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189章

第189章

前的那场谈话,杨溥瞬间明白了侯显的话外之音。 说到底,杨溥始终是个文人,本着儒家思想布政一方,想要以民为本,广施仁政,这是没错的,但这不是汉王爷想要的。 朝廷之所以要将澎湖东鲲掌控在手中,正是基于此地的特殊地缘价值。 如果将此地打造成大明东海水师的海军基地,大明将不会再有外敌袭海之忧! 他杨溥这位东鲲布政使,应该做的,是以水师为主,而不是以民为本! 整个澎湖东鲲,上到官员下至百姓,都应该为建设海军基地而服务! 这才是汉王朱高煦派他杨溥来此地布政的真正原因! 侯显看着陷入沉思的东鲲布政使,笑道:“杨大人,东鲲水师基地步入正轨,你也将会携大功重返朝堂,切莫因小失大啊!” “杨溥明白了,多谢公公提醒。” 良久沉默后,杨溥郑重地向侯显一礼。 “我会抽调人手前来,强制此地渔民百姓迁徙,配合水师建设海军基地!” “如此甚好,杨大人不愧是汉王殿下看重的贤才!” 侯显夸奖了一句,心中顿时也松了口气。 如果这杨溥不愿意的话,他侯显只能做一回恶人,让水师将士强行将这些渔民百姓赶走了。 不过到了那时候,注定会避免不了伤亡。 第424章 京察与大计!两大喷子唱双簧! 朝会。 公卿均在朝堂。 一套俗礼之后,朱高煦便给了顾喷子一个眼神。 昨日朝会后,汉王爷留一众巨头开了小会,顾佐自然在场,得知了考成法一事。 散会之后,这位左都御史大人立刻回府研读考成法良久,最终确认这新法一旦推行,对天下官员而言身上将会套上一层新的枷锁。 但是,这新法对都察院而言,却是难得的一场滔天机遇! 诚然,新法一旦推行,内阁将会会是最大获益者,内阁权柄将会大大增加! 但是,都察院的权柄同样会顺势增加,拥有定时考核天下官员的特权! 再辅以汉王赐予都察院可自行逮捕犯官的权力,新法之后的都察院权柄将会达到顶峰! 此刻顾佐注意到了汉王殿下的眼神示意,当即施施然地走了出来,朗声高喝道:“汉王殿下,自永乐朝以来,官员贪腐成风,狎妓取乐,败坏朝堂风气,致使道德沦丧……” 满朝文武:“???” 咋滴? 啥意思? 逮着一个人喷不过瘾? 你丫这是想要开启群喷模式啊? 一众朝臣目瞪口呆地看着顾喷子,心中顿时生出了不妙之感。 这个狗贼突然开喷,他是想要做什么? “因此,臣请开启京察大计,严惩贪婪不律的官员,以正朝堂风气!” 满朝文武:“!!!” 我尼玛啊! 顾喷子你疯了吧你? 在这个时候开始京察大计? 汉王爷正愁没理由收拾这满朝文武呢,你丫倒好,这是直接给人递刀子上去啊! 一时之间,满朝哗然,议论纷纷。 朱高煦看着眼前这些略显慌乱的群臣,脑海中思绪翻飞。 所谓“京察”,顾名思义,就是专门针对在京官员的考核,由吏部考功清吏司主持。 而“大计”,则是对外官的考察,也就是针对地方官员。 自洪武六年,太祖高皇帝下诏对京官每三十个月进行一次考核,每考可升一等,自此形成了京官考察的雏形。 不过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大明朝首创的京察制度亦是如此。 京察制度自洪武朝提出,一直到天顺八年,京察都尚未形成制度,只是根据需要不定期地举行。 在这之前,类似京察的官员考核制度,则是采用考满的形式。 这“考满”偏重于官员在该职位所做出的成绩,考核结果或是称职之语,或是平常之语,或是为不称职之语,三年为一周期,九年通考黜陟,四品及以上的朝堂重臣之任满黜陟,由皇帝直接决定。 但是,考满三年一考,对官员三考也就是九年时间,才进行黜陟。 这就有些离谱了啊! 也就是说即便前两次考核结果都是不称职,你还是可以继续做你的高官,直到第三次考核之后,才会对你进行罢免废黜! 正是因为如此,太祖高皇帝提出京察制度,被视为砺世磨钝之典。 只是可惜,直到现在,京察制度尚且处于完善之中。 不过顾佐顾喷子在此刻提出开启京察与大计,显然是不安好心啊! 一众文臣看着顾佐,恨得咬牙切齿。 不用怀疑,京察与大计,全都是针对他们这些文官缙绅的。 这个该死的顾喷子,真是汉王鹰犬啊,都快忘了自己也是文人的一员了! 