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288章

第288章

,朱棣脸色微变。 “北美距离中原这么远,纠结这些虚名做什么?” “难不成你还担心日后瞻基那孩子会打回来,抢了你的皇位?” 朱高煦闻言很是无语,这还真是隔代亲啊,现在朱棣一门心思都放在他那个好圣孙身上! “爹啊,这是朝堂公卿的意见,也是中原大明的底线!” “不管朱瞻基在北美怎么瞎搞乱搞,这个底线不能因他而降低,北美大明只能是中原大明的藩属国,至少在国书上面,他不得再出现这般僭越之举!” 朱棣也清楚那些文官缙绅的难缠,索性不再纠结此事,点了点头。 “其二,朱瞻基想要百姓子民,中原大明也可以给他,不过需要北美大明拿金银粮食来换!” 朱棣闻言勃然大怒,愤怒地瞪着朱高煦。 “你这个逆子是不是太过分了?” “瞻基方才立国不久,你不帮他也就算了,反而就这么急不可耐地想吸他血了?” 朱高煦听到这话,心里面也生出了火气。 “就算是要帮,那也不能耽误大明自个儿的发展啊!” “我说了现在大明境内各个地区都需要人手,总不能置自身发展于不顾,白白送给北美大明百姓子民吧?” “朱高煦,你还有没有良心?” “老家伙,我看你是昏了头了!” 朱高煦暴怒,直接把章程摔在了朱棣面前。 “这些要求你要同意就同意,不同意就拉倒!” “有本事你把朱瞻基召回来,老子去北美做土皇帝!” “这狗屁太子爷,老子是真不想干了!” 朱棣:“……” 第720章 父子对骂!你不是个好父亲! 朱棣瞪眼。 那愤怒的模样吓得宫人胆战心惊! 朱高煦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宫人全都退了出去! 偌大一个寝宫里面,此刻就剩下了父子二人。 朱棣死死地盯着朱高煦。 “逆子!” “你这个逆子!” “啊对对……”朱高煦回怼道,“我就是个逆子!” “当年要不是你刻薄寡恩、敏感多疑,我大哥朱高炽又怎么会死?” “大哥不死,我也不会为了自保跟朱瞻基夺嫡争位,也不会闹出后面那些事情来!” 朱棣:“???” 刻薄寡恩? 敏感多疑? 和着你大哥的死全都怪朕? “混账!” 朱棣一把推翻了桌上的茶杯。 “当年要不是你居心叵测,朕又怎么会误会你大哥?” “你大哥的死全都是因为你这个逆子而起!” “呵呵……”朱高煦冷笑着开口,“我做什么了?我都离开朝堂中枢,去北平发展工商业了!” “到底怪谁您这位永乐皇帝心里面还没点数吗?” 朱高煦也是彻底火了,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一股脑地骂了出来。 “当年起兵靖难的时候,您可就是亲口告诉了我,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 “这句话您还记得吧?正是因为这句话,我才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哪怕大哥被册立为了太子,也一直觊觎大位,一直想要取而代之!” 朱棣脸色发冷,整个人愤怒到了极点。 然而朱高煦好像没有看见似的,继续开始了怒喷。 “那个时候我一门心思的跟大哥斗,一门心思地想要取而代之。” “您这位永乐皇帝又在做什么呢?您明明就知道我的心思,也知道我和老三暗地里干得那些小动作,可是您又做了什么呢?” “不但没有直接逼迫我们去封地就藩,反而是温声安抚,时不时地还降下赏赐,打压一下太子党的势力,玩弄什么帝王心术!” 朱高煦嗤笑道:“正是您这些作为,让我觉得您是真心想册封我为太子,之所以选了老大,不过是迫于宗法礼制、缓解朝廷矛盾罢了!” “如此一来,那更是助涨了我这个汉王爷的嚣张气焰,党同伐异排斥异己,陷害忠良无恶不作,当年我汉王朱高煦之所以会犯下那些大错,您这个永乐皇帝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朱棣脸色苍白,难以置信地看着朱高煦。 然而不等他开口,朱高煦的声音就继续响起。 “这之后就是北伐蒙元,然后回京遇刺了,也正是因为那次遇刺让我险些丢掉了性命,冥冥之中我才恍然大悟,您从一开始把我和老三留在京师,不是什么想给我朱高煦一个机会,也不是更加看好我这个二皇子,不过只是想要我和老三随你北伐罢了!” “不是这样的……”朱棣慌了,急忙开口解释道。 但朱高煦并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 “从一开始您就只是把我和老三当成工具人,这之后发生的事情也更加证实了我的推测。” “您是想让我做老大这个太子的手中刀,替他扫清一切障碍,辅佐他治理朝政对吧?” “当我明白了这一点后,我就放弃了夺嫡争位,一门心思地想要去云南就藩,多次上奏请求,可您又是怎么做的呢?” “第二次北伐您留我监国,看似是给了我一个机会,不过是想让我替老大铲除那些贪官污吏罢了,老大是太子是储君,而我只是个汉王爷,很多事情我这个汉王做得,老大这个太子却做不得,对吧?” “监国期间,我杀了那么多的贪官污吏,我推行了那么多的新政,可以说是为老大这个太子把所有路都给铺好了,然后我还千里疾驰赶到草原,冒死救下了朱瞻基!” “当时我就告诉过你,我是真的想去就藩,我是真的没有了夺嫡的心思!” “可是您偏偏就是不愿意放过我啊!” 朱高煦满脸怅然。 “杀贪官污吏,让汉王去做!” “推行各项新政,让汉王去做!” “北伐蒙元上阵杀敌,让汉王去做!” “我这个汉王,为大明做得难道还不够多吗?” “我朱高煦把满朝文武天下缙绅都得罪了个遍,难道都是我应得的吗?” “这个太子储君的位置,我本来就不想要,你朱棣大可以不给我,你朱棣也可以给任何人!” “但是你朱棣别说什么,这是他朱瞻基让给我的,这是你朱棣施恩给我的!” “你真以为老子稀罕这个位置?” 撂下这句狠话,朱高煦起身就走。 朱棣脸色苍白,呆坐在软榻上面。 等朱高煦走到门口的时候,他有些慌乱地唤道:“老二!” 朱高煦没有回头,只是说出了最后几句话,然后径直抬脚离去。 “朱棣,不管是对大哥,还是对我,你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父亲!” “既然你那么心疼你的好圣孙,那就召他回来做皇帝吧,我为大明已经做得够多了。” “老二……” 看着朱高煦的背影,朱棣慌忙失措地起身追了上去。 然而朱高煦始终都没有回头看他一眼,哪怕朱棣因为匆忙摔倒在了地上。 “陛下!” 小鼻涕大惊失色,急忙上前把朱棣扶了起来。 朱棣一把推开了他,催促道:“快去!快拦下太子!” 他不知道老二想做什么,但是他有一种预感,自己可能会再次失去一个儿子! “快去拦下太子!” “快去啊!” 小鼻涕有些慌神,只能小跑着向朱高煦追去。 然而朱高煦快速回到东宫之后,就唤来太孙朱瞻壑嘱咐了几句,随即带着韦妃孩子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东宫。 马车里面。 韦妃有些不安地看着朱高煦。 “太子殿下,咱们这是要去哪里?” “出去散散心!” 朱高煦强颜笑道。 他是真不想再看到朱棣了。 这个老家伙坑了朱高煦一辈子! 朱高煦也给他做了一辈子的工具人! 爱怎么着怎么着吧,他现在是真的不想管了! 有这闲工夫,不如带着老婆孩子出去旅游,看看大好河山! 太子出走的消息,瞬间引起一片哗然。 蹇义、解缙、夏元吉等朝堂公卿当即联袂入宫请求面圣。 他们隐隐察觉到,此事定然和那北美朱瞻基有关。 然而皇帝陛下却是谁都不见,将自己关在了寝宫里面。 朱棣满脸苦涩地倚靠在软榻上面,眼角时不时有泪水划过。 “孤家寡人!” “孤家寡人啊!” 第721章 中都衰败!穷则思变嘛! 凤阳。 龙兴祖地。 朱高煦在此停留了几天。 毕竟这凤阳可是老朱家的龙兴之地。 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中都城,与南北二京并称三都,还差点成为帝王的常驻之地。 看着眼前这巍峨壮丽的万间宫阙,朱高煦只能慨叹一声奢侈。 