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306章

第306章

致祸患。 杨溥谨小慎微,连上朝都要低头靠墙走,即便有经世之才,也很难有大成就。 反倒是杨士奇不卑不亢,德才兼备,堪称是宰辅的好苗子。 只是当年汉王朱高煦大力打击贪腐改革吏治,三人也因此遭到牵连,人生轨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杨荣首当其冲,被打入诏狱后,随汉王前往漠北立功,随即出任岭北布政使,磨砺良久之后这才被召回朝廷,然后又去辽东布局,为朝廷肃清了盘踞辽东的异族蛮夷,凭借此功正式进入中枢内阁。 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打磨,杨荣也成功洗尽铅华,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俨然成了个老狐狸。 而杨溥最初就是汉王从诏狱里面把他给捞了出来,可是依旧改变不了谨小慎微的本性,后又被朱高煦一脚踹去了东鲲,辅佐楚王朱桢建设东鲲水师,直到前太子朱高炽临终之前,动用能力将杨溥召回朝廷,以期辅佐太孙朱瞻基。 不料汉王朱高煦与太孙朱瞻基夺嫡之战爆发,朱瞻基放着大才杨溥不用,转而亲信奸佞小人戴纶,生生被坑得体无完肤,不但触怒龙颜被废除了太孙大位,而且还被流放去了美洲开疆拓土。 但杨溥却是忘不了前太子朱高炽的知遇之恩,所以选择携家带口与朱瞻基一同前往美洲,如今据说贵为北美分朝的相国大人,也算是终于熬出头了,有了用武之地。 他们二人的仕途可谓是命途多舛,走得磕磕绊绊,但要是与杨士奇比起来,那真是差了不少。 杨士奇啊,此子仕途之路更加波折。 先是被汉王朱高煦一脚踹去南洋旧港,协助赵王朱高燧攻伐南洋,耗时多年闯出了一个南洋相国的名头。 而后杨士奇被朝廷召回京师,却并未得到重用,挂着翰林学士的闲职,之后夺嫡之争爆发,杨士奇从中搞了不少小动作,成功帮助汉王朱高煦夺嫡成功,却也因此触怒了皇帝陛下,不得不逃亡南洋以求保命! 直到太子朱高煦彻底坐稳了大位,即将即位称帝,这才再次将杨士奇给召了回来。 真要说起来,杨士奇这也算是“三起三落”了,就是不知道这次他是否能够得偿所愿。 一想到这儿,夏元吉也来了兴趣。 “怎么?” “杨士奇现在在干嘛?” 蹇义神情凝重地开口道:“南京那边传来了消息,杨士奇正带着王骥与周忱,大力清查丈量田地。” “清查田地?”夏元吉闻言一愣,“一条鞭法不是已经推行下去了吗?” “为何太子爷还要命杨士奇去清查田地?这似乎没有必要了吧?” 蹇义也很茫然,心中很是不满。 “正因为如此,我才想着,你这位户部尚书是不是得知些许内情。”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只怕太子爷又要进行改革了,这一次还是赋税制度!” 此话一出,夏元吉顿时脸色大变。 一条鞭法方才推行下去,天下百姓都还在适应。 这个时候太子爷竟然又要推行新法,那不是折腾人吗? 再说了,一条鞭法堪称利国利民的完美法案,减少百姓头上的负担,增加朝廷的赋税收入,堪称完美。 还能有什么赋税新法,比得过一条鞭法? 嘶…… 夏元吉陡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当年汉王朱高煦监国理政的时候,可是曾经做过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 他将废除读书人功名特权这一条,强行写入了大明律令之中。 如若官员坐罪犯法,那不但要罢官去职下狱论罪,还会被废除功名特权,彻底贬为庶民! 自大明立国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朝廷对读书人的功名特权动手! 难不成这一次,那位太子爷真要下手了? 夏元吉有些不安,也有些心慌。 那毕竟是功名特权,天下读书人的命根子! 朱高煦要是真想这么做,势必会引起天下动荡不安! 哪怕他朱高煦即位称帝,成为了大明皇帝,可也不能任着性子胡来啊! 一想到这儿,夏元吉就停下了脚步,直接转身走向了东宫。 “蹇义,随我一同去求见太子殿下,必须把这件事情弄清楚!” 