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297章

第297章

日可是诸王入京的日子,按照礼法制度,朝廷当派遣专员出迎。 按理来说,皇太子应该亲自出迎,不过这位皇太子嫌麻烦,所以压根就不露面。 于是乎这个差事就落到了皇太孙朱瞻壑头上,对此朱瞻壑表示摊上这样的亲爹,他也很是无奈。 很快远处掀起了阵阵烟尘,紧接着一群庞然大物赫然映入众人眼帘。 “我的老天爷啊!” “那是什么鬼东西?” “这世间怎会有如此高大雄壮的巨兽?” 一众官员望去,忍不住发出了阵阵惊呼。 朱瞻壑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随即就对王景开口道。 “看样子,这是中南六王到了!” “嗯,听闻那位代王爷打造了一支巨象兵,倒是威武雄壮!” 王景笑眯眯地接话道。 大象他们是见过的,也算不了什么奇珍异兽。 不过见过大象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中南六王使团很快就引起了骚动。 大量百姓蜂拥而来,就为了见见这滔天巨兽,一时间整个城门口处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中南六王听说皇太孙殿下亲自出迎,立马收起了倨傲神色,老老实实地上前跪倒在了朱瞻壑身前。 皇太孙可不是皇孙,同样是国之储君! 按照宗法礼制,储君也是君,他们这些藩王只是臣子,自然要跪地行礼。 更何况这位皇太孙的亲爹,可是嚣张跋扈的太子朱高煦啊,谁敢没事儿得罪他们父子俩! 朱瞻壑一向老成持重,哪里敢让六位叔祖给自己跪地行礼,急忙制止了他们。 “十三叔祖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 朱瞻壑一把扶住了代王朱桂,露出了亲切的笑容。 朱桂见状也很是受用,大笑着拉住了朱瞻壑的手。 “好侄孙,叔祖此次进京,可是带了一个好宝贝!” “你看叔祖这些巨象怎么样?送你两头!” 朱瞻壑心头一动,笑呵呵地点了点头。 “叔祖赐,不敢辞!” 这巨象看着就威武不凡,要是能够骑着巨象出巡,那得多么霸气啊! 朱瞻壑到底还是个年轻人,所以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 一时间,众人相谈甚欢,紧接着就有相应官员上前,领着中南六王前往使馆休息。 至于他们带来的巨象兵,自然是不可能入城的,全都被送去了西山军营。 只有作为贺礼的那几头小象,这才可以进入北京城。 此次中南六王带来的贺礼,大多以奇珍异兽和珍惜香料为主。 毕竟中南半岛也就是这些特产了,比不得富饶繁华的南洋! 等中南六王走后,朱瞻壑有些感慨。 “这六王也是花了心思,至少把家底都展露出来了。” 王景点了点头,微笑道:“毕竟此次入京,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个机会。” “臣听闻这些海外藩王的日子,过得可并不怎么好,他们封国内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一些难题。” “估计这些藩王心里都打着主意,想要向朝廷示好,然后请求朝廷出手,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朱瞻壑闻言一愣,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 “终究是宗室亲王,能帮还是要帮一把。” “至于那些难题该如何解决,还是交给太子爷去头疼吧!” “哈哈哈……”王景听到这话,顿时乐不可支。 现在这位皇太孙与太子爷之间,可是存着不小的矛盾。 两位储君都想要当甩手掌柜,偏偏那位太子爷性子更加恶劣,说不管那是真的就不管,最后只有眼前这位皇太孙认栽,老老实实地批阅奏章处理朝政。 