当年太祖朱元璋有意定都凤阳,所以命韩国公李善长在凤阳大兴土木,布局建构就是后来南京城的样本,全城恢弘壮丽、气势雄伟,建筑也精细华丽,宫阙前“御道踏级文用九龙、四凤云朵”,城墙坚如铁石,城基用铁水浇铸。 可惜因为凤阳本身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加之花费太多,消耗民脂民膏,太祖朱元璋也不得不停建中都,于是乎已经耗费无数的超级工程,就这样戛然而止,成了大明第一个烂尾工程。 不过虽然太祖朱元璋下令停建了凤阳中都,也打消了迁都凤阳的计划。 但是中都城业已建造了十之八九,而且也有了大几十万的人口,俨然成了一个大都市。 而且中都作为帝王之乡,祖陵所在,还享有陪都级的政治地位。 朝廷还在中都营建皇陵城、龙兴寺、十王四妃墓等建筑,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常常把自己的皇子叫到中都来历练,称之为“阅武中都”。 因此中都凤阳呈现出一派“农商交作”的富庶繁华图景。 只是可惜随着朝廷迁都北京,对凤阳中都的重视程度自然逐渐下降,城内驻军精壮被调去北京,或去漕运,城内豪华宏大的建筑,也逐渐开始朽坏。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朱高煦走在大街上面,听见这充满讽刺意味的凤阳花鼓歌,忍不住叹了口气。 当年为了建设中都凤阳,太祖朱元璋强行迁徙来了几十万的百姓,可是这些被太祖朱元璋迁徙来的大量人口,因中都萧条颓败,缺粮少食,不少只得唱得花鼓,逃荒求生。 毕竟是老朱家的龙兴祖地,朱高煦也不愿就这样见到凤阳衰败下去。 很快南京朝廷就得知了太子爷驾临凤阳的消息,南京户部尚书与南京礼部尚书邹辑与南京学部尚书曾啟三人匆匆赶来。 他们都是太子朱高煦的心腹,也是不折不扣的太子党。 现在太子爷来了,他们自然要前来拜见。 凤阳皇宫里面,朱高煦与三人各自落座。 不等朱高煦先开口,周忱就神色古怪地抢先了一步。 “咳咳,太子殿下,您这次准备出来撒欢多久?” 朱高煦闻言一愣,随即略显茫然地看着他。 周忱急忙解释道:“殿下与皇上大吵一架,愤而出走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明。” “太孙殿下已经下令了,让天下各地官员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接待太子殿下的巡视审查。” 朱高煦:“???” 卧槽? 巡视审查? 老子是出来游山玩水的啊? 真是岂有此理! “孤想玩多久玩多久!” “怎么?碍着你们什么事儿了啊?” 朱高煦没好气地笑骂道,狠狠地瞪了周忱一眼。 周忱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这位太子爷还余怒未消啊! 皇太孙也给他们传来了命令,尽可能地劝一劝太子朱高煦,在外面撒欢撒得差不多了,就尽快回去,别玩太久了。 只是现在看起来,好像这还是个麻烦差事。 “行了,说说正事吧,凤阳中都毕竟是龙兴祖地,如今竟呈现出了衰败之像!” “南京朝廷可不能置之不理,想办法大力发展一下凤阳!” 朱高煦率先提出了此事,令周忱三人一阵为难。 “太子爷,凤阳本身条件有限。” “当年诚意侯就曾经明言,凤阳虽帝乡,然非天子所都之地,原因就是地势曼衍。” “凤阳毗邻淮河,容易发生洪涝灾害,长期的水灾又导致土地盐碱化,粮食产量低,而且凤阳地处丘陵,非交通要道,以致于舟楫不通,商贾不集。” “这以前靠着朝廷的重视与扶持,凤阳还可以呈现出繁荣发展景象,可是现在朝廷迁都之后,对凤阳的重视程度下降,那难免也会因此衰败。” 周忱身为南京户部尚书,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早就成长了起来,简单几句话就解释清楚了凤阳难以发展的真正原因。 朱高煦听后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土地盐碱化严重,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这就使得凤阳不适合走耕种粮食的路线。 