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 > 第148章

第148章

金陵帝都,贫僧在宫人的掩护下通过提前准备好的暗道逃出宫去,一路漂泊到了南洋,随商队游历诸国……” “正是这段奇妙的旅程,让贫僧见到了陆战无敌的帖木儿帝国铁骑,那是一支不输于成吉思汗横扫世界的蒙古铁骑!” “奥斯曼帝国的骑兵,曾在保加利亚重创了神圣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与瓦卢瓦法兰西帝国联军,被公认为当时欧洲最优秀的军队,可是帖木儿却在一天之内就把它杀得全军覆没……” “陆战无敌的帖木儿帝国,正在大力建设海军舰队,因为他们上次东征大明因征途太过遥远后勤补给不足,而以失败告终,所以他们准备打造出一支类似奥斯曼帝国水师的海军舰队,通过海路征服大明!” 应文大师一边滔滔不绝地侃侃而谈,一边在心中向佛祖致歉,请我佛慈悲饶恕他打诳语的罪孽。 然而一众藩王已经听麻了,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了朱允炆所说的这一段奇妙旅程。 一代帝王因皇位被夺,仓皇出逃漂泊南洋,偶遇西方商队乘船出海,因此得以游历诸国,见识了这方真正的世界。 顺着他的视线,诸王们看到了陆战无敌的帖木儿帝国,正在夜以继日地发展军备,打造水师;诸王们看到了海军无双的奥斯曼帝国,正在攻伐西欧一众小国,掠夺他们的财富人口,以壮大自身国力;诸王们看到了更远处的西方小国,还在毫不知情地故步自封,上演宫廷政变的可笑戏码…… 这是一个绚烂多姿的世界,也是一个变化莫测的世界! 从朱允炆口中,他们同样验证了汉王朱高煦的说法。 这是一个大争之世,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 “诸位,元朝之时,西方小国威尼斯有一名商人,喜欢周游列国,于元至元十二年抵达元大都,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谊,他在我中土游历了十七年之久,曾访问中土的许多繁华城市,甚至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 “返回威尼斯后,此人写下了一篇《马可·波罗游记》,他盛赞了中土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内容,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无限神往。” “以致于这本游记一经问世,瞬间就在西方列强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所有西方蛮子都知道在遥远的东方,万里之外,有着一个遍地黄金繁荣富庶的昌盛古国!” “而最重要的是,这个富庶古国武力却不算强大,至少他们的水师,只是一个笑话……” “他姥姥的,这个孙子该杀!”代王朱桂一声怒喝,瞬间激起了众人的共鸣。 这他娘的不是故意坑人吗? 那马可波罗明显是故意散播中土的富庶,引起西方蛮国对中土的觊觎之心啊! 应文大师取出一本有些泛黄的书籍,赫然正是那本《马可·波罗游记》。 “是真是假,诸位可以自行确认。” “若非了解到情况危急,贫僧也不会远渡重洋赶回大明,警惕诸位。” “贫僧言尽于此,就此别过,愿我大明盛世永昌。” 话音一落,应文大师口诵佛号,在聂兴的护送之下,就此离去。 诸王接连翻阅了那本游记,一个个气得破口大骂,恨不得把那个鳖孙拖出来鞭尸! 眼见目的达成,朱高煦终于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 “大明危机,应文大师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想必诸位心中都已经有数。” “该如何抉择,本王相信,诸位身为太祖血裔,不会令人失望!” 