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在价格上苛待过他们,该还的恩情早就还完了,我问心无愧。 如今,我不想再蹚望山村的浑水了。 见我始终油盐不进,张国义放了狠话。 「如果你今天不答应帮我们卖藕带,你就别指望在望山村建这试验田。」 我气笑了。 「张村长,我想有一点你还是得搞搞明白,这是我家的自留地,我要种什么是我的自由,你无权干涉。」 「我是望山村的村长,我就说是你建试验田影响了村里的风水,我就有权决定不让你建。」 张国义气急败坏地吼道。 科学尽头是玄学吗? 风水命理的东西都拿出来当借口了。 我转头看向安立勤。 「安村长,那就不用考虑我这边了,就把试验田建在安家村吧,省得隔座山,我们还得两头跑。」 安立勤点了点头,捏起一小块泥土给我看。 「我也正有此意,据我观察,其实望山村的土壤偏弱酸性,藕带的颜色略带米黄色;而安家村的土壤偏弱碱性,所以长出的藕带更白净。」 「不过,这只是我的初步判断,本想着有了试验田,可以做个数据分析,现在……就算了吧。」 是啊,何必没苦硬吃呢。 安立勤是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也是为了建设家乡,一毕业就回了安家村。 这些年,贫困的安家村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不需要扶贫政策帮扶了。 这也是我选择与安家村合作的原因,那里既是我母亲的故乡,又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我深信我们能一起做出一番事业。 至于望山村,是死是活和我已再无瓜葛了。 8 我和安立勤走在安家村的田埂上,身后是那片即将迎来新生的试验田。 他在潜心研究如何提高亩产和品质,我则将加工厂的生产线直接搬迁到了安家村。 我们也搞起了直播带货—— 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我们向消费者做了全方位的展示,让消费者直观了解我们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 我们还联系了国内最大的冷链物流SF公司,优化了运输环节,确保藕带在24小时内就能从产地直达消费者手中。 我们以「安家藕」为名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因为产品质量上乘,吸引了大量订单,产品远销海外。 后续,我们还推出了一系列的藕制品,不仅仅是藕带和莲藕,比如藕粉、藕汁等,丰富的产品线,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不到半年,我就还掉了贷款,加工厂也升级为产供销一体的集团公司。 安家村的村民的收入直接翻番。 周围几个临近村庄也成了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共同打造了一个以藕产品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 「还是要多读书啊,我种了一辈子莲藕,做梦也没想到这藕还能翻出这么多花样。」 「初夏丫头,有本事啊。」 大舅那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大舅,别打趣我了,还是安村长的新型培育方法好,我就是个卖货的,我有什么功劳。」 「如果东西再好卖不出去,烂地里了还不是白瞎,你才是我们安家村的福星。」 安立勤带头褒奖,村民们也朝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后来,表妹也游说她爸妈一起搬到了安家村。 「姐,你不知道张国义那蠢蛋看到安家村的藕带卖得那么好,眼红得要命,整天念叨着要找个专家来教大家种藕带,结果……」 表妹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个歪专家,把藕苗都给烧死了,望山村的田算是废了。」 「检测机构过来测量土壤质量,据说至少七八年都不能种地了,他张国义倒是引咎辞职了,望山村的村民可就惨了。」 但是,这一切不是他们自己在为自己的愚昧买单吗? 