不过凤阳也不是没有优势,就比如老朱家龙兴祖地这个特殊身份,应该好好发展利用起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既然以往的发展模式行不通,那就要转换一下思路。” “凤阳明显不适合发展农业,那就全力发展工商业,这一点恂如你考虑过没有?” 周忱闻言一惊,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太子爷,不是臣不想在凤阳发展工商业,毕竟凤阳可是中都啊!” 换句话说,凤阳有着特殊身份,周忱可不敢在这里胡搞乱搞。 要是这一个没整好,不能给凤阳子民带来生计也就罢了,反倒是会被那些朝臣抓住把柄。 一个“不敬祖地”的罪名扣到头上,他周忱这辈子就算是完了! 朱高煦也明白周忱的忧虑,所以直接拍了板。 “以前孤是没有注意到,现在不一样了。” “孤亲自下令,允许你在凤阳改革,全力发展工商业!” “凤阳城里面不是有一座皇宫,还有许多开国勋贵的府邸嘛,这可都是现成的景点啊,可以发展一下旅游业务,搞搞活动吸引商贾百姓前来游览,把凤阳打造成大明第一个旅游城市。” “另外凤阳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可以承包卖出去给老百姓自行开采,朝廷出台相应的开矿政策,确保矿工的基础福利待遇,给凤阳百姓提供就业的机会,再建设几个工厂,把就业岗位给安排上,这不就解决了?” 周忱听后大为震惊,一时间有些说不出话来。 旅游城市? 参观皇宫和公侯府邸? 这尼玛地他周忱真这么干不会被人打死吧? “放心,一切有孤这个太子爷背书,你放开手脚去干就行了!” “与其放着这些宫殿府邸在那里吃灰,不如让其发挥一下余热,给凤阳百姓带来收益!” 第722章 思想禁锢!落后思想深入人心! 离开凤阳。 朱高煦一行人抵达了南京。 以南京兵部尚书金忠与水师巡抚郑和为首的文武官员齐齐跪倒在地。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 “诸位爱卿快快请起!” “多谢殿下!” 群臣立马起身。 朱高煦率先看向了金忠。 这位靖难老臣,可依旧还在为大明发挥他的余热。 “老金头,气色不错嘛!” “怎么还想再撑个十几年?” 满头白发的金忠听见太子爷的调侃,也是露出了一个笑容。 他早可以致仕归乡安度晚年,身子骨也愈发差了些。 只是金忠始终放心不下朝廷,放心不下这个大明。 所以哪怕当初朝廷迁都的时候,永乐皇帝要他一同前往北京,但金忠因为南京无人主持大局,还是果断拒绝了,主动提出留在南京。 这样一位纯臣贤臣,哪怕是朱高煦见了,都不免心生敬意。 朱高煦同金忠闲聊了一阵,又与郑和聊了一会儿,大致是关于水师的发展情况,以及海军军事学院的建设情况。 有着郑和这个大明水师第一人亲自坐镇,水师和海军学院都发展得不错。 接下来按照宗法礼制,朱高煦带着文武官员前去太祖帝陵祭拜了一番,也不忘去祭拜了一下好大哥朱高炽。 因为朝廷迁都北京,所以他们二位就逼迫留在了南京,成了“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祭拜完毕之后,朱高煦这才在文武官员的陪同之下,进入了南京皇宫,并且在皇宫里面设宴款待了一下南京文武官员。 毕竟朝廷是拍拍屁股迁都了,可是留下南京这个烂摊子给他们。 一场宴会下来,可谓是宾主尽欢,南京文武也对太子朱高煦印象极好,盛赞大明有此储君乃是大明之幸。 宴会结束之后,朱高煦留下了金忠、周忱等南京七部尚书,准备开一个小会,了解南方发展形势。 金忠率先开了口,不过却是劝朱高煦早点返回北京。 “太子爷,皇帝陛下的心思,您也了解。” “这人老了呐,就更是念及旧情,所以皇上才会对北美那边的事情很是上心。” “您这位太子爷能担待就多担待一点,没必要因此与皇上闹矛盾,您可是当朝储君,整日在外面撒欢像什么话啊!” 