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60章

第60章

儿? 我要干啥来着? 啥意思啊? 我匆匆忙忙地赶过来,还没说上几句话,你们就和好了? “哎哎……你们俩真的是……就可劲儿地折腾死我吧!” 第69章夺嫡?就让我做太子的手中刀! 吃饱喝足后,人总是容易犯困。 匠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打盹。 朱高煦见状并未出言苛责,而是对宋礼吩咐道:“今日就暂且不派活儿了,让他们休息一日。” “你先带本王参观一下这军器局,周忱你负责统计名单,并清查出他们被克扣的钱粮,明日本王会一同补齐。” “聂兴,严刑拷问李文辉,将他背后的蛀虫全部给挖出来。” 一个小小的军器局大使,如果背后没人撑腰,是决计不敢贪腐这么多银两的。 在他背后,少不得牵扯出工部甚至其他部门的高官重臣。 聂兴点了点头,当即动身离去。 朱高煦则在宋礼与老刘头的陪同下,直接走进了工坊。 “老宋头,老刘头,现在我大明每年铁矿产量如何?” 环顾四周,朱高煦问出了一个比较关心的问题。 钢铁的产量,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 据《文史天地》中记载,大明的铁产量是宋朝的两倍,冶金工业极其发达。 《天工开物》对这方面有详尽记载,以致于后来的两百多年,世界上都没有国家能破这个纪录。 宋礼闻言粗略估计了一下,道:“回殿下,大概约有九千万市斤。” 九千万市斤? 折合公制那就是四点五万吨了呀! 朱高煦砸了咂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别看后世那些都是百万吨、千万吨级别的钢铁大厂,现在可是在大明这封建王朝。 唐朝当年铁矿产量粗略估算下来,也不过四千吨,大明已经远远超过了千万倍。 铁矿产量满意,关键问题是如何高效地将铁炼成钢。 “现在你们都采用什么方法炼钢?” “回殿下,我们用的灌钢法。”老刘头打了一辈子铁,回答得很是干脆。 朱高煦听了也不觉得意外,宋元名清时期,都是以灌钢法为主。 所谓“灌钢”,就是“以生柔相杂和,用以作刀剑锋刃者”。 “生“就是生铁,“柔”应是种可锻铁,灌钢以生铁和可锻铁作为原料,灌炼操作在生铁熔点以上进行,因此生产率比较高,渣、铁分离比较好。 工匠们可以通过控制原料配比和鼓风等操作来控制产品成分,因此产出的钢质量也比较好,迅速成为了宋元明清时期的主流锻钢法。 只不过劳动人民的智慧无穷无尽,后面还出现了坩埚炼钢、高炉炼钢、电炉炼钢等先进办法。 所以朱高煦听到这个回答,还是有些失望。 老刘头注意到了汉王殿下的脸色,有些不解地问道:“殿下难道还有更好的法子?草民世代打铁为生,可以保证这‘灌钢法’产量远高于‘炒钢法’……” 宋礼也是点了点头,身为工部尚书,这点常识,他还是有的。 朱高煦扫了二人一眼,随即笑问道:“你们知道高炉炼铁和坩埚炼钢法吗?” 老刘头一脸懵逼,直接愣在了原地。 宋礼同样满脸茫然,根本听不懂汉王殿下说的是什么东西。 难不成这天下间,真有比灌钢法更先进的锻钢技术? “汉王殿下,您说的这些办法,能产出多少铁和钢?” 宋礼试探性地问了一句,有些不明觉厉。 这位汉王爷自从伤了脑袋后,虽然经常犯浑,但他的的确确做出了不少实事,更是以离奇的手段给国库搞来了一大笔银子。 以致于户部尚书夏元吉现在底气十足,见人就嘚瑟,全然没了先前那满面愁容的可怜模样。 宋礼身为工部尚书,他也希望汉王殿下能捞自己一把,让自己做出些足以青史留名的光辉政绩。 朱高煦瞥了他一眼,回想起后世日产万吨的钢铁工厂,有些保守地吐出了一句话,“日产量估计在百十万斤吧,保守估计……” 噗通一声,堂堂工部尚书,宋礼宋大人,直接被这个恐怖的数字,吓得一屁股瘫软在了地上。 日产十万斤钢铁? 那是什么概念? 如果真能实现的话,那这就是划时代的变革! 