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草原勇士显得那么渺小无助! “这是……这是魔神的力量……这是珊蛮的怒火!” 一名被生生炸断了右腿的女真骑兵口吐鲜血,看着眼前仓皇逃窜的同伴,不甘心地绝望嘶吼道,片刻之后眼前一黑,气绝身亡! 无数战马凄厉长嘶,在受伤、受惊之后,陷入了疯狂地冲撞之中,受其践踏而死的蛮夷不计其数。 至此女真大军再也难以保持阵型,惶恐与绝望交织之下,他们再也难以保持理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疯狂劈砍,胡乱厮杀,宛如行尸走肉! 天昏地暗,尘土飞扬,火光冲天,宛如天崩地陷,末日降临! 哭嚎声,惨叫声,还有战马的嘶鸣声……刹那之间交织在了一起,令整个战场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 临时指挥所内,刘荣杨荣等人通过千里镜,第一次直面感受了灭夷大炮的恐怖威力,全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灭夷大炮的杀伤力,真是恐怖如斯! 朱高煦笑呵呵地点了点头,对这威力还算是认可。 “这灭夷大炮乃是皇家制造局最为顶尖的大匠宗师联手研制改良的战场利器,与大明以前那些劣质火炮相比,灭夷大炮的炮管更长,管壁更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级加粗,极大地减少了炸膛的可能!” “而且皇家制造局还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使得灭夷大炮可以以此为轴调节仰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比较高。” “最为关键的是,灭夷大炮的有效射程达到了令人恐惧的四百五十丈,最大射程达到了可怕的五百丈,堪称划时代的恐怖杀伤性利器!” 听到朱高煦这话,众人都有些惊骇莫名。 这灭夷大炮,真是名副其实,何人可挡? “你们要记住一句话,时代已经变了!” 朱高煦看向众人,“如今不再是骑兵纵横无敌的时代了!” “不管这些蛮夷体魄如何强健,不管这些蛮夷弓马如何娴熟,他们都挡不住我大明火器的威力,要是火铳给他几梭子他还不死,那就用火炮轰他娘地,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火力覆盖!” “在这片东方大陆上面,不管是何民族,不管是何原因,任何人胆敢挑衅我大明王朝的威严,那就要做好亡族灭种的准备!” 众人听得热血沸腾,狠狠地点了点头。 何谓“天朝上国”? 真正的天朝上国,从来不是靠着和亲纳贡维系统治,而是靠着绝对的实力威压四海! 这一点,强汉做到了!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我大汉疆土!”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一点,盛唐也做到了! “四方胡虏,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内外诸夷,敢称兵者,皆斩!” 现如今,大明也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才是真正的天朝上国,威压八荒,四夷宾服! “行了,可以停止了。” “这炮弹可是金贵得很,别平白浪费了!” “刘荣赶紧下令,停止火炮射击,让三军将士全部出动,给他们捡捡功劳!” 听到这话,刘荣顿时会心一笑,立马下达军令。 经过火炮这么一洗地,蒙古和女真蛮夷死伤无数,早已难成阵型。 三军将士此次出击,和白捡军功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太子殿下真是“宅心仁厚”啊! 