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 “我已经过了想要公道的年纪,我就是……”宋致远长叹一声,什么也没说。 他已经四十二岁了,不是十二岁,还能理直气壮纠结于公道不公道。 他是男人,男人就不该纠结于这些唧唧歪歪狗屁倒灶,他只是有点失望,仿佛自己记忆哪里出了错,明明自己一直珍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好,在别人看来或许已经不记得了。 安然用力握了握他冰凉的手,在心里说:放心吧老宋,这个公道你可以不要,但他们不能不给,我必须给你讨回来。 回到大院,宋致远说研究所还有事,今晚可能要加班,让安然先回去,她只说“早点回来”,其实知道是心里不平静,需要一个独处的空间罢了,她就装不知道吧。 上楼,黑花听见她的脚步声,立马摇着尾巴从李小艾家出来,“呜呜”两声,仿佛是在打招呼“你回来啦?” 安然摸摸它油光黑亮的狗头,自家没人在的时候,它也不会饿着,多的是蹭饭的地方。 “小安回来了,宋所长呢?” “他想起还有点事,上研究所去了。”安然勉强笑笑,看见萧若玲也在,就给她使个眼色,让她跟自己来一趟。 这几家人的邻里关系十分和谐,每家都在别的地方买了房子,可谁也不愿搬出去,就觉着这里是他们的根,是他们共同的家。 萧若玲来到安家,自己拿起茶几上的橘子剥开,把经络剔得干干净净,才优雅地放进嘴里,“怎么,有事?” 安然把门关起来,又把窗帘拉上,“跟我说说宋家的事呗。” 萧若玲是地地道道的海城人,跟宋家不仅在一个区,以前还是一个弄堂的,在萧家买大房子搬走之前,他们上一辈人是很熟悉的邻居。 “哟,不是不想听宋家人的事吗?以前我给你讲你都让我滚,现在你倒是求我啊。” 安然真是急死了,都啥时候了还来这副大小姐脾气。 安然就是非常能屈能伸,这不,抱着她胳膊就求:“萧大小姐,你倒是快说说呗,你上次不是说宋家父母是歪瓜裂枣,怎么个歪法你快说说。” 宋父名叫宋学山,母亲叫隋懿,名字倒是一听就是文化人的名字,就是做的事也很文化人,在弄堂里是有名的老好人,热心肠,谁家要是点什么困难,谁家没米下锅了,孩子生病了,老人摔断腿了,他们都非常热心地帮助别人。那时候宋学山作为一个小业主,比一般街坊的日子要好过点,而隋懿因为在女校教书,也很受人敬重,是一对小有名气的伉俪。 “不过,宋学山我没接触过,但隋懿那个女人,老妖婆!” 安然不解,“咋,你们还有仇?” “老宋没敢跟你这母老虎说吧,我以前差点就成他对象了,还是隋懿那老妖婆介绍的,但我妈没看上。” 安然憋笑,“那你可要失望了,我家老宋啊啥事都跟我说哟。”就是不说她也能盘问出来。 萧母看不上的不是宋致远,而是隋懿。据说她因为在旧社会识文断字,还是女校的老师,对萧母这样的商人之女很是看不上眼,总是横眉冷对,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半道上碰见都不拿正眼看人。 关键她要是对谁都这么清高也就罢了,可她对着街道领导,女校领导又是另外一副样子,客气谄媚得像一条哈巴狗,对着小商户之女就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萧家曾经也是风光过的,谁愿意受她个穷酸鬼的脸色? 反正,萧母是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假清高的女人,以前一个弄堂里住着没办法,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可后来萧家搬走后,几乎就没联系了。忽然有一天,隋懿腆着脸上门来说亲,说是宋致远年纪大了,想给他找个对象,萧若玲挺合适的啥啥啥,萧母当时就没给好脸色。 “后来老妖婆居然有脸去找你家老宋的工厂领导,让一定要把我介绍给他,当时你家老宋还在乡下呢。”萧若玲冷哼一声,她虽然也属于冷美人那一挂,但至少不会用鼻孔看人,隋懿就属于又丑还又穷酸还偏要用鼻孔看人的,着实恶心。 故作清高,其实内里比谁都贪恋权势和金钱。 安然深表同意,她也看不惯隋懿那死妈样,跟谁欠她几百万似的,但她历来坚信不能以貌取人,不能因为长相就轻易否决一个人,“那你再给我讲讲他们家的事呗,你记忆里总不能全是他们家的坏,一点好也没有吧?” 萧若玲眯着眼想了想,“做好事吧,好像还真有一桩,不过,都是我爸妈说的,不一定保真,啊。” “快说,我就爱听八卦,管它真不真。” “那时候宋家因为曾在解放前几年收留过一对年轻夫妇,听说是在R军里当卧底,干地下工作的,当年躲在他们家躲过了追捕,解放后受到区里和街道的表扬,街道上才允许他们家继续当小业主,不然多少人都搞公私合营了。” 因为有过“红色”背景,所以街道上也网开一面。 但萧若玲有点不屑地说:“我看着是他们赌对了呗,他们收留人家的时候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都成立一年多了,太平洋战场都出现转折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R军投降是早晚的事儿……那时候谁不想干点对政府投诚的事啊?人家那对夫妇据说是怀着孕的,如果不在他们家耽搁的话,早就上了港城的轮船,早早回瑞士了,人家又不是沽名钓誉的……” 安然一愣,打断道:“什么怀孕夫妻?” “俩人是归国爱国华侨,他们祖父母辈一直定居在瑞士,当国内处于水深火热的时候毅然决然回国投身抗日救亡事业,卧底在敌方阵营里,提供了很多重要情报……一个是日军驻海城报社的记者,一个好像是专门研究核物理的大学老师,就说这样的人吧,也不是宋学山和隋懿能接触到的,对吧?” 既是华侨,有外国护照保驾护航,又是为当时日军自己的报社工作,再加上一个是大学教师一个是记者,多么体面的身份,一个洗脚的小业主怎么可能接触得到呢?这也是萧家看不惯宋家的原因,总觉着自从有了这层“红色”背景,一家子尾巴都能翘上天了。 作为一名华国人,安然不可能记错,日军投降是1945年,“那对夫妇在宋家避难的时候是哪一年?他们啥时候离开,离开的时候是大着肚子还是已经生下孩子了?” “我妈说那年我二哥刚出生,是……1943年,不会错,我哥出生后没多久,我们家就搬走了。至于离开的时间,好像谁也没注意,等街坊们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他们已经走了。” 没有人看见,那也就是除了宋学山和隋懿,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孩子出生没,如果已经出生的话,孩子生在了哪里?有几个?为了逃命,他们会不会把孩子托付给别人? 不是安然阴谋论,是这样的事在那个年代就是合理的。有舍身为国的英雄,也有愿意把英雄的孩子视如己出养大的普通老百姓,因为一旦英雄父母被捕,R本人为了撬开他们的嘴,什么丧尽天良惨绝人寰的事干不出来呢? 把孩子托付给可信之人,既是父母的本能,也是为了在被严刑逼供的时候少一个把柄——大人可以慷慨赴死,却无法看着婴儿被残杀。 而宋致远的出生年份也是1943年,安然不得不多想,毕竟宋家对宋致远的态度,真的不像亲生父母该有的样子,这压根就是虐待。谁家父母会虐待自己亲生孩子呢?那么好看那么天赋异禀的孩子,有什么理由虐待呢? 所以,安然不得不怀疑,宋致远到底是不是亲生的。如果没
相关推荐:
壮汉夫郎太宠我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综影视]寒江雪
在爱里的人
摄春封艳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和徐医生闪婚后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