但是,你还不得不承认,人家有资格有理由提出开启京察与大计。 毕竟都察院作为大明最高监察机构,其职责纠劾百官、督察各道。 其本身的监察职能,必然需要和吏部共同参与京察工作,“部院一体,协襄计典,不可偏废”。 每一次的京察与大计,都是这些科道官的狂欢。 他们如同鬣狗一样,会死死地盯着每一个有问题的官员,直至将其拉下马来! 而且刘观等人的贪腐案,前不久的大批官员狎妓案,可都是永乐朝发生的事情,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顾喷子作为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所有科道官心中的总宪大人,他完全有资格在此刻提议开启京察与大计! 这是按照律令制度办事,即便一众文臣缙绅心有不甘,也是无可奈何! 然而,还未等他们跳出来反对,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群臣只见大理寺卿贾谅堂而皇之地走了出来,朗声奏道:“汉王殿下,臣以为不妥!” 满朝文武:“!!!” 什么情况? 贾谅反对顾佐? 这厮刚刚上位,就开始反咬了一口了? 这还真是上演了一场狗咬狗,一嘴毛的好戏啊! 群臣错愕之后,便是舒爽不已,满脸鄙夷地看向顾佐。 想要开启京察与大计,清理贪婪不律的官员? 我呸! 你还是先管好自己的小弟吧! 堂堂都察院的左都御史,科道官头上的总宪大人,竟然被自己举荐的小弟当廷驳斥! 这等精彩戏码,可真是不常见啊! 朱高煦瞧见贾谅登场,嘴角的笑意愈发浓郁。 “咳咳,贾卿家有什么想说的?” “汉王殿下,往年的京察大计一经开始,就有吏部与都察院众多官吏为博宽大之名,只黜退数人,虚应故事,余概优容……” 贾谅毫不犹豫地调转枪口,直接对准了先前还得意洋洋的文臣缙绅。 后者脸上的笑容瞬间当场凝固,直至逐渐发青。 他娘地,这两个竖子,搁这儿唱双簧呢! 到了现在,群臣哪里还不明白,这贾谅跳出来哪里是来反对的,他丫根本就是来火上浇油的啊! 的确,往来偶尔举办的京察大计,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效果。 毕竟大家同朝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今年你查我,明年便有可能是我查你,能高抬贵手的就尽量高抬贵手。 因而,历次京察与大计那都是气氛一片和睦。 除非真有那种作奸犯科且毫无背景的官员,才会被挑出来当做典型,直接罢官问罪! 所以,贾谅这话,也是大实话! 但是,这贾谅现在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汉王殿下,是故京察大计只是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揪出官场内的害群之马!” “总宪大人想要肃清朝堂的不正之风,唯有澄清吏治,整肃朝堂,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众缙绅:“???” 尼玛啊! 贾谅你大爷! 你他娘地巴不得整死我们啊! 顾喷子提议开启京察大计,这是想把文官缙绅往绝路上逼! 但是你贾喷子不一样,你直接提出澄清吏治整肃朝堂,你他娘地是想直接递刀子给汉王朱高煦,让他反手宰了我们啊! 一个顾喷子,一个贾喷子,再加上一位监国汉王爷…… 这方朝堂算是被你们玩明白了! 第425章 看戏?小丑竟是我自己! 贾喷子毫不在意地继续开喷,将矛头对准了天下缙绅。 “朝堂官员贪腐狎妓,淫逸享乐成风,地方官员目无王法,擅自增加苛捐杂税,” “如此致使朝廷法令不行,官员上下勾结结党营私,互相维护谋取私利,新政推行遭遇阻碍便是最好的例证!” “吏治腐败,法令不行,如京察与大计,这些制度或者流于形式化,或成为官员们争权谋利的手段与工具……” “因此,臣请殿下整顿吏治,肃清朝堂,挽社稷于将倾!” 