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士奇心神震动,隐约猜到了汉王朱高煦的目的。 等到郑和带回“神种”之日,那只怕就是汉王向天下士绅亮剑之时! 第520章 选择!太孙成了包工头? 通俗来讲。 这短短两年时间。 除了发展北直隶的工商业外,汉王爷还在北直隶干了一件大事。 打土豪,分田地。 毕竟手握天策卫与飞熊卫这两支禁军,任何士绅大族面对汉王爷,都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世家大族家底再厚,那终究还是一群读书人。 哪怕家中蓄养上千奴仆,也敌不过披坚执锐的禁军甲士! 所以,“打土豪”对朱高煦而言,并不算什么难事。 这两年多的时间,罗网组织可是没有闲着,势力已经密布整个北直隶,在各大州府县城都设立有分地,以监察地方官员与乡野士绅。 要知道聂兴带走的这批锦衣卫,骨干都是昔年朱高煦暗中资助培养的反贼,对永乐朝廷乃至朝廷命官极其敌视。 让他们负责监察百官,当真算是找对人了。 至少罗网掌权者聂兴本身就是个嫉恶如仇的人物,罗网在他手中不会出现贪腐受贿之事。 有着这么一个谍报机构提供情报信息,手中还握着两支禁军,朱高煦想要收拾那些个士绅缙绅,简直不要太轻松。 “打土豪”这一步,虽然做得很成功,但是接下来的“分田地”,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实收归国有,由朝廷重新分配,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毕竟以往出现官员士绅被查封抄家的时候,其田地都是如此,尽数被收回朝廷。 但是,朱高煦不相信朝廷,或者说不相信那些朝臣。 这一点,针对上次诸王外放之后留下的王庄王田,朱高煦就曾明确指出过。 看似田地全部上交给朝廷了,朝廷税收因此增加了,可是谁都清楚,用不了多久这些田地还是会被兼并,不会真正落到老百姓的手中! 哪怕他朱高煦将田地亲手送给老百姓,只怕要不了多久,还是会出现一样的结果。 不要忘了,兼并田地的可并不是只有官员士绅,他们老朱家这些天潢贵胄,以及那些个国公武侯,同样是兼并田地的主力军! 就连一向以仁义闻名天下的太子朱高炽,名下都有着海量的庄园良田,更何谈其他人! 所以,这些田地,不能上交给朝廷,至少朱高煦不会这样做。 基于种种考量,朱高煦决定把这件事情交给大明钱庄去做,也就是大明版的银行。 通过大明钱庄开设耕地扶持基金,带动激励老百姓耕田种地,提高北直隶的粮食产量。 如果这个办法可行,将来等到朱老四迁都北平之后,自然可以作为一项新政,将之推广到整个天下。 毕竟现在朱老四可是因为粮食的问题焦头烂额,而且这位永乐皇帝一向励志成为超越太祖高皇帝的千古一帝。 “汉王殿下,臣当真是有些看不懂你了。” 杨士奇望着眼前繁华富庶的北平新都,陡然发出了一声喟叹。 这位汉王爷,究竟想要做什么? 夺嫡争位? 他就不会远走北平,苦心竭力地经营北直隶了。 别看汉王朱高煦如今独掌北直隶大权,在整个北直隶只手遮天。 一旦皇帝陛下亲临北平,他辛苦培养的势力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 什么“效仿靖难之役”,不过只是个笑话罢了。 如今的汉王,可并不是当年的燕王! 当今皇上以武力篡夺天下,军中宿将皆是追随他征战沙场的老人,三军将士也视皇帝陛下为最高统帅! 即便薛禄刘升等国公武侯公开表态支持汉王爷上位,但那不过只是支持他夺嫡罢了,并不是支持他朱高煦造反篡位! 皇帝陛下一日不死,朱高炽始终都是太子,而朱高煦始终都是汉王! 换句话说,一旦太子朱高炽即位称帝,那汉王在北直隶推行的各项新政,只怕也会被废除一空。 那他朱高煦苦心竭力地经营这一切,有什么意义? 为求自保? 他朱高煦拿什么自保? 北平可是未来的新都,不是他汉王爷的封地! 他朱高煦就算把北平乃至整个北直隶建设得再好,也不过只是为他人做嫁衣罢了! 杨士奇此刻很是费解,他发现自己完全看不懂这位汉王爷的所作所为。 