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随他起兵靖难征战的武将怀着政治投机的态度,见靖难之役老二朱高煦立下了赫赫战功,加上他对其十分喜爱,若被立为太子,军事勋贵集团可能获利更多。 因而以淇国公丘福、驸马永春侯王宁为首的靖难之役将领纷纷上书,要求将二皇子朱高煦立为太子。 在这批武将的簇拥之下,朱棣对于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决心,的确有所动摇。 相比于天生肥胖行动不便的老大朱高炽,朱棣自然更加喜欢骁勇善战酷似自己的老二朱高煦,这是天下间所有父亲,都有的正常心理。 然而老二得了勋臣贵戚的支持,老大却得到了文官集团的鼎力拥戴。 金忠、解缙、黄淮和尹昌隆等朝堂重臣,都反对立朱高煦为皇太子,主张“立嫡以长”,并在朱棣面前“历数古嫡警事”,让朱棣那颗躁动的心安定了下来。 但真正让朱棣下定决心,册立老大朱高炽为太子,却是因为姚广孝、袁珙二人的相面之术! 袁珙曾为老大朱高炽相面,称他为“太平天子”,他又为好圣孙朱瞻基相面,盛赞其为“万岁天子”! 就连姚广孝都评价朱瞻基,称其为“好圣孙”,大明可旺三代! 正是有了这二人的评价,朱棣才终于下定决心,于永乐二年册立老大朱高炽为太子,并于永乐九年册立好圣孙朱瞻基为太孙,彻底断了老二夺嫡争权的野心! 但是,朱棣万万没有想到,当一切都尘埃落定后,现在姚广孝竟然告诉他,老二朱高煦有开疆雄主之相! 这不是哄骗欺瞒是什么? 想着,朱棣气得浑身发抖,恶狠狠地盯着姚广孝。 这还是他自从认识这和尚以来,第一次对他露出强烈的杀意! 姚广孝心中有苦难言,只得叹气道:“皇上,非是臣与袁氏父子有意欺瞒,而是汉王面相发生了惊人变化,臣等也不知为何……” “再者说来,陛下当时初登大宝,朝堂之上各方势力交错纵横,唯有册立大皇子为储君,才能稳住人心,陛下难道忘了吗?” 听了这话,朱棣脸色才算是好看了些。 他知道姚广孝这话不是在替自己开脱,而是的的确确的大实话。 他靖难成功即位称帝之时,朝廷的政局是非常微妙的。 这种微妙既是他朱棣在靖难之役后登基称帝的延续,也是朝廷中多个政治派系对垒的结果。 建文朝虽然短短四年,但这是南方士人尤其是江南文官的黄金时代。 如果仔细查查建文重臣,如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的籍贯就会发现,这些全是南方人,南方人经历洪武高皇帝打压后之,终于迎来了黄金时代。 而朱棣本是燕王,他的根基在北平,手下属官多为北人。 由于是推翻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登基,朱棣与支持朱允炆的江南文官集团势同水火。 登基后为了稳定皇位,朱棣以清剿靖难之役残余的罪名处置了不少支持朱允炆的文官家族,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方孝孺。 因为这些操作,朱棣和江南文官势同水火,在朝廷中明争暗斗非常激烈。 从洪武年间就存在的南北之争,到他朱棣靖难即位后,矛盾与冲突格外激烈! 然而江南是大明朝廷财赋来源之首,而这些财赋又掌握在江南文官手里,再加上帝都金陵正好处于江南文官的地盘上,这让朱棣对大明的执政始终处于被江南文官集团的掣肘之中。 为了国家的大局,朱棣不可能把江南文官都杀光,只能恩威并施,逐步化解南北文官矛盾,以及他这位“篡位天子”与江南文官之间的矛盾! 不得不承认,即便到了现在,这大明天下文人,大部分出自南方,北方文人的文化素质,远远比不过南方文人,至于才子俊彦之流,北方更是远远不如南方。 故而朱棣即位称帝后,不得不设法笼络这些南方士子,如设立内阁,让杨士奇等南方大才入阁辅政参预机务。 再如……册立性子宽仁的老大朱高炽为皇太子! 老大虽然外貌不如人意,但是他那宽厚仁慈的善良本性,却是得到了南北文官的一致拥戴。 