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278章

第278章

诉朕一声?” “朕还念着刘忠父兄的功绩,想要对他网开一面,真是岂有此理!” 朱棣瞪眼,气得一巴掌拍在了案桌上面。 “从洪武初年开始,各地卫所就出现了大量逃兵!” “到了洪武三十一年,卫所逃兵更是高达数万人,这还只是登记在册的数量!” “兵部上奏,天下都司卫所每岁差去勾军官旗不下一万六七千名,计所勾之军,百无一二到卫。” “太祖爷创立的卫所制度,竟然已经糜烂到了这种地步!” 无怪朱棣沾沾自喜,实在是这些数据太过触目惊心了些。 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天下卫所几乎已经是空了大半,时常都有逃兵出现,而且逃兵数量逐年增多! 继续这样下去,恐怕要不了二三十年,大明天下各地卫所就会彻底空了! 那朝廷还拿什么镇守四方,大明还拿什么威压四夷? “爹啊,出现逃兵是很正常的!” “其一卫所屯田本就贫瘠,还要缴纳税粮,百姓去了卫所只会比正常农户还要困苦艰难,他们不逃才怪!” “其二就是刘忠这等世袭军官了,靠着父兄功绩身居高位,子孙世代承袭卫所官职,所以他们就成了跟西南那些土司一样的存在,在卫所里面堪比土皇帝,高高在上,欺压将士,奴役士卒,搜刮民脂民膏,卫所焉有不坏之理?” “其三就是军户籍贯太过卑贱了,士农工商此四民中,军户虽然属于农籍,但他们的实际地位比之商户还要卑贱,不但穷而且危险,时不时就会面临死亡,谁还愿意去做军户啊?” 听见这些原因,朱棣满脸铁青。 “你这逆子,到底想说什么?” 朱高煦将自己初步拟定的新军制递给了朱棣,语气陡然变得严肃了起来。 “我大明战兵无战事时戍守边疆保家卫国,有战事时赶赴战场浴血奋战开疆拓土,他们不应该受到这样凄惨的待遇啊!” “就连老百姓都知道,要让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可是朝廷这些年是怎么做的呢?” “任由世袭军官奴役压榨底层将士,任由军户子民艰难困苦挣扎求生,卫所制度之所以糜烂,不仅仅只是刘忠等世袭军官的原因,还有朝廷还有您这位大明皇帝,都脱不了干系!” 朱棣瞪眼,怒气冲冲地盯着朱高煦。 “当然,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这卫所世袭制度必须要改一改了,不改迟早会葬送大明江山!” 眼见朱高煦改了口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朱棣这才神色稍缓,沉下心来翻阅着朱高煦的新军制。 简单看过之后,朱棣却是眉头紧锁。 “老二,你这新军制,是不是有些过了?” “如此拔高将士待遇,给予他们各种优待,万一让他们生出了骄横跋扈之心,甚至是不该有的心思,那该如何是好?” “而且给予将士这般优待,那些文官缙绅绝对不会同意,这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朱高煦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水,淡淡开口道:“爹您难道忘了吗?” “这以后皇室负责军费开支,文官缙绅无权过问!” “换句话说,皇室怎么养军队,那是皇室的事情,关那些文官缙绅屁事!” “再者说了,军队上下的军费俸禄都出自皇室之手,他们只会对皇室更加忠心,而不会生出骄横反叛的心思。” “毕竟将士们要是能够吃饱穿暖,每月还有饷银可拿,谁会发疯跟着他人造反,砸了自己的饭碗,坏了自己安宁的生活呢?” 顿了顿,朱高煦出言调侃道。 “爹啊,你就是格局太小了,患有被迫害妄想症,老是觉得总有刁想害您。” “可是您不要忘了,天下百姓都还是淳朴的啊,只要您这位大明皇帝能够让他们吃饱穿暖,能够让他们安居乐业,他们就会自发地拥护崇拜您老人家,即便有那么一两个野心勃勃的疯子想要趁势作乱,不用等到朝廷出手,老百姓一人一口唾沫都能骂死他们!” “这才是真正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朱棣脸色微变,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虽然这个逆子说话不好听,但是不得不承认,他这话还是很有道理。 要是真正能够缔造出一个,老百姓不用再承担徭役赋税的太平盛世,哪里还会有人造反啊!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办吧!” “把薛禄、柳升这些战将全都召集回来,革新军制总得知会他们一声。” 朱高煦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大明朝廷里面,如今能够征战沙场的,就是这批靖难勋贵了。 至于去辽东拓荒那一批,除了张辅沐晟二人外,大多都是残留的开国勋贵,他们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远远无法与靖难勋贵相提并论。 就让这些开国勋贵留在辽东养老吧! 蓬勃向上的大明王朝,现在只需要能领兵打仗的名将骁勇! 第680章 废材庸才?靖难勋贵的骄傲! 文渊阁。 武夫勋臣齐聚一堂。 鄞国公薛禄,安远侯柳升,宁阳侯陈懋,成山侯王通等,一众靖难名将皆在此处。 当然,少了沐晟与张辅二人。 沐晟在云南清理土司酋长,主持“改土归流”国政。 张辅则在交趾总揽大局,配合朝廷进行交趾大开发。 是以这二位名将没有时间赶回来,朱高煦也不准备再麻烦他们。 反正眼前这些个靖难名将,都是常年领兵打仗的人,而且如今还很年轻,足够再撑起大明军队数十年之久。 一众武官先前要么在地方上练兵,要么就是坐镇一方,天南海北地,他们也许久没见了。 这一见面,各种脏话荤话层出不穷,问候对方父母家人那更是常态。 朱高煦见状也有些哭笑不得,难怪在那些文官缙绅眼里,这些武官勋臣都是些泥腿子、臭丘八! “好了,都安静下来!” “今儿个把你们聚在这里,是有一件大事宣布!” 一听到太子爷这话,众将顿时都安静了下来。 不过宁阳侯陈懋却是腆着脸开口,装作委屈地抱怨道:“太子爷,末将可是听说,皇室拉着成国公、魏国公他们一起做生意啊!” “海上贸易那么庞大的利润,俺也想要参与啊!” 此话一出,先前安静地众将,顿时又议论了起来。 当然,他们不敢说皇室偏心,只带开国勋贵玩,不带他们一起玩。 只能满怀抱怨地诉说着自家有多穷,日子有多难过,听得朱高煦满头黑线。 朱高煦没好气地瞪了陈懋一眼,随后开口反问道:“穷?你们一个个地,谁家里穷?” “要不要孤让顾喷子去你家里看一看,真穷的话孤亲自补贴给你!” 听到这话,众将顿时就老实了,不敢再吭声。 这尼玛地,真让顾佐去查的话,他们屁股底下都不干净,谁经得起查啊! 陈懋讪讪地笑了笑,“太子爷言重了,玩笑话而已,都是玩笑话!” 鄞国公薛禄伸手拍了他一巴掌,“还不闭嘴!没听说太子爷有大事宣布嘛!” 薛禄先前因为北伐之功,晋升为了阳武侯,而后北平新都营建完毕,薛禄又因营建北平之功,更上了一步晋升为了鄞国公。 他是继开国勋贵与靖难勋贵之后,第一个凭借自身功绩,得授国公的第一人! 其实按照常理而言,薛禄是不可能授封国公的。 还得多亏了朱高煦在朱棣面前帮他说话。 原因很简单,靖难勋贵需要一两个可以撑场面的人物。 开国勋贵传承至今,死的死,废的废,早已势力大衰退出了权力中枢。 而靖难勋贵看似如日中天,可是早一批的扛鼎大将张玉朱能等接连离世,剩下的要么是骁勇善战的勇将虎将,要么就是纨绔庸才。 除了一个张辅还稍微拿得出手外,其余诸如陈懋、王通等都只是个可以冲锋杀敌的将才,而不是可以统帅三军的帅才。 即便是安远侯柳升,自身能力也很明显,颇有练兵才华,却无统帅大军之才。 