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端王爷的名头压阵,他忽然感觉到有些压力了,只是依旧想不明白这里头的关窍。 明曦请了二叔去厅堂说话,“再过些日子,咱们第一茬小青菜就该长出来了,二叔,你找人编装菜用的竹筐,一定要找手艺好的匠人,编出来的筐要精致大气,筐上有盖,盖子上要有咱们温泉菜的徽记。” 段二爷:…… 你只是种个菜,不是金银楼了卖首饰的。 但是明曦说了,他就应下来,“这个好办,不过这个徽记用什么?如今遇仙楼在京城的名气极大,不如用遇仙楼的招牌?” 这要是给姻亲故旧送去,面上也好看。 “可以。”明曦点头应下,“总之,咱们的温泉菜,一定要把名声打出去。” 段二爷看着明曦,你这又不买菜,还要扬名,到底图什么? 不过,他脑子不如明曦好使,自然是明曦说什么他就怎么做。 明曦与二叔商议完事情,就骑马回城,先去遇仙楼那边跟掌柜齐东春交代一声。 齐东春的立刻来了兴趣,笑着说道:“姑娘,还是您有办法,这京城显贵们,就爱吃个有名头的东西,这温泉菜还是头一遭,必然会红火。” 明曦只微微颔首,道:“你这里先做准备,每日只有限量供应。” “是,物以稀为贵,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齐东春更开心了,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大姑娘,这天眼看着就要冷了,咱们这温泉菜,等到了冬日也能如常供货吧?这要是能行,那咱们遇仙楼今年就能成为京城第一楼了。” 明曦笑,“我会尽量给酒楼留下份额。” 齐东春狐疑地看着大姑娘,这怎么还能不好说? 姑娘自己庄子上的菜,还能做不得主? 明曦离开之后,齐东春思来想去觉得是不是大姑娘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就去了段平昌那边。 段平昌刚从内织染局回来,进门就看到齐东春正在等他,开口道:“你怎么来了?是不是大姑娘那边有什么事情?” “老爷,是有一桩事情,我也拿不定主意,请您给掌掌眼。” 段平昌进了厅堂坐下,“你说。” 齐东春就把事情一说,“我是怕大姑娘是不是遇到什么为难的事情,要是真的自己庄子上有这个,届时还能做不了主?” 段平昌之前听明曦跟她提过一嘴,知道这件事情跟段二爷有些关系,他就看着齐东春道:“大姑娘怎么吩咐,你就怎么做,她心里有主张,你只管做事就是。” 齐东春听到这话,就知道是自己多虑了,他哂然一笑,道:“嗐,我也是瞎操心,老爷这样说我就安心了。” “你能想这么周全,遇仙楼交给你管着我也安心。”段平昌道,“大姑娘以后身份不同,你做事要更加谨慎是对的。” 齐东春不敢有丝毫得意之色,他在段家做管事这么多年,不管是老爷还是大姑娘都十分厚待他,他自然要尽心尽力。 齐东春离开之后,段平昌去了后院,许氏见到丈夫,就问道:“齐东春走了?” 段平昌点头,“没什么大事,有点事情拿不准来问一句。” 许氏笑,“齐掌柜也是老人了,他还有拿不准的事情?” “京城跟江城是不一样的,低头是官爷抬头是显贵,可不得更小心些。” “也是。”许氏给丈夫斟了茶放在他面前,柔声说道:“大哥写信来了,你要的东西他已经找到了,过几日就让人送上京。” 段平昌点头,“佟高卓最近在内织染局小动作频繁,几次针对我,有谢芳周旋,徐东林看在端王的面子上也没让佟高卓太过分,但是明年内织染局的条子,无论如何我也得拿到手。” 许氏闻言忧心忡忡,“佟高卓仗着有太子做靠山,行事越发张狂,你可要万万小心。” 