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开始想办法解决此事了。 关闭两国勘合贸易,对大明而言影响不大,但对倭国那些领主而言却是灭顶之灾。 大明的货物,在倭国价格翻了数倍,这其中蕴含的暴利,是倭国统治者拒绝不了的。 倭国啊倭国,这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朱高煦脸色当即冷了下来,嘴角浮现出了一丝残忍笑容。 这个令人厌恶的卑劣民族弹丸小国,是直接灭了,还是将其变为殖民地? 他朱高煦现在监国理政,名义上应天府最大的头头,打掉一个弹丸小国,应该不成问题! 那么,是灭了,还是殖民? 真是令人头疼啊! 第157章暴怒!嚣张跋扈倭国小皇子! “走吧,倭国使臣现在何处?” “回王爷的话,他们正在会同馆,等待王爷召见。” 会同馆。 华夏自古以来是一个礼仪之邦,作为泱泱大国,对周边的国家都是以包容之态对待的。 历朝历代都设置了专门的机构,用于对外交流的对接。 大明设置会同馆,用于对接周边少数民族和外国使臣,会同馆对于贡使从吃、喝、穿、住等方面都给予关照。 这会同馆主要作为邮传机构,隶属于兵部管理,主要负责招待朝贡的使者,并且负责使节入京后的一切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 朱高煦当即动身准备前往会同馆,吕震却是显得有些犹豫。 “王爷,这样行事是不是有些不太好?” “哦?怎么说?”朱高煦讶然,看着这阴险老货。 吕震捋着胡须,笑着解释道:“王爷如今监国理政,应该召见倭国使臣于宫殿内会见,这是两国往来的礼仪。” “不应该像现在这样,亲自前去会同馆,私下会见倭国使臣!” “若是此事被他人得知,只怕会落人口实啊!” 吕震这话不难理解,朱高煦立马就反应了过来。 其实这就是正式的区别。 在皇宫里正式召见倭国使臣,无论是否谈的拢,任何人都挑不出错来。 但如果是私下会见,那有的人可就坐不住了,一纸奏折弹劾他汉王爷勾结倭国使臣谋取私利,朱棣只怕都会相信。 而且大明的监国汉王爷主动上门,会见倭国使臣,这怎么看都有些自降身份,落人笑柄。 然而朱高煦是个急性子,懒得在乎这些小事。 更何况他此次前去,本就是为了收拾这弹丸小国的。 他不怕他们不听话,就怕他们太听话,不给自己发飙的机会! “问题不大,这不是还有你这个礼部尚书陪着吗?” “要不再喊上杨士奇、杨溥、杨荣三人,这就妥帖了。” 对于三杨,朱高煦一直都很看重,希冀着他们能尽快跟上自己的脚步,完成从贤才到贤相的蜕变! 吕震对于这个安排没有什么意见,好在三人刚刚离开竞拍会不久,不到片刻就赶了过来。 “随本王去一趟会同馆,见见那倭国使臣,未免落人口实,就由你们三人陪同!” 听了这话,杨士奇三人只能点了点头。 太子因陈济之事闭门不出,现在这位监国汉王爷已是炙手可热,加上圣命金牌在手,无人胆敢违抗他的命令。 然而等他们抵达会同馆时,却是有些傻眼。 只见数百个平民老百姓,正围拢在会同馆门口,有的百姓破口大骂,有的百姓往里扔着菜叶子……好在会同馆守卫在前,无人胆敢冲杀进去。 这他娘的什么情况? 会同馆怎么激起民愤了? 杨士奇等人皆是面色大变,朱高煦一张脸也冷了下来。 老子监国理政,什么人在闹事? 激起百姓民愤,此事可大可小,完全足以成为那些太子党弹劾自己的理由! 这要是被朱老四知道了,回头还不知道怎么收拾自己! 他正想着,杨士奇已经上前询问,毕竟他现在暂代兵部事务,而会同馆隶属于兵部,真要出了事儿他也有责任。 经过几名百姓义愤填膺的解释,杨士奇一张老脸顿时冷了下来,罕见地出现了怒容。 “怎么回事?” “汉王爷,一切缘由,出自那倭国小皇子……” 原来,因为大明突然暂停两国勘合贸易,倭国境内百姓怨声载道,失去了生活物资。 