听到这话,蹇义没有拒绝。 “你想到了什么?” “新法可能与功名特权有关!” “嘶……应该不至于吧?” 蹇义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哪位太子爷,可是一向敌视读书人。 这么看起来的话,好像真是很有可能! 二人忧心忡忡地赶到了太子府,准备求见朱高煦。 得知消息后,朱高煦有些讶然。 这两位巨头突然跑过来,难不成是发现了什么吗? 不过他还是将二人请到了书房,准备开诚布公。 毕竟摊丁入亩乃是赋税新法,自然绕不过夏元吉这位户部尚书。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待明年开春就会正式推行新政,也是时候告诉夏元吉一声,让他率领户部官员做好准备了。 “二位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太子殿下,杨士奇如今在做什么?” 夏元吉直接问出了关键,没有丝毫犹豫。 果然,不愧是治世能臣啊,这么快就察觉到了蛛丝马迹。 “嗯,他在为新政做准备!” 新政! 果然是新政! 蹇义与夏元吉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骇。 “敢问太子殿下,这一次……是何新政?” “摊丁入亩,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朱高煦笑呵呵地开口,将小册子递给了二人。 二人已经被震得愣在了原地。 摊丁入亩! 一体当差! 一体纳粮! 这是要绝了读书人的根啊! 第775章 反对?你们没资格反对! 一体当差! 那意味着读书人以后也将承担徭役! 他们不能再凭借功名特权,做个逍遥快活的读书老爷! 一体纳粮! 那意味着读书人以后也要缴纳赋税! 他们不能再凭借功名特权,肆意攫取田地养肥家族,形成耕读传家的学阀士族! 如此行事,读书人又怎么可能会答应? “太子殿下,此举……太过耸人听闻了啊!” 蹇义额头上面溢出了冷汗,硬着头皮开口提醒了一句。 这怎可如此行事? 直接废除读书人的功名特权,不给读书人丝毫优待,那不是逼着读书人与朝廷离心离德吗? “殿下,不只是我大明优待读书人,历朝历代皆是如此,殿下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做这等事情……” 夏元吉话音未落,就戛然而止。 因为朱高煦给了他一道锐利的目光,吓得他不敢再把后面的话给说出来了。 “呵,优待读书人?” “大明已经优待了他们这么久,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呢?” “再者朝廷优待读书人,可是这些读书人又带给了朝廷什么呢?” 面对朱高煦的反问,蹇义和夏元吉都是满头大汗。 “读书人入仕为官,上佐君王,下安黎民……” “好!”朱高煦冷笑道,“好一个上佐君王,下安黎民!” “你倒是告诉孤一下,他们是怎么上佐君王,下安黎民的?” “读书人在地方上就是士绅老爷,靠着功名特权大肆兼并田地,搜刮民脂民膏!” “读书人在庙堂里就是官员老爷,上下勾结沆瀣一气,贪腐受贿作威作福,干尽了蝇营狗苟之事!” “这就是你夏元吉口中的上佐君王,下安黎民?” 此话一出,蹇义和夏元吉更慌了。 这位太子爷对读书人的成见,可是太深太深了啊! 可他二人也是读书人啊,经过科举大考筛选而出的佼佼者! 太子爷这不是连同他们二人一起都给骂了嘛! 蹇义叹了口气,再次硬着头皮开口相劝。 “太子殿下,读书人乃是我大明朝廷的根基,万万不可轻动啊!” “若是有那么一两个害群之马,臣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会为殿下剪除!” “可是这天下读书人,连同官员缙绅在内,大部分都是忠于皇室、忠于殿下的啊!” 蹇义是真的有些怕了。 这位太子爷行事实在是可怕了些! 一声不吭地就在暗中密谋,准备直接斩断读书人的根基! 如果没有了这功名特权,那谁还愿意寒窗苦读给朝廷当官啊? 没有官员为皇帝牧民,你一个孤家寡人,又拿什么去治理天下? 