段平昌冷笑一声,“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只管走着看吧。”说完看着妻子,“曦曦那边怕是要开始动手了,你这里打探得如何了?” 许氏一惊,“这么快?之前不是说还有些日子?” 第211章 太子想要一箭双雕 段平昌微微颔首,“明曦今日去齐东春那边说温泉菜的事情。” 许氏虽然性子软一些,但是生意上的事情听丈夫说得多了,她自己也懂得几分。 此时,面色微微一沉,“只怕这孩子遇到了事儿。” “我也是这样想的。”段平昌道,“你约贺太太去遇仙楼喝茶,多请几个人作陪,把温泉菜的事情宣扬出去。温泉养出来的菜,岂能是寻常河水能比的。” 明曦要冲锋,他就给孩子击鼓助阵。 汪献倒台后,顶替他的便是贺程,这几个月来,许氏在丈夫的授意下,与不少商户家的太太们往来,贺太太那边她更是打点的妥妥当当。 许氏点头,“昨日贺太太还让人来送帖子,说是请我喝茶,我估摸着也是为了内织染局明春条子的事情。” 段平昌笑,“消息是我放出去的,佟高卓要给我使绊子,我就要让京城的大商户们都来敲一敲内织染局的门。” 许氏一愣,随即道:“这是贺副会长得了消息,想要让贺太太来探问我的口风?” 段平昌点头。 “那我如何回她?”许氏问道,“内织染局那边还没准确的消息给你,我这里也不能胡乱说话。” “贺太太若是问你,你只要让她知道佟高卓想要吃独食即可。” “这能行吗?”许氏有些迟疑,“你不是说那佟高卓只是想要为难你,怕是他不会针对贺程。” “贺程现在让贺太太探问你的口风,这就说明他心里更倾向于看我怎么做。” 许氏明白了,立刻说道:“好,那可得好好唱一出大戏,不过要是贺程转头去求见佟高卓,只怕就会穿帮。” “佟高卓心黑眼高,要的份钱太多,贺程要是搭上他的线,辛苦一场只怕做白工,怎么会同意?”段平昌冷笑一声。 “那就没问题了。”许氏点头,“我这就让人给贺太太送信,约她明日在遇仙楼吃饭。” 段平昌看着妻子,“这件事情先不要跟曦曦说,免得她担心,内织染局那边的事情,我自己能拿下。” “我知道。”许氏笑了笑,随即叹口气,“到了京城才知不易,咱们尚且如此,曦曦一只脚踏进皇家门,别人只见风光,哪里知道她的难处。” 他们做父母的,更不能给孩子添麻烦了。 ** 天还未亮,京城各府大门已开,文臣武官乘轿骑马朝皇宫而去。亲兵护卫提着灯笼,一路之上不时有官员相遇,寂静的街道慢慢地热闹起来。 天蒙蒙亮,宫门大开,众臣列班入殿。 此时,段愉也到了武选司,以他的官职自然不能上朝奏对,但是祖父说了,他天赋一般,做官就得勤勉。 自打进了武选司,他已经不知道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是何种滋味了,便是休沐在家,也要跟着幕僚先生学习,简直比当初读书时还要辛苦。 “段大人。” 段愉屁股刚坐下,就有个小厮匆匆进来,对着他施礼,压低声音说道;“上头传下话来,宁亲王府的世子要前往崎南边境,您这边提前准备下。” 段愉心头一跳,“谁?宁亲王府的世子?” “正是,大人说了,不管谁来问话,您都要说不知情,只管备文书。” 段愉心头跳得厉害,摸出一个厚实的荷包塞进那小厮的手里,“我知道了,你快些回去,别被人瞧见了。” 小厮将荷包揣进怀中,低着头出门避着人快步走了。 段愉忙开始准备上任文书,提笔写下名字,心头还跳得厉害,要等上司来了用印,这文书才能生效。 他把东西准备完毕,放进抽屉中锁好,提笔在纸上写了几行字,卷好塞进袖子中,这才起身往外走,叫来自己的长随,低声吩咐道:“将这张纸送回府给大姑娘,务必要快。” “是,世子放心。”