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声声说的,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 “汉王殿下,臣得提醒您一句,您不是君,我大明唯有天子与太子可称为君……” 张胥话音未落,一道低喝传来。 “那孤呢?!” 只见一个大胖胖满脸怒容地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正是当朝太子朱高炽! 张胥:“???” 太子爷? 他怎么在这儿? 不是说这兄弟二人已经水火不容了吗? 张胥一愣,看着太子爷那张铁青的胖脸,脑海中陡然想到了一个可怕的猜测! 你大爷! 这俩兄弟唱双簧呢! 我这是被算计了? 不,不对! 嘶…… 文武百官都被这兄弟二人给算计了! 第242章 来自老朱家的算计! 麻了! 彻底麻了! 张胥怎么都没有想到,太子朱高炽竟然在暖阁里面! 而且更加令他感到恐惧的是,朝野上下一直认为太子爷与汉王爷因为夺嫡争斗,所以兄弟二人感情不睦,甚至可以说是水火不容! 可结果呢? 眼前这兄弟二人好得跟穿连裆裤一样! 张胥虽然是个忠正敢言的戆臣,但这不代表他是个蠢货! 几乎没有多想,张胥立马就明白,这是太子与汉王故意在百官面前演戏呢! 什么夺嫡争斗,什么兄弟不睦,都是这兄弟二人故意演成百官看得! 一想到这儿,张胥只觉得讽刺无比,可笑至极! 不愧是老朱家的天潢贵胄啊! 这玩弄人心的本事,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绝伦! 大胖胖并未给他时间继续感慨,而是低喝道:“张胥,孤在问你,孤是不是你的君?” “是!”张胥神情一肃,正色道:“太子乃是国之储君,地位不同凡俗皇室,太子殿下同样是君!” 听到这话,大胖胖脸色稍稍好看了些,继续追问道:“那孤要你将革除功名这一条,写入大明律令,你可能做到?” 此话一出,张胥神色凄苦,犹豫了良久,最终还是以头触地,不愿领命执行。 “殿下,这副担子太重,臣年老体弱……担不起!” 就算他不为了自己着想,也得考虑自己的子孙后人。 得罪了天下士绅大夫,他们老张家无异于自取灭亡,再无翻身的可能! 听到张胥这话,大胖胖直接被气得冷笑连连。 “好啊,真是好得很啊!这就是你说的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可叹父皇还时常告诉孤,你张胥是个难得的耿介忠正之臣,日后孤可以委以重任,你张胥就是这样忠君的吗?就是这样上报皇恩的吗?” “当年你张胥因性情耿介,得罪了时任刑部尚书的吕震,被他在父皇面前进献谗言打入诏狱,是孤去给你求的情,解释清楚了来龙去脉,你才得以官复原职,甚至得以高升为当朝尚书……” 朱高煦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暗自给自家老大哥点赞。 大胖胖这收买人心拉拢人的手段,那可真是炉火纯青啊! 难怪世人一直称赞他宽厚仁德,体恤臣僚,这随手就送出去一大堆人情,谁不得心甘情愿地供他驱使,给他卖命? 看看眼前这张胥,自己刚刚跟他讲的时候,这厮还梗着脖子叫嚣,差事办不了! 现在轮到大胖胖上场,不过三言两语就将张胥说得热泪盈眶,那模样看得朱高煦都觉得可怜。 大胖胖,牛逼! 嗯,怎么还拉上手了这是? 大胖胖亲自上前,将泪流满面的张胥给扶了起来,拉着他的双手温声安抚。 “彦威(张胥字)啊,孤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不就是害怕连累家人吗?” “孤可以向你保证,仅仅只是那些犯下重罪的官员,才会革除功名,不至于让你得罪天下读书人。” 听到这话,张胥抹了一把眼泪,心中稍微镇定了不少。 官员如果犯下重罪,那甚至可能会满门抄斩,革除不革除功名,也就无所谓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也倒是可以接受。 张胥真正害怕的是,这狗贼汉王爷将这革除功名的门槛设得太低,如果太祖“贪六十两者剥皮实草”一样,根本不在意官员的利益死活! 