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煦。 “汉王殿下,老臣不得不提醒你一句,无诏调兵,等于谋逆,即便你受命监国,没有皇帝陛下的诏令那也是……” “谁说本王没有?”朱高煦笑了笑,直接从怀中掏出了圣命金牌! 三巨头:“!!!” 我尼玛啊! 忘了这狗贼还有金牌! 那可是“如朕亲临”的金牌啊! 三巨头面面相觑,还是老老实实地跪了下去。 朱高煦可承受不起这样的大礼,立马收起了金牌,亲手把他们扶了起来。 “三位都是我大明朝的国家柱石,皇帝陛下的肱骨重臣,本王也承受不住这般大礼。” “本王方才已经说了,那些兵甲辎重都送去北伐战场了,皇帝陛下最近刚跟瓦剌人干起来了,战事比较焦灼,所以急缺物资……” 听见汉王爷睁眼说的瞎话,夏元吉三巨头感觉很是无语。 皇上五十万大军年前才从应天出发,年后才开始从北平出征,最近一次兵部收到的军情还是皇上抵达榆林重镇,准备出塞。 这才过去了十天半个月,皇上就跟瓦剌人干起来了? 咋滴皇上会飞啊,带着五十万大军飞到饮马河的啊? 还他娘的“战事焦灼”,瓦剌人有五万大军就算不错了! 夏元吉眉头紧锁,一脸严肃地盯着朱高煦。 “汉王殿下,朝鲜国(今朝鲜)、倭国(今小日国)、大琉球国(冲绳)、小琉球国(鸡笼山)、安南国(今越南)、真腊国(今柬埔寨)、暹罗国(今泰国)等十五个四方夷国,乃是太祖高皇帝钦定的不征之国!” 蹇义也是一脸严肃,直接念出了高皇帝祖训:“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来挠我边,则彼为不祥。彼即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犯,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不可个鬼不可,你们知道倭国有多少金银矿产吗?光是一个石见银矿一年的产量,就抵得上我大明十年银矿产量了!” 此话一出,三人瞬间蒙了,显得难以置信。 这尼玛的,天下间还有产量这么惊人的矿产? 这怎么可能? 大明一年的税银,才三百万两! 那石见银矿,难道一年就能产出三千万两白银? 汉王在吹牛逼,瞎几把扯淡吧? 朱高煦见他们不相信,索性继续忽悠道:“石见银矿,含银超上亿两,佐渡金山,含金超千万两……” 听到这话,三巨头彻底麻了。 经过汉王殿下的努力,户部现在已经接受了“亿”这个单位,取代了以前的“万万”。 而且周忱还普及了数字与基础计算方式,大大提高了户部官员的工作效率。 也正因为这般突出贡献,周忱在户部威信很高,被视为大明钱袋子夏元吉的接班人。 “当然,如果你们不信的话,可以随便抓个倭人来问问,这些都是倭国使臣细川满元告诉本王的。” 一听到汉王爷这话,三巨头心中最后一丝怀疑,就此彻底消失。 细川满元当日在朝堂之上那副舔狗模样,三人至今记忆犹新。 如此厚颜无耻的卑贱小人,为了活命选择出卖自己的国家,泄露国家隐秘,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一想到这儿,夏元吉顿时兴奋了,急忙追问道:“汉王殿下,郑和他们出海,不止是去转转吧?” “嗯,本王让他们以调停倭国内乱的名义,开始插手倭国内政,逐渐掌控倭国政权……” 听到这话,老夏头顿时眼睛一亮,“汉王殿下,他们兵力够不够,兵甲辎重足不足,不够老夫这就回去再从各地州府征调一批……” 朱高煦:“???” 两巨头:“???” 啥? 你说啥? 你真是见钱眼开啊! 刚刚还说什么倭国是不征之国,是高皇帝祖训…… 现在一听到倭国有大把的金银矿产,立马就变了脸了…… 朱高煦急忙抱住了他,强笑道:“老夏头别激动,别激动,已经足够了。” “打下来!一定要打下来!那些金银都是我大明的!” 夏元吉双眼血红,嗷嗷叫着要打下倭国,抢走所有的金银。 天可怜见,他夏元吉自从做了户部尚书,那可是从没过过一天富裕的日子。 