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261章

第261章

“万一那些勋贵武臣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呢?” 这是朱棣最忌惮的地方。 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可勋贵武臣不一样,他们本身就出身将门,而且掌控兵权。 要是再分给他们足够的财富,谁都不敢保证这些武夫丘八会不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爹你多虑了!” “如果论起忠心,武官勋贵反倒比文臣缙绅更值得信任!” “毕竟他们都是追随我老朱家打天下的人,为我老朱家卖过命的人,这大明不只是我老朱家的大明,也是他们的大明,帝室与勋贵本就是一体!” “只要给足他们利润,勋贵武臣只会成为与国同休的存在,而不会生出造反的心思!” “再说了,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上这条大船,成国公府、魏国公府、英国公府、黔国公府……非顶级国公不可得!” “朝廷也可对他们进行限制,国公必须出镇一方,子女留在京师为质,杰出子弟放入海军培养,为大明踏上海洋强国之路立下功勋!” 朱棣越听越心惊,越听越动容。 这个逆子,果真谋划好了一切啊! “那辽东……” “辽东未曾得到开发,多得是参天古木,可以作为勋贵的基本盘,让他们自己建造船厂打造船只,然后就可以随水师出海远航经商贸易了!” “至于利润分成,把握一个度就行了,多了会让他们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少了又会让他们心生嫌隙,爹您就自己看着办吧!” “你小子……”朱棣叹了口气,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因为这是谋国之言,只会对大明有利对朝廷有利,朱棣没有拒绝的理由。 其实朱高煦没有告诉朱棣一件事情,或者说没有必要告诉他。 把辽东作为那些勋贵将种的基本盘,女真这些蛮夷杂碎想要崛起,做梦去吧! 第629章 国公入京!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北平新都! 朱棣看着眼前这座如梦如幻的水晶宫,久久都说不出话。 不只是他,满朝文武见到这水晶宫,此刻也是震撼莫名。 他们早就听说,太子朱高煦还是汉王的时候,就在北平搞风搞雨,大力发展什么工商业,还用琉璃为皇帝陛下打造了一座水晶宫。 起初群臣都不相信,或者说没有相信的理由。 琉璃一向价值不菲,他朱高煦即便再财大气粗,也不可能用琉璃打造出一座宫殿吧? 偏偏人家还真就做到了! 美轮美奂的水晶宫就摆在眼前,在阳光照耀之下,散发出七彩光芒,犹如神迹一般! 朱棣下意识地张开了手,忍不住放声大笑。 这才是他朱棣梦寐以求的宫殿啊! 这才配得上他永乐皇帝的身份! 几乎不用多想,下一次万国朝会时,朱棣仿佛已经见到了那些蛮夷惊掉下巴对自己跪地膜拜的场景! 倒是夏元吉好似发现了什么,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朱高煦身边。 “敢问太子殿下,是否掌握了琉璃制作工艺?” 朱高煦诧异地看了夏元吉一眼,没有搭理他。 这老货还真是精明,转眼就想到了琉璃工艺。 不过朱高煦并不打算交给朝廷,没有这个必要。 交给朝廷,不过是让朝廷多了一个圈钱的门路,圈的还是大明百姓的钱。 与其如此,还不如保证琉璃的稀缺,让水师运出去圈外邦蛮夷的钱,再用外外邦蛮夷的钱发展大明,何乐而不为呢? “老下头,别想了,不会给你的!” “这琉璃是拿出去卖的,不是给朝廷吸大明百姓血的!” 听到这话,夏元吉浑身剧震。 虽然有些失望,但是能够理解。 “太子殿下大义,臣明白了。” 要是户部当真掌握了琉璃生产工艺,最好的结果无非是在大明境内圈了一大波钱,可这之后琉璃价格就会暴跌,反倒会引起大明市场动荡不安,没有任何意义。 