不得不说,贾喷子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听听人家说的这话,完全就是站在大义的制高点上,对天下官员指指点点。 毕竟你贪腐是事实,你狎妓也是事实,你上下勾结互相维护还是事实! 一众官员缙绅被他喷了,即便怒火中烧,偏偏却是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 他们能怎么反驳? 刘观贪腐大案在前,大批官员狎妓案在后,根本就反驳不了。 朱高煦见火候差不多了,顿时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道:“触目惊心,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啊!” “尔等官员可都是读圣贤书的,平日里张口闭口也都是仁义道德,宗法礼制,怎地背地里全干出些这些阴损勾当?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面对监国汉王爷的厉声呵斥,一众缙绅默默地低下了头。 他们原本还希冀着朝堂公卿巨头能够出面,制止狗贼汉王爷借题发飙,然而九卿巨头此刻都是沉默不语,老神在在地站在位置上,没有丝毫表示。 瞧见这一幕,群臣哪里还不明白,狗贼汉王爷这是已经与他们通过气了啊! 朱勇徐钦等武官勋臣直接开启了吃瓜模式,眼见汉王爷大骂这些文官缙绅,心中舒爽无比。 原本他们不用上朝,毕竟身上也没有什么职务,上朝只是浪费时间罢了。 但是汉王殿下一回京,这些家伙就知道又有好戏看了,每次汉王殿下举行的日朝从未落下,比如现在就差鼓掌叫好了。 没有巨头吭声,一众缙绅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受着,不管汉王殿下骂得多么难听。 直到一位重臣站了出来,他们这才仿佛是看到了希望,满脸希冀地看着陈洽。 这位陈大人可是吏部右侍郎,而且政绩卓著,风评很好。 他此刻敢于站出来,势必是不畏强权,出列抵抗汉王淫威的。 怀揣着希冀与不解,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陈洽身上。 只见陈洽直接跪倒在地,手中高举一封奏章,朗声喝道:“汉王殿下,臣有感于朝廷吏治腐败,吸取历朝经验教训,总结出了考成新法……” 一众缙绅:“???” 啥? 啥意思? 考成新法? 你丫才是真正的叛徒啊! 大哥,你好歹也是出身名门,怎地突然就投敌叛变了? 群臣当场就蒙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陈洽与他的考成新法,才是汉王朱高煦的真正目的! 先是左都御史顾喷子率先开火,就官员贪腐狎妓提出开启京察与大计! 而后大理寺卿贾喷子紧随其后地出列反对,一针见血地指出朝廷吏治腐败,京察与大计不过是走流程做样子罢了,请求整顿吏治! 最后,吏部右侍郎陈洽施施然地出列,直接献上了整顿吏治的考成新法,一锤定音…… 满朝文武都不是傻子,能够站在这方殿宇之内的人,都是宦海沉浮几十年的人精! 从顾喷子率先开火,到陈洽一锤定音,这一切都是狗贼汉王爷的阴谋! 他做这一切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陈洽刚刚提出的考成新法,为了整顿吏治! 眼见不少官员一脸怒容地看着自己,朱高煦也不装了,直接摊牌了。 没错,今日这场大戏,的确是他一手策划的。 其实朝堂九卿都已经选择同意,他这个监国汉王爷完全可以直接推行下去。 但是,他朱高煦一向喜欢以理服人,做事都要讲道理。 所以为了给整顿吏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朱高煦才让顾佐与贾谅唱了一出戏,顺势引出考成新法,将之推行天下。 至于为何将考成新法安到陈洽头上,正是为了让陈洽以合适的身份,主持吏治整顿工作。 