总而言之,官员是必不可少的,而读书人同样必不可少,所以适当给予他们一些优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更何况又不是只有大明王朝这么做,历朝历代可都是这么做的啊! “太子殿下,如若当真推行这项新政,只怕天下读书人都会奋起反抗,届时只怕当真会天下大乱啊殿下!” 夏元吉苦口婆心地劝谏道,苍老面容上尽是焦急。 好端端地,你突然砍人家一刀干什么? 先前朝廷推行一条鞭法,就无异于是直接给了士绅读书人一刀,但是这一刀不重,大家还可以接受。 但是现在你丫又要搞什么“摊丁入亩”,还要“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那无异于是直接照着人家的脖子想给人家一刀啊! 这一刀砍下去,就算不死也会残了废了! 读书人又不是傻子,他们岂会坐以待毙? 天下大乱可不是说说而已啊! 朱高煦再次嗤笑道:“呵,天下大乱?” “你也太看得起这些读书人了吧?” “孤给他们十个胆子,他们都不敢造反作乱!” “真以为我大明军部百万战兵是吃素的吗?连一群读书人都可以跳出来搅弄风云了?” 此话一出,夏元吉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惊骇之色。 直到此刻,他才终于明白,自己当初是真的被算计了! 朱高煦之所以分割财政大权,就是等着现在这一刻! 皇室分割出了财政大权,可是却得到了海洋贸易,得到了对兵权的绝对掌控! 军部各大战区军队,可都是皇室直接出钱供养,他们对皇室的忠心不言而喻,任何人都难以插手其中! 如此一来,读书人要是当真敢造反作乱,这些军部战兵立马就会出动镇压,甚至绝对敢杀人! 这才是太子朱高煦的真正目的啊! 他为了这一刻,竟然早在几年之前就开始筹备了! 真是让人胆寒! “夏元吉,孤只问你一句,摊丁入亩,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是否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夏元吉低下了头,满脸苦涩。 “是!” “百姓肩上的担子更轻了,朝廷的税收更多了,自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只是……这是将读书人的利益,直接就给分割给了朝廷和百姓啊! 利国利民,却苦了读书人! “那不就得了吗?” “你们二人可是经世能臣,老百姓重要,还是读书人重要?” 面对这个死亡问题,蹇义和夏元吉对视了一眼,都没有吭声。 他们自然知道老百姓更加重要,可是话却不能这样说啊! 这要是真说了出来,那就直接落入了太子朱高煦的圈套里面,再想反对拒绝已经不太可能了! 所以二人直接选择了沉默,默不作声沉默以对! 见此情形,朱高煦罕见地动了真火! “别特么地跟死了亲爹一样!” “读书人不是你们的爹,也不是百姓的爹!” “他们靠着功名特权作威作福了多久,让老百姓给他们耕田种地,他们自个儿去不承担徭役不缴纳赋税,反倒是将徭役赋税全都推到了老百姓头上,这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你们口口声声的说什么上佐君王下安黎民,地方士绅兼并田地,中央官员贪腐受贿,难道你们心中就不清楚吗?难道你们就没有听到半点风声吗?还是说你们觉得历朝历代都是这样的,以往也都是这样的,所以不愿去管?” 这番话,可就有些诛心了! 蹇义与夏元吉把头埋得更低了。 “你们没资格反对!” “你们更加没资格拒绝!” “明年开春,孤将即位称帝,届时会顺势推行新政!” “要么你们二人遵从本心,为天下百姓谋求福祉,要么你们二人现在就辞官滚蛋,孤不会容忍任何人阻挠新政推行,尸位素餐同样不行!” 第776章 抉择!家国百姓当在第一位! 蹇义与夏元吉走了。 失魂落魄地离开了东宫太子府。 看着他们二人的背影,朱高煦心情也很是沉重。 这二位可都是真正的纯臣良臣,名垂青史的“蹇夏”贤臣。 蹇义其人为人朴实正直,待人以诚,仁孝并忠于朋友,善于处理与同僚朋友的关系,不曾一语伤人。 