要不是这位汉王爷突然开了窍,为朝廷大肆敛财,只怕他现在还在为北伐粮饷发愁呢! 什么狗屁仁义道德,什么狗屁不征之国,只要能让大明百姓吃饱穿暖,那就是最大的道理! 金忠与蹇义一人抱住一边,朱高煦按着他的脑袋,这才总算是把老夏头给按住了。 老金头满脸幽怨地看着朱高煦,无奈苦笑道:“汉王啊汉王,你不是说只让郑和他们出去转转吗?” “对啊,本王只是让他们出去转转。”朱高煦没好气地回答道,“万一小倭国想不开,辱骂甚至刺杀我大明天使,那收拾他们不就名正言顺了吗?” “他们践踏我大明天朝上国的威严,那可不能忍!难不成挨了骂挨了打,还不能反击了?” 金忠:“!!!” 你大爷! 这就是你说的出去转转? 这位汉王爷,手段端得是个阴损毒辣! 呸,心真脏! 第254章 钱庄隐患!程朱文官的反击! 汉王府。 朱高煦躺在床上,刚刚同韦妃研究完新姿势。 朱八贱贱的声音再次从门外传来,令他眉头一皱。 “王爷,皇甫先生求见。” 皇甫云和? 他不处理钱庄事务,突然回府干什么? 难道钱庄出了什么问题? 基于大明钱庄的重要性,朱高煦当即起身离开了温柔乡。 来到书房,只见皇甫云和满脸愁容。 一见到汉王爷,皇甫云和便急忙起身行礼。 朱高煦摆了摆手,淡笑道:“坐吧,不要着急,本王还在呢。” 听到这话,皇甫云和这才算是安心了一点。 “王爷,自钱庄开业后,大批官员用宝钞兑换现银,因为钱庄做出的承诺,大明宝钞等额兑换,所以不得不捏着鼻子收了。” “但是从洪武朝至今,朝廷发行的宝钞实在太多,又几乎主要集中在在京官员手中,所以钱庄从开业至今,已经收了大量宝钞,兑换出去了大量现银,而且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属下担心……” 怕了。 皇甫云和是真的怕了。 这些个在京官员,根本就不是好东西啊! 瞅准了钱庄做出的承诺,毫不顾忌地用宝钞兑换现银! 大明钱庄的储备金虽然高达一个天文数字,但是也架不住这样浪费啊! 更何况宝钞早就贬值,如今米一石值钞十余贯,与洪武年间米一石宝钞一贯相比,已经贬值了十几倍之巨! 自家王爷却做出了等额兑换的决定,这就给了那些官员谋利的空间,他们乐此不疲地从其他地方低价收购获得宝钞,再从大明钱庄等额兑换出现银以此谋利! 皇甫云和并不愚蠢,他眼瞅着大明钱庄开业至今,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宝钞兑换现象却愈演愈烈,立马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他很清楚自家王爷对大明钱庄的重视程度,所以不敢有丝毫耽搁,当即赶来求助。 要是这大明钱庄在他手上出现了问题,那他皇甫云和万死都难赎其罪! 朱高煦抿了一口茶水,眼中不断闪烁着寒光。 他倒是没有想到,那些个程朱文人名教子弟,竟敢在大明钱庄上面做手脚。 这算是他们的反击行为吗? 因为自己开了革除功名的先河,这些个家伙就坐不住了,想要通过这种伎俩,敲打威胁自己? 这个时候的宝钞,主要集中在官员手中,尤其是在京官员。 因为这些宝钞是在京官员俸禄的一部分,也就是“官俸折色制度”,用这废纸一般的宝钞抵充官员俸禄。 这就好比于朝廷在给官员发工资的时候,把本属于官员的工资砍掉了一部分,用这宝钞代替。 但是地方官员的俸禄,就是自行截留赋税,剩余赋税解往国库,他们手中宝钞是有,但都是少数。 至于普通老百姓手里,基本上是没有这东西的。 因为这种没有回收机制的货币,说白了就是一种敛财工具。 朝廷印制宝钞向民间购买物资,在流通过程中宝钞肯定会折旧,朝廷收钞却只收新钞或者干脆就不收,还没有任何限制措施。 这就造成了百姓对于这种货币极度的不信任,哪怕是朝廷多次出台措施条令,要求交易必须使用宝钞,还是不见什么效果,朴实的老百姓根本就不买账。 平民老百姓一旦拿到宝钞,就会想办法赶紧出手,哪怕亏损一些也要贱卖,生怕砸在自己手里。 