长随接过来塞进怀里,转身就走了。 段愉这才微微松口气,昨晚上明曦说的话还在耳边残留,没想到今日居然应验了。 若不是明曦提醒他,只怕今日他就要遭殃。 明明萧临要去奉城伯手下做参将,但是方才传话的小厮只道前往崎南边境,丝毫不提官职,在谁麾下当差。 这是给他挖了个大坑,一旦他失职,上头追究下来,他就得担责,说不定这小官也得丢了。 另一边,明曦正在查账,接到了段愉送回来的纸条,看过上面的字,她冷笑一声。 果然如此。 萧沐宸让萧临往奉城伯手下做参将,太子必然会暗中阻挠。 偏偏她大哥在武选司,太子这是要一箭双雕。 她把李全叫来,看着她说道:“你去见齐贺,将这个交给他,让他务必交到端王手中。” 明曦将写好的信封口递给李全,李全接过去,道:“我这就去。” 李全走后,明曦让茜草去传话,让府里备车,她更衣梳妆后坐上马车离府。 遇仙楼。 宁亲王妃在齐东春亲自引路下上了三楼,刚踏进门,就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传来。 她微微侧头,看到明曦一袭湖蓝长裙走来。 齐东春微微弯腰,“大姑娘。” 明曦点头,“齐掌柜去忙吧。” “是。”齐东春立刻退下。 明曦亲自推开门,看着宁亲王妃笑道:“今日冒昧请王妃来,还请王妃见谅,请进。” 整个三楼寂静无声,再无其他客人。 宁亲王妃大步进了门,边走边说道:“段大姑娘今日请我来,不只是为了喝茶吧?” 明曦笑,“自然。” 话音一落,齐东春亲自端着茶点来,将东西摆在桌上,有悄无声息退下去。 宁亲王妃冷眼旁观,心里却想着,规矩倒是不错。 都说商户粗鄙,如今看来也不尽是。 明曦拿出段愉给他的纸条,放在桌上推过去,“您先看看这个。” 宁亲王妃扫了一眼,又看着明曦问道:“这是什么?” “您看过便知。” 宁亲王妃没有再说什么,伸手将纸条拿过去,低头一扫,面色微微一变,“此事当真?” “这是我大哥让人送回来的,今早刚刚发生的事情。” 宁亲王妃的脸色变了又变,眼中的怒火已经无法压下去。 第212章 骂他怂货 “段大姑娘,你既然跟我说这个消息,那你想要什么?”宁亲王妃压下心头的怒火问道。 段明曦抬手提壶给宁亲王妃斟茶,慢慢地说道:“我若说无所求,您肯定不信,我又不是菩萨转世来普度众生的。” 宁亲王面带惊讶地看着段明曦,这话倒是有点意思。 “我只是想要求一个公道,仅此而已。” “此话怎讲?” “中秋宴下毒一事,虽然毒不是我所下,但是慕华郡主确实因我而中毒。” “此事你不用放在心上,我虽然疼爱女儿,却不会无能迁怒无辜之人。” “王妃心胸开阔大度,是您自身修养。但是我却不能就此揭过,凡事有一就有二,这次对我下手未得逞,迟早会有下次,下次我未必就再有好运气躲过一劫。” “你查到了真凶?”宁亲王妃凝视着明曦问道。 明曦摇头,“想来结果您已经知道了,穗儿自杀,线索已断,此事就此结案,我想您与宁亲王也不会真认为是两名宫女私怨引发的毒案。” 宁亲王妃面色一冷,“那是自然。” “巧了,我也是这样想的。” “犬子出京的事情,你是如何知道的?”宁亲王妃问道。 “自然是端王爷告知。” 宁亲王妃:…… “我早就听闻端王待你不一般,今日终于相信果然如此。” “小女能得遇端王殿下喜爱,是我的福气。王爷待我一片真心,小女自当真心回报。” 宁亲王妃笑了笑,“所以,你让你大哥盯着此事?你是如何猜测会有人暗下黑手?” “小女不才,不过是私下自己揣测几分,没想到侥幸猜中。” “段大姑娘,我是不信这世上凡事说什么侥幸的。” “您过誉了。”