第711章 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阿哈出很幸运。 爆炸产生的巨大热浪,只是将他径直掀飞了出去。 虽然身上插着炮弹爆炸后激射而出的碎片,可是他毕竟还没有死。 反观打叶等其他女真首领,直接就被炸成了一摊摊肉泥,死的不能再死了。 阿哈出神情恍惚地起身,看着眼前这宛如人间炼狱的战场,看着女真勇士躺在地上哀嚎嘶吼,双眼顿时溢出了两行血泪,随即发出野兽般的悲鸣。 正当这个时候,一个挺着闪亮长枪的年轻小将冲杀了过来。 “咦?真是运气不错,还捡到一条大鱼!” 郭登仔细端详着阿哈出,随即失声笑道:“你是阿哈出?你竟然没被炸死?” 阿哈出冷冷地看着这个明将,满眼怨毒悲愤。 “带我去见大明太子!” “好!”郭登沉吟了片刻,随即点了点头。 不管怎么说,他这也算是生擒了阿哈出,军功铁定是跑不了的。 至于为何不直接杀了这家伙,那就是因为阿哈出身份比较特殊了。 他有一个女儿可是帝三后,皇帝陛下的女真妃! 换句话说,皇帝陛下是阿哈出的女婿,阿哈出是皇帝陛下的老丈人。 如果阿哈出刚刚在火炮洗地中被炸死,那就怨不得任何人,要怪也只能怪他运气不好。 可是这家伙偏偏运气好得很,竟然没有被炸死,那现在就不适合杀他了,不然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至于阿哈出如何处理,就交给太子爷头疼去吧。 想明白了这一点,郭登轻笑了一声,随即让骑军营将士继续补刀,他则带着阿哈出直奔战场指挥所。 三军将士兴冲冲地冲入了战场,一见到还有活着的蛮子,不管是蒙古蛮子还是女真蛮子,直接就提刀剁了他们的脑袋,然后把脑袋栓在裤腰带上。 这可都是军功啊! 这些蛮子早就被火炮炸得非死即伤。 他们现在杀入战场补刀,跟白捡军功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谁会在意军功多呢? 他们巴不得多杀几个! 一个蒙古蛮子被炸断了腿,躺在地上不断呕血。 生死弥留之际,他睁开眼睛,看到一个明人对自己扬起了战刀。 “为……为什么……” “我们……是……战……” “抱歉!”明人士兵叹了口气。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你们活着,对我大明而言,不是好事!” “不管是女真蛮子也好,还是蒙古蛮子也罢,都是一些蛮子!” “只有你们死干净了,我大明才可以开发辽东,造福辽东百姓!” “所以,不要怨恨,安心上路吧!” 下一刻战刀落下,大好人头落地。 这一幕发生在战场上面的很多地方。 但所有将士都没有留手,全都毫不手软的补刀。 指导员可是告诫过他们,在战场上面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而且这一个个蛮子人头,就是一笔笔价值不菲的军功,没人会在这个时候犯浑。 与此同时,战场指挥所。 朱高煦见到了满身鲜血的阿哈出。 阿哈出也一眼认出了朱高煦,死死地盯着他。 曾几何时,他帮助明廷降服了女真部落,因此受到大明皇帝的亲自嘉奖,不但专门设宴宴请他阿哈出,还纳他的女儿为妃,以此显示明廷对他的器重。 可是这才过去了多久啊! 明廷就一改先前的招抚政策,悍然出手挑起女真内战,再将女真一族彻底覆灭! 为什么,明廷要这样做? 阿哈出满脸怨毒地看着朱高煦,所有疑问都化作了这句话。 “为什么,大明容不下女真?” 为什么? 朱高煦看着阿哈出,叹了口气。 其实这阿哈出对大明而言,也算是一个功臣了。 朱棣靖难成功即位称帝时,辽东这些女真蛮夷可是鸟都不鸟他。 正是这阿哈出首先率胡里改部归降大明,得授建州卫指挥使,女真与大明正式开始接触。 阿哈出任建州卫指挥后,积极协助明廷招抚女真诸部,比如猛哥帖木儿就是得他举荐这才率斡朵里部落归附大明,并向明廷详细介绍了图们江两岸和朝鲜境内的女真各部情况。 此外阿哈出还为明廷招抚野人女真,明廷则将受抚的女真各部首领委以建州卫的所属官员,表面上这些女真部落全都臣服了大明,采取羁縻控制,整个辽东也因此彻底纳入大明疆域。 