倭国天皇高度重视此事,问清原因后,立马派遣了使团,由皇太子彦仁亲自率领,赶来大明重开两国贸易。 这皇太子彦仁也不是个东西,因为到了大明后长时间得不到召见,这狗东西心思就野了起来。 倭国使臣接触的都是吕震这些达官显贵,他见这些大明官员身边都有美貌侍女跟着,自己身边却是些丑了吧唧的矬子,这心里立刻就不平衡了,生出了买几个大明侍女的心思。 大明天灾不断,导致出现了不少流民,也就给了那些黑心商贾倒卖人口的机会。 倭国小皇子彦仁买了两个年轻漂亮的大明女子,其实也没什么,毕竟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人权可言。 但是这个狗东西有些得意忘形了,用绳索套在大明侍女脖子上,让她们像狗一样跟在自己身后爬行! 这可是在大明,而不是在倭国! 刹那间,他们就激起了民愤! 数百个平民百姓将他们团团围住,高喊着让他放人并且道歉,否则走不出这条街。 倭国小皇子哪里见过这等阵仗,当场就被吓傻了,好在那些倭国侍卫拔刀威慑,这才没有闹出流血事件。 很快会同馆大使王善文带着护卫赶到,这才将倭国一行人给“救”了出来。 但是,他们并未放人,那两个大明侍女还是像狗一样,爬着回到了会同馆! 一路行来,义愤填膺的百姓越来越多,他们自发地聚集在会同馆门口,逼迫会同馆大使放人! 朱高煦听完,孔武有力的臂膀上,已是青筋暴起。 恰在此时,会同馆大使王善文赶了出来,对着义愤填膺的百姓怒骂道:“你们这些刁民,想干什么?想造反吗?” “再不退去,本官将你们全都打入诏狱……” 话音未落,惊变突起,王善文发现自己说不出来话了,因为他被一支大手硬生生地给举了起来,连气都喘不上来了! “哦?你还能指挥得动锦衣卫?本王怎么不知道?” 王善文突然被人制住,正准备破口大骂,但当他听见“本王”两个字时,却是吓得腿肚子都快软了! 本王! 如今帝都里面,只有一位王爷! 监国汉王爷,朱高煦! “王爷……下官……” “你不是想进诏狱吗?聂兴,将他打入诏狱,好生伺候!” 这种欺软怕硬骨头软的狗东西,朱高煦懒得跟他废话,直接丢进诏狱拷问到死! 聂兴狞笑着上前,如同死狗一样,将王善文给拖走了。 此刻会同馆的守卫已经被吓傻了,望着暴怒的汉王爷瑟瑟发抖。 朱高煦扫了他们一眼,冷声道:“去,把倭国小皇子拖出来,本王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 “如果敢有人反抗,杀无赦,包括那个倭国小皇子!” 没有人敢动,他们已经被吓傻了。 然而朱高煦却不给他们犹豫的时间,再次狞笑道:“一刻钟时间,本王看不到人,你们就跟那王善文一样,打入诏狱,拷打致死!” 帮着倭人欺负大明子民,朱高煦没有当场砍了他们,已经算是很克制了。 可惜这群蠢货,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终于,有人反应了过来,拔刀就冲进了会同馆。 其他人见状纷纷跟上,再也不敢犹豫。 一刻钟时间,要么他们死,要么倭人死! 第158章发飙!暴打倭国皇子! 会同馆。 倭国皇子彦仁正在大发雷霆。 “八嘎!这些明人都是疯子吗?” “我不过是玩弄了两个女子,他们怎么敢如此欺辱我?” “我好歹也是大日帝国的皇太子,这些该死的明人,他们怎么敢……” 话音未落,惊变骤生。 彦仁只听得门外传来了两声惨叫,随后房门被暴力地一脚踹开。 下一刻几名身上染血的会同馆护卫冲了进来,虎视眈眈地看着倭国皇子彦仁。 先前这个畜生顶着皇子的名头,会同馆护卫那是敢怒不敢言。 毕竟就算这倭国皇子再差劲,他也是个皇子,动他就意味着蔑视皇权,这是那些天潢贵胄不能忍受的事情。 但是现在,他们得了汉王爷的命令,将人给拖出去! 是拖出去,而不是请出去! 所以,众人没有犹豫,砍翻两个上前护驾的倭国侍卫后,一个汉子直接上前,在彦仁的怒骂声中揪住了他的头发! “奉汉王殿下之命,将你拖出去!” 