他宋礼这个名字,绝对可以被史官记录在册,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一想到这儿,宋礼三两下从地上爬起来,满脸涨红地问道:“殿下说的可是真的?日产十万斤?是一天的产量?” 朱高煦见他这副没出息的模样,忍不住伸出了一根手指,强调道:“没错,日产十万斤。” “只要你们全力按照我说的去做,达到这个产量其实并不难。” 宋礼望着他那根手指,随即上前将其紧紧握住。 “我的汉王爷,您就直说吧,该怎么做,下官乃至整个工部,都听您吩咐!” 文臣的最高追求,就是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现在这样一个大好机会摆在眼前,宋礼岂会眼睁睁地看着。 “咱就搞那个‘高炉炼铁’与‘坩埚炼钢’,双管齐下,协同并进……” 宋礼跟打了鸡血一样,哆嗦着身子,红着眼睛对朱高煦说道。 朱高煦见状苦笑着摇了摇头,强行抽回了手指,这才笑着安抚道:“老宋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步子迈大了,会扯着蛋的。” “眼下北伐在即,本王在皇上面前立下了军令状,所以现在不能革新,耽搁军备生产。” 宋礼听了这话,顿时大感失望。 但是朱高煦却又笑道:“不过提升生产工艺,还是没有问题的。” “老刘头,你去找一种耐高温能容纳铁水的材料,本王明日送来图纸,先把模具打造出来。” “模具?殿下说的这是何物……” 宋礼不耐烦地瞪了他一眼,“让你去你就去,怎么那么多的废话。” 老刘头闻言撇了撇嘴,当即领命而去。 朱高煦见状苦笑着摇了摇头,宋礼终究还是看不起这些国家瑰宝。 应该如何改变工匠的地位,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呢? 恰在此时,赵王朱高燧突然到来。 宋礼见状识趣退走,不敢掺和他们二人谈话。 朱高燧见四下无人,一把拉着朱高煦低声喝道:“老二,你是疯了不成?你还真以为你是什么‘反腐斗士’?” 朱高煦一愣,有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先前你揭发了刘观的案子,导致上百个文官因此受到牵连,现在朝野上下对你这位汉王爷颇有微词。” “现在你又揭发了军器局贪腐案,整个朝堂除了礼部这个清水衙门外,其他部门或多或少都有所牵连,你如果继续追查下去,那揪出来的贪官污吏只会更多!” “到时候那些文臣士大夫全都支持老大,敌视你这个心狠手辣的汉王爷,你还拿什么跟老大争?光靠靖难功臣里的武夫丘八?” 呵,原来是这个意思。 朱高煦轻笑了一声,幽幽叹道:“这些事儿,太子爷做不的,但我这个汉王却是做的。” “就让我做老大手里的一把刀,替他清洗掉这些贪官污吏。” 朱高燧:“???” 第70章手中刀!朱棣的心儿都快化了! “这些事儿,太子爷做不的,但我这个汉王却是做的。” “就让我做老大手里的一把刀,替他清洗掉这些贪官污吏。” 鸡鸣寺里,朱棣呢喃着这两句话,神情有些动容。 良久之后,他才看向身旁的赵王朱高燧,有些不相信地追问道:“老二真是这么说的?” 朱高燧苦笑着点了点头,“爹,他真是这么说的,儿子哪敢骗您啊!” 他这番话,倒是真情实意。 虽然世人皆知赵王朱高燧是妥妥的汉王党,但事实上,赵王爷只忠于皇帝。 否则朱棣也不会把锦衣卫,这个天子耳目之司,交给他执掌。 得到了肯定答复,朱棣却是一怔,有些怅然若失。 这个老二,真是开窍了啊! 他不但开窍了,还放弃了那不该有的野心,甚至甘愿做老大的手中刀。 “老大这个人,性子仁厚不假,爱民如子也是真的,但也正因为如此,导致他略显优柔寡断。” 朱棣叹了口气,幽幽开口道:“他体恤臣僚,慎用刑律,主张仁政,这没有错。” “但是,过犹不及,他的宽厚仁慈,恰恰造就出了刘观这些贪官污吏,你说咱们这位太子爷,难道就没听到一点风声?一点都不知道刘观等人的贪腐行为?” 