以致于皇太孙现在对他父亲太子爷产生了不小的怨念,也算是皇室里面的一桩趣事了。 又是小半个时辰过去,远处再次出现了一个使团。 鉴于这些海外藩王,主要分为东海五王、中南六王与南洋七王三大部分,为了方便朝廷一起接待,避免劳民伤财,所以地方官员有意控制了他们入京的进度,这才成功把三大使团放到了同一天上面。 朱瞻壑远眺了一眼,顿时露出了笑容。 “南洋使团来了!” 听到这话,王景也是露出了笑容。 南洋可不比中南,那是真正的富饶之地。 而且这些年来,南洋相国杨士奇大力发展建设南洋海关,通过收取关税商税,不知道赚了多少惊天财富。 这一次,不知道南洋使团会带来什么贺礼。 很快杨士奇带着周王朱橚等六王抵达城门口,依旧老老实实地跪地行礼。 朱瞻壑也上前扶起了六王,不敢在他们面前有任何倨傲。 南洋七王以南洋王朱高燧为主,可如今朱高燧远赴北美,所以暂时由杨士奇这位南洋相国做主,周王朱橚为辅。 “五叔祖,真是许久未见了啊!” “好孩子,一晃已经长大成材了啊!” 朱瞻壑与朱橚笑眯眯地交谈着,俨然一副长幼友爱的和睦模样。 而杨士奇则拉着王景,低声交流了几句。 二人以前都是铁杆汉王党,汉王朱高煦的心腹。 现在杨士奇再次回京,自然想着能够留下来,毕竟他这辈子最大的野王,就是进入中央朝廷,执掌中枢大权,成为大明王朝的相国大人! “太子殿下,可有什么话要说……” 杨士奇满脸希冀地看着王景,可后者却是摇了摇头。 见此情形,杨士奇心中一惊,顿时有些失意。 难不成自己在南洋待了三年,太子爷真把自己忘了不成? 太子殿下,我可是“哈士奇”啊?! 王景意味深长地提了一句,引得杨士奇瞳孔一缩。 “先前太子殿下对内阁改制,内阁成为了重臣近臣聚集之地。” “可是直到现在,整个内阁里面,也只有一个携平辽东之功入阁辅政的杨荣,其余都是些负责文书制诰的翰林学士罢了。” 内阁! 重臣近臣聚集之地! 现在却只有一个大学士杨荣! 那就只能证明,自己还是有机会的啊! 杨士奇眼睛顿时一亮,心中隐约有了些许猜测。 杨荣有平辽东之功,他杨士奇同样有建设南洋之功! 若是此次尚且不能回京任职,那杨士奇真会沮丧失意,彻底断了这个念想! “此外,倒是时常听太子爷提起,南洋水师发展得很是不错!” 杨士奇笑呵呵地点了点头,心中更是大定。 太子殿下,还是挂念我的。 此次入京面圣,必须得让太子殿下看到,哈士奇之功,绝不亚于杨荣! 第748章 第二届诸王大会!该死的朱扒皮! 三大使团接连入京,顿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尤其是中南六王带来的恐怖巨象,以及南洋七王携带入京的珊瑚玛瑙,更是引得百姓议论纷纷。 毕竟那可都是极为罕见的奇珍异兽和奇珍异宝啊! 大明王朝,真是越来越繁荣昌盛了! 与此同时,文渊阁内。 朱高煦高坐在主位上面,共计十七位海外藩王,除了赵王朱高燧赶不回来外,全都老老实实地坐在此处,等待太子爷训话。 他们也明白,此次朝廷大张旗鼓地召他们入京,肯定不只是为了给皇帝陛下祝寿那么简单。 至于朝廷有什么目的,全在眼前这位太子爷一念之间。 朱高煦看着气色不错的一众藩王,也是露出了笑容。 “距离上一次诸王大会,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七八年之久。” “孤看诸位王叔族弟的气色,都很是不错嘛,想必这些年日子过得还好吧?” 听到这亲切的话语,诸王脸上都是露出了笑容。 不得不承认,他们在海外封国的日子,过得确实颇为滋润。 毕竟他们这些国主藩王,在海外封国里面,那就是土皇帝,头上再也没人管着了。 跟以往在大明境内做一头混吃等死的猪猡相比,那日子不知道好出了凡几! 当然,除了少数自甘堕落的藩王外,其余藩王都还是渴望做出一番政绩,好好发展一下自己封国的,所以难免遇到了一些难题。 “孤听闻你们都遇到了不少问题,所以现在都提出来吧!” “毕竟都是我大明的宗藩属国,你们也是我大明的宗室血胤,能帮一把孤自然会帮的。” 此话一出,诸王顿时大喜过望。 他们此次准备厚礼,日夜兼程地入京,不就是等着太子爷这句话吗? 