反观以前的老二朱高煦,就是个会打仗的泥腿子,臭丘八。 而且这个“泥腿子”嚣张跋扈,恃宠而骄,横行不法,脾气暴虐…… 如此两相对比之下,文官们自然拥戴老大朱高炽,敌视老二朱高煦。 毕竟让一个武夫当国,他们这些文人士大夫该如何自处? 所以,种种因素结合之下,朱棣唯有捏着鼻子,立了老大朱高炽为太子。 但即便如此,朱棣依旧余怒未消。 “你们这些相术名家,以往不是告诉过朕,一个人的面相天生就已经注定,此人的命数也随之决定。” “那老二的面相,为什么会出现变化?” 话到此处,朱棣也觉得有些心惊胆颤。 难道说老二得了白头翁托梦,命格这才发生了变化? 姚广孝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皇上,无论如何,储君已定,朝野拥戴,绝不可轻动!” 朱棣听了这话后,只是冷冷地扫了他一眼。 姚广孝是好圣孙的先生,即便不能称为太子党,那也是向着太子的。 可是如今,他朱棣已经得知,自己偏爱的儿子,有开疆雄主之相,他怎会就这般不与计较? 开疆雄主! 何为“开疆”?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何为“雄主”? 文治武功,英明有为,方为雄主! 何为“太平天子”? 治国安邦,即是太平天子! 二者这一对比,朱棣很难不动了动心思。 相比于太平天子,他更加喜爱开疆雄主! 因为他朱棣,自己就是一个雄主! 第100章参观!能文能武好圣孙! 忙活完了军器局的事情,朱高煦这才有了空闲,正准备休息几日。 不料太子爷却是突然找到他,大胖脸上写满了怒容。 “老二,这一个多月过去了,瞻基呢?” 朱瞻基一愣,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 此刻太孙幼军已经组建并且训练了一月时间,而太孙朱瞻基也在里面被折腾了一个月。 只是幼军管理严格,朱瞻基当初隐瞒身份入军,自然也没有得到特殊待遇,现在还在山上跟着幼军新兵们训练呢。 这时间过得太快了,一不小心就过了一个月啊! 朱高煦摸着下巴,试探性地道:“老大,要不跟我上西山去看看?” “你的宝贝儿子,现在应该‘改造’成功了!” “改造?呸呸呸!你这家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太子爷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脸上写着忧虑。 瞻基可是他寄予厚望的儿子,万万不能出任何差错。 这一个月时间过去了,瞻基也不见人影,大胖胖不担心才怪。 “好吧,那就跟你上去看看。” “哎哎,老二你看,我这身子是不是又瘦了?” 太子爷满脸欣喜地转了一圈,朱高煦认认真真地点了点头,随即仓皇离去。 真是辣眼睛! 同样坐不住的,还有那些勋臣贵戚。 毕竟过去了整整一个月,眼瞅着马上到年关了,他们的子侄还是不见踪影。 所以朱高煦很善解人意地发出了邀请,甚至没忘记带上老头子朱棣。 幼军新兵训练至今,虽然训练强度不高,但至少有了些许成效,做到令行禁止并不困难。 让朱老四与那些骄兵悍将看看新兵的训练方法,说不准能给他们带来些许启发。 接到邀请后,朱棣并没有平常视之,而是直接下旨组建了一个豪华观光团,如保国公朱勇、安远侯柳升、阳武侯薛禄等一众靖难名将与勋臣贵戚,可谓是给足了汉王爷面子。 这些个老将老帅,那可都是跟着朱棣起兵打天下的靖难名将,或是沙场悍将。 在他们面前,就连太子爷朱高炽都不敢拿大,笑着点头示意。 倒是朱高煦与他们曾经并肩作战,结下了生死交情,所以相谈甚欢。 观光团很快到了西山新兵营,却是压根儿无人出迎,令众人脸色一变。 要是他们这些武夫也就罢了,可是现在皇上与太子爷都在,怎地没人出来迎接? 这怠慢圣驾,可是杀头大罪啊! 朱高煦倒是面不改色,看了一眼天色,随即笑着解释道:“诸位不要介意,这个时辰,大家都在练体能呢!” “锦衣卫维持秩序,教官负责教导,哪里还有闲人出来迎接?” 