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古蛮夷也不例外。 毕竟是至圣先师的血脉后人,天生拥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性,比之那些天潢贵胄也不遑多让。 但是这家人干出来的事情,让天下士子都感到恶心! “怎么样?” “都看清这些缙绅的真面目了吧?” 朱高煦桀桀怪笑道,嘴角泛起了戏谑笑容。 这次临时朝会,本就是他故意为此。 儒学与缙绅,之所以具备神圣性,就是官员缙绅故意搞出来的,配合历代帝王稳固统治。 因为儒学神圣,被尊为圣人之学,所以连带着学习儒学的读书人士大夫也高人一等,再加上朝廷对他们的优待,那尾巴更是翘到天上去了。 高高在上的圣人之学,本就值得天下人尊敬,那些读书人士大夫更是将圣人言论每句话都拿出来解读,恨不得翻出新的花样来。 这二者早已经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微妙关系! 只要儒学还是朝廷认可的官方哲学,那士绅缙绅就会因此而受益,一直获得朝廷优待! 朱高煦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朝堂公卿看清士绅缙绅的真面目,看清儒学的真面目。 只要去掉儒学的神圣性,才能彻底将缙绅打落尘埃,让缙绅真正的平民化! “儒学说到底,不过也只是一门学问罢了。” “就因为儒学有利于朝廷统治百姓,所以它就变成了神圣之学,这合理吗?” 朱高煦的声音,清晰地落入了群臣耳中。 但他们却是不敢开口,更不敢吭声。 “这圣人之学,承袭最深、理解最通透之人,莫过于衍圣公这位至圣先师的后人!” “可是这位衍圣公的秉性,或者说孔家人的秉性,你们心中或多或少都有数吧?” “连他们都是如此,可想而知,这天下士绅缙绅又会是何等憎恶面目?” “朕还是那句话,人一旦做寄生虫做习惯了,就会觉得这些优待都是他们应得的,从未想过自己去努力,更不会思考他们凭什么得到这些优待!” “所以,大明要想真正的天下太平,就要打掉这一个个的缙绅士族,做到平民化,不给予他们任何优待!” 话听到这儿,有些人就坐不住了。 蹇义深吸了一口气,硬着头皮开了口。 “皇上,不管这孔家做了什么事情,他们毕竟都是至圣先师的后人,象征意义太大了。” “朝廷还是应当给予其一定的优待,否则天下士子都会因此寒心啊,除非皇上不想用儒学治理天下了!” “呵呵。”朱高煦冷笑了一声,“你害怕天下士子寒心,你怎么就不害怕天下百姓寒心?” “孔家人在山东曲阜做的事情,难道你蹇义就没有听说过吗?要不要朕让顾佐念给你听听?” 此话一出,蹇义脸色大变,急忙起身跪倒在了地上。 他只是为国家大计考量,并没有替孔家人开脱的意思。 孔家人在山东曲阜干的那些烂事,早就已经传遍天下了,哪里还需要顾佐这个亲身经历者再重复。 “蹇义,朕再问你一次,百姓重要,还是士绅重要?” 朱高煦表情很是严肃,语气更是冰冷。 他忍这蹇义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自从朝廷推行新政以来,这蹇义就有些尸位素餐的嫌疑。 任由麾下官员纠集起来伏阙痛哭,任由麾下官员密谋抗争,他这位吏部尚书却什么都不做! 毫无疑问,他蹇义屁股还是歪的,还是向着士绅缙绅那一边。 要不是朱高煦感念他蹇义为大明做出的功绩,早就将这厮给罢官去职,逐出朝堂了! 所以,朱高煦方才这个问题,实则是在逼迫蹇义表态。 你要是再拎不清局势,那就休怪朕不讲情面了。 蹇义毕竟是为官多年的老臣,他又何尝听不出武德皇帝的话外之音。 短暂迟疑后,蹇义叹了口气,苦涩笑道:“陛下言重了,自然是百姓重要!” “那不就得了吗?” “既然百姓重要,那朕让缙绅们都去做百姓,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凭什么这些缙绅就可以高人一等呢?就因为他们读了圣贤书,学了圣人言?” “这又算是哪门子的道理?