明曦面带真诚道,“我只是想要知道王妃此事会如何做?” “你呢?有什么打算?” “背后之人想要一箭双雕,既能阻拦萧世子出京一事,又能将我兄长推进陷阱,如此狠毒之辈,我们伯府若是怕了他,只怕下次他更无顾忌。” “此言极有道理。” “如果我的消息没错的话,萧世子应该是前往奉城伯手下做参将。世子历练几年,大楚与崎南再有战事,必有机会立功。有了功勋傍身,将来世子就能风光回京。” 宁亲王妃此刻看着明曦的眼神越发郑重,她不信端王会跟她说得如此细致。 这必然是她自己想到的。 “所以呢?”宁亲王妃又问。 “朝廷文书下达自有章程,现在明显有人放出假消息设陷。不过是想着欺上瞒下,打一个时间差,让萧世子与我哥哥入彀。如果,反过来呢?” “反过来?” “是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宁亲王妃猛地站起身,“你可知道,如果这样做,若是不能成功只会引火烧身。” “怎么会呢?皇上能放萧世子出京,那么今日所谋之事,至少有七成把握,足以让我们放手一搏。” 宁亲王妃深吸口气,“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后生可畏。” “明曦也是没办法罢了。” 宁亲王妃重新坐回去,慎重道:“若是此事一旦成功,你要知道牵涉到的人可不少。” “浑水摸鱼,岂不是更好?” 宁亲王妃深深地看了明曦一眼,随即果断说道:“好,那就这么办。” 明曦知道能说服宁亲王妃,身为母亲,她的一子一女先后受害,怎么会无动于衷? 至于宁亲王…… 宁亲王妃必然有办法说服他。 二人在遇仙楼分开,宁亲王妃的马车在酒楼后门远去,明曦也坐上自己的马车回了伯府。 回去的路上,她绕路在武选司外等候段愉。 段愉脚步匆匆地溜出衙门,看到明曦的马车立刻上车,还未坐下便道:“你怎么来这里了?” 明曦看了一眼这个大哥,她遇到大哥的事情,多与大嫂肖氏说,让她转达,两兄妹倒是很久没有这样直接对话了。 “大哥,此事你上禀没有?”明曦问。 段愉摇摇头,“赵大人还未回衙,我当然不能越级回话。” “大哥有没有想到,也许赵大人被人故意拖住了呢?” 段愉一愣,“你的意思是……” “所以,大哥你拿着文书直接去找人,赵训赵大人是个聪明人,一见就知道怎么回事。” 段愉面带迟疑,看着明曦道:“赵训只怕未必愿意涉险。” “那就看大哥的本事了。” 段愉:…… 他有什么本事? 明曦对上他的神色,慢慢地说道:“大哥,想要出人头地,除了有丰厚的学识傍身之外,还要有别人没有的胆量。” 段愉觉得自己被妹妹内涵了,就是骂他怂货呗。 “大哥总不会想一直做个员外郎吧?” 当然不愿意,段愉心想。 “所以,机会来了,你得抓住。” 段愉眼睛一沉,立刻说道:“我知道了,我这就带着文书前往兵部。” 真要找不到赵训,大不了就在兵部把事情捅出来,那么多人在场,总有人出来收拾场子。 明曦目送段愉下车,还有几分魄力,不枉她扶持他一场,吩咐车夫掉转车头回了伯府。 一回府,老太爷身边的人在门口等着她,见到人立刻把她请走了。 老太爷见到明曦,指了指椅子,“坐下说话。” “谢祖父。”明曦入座,“祖父叫我来有什么吩咐?” 老太爷看着明曦,“方才宁亲王身边的亲随来过了。” 明曦这回是真的有点意外,宁亲王妃这事情办得是真的快。 “祖父已经知道了?” “你为何不与我商议?” “祖父身体不好,孙女觉得事情尚未到需要您出面周旋时,好钢用到刀刃上,您得留到最后发力。” 老太爷:…… 这气好像也生不起来了。 “你这胆子真是大,宁亲王也是你能联手的人?” “若是以前必然不能,但是他的一子一女都受牵连,宁亲王自然无法再稳坐钓鱼台。祖父,皇上若不疑心他,萧临岂用出京?” “那又如何?不过是暂时的,宁亲王在陛下心中的地位,非一般人能比。等风头过后,事情就难说了。” “祖父,端王让萧临出京,既然宁亲王默许,就等于认同儿子上了端王的船。纵不能齐心协力,他也不会害自己的儿子,将来也许会隔岸观火,却不会肆意加害。” 老太爷冷笑一声,“这世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到最后一刻,谁又知道会如何?你还是太年轻了!” 第213章 烫手山芋 “那孙女就只能力保端王荣登大宝,宁亲王就不用左右为难了。” “你一个女子,还能插手朝政之事?” “宁亲王为何让人来见祖父?” 老太爷哑口无言。 明曦面色严肃地道:“祖父,别人要我死,难道我就要心甘情愿引颈就戮?经过这次的事情,您心里应该明白,这次他们未曾得手,必然还有下一次。” “你……罢了。”老太爷看着明曦,这倔强果断的性子,跟他年轻时一模一样。 若没有这样的秉性,他也赚不来这伯府的爵位。 “祖父,中秋宴下毒一事,慕华郡主无辜被牵连中毒,孙女侥幸逃过一劫,但是最终只以两名宫女私怨结案,由此可见陛下庇护皇后与太子之心。 这次纵不能扳倒他们,孙女与端王联手,也要他们掉一层皮,方能解我心头之恨。” “你小小年纪,怎么能有这么大的怨气?凡事要不急不躁,徐徐图谋。”老太爷敦敦教诲。 “祖父教训的是,若是孙女徐徐图谋,只怕到了明日,我大哥就要成为别人的替死鬼了。” 老太爷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精彩起来,气呼呼地看着明曦,骂也不是,不骂也不是,现在的孩子,真的是无法无天。 “你大哥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 “我只是告诉大哥,我不能为他铺一辈子路,他的仕途,还是要自己走出来。我从武选司那边回来时,大哥已经准备带着文书前往兵部了。想来,此时应该已经在兵部了。” 老太爷:…… 头好疼! “此事如此凶险,若是宁亲王没能配合好,你大哥的处境你可能预料到?” “男子汉大丈夫,做事情岂能瞻前顾后?”明曦用最温柔的声音说着最狠的话,“宁亲王若是食言,那么萧临的处境会如何,他也得想一想。” 老太爷忽然之间明白了明曦话里的意思,让段愉去兵部,就是隐晦地让宁亲王知道此事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老太爷看着明曦,难怪端王给她送信,由着她去做,怕是早就想到她会如何出手了。 老了,真是老了。 明曦那句瞻前顾后,小丫头也是暗搓搓地在点他。 这孩子……给点风就能上天了。 老太爷微微叹口气看着明曦,“你既然与端王已经商议好此事,祖父也不会拦着你,但是事情最后能否成功,现在还是未知数,你也要做好准备。” “孙女知道。” “你回去吧。” “祖父,您好好歇着,孙女告辞。” 明曦跑了这一天,确实也有些累了,回了自己的院子,这才松了口气。 “姑娘,您歇一歇吧。”茜草端上茶点来,“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晚饭还早呢。” 明曦并不饿,也没什么胃口,但是茜草一脸担忧,她还是捏了一块山药糕放进口中慢慢吃着。 豆沙的馅,是她喜欢的三分甜味道。 不知现在兵部如何了。 