听了这话,众人变了脸色。 这汉王殿下,说话也太难听了些。 什么叫“闲人”? 意思我们都是些闲人? 朱高煦可不惯着他们,上前喊了一声,让人打开了大门。 朱棣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随即大步走进了军营。 众人见状跟了上去,有些好奇地打量着周遭的设施。 “老二你方才说新兵都在练什么体能?是怎么个意思?” 太子爷有些好奇地问道,众人也纷纷看了过来。 朱高煦努了努嘴,笑道:“顾名思义,锻炼体能呗,配合着各种各样的器械,让新兵的体能快速提升,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兵。” “你们看那边,不是正练着嘛,那个连队在做俯卧撑,这边这个连队练仰卧起坐,还有旁边这个百米跑……” 众人:“???” 俯卧撑? 百米跑? 仰卧起坐?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 别说朱棣一脸懵逼,其他勋贵同样满脸茫然。 他们自问是当世最顶尖的一批战将,在战场上拼杀了这么多年,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等新鲜的训练方法。 众人如同走马观花一般,将整个营区都巡视了一圈。 他们如果遇到了看不懂的训练方式,都要追根究底地问个清楚。 朱高煦则是不厌其烦地细心解释,每一种训练方式的目的是什么,听着一众老将们啧啧称奇。 他巴不得这些老将们学会这些训练方式,将大明所有军队都培养成一等一的强军。 陡然,成安侯郭亮叫道:“诶,哥几个,那好像我儿郭晟啊!” 众人听到这话一惊,顺着他手指方向看去,只见一队新兵正在蛙跳,为首青年满脸苦大仇深,咬牙切齿地叨咕着什么。 那模样,那棱角,那面容……赫然就是郭亮那不成器的儿子,郭晟啊! 朱棣见状也觉得奇了,这郭晟他印象挺深,京师里最大的纨绔子弟,应天四大害之首,端的是个纨绔无能,为非作歹。 但是现在这郭晟不但一脸坚毅之色,身体也魁梧了许多,不似先前那般被酒色掏空了的虚弱模样。 甚至朱棣惊讶地发现,这郭晟穿着的服饰,似乎是个连长,管着一百多号新兵! “老二,郭晟表现得这么优秀,成连长了?” 幼军兵制,完全出于老二朱高煦之手。 朱棣看后觉得新奇,也就同意了他这新军制。 一个班为两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五个人,分别由班长和副班长担任组长,共十个人。 一个排为三个班,一个连为三个战斗排,一个营则配有四个连左右,一个团配有三个营…… 这样算下来,西山新兵七千余人,刚好成一个旅五个团的编制。 郭晟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废物,这才过了一个月,就成了新军连长,这怎么看都有些不同寻常。 难道说老二徇了私情,提拔任用这些勋贵子弟为新军将领? 朱高煦扫了一眼,无奈地摊开了手。 “爹啊,老实说,我也不知道。” “这新军训练有着大纲,由教官团与执法队负责,我不过是搭起架子罢了。” “想要往上爬,必须让所有人信服,这郭晟成了连长,儿子也觉得有些意外。” 成安侯听了忍不住朗声大笑,满脸的与有荣焉。 “汉王殿下,不意外,一点不意外,毕竟是我老郭家的种……” 众人听了这话腻歪不已,恨不得一脚踹过去。 但下一刻大胖胖陡然变了脸色,哆嗦着身子问道:“老二,那是……瞻基?” 此话一出,众人立马看了过去,吓得呆在了原地。 那是一个人为的泥地,正有不少新兵在里面搏斗训练。 而许久不见的太孙朱瞻基,正一脚踹翻了一人,又冷静观察良久,陡然向着另外一人扑了上去。 整个泥地里杀声震天,太孙浑身污泥左冲右突,一时间竟无人能挡! 朱棣:“???” 朱高炽:“???” 我尼玛啊! 这是那个温文尔雅的好圣孙? 