好在得了太子爷的承诺,张胥这才点了点头。 但是他不忘提醒道:“太子爷,汉王爷,读书人乃是我大明朝的根基,绝不可轻举妄动啊!” “就算是有一两个害群之马,那也仅仅只是少数罢了,大部分得读书人沐浴天恩,都是忠于朝廷、忠于陛下的!” 张胥是真的怕了,这兄弟二人故意在百官面前唱双簧,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肯定在谋划着什么大动作,很有可能就是对士绅功名下手! 毕竟朝会上汉王提及的地方士绅兼并田地一事,正有愈演愈烈之风! 而那些地方士绅之所以能够兼并田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功名在身,拥有免税免役的特权! 要是废了他们的功名,他们这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士绅老爷,只怕连地都不会种,只会活生生地饿死! 张胥越想越心惊,越想越胆寒,索性一次将话说到底。 “一两个士绅,在朝廷眼里,那就如同蝼蚁一般,随手就可以打杀弄死!” “可是太子与汉王想过没有,我大明天下如今有多少士绅?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 “两位殿下只看到了士绅侵占田地的蝇头小利,却没有想过,一旦向这些士绅开战,朝廷根本就没有胜算,弄不好大明江山都得一朝倾覆!” 作为一名忠正敢言的戆臣直臣,张胥可谓是尽到了言官谏臣得职责。 然而他这些话落到大胖胖耳中,却是更加坚定了他支持自家老二弘扬新学的信心! 张胥这番话语,换句话来说,就是大明朝真正的主人,不是老朱家,而是地方士绅! 这与自家老二之前所说,谁掌握了田地,谁对百姓就有话语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才只是永乐年间,老朱家的江山就已经不姓朱了! 如果继续任由这些名教子弟继续掌控仕途、兼并田地,那老朱家的后世帝王只怕会沦为受人摆布的傀儡皇帝! 所以,这程朱的位置,的确该动一动了! 张胥见太子爷脸色阴晴不定,继续下了一剂猛药! “两位殿下如果执意对读书人的功名下手,就不怕天下士绅投入藩王的怀抱,让我大明再来一次靖难之役吗?!” 此话一出,大胖胖变了脸色,朱高煦沉吟不语。 张胥这话虽然有些夸大其词的成分,但不得不承认,并非没有这种可能。 士绅兼并田地,多的就是钱粮,真要拿刀架到他们脖子上,这些寡廉鲜耻的读书人真有可能选一个老朱家的藩王,揭竿而起! 毕竟朱高煦他们一家,可是通过造反起家的啊,堪称造反专业户! “行了,张胥你也别杞人忧天了,麻溜地把革除功名写进大明律!” “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你操心了,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 朱高煦没好气地摆了摆手,示意张胥赶紧滚蛋。 张大尚书见状有心骂这狗贼几句,碍于双方实力差距过大,只能愤然拂袖而去。 待他走后,大胖胖依旧余怒未消。 连忠正敢言的张胥都是这副模样,可想而知其他文官会是如何不堪。 一想到这儿,大胖胖就觉得恶心。 “老二,你那新学教材编好了吗?赶紧推广吧,我现在看着那些混账心里就来气!” 朱高煦听见这话,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教材是编好了,可是推广新学,无异于一场巨大变革,你这个太子只能袖手旁观,甚至必要时候可以攻击新学。” “本王也不能亲自下场,否则会让汉王与新学捆绑在一起,这不利于新学的推广!” 听到这话,大胖胖也觉得头疼。 “解缙不行吗?” “解公豹只是个有学识的政治白痴,他只能扛旗吸引仇恨,否则怎么被人玩儿死的都不知道!” “……” 第243章 坚船利炮!没有坚船你说个锤子? 永乐十二年,二月春。 气候正逐渐回暖,全无先前那般寒冷。 朱高煦得了个空闲,准备去视察一下皇家制造局,特意带上了郑和三人组。 眼瞅着天气回暖,那大明水师也要正式出海,远征倭国了。 火器火炮这些杀伤性武器,自然应该要装备上。 