话说,此时段愉前往兵部找赵训,转了一圈也没见到人,他就有种不太妙的预感。 方才来之前,他让自己人仔细打听过了,半个时辰前,赵训确实到了兵部。 现在不见人影,要么是走了,要么是躲起来不见他。 前者也就罢了,若是后者,段愉想起明曦的话,脸色并不好看。 谁也不想做别人刀下的替死鬼。 赵训若是避着他,那就说明他知情,要么他是想独善其身,要么就是与人同流合污。 顾不得了。 明曦说得对,事情到了这一步,他还有什么退路,总不能给人做替死鬼! 段愉豁出去了,他这辈子脸皮就没这么厚过,在兵部挨个房间找赵训,见人就问赵大人。 兵部的人见段愉这架势都给整蒙了,大家议论纷纷,这是出什么事情了? “段大人,找你们赵大人有什么事情,怎么这么急?”有人好奇的问道。 段愉一脸急色,忙拱拱手道:“有人到武选司传话,让下官准备萧临萧世子的出京赴任文书,但是下官有些事情不太明白,需要赵大人核实。” 什么? 众人皆是一惊。 萧临要出京赴任? 这……开什么玩笑? 有知道内情的看着段愉的眼神带着惊讶与打量。 不知道内情的,被这个消息一下子震住了。 京城谁不知道,皇上虽然待宁亲王亲近,但是宁亲王三个儿子,却一个做官的都没有,脑袋上顶着个闲职,也只是样子货,比光头好一些。 这里头的缘由,大家私下里门清,只不过谁也不会在嘴上说出来。 怎么现在皇上居然让萧临出京做官去? 有人想要问一问萧临做什么官,打眼一看,段愉已经急匆匆离开继续寻找赵训去了。 兵部的人面面相觑,大家窃窃私语,都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段愉顶着一张着急的脸,一路直找到兵部侍郎那里,段愉见到人就热泪盈眶,拜地不起,直呼,“大人救我……” 兵部侍郎:…… 早知道他今日应该找个理由早退的。 段愉才不管兵部侍郎心里想什么,明曦说了,事情无人解决就要往大了闹。 他这里一闹,宁亲王那边抓住时机就出手了。 “段愉,有话好好说,你先起来。” “大人,下官不敢起来,还请大人看看下官手里的文书,这可如何是好。下官受命出具萧世子出京赴任的文书,但这话含糊不清却不说清明何地,何时,任何职。 下官为难之时,忽然又得了一个消息,说是皇上让萧世子前往崎南边境,任奉城伯手下参将一职。 大人,下官这文书握在手中犹如握着烙铁般,一旦文书出错,下官万万担待不起,还请大人给下官做主啊。” 兵部侍郎此刻脸色也有些撑不住了,“你说什么?” 这怎么回事,怎么跟他得到的消息也不一样? 段愉又把事情重复一遍,再一次问道:“大人,此事下官该如何处置,请大人指点。” 兵部侍郎面色阴晴不定,看着段愉道:“你跟我来,此事事关重大,需回禀尚书大人。” 段愉心头松口气,立刻起身跟着兵部侍郎离开。 妹妹说得没错,果然就有人管了。 这烫手山芋,可以扔出去了。 第214章 要糟了 宁亲王身边的小厮一直盯着兵部的动静,此时得了消息,拔腿就往王府跑。 父子俩听了小厮的回话,面色各有不同。 萧临是微微松口气,宁亲王的神色要复杂得多,他看向儿子,“你想好了?” 萧临颔首,“爹,儿子留京只能平庸,出京方可另有天地,我不想做一辈子庸才无能之辈。” 宁亲王听到儿子的话,这一刻脸上多了几分沧桑,半晌才说道:“爹知道了。” 萧临看着父亲离开的背影,这一刻竟有些说不出的难受。 他知道父亲也难,可是大戏已经开场,硬着头皮也得唱下去。 宁亲王妃得了消息从后院过来,瞧着只有儿子,便问,“你爹进宫了?” 萧临扶着母亲坐下,这才道:“是,娘,儿子是不是太自私了?” “胡说!”宁亲王妃立刻说道,面色郑重地看着儿子,“谁愿意做个废物?