老老实实地前去云南就藩安享晚年,也好比在这北直隶搞风搞雨,得罪天下士绅缙绅,要好得多啊! 朱高煦听到这话,并没有多说什么。 “哈士奇,比起担心本王,你还是多考虑考虑自己吧。” “你入阁辅政参预机务,基本上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所以本王才会带着你走这么一圈,让你亲眼看到北直隶的变化!” “其他的暂且不提,本王只是希望,你入阁之后可以配合本王,将这些新政推广到整个大明天下,让大明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这才是朱高煦的真正目的! 杨士奇的才华,世人皆知。 而他入阁一事,绝无问题。 朱高煦需要这样一位大才,在中央朝廷从旁策应,以便将来可以将这些新政推行下去。 闻听此言,杨士奇陷入了沉思。 北直隶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他亲眼目睹。 而这都是汉王朱高煦的功劳,或者说是因为他那些新政! 革故鼎新,推行新政,当真可以造福百姓。 只是,这需要付出代价,而且要冒极大的风险! “这以前呐,本王监国理政的时候,就想找那么一位当世大才主持负责新政一事,奈何无人可用。” “以致于解公豹被废、陈公甫被害,本王也没了兴致,主动离开了应天帝都。”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北直隶的变化,你都看在眼里,这是确实可行的利国利民之善举,奈何朝堂之上那些衮衮诸公都是些尸位素餐的蠢货!” “本王需要一位顶尖大才进入朝廷权力中枢,与那些蠢货斡旋,如此才能放开手脚。” 这一次,朱高煦掖着,而是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沉默良久之后,杨士奇并没有直接给出他的选择。 毕竟此事牵连太重,不是他不愿,而是他不能,就这样轻易踏上汉王爷这艘贼船。 “对了汉王殿下,不知太孙殿下何在?” 临行之前,杨士奇听闻太孙朱瞻基同样身在北平。 毕竟曾为太子门客,念着这份香火情,杨士奇忍不住关心起了太孙的近况。 眼见哈士奇避重就轻,朱高煦也没有逼迫他,而是带着众人来到了工地。 “诺,那两个小崽子在那儿呢!” 顺着汉王爷手指视线看去,只见两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正拿着图纸商量着什么。 嗯,身穿粗布麻衣,满嘴飚着脏话,头上还带着一个头盔…… “咳咳,汉王殿下说笑了,下臣问的是……” “哟,这不是老杨头吗?几年没见了,还没死呢……” 朱瞻基一抬头,瞧见了杨士奇,下意识地上前勾住了他的肩膀,随口调笑道。 朱瞻壑也走了上来,勾住了杨士奇另外一边,满脸好奇地开了口。 “这几年过得咋样啊老杨头,怎么有些瘦了?我可是听说南洋娘们皮肤很黑,但是身段很赞,看你这样子怕是真的啊……” 杨士奇:“???” 第521章 商业扶持基金! 这太孙殿下…… 怎么现在跟个街头混混一样? 杨士奇有些无语,也有些尴尬。 一位太孙殿下,一位汉王世子,一左一右地搭在他肩膀上面,而且身上还满是尘土,真真让他难受得紧。 “太孙殿下,为何如此……放纵?” 放纵? 这可不是放纵嘛! 以往的太孙殿下,不说温文尔雅,那也是举止有礼,可现在呢? 浑身上下都充斥着一股市井匪气,各种脏话俚语更是张口就来! 这位可是太孙朱瞻基啊! 皇帝陛下最为看重的好圣孙! 明明才过去没几年,怎地就变成了这副模样? 要是那位身子骨不好的太子殿下见了,只怕会当场气得嘎过去吧? 朱瞻基闻言一愣,没好气地笑骂道:“什么放纵?我可是日夜劳作、督造新都,哈士奇你不要血口喷人!” “那可不。”朱瞻壑不忘在一旁开口道,“这北平新都可是我们兄弟一砖一瓦建成的,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整整两年的工地生活,朱瞻基与朱瞻壑早就放下了天潢贵胄的架子,与工友们打成了一片。 