毕竟物以稀为贵! 夏元吉现在也总算明白,为何朱高煦会一直把这琉璃给捂着了。 抵达新都之后,朱棣举行了一场盛大朝会,确认北京与南京各部寺监主官人员名单,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纰漏。 随后各部寺监就开始了紧张的忙碌,他们初来北平新都,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反倒是朱高煦这个太子爷没什么忙活的事情,等一众国公入京之后,就立马召见了他们。 文渊阁。 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黔国公沐晟等一众顶级国公皆在此处,忐忑不安地等着太子朱高煦到来。 这里面最忐忑的二人,莫过于张辅与沐晟。 毕竟他们先前为了响应汉王号召,故意暂停了中南战事,颇有几分拥兵自重的嫌疑。 如果此事被皇帝陛下给记恨上,他们二人只怕会因此身死族灭! 朱高煦匆匆走了进来,一众勋贵纷纷起身行礼,随后在朱高煦授意下各自落座。 “诸位不用紧张!” “说起来你们或者你们父祖都是为我老朱家卖过命的,大明定鼎山河也有一部分你们的功劳。” “而你们中有不少与我老朱家互相联姻,也算是自家人了,所以不必担心什么。” 听到太子爷这话,一众国公爷都是面露喜色。 勋贵武臣也有自己的圈子,太子爷让朱勇徐钦去辽东的消息,一众勋贵都知道了,所以他们才会感到忐忑不安。 毕竟不管怎么看,太子爷这种做法,大有让勋贵武臣全力开拓辽东的意思。 可辽东那是个苦寒之地,根本种不出粮食,也就意味着没有任何收益,傻子才会愿意去辽东拓荒啊! 不过老朱家还能记得他们父祖的功绩,这就足够了。 简在帝心嘛! 顿了顿,朱高煦直接说出了目的。 “今儿个把你们召到一起,是有一件大好事!” “如今我大明四夷皆已臣服,而郑和宝船也准备再次起航!” “此次郑和宝船准备远航西洋,以商队贸易为主,会带上琉璃、丝绸、茶叶等中原特产,换取海外诸国的奇珍异宝,想必利润肯定巨大!” “念在诸位父辈对我大明的卓著功绩,此次皇上准备给你们一个机会,自行出资打造船队准备货物,随郑和宝船一同出海贸易,郑和水师会保护各家船队的安全,利润皇上只要三成,剩下的就是你们的收益!” 此话一出,文渊阁内顿时就沸腾了。 皇帝陛下这是要带着大家一起发财啊! 郑和水师的战斗力纵横整个海域难逢敌手,在场之人对此心知肚明。 也就是只要他们能够组建一支船队随同郑和出海,那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而且这可是跟着皇帝陛下做生意,不会有任何风险! 除此之外,一众国公爷更加看重皇帝陛下的态度! 几乎不用多想,他们就明白这是皇上在释放善意,有意扶持他们。 否则人家直接向以前那样,让郑和船队自个儿出海,所有收益全部归归皇室所有,他们连跟着喝口汤的机会都没有! 这才是真正让一众国公爷高兴的地方! 简在帝心啊! 看着他们欢欣鼓舞的模样,朱高煦再次给出了一个好消息。 “你们各家都是大明的顶级勋贵,也有各自的圈子,此次出海可以给你们各家三个名额,但必须是勋贵武臣,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吧?” 扶持勋贵! 皇上这是要大力扶持勋贵! 张辅沐晟等人对视了一眼,尽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喜色。 原本他们还以为,随着北疆战事结束,大明四夷宾服,他们这些武官勋贵恐有兔死狗烹之忧! 可是皇帝陛下非但没有这样做,反而要大力扶持勋贵,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一众国公爷激动不已,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了起来。 张辅皱着眉头询问道:“太子殿下,臣等对造船一事一窍不通,组建船队恐怕需要时间啊!” “对啊太子殿下,造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情……” 朱高煦笑呵呵地点了点头,看向了郑和。 “诸位国公爷不必担心,龙江船厂可以承担诸位造船的任务,但是造船所需的木料则诸位国公爷自行准备了!” “木料越好船越坚固,而且只有确定了木料的稳定性才能开始造船!”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就激动了。 太子爷早就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切,现在只要找到木料就行了! 可是哪里有适合造船的木料啊? “辽东!” 张辅吐出这两个字,深深地看了朱高煦一眼。 众人也顿时沉默了,他们现在才反应过来,太子爷确实给他们安排好了一切! 朱高煦点了点头,和煦笑道。 “以后辽东就是诸位的基本盘,必须大力开发辽东!” “诸位也不用担心辽东贫瘠的问题,神种土豆已经确认可以种植在辽东!” “而且辽东古木参天,不缺造船用的木料,砍伐之后只需运送到吉林船厂就可以开始造船,郑和已经抽调工匠前往吉林船厂,木料一到就可以开始造船了!” “也可以在濒临大海的旅顺堡打造出一座大规模的船厂,我已经命皇家制造局开始整合修建了,到时候诸位运送木料就方便了,只是时间问题!” “诸位觉得如何?” 第630章 国公抉择!张辅是个明白人! 如何? 你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还能怎么办? 一众国公爷苦涩一笑,面面相觑之后,还是点了点头。 说白了,太子朱高煦这个计划,完全把勋贵武臣拿捏得死死的! 你想要抓住皇室扶持勋贵的机会,那就必须动用所有资源能量开发辽东! 有所就必有所失,勋贵武臣想要搭上皇室这条线,想要郑和下西洋的海贸巨利,就必须先服从太子朱高煦的安排,倾尽全力开发辽东,把辽东打造成勋贵武臣的基本盘! 开发辽东是前提条件,获得利润这是收获果实! 想明白了这一点,一众国公爷沉思过后,还是选择了接受。 一来他们没有拒绝的资格,皇帝太子是君,他们是臣,臣子安敢拒绝君主? 二来此事对于勋贵武臣而言的确是一个大好机会,至少通过海洋贸易一事,可以同帝室牢牢地绑在一起,成为与国同休的存在! 换句话说,只要现在抓住机会,搭上了这条船,他们这些国公爷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只要后世子孙不作死,做出造反忤逆这等杀头灭族之事,荣华富贵世代皆可承袭!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为子孙后人计,这是人之天性! 张辅点了点头,率先表态。 “殿下放心,我英国公府全力开发辽东!” “魏国公府亦是如此!” “成国公府遵太子殿下令!” “黔国公府遵殿下令!” “定国公府愿全力开发辽东!” 永乐朝现存五位国公爷,纷纷表态支持,无一人反对。 朱高煦瞧见这一幕,终于松了口气。 他倒不是怕这些国公反对,而是怕其中那么一两个不支持。 从开国勋贵到靖难勋贵,大明现存顶级国公,可真是不多了啊! 开国勋贵六大国公,现在唯有徐达后人承袭国公爵位,还出了一支定国公徐景昌,一支魏国公徐钦! 其余五大国公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全被太祖朱元璋给杀了废了个干净,无一人爵位留存! 靖难勋贵同样是六大国公,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成国公朱能、淇国公丘福、荣国公张玉、泾国公陈亨六人。 曹国公李景隆被圈禁至今,早已名存实亡! 淇国公丘福一战葬送大明十万战兵,不但自己兵败身亡,族人还被削爵流放! 泾国公陈亨靖难之役中战死沙场,他这国公爵位其实是追封,不是世袭! 剩下一个成国公和荣国公爵位,现在都是二代上位,只是张辅凭借个人战功,将荣国公变成了英国公。 时至今日,大明朝现存顶级勋贵,除去李景隆那位大明战神,也就只有眼前这五位了。 这五人里面,也就只有英国公张辅和黔国公沐晟可堪大用,文武双全可以独挡一面。 