朱高燧垂下了脑袋,没有应声。 他知道自家老头子,现在只是想发表几句感慨,并不是真让他发表意见。 “老大这小子,大智若愚,精明着呢!但他即便心里面知道,也听之任之,不以为意。” “这就是老大仁政治国的弊病,容易让官员滋生出贪腐之风。” 事实恰恰证明,的确就是如此。 朱棣或是北伐或是巡幸北平,国政皆交给监国太子爷处理。 结果是什么? 大明表面上歌舞升平,国泰民安,暗地里却是滋生出了不少的蛀虫。 都察院上到都御史下到监察御史,上下勾结贪污受贿,祸乱朝纲。 工部一个小小的军器局,一个芝麻大点的军器局大使,都能贪腐出三十万余万两银子的亏空! 地方上还有官员巧立名目中饱私囊,以各种名义欺上瞒下,搜刮民脂民膏。 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大明,真的称得上是盛世吗? 君王太过宽仁,就会使得臣子骄横跋扈,生出贪腐之心。 过犹不及这个道理,自古有之。 想着,朱棣又叹气道:“但是,正因为老大是太子,所以他即便知道,也不会大动干戈,严厉惩处这些贪官污吏啊!” 朱高燧听了这话,顿时一脸懵逼。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刘观这些贪官污吏,都是文人士大夫,老大就算知道了,能怎么处置他们?难道像老二那样全部逮捕下狱论罪?” “老二可以这样做,但老大不行,因为老大是储君,大明未来的天子!” “日后他即位为帝,还需要这些文人士大夫,替他治理国家。” 朱高燧神情一滞,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老头子这话,与他告诫老二的话,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打击贪腐,老大做不的,老二却可以做的。 因为打击贪腐,做个反腐斗士,势必会触及到这些文臣士大夫的利益,从而往死了得罪他们! 老大朱高炽是太子爷,是大明朝未来的储君,这个身份就决定了,他不能对文臣士大夫太过严苛,更不能被他们敌视。 但是老二朱高煦不同,他撑破了天就是个王爷,将来又不会做皇帝,就算现在做个反腐斗士,把你们这些文人士大夫打疼了,那又如何? 老子反腐结束,拍拍屁股就去云南就藩,你们能耐我何?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而太子朱高炽,他现在就好比穿着鞋,所以他投鼠忌器,不愿大动干戈。 “老二同样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才会一条道走到黑,肆无忌惮地惩治贪腐。” 朱棣长叹了口气,“这个混账,是想在就藩之前,揪出朝中这些蛀虫,给老大抹除隐患啊!” 话到此处,朱棣心中生出了愧疚之感,而且还不断加剧。 这个老二,他真是亏欠太多了! 靖难的时候,老二冲杀在前,多次险些丧命,更是救了自己好几回。 好不容易靖难成功了,太子这个位置,自己又不得不给了老大。 过了没多久,丘福那个蠢材葬送了十万精锐,朱棣不得不御驾亲征挥师北伐,结果又要靠着老二冲杀在前。 到了现在,老二受了一次伤大难不死后,竟然真的开窍懂事了。 不但多次请求前去就藩,还顺手帮自己解决了很多麻烦。 现在,他更是甘愿做个孤臣,做老大的手中刀,替他铲除掉所有贪官污吏,抹除老大仁政的隐患。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他越是懂事,越是为这个家着想,朱棣这心里面就越是难受,堵得慌。 老二啊老二,朕要怎么做,才能弥补对你的亏欠啊! …… 汉王府。 朱高煦拿着炭笔,开始绘制起了一张张图纸。 前世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理科高材生,又是个军事爱好者,所以绘制一些基本图纸,还是十分轻松的事情。 