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319章

第319章

他几句吧,可考虑他还有患着风寒,所以最终只能叹了口气。 他怎么感觉,自己与太子发展模式,越来越像太祖朱元璋与懿文太子朱标、永乐皇帝朱棣与便宜大哥朱高炽了。 皇帝是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太子是个仁厚无双的明主。 这难不成真是老朱家的传统? “行了。” “那你也跪着吧!” 朱瞻壑:“???” 在场百官:“???” 卧槽? 不对啊? 你不应该顺着台阶下吗? 第814章 战争打响!他们赢不了! 朱瞻壑很委屈。 老老实实地跪倒在地上。 此刻正满脸幽怨地看着朱高煦。 他这不是过来劝架的嘛,怎么还惹火烧身了呢! 再说了,其他人不知道我朱瞻壑,你这个当爹的难道还不知道吗? 什么叫“收买人心”? 我朱瞻壑这个太子爷还需要收买人心吗? 你这个武德皇帝的名声早就臭不可闻了好不好! 他娘地,早知道就不应该过来蹚这趟浑水! 朱瞻壑越想越委屈,随即剧烈地咳嗽了起来。 他这一咳嗽,蹇义、顾佐、夏元吉这些老臣可是坐不住了。 太子朱瞻壑可是他们看着长大的,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而且还虚心求学,对他们这些老臣也是恭敬有加,堪称完美的储君人选,有洪武朝懿文太子朱标之风。 现在太子爷可是还病着呢,怎么能让他跪在这冷冰冰的地上? “皇上,太子殿下贵体抱恙,还请皇上恩准放太子殿下回去休息!” “对啊皇上,此事与太子殿下毫不相干,请皇上开恩!” “皇上,太子乃是国之储君,不容有失啊!” 一众朝堂公卿纷纷出言,倒不是为自己求情,而是为太子朱瞻壑求情。 见此情形,朱高煦就纳闷了,这小子怎么就如此深得人心? 自己好像还真成了那个恶人,让朱瞻壑这小子收割了一波人心。 一想到这儿,他就有些哭笑不得。 “继续跪着!” “太子,跟朕进来!” 朱高煦起身走回了寝宫,继续让百官跪在宫门口。 一进了房间,朱瞻壑立马就抱怨了起来。 “父皇,您这多少有些过分了啊!” “如蹇义、夏元吉等,可是历仕三朝甚至四朝的老臣,您这样折辱他们,传出去那多不好啊!” “当年汉高祖刘邦往儒生帽子里里面撒尿,以致于天下儒生群起而攻之,都认为刘邦就是个无赖流氓……” 朱高煦听到他这话,不屑地撇了撇嘴。 汉高祖刘邦,确实是一个奇葩皇帝,在年轻时就是一名不学无术的混混,文化程度不高,勉强会写自己的名字,除了喝酒、耍钱外,刘邦一无是处,活脱脱一个市井无赖加泼皮。 刘邦一直对儒生很不感冒,有些儒生投靠他时,他连理都不理,认为这些儒生无非是来讨饭的;认为这些儒生“百无一用”,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既不能攻城,又不会掠寨。 因此刘邦很反感这些读书人,对他们极尽侮辱之能事。 比如刘邦曾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动辄破口大骂,斥之为“腐儒”“竖儒”。 不过刘邦毕竟是一位开国大帝,自从夺了天下称帝之后,也慢慢发现光靠那些武夫丘八是治理不了天下的,所以对儒生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最开始的侮辱谩骂到了后面的尊敬有加。 只是他这些黑历史已经发生,自然也就被记录了下来,所以成了最典型的反面教材。 朱高煦也明白朱瞻壑的意思,无非就是让自己对那些官员缙绅尊重一些。 “朕不是不尊重他们,而是他们实在是有些太过分了。” “你也应该知道,朕为了避免爆发流血冲突,可是一直筹谋准备了好几年的时间。” “但是你看看这些官员缙绅怎么做的?占了岭北大开发的利益,还觉得仍旧不满意,现在纠集起来堵朕的宫门!” “呵,百官伏阙,嚎啕痛哭,向太祖高皇帝诉苦抱怨,要是太祖高皇帝当真在天有灵,说不定会从棺材板里面爬出来,把这些该死的狗东西全都剥皮抽筋做成草头人!” “再有蹇义、夏元吉这些混账东西,早在朕还未即位称帝之前,就已经提前给他们打了预防针,让他们做好新政准备,配合杨士奇推行新政,可是结果呢?