当初,为了那一毛钱,相信了秦正函的鬼话,断了藕带的销路。 如今,又听信所谓专家的至理名言,才落得如此下场。 所以,老话是对的,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望山村的村民,正是因为缺乏基本的知识储备,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只会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他们不仅错失了赚钱的机会,还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 我们得引以为戒。 和家里人商量后,我决定用赚来的钱翻新村上的学校,一切从娃娃抓起。 而这一举动被教育局的领导知道后,赞不绝口,表示要大力支持我们的计划,并为安家村提供了优秀的教育资源。 曾经的贫困村,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科技农业示范村。 看着这一切的变化,我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我相信,只要继续努力,未来定会更加美好。 第1章穿了?还特么成了大明瓦罐鸡? 永乐十一年,八月。 暮秋后的清晨,已经略微有了些许凉意。 金陵帝都斑驳的城墙上,并未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反倒散发出鬼魅般的神秘光泽。 古朴厚重的帝都城墙,也因此带上了几分迷人的魅力。 此刻帝都城门口处,密密麻麻的京师百姓聚集于此,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因为,就在前不久,当今天子御驾亲征北伐鞑靼,打得蒙古本部的鞑靼大汗向大明称臣纳贡,皇上敕封鞑靼大汗阿鲁台为和宁王。 随后皇帝又率军一直进军到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为碑“翰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风尘,永清沙漠。” 这是自汉唐以来,完全不亚于封狼居胥的一次伟大壮举。 今日是皇帝凯旋回朝,举国同庆的国家之喜。 所以,整个京师都沸腾了,百姓自发地汇聚于此,盛赞大明这位神武雄主。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此刻天街城内却是一片哀鸿遍野,天子车辇被劲弩射得破烂不堪,就连骁勇善战的汉王朱高煦也中箭栽落下马。 那些箭尖泛着诡异寒光,显然事先已经淬过毒药,只要被擦破一点皮,都是命悬一线的下场。 “汉王遇刺,快传御医!” …… 乾清宫。 太子与赵王一边吵着,一边匆匆忙忙地入内,随即跪地请安。 “父皇,孩儿听说天街刺杀一事,过……过来问安。” 太子爷顶着满头汗水,气喘吁吁地开口道。 不料朱棣听了这话,缓缓起身上前,自顾自地笑道:“我这次御驾亲征,血战一年之久,打得阿鲁台抱头鼠窜。” “想不到大捷还朝,走到自己家门口,竟然出了这样的事儿!” 大胖胖身子一颤,急忙低下了头,不敢直视自己亲爹。 赵王朱高燧见老头子发怒,也是乖乖垂下了头。 顿了顿,朱棣看着这两个儿子,轻声问道:“老二伤势如何?” “爹,那些刺客在箭上淬了毒,好在太医救治得及时,老二休息几日就没有大碍了。” 听了这话,朱棣一颗心顿时放回了肚子里。 紧接着,他又满脸铁青地看向太子朱高炽。 “要不是老二侦查得及时,提前侦查到了反贼的动向,你今天来,就不是问安了吧?” 这意味深长的话语,吓得大胖胖手足无措。 “我……爹啊……我这……” 朱棣冷冷地扫了他一眼,“外有强敌,内有叛党,你这个国,是怎么监的?!” 铁憨憨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话,只能跪倒在地上不发一言。 朱棣见他这副模样,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 “赵王,带着五城兵马司的人,还有你麾下的锦衣卫,封锁城门,全城搜捕,去查清楚!” “这些反贼是何时到的京城,何人安排,有何用意,经何人接应,都给朕全查出来!” 