历朝历代都是如此,难道这就是对的吗?” 面对皇帝陛下的不断责难,蹇义却是哑口无言,选择了沉默以对。 “不管士绅也好,勋贵也罢,他们都是朝廷的臣子,也都是大明的子民!” “总是不断地索取,靠着权势攫取民利,却不承担任何义务,长此以往下去,大明王朝迟早会轰然崩塌!” “陛下慎言!” 一众大佬被惊呆了,急忙起身跪倒在地上。 你特么可是真敢说啊! 什么大逆不道的话都敢说出来! 大哥你可是大明皇帝啊,就不能考虑一下自己的身份吗?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这也是儒家的圣人之言,对吧?” “你们这些家伙,就是喜欢把对自己有利的言论,包装成圣人之言,对自己不利的言论,则束之高阁不闻不问,这是君子所为吗?” “朕还是那句话,不管是孔家这个天下第一缙绅,还是各地州府的士绅缙绅,他们享受了太久的优待,也是时候该取消了!” “儒学只是一门学问,也不是什么神圣之学,缙绅更不能凭借这儒学,继续高人一等,颐指气使,压榨百姓!” “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面,醉生梦死了这么多年,你们也该醒醒了!” 一口气骂完,朱高煦浑身上下通体舒泰。 他看向了通政使鲁穆,直接下令道。 “鲁穆,将这篇锦绣文章,刊印完份,下发到各地州府郡县!” “另外发动所有通政司的力量,把摊丁入亩新政的内容,仔仔细细地讲给老百姓听,就算是嚼碎了喂给他们,也要他们听懂!” “朕不日会南巡天下,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第827章 天下哗然!真不要脸啊! 一场临时朝会, 决定了太多人的命运。 首当其中的就是天下第一缙绅,老孔家。 武德皇帝言出必行,说要放了当代衍圣公,自然就会放了他。 可问题在于,人是放了,爵位也还在,但是老孔家地位没了啊! 孔某某得知这个消息后,直接气得喷出了一口老血,险些当场横死过去。 他不顾面皮地跪舔武德皇帝,就是为了保住自己衍圣公的位置,就是为了保住孔家的超然地位。 可是现在好了,武德皇帝虽然把他给放了,也恢复了他衍圣公的爵位,但是老孔家却是废了啊! 原因很是简单,衍圣公只是一个作为至圣先师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在大明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可这不过只是表象罢了。 明朝皇帝从不允许衍圣公参与朝堂政务,一切殊荣都是摆设罢了。 衍圣公不用上朝,就只能待在山东曲阜,负责至圣先师一应祭祀典礼。 以往靠着老孔家的超然地位,可谓是横行一方称霸曲阜县城,将曲阜变成了国中之国,以此攫取民利供养数量繁多的孔家子弟。 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 自从当年顾佐前去缉拿了孔某某,朝廷也给予了孔家雷霆一击。 不但剥夺了孔家举荐曲阜县令的权利,还捉拿了一干作奸犯科的孔氏子弟,几乎将孔氏在官场的力量全部拔除! 此外顾佐这个煞星还清查了衍圣公府侵占的庄园良田,全部退还给苦主,若是寻不到苦主了,直接收归国有。 换句话说,顾佐已经刨了老孔家的根基,连耕读传家的资本都没有了。 而现在武德皇帝又取消了老孔家的超然地位,仅仅留下了一个衍圣公的爵位封号,这有个屁用啊! 没有了田地,就没有了粮食,没有了收入来源。 光靠衍圣公爵位每年那点俸禄,他拿什么养活成千上万的孔氏族人? 孔某某人都傻了,看向锦衣卫指挥使聂兴,提出想要再见皇帝陛下一面。 聂兴听到他这个要求,只是不屑地笑了笑。 “皇帝陛下日理万机,哪有功夫见你啊!” “你还是老老实实地滚回山东曲阜去,管好你孔家那些子弟,别再干什么作奸犯科的事情了,丢尽至圣先师的脸面!” 骤然间被聂兴一顿嘲讽,孔某某一张老脸臊得通红,却不敢发作。 