这些混账东西作壁上观、尸位素餐,任由麾下官员跳出来闹事!” “要是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只会更加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那杨士奇面临的压力就会更大,新政最后也会不了了之!” 朱瞻壑听完这些话,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皇室与缙绅之间的战争,无疑正式打响了。 今日百官伏阙痛哭,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如今坐在龙椅上面的这位武德皇帝,可并非什么庸主昏君,而是一位极类太祖高皇帝的铁血帝王! 他为了推行摊丁入亩政策,暗中筹谋了数年之久,又怎么可能因为官员缙绅的反击就轻易间中断新政? 再者内阁令杨士奇亲自赶赴南京,主持南直隶的新政推行,只要武德皇帝顶住了压力,那等到新政在南直隶推行完毕,大局就彻底定下来了。 所以今日这场矛盾,武德皇帝绝不能退。 让百官跪着,没有直接将其缉拿下狱,已经是给他们最大的面子了。 只是这样一来,大明朝堂只怕要乱了啊! “父皇,伏阙只是缙绅的手段,并不是他们的目的。” “当他们得知伏阙并不能逼迫皇室退让后,他们肯定会采取更加极端、更加激烈的做法!” “儿臣只是担心,如此继续争斗下去,大明王朝好不容易迎来的安宁,会顷刻间毁于一旦啊!” 朱瞻壑忧心忡忡地开了口,满脸都是忧愁。 朱高煦点了点头,对这个儿子的表现还是毕竟满意。 “你担心的不错,他们肯定还有其他手段!” “毕竟朕斩断了他们的利益根基,他们不拼死反击才是怪事!” “但是你小觑了朕这个皇帝,也小觑了这些年来朕做的准备工作!” 朱高煦霸气侧漏地开口道:“只要朕还在一日,这个大明就乱不了,他们也赢不了!” “倒是你这个太子,没必要卷入其中,老老实实回东宫养病去吧!” “等到摊丁入亩推行完毕,朕解决完所有问题,你再出来监国理政!” “父皇……”朱瞻壑闻言一惊,眼眶有些发红。 他这个亲爹是准备扛下所有骂名啊! 但朱高煦并不给他争辩的机会,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拟旨,太子监国不力,褫夺其监国职权,闭门思过半年,未得诏命不得踏出东宫半步!” “父皇,儿臣……” “接旨!” 朱高煦冷声喝道。 朱瞻壑闻言眼眶通红,最终拜倒在地上。 “儿臣接旨!” 第815章 砸掉招牌!武德皇帝的坚决! 太子监国不力,褫夺监国职权! 群臣看着脸色苍白的太子殿下黯然离去,纷纷神情动容,后悔到了极点。 太子朱瞻壑这一次可是直接给他们挡了灾啊! 明明人家与此事毫无关系,却因为他们伏阙的原因,直接遭到皇上斥责,还夺了监国职权,闭门思过半年,未得诏命不得踏出东宫半步! 这个惩罚,已经算是极其严重了,明显表达出了皇帝对太子的不满。 蹇义、夏元吉等人忍不住长吁短叹,依旧坚持跪在地上。 这地面冷,可是他们的心更冷。 任谁都不会想到,武德皇帝如此坚决,竟然丝毫不顾及君臣情谊。 按照正常先例而言,就算是朝堂公卿犯了大错,皇帝明面上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毕竟“刑不上大夫”,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大不了让他自个儿请辞便是。 然而这些先例到了武德皇帝这里,简直就跟屁话一样。 管你什么朝堂公卿,管你什么朝堂重臣,直接全部跪在宫门口。 这位武德皇帝的脾气秉性,还是如当年那般,一日既往的恶劣不堪! 与仁厚无双的太子朱瞻壑相比,二人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但事已至此,他们也无话可说,只能继续跪在地上。 究其原因,还是他们监管不力,以致于自己麾下这些官员跳出来作死,那又怪得了谁呢? 权谨现在惶恐不安到了极点。 