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 第529章 周忱啊,本王来给你撑腰了! 金陵。 城门口。 大胖胖朱高炽正翘首以待。 在他身后,正是金忠、蹇义、顾佐等九卿巨头。 这等大场面,寻常百姓见了,都忍不住纳闷好奇。 来者究竟是谁,竟然值得太子殿下率九卿重臣亲自迎接! 能够有如此礼遇的人,只怕除了皇帝陛下,再无他人了吧? 可是皇帝陛下这不是刚刚巡视北平去了吗? 那这来人…… 难不成…… 众人正揣测的时候,远处陡然尘土飞扬,一队铁骑疾驰而来。 大胖胖远远瞧见那为首的魁梧男子,一张胖脸上面顿时露出了喜色。 “来了诸位,可是好等啊!” 蹇义也不废话,直接朗声喝道:“准备——放!” 下一刻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更是引得百姓好奇不已。 当他们看清来人面容后,却是爆发出了一阵欢呼雀跃之声。 朱高煦瞧见前面的动静,忍不住勒马止步。 “聂兴,什么情况?不会是你安排的吧?” 罗网头子嘴角一抽,无语道:“王爷,我可没那么无聊。” 这架势整得跟新婚媳妇回娘家一样,鞭炮都用上了。 低俗,低俗,整一个俗不可耐。 朱高煦策马来到近前,看到满脸喜色的大胖胖众人,心中也是忍不住一暖。 这个大胖胖,很难让人讨厌得起来啊! 汉王爷随即翻身下马,给了太子爷一个熊抱。 “太子爷,几年不见,你这又胖了啊?” 大胖胖:“???” 胖? 你才胖! 你会说话不? 所有人都说我瘦了! 朱高炽幽怨地看了他一眼,随即埋怨道:“还不是因为你这个汉王爷!” “原本你大哥我在东宫静养,结果因为你这家伙在北平搞风搞雨,皇上就把我拎出来继续处理朝政国事,一天天忙得不可开交,自然又胖回来了……” 这倒真不是大胖胖埋怨,而事实正是如此。 他在东宫躺尸摆烂多开心的,结果因为老二突然远走北平,还不停地在北平搞风搞雨,皇帝老爷子给老二擦屁股都擦烦了,索性将他这个太子爷再次拎了出来。 这朝政国事一搞就是一整天,天天就这么坐着,不胖才怪! 朱高煦听见他这些抱怨,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所以说大明朝的皇帝狗都不做,这天天光是批阅堆积如山的奏章谁受得了? “行了,毕竟你是太子爷,这些事情你不做谁做?” “老二呐,你这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要不帮大哥顶几天?大哥好久没有练剑了……” “滚蛋!不用再练了,你已经够贱了!” 大胖胖:“!!!” 兄弟二人旁若无人地闲聊了起来 ,一旁金忠等众臣却是听得心惊肉跳。 还是熟悉的场景,还是熟悉的味道,汉王爷还是一如既往的嚣张跋扈,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不过看着谈笑风生的兄弟二人,金忠蹇义等老臣更是感到欣慰。 先前因为汉王突然远走北平新都,致使朝野上下各种谣言甚嚣尘上,尤其是太子爷与汉王爷不和,逼迫其离开京师的说法,那更是形成了好几个版本。 现在兄弟二人这么一聊下来,那些谣言自然也不攻自破了。 外无强敌,内部安稳,这是大明繁荣昌盛的保证。 朱高炽兴冲冲地拉着朱高煦就准备进去,然而后者却一把扒拉开了他的胖手。 “不进去了,我要在此等一个人。” 众人:“???” 啥? 不进去? 老子等了你这么久,你连城门都不进? 大胖胖脸色一变,似乎想到了什么。 “老二,那你这次回来是……江南?” 朱高煦点了点头,没有瞒着这位太子爷。 “嗯,奉圣命去一趟江南。” 汉王下江南! 听到这个消息,大胖胖脸都快绿了。 他当然想得到,老二去江南做什么! 他这位汉王爷的小弟周忱,前不久在江南被士绅设计了,现在汉王就马不停蹄地准备亲自去江南…… 去做什么? 去给小弟撑腰,杀个血流成河啊! 太子爷一向了解自家老二的脾气,尤其是这家伙对士绅豪强一向深恶痛绝,他此去江南只怕当真会杀个人头滚滚,尸积如山! 