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可是当朝太子爷啊,自家王爷现在这么狂的嘛! 自个儿跑去沐浴泡澡,让太子爷在书房等? 这……有些不合适吧? 朱高煦却是不管不顾,他在二局待了三天三夜,满身都是臭汗,自然先去舒服地泡个澡。 至于大胖胖,就让他等着吧。 半个时辰后。 汉王府,书房。 朱高煦一进门,只见大胖胖正坐在书案前,面色阴沉如水。 “哟,老大,今儿怎么舍得来我汉王府了?” “难不成是东宫用度紧张,来我这儿打秋风来了?” 朱高炽听见这话,抬头怒视着朱高煦,冷喝道:“我再不来,你是不是准备弘扬你那劳什子新学了?” 果然,大胖胖是因此而来! 朱高煦也不动怒,一屁股坐到了他对面。 “老大,你怎么知道的?” “诏狱有纪纲看着,你根本没有渠道,那也就是说……北平?” 转眼间,朱高煦就反应了过来,随即笑道:“老大啊老大,你这样做,就不怕老爷子秋后算账吗?” 听到这话,大胖胖神情一滞,微微变了脸色。 他这个太子爷,可是对永乐帝怕到了骨子里。 “这些都是小事,我今日前来,只想问你一句,是谁给了你那么大的胆子,敢对程朱下手?” “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是在自取灭亡,到时候别说我,就连皇上都保不住你?” 大胖胖这话并非虚言,而是掏心窝的真心话。 一旦老二真个大张旗鼓地弘扬新学,天下学程朱读程朱的文人学子都会起来反对他,到时候一人一口唾沫都足以把他给淹死! 天下文人何其多也? 他们的怒火,别说是他朱高炽,就连皇帝朱棣都不一定承受得住! 面对太子爷的斥责,朱高煦只是神情淡然地笑了笑。 “那又如何?程朱的弊病,老大你难道就没有察觉?” “朝廷优待读书人,程朱麻木底层百姓,让他们变成读书人的苦役奴仆,这难道就是儒家圣贤留给后人的圣言?” 朱高炽闻言面色大变,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家老二。 “朱高煦,你到底听了何人谗言?怎会生出这样的歪理邪说?” 他朱高炽读了一辈子的儒家圣言,还从未见过有人敢抨击程朱,更别提亲耳听到了! “歪理邪说?”朱高煦笑了,“老大,你为何不多出去走动走动,看看你学的那些儒家圣言,带给百姓的究竟是什么!” “不是什么仁政,不是什么道德,只有无穷无尽的剥削压迫!” “读书人活得了功名,摇身一变成了士绅,开始想法设法地圈占田地,一代又一代,直至百姓无地可种,沦为流民,沦为盗匪,沦为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此话一出,大胖胖再也坐不住了,起身怒视着汉王爷斥道:“老二,你疯了?” “对,我疯了!”朱高煦同样起身,毫不避讳地看着太子殿下,追问道:“那你告诉我,大明有多少亩田?有多少亩地?” 大明有多少田地?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根本无解。 因为,朱高炽不知道,就算是永乐帝朱棣也不知道,甚至历朝历代的帝王都不知道! 大明皇帝,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田地,这个说法看起来很可笑,但事实就是如此! 丈量田地的人,是地方官员! 而清查田地的人,也是地方官员! 上报田地数目的人,还是地方官员! 久居中央的皇帝太子,怎么可能知道大明究竟有多少田地? 他们又怎么知道,大明有多少田地,掌控在士绅大户手中! “你知道吗?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清楚一州一府田地具体数额的人,不是你我,也不是皇帝陛下,而是当地的士绅!” “我大明是农耕社会,谁掌握了田地谁就有话语权,你当真以为那些士绅攫取田地,仅仅是贪图那点田地收益?他们要的是掌握对黔首百姓的话语权!” 田地! 话语权! 这些话落入耳中,大胖胖瞬间愣在了原地。 