他从来没有想过,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百官伏阙,这又不是一次两次了,而是前朝发生过的先例。 只要百官伏阙,那皇帝陛下绝对会退让,不敢真个与官员缙绅撕破面皮。 毕竟双方要是当真撕破了脸,互相不给对方台阶下,那这方朝堂可真就会大乱了! 当年前宋太宰李邦彦可谓是炙手可热的一代权臣,在金兵南下之际主张割地求和,愤怒的士子官员伏阙痛哭坚决抵制,朝廷最后还不是顺从了士子官员的意愿,启用李纲坚决扛金嘛! 怎么这到了大明王朝,到了你武德皇帝这里,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呢? 跪就跪吧,还必须要哭出声来,不然就是欺君之罪! 你这未免也太欺负人了吧? 大哥我们好歹也是朝廷重臣啊,我们也要脸面的好不好? 一时间,权谨心中对武德皇帝充满了怨念,暗叹先皇识人不明,让如此小人坐上了这张龙椅。 正当他愤愤不平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聂兴去而复返,冷眼扫过这些跪在地上的朝臣,直接走进了乾清宫。 一见到朱高煦,聂兴脸上立马露出了笑容。 “皇上,查清楚了,为首这些官员,大多收受了士绅缙绅的贿赂。” 说罢,聂兴取出了一份名单。 锦衣卫可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只是苦于追查不到线索。 现在这些官员主动冒出头来,那事情可就简单多了。 只要把为首那几人挑出来,然后去他家搜查一番,再追查一下近期动向,轻易间就可以查出事情真相。 朱高煦接过名单扫了一眼,大多是些部门堂官主事之流,这让他顿时松了口气。 要是涉及到侍郎这种级别的官员贪腐,那朱高煦当真会勃然大怒,说不得会狠下心来将朝堂再次清洗一番了。 “咦?不对嘛!” “那大孝子权谨不是跳得最欢吗?” “这名单上面怎么没有他的名字?难不成他没有贪腐受贿?” 听到这话,聂兴神情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 “咳咳,臣所料没错的话,这权谨应该是被人当刀使了。” “毕竟是天下闻名的大孝子,所以这块招牌很是好用,偏偏他蠢而不自知!” “呵!”朱高煦冷笑了一声,“真以为这权谨蠢吗?”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最不缺的就是这种沽名钓誉、讪君卖直之辈!” “这权谨顶着大孝子的名头,一路青云直上飞黄腾达,现在又多次跳出来反对新政,明显是想借助此事更进一步,一招鲜吃遍天,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可是很精妙嘛!” 对于这种蠢货,朱高煦一向没有什么好感。 倘若权谨是蹇义、夏元吉这等贤才干吏,就算是犯了错,朱高煦还会容忍一二,敲打一番就此揭过。 但是权谨这种人靠着名声入仕,本身又没有什么才华,偏偏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忤逆圣意,那朱高煦肯定就不能忍了。 天下孝子何其多也,多你权谨一个不多,少你权谨一个不少! 砸了你这块孝子招牌,大不了再从地方乡野重新选一个大孝子,重新把这块招牌竖起来便是! 这就是权谨蠢而不自知的地方了! 他以为自己的仁孝之名,是可以保住他护住他的底气,所以行事毫无顾忌!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这仁孝之名,本身就是皇室为了政治需要赏赐给他的,那么皇室想要收回也是轻而易举之事! “去拿人吧!” “另外把权谨加在名单上面!” “朕看见这种蠢货就觉得恶心,好好查他一查!” 聂兴闻言点了点头,心中叹了口气。 权谨之流,真是可惜了。 以后朝堂上面要是少了这些讪君卖直之辈,那就少了几分乐趣了啊! 聂兴手持名单,来到群臣面前,开始了死亡点名。 凡是被他点到姓名的官员,全都是脸色大变,瞬间变得苍白如纸。 “以上等人,暗中收受贿赂,阻扰新政推行,枉顾皇恩浩荡,图谋一己私利……奉皇上之命,将其打入诏狱,严刑拷问,秋后问斩!”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夏元吉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些官员,其中不乏有他户部官员。 这些官员一个个满脸惊恐,下意识地喊起了冤枉,甚至还把求生的希望放在了自家长官身上,纷纷开口求援,诉说着冤屈。 夏元吉见此情形,忍不住开口追问了一句。 “聂使尊,此事是不是有误会?” “误会?夏元吉,你自己看看吧!” 聂兴嗤笑一声,直接将锦衣卫收集的情报扔给了他。 一众公卿纷纷上前,仔细翻阅了起来,片刻之后竟是全都满脸涨红,愤怒到了极点。 这上面详细记录了涉案官员收受的一笔笔贿赂,就算是造假也不可能造得这么清晰细致! 换句话说,这些都是真的! 夏元吉怒视着涉案官员,满脸悲凉之色。 他为了给这些人求情,不惜以身犯险触怒龙颜。 可是这些混账东西,竟然是收受了他人贿赂,简直可恨到了极点! 众人里面,唯有权谨还在不停喊冤,因为他确实没有收受贿赂啊! 然而聂兴只是冷冷地看着锦衣卫力士将他拖走,没有丝毫回应。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连这个道理都想不明白,你还做什么官儿啊?” 第816章 暗流涌动!缙绅绝不认输! 京师。 一座隐秘的院子。 此刻汇聚了大量官员。 这些官员脸色都很是难看。 因为今日发生的事情,足以让他们感到绝望了。 明明百官伏阙,皇帝应当退让才是,可那位武德皇帝非但没有退让半分,反而大兴党狱,一口气捉拿了二十多名官员下狱,直接秋后问斩! 这分明就是在“敲山震虎”啊! 但是这些缙绅却别无选择,因为武德皇帝要废了他们的功名特权,要断了他们的利益根基啊! 士绅缙绅没了功名特权,那还怎么兼并田地,那还怎么攫取民利?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哪怕你是大明皇帝,想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行事,那也不行! 一众官员都看向了坐在主位上面的一名老者,这老者身形佝偻、头发花白,但双目却是炯炯有神,颇有几分精神矍铄的意味。 老者名为史仲成,洪武朝以太学生入仕,磕磕绊绊好不容易官至都察院佥都御史,眼瞅着正式步入了大明王朝的权力高层,却被顾佐那个新任左都御史直接以“年老体弱不达政体”为名罢免了官职。 也正是因此,史仲成对那顾佐以及顾佐背后的朱高煦可谓是恨之入骨! 奈何老天无眼,先太子朱高炽早早病逝,以致于让朱高煦这个小人即位称帝,坐上了那张龙椅。 正当史仲成因此忧愤交加的时候,一个报复的机会却是来了。 那朱高煦想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废除读书人的功名特权,这无疑是与天下士绅缙绅为敌! 所以史仲成立马就联系了大量官员,一手策划了百官伏阙一案,试图逼迫武德皇帝朱高煦退让,从而阻碍新政推行,让朱高煦这位武德皇帝威望大损。 然而史仲成怎么都没有想到,那朱高煦竟然如此坚决,非但没有丝毫退让,反而直接下令缉拿百官,就连一众朝堂公卿也因此被骂,丝毫不留任何情面! 所谓的朝堂规矩与默契,在这位武德皇帝眼里,就跟无物一样! 史仲成捋着胡须陷入了沉思,一众官员也在议论纷纷,迫切地想要发起第二次反击。 毕竟杨士奇现在可是在南直隶推行摊丁入亩,一旦真要是让他做成了,那士绅缙绅可就彻底完了。 但面对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武德皇帝,一众官员也觉得无比头疼。 人家压根就不在乎所谓的名声,行事狠辣下手果决,根本不给缙绅反击的机会! 如此一来,他们好像还真就没有办法了! “史公,眼下我们该如何是好啊!” “对啊史公,南直隶那边传来了消息,杨士奇那个酷吏正在大力推行新政!” “凡是胆敢暗中阻扰新政之人,都被这杨士奇给缉拿下狱,抄家流放了,端得是个心狠手辣!” 