毕竟他是吏部右侍郎,又提出了考成新法,由他主持整顿吏治,满朝文武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聂兴,将这考成新法念给百官听听!” 聂大头也不装了,直接从怀中掏出了一本一模一样的考成新法,大声念了起来。 “考成新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 “其一立限考事,六部百司乃至地方官吏,需要做什么事情必须立下期限,交由有司衙门逐月进行检查审核,也就是说既定政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拖延,如此官员治政的效率便能够大大提高,彻底杜绝某些官员尸位素餐的可能!” “其二岁有考,月有稽,使声必中实,事必责成,除了原先的京察与大计考核制度,不同的衙门再增添考核,一月一次,或者一岁一次,吏部和都察院视情况而定,共同负责。” “其三信赏必罚,凡是稽考成不合格者,按期未完成政务者,必须予以严加惩处,该夺俸的夺俸,该降级的降级,该革职的革职,相反政绩卓著之人,则应奖赏擢升!” “其四,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如此改变仅是吏部考评官员的现状,避免出现官员勾结……” 话音一落,满朝哗然,大殿内响起了热烈的议论之声。 文武百官到了此刻不再是窃窃私语,而是开始激烈讨论了。 对于这些人精而言,从听到考成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的主张后,他们立刻就察觉到不对劲了。 尤其是这该死的考成法,不但给朝廷官员套上了一层枷锁,逼迫官员不得不认真履职,而且大大增加了都察院的权柄,甚至是变相削弱了吏部的权柄! 毕竟以往官员考评主要是吏部负责,这也是为何吏部位居六部之首,吏部尚书被尊称为“天官”大人! 可是现在,这考成法让都察院强行介入官员考评,甚至每月都可对官员进行考察,这不是让都察院这群疯狗时刻盯着天下官员吗? 一想到那等场面,文臣缙绅难免发出了一声哀叹。 大明朝的官儿,真是狗都不做啊! 第426章 反对无效!考成法顺利推行! 蓄谋已久! 汉王绝对蓄谋已久! 不然陈洽怎会提出如此详细且完善的计划? 这考成新法如果真个推行下去了,定然会有大批鱼肉百姓的地方官员被夺职论罪,甚至某些尸位素餐的官员也会受到影响! 这其中,说不定就会有自己! 一想到这儿,很多朝臣开始坐不住了。 行在礼部尚书胡濙更加惆怅了,他成为行在礼部尚书,还一直以抱恙为名拖着不去北平赴任,想要再躺平一段时间,等待陛下还朝再说。 结果现在好了,皇帝陛下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一直停驻北平不还,导致他胡濙现在的身份处境尴尬到了极点。 毕竟正牌礼部尚书王景尚在,虽然王景敬重他胡濙的资历与德行,礼部事宜都是二人商量着来,但是自己总不能一直赖在帝都吧? 结果汉王朱高煦突然搞出一个考成新法,大大增加内阁权柄,也给内阁增添了不少的政务。 他胡濙现在更是想走都走不掉了,而且考成新法一旦顺利推行,他还有个屁的机会摸鱼躺平! 一想到这儿,胡濙就有些忍不住了。 群臣只见这位巨头步履从容地走了出来,试探性地开口道:“汉王殿下,陈侍郎所提的考成法,的确于国于民都大有裨益!” 要不说胡濙是个人精,他这一开口并未反对考成新法,而是首先肯定了此法对大明对朝廷的益处。 即便是朱高煦听了,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汉王爷此刻只是有些纳闷,这个老混子怎么又突然冒出头来了? 胡濙这家伙,受朱老四的命令,前几年一直拿着朱老四拨给他的经费在外面游山玩水,寻访建文皇帝。 后来建文皇帝被自己给弄到了鸡鸣寺,他这任务自然也就结束了,挂着个礼部侍郎的名头回到了朝堂。 而后这老混子便称病不朝,结果被朱老四臭骂了一顿,给他升成了行在礼部尚书,想让他去北平上班,配合郭资管理好新都事宜。 