是以朱高煦提出了将阳武侯薛禄打造成靖难勋贵牌面的想法,朱棣对此也欣然同意,直接赐给了他一个鄞国公爵位。 薛禄早年随朱棣起兵靖难,战功卓著,但是没有张玉朱能等绝世名将出彩,所以没有得到爵位。 之后薛禄又数次随军北伐,是朱棣北伐的左膀右臂,也正是在北伐期间,薛禄无人压制之下,这才渐渐展现出了自己统帅大军的将帅之才。 他这个鄞国公爵位,实至名归。 最关键的是,薛禄是朱高煦的铁杆支持者。 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在,朱高煦出手帮他更进一步,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刘忠的事情,你们想必都听说了吧?” 朱高煦笑眯眯地看向诸将,提出了刘忠一事。 一听到这话,诸将都脸色大变,逐渐变得难看了起来。 这个刘忠,简直就是丢尽了他们武官的脸面! 堂堂山东都司指挥使,正二品的佩印将军,竟然还收拾不了一个白莲妖教,坐视白莲妖教祸乱整个山东之地,真是个妥妥的庸将废材! 他刘忠要只是个庸将废材,那也就罢了。 可偏偏这个畜生在卫所里面横行霸道奴役将士,消息一经传出惹得天下哗然,不少文官缙绅更是望风而动,一封封的弹劾奏章如雪花般飞入乾清宫,全是弹劾武官勋臣骄横不法的! 刘忠一事发展至今,早已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牵扯到了文武之争。 这对于文官缙绅而言,可是一个发难的大好机会! 毕竟刘忠所作所为摆在眼前,那其他武官是不是又做了同样的累累恶行呢? 这必须得严查啊! 以致于薛禄柳升等武官现在都有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他们生怕皇帝陛下与太子爷顶不住压力,再次展开一场清洗。 “太子殿下!”薛禄沉声道:“刘忠等獠本身毫无才能,因为父兄功绩得以卫所世袭,这才得以身居高位。” “他们与我们之间,还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薛禄这番话说得极为直白,也极为傲气。 一些靠着父兄功绩,躺在功劳簿上面吃老本的废物庸才,哪能与他们这些战功卓著的靖难名将相提并论? 你就算是要查,那也先去查这些废物庸才,而不是我们这些靖难勋贵! 朱高煦点了点头,给足了薛禄面子。 “放心吧,这次把你们召集到一起,不是为了追究谁的过失责任!” “卫所军制弊端已经显露,而且据刑部东厂查证可知,诸如刘忠之流身居高位的废材庸才还不是少数,所以这卫所军制必须要改一改了!” “今日把你们召集在一起,就是因为此事,孤有些许不成熟的建议,你们都是军中宿将,看看能不能行!” 朱高煦命人将自己拟定的新军制发放了下去,小册子人手一本。 这小册子里面不但包含了新军制与新军纪,甚至还有新的练兵之法与操练内容,天知道朱高煦为了撰写这本小册子耗费了多少心血。 薛禄柳升等人下意识地翻开小册子,细细查看了起来。 然而他们越看越心惊,越看越动容。 “太子爷,这……” “有些太过了吧?” 薛禄强行压抑着心中的狂喜,颤抖着声音出言问道。 如果真按照这小册子推行新军制,那三军将士的待遇将会好上十倍不止! 是否,有些太过分了些? 第681章 震惊!那超高的俸禄待遇! 文渊阁内,鸦雀无声。 一众将领全都被太子朱高煦的大手笔给震惊了! 比如说这小册子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日后军队采取募兵制度,将士从上到下按照品阶官职按时发放饷银俸禄! 最低一级的底层将士,军饷每月一贯钱! 往上一级则是小旗,被太子爷改为什长,一什十人,什长月饷二贯! 小旗往上则是总旗,现在什长上一层成了排长,五什为一排,一排五十一人,排长月饷三贯! 总旗再往上可就是百户了,现在改名为队长,两排为一队,共计一百零二人,多出的这两人则是队长与队副,队副月饷四贯,队长月饷五贯! 