然而朱高煦清楚地记得,上次去视察郑和船队时,得知大明战船大多采用的都是卯榫结构,连最关键的龙骨都是如此! 这就有些可笑了啊! 大炮一响,敌军舰队还没反应,自己这战船却是被后坐力震碎了,水师将士在茫茫大海上面找谁说理去? 路上朱高煦也问出了这个疑惑,希冀着郑和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答复。 郑和眉头一皱,并未急着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陷入了沉思。 大明朝的战船,无非就是平底的沙船和尖底的福船这两大系统。 前者适用于近海或内河,后者主要用于远海航行,其他名目繁多的海船也无非就是这两种船只的改进变种罢了。 郑和下西洋所使用的宝船,就是以福船为主要战船,因为它更适于远航航行。 然而无论是沙船还是福船,采用的都是卯榫结构,有点类似一个个的长方形木盒子拼装起来形成的。 而且两种船使用的船帆,都是重帆,多用竹子编织的篾席制作而成。 这就导致战船船身强度不足,完全无法承受火炮发射时的后坐力! 要是按照汉王殿下的设想,在福船两侧安装火炮设置炮位,只怕一旦多炮发射,整艘船只都可能会完全倾覆,小点的船只甚至会被直接震散了架! 一想到这儿,郑和只能硬着头皮开口道:“王爷,要不将大炮装在船头或船尾?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火炮后坐力的影响……” 朱高煦:“???” 啥? 你说啥? 把火炮安在船头船尾? 敌我两军在海上遭遇,还没等你调转船头船尾瞄准,人家两侧的火炮就将你轰了个稀烂了! 朱高煦听到他这话,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冷声下令道:“本王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现在华夏传统帆船制造技术和航海能力,已经发展到了顶峰,难道还解决不了这么一个小问题?” “本王只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想办法把火炮给本王搬上船去,然后启程剿灭水匪远征倭国,不然你们就自个儿拿着刀枪棍棒去吧,死了别怪本王不来给你们收尸!” 郑和三人组:“!!!” 你大爷! 你说的这是人话吗? 朱高煦没好气地扫了他们一眼,心中很是不得劲。 华夏造船技术与航海能力,发展至今已经到了巅峰时期,郑和率领的无敌舰队曾耀武于大洋,其声威远及非洲海岸! 然而从那之后,因为大胖胖暂停下西洋,导致其陷入了长期的停滞甚至倒退,到了大明中后期已经被欧洲各国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西方海船在帆索配置、逆风航行性能、船体坚固程度等各方面,开始优于华夏海船。 更为重要的是,欧洲人开始在船上装备大量火炮,从而开启了掠夺殖民的大航海时代! 如此一来,火炮的非接触攻击,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接舷战,这使得西方海船在海战能力上与其他地区的海船拉开了巨大代差。 大明此刻本来拥有无敌水师,却因为故步自封止步不前,导致大明中后期明军水师和西方殖民者进行的历次海战中,大明水师虽然依靠将士数量优势击退了他们,但那都是拿人命去填的! 损失惨重不说,还从来没有取得过什么决定性的辉煌战果! 说到底,还是因为大明水师一直保持的接舷战的作战方式,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火铳等火器为辅! 朱高煦现在要做的,就是扭转他们这个愚蠢的观念! “坚船利炮坚船利炮,现在炮是锋利了,可是你们的船呢?” “本王上次就警告过你们,停止生产福船这种华而不实的船只,全力生产可以承载火炮的实用型战船,看来你们三个家伙是把本王的话当耳边风了啊!” 听到这话,郑和三人吓得脸都快白了。 王景宏急忙解释道:“王爷您误会了,我等一直按照您的命令行事,明儿个我就去龙江船厂视察一下进度……” “现在就去,造不出可以承载火炮的坚船,你们三个蠢货也别想出海了,进龙江船厂上工去吧!” 