯家照不满意了,想来分一杯羹。 真是屁股上描眉画眼,好大一张脸啊。 屏县的事,什么时候轮到冯小眼儿指手画脚了。 徐以德当即回绝,“怕是要让冯兄失望了! 这个商人我不仅不会动,我还会大力支持她。 至于在孟蒲县开的摊位,她也是遵照了大月皇朝的律法开的。 若是冯兄一定要在中间横插一杠子,也就别怪我徐以德把状告到刺史大人面前!” 徐以德一阵抢白,是半点没给冯家照留脸面。 冯家照拍案而起,怒道:“好你个徐以德!既然如此,那本官也就按律行事了!” 他一甩官袍,气哄哄地走了。 冯家照刚走不久,沈桃就带着她的规划找上徐以德。 徐以德面露忧色,“沈姑娘,不是我不支持你,你现在就建这个……批发哦批发市场,是不是步子迈的有点大?” 其实他实在担忧冯小眼出坏主意。 一旦码头的摊位开不下去,沈桃的生意必受影响。 此时投入这么大一摊子,银子花出去了,恐再难收回来。 沈桃挑眉笑道:“不大不大,这市场我并不想自己搞。 我想拉上城中商户,搞一个分红制。 也就是每人都掏一些银子,等到盈利时,按照出银子比例往回返利。 所有商人都系在一条绳上,我们同进同退!” 第227章 送礼被嫌 沈桃说的热血沸腾,把徐以德都整澎湃了。 激动归激动,他还是要提醒沈桃小心冯小眼。 他忧心忡忡道:“沈姑娘你的想法甚好,看中哪片地直接和我说。 只不过,就在刚刚,孟蒲县的县令冯家照来找过我。 你在他地界上做生意,招揽商人,大大小小的事都归他管。 若不然,你给他一些好处,他也能给你行方便。 他要是揪着不放,你大可以告诉我,我上刺史大人那里去告他!” 沈桃最近麻烦了徐以德不少事。 他不但没有从中获利,还处处行方便。 不是天下所有的官,都和徐以德一样。 就比如孟蒲县这个冯小眼儿。 沈桃思忖片刻道:“徐大人,这事我知道了,谢谢您的提醒,是我考虑不周。 这样,我明天亲自去一趟孟蒲县,会会这个冯县令。 至于地的事,容我打通孟蒲县的关节,再来与你商议。” 沈桃是个生意人,自然知晓要送礼这件事,即便心中不愿。 她从县衙出来,就去百花楼找了韩妈妈。 沈桃从韩妈妈手里买了一些全国各地的好酒好茶。 回到黑风寨后,她又让谢言去全通银号支了一千两银子。 这就是茶搭桥,酒铺路,钱防灾,慷慨送礼后门开。 第二日,沈桃换了一身体面的衣服,带上大奎和冯茗,乘坐黑风寨最体面的马车往孟蒲县行去。 午饭前,他们一行三人赶到孟蒲县。 县衙门口守着几个懒洋洋的衙差。 沈桃掏了几文钱递给一个衙差,“劳烦您通传一声,就说屏县特产的东家沈桃求见。” 衙差并未接铜板,反倒是嫌弃地看了一眼沈桃。 那模样分明是嫌铜板少。 “滚滚滚!现在什么阿猫阿狗都敢往衙门靠了?!” 沈桃心里的火腾腾升起,却强压着气从钱袋子里又摸出一块银子,递过去。 “劳烦您通传一声。” 衙差瞟了眼银子,心中满意,接过银子塞进腰间,“在这里等着!” 等了一炷香时间,衙差回来了。 “进来吧,大人正在处理公务,你们先候着。” 衙差把沈桃三人领进后堂一间空房。 房间里空空荡荡,连条桌椅板凳都没有。 这要是等,那就得站着等。 好大的官威,上来就给她一个下马威。 看着他们三人进屋,衙差转身关上门,就像守犯人似的守在门口。 三人站得久了,腿都麻了,只能在屋子里踱步。 等了一个多时辰,还是没人传话召见。 沈桃三人早上走得早,连饭都没吃。 现下过了午饭时间,肚子饿得咕咕叫。 冯茗打开门,衙差立刻冷眼看过来,“退回去!衙门重地,岂能让你四处乱走?” 冯茗挤出笑脸讨好道:“衙差大哥,我不出去,劳烦您去看看大人的公务处理完了吗? 若是时间还久,我们能不能先出去吃一口饭,实在是腹中饥饿。” 衙差冷笑,冯大人哪里在处理公务啊?就在刚才,他出去吃席了。 人家是故意晾着你们,这还不懂? 还让你们出去吃饭,想得美,饿着吧。 他公事公办道:“你当衙门是你家开的呢?想进来就进来,想出去就出去? 我告诉你,你今天走出这道门,就休想再进来。” 随后他抢过冯茗手里的门板,嘭地一下关上。 