况且我儿自幼聪慧,却不得不收敛锋芒做无能之人,我知道你的委屈,你爹也知道。 以前是没办法,没机会,现在机会来了,即便是双刃剑也得抓住。你只管放手去做,其他的交给你爹。” 萧临眼眶微微一润,深吸口气这才说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脱离儿子与端王的预期,段大姑娘让段愉把事情闹大,现在我爹又要火上添一勺油,皇后跟太子那边肯定不会束手就缚。” “那就要看陛下的心了。”宁亲王妃嗤笑一声,上回的事情,皇帝蒙着眼睛庇护太子,这回要是还这样做,兵部上下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哼! ** 东宫。 “你说什么?”太子盯着陈昶问道。 陈昶额头上冷汗直冒,低头回道:“殿下,谁能想到那段愉不仅识破了计谋,而且还敢把事情闹到了兵部尚书面前,只怕此事不易善了了。” 原本只是想使个绊子,给段愉安个渎职的罪名,把他的官儿给撸了,让段明曦与端王吃了这个闷亏。 段愉此人虽然有些圆滑,但是骨头可没那么硬,他怎么敢? 这跟他们预计的发展截然相反,事情要糟了。 太子冷着脸问,“梁循呢?” “他已经悄悄去了兵部,看看事情还有没有回旋的余地。”陈昶道,“殿下,您还是心善了,当初就该直接下手,让段愉避无可避。” 太子心烦意乱,因为没想到事情在段愉这个软骨头这里出了差错,当初制定计策时,就没把他放在心上。 谁知道,偏偏在这里翻了船。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段愉怎么可能一下子变得如此果决胆大,去查他今日都见过谁。”太子沉声说道,说不定是端王做了什么。 陈昶立刻退下吩咐人去查段愉今日的行踪。 段愉在武选司当差,行动轨迹并不复杂,很快就查到了。 “段明曦?”太子冷笑一声,又是她! “是,东宫侍卫查到段愉有半刻钟的时间出了武选司,在后门上了一辆定远伯府的马车,经查这辆马车是伯府大姑娘段明曦常坐的一辆。” 陈昶看着太子的脸色十分难看,他皱眉说道:“殿下,这个段大姑娘着实有些邪门,据属下打探,当初段愉拿到这个官职,跟她也有些关系,您看此事要不要深查?” 太子扫了陈昶一眼,“你说呢?” 陈昶沉默一下,查倒是能查,就怕拔出萝卜带出泥,太子殿下虽然身为储君,但是皇上如今依旧掌握朝政,若是被陛下知道殿下的举动,怕是要心生怀疑。 就在这时,梁循急匆匆地赶回来,见到太子上前见礼,随即说道:“殿下,不好了,宁亲王又进宫告状了!” “好,真是好!”太子怒道,“他们果然是有备而来!” “殿下,此时您一定要沉住气,武选司与兵部的事情,就算是陛下过问,也不会马上查到您这里。” “是啊,殿下,就算是陛下查到东宫,您也要一问三不知,顶多是个失察,万万不能认下。”陈昶道。 梁循面色阴沉,尖着嗓子道:“只怕咱们一开始就中计了。”说着看着太子,“殿下,宁亲王也掺和一脚,定与慕华郡主中毒一事脱不开关系。” “端王做事一向谨慎小心,从不冒进,万万没想到,这回他居然敢拉着宁亲王下水,宁亲王一向不与诸王往来亲近,这回居然也敢顶着被陛下猜疑答应联手。”陈昶道。 梁循心中对皇后微微有些不满,若不是为了护着李家那姑娘,太子殿下现在怎么会陷入这样的泥潭中。 “殿下,皇上宣您觐见。” 太子的内侍曾拓急匆匆跑进来回话。 陈昶跟梁循对视一眼,面色都很凝重。 “殿下,您万万要记住,此事您全不知情,都推到属下身上来。”梁循道。 太子惊讶地看着梁循,“梁先生,何出此言?孤一向倚重你。” 