因为二人的努力,加上能力不凡,很快就得到了汉王殿下器重,升任为新都紫禁城的工地包工头。 杨士奇有些无语,也有些惊惧,下意识地看向了汉王爷。 这尼玛地,汉王爷不是如此毒辣,故意将太孙朱瞻基给培养成一个“废物”吧? 可问题是,汉王世子朱瞻壑也是这副模样啊? 正思索间,一名匠师走上前来,两兄弟见状急忙走了过去。 “哈士奇,来活儿了,晚上给你接风!” “老杨头,你自个儿逛逛吧!” 瞧见这二位的表现,杨士奇那是哭笑不得。 “汉王殿下,这是……什么情况?” “你不是见到了,两位年少有为的青年才俊,足以独挡一面了!” 杨士奇:“???” 年少有为? 青年才俊? 独挡一面? 我可去你大爷的吧! 合着你汉王爷眼中的青年才俊就是这副模样? 在工地上面吆五喝六脏话满天飞的这种? “汉王殿下,未免有些过分了吧?” “太孙殿下乃是大明储君,日后的大明天子,怎么能整日与这些苦役匠人为伍……” “哈士奇,你又在说些什么屁话?” 朱高煦没好气地开了口,“与苦役匠人为伍怎么了?难道这些苦役这些匠人不是大明子民?” “再说了,当年太祖高皇帝做过和尚撞过钟,当过乞丐要过饭,真要谈什么出身地位他还比不过这些匠人呢!” 众人:“!!!” 你清高! 你了不起! 你揭你亲爷爷的老底! 咋滴生怕你们老朱家那点破事别人不知道是不是? “再者说来,当年太祖高皇帝教育诸王子弟,不也是让他们前往中都凤阳耕田种地,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吗?” “朱瞻基朱瞻壑这几个小崽子,虽然都有着几分小聪明,但是毕竟生在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从未真正意义上做到与民同乐,更别提了解民间疾苦了。” “别看这两年的工地生涯是苦了点累了点,但是对这两个小崽子而言,这笔经历弥足珍贵,至少让他们亲自体会到了,大明底层百姓的真正生活!” 此话一出,杨士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汉王爷这话……好像不无道理。 当年太祖高皇帝对亲儿子的教育十分重视,在练兵演武的同时,还要充分了解民生疾苦和民间生活,时常派遣诸王前往“中都”凤阳,观摩祖宗肇基之地。 懿文太子朱标同样如此,或者说太祖高皇帝对他的教育更为重视,时常命太子巡抚各地,了解民间疾苦。 “古代像商高宗、周成王,都知道小民的疾苦,所以在位勤俭,成为守成的好君主。” “这些小崽子生长富贵,习于安乐,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百姓衣食艰难,才能体察民情的好恶,才知风俗美恶,以及太祖创业之不易。” “哈士奇,这一点你难道不懂吗?” 朱高煦语气深沉地出言道,令杨士奇无言以对。 “汉王英明,臣受教了。” “嗯。” 汉王爷点了点头,实则心中有些诧异。 当初他随手把朱瞻基与朱瞻壑扔到了这工地上面,根本没有什么目的,就是想要放任自流。 人这一生的路,都是自己选的,最终会有怎样的结局,谁都说不清楚。 偏偏这两个小崽子做得不错,非但没有因为工地的劳累叫苦连天,反倒是对此甘之如饴。 瞧这模样,似乎小日子过得还很不错。 吃苦耐劳,甘之如饴,这才是老朱家的种嘛! 朱高煦满意地笑了笑,只见老尚书郭资匆匆走了过来。 “杨大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士奇见过郭大人。” 郭资可是北平巨头,皇帝陛下的绝对心腹,即便是杨士奇在他面前,也要持晚辈礼。 “行了郭老头,这么着急是出了什么事儿吗?” 眼瞅着这两个家伙开始了商业互吹,朱高煦有些不耐烦地出言打断道。 郭资这才沉声出言,“汉王爷,有两件事情。” “其一,展玉泉等商贾请求银行开设商业扶持基金,以便他们扩大商业圈的规模!” 商业扶持基金! 顾名思义,就是类似于耕地扶持基金,专门为商贾开设。 此事朱高煦曾偶然提起过,倒是没想到展玉泉一直惦记到现在。 “可以,告诉皇甫云和,只要大明子民在商业区内有一个商铺,那就可以去大明钱庄申请一笔资金,资金数量据商铺流水账目而定,让他列出个等级来。” “至于利息方面,让皇甫云和参考耕地扶持基金即可。” 毕竟是扶持基金,那自然利息方面不会太高,究其本意还是为了发展大明,而不是将钱财全部汇聚到大明钱庄。 依葫芦画瓢,皇甫云和一人足够了。 郭资点了点头,对此没有什么意见。 耕地扶持基金,已经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效。 如今再加上这道商业扶持基金,只怕北直隶的商业将会空前繁荣! “郭老头,还有什么事情?” “陛下即将巡幸北平!” 朱高煦:“???” 啥? 朱老四? 要来北平了? 第522章 粮食呢?朕现在只要粮食! 北平,城门口。 汉王朱高煦与行在尚书郭资,正率文武百官翘首以盼。 无他,今日乃是皇帝陛下抵达北平的日子。 历时两年,汉王朱高煦在北平折腾了两年,皇帝陛下终于坐不住了吗? 很快远处尘土飞扬,远远可见一骑疾驰而来。 见此情形,朱高煦忍不住笑道:“皇上真是老当益壮啊,越活越年轻了!” 众人听见这话,都不敢应声,脸上写满了无奈。 当今天子乃是马上皇帝,还是燕王的时候,就以骁勇善战闻名天下,多次出塞痛击北元。 即便靖难成功即位称帝后,这位皇帝陛下也没有闲着,两次御驾亲征,深入漠北横扫蛮夷,打得鞑靼瓦剌抱头鼠窜。 戎马一生,征战一生,这位马上皇帝何时露出过疲软之态? 朱高煦这声慨叹,充满了敬意与钦佩! 永乐大帝朱老四,堪称一代人杰啊! 坐马车,那是不可能的! 朱棣就算是死,只怕也要死在马上! 史载这位永乐大帝,正是驾崩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 “五征漠北、三犁虏庭”,这是史官亲笔写下的朱棣这一生最大功绩! 正思索间,一身铁甲的永乐皇帝已经疾驰而来,面无表情地盯着朱高煦。 “臣等参见皇上!” 郭资杨士奇等人见气氛不对,急忙高喝着跪倒在地。 朱高煦这才被惊醒,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眼朱老四的表情,这才跪了下去,一板一眼地叩头行礼。 “儿臣叩见父皇!” 听见汉王这话,朱棣顿时就被气笑了。 “呵,这倒是奇了。” “你这个臭丘八,现在竟知礼守节了!” “怎么,在北平做了两年的土皇帝,都快忘了自己是谁了吧?”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郭资杨士奇等人死死地低着脑袋,根本不敢吭声,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 土皇帝,前面有一个“土”字,那就不是真的皇帝。 而眼前这位爷,可是真的皇帝,大明天子,九五之尊! 皇帝说你在地方上做土皇帝,那只能证明他已经对你愤怒到了极点,怒火都快压制不住了。 这个道理,朱高煦同样明白。 不过他想不明白的是,朱老四怎么发这么大的火? 老子在北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苦干了两年,所得商税分文不少地上交了朝廷,你他娘地现在还对老子发火? 汉王爷怒了,抬头看着永乐帝。 “呵,陛下言重了。” “你这逆子……” “你这老东西……” 众人:“???” 啥? 老东西? 当面骂皇上老东西? 朱高煦你大爷的啊!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要死别拉着我们啊! 郭资等人脸都白了,哆嗦着身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好。 朱棣听见“老东西”这三个字,嘴角立马开始抽搐了起来。 “好!” “好得很!” “来人,拿下汉王!” “老子今日不把你吊起来打,老子跟你姓!” 朱高煦蒙了,难以置信地看着朱棣。 “嘶……” “跟我姓?” “那还是姓朱啊?” 朱棣:“???” 众人:“???” 打吧! 打死算了! 