冯茗碰了一鼻子灰,心中都快沤死了。 沈桃小声安慰,“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吧,咱们出门办事,就得拿出求人办事的态度。 他这是怨咱没提前来,没把他放在眼里,故意给咱下马威呢!” 这一等又是两个时辰,太阳西斜,天都快黑了。 沈桃三人没地方坐,干脆盘腿坐在地上,闭眼休息。 忽听衙差在门外道:“冯大人。” 冯家照:“屏县特产的东家可还在屋里?” “在,大人请进。” 沈桃三人听到声音,赶紧在冯家照进门前站起来。 冯家照大步进门,故作亲切道:“今天实在是公务繁忙,冷落了几位。” 而后他环视四周,冲门外喊:“谁这么不长眼,把几位贵客带到这屋了?!” 衙差摸了下鼻子,低头赔罪,“是小的疏忽,小的这就去搬桌椅。” 他心里却是想,还不是你安排的?是你指明让他们在这屋里等,还特意撤掉了桌椅板凳,现下却拿我做筏子。 几名衙差赶紧搬来桌椅板凳,又去倒茶。 沈桃拱手作揖,“在下是屏县商人,前阵子在码头开了个屏县特产的摊位。 实在是最近事多,没及时来拜见大人,还请大人不要放在心里。 这位是我手下管事大奎、冯茗。” 冯家照不看沈桃,却把目光投向冯茗。 “早听闻徐以德徐大人的妹婿与我同姓,也姓冯,不知这位冯茗小弟和徐大人是什么关系?” 冯姓在褚州算是大姓,非常常见。很少有人因为同姓,就联想到亲属关系。 冯家照这么问,分明就是知道冯茗的身份。 冯茗拱手,“徐以德大人正是我舅舅。” 冯家照恍然大悟,“哦,你是徐大人的外甥。哎哟,早知道有这层关系,就该放下公务来见见你。” 沈桃回头看了一眼大奎,大奎赶紧把酒水,还有好茶,放到冯家照身侧,又把一个木匣捧到冯家照座位旁的桌子上。 “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还请冯大人笑纳。” 冯家照瞧都没瞧地上的酒水,而是用一根手指挑起木匣的盖子。 木匣里装的是一千两银子。 冯家照看到银子,嘴角压下来。 他一松手,木匣盖子嘭地一下盖上。 “这是何意?公然向本官行贿?!若不是看在徐大人的面子上,我现在就可以让衙差把你们拿下,关到狱中。 赶紧带着你们的东西走,别让本官再看到你们!” 冯家照甩袖气愤离去。 衙差踏门而入,讥笑道:“几位请吧。这年头真是啥人都有,支了那么大的摊子,反倒送这么点银子。 就这也好意思拿得出手?打发要饭的呢?!” 沈桃冷笑。 “那你觉得拿多少合适?” 衙差:“你这箱子至少大十倍吧。” 再大十倍,那就是一万两。 这冯家照也不怕撑死。 更何况,官员收受贿赂是多大的事啊,那得关起门来偷偷地。 可在这孟蒲县县衙,收贿赂好像极其稀松平常,就连一个小小的衙差都能开口评论一番。 可见其风气腐败到什么程度。 呵!一万两! 他可真敢开口啊! 既然人家嫌弃少,咱还不送了呢! 至于码头的生意,她照样做,她就不信天下还没有王法了! 沈桃三人带着东西离开,转而去了鲁婶他们落脚的民房。 现下民房里堆了很多货物,大山留在家里守着。 第228章 孟蒲县遇难 见沈桃他们来,大山很高兴。 激动地跑出去买菜买酒,打算好好招待他们。 晚间,鲁婶和刘婶也回来了。 介绍了一天的商品,她们口干舌燥,一进门就喝空了一壶茶。 鲁婶:“桃儿,现在光顾咱们摊位的人越来越多了。 挤得都转不开身子,若不然,咱们保留码头这个摊位,在城中再开一个更大的。” 沈桃沉声询问:“码头摊位上可有人闹事?” 见沈桃面色严肃,鲁婶也认真

相关推荐: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军师威武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将军宠夫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