第319章 帝胄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如何抉择? 这还用思考吗? 性格暴躁的代王朱桂见其余藩王还在沉思,顿时怒道:“怎么了?平日里一个个地耀武扬威的,现在人家都打到门口来了,却不敢吭声了?” “你们不敢,老子敢!” “高煦侄儿,我代王府宗室子孙愿接受新制,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听到这话,朱高煦心中一动。 这代王朱桂虽然不是什么好鸟,因脾气暴躁在封地大同擅役军民、横征暴敛、鱼肉百姓,但是架不住人家聪明,看得清大势啊! 有了太祖十三子代王朱桂带头,一众藩王也借坡下驴,纷纷点头同意。 事到如今,他们已然别无选择。 要么顺着朝廷的心意,舍弃现有的一切,出去为大明开疆拓土,凭借战功晋爵;要么就等着被狗贼汉王爷现在清算,或者是等着被西方蛮子割头当球踢! 很显然,大明朝的宗亲藩王都不傻,即便是那些二代三代,此刻也是热血沸腾,嗷嗷叫着选择了新制。 至于这十五位大明亲王中,有多少人是心甘情愿,又有多少人是被逼无奈,还有多少人是另有企图,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不管如何,朱高煦的最初目的,就是将这些宗室藩王全都流放出去,让他们去祸害海外蛮夷。 一来可以解决宗室亲王人口激增给朝廷带来的财政压力;二来可以避免他们倚仗自身权势鱼肉百姓,为祸一方;三来放他们出去征战沙场,也算是为大明开疆拓土…… 虽然这同样会给日后留下隐患,假以时日海外藩王中如果出现了了不得的雄主霸主,或是中央皇室遇到了朱土木这等垃圾皇帝,大明极有可能爆发出一场内战! 但是,还是那句话,不管他们打生打死,只要一致对外即可! 中土这锅肉,连带着四方夷国这碗汤,就算是打烂了,那也必须全都烂在锅里! 想着,朱高煦提笔在《万国堪舆图》上面,圈出了三个圈。 “这是东海,现有鸡笼山、琉球三国与倭国,郑和率水师主力大军正在征伐,谁愿意前去主持大局?” “宁王府愿去!” 朱高煦话音刚落,宁王朱权便高声答道。 倭国,这是朱权看中的地方! 毕竟倭国距离中土不远,他完全可以将其打造成一个小中土,列土封疆,主宰一方! 甚至假以时日,若自家子孙争气,不是没有反攻中土、夺回宁藩天下的可能! “安王府愿去!” “沈王府愿去!” “韩王府愿去!” 沈王朱模、安王朱楹、韩王朱冲火或纷纷出言跟上,迎着宁王朱权略带质疑的目光,三人立马讪笑了两声,以示尊敬。 他们三王地位比较尴尬,一代亲王都是太祖幼子,洪武年间不得分封,建文年间遭到歧视,永乐年间才得以外放就藩。 这论感情吧,跟前面那些藩王八竿子打不着半毛钱的感情。 所以三王就只有耍些小聪明了,紧盯着宁王朱权。 毕竟朱权可是当年实力最强的攘夷塞王,以谋略武功著称于世,而且东海就那么三个小国,怎么打也打不上几年,他们就能继续过安稳日子了。 朱高煦有些诧异地扫了这三王一眼,不过也没多说什么。 宁王朱权肯定是奔着倭国去的,让这三王去琉球三国也刚好合适,至于鸡笼山因为是未来的水师基地,必须得挑选出一个靠谱的宗亲藩王。 朱高煦环顾四周,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了楚王朱桢身上。 这家伙天资英睿,文韬武略样样齐备,且天性端重,洪武年间还带兵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军功。 “楚王,可愿去征伐鸡笼山?” 朱桢闻言一愣,犹豫片刻之后,还是点了点头。 其实他的既定目标,是南洋旧港满剌加等国。 楚王朱桢的军事眼光,丝毫不亚于宁王朱权,他一眼就看出了苏门答腊岛的重要性。 汉王朱高煦明显是想开启大航海时代,日后各大帝国之间争锋的主要战场,也是在水师与海洋! 控制了苏门答腊岛这个海上锁钥之地,那他楚王府在大明的地位,将会举足轻重,至少随便建立关卡收税,都够自己子孙后人世世代代锦衣玉食了。 