赵王一怔,随即欣喜领命:“儿臣遵旨!” …… 汉王府。 一片愁云惨淡。 府内一片莺莺燕燕,此刻都望着那道魁梧身影,满脸忧色。 汉王妃韦氏试探性地走上前,“王爷,您刚苏醒,饮酒伤身呐。” 朱高煦回头望了一眼这个温婉貌美的丰腴女子,强颜笑道:“你们都下去吧,让我一个人静静。” 众人听了这话,不敢违背自家王爷的命令,识趣地自行退走。 朱高煦望着这高墙宫闱,心中只觉拔凉拔凉的。 他的确叫朱高旭,却不是朱高煦。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将他意外地带到了大明王朝。 穿了也就穿了吧,毕竟来到了大明帝国,还可以亲眼目睹这汉家男儿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如何风华绝代,举世无双。 可是为什么特么的偏偏穿成了汉王朱高煦? 那个鼎鼎有名、遗臭万年的造反王爷,烤肉王爷,瓦罐鸡…… 朱高煦啊! 提及这位仁兄,造反专业户都得甘拜下风。 永乐大帝的嫡次子,靖难战役中的骁勇猛将,洪熙皇帝的夺嫡对手,宣德皇帝的政绩刷子…… 被朱元璋厌恶,被朱棣哄骗,被朱瞻基做成了烤肉…… 我尼玛啊! 朱高煦,男,初被封为高阳郡王,后随父朱棣起兵靖难,累立战功,骁勇善战。 朱棣即位后,封为汉王,藩国云南,他却一直留居南京,不肯就藩,多次谋取太子之位,纵使私兵劫掠,僣用乘舆器物,阴谋夺嫡争位。 宣宗朱瞻基继位后,朱高煦起兵造反,却在宣德皇帝亲征后投降,被废为庶人,后被活活炙死在铜缸内,成了一摊烤肉,诸子也相继被杀。 只是因为朱棣那句经典名言,“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朱高煦就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野心如杂草般疯狂蔓延,最后被那位好大侄儿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堂堂一位大明亲王,最后被活生生做成烤肉,这般下场,未免太过凄惨了些。 奈何木已成舟,朱高旭也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事实。 他,成了大明汉王,朱高煦。 起苏醒之后,朱高煦还在犹豫不决,要不要凭借自己的先知先觉努力一把,倚仗着朱棣对自己的偏爱,窥伺一下那张龙椅。 然而等到脑袋恢复了清明,朱高煦就将这丝念头给掐灭了。 现在是永乐十一年,太子朱高炽已立,甚至朱棣还立了太孙朱瞻基。 那个表面上宽厚仁慈的太子大哥,实际上是个大智若愚的狠角色,在朝廷上的势力早已根深蒂固,更是受到一众朝臣拥戴支持。 更何况太祖以武立国,大明尚未从元末乱世的战火中恢复过来,一场靖难之役就将大明打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 大明天下饱受战乱之苦,永乐帝为证明自己又常年兴兵北伐,整个大明上下都对战事充满了痛恨厌恶。 现在的大明,需要的是一位与民更始的圣贤仁君,而不是锐意进取的开拓之君。 而太子朱高炽,那个大腹便便的铁憨憨,就是这样一位完美储君。 反观朱高煦自己,看看世人对他的评价:凶狠、乖戾、淫荒、狡黠、险狼……反正没有一个好听的。 包括朱棣在内,世人对他的印象,就是一个有勇无谋、嚣张跋扈的武夫丘八。 就算是朱棣对他偏爱有加,甚至当真动过立他为储的心思。 但只能马上取天下,焉能马上治天下? 朱高煦性格上的缺陷,加上他现在的臭名声,就注定他坐不到那张龙椅上! 再次叹了口气,朱高煦不由坚定了内心的想法。 如果继续盯着那张龙椅不放,只怕他最后难逃被做成瓦罐鸡烤肉的宿命。 正在此时,一个神情木讷的少年郎走了过来,恭敬行礼道:“父王,母妃有孕在身,您就别再折腾了。” 朱高煦打量了这孩子一眼,心中愈发觉得凄苦。 这是汉王世子朱瞻壑,朱高煦现在的便宜儿子。 “儿呐,爹心里苦啊!” 过了半晌,朱瞻壑这应声道:“唔……” 朱高煦:“???” 第2章监国?你疯了吧? 金陵帝都,紫禁城。 大明皇宫,恢宏壮丽,雕梁画栋,朱甍碧瓦,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汉王朱高煦环顾四周,只见到处都是宫宇大殿,到处都是巡逻禁军,整个皇宫充满了恢宏森严的气度。 