更何况,他还是“奉圣命下江南”! 老二本就嚣张跋扈无法无天,现在还得了圣旨,背后有老头子撑腰,只怕行事会更加肆无忌惮! 一时之间,太子爷仿佛见到了汉王朱高煦血洗整个江南的酷烈场面。 “老二,江南可是朝廷财税的根基命脉,你可万万不能胡来啊!” “胡来?”朱高煦闻言轻笑了一声,“再不胡来,江南就不是大明的了,成了那些士绅豪强的独立王国!” “什么狗屁‘财税重地’?朝廷在江南的收税远不如寻常州府的一半,江南官田问题更是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这问题我早就告诉过你们,可你们一直都不重视,哪怕我举荐周忱前去彻查此事,你们不鼎力支持也就罢了,反倒是坐视他被人设计陷害,沦落为阶下囚……” 说实话,汉王爷此刻心中饱含失望,对朝廷的失望,对太子爷的失望。 江南官田问题,江南土地兼并问题,他不止一次告诉过太子爷,告诉过这满朝文武。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江南百姓依旧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中央朝廷依旧征收不到既定赋税,甚至还要户部尚书亲下江南,江南士绅依旧过着醉生梦死、歌舞升平的奢靡日子,甚至还抽空设计陷害朝廷派遣的钦差大臣,以此彰显自己对江南的所有权…… 这样,肯定是不对的啊! “太子爷,你们瞻前顾后,忌惮这害怕那的,反倒是落了下乘。” “当年太祖高皇帝定鼎山河后,江南不是一样嚣张,敢跟朝廷叫板?你还记得太祖高皇帝怎么做的吗?” 大胖胖闻言一怔,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张了张口想要争辩,最终却是无奈叹了口气。 朱高煦拍着他的肩膀,念出了那首朱重八同志的经典诗作。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其名。” “不服,那就杀到他服为止!” 众人闻言尽皆默然,沉默地看着这位汉王爷。 有那么一瞬间,他们好像在这位汉王爷身上,见到了太祖高皇帝的身影。 正当这个时候,不远处一辆囚车缓缓驶来,旁边还有不少衙门捕快。 为首的捕头正感叹着终于到京师了,可以亲眼目睹一下大明京师的繁华富庶。 然而当他走近之后,却是险些被吓得魂飞魄散。 太子爷,汉王爷,一群绛紫重臣…… 他们在城门口干嘛? 现在大佬们都在这开会? 难不成他们是来迎接自己的? 捕头腿肚子都快软了,连上前搭话的勇气都没有,直接跪倒在地上。 他平日里见过最大的官儿,就是苏州府的知府大人。 可是在这群人面前,苏州知府算个屁啊! 朱高煦缓缓走向囚车,手上已经是青筋暴起。 当初周忱任钦差大臣受命下江南时,是何等意气风发,风采过人? 可是现在,眼前这个囚犯,蓬头垢面,披头散发,目光呆滞……不是周忱又是谁? 朱高煦看着自家小弟被欺负成这样,已经快到了暴怒的边缘。 “周忱啊,本王来给你撑腰了!” 第530章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一句轻叹,饱含怒火。 囚车中的人影听见这话,身子顿时一颤。 周忱豁然扭头,望着那道魁梧身影,眼泪止不住地掉落下来。 “王爷?” “周忱给您丢脸了啊王爷……” 话音未落,就是一阵嚎啕大哭,闻者无不心生惨然。 此刻大胖胖也带着金忠等人走了过来,瞧见眼前失声恸哭的周忱周恂如,他们心中也不太好受。 想当初周恂如得汉王举荐,被陛下任命为钦差大臣,专权负责清查江南官田一事。 当时的周忱周恂如,是何等意气风发,春风得意。 结果没成想,他现在竟然落到了这般田地。 堂堂中央朝廷的钦差大臣,被江南豪强士绅设计陷害,沦落成了背负命案的阶下囚。 然而不管怎么说,周忱当初鼓起勇气接下这个差事,那也是为了朝廷,为了大明! 