一时间,诸王议论纷纷,都在诉说着各自封国内的难题。 朱高煦静静听后,大致也明白了这些难题所在。 第一个主要就是诸王封国内汉人比例太少,有些封国的土著蛮夷数量,甚至远超于汉人子民,这就导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难题。 比如那些土著蛮夷时常叛乱,对海外封国毫无敬畏归顺之心。 再如可供动用的劳力太少,土著蛮夷压根就不是耕种的材料,极大地阻碍了封国发展。 总结起来还是那个要求,他们希望朝廷可以迁徙一批汉人百姓过去,作为发展海外封国的中流砥柱。 朱高煦听后点了点头。 “这个要求,倒不是不可以。”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土豆甘薯等粮食作物也成功推广到了天下,大明人口也迎来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但问题在于,你们想要迁徙汉人子民,得付出相应的代价,总不可能让朝廷贴钱支援你们发展吧?” 听到这话,诸王都有些傻眼了。 我尼玛这都还要钱啊? 你可真是“朱扒皮”啊你! 诸王都有些气闷。 因为这些年来,他们连第一次朝廷援助的欠款都没有还清! 尤其是中南六王,战事刚刚结束没几年,他们背负的巨额欠款本就因为战事焦灼,所以比其余藩王高出了好几倍不止! 别说把欠款给还清了,他们现在光是偿还每年的利息都有些够呛! 现在要是再为了迁徙人口,再背上一次巨债,那得还到什么时候去啊,自家封国还活不活了? 代王朱桂脸都快绿了,讪笑着开了口。 “那个太子殿下,你也知道我中南六王的处境。” “先前一场仗打了四五年,所以我们背负的债务本就已经很高了。” “而且中南那地界吧,也没有什么天材地宝,不像南洋那般富饶,所以现在要是再欠下一笔巨款,就是上百年我们也偿还不清啊!” 朱桂这话说得倒是实情,他实在是欠债欠怕了,不敢再借了啊! 朱高煦闻言微微一笑,“谁说中南没有好东西的?那些金矿银矿可以拿来抵债嘛!” “你们想要迁徙百姓过去发展封国,那就用金矿银矿来抵债,中央朝廷派遣工程队前去开采,产出一半归你们封国所有,另外一半则用以抵扣你们的债务,这样不就好了吗?” 诸王:“???” 好? 好你大爷! 这朱高煦真是不当人子啊! 直接不声不响地就盯上了他们的金矿银矿! “你们先别急着拒绝,认真想一想孤这个提议。” “以你们封国目前的实力,根本就不能开采那些金矿银矿,所以留着对你们而言没有丝毫用处。” “反倒是朝廷出手帮助你们开采,不但可以偿还你们的欠款,而且还可以得到百姓发展民生,何乐而不为呢?” 诸王听到这话一愣,细细琢磨了起来。 听他这么一说,好像确实可以接受啊! 反正自己现在开采不了,放在那里也是白白放着。 与其如此,真不如直接卖给中央朝廷,直接交给他们自行开采。 毕竟产出一半归自己,一半拿去抵扣债务,这其实等同于全部产出都是自己的啊! 人家出人帮你开采金矿银矿,产出全都归你所有,那还有什么不乐意的呢? 一时间,诸王议论纷纷,都觉得这计划可行! 只有那么几位聪明的藩王,脸都快要绿了。 这尼玛说得好听,谁知道真实情况会不会是这样啊! 等朝廷那些工程队进了封国,他们不把金矿银矿挖个遍才怪! 奈何这是太子朱高煦提出的方案,也是眼下最合理的方案,所以诸王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不敢公然拒绝。 主要的难题,就这么解决了。 紧接着周王朱橚就提出了南洋七王都面临的难题,那就是宗教信仰! 朱高煦听后眉头一皱,他当然知道南洋七国那个宗教,可是三大宗教之一。 这倒是一个相当麻烦的事情。 毕竟宗教信仰这玩意儿,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消除的。 好在朱高煦清楚,南洋七国的宗教信仰还不是特别深厚,受到影响的时间也不是很长,还有抢救的机会。 “这样吧,孤会让礼部和学部去南洋建设地方分部,开设儒家学院,大力弘扬儒家学说。” “另外,不只是南洋七国,东海五国与中南六国,每年都要派遣杰出子弟入京参加科考,如此可以带动地方儒学发展。” 一听这话,朱橚脸都要绿了。 这啥意思啊? 我让你帮我解决问题,你这咋还抢人啊! 那些杰出子弟可都是封国里面少见的人才,要是入京参加科考之后,见识了大明帝都的繁华昌盛,他们还愿意回自家封国吗? 你这是明抢啊你! 不但要抢钱,你还要抢人! 该死的朱扒皮,真不是个东西! 第749章 互帮互助!诸王的任务! 朱橚等南洋六王脸都快要绿了。 实在是太子朱高煦提出的这个解决方案,让他们进退两难。 你想解决南洋自家封国内的宗教信仰问题,可以啊,朝廷派遣专员前去开办儒学学校,弘扬儒家文化。 但条件是,经过这些学校筛选而出的杰出子弟,必须得前来中央朝廷参加科举大考,然后进入中央朝廷为官为吏! 这跟从他们封国内抢夺人才有什么区别? 那些封国内的杰出子弟,见识了大明王朝的繁华昌盛之后,谁还愿意回到他们自家封国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啊!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这就是事实啊! 诸王的封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远远比不上中央大明,更别提与京师相比了。 真要是同意了这个解决方案,只怕日后他们就要面临无人可用的困境了,一辈子受到中央朝廷的管控挟制! 但是不答应的话,那宗教信仰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相比于无人可用,宗教信仰更令他们感到恐惧胆寒! 毕竟这个隐患,足以动摇他们这些藩王在自家封国内的统治! 时不时就冒出来一个宗教份子,宣扬那些宗教言论,然后号召土著蛮夷起来反抗! 谁又能够保证,将来会不会有那么一天,直接就掀翻了他们在海外封国内的统治? 所以两害取其轻,宗教信仰问题,才是真正威胁到诸王的最大隐患! 至于人才被掠夺的问题,诸王倒是可以想办法挽留解决,大不了许以重利,或者用家人亲眷要挟,反正有的是办法,留下那些杰出子弟。 可是面对宗教信仰这个难题,朱橚等南洋六王确实是毫无办法! 一想到这儿,周王朱橚就有些气闷。 要是赵王朱高燧在这儿就好了啊! 以这位南洋王的脾气秉性,加上他和这位太子爷的关系,说什么都能再为南洋七国争取一下! 奈何朱高燧远赴北美,一时间赶不回来,他们现在面对强势无比的太子爷,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既然如此,那就请朝廷即刻派遣专员,前去开办儒学学校吧!” 朱橚最终拍板,代表南洋七国认可了这个解决方案。 毕竟,他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力! 其余南洋五王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他们也明白只能如此,否则会引起太子朱高煦的记恨,到时候那可真是万事皆休了! 至此,解决方案也算是全票通过,朱高煦也笑着点了点头。 如此一来,这些海外藩王提出的问题,大致都已经解决了。 最主要还是封国缺少汉民与南洋宗教信仰这两个难题。 一时间,诸王都颇为欣喜,毕竟他们此次入京的主要目标,算是已经达成了。 朱高煦也在此刻开了口,说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事情。 “你们的问题,孤帮你们解决了。” “可凡事讲究一个互帮互助,你们也当帮助孤解决一个难题!” 听到这话,诸王都有些傻眼。 帮你解决问题? 你堂堂太子爷,还能遇到什么难题? “内容很简单,你们只需要在京师多待一段时间,想尽一切办法哄皇帝陛下开心,那就行了!” 此话一出,诸王都是脸色大变,满脸惊骇之色。 他们关注的重点,不在于滞留京师,而是在于哄皇帝陛下开心! 