毕竟眼前之人乃是聂兴,锦衣卫指挥使,武德皇帝的绝对心腹。 别说是他了,连那些朝堂公卿都不敢得罪这个混蛋! 聂兴瞧见孔某某的脸色,似乎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嘴角泛起了一抹弧度。 “对了,衍圣公,诏狱外面可是来了不少士子,迎接你出狱呢!” “你赶紧收拾收拾走吧,本座就不多留你了!” 听到这话,孔某某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他毕竟是士林大儒,天下认可的缙绅领袖。 含冤入狱五年之久,今日终于可以出狱了,那些士子前来迎接,也是应有之理啊! 一想到这儿,孔某某就不由挺直了腰板,拿出了衍圣公的架势。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告辞了。” “嗯,赶紧走吧!” 聂兴强忍着笑意,不耐烦地催促道。 孔某某还沉浸在万人空巷、夹道欢迎的场景之中,所以并未察觉到聂兴的古怪神情。 只见他昂首阔步地走出了诏狱大门,聂兴立马命人把门给关上。 孔某某见状有些傻眼,看着眼前数以万计的士子书生,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太对劲。 “咳咳……诸位学子,你们都是……” “打死他!”一名士子怒喝道。 “皓首匹夫,苍然老贼,你枉为至圣后人!” “毫无底线,毫无气节,毫无尊严!” “为了苟全活命,竟为虎作伥!” “真是丢尽了我等文人脸面!” 孔某某愣了。 这……这不对吧? 你们不是应该来欢迎我的吗? 他哪里知道,经过通政司的有意宣扬,他亲自书写的那篇锦绣文章,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在整个大明天下引起了轩然大波。 无他,这是衍圣公所写! 孔家的象征意义,实在是太大了。 每一代衍圣公,都是无可争议的士林大儒,缙绅领袖。 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当代衍圣公竟然如此不堪,毫无底线可言! 那篇文章不但写得肉麻至极,而且公然赞扬朝廷的摊丁入亩政策,公然表态支持朝廷推行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些新政,直接把天下读书人都给气疯了! 你可是衍圣公啊! 你老孔家就是天下第一缙绅啊! 那些什么狗屁新政,就是皇帝砍向缙绅的尖刀利刃! 结果你衍圣公倒好,非但不号召天下缙绅团结起来一起反抗,反而为虎作伥公然表态支持,甚至还跪舔那位武德皇帝! 你还要不要脸? 你还有没有底线? 你还是个人不是啊? 得益于锦衣卫的推波助澜,京城内的学子都知道了孔某某出狱日期,所以他们自发地聚集了起来,想要“恭送”一下这位不要面皮的衍圣公。 至于送到哪儿人去…… 送他下地狱! 一时间,士子书生群情激愤,对着孔某某破口大骂。 而他一个人想解释也解释不清楚,更没有什么解释的理由。 毕竟文章是他写的,事情也是他做的,他总不能告诉这些士子书生,是武德皇帝拿刀架在他脖子上面,逼他写的吧? 他要是真敢这么说的话,马上就会被聂兴给抓回去,这辈子都别想出诏狱了! 此刻不远处的阁楼上面,皇帝朱高煦和太子朱瞻壑正在优哉游哉地看着好戏。 朱瞻壑忍不住开口道:“父皇,您如此设计孔家人,是不是有些不太好啊?” “呵呵。”朱高煦轻笑道:“太子,你格局小了。” “朕针对的不只是孔家人,而是天下所有士绅缙绅!” “取消士绅缙绅的超然地位,彻底做到平民化,这有利于朝廷推行新政。” “凭什么读书人就要高人一等呢?靠着功名特权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还尽是养出来这种作奸犯科的货色!” 朱瞻壑无以言对,只有选择沉默。 “太子,你要记住,对待这些士绅缙绅,千万不能够手软!” “朕现在可以清理一批,但是要不了多久,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就会再有一批士绅缙绅出现!” “他们还是会干一样的勾当,还是会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到了那个时候,就需要你自己动手了!” 朱瞻壑神情一肃,点了点头。 “儿臣明白了。” 第828章 辞官威胁?一言为定,多喜临门! 衍圣公走了。 最后还是锦衣卫亲自护送他出京。 没办法,看戏归看戏,但总不能让人死在诏狱门口吧? 聂兴这个家伙一向嫉恶如仇,眼瞅着孔某某都快被人给打死了,他也不好继续看戏。 毕竟这么听话的衍圣公,可是并不多见了。 皇帝陛下既然饶了他一条狗命,自然有着皇帝陛下的打算,说不定哪天还用得上这厮。 故而聂兴派了一支锦衣卫缇骑,亲自护送孔某某去了山东曲阜。 至于孔某某到了山东曲阜之后,看见已经落魄的老孔家会不会哭出声来,那就不是他聂兴该思考的问题了。 孔某某拍拍屁股潇洒地走了,可他那篇文章引起的轩然大波却并未停下,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各地官员借着这股势头,号召士绅学子纷纷跳出来反抗,一封封弹劾奏章如雪花般飞向了乾清宫。 这些弹劾奏章内容出奇一致。 弹劾对象是内阁令杨士奇。 表达出的需求只有一个,朝廷停止推行摊丁入亩政策,严惩佞臣杨士奇。 要求归要求,意见归意见,但是朱高煦并不准备接受,直接一把给扔进了垃圾桶里面,对外就是留中不发。 奏章留中不发,意思就是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直接忽视掉冷处理。 实则这也是皇帝向臣子表达态度的一种手段。 朕都已经留中不发,不准备多管了,你们也都消停一点,大家和和睦睦地相处,不要得寸进尺逼朕翻脸! 这个道理,大家都心知肚明。 可现在问题在于,不是你朱高煦这个武德皇帝翻脸,而是我们这些官员缙绅要翻脸啊! 你特么地都要刨了我们的根基命脉了,还不准我们翻脸咋滴? 没了田地作为利益支撑,没有优免赋税徭役的特权,那我们这些达官显贵跟那些泥腿子贱民还有什么区别? 你朱高煦不允许官员贪腐受贿也就罢了,现在特么地还要得寸进尺,连官员缙绅这么点优免特权你也要给废除了! 这是什么行为? 他朱高煦比朱元璋还要可恶啊! 暴君! 独夫! 文人下笔如刀,杀人不见血。 在有心人的故意宣扬之下,朱高煦这位武德皇帝的名声,瞬间就开始烂大街、臭不可闻了。 各种他朱高煦的黑历史都被人给扒了出来,尤其是朱高煦还是汉王爷的时候,前身做了很多恶劣之事,犯下了不少罪行,也全都被人给故意宣扬了出去。 一时间,整个大明上下都对武德皇帝充满了意见,就连平民百姓也受到蛊惑,敬畏之心再也不存。 锦衣卫和通政司发现了此事,哪里还敢怠慢,立刻就汇报给了朱高煦。 朱高煦听后只是嗤笑了一声,并没有给出任何答复,也没有让锦衣卫做出应对措施。 原因很简单,他朱高煦不在乎。 官员缙绅就这么点手段吗? 除了毁坏皇帝的名声,就没有其他的了? 真是可笑至极。 他朱高煦何时在乎过那狗屁名声? 从来到这个大明王朝,朱高煦就明白一件事情,他这辈子都不可能洗白。 毕竟前身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畜生东西,杀人又放火,不把人命当命,这样的人犯下的罪行,又怎么可能洗得白? 既然不能洗白,那就不洗了呗! 再恨再怨又怎么样? 你们能把我朱高煦怎么样? 他现在可是大明天子,武德皇帝! 而且还是先帝在位的时候,主动禅位的武德皇帝! 朱高煦的法统来自永乐皇帝,朱高煦的皇位来自永乐皇帝,这是满朝文武共同见证的事情! 所以任何人都无法质疑他朱高煦的合法性,也无人敢当面对他说一个不字! 哪怕他朱高煦是个昏庸无道的昏君暴君,这整个大明天下也只能受着,只能希望他朱高煦早点去死,然后让贤明的太子即位称帝! 手握军政大权,皇帝实至名归,你就算对我再不爽又能怎样? 