但是既然汉王朱高煦主动邀请自己去坐镇鸡笼山,那也不能拂了他的兴致。 鸡笼山的地理位置同样重要,朱桢猜测汉王爷这是准备将鸡笼山打造成水师基地,所以才会邀请自己前去坐镇。 倘若真是如此,那楚王府日后的权柄,比之坐镇苏门答腊岛将更为强大! “既然高煦侄儿相邀,楚王府去鸡笼山便是!” “只要我楚王府尚有男丁在世一日,鸡笼山一日便是大明的疆土!” 此话一出,会场气氛瞬间就被点燃了。 朱高煦含笑点头,对这位楚王爷生出了不少好感。 随即他指向第二个圆圈,赫然正是中南半岛。 “这是中南半岛,如今上面情况比较复杂,有老挝、缅甸、木邦等三宣六慰,还有暹罗、真腊等国,何人愿意前去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此话一出,诸王有些沉默。 毕竟中南半岛气候湿热,并且毒虫蛇蚁密布,加之瘴气横行,他们还真有些不太乐意。 “代王府愿去!” 眼见气氛陷入了沉寂,朱桂大大咧咧地开口道。 “老子早就听说那暹罗缅甸多的是大象,准备去抓几只骑着玩玩!” “骑着大象冲锋,那会是何等威猛霸气!” 听见他这些粗鄙之语,连同汉王朱高煦在内,在场一众藩王全都轰然大笑了起来。 这个朱桂,真是个活宝。 但是不得不承认,他这故意活跃气氛,效果显而易见。 “蜀王府愿去!” “肃王府愿去!” “辽王府愿去!” “庆王府愿去!” “岷王府愿去!” 霎时间,接连五位亲王发声,准备前去征伐这中南半岛。 朱高煦闻言有些纳闷,不太明白眼前这局势。 蜀王朱椿去可以理解,毕竟他是个文化人,只能跟着同母兄弟朱桂后面吃屁。 岷王朱楩去也可以接受,毕竟他原来的封地就在云南,选一个近点的也好搬家。 但是包括代王朱桂在内的这四大攘夷塞王,一同前去征伐云南半岛是什么意思? 这他娘地,难不成因为南洋不能跑马,所以你们去中南半岛撒欢? 眼瞅着还有人举手,朱高煦立马叫停,确认了让这六王前去祸害中南半岛。 这尼玛地还在举手,咋滴你们一个个地都想去骑着大象冲锋,把中南半岛给打穿? 朱高煦特别留意了一下,洪武年间的攘夷塞王们,已经全都做出了选择。 秦王晋王早薨,现在是二代三代承袭爵位,两个没有眼力见的米虫暂且不提。 齐王朱榑被废,谷王朱橞被杀,燕王朱棣成了大明天子。 韩王、沈王、安王三脉去了琉球三国,宁王一脉去了倭国,代王、肃王、辽王、庆王四脉去了中南半岛。 至此,昔年的攘夷塞王,都有了自己最终的归宿。 事情发展到这儿,剩下那些藩王就好解决了,不等他们开口,朱高煦直接全部将他们发配去了南洋开疆拓土。 周王朱橚等亲王此刻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因为他们的犹豫和迟疑,结果东海和中南全都被抢光了,现在他们只能灰溜溜地带着子孙前去征伐南洋! 南洋啊,毕竟远在千里,这一去,谁知道还能不能重回中土? 想着,强行发配南洋的诸王都有些哽咽,险些落下泪来。 朱权、朱桂这些个王八犊子,下手真是太快了啊! 朱高煦看着他们,心中同样松了口气。 “诸位,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不要犹豫迟疑,即刻整军备战,前往各自的去处!” “自明日起,朝廷将会赐予诸王三护卫,每护卫按卫所两卫配置,合计三万余人,兵甲辎重一应俱全,助诸位前往外邦开疆拓土!” 此话一出,诸王狂喜! 三护卫,回来了! 而且人数整整翻了好几倍! 以往他们的三护卫,最高不过至万九千人,而且还要去掉仪仗队等,真正可战之兵不过五千人。 现在可是整整六个卫的兵力,那可是三万大明战兵啊! 有这三万战兵在手,什么地盘打不下来? 一时间,诸王欣喜若狂,尽皆喜笑颜开。 然而朱高煦接下来这句话,却无异于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地盘,你们自个儿选好了。” “战兵,本王也给你们备齐了!” “规矩,宗藩新制里面也讲得很清楚!” “从明日开始,朝廷将会调动卫所战兵,配合你们远征外邦!” “如果你们打不下来,或是有谋逆之举,不要忘了他的下场!” 