所以就这样宝钞在民间一步步贬值,到了宣德年间大侄儿上位的时候,宝钞面值一贯连二三文钱都抵不了。 现在那些官员得到大明宝钞等额回收宝钞的承诺,那自然是欣喜若狂,屁颠屁颠地拿来换银子。 小官的手里宝钞还少一点,毕竟他们俸禄少。 官位越高,俸禄就越高,手里的宝钞就越多。 但是人家聪明啊,知道大明钱庄现在只有三地开业,其他州府可都没有,甚至消息还没散播开来。 这就给了他们低价从其他地方收购宝钞,再高价拿到钱庄兑换谋利的机会! 不过一结合近期发生的事情,朱高煦察觉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这些个家伙,是在反击吗? 就因为自己革除了袁淳功名,并且让刑部尚书张胥将之写入大明律,他们就坐不住了。 这是想要通过这些伎俩,敲打自己? 朱高煦摸着下巴思量了片刻,随后看向皇甫云和问道:“皇甫,每一笔业务都做好记录了吧?” “王爷放心,都有记录,钱庄工人都经过周忱先生的培训,一笔笔都记录得很清楚,只要他们来到钱庄办理业务,都做好了记录!” 听到这话,朱高煦顿时就笑了。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了,任你奸滑似鬼,也得喝老子的洗脚水! “朱二八,死哪儿去了,滚进来!” “哎哎,王爷吩咐!” “去锦衣卫一趟,把聂兴和小軏軏叫来!” 听到这话,皇甫云和心头一震。 “王爷,这样做,会不会影响钱庄的声誉?” 毕竟大明钱庄刚刚起步,而且自己放出豪言,宝钞等额兑换。 要是现在放出锦衣卫这群酷吏刽子手去清算,那无异于是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 朱高煦阴冷一笑,淡淡道:“放心,砸不了的,本王只是收拾一些跳梁小丑。” 大学士府。 杨荣把玩着手里的琉璃茶盏,一言不发。 一位绛紫袍官员受不了这凝重的气氛,忍不住开口道:“大人,这样做,万一钱庄出了问题,那该如何是好?” “对啊大人,这大明钱庄怎么说,也是于国有裨益的重大项目……” “慌什么?”杨荣冷哼了一声,淡笑道:“能出什么大乱子?那位汉王如果没能力解决,把大明钱庄交出来,我等再罢手将银子存进去就是了!” “钱庄只是小事,功名才是大计!” 杨荣一脸阴沉,回想起汉王朱高煦带给自己的羞辱,语气更加冷冽了几分。 “汉王虽然提高了俸禄,但也推行了堪称严苛的反贪新法,还将都察院那群御史变成了如同锦衣卫一样的酷吏走狗,整日盯着你我这些官员!” “如今他又对我等赖以生存的功名根基下手,还将革除功名写入了大明律,一旦这大明新律推行,你我之后还能有多少富贵?” 此话一出,书房内顿时响起了一片叹息声音。 “汉王对我等名教子弟的敌视,已经昭然若揭!” “若是继续任由他胡作非为下去,只怕我大明将会有倾覆之患!” “钱庄的事情,只是对他的敲打,让他认识到,这朝廷不是他汉王一个人说了算的!” 杨荣这番话,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也给足了众人信心。 连皇帝陛下都得尊重缙绅大夫的意见,捏着鼻子册立大皇子朱高炽为太子。 你汉王朱高煦不过是一个区区王爷,你凭什么如此折辱我等? “告诉下面,尽快送来下一批宝钞,全给老夫拿去钱庄兑换现银!” “老夫就不信,他钱庄的储备金,真能敌得过开国以来的宝钞总量!” “呵,等额兑换,你汉王自己愚蠢,那就休怪老夫无情!” 第255章 卑贱商贾!小人物的悲哀! 大明钱庄。 沈二怀中揣着大把宝钞,有些战战兢兢地再次走进了钱庄。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来兑换现银了,所以他此刻很是惶恐,很是不安。 原本钱庄门口那两个慈眉善目的保安,现在落到沈二眼中,也突然变得有些凶恶了起来。 他原本只是一家粮铺的小伙计,跟着自家精明能干的掌柜,经营着那不缺生意的粮铺,也算是吃喝不愁。 