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罢了。 等到摊丁入亩推行完毕,他们也就跳不起来了。 此事朱高煦只是置之一笑,根本懒得理会。 但是接下来这件事情,让他心情颇为不爽。 原来朱高煦在批阅奏章的时候,发现了大量官员请辞,直接递交了辞呈。 这里面有在京的朝臣,也有为官一方的地方官员。 言语措辞反正就那一套,你要是继续推行摊丁入亩政策,那老子就不干了! 朱高煦也没有想到,这些家伙真是狗胆包天,还试图用以前那套方法,也威胁逼迫他这位武德皇帝低头。 以往臣子与帝王政见不合的时候,除了伏阙痛哭这条手段外,还有一个大杀器,那就是集体请辞。 毕竟你皇帝再牛逼,也不可能一个人治理天下吧? 哪怕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等千古一帝,也需要大量官员为他牧民! 所以集体请辞,这就成了官员们的杀手锏! 要是不顺着我们的意思,那我们就集体不干了,你自己玩儿去吧! 不得不承认,这个办法确实很有效果,至少放在以往那些朝代效果都很不错,不少帝王都选择了退让妥协。 然而官员缙绅的这个杀手锏,对朱高煦而言,却是一个笑话。 他直接传召了吏部尚书蹇义,然后把这些奏章扔到了他面前。 蹇义草草看后,一张脸涨红成了猪肝色。 这特么地不是坑人吗? 官员的审核栓选一直都是吏部负责。 现在这么多的官员请辞,那就是直接跟武德皇帝对着干啊,蹇义这个吏部尚书也难以独善其身。 至少,一个“失察”的罪名,他是跑不了了! “老臣识人不明,还请陛下降罪!” 蹇义很是光棍,果断跪地请罪。 但出乎意料的是,朱高煦并没有责罚他。 “行了,起来吧!” “今儿个叫你来,不是为了惩处你,朕又不是真的昏君。” “让你来是看看这些奏章,记住这些人的官职,然后回去准备一份补缺名单!” 此话一出,蹇义脸色大变。 “陛下,这……足有上百位官员啊!” “对啊,朕知道啊!”朱高煦笑了,“这不是提前通知你一声嘛!” “朕给你三日时间,把补缺名单准备好,三日之后朕就会下旨罢免这些狗东西,将其逐出大明卖到海外藩国去!” 嘶…… 蹇义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陛下,这……这……是否太严苛了些?” 人家不愿意做官主动请辞,这是维护体面的一种方式。 可是你丫倒好,不但将人家罢官逐出朝堂,而且还直接卖去海外藩国,彻底断了人家世世代代的仕途之路啊! “严苛吗?” “蹇义,看来你不熟悉大明律令嘛!” “朕记得太祖高皇帝曾经亲自颁布了一条律令: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你看看太祖高皇帝怎么做的,诛其身而没其家,朕只是将他们逐出大明,已经算是很仁慈了好不好?” 蹇义:“!!!” 尼玛! 你清高! 你了不起! 你现在跟我们讲祖训了? 你要点脸吧大哥,好歹也是皇帝啊! “不用担心人才不够,去跟学部尚书解公豹说一下,让他从各地学府中抽调贤才,五品以下可由这些新学子弟直接补缺,五品之上还是经由你吏部筛选!” “朕当年推广新学新政,就是为了等现在这个时候,一群蠢而不自知的狗东西,还真以为朝廷离了他们就转不开了?” 第829章 据理力争!仁慈帝王! 不要脸! 当真不要脸! 这位武德皇帝,属实不要脸! 蹇义也算是历仕多朝的老臣了。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被武德皇帝的
相关推荐: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差生(H)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大胆色小子
烈驹[重生]
捉鬼大师
小白杨
吃檸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