换句话说,先前诸王入京后听到的风言风语,恐怕都是真的了啊! 皇帝陛下大限将至,即将不久于人世! 一想到这个可怕的猜测,所有藩王都是脸色苍白。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陛下要是驾鹤西去了,眼前这位太子爷上位,只怕整个大明王朝都会因此发生巨大变故! 他们这些海外藩王,也难免会因为中央朝廷的权力更迭而受到波及! 毕竟,这可是一次权力得更迭,而且还是中央朝廷的更迭! 诸王都有些不安,看向朱高煦的眼神中,也充满了畏惧! 这位太子爷,不久之后,就会坐上那张龙椅了啊! 朱高煦将他们的表现尽收眼底,也不过多解释什么。 有些话,不一定要说出来,大家心知肚明就可以了。 “这人呐一旦老了,就变得多愁善感,喜欢怀念以往的亲故。” “尤其是五王叔你们这些叔辈,最好能抽出时间多去探望一下皇上,陪他聊聊天吃吃饭,回忆一下过往。” “这个任务,应该不难吧?” 朱高煦扫视诸王,一众藩王立马点头。 若说先前他们还对朱高煦心怀不满,可是现在一切不满全都烟消云散了,变成了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畏! 这就是太子与皇帝的区别! 你要是得罪了太子,还不一定会死! 但你要是得罪了皇帝陛下,那你必死无疑! 老朱家的历代帝王,不管是太祖高皇帝,还是建文皇帝,亦或者说永乐皇帝,刻薄寡恩,心狠手辣,那可都是出了名的啊! 诸王大会结束。 朱高煦立马就召见了杨士奇。 毕竟这位贤才,可是在当年夺嫡战争中,为他朱高煦立下了汗马功劳。 之后也正是因为如此,杨士奇遭到永乐皇帝得记恨,不得不远逃南洋以求自保! 现在,杨士奇再次入京,朱高煦确实还没有想好,是否该给予杨士奇该得的回报,命他进入内阁中枢,执掌大权! 毕竟,杨士奇不同于杨荣,这位宰辅相才的野心,可是一向从不掩饰啊! 杨士奇匆匆赶了过来,随后径直跪倒在地。 “臣杨士奇,叩见太子殿下!” “行了,快起来吧,这些年苦了你了!” 朱高煦摆了摆手,示意杨士奇不用多礼。 杨士奇起身之后,老老实实地坐在锦凳上面,等待着太子爷训话。 只是朱高煦始终都没有开口,而杨士奇自然也不敢吭声,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默。 朱高煦静静地打量着杨士奇良久,最终才长叹了口气。 “哈士奇,孤就问你一句话。” “如若孤让你进入内阁,假以时日内阁是否会出现一位大明相国?” 这是朱高煦最担心的事情,也是他有些不敢重用杨士奇的原因。 杨士奇此人野心太大了,而且行事不择手段。 哪怕内阁已经改制,可这对杨士奇而言,根本就没有什么约束力! 他杨士奇要是进入了内阁,只怕短时间内就会成为内阁之首,就连杨荣都压制不住他! 杨士奇是个聪明人,所以他也明白了自己现在的处境。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杨士奇就再次跪倒在地。 “大明不会再有宰相,这是太祖高皇帝的禁令!” “臣也不会做什么大明相国,只愿做殿下的臂膀!” 听到这话,朱高煦再次叹了口气。 杨士奇这番表态,傻子都能听明白。 “罢了。” “以后就留在京师吧!” 杨士奇瞬间大喜过望。 “臣定为殿下赴死!” 第750章 家宴!老怀大慰的永乐皇帝! 乾清宫。 正在举行一场家宴! 毕竟诸王全部入京,总得拜见一下朱棣。 朱棣听说自家老兄弟回来了,也是欣喜不已,恢复了些许精气神,当即安排了一场家宴。 能够参加家宴之人,

相关推荐: 差生(H)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醉情计(第二、三卷)   致重峦(高干)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数风流人物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