然而突然有一天,掌柜上面的大人突然送来一大堆宝钞,让他们全都拿到钱庄去兑换现银,而且还必须要快,必须全部兑换。 面对上面大人的这个任务,掌柜只能老实照办。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今这个世道,商人地位低下卑贱。 要是没有后台大人物撑腰,别说在帝都经商开店赚钱了,还没等发展起来,就会被人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所以在京经商买卖的商铺商贾,背后几乎都靠着一位官员显贵,生意做得越大,背后靠着的人物也就越显贵。 这是帝都经商的默契与规矩。 只是掌柜的都没有想到,那位大人像是疯了一样,换了一批又来一批,甚至还下令让掌柜到市面上低价收购宝钞,再拿到钱庄去等额兑换现银! 这他娘的不是在跟朝廷对着干吗? 尤其是跟监国汉王爷对着干! 沈二他们不傻,虽然他们不太清楚钱庄对大明的重大意义,但是他们明显感受到了钱庄开设后带给自己的便利。 很明显这钱庄又是监国汉王爷给老百姓推出的一项仁政,所以才会这样大张旗鼓,兴师动众。 结果现在那位大人,却要跟钱庄对着干,借机赚取暴利,很是令人不耻。 掌柜与沈二都很难接受这个命令,毕竟在他们心中,汉王爷就是老百姓的恩人,现在无异于要他们恩将仇报,他们哪里做得到? 然而那位大人却下了死命令,甚至还带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 不只是他们,还有其他商铺商贾,都会拿着宝钞去钱庄等额兑换现银! 好像是所有大人们都联合起来了一样,要对大明钱庄对着干,跟监国汉王爷对着干! 得知这个惊天消息,掌柜的即便再不愿意,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执行大人的命令。 因为他只是一个小商贾,根本没有其他的选择。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他们不过都是些地位卑贱的商贾,虽然手里握着不少金钱,可是地位低得可怜。 想要在帝都经商赚钱,就不得不依附于官员显贵,终日辛苦奔忙,大半利润也都进了这些官员显贵的口袋。 掌柜的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所以不敢不遵从命令。 沈二只是个为了饱饭的小伙计,他同样也只能遵从命令。 所以这才有了接连好几日的兑换宝钞,甚至中间都没有怎么停歇。 来到钱庄兑换业务柜台,此刻已经排起了长队。 沈二观察了一下,眼尖地发现,这队伍里面有着不少熟悉面孔。 要么是帝都商铺的伙计,要么就是这几日经常来兑换宝钞的。 一想到这儿,沈二就越发感到胆寒,心底直冒寒气。 看来那位大人说的都是真的,官员显贵们都联合了起来,在跟汉王爷对着干! 这真是一群混账啊! 心中咒骂了几句,沈二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排队。 他只是一个小人物,没有选择的权力,也没有反抗的资格,即便再不情愿,也只能老老实实的遵从命令。 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 很快到了沈二,柜台后的工人一见到他,立刻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又来兑换宝钞?” “额……是的,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 不知为何,柜台工人笑得越灿烂,沈二心底就越是发慌。 好不容易煎熬了过去,拎着那袋发烫的现银,沈二逃也似的飞快离开了钱庄。 只是他没有想到,从柜台工人说出那句话开始,他就已经被锦衣卫暗哨给盯上了。 是日夜中,沈家商铺。 沈二与掌柜沈圭忧心忡忡地看着眼前这堆宝钞,脸色都很是难看。 “掌柜的,怎么又送来了这么多,那些大人究竟想干什么……” “闭嘴!大人们的想法,岂是你我可以揣摩的?” 沈圭没好气的骂了一句,脸色同样一片铁青。 沈二怒了,罕见回嘴道:“他们就是不安好心,以前是自己拿去兑换,发现情况不对,就让我们去顶缸,出了事儿也跟他们没关系……” “你以为我不知道吗?我们不过是些卑贱商贾,还能怎么办?难不成生意不做了?” 沈圭长叹了口气,颓然苦笑道:“我们这些小人物,除了乖乖听话,还能怎么办?” “掌柜的,要不我们去……报官?” 听到这话,沈圭脸色大变,狠狠甩了他一记耳光! “蠢货!你疯了?报官?他们就是官儿!” “还没等消息传到汉王爷那儿,我们只怕就已经死了!” 沈二捂着脸,满脸不服气,嘟囔道:“我说的不是寻常衙门,而是……锦衣卫!” 锦衣卫! 汉王爷手里的锦衣卫! 听到这个名字,沈圭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了下去。 “傻小子,就算锦衣卫知道了,那又能如何?” “汉王爷勃然大怒,要是宰了我们背后那位大人,对我们来说情况只会更糟罢了。” 背后没有官员显贵撑腰,他们这沈氏粮铺只会被人吃得连渣都不剩! 想当初为了搭上那位大人物,求得他出手照抚,沈圭可是送出去了大半家财,这才求了个在帝都安身立命的机会。 一想起这些心酸悲苦,沈圭忍不住红了眼眶。 “孩子,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啊!” “我们这些卑贱商贾,是没有资格掺和这些大人物博弈争斗的。” “我知道你爱戴汉王爷,老头子何尝又不记得汉王爷的恩德,只是我们背后那位大人下来死命令,老头子为了保全这家粮铺,也没有办法啊!” 沈圭叹了口气,将一些宝钞递给了沈二。 “明儿个再拿去钱庄兑换,剩下这些老头子也去,这样目标小一点……” 话音未落,惊变骤生。 一阵粗暴的砸门声骤然响起,惊得二人面色巨变。 还未等他们开口询问,下一刻房门直接被人一脚踹开。 只见一队披坚执锐的锦衣卫冲了进来,不由分说地将二人按倒在地,随即数柄明晃晃的战刀架在了脖子上。 “囤积居奇,趁机谋利,扰乱国策,意图动摇我大明江山社稷,你们二人想好怎么死了吗?” 锦衣百户施施然地走了进来,目光冷冽如刀。 沈圭与沈二闻言,吓得当即面色惨白,惶恐到了极点。 “大人,小人……”沈圭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沈二见状心一横,当即喝道:“大人,跟我们无关,我们都是受人指派,正准备向锦衣卫报官……” “哦?这就有些意思了,放开他们。” 锦衣百户闻言一愣,随即大笑着开口让手下放开了二人。 他蹲下身子直视着沈二,笑问道:“小子,别废话了,本官知道你们是受人指派。” “其他的废话就不要说了,本官只想得到一个名字,你们就什么事儿都没有。” 沈二终于松了口气,看向了自家掌柜。 听到锦衣百户这句承诺,沈圭恶狠狠地瞪了沈二一眼,随即颓然说出了一个名字。 “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张鹤大人!” 听到这个名字,锦衣百户朗声大笑了起来。 张鹤,这可是一条大鱼啊! 他随即唤来一人,低声喝令道:“去禀报千户大人,礼部郎中张鹤坐罪,即刻逮捕!” 这是条足以扳倒巨头的大鱼,他这个百户去抓人,分量还不够。 但是自家千户聂兴的分量,那绝对足够了,宰了张鹤
相关推荐: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鉴昭行
取向狙击
[快穿]那些女配们
突然暧昧到太后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致重峦(高干)
盛爱小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