看着眼前这座巍然的壮丽宫廷,朱高煦神情有些恍惚。 虽然那日遇刺时中了毒箭,但好在御医救治及时,加上原主这孔武有力的身体,没过几日便恢复如初了。 这几日里,整个金陵帝都都陷入了混乱之中。 赵王朱高燧带着五城兵马司与锦衣卫人马封锁城门,挨家挨户地全城搜捕,势要揪出此次刺王杀驾的幕后黑手。 一时之间,上至朝堂重臣,下到黎民百姓,都是人心惶惶,如履薄冰,唯恐牵扯进这惊天大案之中。 倒是朱高煦悠闲地养了几天伤后,还是下定决心入宫面圣。 他这几天深思熟虑认清现实后,就已经打定主意,前去云南就藩。 继续待在京师,未来势必逃不过被做成瓦罐鸡的命运。 既然如此……那老子不陪你们玩了! 舍弃那不该有的夺嫡野心,去云南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做个依红偎翠的逍遥王爷,他不香吗? 那张龙椅有什么好坐的? 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吃的比猪差,干的比驴多…… 脑子有问题才去争这个位置。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顿时眉头舒展,迈着老爷步走向了乾清宫。 迎面宫人见了,纷纷点头哈腰地行礼,给足了他这位汉王爷脸面。 毕竟谁都知道,汉王在前几日的刺杀案中为了保护陛下,险些命丧黄泉,皇上为此大发雷霆,不但怒斥了太子爷,还收走了他监国理政时期批阅的奏章。 换句话来说,皇上这是对太子殿下感到不满了啊! 朱高煦和煦地同众人打着招呼,很快便来到了御书房外。 走进御书房,只见身着明黄色龙袍的永乐大帝,正斜斜地倚在软榻上,手中还握着奏疏,似乎正在假寐。 “老二啊,你来了?身子骨怎么样了?都好全了吗?” 听得这个中气十足的声音,朱高煦顿时心中一动。 永乐大帝,朱老四。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有些违礼地抬头看了过去。 永乐大帝啊! 还是有血有肉的那种! 只见这位大帝面容英武硬朗,不过带着一丝疲惫,双鬓微微的斑白,虽然倚靠在床榻上面,却自有一股掌握天下的气度。 这,就是缔造了永乐盛世的千古一帝,永乐大帝朱老四。 朱棣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目光,有些狐疑地看着自家老二,下意识地扯了扯胡须。 朱高煦见状立马准备跪地行礼,朱棣却是笑着摆了摆手。 “你这小子,几日不见倒是拘起礼来了,爹问你伤好了没?。” “爹,区区小伤,不足挂齿。” 朱棣听了后欣慰地笑了笑,对这个勇武过人的儿子,他一向都很偏爱。 一方面是因为太子温文尔雅,根本不像他这个马上征战的老子。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将老大立为太子,朱棣一直对朱高煦有些愧疚。 毕竟,当年在战场上浴血搏杀、拿命去拼的,不是老大,而是老二。 “你今天来是有什么事儿吗?这才休息几天就闲不住了?” 迎着永乐帝的目光,朱高煦赢着头皮开口道:“爹,现在四海承平,国富民安,儿子想……想去云南就藩。” 朱棣听着前半句话,顿时露出了诧异目光。 老二什么德行,他还是很清楚的,怎么这次受过伤后,还会说这些酸词儿了? 但等他听到后半句话,却是瞬间勃然大怒,豁然坐直了身子。 “老二,你告诉爹,你方才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棣眼睛一瞪,硬着脸冷冷开口道。 老二竟然主动请求前去云南就藩? 这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永乐二年,就封他为汉王,藩国云南。 他却说:“我有何罪,要被赶到万里之外。”不肯前往藩国。 朱棣考虑到北伐蒙元,还需要他征战沙场,索性也就听之任之。 这一滞留就留到了现在,老二还时常做出狂妄悖逆的举动。 朱棣对他这些小心思,自然是门儿清。 怎地今日突然转了性子,主动请求前去就藩? 这是你汉王朱高煦该说的话吗? 朱高煦叹了口气,满脸疲惫地道:“爹啊,儿子自幼追随您征战沙场,当时人还没马镫子高呢,就跟着您上阵杀敌!” “这些年出生入死,三十七处刀疤,十六处箭伤,大小战事百余次……前几日经历了一次生死,儿子险些丧命……真的觉得累了。” 