这汉子倒也实诚,汉王说拖出去那就拖出去,根本不管彦仁是否听得懂。 于是在一阵凄厉地惨叫声中,倭国皇太子彦仁被揪住头发,硬生生地从会同馆里被拖了出来。 围观百姓见状纷纷鼓掌叫好,就差自己上前踹两脚解气了。 “王爷,人已带到,幸不辱命!” 为首汉子心中松了口气,将彦仁直接扔到了地上。 朱高煦见状点了点头,随即看向这些会同馆护卫,冷声道:“助外夷凌辱我大明百姓,你们这些人不配为兵,更不配为人,扒下这身兵服,自己滚吧!” 面对汉王朱高煦的指责,众人张了张口想要解释什么,但他们最终还是羞愧地低下了头,褪去兵服解下佩刀,就此黯然离场。 朱高煦始终冷眼旁观,并未给他们一丝机会。 如果这些守卫刚才选择不进会同馆,那朱高煦会杀了他们。 诚然,这是会同馆大使王善文的命令,他们不得不听从。 但是,即便事实如此,那又如何? 难道这就可以成为你帮助外夷,凌辱大明百姓的理由? 不宰了这些个混账东西,朱高煦已经算是很克制了。 等到会同馆护卫黯然离场,他才看向了倭国皇子彦仁,直接上前一把将其拎了起来。 “你就是倭国皇子彦仁,听说你将我大明女子当狗凌辱?” 彦仁惶恐无比地不断挣扎,语言障碍在前,他根本听不懂眼前这个满脸横肉的人在说什么! 朱高煦有些不悦,当即喝道:“去四夷馆,找个翻译过来!” 四夷馆,永乐五年所设专门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初隶属翰林院,后以太常寺少卿提督馆事,毗邻会同馆。 很快一个文吏就赶了过来,有些惶恐地上前翻译。 倭国皇子彦仁这才听懂了朱高煦的话,立马疯狂怒喝,气焰依旧嚣张。 朱高煦见状脸上笑容愈发浓郁,他看向翻译笑问道:“这狗东西在狗叫什么?” 文吏哆嗦了一下身子,声音颤抖着回答道:“王爷,他说他是倭国天皇的皇太子,王爷你是个什么东西,竟敢对他动手,他一定要上告倭国天皇,断绝两国关系,并且派遣大军攻打我大明……” 听了这话,别说汉王朱高煦,就连那文吏自己都笑了。 这什么倭国皇子,得是有多蠢,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难道看不清眼前的局势吗? 人家王爷还不一定会杀你,结果你倒好,直接开口威胁了。 那汉王爷会怎么办,难道送你回去等你来报复? 虽然泱泱大明并不害怕一个弹丸小国,但是这种被人惦记伺机报复的事情,还是少些为妙。 连这个文吏都知道,将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 在众人瞠目结舌的注视下,汉王爷直接将倭国皇子彦仁举了起来,而后狠狠砸在了地上。 彦仁如遭雷击,登时吐出了一口老血。 然而这只是开始! 汉王爷脱下了外衣,露出浑身上下那狰狞的肌肉,扬脚就爆踢过去。 只听得砰的一声,彦仁当场被踹得飞起,撞在墙壁上又吐出一口老血。 紧接着只见汉王爷一把揪住对方的头发,直接将他攥了起来,向着另外一侧的墙壁上狠狠砸去…… 人形暴龙,彻底疯狂! 拳交相加,毫不留情,甚至彦仁才昏死过去,又直接被剧痛惊醒。 惨叫声不绝于耳,血腥味弥漫全常! 惨! 太惨了! 三杨在一旁看着,吓得根本不敢吭声。 他们总算是见识到了,发起疯来的汉王爷,到底有多么恐怖! 围观群众非但不觉得血腥,反而兴奋地鼓掌叫好。 这种在大明嚣张跋扈的外邦蛮夷,就该这样对待,不收拾他们一顿,还真以为大明是软柿子! 朱高煦毒打了倭国皇子彦仁后,只觉得通体舒泰,神清气爽。 但他还是没有忘记,将彦仁给拎了起来,对聂兴下令道:“去,将整个倭国使团众人悉数打入诏狱!” 此话一出,有人坐不住了。 礼部尚书吕震急忙上前道:“我的汉王爷,他们毕竟是外国来使,我大明对待海外来使一直采取怀柔的国策,您这样无故将人毒打一顿……” “呵,无故?什么叫无故?这狗东西刚才骂我你没听见?” 朱高煦冷笑一声,扬了扬手中还有一口气的倭国皇子,威胁意味十足。 