朱高煦点了点谷王朱橞的那颗死人头,威胁意味十足。 诸王见状再次一惊,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不敢掉以轻心。 朝廷出了这么大的本钱,甚至给予了自己三万战兵,这要是连一块地盘都打不下来,别说汉王朱高煦会宰了自己,自己都没脸下去见太祖高皇帝! 朱高煦见效果达到,也没有继续威胁,反倒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 “诸位!我大明朝的太祖帝胄,我老朱家的儿郎!” “后世百姓,自会证明,尔等今日的选择,是何等正确!他们同样会铭记,尔等为我大明、为我华夏做出的显赫功绩!” “我朱高煦,同样是太祖帝胄,更是皇上嫡子,理应为诸位做出表率!明日我便会率军前往北疆,不破蒙古誓不还朝!” “帝胄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此方有……泱泱大明,盛世华夏!” 在场众人:“!!!” 帝胄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泱泱大明! 盛世华夏! 第320章 卸任监国!汉王决意走北疆! 诸王离去。 仅剩下汉王爷与太子爷。 大胖胖满脸怒容地看着朱高煦,眼神中带着茫然不解。 “老二,你这是发什么疯?为什么突然要去北疆?” “新学正在推行,诸王刚刚外放,一切都在步上正轨,这个关键时刻你要去北疆?你这不是有毛病吗你?” 大胖胖是真的怒了,他想不明白这老二究竟在干什么! 明明前期做了那么多的努力,冒天下之大不韪弘扬新学,又逆着太祖高皇帝的祖训召集诸王入京,终于到了收获成功果实的时候! 可是,他朱高煦却拍拍屁股要走了,去北疆征战沙场! 这不是脑子有问题是什么? 咋滴北疆出事了,咱爹要嘎了,你过去给他收尸啊? 面对大胖胖的愤怒质问,朱高煦沉默了。 他何尝不知道,现在离开京师前去北疆,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新学刚刚推广,官学尚在改制,这是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肯定会出现阻力与难题。 而且诸王外放一事,也没有那么轻松。 毕竟他们要带着六卫三万战兵出去征伐外邦,这三万战兵从何而出,调动哪些卫所,又走什么路线……这一个个个地,都是问题。 但是,朱高煦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尽快赶去北疆,赶去岭北! “老大,具体情况,我也懒得跟你解释了,你去问鸡鸣寺那个妖僧吧!” 大胖胖:“???” 妖僧? 鸡鸣寺? 姚广孝! 那位黑衣宰相,太子少师! 姚广孝究竟跟老二说了什么,让他马不停蹄地立刻就要赶去北疆? 大胖胖心中一惊,顿时生出了强烈的不安。 难不成老头子真要嘎了? 朱高煦懒得跟大胖胖解释,叹气道:“老大,我走之后,各项新政必须继续进行。” “新学推广与旧学改制,这件事情你不用担心,姚广孝会出山主持此事,这是我与他的交易条件。” “有这位黑衣宰相亲自坐镇操刀,效果比我亲力亲为还要好。” 呵,毕竟他是姚广孝啊,上知天文地理,下精天下典籍,诸子百家无一不通,乱世妖僧却有宰相之才! 朱高煦抓人编纂新学教材时,就曾经想过要不要邀请这位黑衣宰相出山,毕竟他那颗大光头里面,可是塞满了诸子百家的学识。 但是深思熟虑后,汉王爷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毕竟“乱世妖僧”这个名头,即便是朱高煦听了,都觉得头皮发麻,还是不要招惹得好。 然而谁能想到,自己不去招惹他,他却主动前来招惹自己,还逼着自己远走北疆! 这个混账东西,真是好想宰了他啊! 大胖胖听到此处,豁然起身怒斥道:“朱高煦,你们到底做了什么交易?” “你今日不说清楚,哪儿都去不了,你眼中还有孤这个太子吗?” “吵吵啥?”