郑和三人组:“???” 我尼玛啊! 你这是不当人了啊你? 没出事的时候,喊人家“贤宦忠良”! 现在一出事了,直接就是“三个蠢货”…… 郑和三人面面相觑,只能老老实实地赶去龙江船厂。 尊严不尊严的不重要,他们只是觉得,许久没有去船厂里面转转了。 朱高煦望着三人的背影,随即长叹了口气,带着聂兴来到了皇家制造局一局。 刘边和宋忠一见到汉王殿下,立马招呼所有匠人就放下手中的活儿,在军器局大院里乌泱泱地跪倒在地。 “汉王千岁!” 虽然这些匠人行礼显得歪七倒八、不伦不类的,但是朱高煦却是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 “行了,都滚去接着干活,不想存钱娶媳妇儿了是不是?” 听到这话,工匠们顿时一哄而散,院子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刘边与宋忠现在是皇家制造局大帝两大管事,直接向汉王殿下负责,勉强也算是个朝廷的官儿了。 但他二人却是一点当官的样子都没有,一个灰头土脸,一个两手乌黑,明显刚刚还在制作军器。 朱高煦见状心中一暖,也没有点破,而是笑问道:“老刘头,老宋头,怎么样?都娶上媳妇了吧?” 听到这话,刘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宋忠则在一旁搓手讪笑着。 “好,都好啊,娶上媳妇儿,也有人给你们传宗接代,这门手艺可得传承下来!” “另外你们两个也别光顾着自己,有机会多牵牵线,一局二局可都还有这么多的单身弟兄。” “哎,王爷教训的是。”刘边不着痕迹地拍了一记马屁,“如今我们这些匠人,个个都吃得饱穿的暖,这就已经够了,如果放在以前,这可是神仙过的日子啊!” “对啊王爷,我等已经很知足了,不敢太奢求什么了……” “就这么点出息?”朱高煦白了二人一眼,眼神变得深邃了起来。 “吃饱穿暖,这是最基本的生活,本王可是打算,日后让技术精湛的匠人子弟入仕为官,你们没点期待怎么能行?” 二人:“!!!” 嘶…… 匠人子弟! 入朝为官! 这真的可能吗? 第244章 推广新学第二步!墨家! 刘边宋忠二人愣在了原地,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他们这些地位卑贱的匠人,真能入朝为官? 这可能吗? 他们虽然不识字,见识也少,但活了大半辈子,同样明白一个道理。 想要做官,只能通过科举。 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 这是朝廷的规矩,也是限制他们这些卑贱商贾的枷锁。 这人生呐,从来没有公平可言,每个人在出生时就已分成三六九等,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会是这样。 他们这些匠人,因为祖上是匠户,所以他们一出生也是匠户,父死子继,役皆永充! 全家老幼都要参加生产,而且世代相继,地位低微卑贱不说,收入还低得可怜,除了官府发给的微薄工钱和偶尔赏赐的衣物之外,根本就没有其它收入。 即便如此,那些工钱和衣物,还会被他人贪墨,最终落得个饥寒交迫,只能去典卖子女给他人为奴为婢的下场! 一想到这儿,刘边就忍不住红了眼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朱高煦见状一脸懵逼,不明白这家伙突然抽什么疯。 只见老刘头一边抹泪,一边述说道:“王爷,我们这些卑贱的东西,现在能够吃饱穿暖,甚至还能存钱娶一房媳妇儿,这些都是您的大恩大德,我们从不敢忘!” “我们已经知足了王爷,不需要去做什么官,更不能去做那什么官!” 宋忠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他这个木匠经常参加宫殿的营造,因而比起刘边多出了不少见识。 “王爷,我们对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了,没必要再去跟那些文人抢饭吃,不然只怕这好不容易过上的好日子,转眼就没了啊!” “我们知道王爷您向着我们,但小鬼难缠啊王爷,真要是惹怒那些文官老爷们,日后有的是苦头给我们吃!” 