梁循轻笑一声,“有殿下庇护,微臣即便是现在倒了,总有一日还能为殿下效劳。但是殿下万万不能有失,此事是微臣负责,由微臣了结最是恰当。” 陈昶皱眉,“梁循,若是宁亲王与端王极力追究,你恐有性命之忧。” “为太子殿下尽忠,是微臣之使命。”梁循抬头笑道。 太子凝视着梁循,“你放心,孤一定保住你的性命!” 太子说完拔腿就走。 崇政殿外跪着十几个人,还有一人浑身是血躺在地上不知死活。 太子看了一眼,脚步微微一顿,随即收回目光抬脚进了大殿。 “儿臣拜见父皇。”太子上前行礼。 皇帝铁青着一张脸,抓起面前的折子兜头砸向太子,“看你做的好事!” 太子立刻跪下,“父皇息怒。儿臣不知做错了何事?” “你自己看!”皇帝怒道。 太子感觉到旁边站着的宁亲王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殿中除了宁亲王并无他人。 端王居然没出现在这里。 太子心头发沉,捏着奏折的手一紧。 抬眼看向奏折,在看到梁循两个字时,他心中有根线一下子断了。 第215章 一人抵千军 段愉老老实实地跪在兵部尚书身后,垂着头大气儿也不敢喘,他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踏进崇政殿,第一次距离皇帝这么近。 就在这一刻,段愉对自己的以后的道路有了新的目标,充满了雄心壮志。 妹妹说得对,他以前目光短浅,不知上进。 以后,他会更加努力。 旁边的兵部侍郎,微微侧头,看着段愉面上变幻不定的神色,以为他心中害怕。 想起老伯爷……他低声对他说道:“怕了?” 段愉听到这话也不敢转头,低声回道:“大人,我第一次面见天子,便遇到这种大事,委实心中有些慌乱。幸好有大人在,卑职这才能稳得住。” 兵部侍郎眼睛盯着地面,膝盖跪的有些发麻,他慢慢说道:“事情到如今,你只记住一句话,御前回话,不可说谎。” “微臣不敢,字字句句皆是实话。” “那就不用怕了。” 其他的怕也没用,看陛下这回如何处置吧。 兵部侍郎也没想到,最后拽出来的居然会是东宫的幕僚。 *** 淑妃拿着一把精致的小铜剪子,正在修剪花枝,旁边胡嬷嬷帮着递花。 陈福正在回话。 “太子殿下已经被宣至崇政殿,奴才打听到陛下大发雷霆,崇政殿外以兵部尚书为首跪了十几个人,当初故意传错话的小吏,屁股都被打开了花,生死不知。” 淑妃手中的剪子微微一顿,“只宣召了太子一个?” “是。”陈福回道。 淑妃冷笑一声,皇上这是还想庇护太子? 想到这里,她看着陈福问道:“你打听清楚了,这次梁循确实被抓到了证据?” “是,被打得半死的小吏,正是他买通的人。”陈福道,“娘娘,这小吏已被打得半死,罪责已定,还有梁循在前顶着,只怕太子殿下那边不易撼动。” 淑妃将小铜剪子扔在桌上,冷笑一声,这才又道:“皇后那边有什么动静?” “坤德宫没有任何异常,皇后娘娘今日宫门都没出一步。” “皇后还是如此沉得住气。”淑妃略有些失望,皇后越是稳得住,太子那边就越不会有事。 看来,梁循这回要顶罪了。 淑妃想起儿子跟她说过的话,看着陈福说道:“贵妃、德妃
相关推荐:
我以力服仙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老师,喘给我听
阴影帝国
修仙有劫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虫族之先婚后爱
军师威武
将军夫夫闹离婚
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