程朱灌输给他的条条框框,好像在此刻轰然崩碎,出现了一道崭新的大门! “只有掌握了对黔首百姓的话语权,士绅才能在乡间呼风唤雨,平民老百姓无地可种,他们只能成为给士绅种地的佃户!” “每一个佃租士绅田地的佃户都不敢得罪士绅,生怕士绅不再允许他们佃租土地,那他们只能活生生地被饿死!” “程朱在干什么?通过科举制造出一批批士绅,让他们去兼并田地,让他们去掌控百姓,让他们去剥削压榨穷苦百姓!” “再这样下去,我大明江山的主人,不是我老朱家,也不是平民百姓,而是这些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的程朱士绅!” “老大,你说,这程朱,该不该动?” 朱高炽蒙了,一屁股坐回了凳子上。 这些话语,他以往从未听到过,就连杨士奇、黄淮等人,教给他的,都是圣贤之道,如何广施仁政…… 但是,他们口中的仁政,对百姓而言,从来不仁! 那是,对程朱士绅的仁政! 第178章残忍!摧毁朱高炽的信仰! 汉王府,书房。 太子朱高炽颓然地坐在椅子上,双目有些无神。 长久以来,他心中那个“大同之治”的幻想,正在逐渐破碎。 他是朱高炽,不受宠的燕王世子,不受宠的大明太子。 即便燕王发动靖难之役,造反夺取天下时,他留守北平坐镇有功,也依旧不受待见。 那位成为大明皇帝的父亲,杀入金陵即位称帝,却直到永乐二年,才捏着鼻子立下了他这个太子! 朱高炽原本以为,只要他做的足够出色,迟早会有那么一天,得到父亲的认可。 所以他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勤勤恳恳地处理政务,做好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父亲起兵造反,他就坐镇后方,调度粮草辎重。 父亲挥师北伐,他就受命监国,处理朝廷政务! 渐渐地,他的能力先一步得到了朝臣认可,称赞他为仁厚储君,是圣贤明君的料子。 朱高炽也没有让他们失望,选贤举能,重用干吏,广施仁政。 而且他也没有忘了进学修德,在闲暇之余,主动请求大儒名宿授课教导。 这些大儒名宿,也没有让他失望,教给他儒家圣言,教给他仁君之道,教给他大治之世…… 朱高炽原本以为,等到老头子驾鹤西去,他即位称帝,就可以罢兵息民,发展民生,打造出一个真正的大同之治,一个真正的盛世大明! 但是现在,这个宏伟的梦想,破碎了! 自家老二的这一席话,如同一双黑手,撕破了那些文官大儒的遮羞布,将血淋淋的现实,赤裸裸地展现在了他眼前! 什么仁政! 什么圣贤! 什么大同之治! 全都是他娘的狗屁! 这群狗东西,从一开始,为的就是他们自己! 所谓仁政,只是对他们而言的仁政,真正收益者,一直都是他们! 而那些底层的穷苦百姓,他们得到了什么? 暗无天日的劳作,所剩无几的余粮,以及麻木不仁地……活着! 有那么一瞬间,朱高炽当真想提着他的太极剑,将这些混账东西全都给砍了! 陡然间,大胖胖满脸希冀地看着朱高煦,用近乎恳求的语气,追问道:“老二,你说的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他多么希望,老二告诉他一句,这都是假的! 汉王爷有些不愿面对大胖胖那祈求的目光,下意识地侧过了脸去。 他知道,亲手摧毁一个人的信仰,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 但是,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朱高煦也很无奈。 “老大,我换句话说吧,如果你不信的话,可以微服去京畿地区转一转。” “每一个村庄集镇,只会到处都是低矮的茅草屋土墙房,但是必然也会有一两户黛瓦白墙、雕梁画栋的高门大户,记住我说的话,是每一个村庄集镇!” “朝堂之上的达官显贵只会鼓吹盛世,粉饰太平,侈人视听,哪里有他们口中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一个‘穷’字就足以概括我大明所有乡村的现状!” 