真要算起来,还是他们这些朝堂公卿对不起人家,交给人家一块最难啃的骨头,而后就开始袖手旁观坐视不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大胖胖眼瞅着自家老二已经到了暴怒的边缘,当即给了跪地捕头一脚。 “还不赶紧打开囚车,取下枷锁!” 捕头方六听见这话,觉得有些为难,讪笑着开口道:“太子殿下,这……不合规矩吧?” “规矩?”朱高煦立马接过了话茬,面无表情地反问道:“你说的是什么规矩?” “周忱身负皇命贵为钦差大臣,按照大明律令,别说苏州知府了,即便是布政使都无权问罪于他,唯有皇上可以降罪!” “本王倒是想要问问你,对钦差大臣枷锁上身、囚车入京,到底是谁的规矩?” 面对咄咄逼人的汉王朱高煦,捕头方六早已被其吓得两股战战,额头上直冒冷汗,哪里还找得到什么说辞。 “这……这……小人……” “行了老二,为难他做什么?” 大胖胖暗自叹了口气,急忙出声打了圆场。 方六不过是个小捕头,按照那些江南士绅豪强的命令办事,他哪里知道什么大明律令,什么上下尊卑。 钦差大臣枷锁上身,囚车入京,这看起来更像是江南士绅的反击! 没错,反击! 你朝廷不是派来个钦差大臣,想要割我肉嘛,那我就废了你这个钦差大臣! 江南这块地方,表面上是朝廷的重赋重税之地,但是真正掌控江南这膏腴之地的人,却是江南地方上那些土生土长的士绅,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那些士绅胆子会这么大,如此陷害羞辱朝廷派遣的钦差大臣! 这是挑衅,更是反击啊! 又被太子爷踹了一脚,方六这才如梦初醒,急忙招呼兄弟上前打开了囚车,解开了周忱身上的枷锁镣铐。 众人这才发现,周忱双手双脚已经被枷锁镣铐磨得血肉模糊,显然这一路行来他吃了不少苦头。 方六把周忱扶了下来,后者却只顾着流泪,哽咽到说不出话来。 朱高煦叹了口气,强行挤出了一个笑脸。 “哭什么?” “本王这不是来了吗?” “在哪儿跌倒的,就在哪儿爬起来,如此方为丈夫!” 这些话语落到周忱耳中,却是丝毫不起任何作用。 哀莫大于心死! 自从芸娘被侮辱后自尽身亡,周忱那颗心也随着她而去,彻底死了。 眼瞅着这小子毫无波动,还是那般神情麻木,汉王爷顿时就怒了,直接一巴掌呼了上去。 周忱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巴掌给打蒙了,直接愣在了原地。 朱高煦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恨铁不成钢地低喝道。 “别哭哭啼啼地像个娘们一样!” “你周忱若心里还有那女子,还想为那女子报仇雪恨,就随本王一同再下一次江南!” “你要还是个男人,就做男人该做的事情!他们杀了你的女人,那就让他们为你女人陪葬!”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这番杀气腾腾的话语,终于触动了周忱的心弦,尤其是最后那句话,最是令他动容。 “杀人偿命!” “欠债还钱!” “天经地义!” 咬牙切齿地低吟片刻,周忱当即狠狠点头。 “王爷,小人明白了!” “明白就好,不用休息了吧?直接动身去江南!” 朱高煦翻身上马,准备直接杀去江南。 大胖胖倒是急忙上前拉住了缰绳,惊呼道:“老二,真不进京了?大哥可是给你准备了接风宴……” “呵,接风宴有什么意思?”朱高煦轻笑道,“本王更喜欢鸿门宴!” “老大,你这性子得改改了,不然将来迟早生乱!” 话音一落,朱高煦扬鞭策马,带着周忱等人疾驰而去,仿佛根本没有出现过,只留下太子爷与金忠等巨头面面相觑。 半晌之后,顾佐率先打破了寂静。 “这事儿闹得,那些士绅只怕有难喽!” 众人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对此反倒是乐见其成。 你说你这些士绅,老老实实地醉生梦死歌舞升平不好吗? 