一名名官员接连抱怨道,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史仲成身上。 毕竟史仲成昔年可是都察院的高官,历仕三朝背景深厚,眼下成了一众缙绅的主心骨。 史仲成闻言没有急着开口,而是思索着对策。 武德皇帝推行新政的决心,他们已经看到了。 那想要从朝堂上面动手,逼迫武德皇帝退让,基本上不可能了。 换而言之,只有从朝堂外下手。 史仲成思来想去,脑海中陡然划过了一道亮光。 “京城的商铺可在你们掌控之中?”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眼前一亮。 京城是达官显贵聚集之地,所以难免出现三教九流。 虽然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但也正因为如此,达官显贵多如牛毛,随便一块石头丢进去,都能砸出一个勋贵子弟或者权贵子弟。 所以想要在京城里面做生意开商铺,那就必须得有深厚的背景,那些商贾背后大多站着一位权贵恩主,确保他们的生意可以正常进行。 要是一个外来商贾,哪怕他财力再怎么雄厚,背后没有权贵坐镇,早就会被人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而这些商贾背后的恩主,恰恰正是他们这些朝堂缙绅。 谁会在乎银子多啊! 不过是打打招呼的事情,每年就能够得到一笔不菲的孝敬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史公放心,大部分都在我等掌控之下!” “少部分商铺背后站着勋贵武臣与皇室成员。” 史仲成闻言脸上露出了笑容。 “你们回去之后,立刻命那些商铺关门歇业!” “不只是你们,所有缙绅都要联合起来,勒令那些商铺关门歇业,不然以后他们就别想在这京城里面做生意!”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史公的意思是……” “京城产粮并不多,大部分都要依靠漕运与商贸。” “可漕运一年转运四次,耗时少说也要数月。” 史仲成冷笑道:“一旦京城断粮超过十天,那必然会人心惶惶,甚至极有可能闹出民变!” “到时候武德皇帝威望丧尽,为了安抚京师百姓,他也只能选择退让,暂停新政向我等妥协,否则他就等着京城大乱吧!” 一众缙绅听到他这个主意,也是眼睛一亮。 漕运转运粮食本就是耗时耗力之举,少说也要好几个月。 如若缙绅关闭所有商铺,利用粮食制造断粮危机,逼迫武德皇帝妥协退让,好像还真是大有可为啊! 毕竟士绅缙绅最大的底气,就来自于他们兼并的田地,囤积在家的粮食! 要是所有在京缙绅联合起来,他们手中的粮食足以撼动大明朝廷,至少让武德皇帝吃瘪不是什么难题! “有一个问题,万一武德皇帝选择硬来,直接查抄那些商铺粮铺呢?” 一名官员提出了质疑,或者说提出了这个计划里面的漏洞。 史仲成听后也没有发怒,而是笑呵呵地解释道:“那样就更中了我们的下怀了!” “商贾经商做生意,关门歇业本是正常举动,他们又没有触犯大明律令,朝廷却强行查抄商铺,这只会激起商贾的逆反之心。” “此外查封商铺容易,难得是查封这些商铺之后,如何满足京城众多百姓的日用需求。” “别的不说,光是米面粮油这些生活必需品就是一个老百姓不可缺少的物资,京城里的普通百姓可没多少闲钱大量囤积粮食,基本上都是隔上几天买上一次粮食。” “朝廷要是查抄了商铺,老百姓没地方买粮买油了,绝对会沸反盈天,对朝廷生出不满之心。” “届时我等再出手,推波助澜,将矛头对准那位武德皇帝,大事可成矣!” 一众缙绅听得心花怒放,纷纷点头认可了这

相关推荐: 醉情计(第二、三卷)   鉴昭行   小白杨   屌丝的四次艳遇   盛爱小萝莉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镇痛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突然暧昧到太后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