太子爷听到这话,眼中光芒不再,心中最后那丝侥幸,也自此彻底破灭。 因为老二没有必要骗他,只要他真地微服出去一趟,那真相自然就会大白。 朱高煦见他这副模样,心中虽然有些不忍,但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继续添把火努把力,说不定大胖胖就能回心转意了。 “老大,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土地大多集中在谁手中?” 太子爷叹了口气,默然道:“按照你的说法,应该是士绅大户。” 听到这话,朱高煦心中稍定,自己这位好大哥终于上道了。 “那老大你想过没有,地方士绅手里握着当地最多的田地,但他们拥有功名所以不用交税,对吧?” “嗯,好像是这样的,这是国策……”朱高炽跟着汉王爷的思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然而接下来朱高煦的一句话,却是令他面色大变! “国策里面还规定了,每个地方规定的税额,大致是不变的,鱼鳞图册上有多少地,地方官府就要征收多少税,对吧?” 听到这话,朱高炽脸色陡然变得难看了起来。 他已经意识到,老二要说什么了。 “那太子爷你告诉我,士绅不断兼并田地,他们又不用交税,那这少了的税收,最终落到了谁的头上?!” 朱高炽闻言只觉得头皮发麻,脸色瞬间惨白,吐出了两个字:“耕户!” “对,只有自己种地的百姓!”朱高煦神情同样变得严肃,冷声道:“朝廷规定三十税一,然而因为士绅兼并田地,地方官府为了完成既定税额,就只能将缺少的部分摊派到这些不是士绅佃户的百姓头上!” “本来是三十税一,但官府为了完成税额,他们会改成二十税一,随着是士绅继续兼并田地,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无力交税不得不沦为士绅的佃户,这税率还会加重,最终变成十税一,甚至五税一!” “到了那个时候,最穷的百姓却需要缴纳最重的赋税,太子爷,你说会有什么后果?” 朱高炽麻了,只觉不寒而栗! 真到了那个时候,会有什么后果? 百姓辛勤耕种自家田地,却因缴纳沉重赋税,而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不得不沦为士绅佃户,却依旧吃不饱饭,直至最后……走投无路! 到了这种地步,他们会干什么? 揭竿而起……造反! 蒸蒸日上的大明朝,就因为士绅兼并田地,最终轰然倒塌! 这是汉王朱高煦在杞人忧天吗? 不是! 至少朱高炽相信,这绝对会出现! 因为,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天下百姓都吃不饱饭,最终揭竿而起导致天下大乱! 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 “老二,朝廷可以想办法制止这种兼并……” 大胖胖突然出言,眼中闪过了一丝希冀。 然而回答他的,却是一个更加残酷的现实。 “制止?谁去制止?你去还是我去?” “真正想制止这种兼并的人,只有咱老朱家,甚至只有你我寥寥几人!” “田地就是粮食就是一切,宗室藩王、达官显贵、地方官员、士绅大户,他们巴不得自己手里拥有更多的田地,谁会为了什么忠义反手捅自己一刀?” “你不会真以为,那些读了圣贤书的程朱文人,就真个成了圣贤,当真心怀百姓忧国忧民吧?” 突然被汉王一顿嘲讽,大胖胖气得面红耳赤。 他握紧了拳头想要反驳,最终却是悲哀地发现,自己根本就反驳不了! 朱高煦长叹了口气,目光变得森寒了起来。 “我大明对待这些程朱文人,实在是太好了,好到让他们忘乎所以。” “整日听着歌唱着曲儿,玩着女人喝着酒,就能坐收大量田地之利,驱使百姓如奴仆杂役!” “而且对他们而言,就算吃垮了我老朱家的大好河山,跟他们也没有什么关系,大不了坐视这江山换个主子,他们掉头就投入新王朝的怀抱,为新王朝出谋划策,成为新王朝的肱骨贤良,继续享受生活!” “新朝建立,田地重新分配,他们大不了从头开始,通过科举获得功名,摇身一变成为士绅,兼并田地耕读传家,新一个轮回又开始了……这就是所谓的盛世,多么可笑啊!” 