从永乐朝开始,他久任吏部尚书,历事五朝,在大明初期的政治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然而其为政致力于典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但思想上重于守成,故无重大建树。 说白了,蹇义是个典型的缙绅,为国为民的缙绅官员。 而夏元吉同样如此,虽然贤名传遍朝野,但是仍旧难以摆脱缙绅的身份。 换句话说,这二人的立场都有些不太坚定,屁股没有摆对位置。 他们既想造福黎民百姓,又想为缙绅谋求福利,这天底下哪有如此两全其美的事情? 正如朱高煦方才所说,地方士绅兼并田地,朝廷官员贪腐受贿,这些事情以蹇义、夏元吉二人的身份地位,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这二人却并没有做什么,只是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罢了。 他们是合格的官员,却不是合格的臣子。 为君之臣,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 缙绅官员损害朝廷利益,贪腐受贿中饱私囊,本就应该遭到打压处理! 而他们之所以胆敢如此行事,就是因为读书人自带的功名特权。 就算是事发了被朝廷发现了,大不了就是罢官去职被赶回家,可是他们身上的功名还在啊,就算回到老家那还不是个富甲一方的士绅豪强。 甚至正因为曾经做官的履历,他们靠着这层影响力,在地方上还能过得更加逍遥快活,连地方县官都不敢得罪! 功名特权,就是官员贪腐的最大底气! 这玩意儿始终存在,官员贪腐就始终不绝! 所以朱高煦才会狠下心肠,准备照着他们脖子处来上一刀! 凭什么读书人就可以高人一等? 凭什么读书人就可以凌驾于百姓之上? 凭什么读书人就可以享受功名特权有恃无恐?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难道这就是对的吗? 老子即位称帝,执掌军部战兵,难道还怕你们这些读书人造反叛乱? 来嘛,试试嘛,看看你们这些读书人,是不是当真手无缚鸡之力! 对于蹇义和夏元吉这两位贤才干吏,朱高煦还是十分欣赏与重视的。 他们现在年龄不算太大,至少还能再为大明王朝发光发热个十年八载的。 所以朱高煦希望他们二人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立场千万不能歪啊! 蹇义和夏元吉一同来到了户部值房,二人都神情恍惚地静静坐着,谁都没有率先开口。 倒是夏元吉沉默良久后,突然抬头看向了蹇义,没好气地笑骂道:“你这个老家伙,非要去追问太子爷,现在好了吧?” 蹇义苦涩一笑,摇了摇头。 他哪里知道,太子爷在暗中憋大招啊! 摊丁入亩,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这简直就是要了天下读书人的命! 一旦这新政消息传出去,天下读书人必会群起而反对。 一旦处理不当,就是烽烟四起,天下大乱。 那位太子殿下,怎么敢的啊! “老夏头,此事太……骇人了些!” “我们可不能任着太子爷的性子胡来啊!” “要不我们去求见皇帝陛下,让皇上出手……” “你怎么傻了吧唧的!”夏元吉没好气地咆哮道:“你难道以为皇帝陛下不知情吗?” “难道你就没有想过,为何皇上会在前不久突然宣布禅位,命礼部准备好禅位大典?” 听到这话,蹇义瞬间愣住,紧接着脸色变得苍白了起来。 皇帝陛下突然宣布禅位,太子爷密谋推行新政……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啊! 皇帝陛下不但知情,还准备再帮太子爷一把,直接亲手扶他坐上龙椅! 等到太子朱高煦即位称帝,那谁还敢阻止他推行新政,谁还能阻止他推行新政? 皇帝和太子,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身份! 一时间,蹇义心乱如麻。 “那我们该怎么办?” “难道真就这样看着,太子爷斩断读书人的根基吗?” 夏元吉静静地看着蹇义,最终长叹了口气。 “宜之,你我同僚多年,又是至交好友,我不得不提醒一句,太子爷这次是对的!” “摊丁入亩,这是一条鞭法的进化版本,本身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仁政善举,唯一损害的就只是士绅缙绅的利益罢了!” “你蹇义不妨扪心自问,你有何理由有何借口,去阻止朝廷推行这等仁政,难道真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受损吗?” 此话一出,蹇义脸色顿时涨红了起来。 他连忙摆了摆手,支支吾吾地解释道:“这是什么胡话!” “你我相交这么多年,难道你夏元吉还不了解我吗?” “我只是觉得太子爷如此冲动行事,实在是有些太不理智,太不成熟了!” “他要是真这么做的话,就算最后新政推行成功了,他的名声也彻底臭完了,指不定会被天下读书人给骂成什么样子!” “呵呵。”夏元吉冷笑道:“这位太子爷的名声本来就好不到哪儿去!” “他朱高煦要是真在意名声的话,当年就不会做出那些事情,现在更不会把读书人往死里整了!” 听到这话,蹇义有些哑口无言。 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从最初推广新学开始,朱高煦就站到了士绅缙绅的对立面! 这么多年过去了,士绅缙绅被他整得要死要活,可人家不但活得好好的,眼瞅着马上还要即位称帝了,这让人上哪儿说理去? 难不成打压士绅缙绅,这是顺应天理大势? 没有这样的道理啊! “维喆,你想支持太子爷?” “除了选择支持他,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 夏元吉摊开双手,满脸苦涩地反问道。 毕竟这项新政可是得到了皇帝陛下的支持,还有这位太子爷亲自筹谋策划,他们压根就没有反抗的余地。 再者夏元吉确实也不想反抗,或者说他做不到违背本心。 诚如朱高煦所说,读书人享受得确实太久了,都快忘记了他们本身也是百姓中的一员。 不知从何时开始,读书人获取功名后,就摇身一变成了士绅老爷,凌驾于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兼并田地搜刮民脂民膏,俨然成为了历代王朝的一大毒瘤! 如今朝廷准备向士绅宣战,彻底废除他们的功名特权,夏元吉身为当朝户部尚书,他还能够怎么办? 难不成违背本心,置家国百姓于不顾,去帮助那些士绅? 夏元吉做不出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无论如何,家国百姓当放在第一位!” 第777章 改革班底!重建锦衣卫! 乾清宫。 朱高煦正在与朱棣闲聊。 因为蹇义和夏元吉的事情,朱高煦心情不好。 他也没有瞒着朱棣,将此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对此朱棣并没有任何意外,或者说蹇义夏元吉二人的表现,都在情理之中。 “蹇义是个纯粹的文人,当年也是读程朱通过科举大考入仕为官,他骨子里自然还是偏向士绅缙绅的。” “至于夏元吉这个钱袋子,你大可以放心,他绝对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朱棣笑呵呵地开口道:“以朕对夏元吉的了解,他肯定会把家国大义放在首位,所以绝对会支持你推行新政!” 说起来,这世间最了解夏元吉之人,莫过于永乐皇帝了。 当年为了北伐一事,这对君臣不知道吵了多少次架。 但是每次吵完之后,君臣二人又会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商议筹措着钱粮,这一对账往往就是好几个时辰,甚至一直对到半夜。 所以朱棣很是清楚,夏元吉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位肱骨臂膀,从一开始就是想要打造出一个太平盛世啊! 让老百姓都吃饱穿暖,让国库仓廪充盈,让大明繁荣富强,这才是夏元吉的毕生追求!

相关推荐: 凄子开发日志   致重峦(高干)   绝对占有(H)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烈驹[重生]   捉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