这汉王满身逆骨没救了! 朱棣怒斥一声,当即便有禁军甲士上前,将朱高煦架了起来。 瞧见众人这模样,汉王爷终于绷不住了。 “慢着!” “我为大明流过血!” “我为大明立过功!” “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一众甲士闻言,也有些傻眼,下意识地看向了皇帝陛下。 这话说得,人家还真为大明流过血立过功,至少当初汉王爷万箭穿心那一幕,许多战兵至今记忆犹新。 朱棣仿佛也回想起了那一幕,心头顿时一软,忍不住叹了口气。 “你这逆子,在北平无法无天恣意妄为,弹劾你的奏章都堆积如山了,你让本王怎么饶了你?” “爹啊,儿臣冤枉啊!” 眼见有门,朱高煦立马喊起了冤。 形势比人强! 大丈夫能屈能伸! 汉王爷一时服软不算丢人! 朱棣冷笑道:“有人说你住皇宫?” “什么皇宫?那是旧王府!爹你是知道的,儿臣一向念旧!” 众人:“???” 念旧? 这么念旧的? 朱棣捂住了心口,“有人说你设暗卫!” “爹啊,儿子初来乍到,没人可用怎么行?那也不是什么暗卫啊,只是汉王府亲卫罢了。” “这两年以来,聂兴他们可是惩治了不少鱼肉百姓、为非作歹的士绅豪强,儿子正准备为他们请功呢!” 众人:“!!!” 暗卫! 王府亲卫! 还为他们请功! 汉王朱高煦之脸皮,堪称天下无敌! 朱棣觉得心口有些疼,“那他们说你党同伐异,铲除异己,你作何解释?” 听到这话,朱高煦顿时就笑了。 “荒谬!” “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郭大人可以为儿子作证,儿子从未插手过北平政务!”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郭资,后者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心中恨不得将朱高煦大卸八块。 这个狗贼汉王爷,关键时刻把自己推出来顶缸,真是无耻至极! 不过,郭资还不得不承认,人家当真没有党同伐异,铲除异己,否则他郭资只怕第一个就是被汉王铲除之人。 谁不知道他郭资乃是皇上心腹,肱骨重臣? “皇上,据臣所知,此等说法确是谣言,无稽之谈!” 郭资这句话,堪称一锤定音! 至此,事关汉王的谣言,全部当众被澄清,或者说不攻自破。 杨士奇有些纳闷地扫了一眼皇帝陛下,又扭头看了看老神在在的汉王爷,这才反应了过来。 他娘地,这父子二人唱双簧呢在这! 怪不得皇上刚到北平,在城门口就向汉王发难! 合着这他娘地是故意如此,当众替汉王朱高煦正名啊! 似乎为了验证杨士奇的猜测,先前还满脸怒容的皇帝陛下,此刻却是云淡风轻地点了点头。 “既如此,那倒是有些人枉做小人了!” “父皇英明,儿臣对您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众人:“……” 累了! 毁灭吧! 怎么不打雷,劈死这无耻汉王爷! 朱棣翻身下马,将朱高煦扶了起来,低声道:“老二,你做得很好。” “但是,粮食呢?” “钱再多,也变不成粮食啊!” “再搞不到粮食,大明可就会爆发饥荒了!” 朱高煦闻言神情一变,罕见露出了惊容。 我尼玛地,这么严重的吗? “国库漕粮全都空了!” “夏元吉已经带着钱赶去江南买粮了!” “因为诸王外放的国策,朝廷现在有些撑不住了!
相关推荐: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误打误撞(校园1v1H)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屌丝的四次艳遇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吃檸 (1v1)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大胆色小子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