是啊,多么可笑啊! 朱高炽愣在原地,双眼流出了两行清泪。 原来,文人口中那所谓的盛世,只是他们的盛世,只是士绅的盛世,从来都不是百姓的盛世! 他的信仰,破碎了。 第179章太子爷,你清高,你了不起! 书房。 窗外一丝阳光透射而入,落在太子朱高炽肩头。 即便这寒冬暖阳照射在身上,即便书房里燃着炭火,太子爷此刻依然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 他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三观正在碎裂。 从小学习的义理,就是程朱经学。 从小接触的贤臣,就是大儒名宿。 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在朱高炽印象中,程朱文人都是那么的高大伟岸。 他们张口仁义道德,闭口儒家圣言,从他们嘴巴里面,朱高炽知道了一个海晏河清的大同之治。 那里政治清明! 那里法纪严明! 那里仓廪充实! 那里百姓富足! 那里……国泰民安! 那是一个,真正的盛世啊! 朱高炽一直努力着,希冀着,将来属于他的时代,会是这样一个天下太平的治世。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眼里无比高大的程朱读书人,就在刚刚被自家老二一点点撕开了外表,里面露出来的竟然都是些肮脏的内在! 寡廉鲜耻! 不忠不孝! 这就是程朱读书人! 最可笑的是,他朱高炽这个当朝太子,一直被程朱文人蒙在鼓里。 甚至在老二准备对这些寡廉鲜耻的狗东西下手时,他还被撺掇着跑来向自家老二兴师问罪! 一想到这儿,大胖胖脸色愈发灰败,整个人颓废至极。 朱高煦见状眉头一皱,似乎火候太过,把大胖胖打击得怀疑人生了啊! 这可万万不行! 万一他撂挑子不干了,自己还得接盘,那不成大冤种了吗? “咳咳,老大啊,这些狗东西虽然可恶,但是朝廷确实不得不用这些读书人治理天下,替皇帝牧民。” “一群寡廉鲜耻的狗东西,我恨不得现在就提剑砍了他们!” 大胖胖听到这话,顿时怒喝道,心中的怒火都快压抑不住了。 听到这话,朱高煦眉头一挑,叹了口气。 “老大,这些气话就别说了,自从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就跟朝廷成了共生体,谁也离不开谁。” “董仲舒这个家伙,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通过忠孝仁义这些思想,将儒学与朝廷巧妙地绑在了一起!” “朝廷任用儒家文人替自己治理天下牧守百姓,文人士大夫则借机攫取权力与利益,与皇帝分肥而治,这就是所谓的‘帝与士大夫共天下’!” 听到这话,太子爷同样叹了口气,又感到有些疑惑。 “老二,既然如此,那你准备怎么做?你也说了朝廷离不开儒学……” “安啦老大,朝廷的确离不开儒学,可是儒学不止程朱,程朱也代表不了儒学!” 朱高煦笑着解释道:“这些程朱的狗东西之所以现在如此猖狂,就是因为他们一家独大,垄断了我大明官场的升迁途径,所以才这么嚣张猖狂!” “我准备弘扬的新学,将会尽可能地囊括先秦诸子百家,朝廷将会革新科举制度,只要百家学子才能杰出,通过科举对应考试后,便可入朝为官!” “除此之外,我还会对儒学进行改革,扶持儒家新派,我觉得前宋时期与程朱分庭抗礼的象山学派就很不错,已经命人去江西邀请象山大儒了。” 象山心学? 陆九渊! 太子爷摸着下巴点了点头,对自家老二这个方案算是认可。 程朱自前宋之后,就逐渐占据了主流显学地位,所以那些程朱文人才如此地肆无忌惮,猖狂跋扈! 毕竟,朝廷离不开这些读书人。 但诚如老二所说,程朱代表不了整个儒学! 