不得不承认,阿哈出及其子孙多效勤诚,在改善明廷与女真各部的关系及建州女真本身的发展过程中,起了积极作用,是建州女真部落的杰出领袖。 可问题在于,朱高煦是个挂逼啊,他知道女真迟早会有反叛大明的那么一天,既然如此还留着这女真族干什么? 朱高煦看着阿哈出,诚声开口道:“如果不是因为孤,或许大明不会向女真出兵,你也会成为名留青史的杰出领袖。” “但是,关键在于孤做了一个梦,女真日后会杀入关中,屠戮我大明子民,窃取我大明江山,而且这个梦还无比真实,真实到令孤感到恐惧!” “所以,孤决定灭了女真,不给你们反叛的机会!” 听到这话,阿哈出难以置信地看着朱高煦,发出了凄厉的嘶吼。 “你这个疯子!” “就因为一个梦,你就要灭了我女真!” “你简直就是一个魔鬼,根本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面!” 多么可笑啊! 就因为大明太子的一个噩梦,明廷就要灭了女真! 就因为大明太子的一个噩梦,女真十数万儿郎全都身首异处,死无葬身之地! 就因为大明太子的一个噩梦,女真一族就要被大明朝廷亡族灭种,绝了女真苗裔! 阿哈出疯狂地嘶吼着咒骂着,甚至想要冲上前去杀了朱高煦这个魔鬼。 不过郭登哪里会给他这个机会,直接用刀柄砸碎了阿哈出的腿骨。 “混账东西,老实点!” “你若再敢出言不逊,老子砍了你!” 郭登对朱高煦有着难以想象的极度崇敬,所以一听到阿哈出辱骂太子爷,立马就发了狠,恨不得一刀剁了这老家伙。 朱高煦俯下身子看着阿哈出,嘴角泛起了一抹弧度。 “没错,就是因为孤的一个噩梦!” “因为那个噩梦,孤决定覆灭你们整个女真,亡族灭种,绝其苗裔!” 阿哈出绝望了,痛苦地嘶吼着挣扎着。 朱高煦直接夺过郭登手中战刀,一刀砍了他的脑袋。 霎时间鲜血喷涌,将朱高煦浇灌成了一个血人。 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他,想不明白太子爷为何突然动手。 朱高煦没有过多解释,而是冷声下令道。 “传令三军,补刀之后,继续出击,杀入女真各大小部落。” “犁其庭,扫其闾,捣其巢穴,绝其苗裔,郡县而置之!” 第712章 辽东大开发! 乾清宫。 朱高煦大大咧咧地走了进去。 一见到他,朱棣立马就冷笑连连。 “哟,这不是太子爷嘛!” “出去撒欢这么久,还知道回来呢?” 听见这阴阳怪气的嘲讽,朱高煦也没有惯着他,立马反唇相讥。 “呵呵,我这可都是跟爹您老人家学的啊!” “您可是当了皇帝之后,还吵着闹着去漠北撒欢。” “你这逆子……”朱棣瞪眼,满脸不爽地看着他。 “朕那是北伐蒙元,为了给子孙后人打出一个万世太平!” “可你这逆子倒好,真就是跑出去撒欢去了,还顺手灭了女真!” 朱棣将奏报扔给了他,全都是官员弹劾刘荣杨荣等人的奏章。 嗯,朱高煦乃是太子储君,所以群臣把目光放到了刘荣与杨荣身上。 毕竟人家女真一族老老实实地,终年朝贡不绝,你凭什么随手就把人家给灭了啊! 这不人道! 这不仁义! 这不礼貌! 朱棣也很纳闷,这位逆子怎么就跟女真族杠上了呢? 不但剿灭了女真族的万人大军,还非要赶尽杀绝,亡族灭种,绝其苗裔! “你这逆子这次是痛快了!” “可是你这位太子爷的名声也算是臭完了!” “坊间都在流传,你是因为一个梦,所以悍然出手灭了女真一族!” “因为一个梦就屠戮一族,杀了数十万人,这简直就是心狠手辣,丧心病狂!” 这才是朱棣最担心的地方。 他可希望爱子还没坐上皇位,就得了个昏君的骂名! 朱高煦无所谓地耸了耸肩,一副不以为然地模样。 “老爹,怕这干什么?” “你知道我一向不在乎这些虚名!” “他们想骂就骂呗,我做汉王的时候名声就已经毁了!” “再说了,心狠手辣也好,丧心病狂也罢,我就喜欢他们看不惯我却又不得不听我话的样子!” 朱棣闻言一怔,随即摇头失笑。 他倒是真快忘了,这逆子以前还是汉王爷的时候,名声早就臭不可闻了! 