听见这话,朱高煦有些哭笑不得。 可人家金忠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他也不敢反驳,只能老老实实地接受教育。 “皇上打了一辈子的仗,这好不容易享了几年清福,太子爷就别跟皇上争斗了,平白让人看了笑话!” 金忠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告诫道。 这老朱家的一家子人,可都是他看着长大的,尤其是朱高炽和朱高煦这两兄弟。 要是换成前太子爷,哪里敢跟皇帝陛下对骂啊,也就是现在这朱高煦了,不但敢对骂,还敢骂得那么难听! 金忠早就接到了朱棣的密信,否则也不会现在开口。 两个老家伙都有些感慨,他们有些跟不上时代了,现在这个大明是年轻人的天下啊! 朱高煦也不敢反驳,只能听着金忠絮絮叨叨了半天。 等念叨完后,金忠也识趣地离开了。 南京兵部没有什么大事情。 他知道太子爷关心工商业,所以直接起身走了。 金忠一走,剩下这些人,可全都是太子党了。 朱高煦看向了周忱,率先询问道:“恂如,一条鞭法推行得还顺利吧?” “回禀殿下,已经推行完毕,各地州府不敢有丝毫违抗。” 周忱笑着开口道,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这还得多亏了朝廷的鼎力支持! 朱高煦点了点头,转眼又想到了一事。 “那南方纺织业发展得如何?” “形势大好,纺织业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也因此带动了棉花的种植推广。” “唯一的难点在于,棉花纺织技术比起丝麻而言,难度要高了不少,织造局还在研究,所以一时间还未能普及。” 朱高煦听后点了点头。 “棉花可是一个好东西。” “不但更能御寒,而且成本低廉。” “现如今朝廷正在大力开发辽东,但辽东气候苦寒,极大遏制了朝廷的开发。” “所以棉花纺织技术必须要解决所有难题,将其尽快推入市场,优先供给给辽东百姓,配合朝廷开发辽东!” 周忱听到这话,一时间有些为难。 毕竟纺织技术这个东西,并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想攻克就能攻克的。 他这个户部尚书擅长管理钱粮物资,对纺织技术还真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太懂。 “对了,恂如你还记不记得当年曾经从草原上面收购了大量羊毛?” “臣当然记得!”周忱苦笑着开了口。 当年他奉命前去北平,大肆收购草原羊毛,准备执行太子爷针对草原的计划。 然而这个计划还没执行多久,就因为朝廷北伐大胜,一举打残了鞑靼与瓦剌,所以也就此叫停了。 而周忱本人不久之后,也接到了新的任务,任江南采访使,前去整顿江南官田,从而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那些他收购的羊毛,还建设出了几个工厂,准备生产什么羊毛衣,不过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太子爷的意思是……” “重新恢复毛衣生产,先弄一批出来送去辽东!” 朱高煦直接果断地开口,“南京户部把此事定为第一要事!” “孤会让北疆送来羊毛,你们负责建设工厂生产,必须先满足辽东百姓的需求!” 周忱闻言有些傻眼,硬着头皮开口道:“可是太子殿下,我们上哪儿去找那么多的工人啊?” “织毛衣这又不是什么技术活?”朱高煦笑了笑,“男子可以织毛衣,女同样也可以织毛衣啊,而且

相关推荐: 镇痛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痞子修仙传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致重峦(高干)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