第101章养不起?一切都是因为穷! 懵了。 众人都看懵了。 以往的太孙殿下,温文尔雅,风度翩翩。 但是眼前,太孙殿下在那泥地里,如同一头孤狼,阴险狡诈,出手毫不留情,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短短一刻钟时间,泥地里十余个人,仅是剩下了太孙殿下一人还站着。 大胖胖又是心疼又是骄傲,随即目光不善地看向朱高煦。 “老二啊,这是什么训练项目?” 朱棣同样看向了他,眼神中充满了冷意。 老子的好圣孙,被你给练成了这个样子? 感受着这一道道愤怒目光,朱高煦只能讪讪地笑了笑。 “那是单人搏击训练,在泥地里自由搏击,训练应激反应,一般都是受些皮外伤罢了……” “唔……这个法子不错,老二你下去试试,让我们看看成效!” 朱棣微微颔首,眼睛瞪得滚圆,下令道。 朱高煦人傻了,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朱棣这个老东西,真是个坑儿贼啊! 恰在此时,午时已到,全军立刻停止了训练。 “咳咳,爹啊,诸位,现在是午饭时间,休息一个时辰,一起去饭堂吃大锅饭?” 众人觉得有些新奇,毕竟他们行军打仗多年,还真没与士兵一同吃饭。 更何况这位汉王殿下,可是堂堂天潢贵胄,他难道真能与士卒同吃同住,不搞些特殊待遇? 要知道底层士卒的吃食,只是保证他们不被饿死罢了,至于味道那真是一言难尽。 他们这些大人物,行军打仗的时候,能将就着对付一口,但战事结束后却怎么都吃不下去。 还是朱棣点了点头,率先开口道:“来都来了,过去看看吧。” 众人见状只能点了点头,他们也想见识一下,汉王究竟吃不吃得下这些糠噎菜。 很快来到了食堂,众人却是愣在了原地。 只见所有人都在整整齐齐地排队打饭,连教官团与执法队都不例外,看起来就跟长龙一样,天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去。 “诸位放心,速度很快地,将士们劳累了一上午,现在都饿得前胸贴后背,加上只有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哪里还敢耽误?” 朱高煦笑了笑,努了努嘴示意众人老老实实排队。 眼瞅着朱棣都站在了队列里面,朱勇柳升这些武夫虽然极不情愿,也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里面。 然而当轮到他们打饭时,朱棣等人的脸色却是有些难看。 因为这幼军新兵营的伙食,未免有些太好了些。 不但有米饭白面馒头,还有青菜咸菜下饭,甚至还配上了肉汤。 这般伙食待遇,未免也太过豪华了些! 连同朱棣在内,众人都是领兵打仗的沙场老将,他们自然清楚,这样的伙食,在所有大明军队里,都算得上是最顶尖的了。 难怪这位汉王殿下没事就操练幼军新兵锻炼体能,一个个壮得跟小牛犊子一样,原来是整日都有这么好的伙食支撑着,他们不壮都难。 但是,这种练兵方式,根本就不能推行下去。 要知道大明可有上百万雄师,军队开销原本就大,哪里还有余钱提供这么丰厚的待遇? 所以即便汉王殿下能将这七千幼军操练成百战精兵,但对于大明而言,却是有些鸡肋。 朱棣看向朱高煦,没好气地嘲讽道:“老二,你好歹也是沙场宿将,你用这种方式练兵,不是惹人耻笑吗?” 朱高煦一愣,随即反驳道:“打仗打仗,打得就是钱粮,打得就是后勤补给。” “你不让将士们吃饱喝足,他们哪儿有力气上阵杀敌?” 听了这话,众人顿时大失所望,也没了继续观察的兴致。 朱棣抬脚就走出了饭堂,柳升等人也是叹了口气,对汉王爷有些失望。 他们这些老将老帅,都希冀着汉王通过此次练兵,获得皇帝青睐。 谁曾料想,他练兵采用这样极端的方式。 大胖胖也是有些失望,拍了拍朱高煦肩膀道:“老二啊,你说说你这事儿办的……乘兴而来,失望而归啊!” “你练这些兵的确是精兵,但是朝廷财政本就紧张,哪儿还有余钱给将士提供这么好的待遇……” 听着太子爷的絮絮叨叨,众人心中更是唏嘘。 