结果这老混子还是以身体抱恙不去,以致于帝都里面现在有两个礼部尚书,一个是正牌的王景,一个是行在的胡濙。 王景正带着曾棨邹缉配合解缙王骥,游走于京畿各地弘扬新学,所以这礼部政务也就扔给了胡濙。 毕竟陈公甫死了,遗愿还是新学,在此事激励之下,解公豹才官复原职,就立刻开始风风火火地搞事业了。 上次开小会的时候,胡濙这老混子一声不吭,现在考成新法即将推行了,你丫当廷跳出来反对! 咋滴,这是给本王上眼药,故意恶心人呢? 胡濙瞟了一眼汉王爷,眼见汉王殿下脸上露出了和善的笑容,心中顿时“咯噔”一跳。 但是为了自己日后的躺平生活,胡濙还是硬着头皮开了口。 “但是,在下臣看来,以朝廷目前的情况,并不适合推行此法。” 朱高煦听见他这话,顿时就纳闷了,他不懂这老混子究竟想说什么。 胡濙平日里没什么存在感,难得主动奏事一次,可是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到底想干嘛? “继续说。”朱高煦强忍着心中的纳闷,随口答了一句。 胡濙见状,松了口气,继续道:“其一,按照方相所说,推行考成法,必然需要大量为人正直,能够秉公执法的御史。” “但是目前都察院的御史不过几十人,大部分还都在各地监察一方,无力承担如此庞大的工作量……” 胡濙话音未落,只听得顾喷子插话道:“胡大人真是为我都察院着想,不过胡大人放心,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即便我都察院全体上下夜以继日地当值,也会全力配合朝廷推行考成新法!” 胡濙:“???” 你大爷! 你丫真是鹰犬啊? 咋滴一点脸面都不要了? 我呸,老夫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因为顾喷子的表态,都察院坚决支持朝廷推行考成新法,那这人手问题他们自然会想办法解决,所以胡濙这个理由倒是不合适了。 顿了顿,胡濙再次开口道:“其二,考成新法称信赏必罚,这更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未必,许多问题并非是一时之祸,而是长年累月积累的痹症祸端,那当如何赏罚?” “例如,某地的府库有亏空,但这亏空是几任的知府遗留下来的,总不能算在现任的知府头上吧?” “朝廷整顿吏治,现任知府因为无法填补庞大的亏空,从而遭到严厉惩处,汉王殿下觉得这公平吗?只怕用不到多久,各地的官吏都会请辞。” “再者说来,此地前几任知府或高升或致仕,那他们又当如何处理?难道仅让现任知府做这个替罪羊?” 不得不承认,胡濙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指出了考成法中的一些小问题。 说到底,因为建文皇帝的纵容优待,加上永乐朝效仿洪武恢复祖制,大明官场发展至今已经逐渐变得畸形,遗留下了不少的问题。 胡濙只是象征性地举出其中一个罢了。 说白了,现在的大明官场,就是一个烂摊子。 文人通过科举入仕,源源不断地进入朝堂官场,面对前任留下的种种问题,他们没有选择加以解决,而是得过且过,甚至是同流合污。 毕竟,官员贪腐成风,不仅仅只是在朝堂,更是在地方! 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才必须要推行考成新法! 不给这些个缙绅大夫们套上一层层的枷锁予以限制,他们都快忘了自己姓什么了! “胡濙,既然你也清楚大明官场如今是何模样,那你觉得朝廷应该因噎废食,中止推行考成新法,继续任由它糜烂下去?” 朱高煦淡淡地反问

相关推荐: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镇痛   总统(H)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数风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