所以,好像还真不是什么大事! “你毕竟要坐上这张龙椅!” “现在就有了污点黑料,可不是一件好事!” “日后这些全都被史官记录在案,后世子孙会怎么看你?” “我管他们怎么看我!”朱高煦不屑开口,“爱怎么看怎么看,反正人都已经死了,难不成还能从棺材板里面爬起来?” “你呀你,真是……”朱棣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这逆子对虚名不甚看重,甚至可以说是毫不在意。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可以活得肆意洒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反观他朱棣,却是被虚名所累,做不到这般畅快洒脱啊! “行了,聊聊正事吧!” 朱高煦话锋一转,“辽东蛮夷清理得差不多了。” “剩下朝廷要做的,就是对辽东进行大开发!” “设置州府郡县,迁徙百姓居住,直至彻底掌控辽东之地。” 以前大明对辽东各蛮夷部落都是采取羁縻控制,所以辽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大明王朝的真正疆土。 “辽东境内汉人子民只有几十万人,堪称真正的地广人稀,所以得想办法往辽东输送人口。” “如今神种土豆已经培育而出,朝廷可出台相应政策,号召百姓流民前往辽东拓荒垦殖,比如分配耕牛农具、发放粮种神种、减免三年赋税等等,用丰厚的待遇吸引百姓流民,进行辽东大开发!” 听到这话,朱棣点了点头。 辽东之地极具战略优势。 东部毗邻大海,向西则与大宁等地接壤,乃是不折不扣的战略要地! 要是能够彻底开发出来,说不定还能成为大明的东北粮仓! 可问题在于,会有百姓愿意去吗? 朱棣提出了他的疑问,“辽东是出了名的苦寒之地,关内百姓只怕会受不了辽东这苦寒天气啊!” “就算有神种土豆的诱惑,朕也担心他们根本不愿意去辽东,能不能种出土豆吃饱暂且不提,在辽东被冻死的几率都很大!” 老百姓是淳朴的,但他们也是顽固的。 安土重迁,这是华夏子民刻进骨子里的基因。 没有人会轻易离开自己的故土,迁徙去异地他乡生活。 更何况这个异地他乡还是辽东,出了名的苦寒之地! 朱高煦点了点头,这一点他也想到了。 “辽东并非没有优势,辽东可供耕种的田地其实有很多,而且大多田地肥沃,要是种植上土豆,绝对会成为我大明的东北粮仓!” “辽东寒冷的问题,也可以试着解决,周忱以前不是囤积了大量羊毛准备做毛衣吗?此事倒是可以重新恢复,这羊毛衣可以御寒而且暖和,成本也很低廉!” “只要把做毛衣的技术推广到民间了,家家户户都能自己织毛衣,那御寒问题不就顺利解决了?” 朱棣傻眼。 他这个儿子还会织毛衣? 朕怎么不知道你这么“多才多艺”啊! “另外辽东还有一项优势,那就是数不尽的木材。” “这些木材都是造船的上好木料,朝廷可以下旨准许百姓砍伐木材,送到船厂换取粮食物资,单单只是这一项伐木业,就可以养活大量人口了。” 朱棣听到这话,有些迟疑。 “伐木可是苦役啊!” “这些百姓谁愿意去伐木呢?” 朱高煦嗤笑道:“伐木确实辛苦,但并不是苦役!” “只要伐木利润足够,老百姓可以从伐木中获取足够多的利益,他们自然不会觉得辛苦,反倒是会乐此不疲!” “苦役苦役,爹你也说了这里面有个‘役’,朝廷让百姓伐木那是服徭役,而且朝廷从来不给百姓工钱,他们自然就会心生抵触了!” 朱棣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他的说法。 顿了顿,朱高煦又道:“如今辽东地广人稀,平原耕地大多被森林覆盖,所以想要对辽东进行大开发,第一步就是要砍伐这些森林,清理出足够耕种的田地,用以安置迁徙过去的百姓子民。” “这一点我与杨荣已经仔细讨论过,东北集团军也正在进行这一步。” “现在,只等百姓迁徙去辽东了!” 第713章 父子谈心!册立皇太孙! 商议之后, 朱棣与朱高煦制定了辽东开发计划。 其实辽东蛮夷被屠戮一空后,开发辽东就没有了阻碍。 最大的问题在于,辽东乃是苦寒之地,所以人口较为稀少。 