连不通兵事的太子爷都知道,练兵不能这么练。 汉王殿下好歹也是沙场宿将,怎么会干出这么蠢的事情。 “老大呀,你不懂兵事,就别胡咧咧了。” “说到底,还是财政问题呗?新盐推行,大明财政也不会像以往那样紧张了。” “我这儿还有很多项目,让国库不再空虚,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此话一出,众人都惊了,停下脚步看向了他。 朱棣充满了好奇,抬手将他唤到身前。 “老二啊,你说的可是真的?” “还有好多挣钱的项目?不止一个?” 这段时间以来,这个老二的赚钱能力,连夏元吉都很是认可。 先是一个品鉴会,让大明赚了上千万两银子。 而后又针对旧盐法改革,成功革新了开中法的弊政,朝廷收益将会大大增加。 所以朱棣现在充满了兴趣,很是想要知道这家伙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 不过朱高煦并未正面回答,而是模棱两可地回答道:“爹你就放心吧,已经提上日程了,日后您想打仗就打仗,不用再看谁的脸色了。” 朱棣眼睛一亮,顿时喜笑颜开。 父子二人言谈甚欢,听得众人一愣一愣的。 大胖胖见状突然凑了过来,揶揄道:“老二,你这样操练我儿子,你怎么不打你儿子扔进来?” 朱高煦一怔,随即点了点头。 “也不是不可以,明儿就把瞻壑、瞻塙这些小家伙都扔进来,一视同仁。” “不然我怕太子妃找我麻烦,老大你说是吧?”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哄笑不止,连朱棣都摇头失笑。 太子殿下怕媳妇儿,这是朝野都知道的事情。 太子爷臊得满脸涨红,支支吾吾地说不出句反驳的话来。 如果不是家里那位太过思念儿子,他又怎会腆着脸上山看望。 “哎哎……老二你这话说的……真是……” “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 第102章上强度!以权谋私汉王爷! 朱高煦一向说到做到,所以第二日朱瞻壑与朱瞻塙都被扔进了幼军新兵营。 朱瞻壑是汉王府世子,朱瞻塙则是赵王府世子,堪称老朱家第三代的核心人物。 毕竟永乐老爷子朱棣一生只有四子五女,其中四子老四早早夭折,也就是说朱棣只有三个儿子,一个太子爷大胖胖朱高炽,一个汉王朱高煦,一个赵王朱高燧。 临近年关,天气愈发寒冷。 朱高煦如今掌握着军器局与兵杖局,以权谋私这种小事,对他而言并非什么难事。 七千名幼军新兵暂时全都穿上了鸳鸯战袄,这是一种内青外红、外面和里面颜色不一样的战袄,又称“红胖袄”,中间衬着棉花,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这红胖袄内青外红,不但蛮好看的,而且因为是棉甲,容易穿着合身,还具有一定的防御弓箭远距离射击作用。 要知道列阵进击的一线步兵,盔甲越厚重越好,足以抵御冷兵器伤害,但面对球形弹丸,棉甲却是上选,不但不沉不笨重,防护效果也十分不错。 而连长及以上的军官,朱高煦自掏腰包替他们制作了一批新型战甲,在棉甲内部藏着锁子甲。 这种战甲即是棉甲在外,内部却有夹层,里面有铁片,外面还有密密麻麻的铁扣子,里面还有一层很薄的锁子甲,做工很精细,或者是用金属丝缝出来的坎肩,能起到一定的防御力。 棉甲里面有夹层,有密密麻麻的小铁片,或者是在之中逢入了大量金属丝,韧性极强,别说沙场上遭到敌人劈砍,平日里拿剪刀都不一定能剪烂。 这种新
相关推荐: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总统(H)
吃檸 (1v1)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突然暧昧到太后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