朝廷即便派来了钦差大臣,你做做样子多交点赋税,把差的税额补一补,你好我好大家好,事情不就过去了吗? 可是你们这些士绅倒好,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朝廷派遣的钦差大臣动手,真以为朝廷拿你们没有办法? 现在好了吧,嚣张跋扈汉王爷去了江南,接下来可有好戏看了。 大胖胖凝视着汉王爷离去的方向,良久之后才转过身来,摇头晃脑地喃喃自语。 “士绅啊士绅,你说你没事招惹老二这个煞星做什么?” 叹了口气,大胖胖也没有闲着,当即下达了一系列善后措施。 “蹇尚书,准备江南官员候补名单吧,多准备一些,有备无患。” 蹇义闻言有些哭笑不得,但他也明白太子爷这不是无的放矢。 依照那位汉王爷的脾气,加上他对士绅豪强的厌恶心理,只怕真有可能做出血洗江南的事情。 那到时候江南候补官员,可就不是一个两个了。 大胖胖嘱咐了蹇义几句,又看向了兵部尚书金忠。 “金老,传令给江南各地卫所,不得阻拦汉王,违者严加治罪!” 听到太子爷这话,金忠觉得有些纳闷。 “殿下,他们应该不敢对汉王殿下出手……” “孤是怕老二杀急眼了,顺手把他们也给收拾了!” 众人:“???” 啥? 这么凶残的吗? “殿下,应该不至于……” “汉王带着天策卫与飞熊卫,一万余名禁军骁勇!” 众人:“!!!” 第531章 一条鞭法!杀土豪,分田地! 苏州府。 汉王行辕。 周忱已然换了身衣裳,但依稀可见沧桑面容。 这一次苏州之行,芸娘的惨案,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些。 尤其芸娘就是死在此地,而他周忱也在此地沦为了阶下囚! 旧地重游,睹物思人,对周忱而言当然痛苦异常。 朱高煦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问及了正事。 “恂如,说说苏州府的情况吧!” 谈及正事,周忱也压抑着内心的痛苦,缓缓道出了自己两年来的努力。 其实两年之前周忱到任之后,并没有倚仗钦差大臣的地位权势打草惊蛇,而是先深入民间,调查研究。 他不带任何随从,向农夫村妇详细询问最感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原因在哪里,希望如何处置。 这么一来,时间长了,百姓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向他倾诉,彼此相处如家人父子。 也正是这段时间,周忱深刻地认识到了,苏州府乃至整个江南五府百姓都是过得水深火热。 “王爷,苏州利用塘浦圩田技术,使得原来的低洼涝地变成了良田,而后更是发展起了桑基鱼塘,水中养鱼,田里种稻,岸边植桑……” “在如此规划下,苏江府四百七十万亩地的水稻产量能达到九百多万石,平均两石一亩,苏州府成了天下皆知的鱼米之乡。” “不仅粮食产量骄人,苏州府还种植了大量的桑麻棉花等作物,以致苏州府的纺织业十分繁荣,苏州一府之地就能贡献布两百万匹以上,民间买卖尚不在此数中,大概总数不会少于五百万匹,有人甚至认为超过千万匹……” 听见周忱这些话,朱高煦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来这小子前两年不是光忙着谈情说爱,还是做了不少实事的,至少了解到了整个苏州府的真实情况。 “然而因为朝廷制定的重赋制度,苏州区区一府所交的税额相当于整个湖广省,是福建省的两倍,小人曾经计算过,苏州府平均每户负担税粮高达五石,平均每人负担约一石半,这也难怪苏州府自永乐初年开始便拖欠税粮了……” 朱高煦闻言脸色一变,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从永乐元年至今,苏州府欠粮三百九十二万石。 