吕震吓得后退了好几步,还准备开口劝谏,却被朱高煦一记冷冽眼神吓得不敢吭声。 “倭国使团辱我大明子民,并且意欲行刺本王,试图动摇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今日人证物证俱在,本王将倭国使团全部打入诏狱,你们谁有意见?” 三杨立马摇了摇头,根本不敢吭声,吕震紧随其后,再也不敢多逼逼。 朱高煦见状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拎着倭国皇子彦仁往诏狱走去。 众人看着他的背影一阵无言,久久都不敢动弹。 这位汉王爷,行事手段太过直接粗暴! 但是,这也太解气了啊! 围观百姓当即散去,奔走相告,准备将汉王爷方才为民请命、暴打倭国皇子一事传遍整个京师,甚至整个天下! 三杨看着这一幕,忧心忡忡地对视了一眼。 这位汉王殿下,现在只怕真成了气候啊! 吕震很是后悔,自己没事儿跟他讲什么? 现在好了,倭国使团全军覆没,正使只剩下了一口气…… 彦仁啊彦仁,你这混账真是个蠢货啊! 现在落到汉王爷手中,只怕是生死两难! 第159章抢救!救好了再揍他! 诏狱。 纪纲早早在外等候。 那位汉王爷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他这个锦衣卫头头怎么可能不知道。 只是纪纲比较聪明,并未去现场露面。 打了一个倭国皇子罢了,打了也就打了。 谁让这厮犯贱,到了大明还不老实,把大明女子视为猪狗! 你不挨揍,谁挨揍? 然而当纪纲看见彦仁的惨状后,却是惊掉了下巴。 汉王爷下手未免也太狠了吧? 只见这可怜的倭国皇子,眼睛虽然睁着,但进气多出气少,口中还在不停咯血。 彦仁啊彦仁,你没事儿招惹汉王殿下干什么? 他就如同一个破布麻袋似的,被朱高煦直接扔到了纪纲身前。 “纲子啊,本王听说你锦衣卫的医术不错,立刻抢救这小畜生!” 纪纲:“???” 啥? 都这样了,我咋救? 我锦衣卫是负责杀人,不是负责救人啊喂! 这不是为难人吗? 纪纲扫了一眼彦仁皇子,随即挥了挥手。 很快几名锦衣卫上前,将他给抬了进去抢救。 “王爷,这都成这个样子,还救什么?杀了也就那么回事儿!” 一个倭国皇子罢了,宰了也就宰了,难不成那倭国还真敢跟大明叫板? 朱高煦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狞笑道:“这小畜生死了,本王折腾谁去?” “把他给救活,本王再毒打他一顿,救活了再打!” 纪纲:“!!!” 你娘咧! 你是真狠啊! 当我刚才那话没说! “另外,对那些倭国使臣也不要客气。” “严刑拷打,不要留情,本王总觉得他们来我大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朱高煦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现在的倭国属于足利幕府统治时期,也叫室町幕府。 统治者应该是室町幕府第四位将军,足利义持。 要知道这个家伙敌视大明,一上台就停止了对大明的贸易,似乎还在大明暂停勘合贸易之前。 至于那劳什子倭国天皇,就是幕府的傀儡,军政大权都在足利义持手上。 那么问题来了,倭国天皇派遣皇太子彦仁率领使团入明,究竟是什么目的? 足利义持不同意与大明贸易,即便大明恢复两国间的勘和合贸易,那也没什么意义。 还是说,他们的主要目的,本就不是因为贸易一事,而是有别样的心思! 纪纲脸色微变,皱眉问道:“王爷的意思是……他们并不是为贸易而来?” “嗯,这使团里应该有两拨人马,一拨是足利义持的人,一拨是倭国天皇的人!” 纪纲有些傻眼,足利义持又是什么人? 