朱高煦闻言一怔,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他没有想到,这些匠人对官员的恐惧,已经刻进骨子里了! 宋忠的话不难理解,说得好听点是温饱即安,说得难听点就是怕了! 这不是怂,而是真正的怕! 他们害怕开创匠人入仕为官的途径之后,会遭受那些缙绅官员的敌视,故意为难他们这些匠人! 如果真这样的话,他们现在好不容易得来的温饱生活,自然也就没了。 皇家制造局虽然直接隶属于皇帝,根本不受其他部门节制管辖,但是这些匠人的思想,始终还停留在他们隶属工部为奴为婢的时候! 这样子,可不行啊! 大明想要走强国之路,少不了这些大国工匠技术性人才。 但培养大国工匠,不是简单地说说而已,必须要给他们安稳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研发创新里去,将精湛工艺传承下去! 如果有的选择,朱高煦真想将读书人的优渥特权,直接变成大国工匠的专属特权! 温饱不愁,生计不愁,只需要不断研发创新! 这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不能实现,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 现在,他需要做的是,扭转这些匠人的可悲思想! 汉王爷看向刘边宋忠,摸着下巴思索片刻,这才上前将他扶起,而后开口道:“方才你们也说了,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本王只是个王爷,迟早会离开帝都前去就藩,不能一直照看你们,届时无人给你们撑腰,你们当如何?” 此话一出,刘边和宋忠顿时变了脸色。 毕竟,汉王爷不是当朝太子,只是个王爷,他迟早都会离开帝都前去就藩。 那到时候,这皇家制造局,岂不是又会恢复原状? 他们才过上没多久的好日子,就要到此结束了? “还有,你们想过没有,不趁着本王现在监国,改一改这匠户制度,多给你们捞点福利好处定为制,等到本王一走,你们的子孙后代,还是会如同你们一样,继续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娶不着媳妇儿的悲惨生活!” 朱高煦直接抛出了杀手锏,那就是为子孙后代计! “有些事情,本王现在可以为你们做的,本王自然会去做!” “比如提高你们匠人的待遇,更改那畸形的匠户制度,给你们子孙后代提供一条入仕为官的道路……这些事情,本王也正在做,不是吗?” “就算骤然改革,会导致你们受到排挤冷遇,那又如何?难道还比得过你们以前被那些官员当狗一样使唤,还穷得饿得卖儿卖女?” 听到这话,刘边和宋忠二人眼睛瞬间变得一片通红,眼中满是怨愤恨意。 他们二人虽然先前没有娶到媳妇儿,也没有儿女,但并不代表着他们没有见过。 这军器局大院里面,被逼得卖儿卖女的匠人匠户不在少数,尤其是女儿,卖给富人家做婢女,总比活生生地饿死要强! 那等妻离子散的悲惨场面,他们二人不知看过了多少次! 这一切,都是因为那该死的匠户制度! “你们需要做的,就是带领皇家制造局的匠人兄弟们,全力配合本王进行改革,其他的一切后果,包括那些文人官员的怒火,本王一力承担!” 此话一出,刘边二人神情有些动容,再次跪倒在地上。 “汉王殿下的大恩大德,我等匠人此生难忘!” “行了,都起来吧,本王还有正事告诉你们。” 朱高煦摆了摆手,等二人起身后,随即下令道:“刘边,宋忠,日后你二人就不要再到车间生产了,你们作为皇家制造局二局的质量负责人,需要总揽全局,统筹安排。” “第一点,先把局里面最有
相关推荐:
数风流人物
差生(H)
云翻雨覆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镇痛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捉鬼大师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