而大明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各地对人口都十分紧缺。 比如正在开发的交趾地区,再如刚刚结束战事的中南六国,这些地方都需要大量汉人子民迁徙过去耕田种地。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汉人子民淳朴勤奋,而那些外邦蛮夷则是好吃懒做,所以汉人子民一时间竟变得紧俏了起来。 当然,这也是只是现在。 等到神种土豆开始了产出,大明粮食产量会大幅度提高。 而粮食增多,人口也会随之暴涨,迎来一个人口大爆发的时代! 所以朝廷现在只需要撑过眼下这段时间,后面等一切步入正轨,那就轻松多了。 商议完毕,朱高煦准备离去。 正当这个时候,朱瞻壑却抱着一堆奏章走了进来。 这个便宜儿子早已结婚生子,而且还蓄起了胡须,显得愈发成熟稳重。 “好大儿,你怎么来了?” 朱瞻壑愣了半天,神情顿时变得有些古怪。 “爹啊,您终于回来了!” 这话里面,饱含着无尽委屈。 朱高煦闻言似乎明白了什么,下意识地看向了朱棣。 这个老小子,不会抓自己儿子来当壮丁吧? 朱棣略显尴尬地咳嗽了两声。 “你这么看朕干什么?” “朕已经老了,精力大不如从前了!” “要不是有壑儿帮着朕处理政务,只怕早就闹出乱子来了!” 一说到这儿,朱棣就对朱高煦愈发不满。 “你这个太子爷倒好,一言不吭地就跑出去撒欢!” 直到此刻,朱棣才记起了大胖胖朱高炽的好。 当年老大做太子的时候,他朱棣那是多潇洒啊! 想打仗就打仗,想北巡就北巡,反正朝廷政务有老大这个太子爷处理,朱棣这个皇帝反倒是潇洒无比。 可是老大一走,老二做了这个太子爷,简直就是混账至极! 这家伙对政事漠不关心也就罢了,还时常想一出是一出,提出一些大政方针,让整个朝廷忙得不可开交,可他自己倒好,不是躲起来躺平,就是跑出去撒欢,毫无前太子风采! 摊上这么一个“不负责任”的太子爷,朱棣表示很是心酸,只能自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天天批阅奏章处理朝政。 但是,朱棣毕竟老了啊,精气神大不如从前,所以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思来想去,朱棣注意到了老成持重的朱瞻壑。 瞻壑这孩子,朱棣还是很有好感的。 打小就稳重! 而且同样长于军旅,可谓是文武双全。 所以朱高煦跑出去撒欢后,朱棣就毫不客气地抓了壮丁,让朱瞻壑辅佐自己处理政务。 嗯,朱棣这是为了朱瞻壑好,将他带在身边耳提面命地亲自教导,如何处理国家政务,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君主。 眼见朱高煦脸色发黑,朱棣急忙解释道:“怎么了?朕还不能培养瞻壑了?” “你如今是太子爷,瞻壑迟早也会坐上这个位置,朕趁着现在多教教他帝王之道,难道还不行吗?” “行行行!”朱高煦没好气地回答道。 他没有想到,朱棣这家伙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儿子身上。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是因为他朱高煦太过惫懒,所以才会出现今日的局面。 不过这对朱瞻壑而言反倒是一件好事,毕竟正如朱棣所说,这小子迟早也会坐上龙椅,成为大明皇帝。 现在能够得到永乐大帝的亲自培养,那是多少人都羡慕嫉妒恨的好事啊! 而且,自己本来就不打算做皇帝,
相关推荐:
醉情计(第二、三卷)
鉴昭行
小白杨
屌丝的四次艳遇
盛爱小萝莉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镇痛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突然暧昧到太后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