旁边的松江府同样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但是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朝廷免征了几百万石。 明明是鱼米之乡,为何偏偏交不上粮? 看看周忱报出的这些数据,其实就明白问题所在了。 每户五石,这个数字看似不算高,但是真正老老实实缴纳税粮的有多少呢? 一般来说,普通老百姓是很少抗拒缴纳税款的,日子都还过得下去的老百姓,大都是不会有胆量拖欠朝廷粮税的。 当然,因为税额过高实在无钱可缴的也有,但那主要在天灾频繁的北方地区。 真正拖欠税粮之人,就是那些豪强劣绅了。 他们一边想方设法地兼并田地,导致真正的耕户农户越来越少,另一边则巧立名目地拖欠税粮,朝廷收得上来税才怪! 反倒是可以征收赋税的田地减少,落到耕户农户头上的摊派税额增多,从五石到八石再到十石,一路飙升停不下来,不堪重负的耕户农户只能投献田地成为佃户,或者直接逃亡沦为流民! 江南繁华富庶地,天下皆知的鱼米之乡,竟这般沦为了朝堂公卿口中的“鬼国”,真是讽刺到了极点! “恂如,况钟这个人怎么样?” 苏州知府况钟! 听到这个名字,周忱神情顿时变得复杂了起来。 “王爷,况钟此人……爱民如子,颇有干才!” “他刚刚上任时,得知苏州府拖欠赋税已有四年之久了,曾建议将提议将这些拖欠的田赋折算成大明宝钞进行缴纳,然而不出意外地被户部的官员所驳斥,一定要让苏州百姓缴纳实物。” “小人抵达苏州后,与况钟一同对苏州府的赋税,进行仔细的调查研究和核算,起初我们二人尝试着通过下调税率的方式,来减轻农民的负担。但这与此同时也会减少朝廷在当地的税额,所以没过多久便遭到户部官员的强烈反对。” “随即小人与况钟研究出了‘平米法’,通过平均耗米与征收折纳,可以使得官田和民田的负担会较为均平,在苏州府施行之后,收到了不错的反响,然而也就是那时芸娘出事了……” 话说到这儿,周忱也说不下去了,眼泪止不住地掉落。 朱高煦无奈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脑海中却思索着周忱口中的“平米法”。 耗米就是运输途中损耗的那部分,朝廷向百姓征收时会直接征税,并且数额不定看心情,老百姓肩上的赋税就这么多了一笔。 这种耗米,地方的豪强大户有的是法子将其给规避掉,并摊派到贫苦老百姓都身上,而朝廷之前只管征收足额的税额,根本不管这种耗米由谁来承担。 在周忱的这一平米法下,这种耗米无论大户还是小户都要严格均平承担,如此一来,普通老百姓的税负压力也就变轻了不少。 而第二点内容则是针对官田和民田所承担的税负差距悬殊问题,周忱通过折征的方法将这种差距缩小。 不过周忱的“平米法”,并没有在整体上降低江南地区的赋税总额,而是通过均平耗米和折色征收的方式,来缓解这个地区赋税严重不均的问题。 平米法说白了就是一个应付百姓怨言的临时策略,并没有从根本上真正解决问题。 即便这平米法在江南五府顺利推行了下去,江南还是那个江南,朝廷依旧收不上税,百姓还是过得水深火热,怨声载道! 想要解决江南的问题,平米法是不够的,需要那位救世宰相的政治策略。 朱高煦从怀中取出一本小册子,递给了周忱。 “况钟应该快到了,你与他共同研究一下这‘一条鞭法’,等本王回来后就准备着手推行吧!” 周忱:“???” 啥? 一条鞭法? 这名字好古怪啊! 周忱不明所以,下意识地问道:“那王爷您……” “江南的事情,没有你们想得那么难,无非就是‘杀土豪、分田地’罢了。” “你们做好‘分田地’的事情
相关推荐:
醉情计(第二、三卷)
小白杨
突然暧昧到太后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镇痛
总统(H)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差生(H)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