剩下这三个小家伙,都是二代上位,尤其是朱勇徐钦这两个纨绔子弟,很难让人放心! 勋贵武臣颓势已经显露,如果再不加以扶持,只怕永乐朝一过,他们就难以抗衡文臣缙绅了。 “你们心中也不要留下芥蒂!” “神种土豆的产量,远比你们想象得更高!” “辽东虽然是苦寒之地,却也因此有着众多无主的荒地!” “皇帝陛下已经同意,这些荒地谁开垦出来,就归到谁的名下!” 听到这个消息,五大国公爷都面露喜色。 这样算起来的话,他们还真是不亏! 短期内有神种土豆带来的收益,长期则是郑和出海的海贸利润! 不管前期公府要投入多少资源,用不了多久都可以弥补回来! “此外,辽东地广人稀,也有不少优良牧场!” “把你们府上那些勋贵子弟,全给孤扔到辽东去历练去!” “确实如你们猜测的那般,皇室有意扶持勋贵武臣,培养杰出将种!”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你们各家子弟都太不争气了,一个个地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父祖骁勇没有学到半分,遛狗逗鸟这些纨绔行径倒是学了个精通!” “再过个二三十年,勋贵武臣全都是这种货色,还拿什么跟文臣缙绅抗衡,到时候只怕你们的子孙后人还要跪在地上给文臣缙绅舔靴!” “混账!”张辅一听这话顿时怒了,不过不是针对朱高煦,他也不敢,而是针对朱勇和徐钦。 此刻这两个小崽子被吓得瑟瑟发抖,脸色一片苍白。 张辅看着他们,那冷冽的眼神自带一股杀气。 “徐钦,朱勇,尔等父祖可是我大明名将,为我大明立下赫赫战功,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才给尔等挣来了一个世袭国公!” “尔等不思秉父祖余烈,上报朝廷下安百姓,反倒欺行霸市纨绔成性!” “现在太子殿下给了尔等一个机会,如果尔等再不思悔改,继续我行我素,那老夫就代替尔等父祖,亲手管教尔等!” “打断你们的狗腿!” 张辅是真气坏了。 同为勋贵子弟,这两个小崽子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啊! 都到了皇室不得不出手管教扶持的时候了,这不是平白让人看笑话吗? 张辅和朱能惺惺相惜,二人私底下关系甚好,现在朱勇成了个纨绔子弟,他也很是痛心! 朱勇和徐钦吓得身子一哆嗦,连忙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绝对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那他娘地可是张辅啊,杀人不眨眼的屠夫! 面对他的威胁,真没几个人会不怕! 倒是定国公徐景昌面色如常,他少年老成行事有度,名声还算不错。 不过张辅扫了他一眼,还是有些不满意。 “徐小子,你虽然比徐钦争气一些,但是不要忘了,你定国公的身份,同属勋贵武臣!” 徐景昌闻言身子一震,立马郑重回答道:“英国公放心,景昌明白!” 张辅这是在提醒徐景昌,读书习字也不能忘了本,最终和那文臣缙绅走到一起去了。 好在徐景昌聪慧,一点就通,立马做出了保证。 张辅欣慰地点了点头,“我等勋贵武臣自当同气连枝,与帝室同为一体,尽忠职守,上报皇恩!” “我等明白!” 朱高煦瞧见这一幕,欣慰地笑了笑。 不枉他苦心筹划啊,到底还是有明白人! “行了,你们下去准备吧!” “不过那三个名额,最好慎用!” “另外张辅沐晟留下,随孤去面圣!” 听到这话,朱勇徐钦徐景昌三人逃也似的溜了,留下张辅与沐晟面面相觑。 皇帝陛下要见他们,还能是为什么事情? 二人脸上都露出了苦涩笑容,身子也瞬间紧绷! 朱高煦笑着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温声安抚道。 “怕什么!” “孤不是在这儿嘛!” “这次面圣对你们而言是一件好事!” 第631章 简在帝心!世镇西南! 乾清宫。 朱高煦一屁股坐到朱棣对面。 朱棣抬眼问道:“都解决了?” “嗯,很顺利!” 