累了? 真的累了? 朱棣神情有些动容,却还是冷脸喝道:“你说你累了?皇上的儿子不受罪,那谁帮我老朱家拼命打仗?” “这大明是我老朱家的,现在战事未定,你就说你累了,想撂挑子不干了,好啊!” 不出意料的,朱高煦被老爷子怒骂了一顿,骂了个狗血淋头。 老子骂儿子,天经地义,朱高煦只能受着。 只是他心中对永乐帝腹诽不已,留着自己不就是让自己替他打仗罢了,还能说得这么冠冕堂皇,真是腹黑啊! 朱棣痛骂了自家老二一阵,又有些不太忍心,起身走到了朱高煦身前,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二啊,爹老了,你大哥身体又不好,这大好河山,还要靠你继续努力啊!” 朱高煦:“???” 我尼玛…… 不要脸了是吧? 朱高煦只觉得这句话似曾相识,顿时后背一凉。 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顿了顿,朱棣又语重心长地开口道:“爹知道你那些小心思,以退为进,对吧?” 朱高煦一愣,满面懵逼地看着朱棣。 “现在爹收了老大的监国大权,你又护驾有功,立马就请辞来了,这招用的妙啊老二……” “爹,不是啊,我真不是这个意思啊爹……”朱高煦急了,正欲争辩。 “爹也知道,你心里委屈,你不就是想发发牢骚吗?” “这样吧,朕把五城兵马司交给你,再让你监国三日,那些官员该查的查,该抓得的抓,顺着你的心意,怎么样?” 朱棣拍了拍他的肩头,眼中闪过了一抹笑意。 朱高煦闻言呆立当场,随即暴怒道:“让我监国?老头子你疯了吧?” 第3章骗,接着骗! “混账!你怎么跟朕说话呢?” 朱棣老脸一黑,顿时喝道。 这老二今日到底是什么意思? 突然抽了什么疯? 顺着他的心意让他去闹腾,还让他监国,他还一副死了亲爹……亲娘的模样? 朱高煦咽了咽口水口水,有些脊背发凉地看了一眼自己这个便宜老子,心中憋屈到了极点。 难怪历史上的汉王爷,胆大包天地敢夺嫡争位,原来都是被这个亲爹给坑的! 时不时在你耳边来上一句:“哎呀,你大哥身子骨差,眼瞅着活不了几年了,你要继续努力啊!” 这谁顶得住啊?! 见过坑爹的,没见过这么坑儿子的啊! 历史上的汉王朱高煦,算是被永乐帝给坑惨了! 好在朱高煦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朱高煦了,他现在是优秀的进步青年。 朱棣让自己监国,这差事能接吗? 我监你姥姥! 监国那是储君的特权! 大明现在有储君吗? 不但有,还有两个! 太子朱高炽! 太孙朱瞻基! 你让我监国,太子与太孙会怎么想? 这简直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往绝路上逼啊! 朱高煦一旦监国,那朝野皆知他有夺嫡之心,将来势必会遭到新帝的清算。 太子大哥宽厚仁慈,不会对他下手,但那位好大侄儿可是与朱棣一样心狠手辣的主儿啊! 事实上,朱高煦也正是被好圣孙朱瞻基活活做成了瓦罐鸡烤肉! 一想到那般凄惨的死法,朱高煦顿时就打了个寒颤。 “爹啊,一直以来都是大哥监国,儿子从未接手过政务,没有经验啊……”朱高煦急得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朱棣见状似笑非笑地道:“没有经验可以学嘛,老大他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处理政务。” 我学你姥姥! 你个坑儿子的狗贼! “不是啊爹,大哥监国期间,朝政处理得当,一直没有任何纰漏,您这样做对大哥不公平啊!” 万般无奈之下,朱高煦只能转换思路,试图用温情感化这坑儿贼。 然,并,卵。 不提太子倒好,一提太子,朱棣心中这火气就上来了。 “没有纰漏?朕亲征阿鲁台大胜还朝,血战一年之久都
相关推荐:
云翻雨覆
小白杨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凄子开发日志
差生(H)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鉴昭行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突然暧昧到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