百户之上则是千户,如今是营长,五队为一营,共计五百一十人,除了正副营长之外,还有一个指导员,副营月饷六贯,正营与指导员月饷七贯! 这小册子里面还特别注明,为何要更改这些官职名称。 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以后大明的军队将全部以火器为主,长枪兵为辅,熟悉使用火器会成为三军将士的主要操练内容,而在火器队列训练中以一排为一个横队,一营为一个方阵,按照此规模各自训练,所以相应地做出了全部改变。 营长之后则是团长,类似于如今的卫所指挥使,月饷足有十贯,还配备有四名参谋副手,各自月饷九贯。 卫所指挥使往上,则是都司指挥使了,现在叫师长,一应待遇也随之拔高,更是有月饷二十贯! 看着这小册子,薛禄都来不及去看其他内容,光是这饷银一项,就令人震撼无比! “太子爷,这待遇确实太过了啊!” “大明如今在册的将士战兵足有上百万,光是这军费开支一项,不打仗每年都至少要耗费百万两纹银!” “倘若一旦爆发了战事,算是粮草辎重与饷银抚恤等,那还不得直接要五百万两银子了?朝廷就算支付得起,可那些文官缙绅又怎么会同意?” 无怪薛禄如此忧心,实在是这新军俸体系,实施的可能性不大。 薛禄先前作为朱棣北伐的左膀右臂,他可是太清楚想打一场仗有多难了。 夏元吉这些老梆子,联合前任太子朱高炽一起,咬死不肯拨出军费物资。 你还别问,一问他就说没钱没粮! 至于钱粮哪儿去了,那不是很明显吗? 营建北平帝都,编纂《文献大成》,疏浚大运河,郑和下西洋…… 反正这里面随便挑出来一项,那都是得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的大项目。 所以夏元吉与朱高炽哭穷卖惨,那还真是让人一点脾气都没有! 这以往啊,皇帝陛下想打个仗,出塞去草原上面撒欢,那可真是求爷爷告奶奶,卑微到了极点。 一切还不是因为没钱没粮,没有军费吗? 那个时候,三军将士可是没有军饷的啊! 大不了就是打了胜仗,皇上欣喜之下赐下一些赏赐,将领拿大头士卒拿小头。 可是现在,太子爷这新军制,却是直接给三军将士按月发放饷银,而且这饷银还如此之高! 这军费开支至少要翻十倍不止! 那些文官缙绅疯了才会答应! 听见薛禄这话,朱高煦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可能你们还不知道,皇室已经与户部分割了财政大权。” “以后户部负责征收农税与盐税,全部用于发展民生,不再承担军费开支。” “而皇室负责征收商税等杂税,日后军队一切费用全都由皇室拨款,文官缙绅不得胡乱插手,所以你们大可以放心,他们没有资格说三道四!” 一听到这话,薛禄非但没有半点欣喜,反而脸都绿了。 “我的太子爷啊!” “您怎么这么糊涂啊!” “那杂税能有几个钱啊?” “您这真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其他将领也是有些愤怒,纷纷开口指责了起来。 他们与朱高煦关系不错,所以也不在乎那些君臣名分。 加上众将实在是有些生气,在他们印象里面,朝廷税收主要就是农税与盐税,而商税矿税这些杂税,加起来还没有总税收的一成! 这尼玛地,皇室与户部分割了财政大权,几乎等同于是把财政大权送给了户部。 那他们这些将军以后索要军费,还不得去户部看那些文官缙绅的脸色? 这不是故意恶心人吗? 朱高煦听见这些骄兵悍将敢骂自己,一张脸顿时挂不住了。 “都给老子闭嘴!” “你们知道商税有多少吗?就在这儿叫嚣!” “能有多少?咋滴有几百万啊?”陈懋没好气地嘲讽道。 然而朱高煦笑眯眯地开了口,“你怎么知道?北直隶去年一年商税,确实有几百万两,占了总税收的四成!” 众将:“???” 啥? 几百万两? 商税一年就有几百万两? 还占了朝廷总税收的整整四成? 一众将领顿时惊了,难以置信地看着朱高煦。 “这还只是北直隶,等到工商业发展到南方席卷整个大明天下之后,商税数目将会远远超出你们的想象!” “所以啊,你们格局还是太小了,好歹也是一位位靖难名将,要把格局打开才行!” “不用担心皇室给不出军饷,不过是一年几百万两银子,光是现在的商税就抹的平了,你们还瞎操心个什么劲儿!” 朱高煦满脸不屑地看着诸将,毫不客气地嘲讽了回去。 “唉,你们格局太小了!” 诸将:“!!!” 我尼玛! 你早说啊! 你早说商税这么多啊! 那特么我们还会因为军费发愁嘛! 薛禄脸色一阵青白交加,恨不得揍朱高煦一顿。 当然,这也只能想想,要是朱高煦还是汉王,他说揍就揍,可是现在不一样啊,人家成了太子爷,可是当朝储君啊! 不过这总归是一件好事啊! 将士们有了俸禄,原本艰苦的生活,将会得到极大改善! 而且按照这新军俸体系,每一个军阶都比对应的文官俸禄还高! 换句话说,这新军制一旦推行出去,势必会引得三军将士尽欢颜。 到了那个时候,哪里还会再出现逃兵,只怕人人争着抢着都想参军入伍! 毕竟俸禄与待遇就摆在这里,可谓是优渥到了极点! “俸禄问题说清楚了。” “接下来咱们就该聊聊吃空饷的问题了!” 朱高煦笑眯眯地看着一众将军,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 第682章 税务专局!这是锦衣卫啊! 吃空饷! 听到这话,一众将军脸色都变了。 他们身为军中宿将,自然明白吃空饷并非一朝之事,而是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原因很简单,类比于文官缙绅的冗官冗员,武官勋臣想要贪腐,最好的手段就是吃空饷! 比如占役,有些卫所将士名义上在响应朝廷征召,可实际上却是在给将领干私活,而相应军费却由朝廷拨款,最后也不会落到将士手中,全都被将领中饱私囊。 再如虚冒,只管拿钱不用当兵,武官勋臣为了吃空饷,大肆伪造名册增加将士数量,以此向朝廷索要更多的军费,实则实际人员还不足名册数量的一半,这多出来的军费自然也进了武官勋臣的腰包。 这其中尤以五军都督府为最! 当年太祖高皇帝以“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为由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成立了五军都督府,执掌天下兵马大权,乃是统领全国战兵的最高军事机构。 大都督府时期,任职的都督官无一例外,均为立有军功的军事将领迁升,堪称武官勋臣中的精锐领袖。 可是发展到了这五军都督府,任职方式却成了一些年老或已经致仕的中级武将任命为都督佥事,以及一批功臣、勋戚的子嗣被特授为都督府都督,任由他们躺在功劳簿上面吃老本。 如此一来,五军都督府风气大坏,渐渐沦为了勋贵武臣的养老之地,不但毫无进取之心,反倒这些人将勋贵子弟大肆安插进入五军都督府,冒领俸禄吃空饷,进一步破坏了这个军事机构! 现如今太子爷直接就点出了“吃空饷”一事,一众将军心中都有些发慌。 毕竟,他们也没少干这样的事儿。 谁不想给自家子侄谋个前程出路! 爵位只有嫡长子可以承袭,可谁家又只有一个儿子啊! 朱高煦将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也没有揪着此事不放,而是继续讨论起了新军制。 “小册子上面也写清楚了。” “五军都督府改为大明统战局,划分为参谋部、审查司、后勤部、陆军部与海军部。” “陆军部主要负责陆军各大战兵的训练与考核,根据各个部队的成绩对相应军官进行升职降职评定,天下各处卫所驻军与京师三大营尽归陆军部总管。” “海军部顾名思义

相关推荐: 云翻雨覆   蔡姬传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镇痛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