朱高煦笑了笑,“毕竟是帝室释放出的善意,他们都是聪明人,没人会拒绝!” “而且辽东作为这些勋贵武臣的基本盘,也有利于拱卫京师,培养将种武官!” “我准备再在辽东开设一家陆军学院,专门为朝廷培养将才,学源可是勋贵子弟,也可以是各军表现优异的寻常将士。” 朱棣闻言点了点头,没有吭声。 只要是对朝廷有利的提议,他都不会反对。 而且比起这陆军学院,朱棣现在更在意一件事情! “你真准备让张辅世镇交趾,沐晟世镇云南?” “有什么问题吗?”朱高煦反问道,“老沐家与老张家对我老朱家忠心耿耿,而且还联姻帝室,也算是自家人了。” “而且这两家家风还算不错,张辅和沐晟又是当世名将,西南交给他们两家镇守,再有中南六王从旁制衡掣肘,不会对皇室造成威胁!” 朱棣闻言不置可否,反倒是意味深长地问了朱高煦一个问题。 “你真以为,当年血洗勋贵的时候,没有对云南沐府下手?” 朱高煦闻言一怔,这个秘闻他还是真不清楚! 朱棣叹了口气,语气幽幽地开口道。 “当年太祖秉承着让亲王戍守边疆的理念,只有姓朱的人守护,才是最为稳妥,所以派遣朱守谦去镇守云南,试图取代沐英在云南的地位。” “岂料这朱守谦到云南后,故态复萌,奢侈淫逸,掠杀无辜,强抢暴敛,政令严苛,因其屡教不改,太祖不得已再次废了他将其囚禁于南京。” “反倒是沐府十分聪明,没有任何动作,坐视朱守谦自己作死,反倒是让云南百姓对朝廷更加抵触!” “这之后太祖又派了老十八朱楩改镇云南,后建文实行削藩政策,收到西平侯沐晟告发不法,被废为庶人,流放于漳州。” “朕即位称帝后,也曾多次试图削弱沐府的势力,多次派遣亲信前往云南,可次次都因为各种原因无功而返!” “呵,那沐晟是个聪明人,他也的确对大明忠心耿耿,可是这云南却成了他沐府的铁桶江山,任何人都插手不得!” “现在,你还想让他们二人世镇云南吗?” “朕怕云南有一个沐王府,不久后交趾又会多出一个张王府!” 听见朱棣这些诛心言论,朱高煦顿时就沉默了。 这的确是诛心言论! 大明没有异姓王,诸如中山王徐达这些不过是追封罢了,爵位最高就是国公! 可现在朱棣开口“沐王府”,闭口“张王府”,显然是对沐府先前暗中对抗朝廷的做法很是不满!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朝廷还与沐府有这些龃龉龌龊! 不过想想也能够理解,朱元璋和朱棣都是英明神武的一代大帝,岂能忍受大明出现一个国中之国! 而沐府的行为就更好理解了,整个云南都是沐英打下来的,而且沐英独镇滇南十年之久,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使得云南百姓安居乐业。 现在朝廷突然派遣亲王过来夺权,直接夺走胜利果实,这事儿放谁身上不恶心啊! 即便他们从没有生出二心,一直对大明对老朱家忠心耿耿,可是保护手中的权益这是人之本性,也没有谁可以指责他们的做法! 朝廷和沐府都没有错,只是因为理念不和罢了。 朱高煦沉吟了片刻,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 “还是把西南交给他们吧!” “西南局势复杂,无名将坐镇,迟早会有糜烂的一天!” “而沐府自大明开国镇守云南至今,云南百姓早就认可了沐府,也只有沐府压得住那些土司蛮酋!” “张辅镇交趾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三次讨伐交趾,凶名可止交趾小儿啼哭,让他镇守交趾,然后推行各项仁政,交趾百姓才会信服归附!” “除了他们二人外,还有更好的人选吗?宗室藩王大多平庸,而且自视甚高不顾百姓,难不成让他们去祸害西南百姓,导致西南再次爆发战事?” 朱棣听到这些话,也

相关推荐: 数风流人物   差生(H)   云翻雨覆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镇痛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捉鬼大师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