朱高煦见状耐心解释道:“现在倭国境内并不太平,你可以把足利义持视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阿瞒,倭国天皇成了他的傀儡!” “所以此次倭国使团入明,绝对有着别样心思,需要你锦衣卫拷问出来。” “明白了,王爷请放心。” 这么一说,纪纲立马就明白了。 倭国不太平,将军与天皇内斗,这对大明而言可是一个好机会。 至少可以利用挑拨双方间的矛盾,让他们自己窝里斗。 朱高煦看得比他更加深远,有些后悔自己下手太重,险些直接打死了彦仁皇子。 这个家伙,似乎是带着使命来的啊! 北伐大军,中军大帐! 朱棣手中握着一份密报,这是锦衣卫刚刚从应天府送过来的。 “汉王欲开设育部,主管天下学政,并令解缙、王景等名宿于诏狱内编写教材,意欲对程朱下手!” 开篇只有简短的这句话,但后面却密密麻麻地写上了,朱高煦与解缙的谈话,以及他通过纪纲向朱老四传递的话语。 朱棣看完密信,眉头顿时紧皱。 老二竟然想对程朱下手? 这未免太过冒失了些! 程朱程朱,那是读书人的命根子! 而且,这程朱对朝廷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工具! 天下学子,只需要学程朱读程朱,按部就班地参加科考,大明朝廷就能源源不断地补充贤才干吏! 但是老二现在却想弘扬什么新学,为天下万民启智,那不是胡乱折腾吗? 他真这样干了,只怕原本风平浪静的大明朝,又要横生无数波澜! 但是,当朱棣看到老二与纪纲的谈话后,立马又沉默了。 老二那分瓜理论,看似一派胡言,但真正仔细琢磨起来,却是充满了滋味。 大明朝,对待读书人,真的太好了! 但是瓜就只有那么多,越来越多的农户砸锅卖铁让子侄读书习字,最终通过科举获得功名,那么大明就多出了一批士绅。 这些士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攫取田地,一代又一代! 耕读传家,以安天下? 狗屁! 那再过个几十年,老百姓手中还有几亩地?朝廷又还剩下多少税收? 这并不是杞人忧天,而是真真确确正在发生的事情! 至少朱棣知道,位列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每一个都有不少田地! 皇室,宗亲,官员,士绅……一个个都想方设法地攫取田地,那老百姓最后还剩下什么? 程朱阶级分明,一旦得了功名,那就成了士绅,不再是平民农户! 士绅越来越多,留在百姓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迟早都会有那么一天,整个王朝轰然倒塌! 穷了朝廷,富了官绅,苦了百姓! 这,正是朱高煦想告诉朱棣的肺腑之言! 但是,真要动程朱吗? 一时间,朱棣犹豫到了极点。 原本他心情极好,正踌躇满志地准备给瓦剌来一次狠的。 主要是以前一直反对他北伐的群臣,尤其是小算盘夏原吉,这么长时间了,一直没来烦过他。 朱棣至今还记得,他第一次北伐鞑靼阿鲁台时,这老货隔三差五地给他上折子诉苦。 每天给他上的折子,不是这里花钱,就是那里花钱,国库又没钱了。 反正说来绕去,核心思想就那几个字:哭穷,没钱。 最气人的是,当他朱棣好不容易击溃了鞑靼主力,正准备乘胜追击搜捕逃窜的阿鲁台时,这老虎就给他摆烂似的来上一封告老还乡的折子。 朱棣也清楚,大明缺了谁都行,唯独不能
相关推荐:
云翻雨覆
小白杨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凄子开发日志
差生(H)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鉴昭行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突然暧昧到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