正当此时,心腹皇甫云和走了进来。 靖难遗孤的问题完美解决后,皇甫云和就做了汉王府的大管家。 “王爷,您要的蜂窝煤,是不是这个东西?” 皇甫云和捏着一个煤球,在朱高煦面前晃了晃。 汉王爷瞬间起身,接过这煤球一看,兴奋地点了点头。 “行啊皇甫,差事干得不错!” 听了这话,皇甫大管家总算是露出了笑容。 那日王爷寻到他,安排给了他这个差事。 可怜的皇甫云和哪里弄过这东西,只能在汉王府名下的工坊,带着工人们从零开始。 其实制作这蜂窝煤没有什么难度,按照王爷绘制的流程一步一步往下做便可,唯一的难度就是去硫,也就是洗煤的阶段。 据王爷所说,这“硫”就是烧煤取暖导致人中毒的有毒之物,所以这个过程皇甫云和极为重视,亲自在现场指挥观察并且记录,虽然他从始至终都没明白这“硫”是个什么玩意儿! 他按照汉王爷的办法,先将开采回来的煤炭进行碾压、粉碎成为颗粒,接着再利用水洗的方法,在水当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会和煤炭当中的硫进行化学反应,进而将煤当中硫给祛除掉。 去掉硫之后,再将煤和黄泥按照八比二的比例进行混合,同时为了这蜂窝煤能够更容易燃烧,在其中还添加了少量的木炭粉、土硝,利用模具不断的压缩,最终制成了这逐渐标准化的蜂窝煤。 朱高煦见他神情有些疲惫,顿时动容道:“云和,你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大明将会有无数百姓因此而活命,你救了他们的性命啊!” 此话一出,皇甫云和愣在了原地,随即身体都剧烈颤抖了起来。 “这样吧,蜂窝煤这个名字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以后就叫‘皇甫煤’,以你皇甫云和的名字来命名!” 皇甫云和:“!!!” 皇甫煤! 救活无数百姓! 这些事情,可是他先前想都不敢想的。 第71章烧煤取暖?汉王你是想同归于尽吗? 乾清宫,暖阁。 蹇义夏元吉等朝堂重臣尽在此处,还有黄淮、胡俨这些内阁大臣。 因为今日汉王爷提前通知,他有一件大事要宣布,所以一众巨头老老实实地来了。 就在昨日,汉王爷又去端了军器局,揪出了一场军器局贪腐案,锦衣卫至今仍在彻查。 夏元吉等人很难不怀疑,汉王爷今天是不是有什么大动作。 众人一边闲聊着,一边等待汉王爷到来。 很快朱高煦手握两个大黑煤球儿,施施然地走了进来。 一众巨头见了,顿时一愣,不明白这位汉王爷又在作什么妖。 蜂窝煤研制成功,朱高煦可谓是心情大好,得意洋洋地询问道:“小老头们,知道这玩意儿是啥不?” 夏元吉等大佬自动忽略了他这粗俗的称谓,有些胆战心惊地看着那俩煤球儿。 顾佐眉毛一跳,硬着头皮道:“汉王爷,如果臣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煤吧?” 他手上这两个大圆球儿,通体黢黑,断面上还有九个通心孔,看起来就像蜂窝一样。 对于煤炭,这些巨头还是了解的。 这东西因为开采技术不成熟,导致价格比较昂贵,一直都是达官显贵的专用品。 但是达官显贵们,也很少使用煤炭取暖,因为烧煤不但冒出黑烟,还容易导致人中毒。 一盆煤炭烧得旺,全家都进火葬场。 相比于冒黑烟呛人的煤炭,达官显贵们更喜欢散发出独特香味的木炭,这才配得上他们高洁雅士的身份。 “对,就是煤,这是本王精心研制的低价燃料,完全可以出售给老百姓供他们取暖。” 一众巨头:“???” 啥? 烧炭取暖? 还是平价燃料? 你搁这儿骗鬼呢! 这可是煤炭啊,要人命的东西啊! 夏元吉嘴角有些抽搐,轻咳了两声叹道:“汉王殿下,这煤炭不能轻易使用……你疯了?” 话音未落,只见朱高煦直接将其扔进了火盆里面,吓得一众巨头豁然起身,冲着就想往外跑。 这个是煤炭啊,要死人的啊喂! 不料朱高煦早有准备,命聂兴守在门口,直接关上了殿门。 众人傻眼了,愣在原地怔怔出神。 “开门,快开门啊!” “汉王殿下,这玩笑可开不得啊!” “汉王,速速打开房门,让老夫出去!” 蹇义慌了,顾佐慌了,夏元吉也慌了,六部巨头内阁重臣,没有一个不慌的。 他们哪里想过,这位汉王爷如此疯狂,直接把大黑煤球扔进了火盆里! 这是想干什么? 他不会是想同归于尽吧? 朱高煦看着这些巨头惊慌失措的模样,顿时冷笑了一声。 “都给本王坐好,今儿这煤球没烧完前,谁都别想出去!” 一众巨头:“!!!” 麻了! 彻底麻了! 你是真想同归于尽啊你! 还等煤球儿烧完,我们早就升天了都! 此刻门口外面,聂兴听见那些朝堂巨头的求饶怒骂,咧嘴笑得前合后仰。 汉王朱高煦,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跟着他干活,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恰在此时,身后传来了一声怒喝:“你是何人?你关上殿门作甚?” 聂兴回头一看,却见来人是大太监小鼻涕,顿时梗着脖子叫嚣道:“某家锦衣卫百户聂兴,奉汉王殿下之命看守殿门,没有殿下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啥? 这是在弄啥? 小鼻涕懵了,急忙上前看了看。 “汉王殿下,我是小鼻涕啊,你快开门!” “小鼻涕,快去禀报皇上,汉王准备跟我们同归于尽!” 夏元吉趴在门上,声嘶力竭地高喝道。 慌了,这回是真的慌了。 谁知道汉王朱高煦突然抽什么疯,要跟他们同归于尽! 朱高煦上前一把拉回了夏老头,没好气地咆哮道:“谁要跟你同归于尽啊?老夏头你过来看看,这煤球儿热量高不高?” 小鼻涕听了这话,吓得面色瞬间惨白,急匆匆地赶去天子寝宫。 疯了! 汉王爷真疯了! 他烧煤取暖,还按着夏尚书去看! 这是要把人往死里整啊! 幸好昨日皇上回京了,还在寝宫里休息。 小鼻涕小跑着冲向了天子寝宫,唯恐汉王真搞死了一位巨头。 终于,一路小跑着来到了寝宫门口,却恰好撞见出门晒太阳的朱棣。 因为朱高煦的努力,朱棣心病尽除,现在整个人轻松无比,很久没有这样好心情了。 建文一事完美解决,老二也懂事得不再夺嫡,朱棣心情大好,整个人都焕发出了蓬勃朝气。 现在他只想在有生之年,将蒙元蛮夷逐出漠北,替大明打下万世基业! 一世命即万世命,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朱棣张开双手,沐浴在阳光之下,彰显出无与伦比的张扬霸气!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小鼻涕却连滚带爬的冲了过来。 “皇上,出大事了啊皇上!” “汉王将夏元吉等大人锁在暖阁里面,要烧煤与他们同归于尽!” 朱棣:“???” 啥? 烧煤? 同归于尽? 老二要跟夏元吉他们同归于尽? 这个逆子! 他又在作什么妖? 朱棣慌了,连忙小跑着赶了过去。 这一来一回之间,就耗费了不少时间。 朱棣真怕老二这个逆子发疯,直接整死了夏元吉这些贤臣干吏。 等他满头大汗地赶到暖阁时,却见暖阁里面没有半点声音,顿时心中一紧。 聂兴还带着锦衣卫守在门口,任何人不让进出。 朱棣见状勃然大怒,上前一脚踹了过去。 “给朕滚开!还不开门!” 聂兴挨了一脚怒了,他本就敌视朱棣,梗着脖子叫道:“不让,没有汉王殿下的命令,寸步不让!” 朱棣听了这话,暴怒到了极点,好在房门及时打开,这才没有酿出祸事。 原是杨荣听到了皇上的声音,这才打开了房门。 朱棣见到他时,有些愣神,随即抬脚走了进去。 只见汉王朱

相关推荐: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醉情计(第二、三卷)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盛爱小萝莉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