朱高煦无奈地摇了摇头,“想知道,自个儿问那死秃驴去!” “诸王外放的事情,金忠蹇义夏元吉他们三巨头亲自主持,利用宗藩新制斩断藩王获得兵权就谋逆的可能,这一点你不用担心,这三巨头为此准备了很久,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绝不能让姚广孝插手诸王外放的事情,我担心这个乱世妖僧会不安分,趁机搞风搞雨,再施展一下他那手屠龙术!” 大胖胖这是越听越震惊,越听越心慌。 自家老二,跟那姚广孝,究竟做了什么交易? “对了,还有一事,凤阳高墙里的朱允熥、朱允熞、朱文圭三人,放他们走出高墙,做个良善子民吧,这是应文大师今日帮着说谎的条件。” “他们三人可就近安置在凤阳地区,老大你也可以命人监视他们,只要他们安安心心地过日子,做个良善百姓,那就行了。” “但是朱允熥这人有些心机,上次兄弟重逢抱头痛哭的虚伪模样,我见了都觉得恶心,这小子你要重点关注一下,实在不行发配去东海南洋也可以,给他几卫让他随便折腾,打得下来就换地方,打不下来就问罪宰了他……” 大胖胖此刻所有心神,都在那笔交易上面,听见自家老二这些念叨嘱咐,他也只是暂且记在了心里,根本没有精力多想。 “还有,诸王打下地盘后,朝廷要派官员前去布政,以程朱为佳,尤其是那些食古不化的酸儒腐儒,他们不会轻易投靠宗亲藩王,算是安插一些朝廷的眼线和钉子……” “于谦这小子,我本来准备亲自培养的,但是事发突然,只能把他交给杨士奇了,两三年过后,于谦有了些许布政经验,你就把他扔给杨士奇吧,我已经修书一封送去了南洋,杨士奇会明白的……” 朱高煦将所有能想到的事情,一一做了安排嘱咐。 “至于这马可波罗威胁论,人是真的,事情是真的,不过这古籍是我命工匠赶制的,也没有什么影响,如今六部尚书都已经知晓这威胁论,也都见过了这副《万国堪舆图》,所以老大你行事可以放开手脚。” “日后朝廷的重心,应该在水师与海洋,要倾斜资源扩建水师研究军备,鼓励天下百姓从军出海,远征域外,海禁自然是要打开的,你挑一个合适的契机就行了……” 念叨啰嗦了大半天,朱高煦才看向了太子爷朱高炽。 “老大,你这个人吧,仁义不假,狠辣也有,但就是有些优柔寡断,耳根子还软,这样可不行,迟早会出大乱子的。” “我这一去,不打下岭北,是不会回来的,甚至可能回不来了,所以这大明就交给你了。” 大胖胖:“!!!” 我尼玛啊! 你真是在交代后事啊!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怎会突然发生这样的变故? 朱高煦交代嘱咐完毕,终于卸下了监国的担子,整个人也变得轻松了起来。 他取出那块“如朕亲临”的圣命金牌,将其放在了太子朱高炽身前,随后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 “老二!到底怎么了?” “老二,你说清楚啊你,为何突然去北疆?” 还是没有得到回答,太子爷只见到那个魁梧身影,有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大哥,我走了!” 听到这话,朱高炽整个人一怔,眼眶瞬间红了。 大哥! 多少年了! 老二多少年没有这么叫过自己了! 大胖胖望着那块圣命金牌,随即立马抓在手里追了出去,却已经看不见自家老二的背影。 “来人,摆驾汉王府,快!” 大胖胖着急忙慌地下令道,但随即他好像想到了什么,又改变了心意。 “快,备马!” “不去汉王府,孤要去鸡鸣寺!” 第321章 离别!洗尽铅华的杨荣大学士! 汉王

相关推荐: 醉情计(第二、三卷)   小白杨   突然暧昧到太后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镇痛   总统(H)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差生(H)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