前宋时期就出现过与其分庭抗礼的象山学派,陆九渊更是多次与朱文公坐而论道! “有了竞争,才会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他们才会主动寻求改变,为了顺应大势自我优化!” “我想要的大明,是一个百家争鸣的真正盛世,你止步不前耽于享乐就会直接被大势淘汰,将位置空出来让给他人来坐!” “到了那个时候,我大明不缺贤才干吏,不缺真正忧国忧民的读书人,程朱还如何有恃无恐?” 朱高煦张开双手,第一次吐露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大胖胖呆呆地看着他,心中没来由地生出了些许挫败感。 这个老二,真的开窍了。 而且,无论是领兵打仗,还是处理国政,都比他这个太子爷优秀太多。 尤其是,他的眼光见识以及能力手腕,自己现在都远远不如。 一想到这儿,朱高炽突然起身,一脸认真地看着汉王爷。 “老二,我会上一封折子给老头子……这太子大位,你来坐吧!” “大哥只求你一件事,不要为难瞻基……” 此话一出,朱高煦蒙了。 还未等大胖胖把话说完,汉王爷起身怒喷道:“朱高炽,你有毛病吧?” “老子为你杀贪官革盐法增税收……磕磕绊绊地做了这么多,现在你来一句你不想做太子了,把位置让给我?” 大胖胖:“???” 你大爷! 你咋骂人呢! 你做这一切不就是为了这位置吗? “老二,这是大哥的真心话,你比大哥更有资格坐这个位置,大哥愚笨,被那些文人耍得团团转,如果不是你……” “太子爷,你清高,你了不起,你想学那些圣贤让位,但是你别让给老子啊,你不想做就让给老三,老子才不要这劳什子太子位!” 朱高煦怒了,合着他忙活这么久,最后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听到这话,朱高炽也怒了,太子大位都让给你了,你还想咋滴? “老二,你说的什么胡话?老三就是个不成器的东西,让给他那我老朱家不就完了吗?” 此刻远在北平的赵王爷打了个喷嚏,有些纳闷是哪个王八蛋在背后骂自己。 “那我不管,这个位置你坐到底,千万别让给我!” “老子还等着新学这事儿结束,就去云南享清福呢!” 朱高煦罕见地严肃认真,“老大,你记住喽,原本我不打算告诉你新学的事情,因为你是太子爷,你背后站着文官集团,没有他们支持你这个太子就是个笑话!” “但是既然事情已经说开了,你心里知道就行,不能露出任何马脚,有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弹劾攻击我,反正不能让杨士奇这些人看破。” “等到新学推行成功,我会慢慢简拔出一些贤才干吏,授他们为太子府属官,届时你可以告诉他们真相,收他们为心腹……” 听到这话,太子爷有些动容。 他原本以为,老二弘扬新学,是为了培养出一批崭新的文官,与自己分庭抗礼! 直到今日前来,听到老二这些肺腑之言,他才终于明白了老二的苦心。 “老二啊,你这样做,置大哥于何地啊……” “朱八,你死哪儿去了,把他给我轰出去!” 下一刻朱八面容僵硬地走了进来,有些尴尬地笑道:“王爷,这可是太子殿下,轰出去……不太好吧?” “呵呵,要么你轰他出去,要么本王把你们都轰出去!” 下一秒,朱八就看向了太子爷,躬身向门外抬手道:“太子殿下,请吧。” 大胖胖见状,急得满头大汗,低声喝道:“老二,你就不能……” “滚!” “哎哎……” 第180章坩埚炼钢!射程之内,即是真理! 太子爷被轰出了汉王府。 消息一经传开,瞬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就算你汉王爷现在受命监国理政,但那终究是太子爷! 太子是储君,你汉王不过是臣,岂有臣辱君的道理? 那是忤逆犯上! 一时间,朝臣纷纷上奏弹劾,汉王嚣张跋扈之名,更是广为
相关推荐:
差生(H)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醉情计(第二、三卷)
致重峦(高干)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数风流人物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